❶ 中國西部有什麼文化特點
我國的西部民族眾多、地域廣袤,在長期的歷史變遷中孕育了燦爛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態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西部民族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抓住有利機遇,不斷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資源,對於推動西部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化意義的西部
從文化西部的角度看,上古時代,無論西北還是西南,都與中原地區有著密切的交往。從西漢起,西部已進入中國歷史的視野。唐代,西部的概念進一步擴大,它包括了青藏高原的腹地、雲貴高原、北方草原、遼闊的西域,甚至沿絲綢之路越過帕米爾高原。漢唐兩朝眾多的公主遠嫁烏孫、吐谷渾、契丹、突厥、回紇、南詔等地和親,使神奇的西部文化與內地的聯系進一步加深。
在漫長的歷史中,西部地區相繼建立了一系列邦國性質的地方政權或酋長性質的土司政權,如西夏、吐谷渾、大理、「西域三十六國」等,它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明顯的特殊性,在創造自己歷史的同時,形成了眾多的民族。幾千年來,經過不斷地遷徙、分化、融合、發展,作為獨立的族群,許多原生民族雖然已經消失了,但我們從今天眾多的少數民族以及漢族中可以發現它們的身影,這些民族大多在發展和形成過程中與其他民族融合,並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顯然,多民族是西部的一個突出特點。在目前我國已認定的55個少數民族中,有將近50個世居在今天的西部地區。在西部,除了五個民族自治區,其餘各省市也都有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和民族自治區域,以青海省為例,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45.5%,民族自治區域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98%。在雲南省生活著25個世居民族,其中有十多個民族是雲南獨有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西部與眾不同的民俗民風,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於西部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生活,形成了其別具一格的西部文化。從地域和文化個性上看,它至少可以劃分為幾個大的文化圈:黃河流域為中心的黃土高原文化圈,西北地區的伊斯蘭文化圈,北方草原文化圈,天山南北為核心的西域文化圈,青藏高原為主體的藏文化圈,長江三峽流域和四川盆地連為一體的巴蜀文化圈,雲貴高原及向東延伸的滇黔文化圈等。這些文化圈具有各自相對明顯的個性或風格。黃土高原文化悠遠古樸,伊斯蘭文化充滿異域色彩,北方草原文化熱情奔放,西域文化顯出東西合璧之美,藏文化凝重神秘,巴蜀文化古色古香,滇黔文化富於人性化的歡樂。這種多樣性的文化形態與各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觀念、習俗、宗教、藝術以及悠久歷史、生存環境緊密相聯,是一種廣義的文化集合體。
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徵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徵。
地域性。西部地理復雜多樣,西北地區遼闊無垠,西南地區山水切割,青藏高原嚴寒高拔。西部文化在這里也表現出了鮮明的地域性。西北地區歷史悠久、地域廣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質朴中藏著博大;西南地區民族眾多,山川縱橫,這里的文化顯得細膩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嚴靜穆,它的文化則處處透著神秘和誘惑。
民族性。西部在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並形成了包括語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話傳說、故事、歌謠、舞蹈、節目、服飾、建築、手工藝、禮儀習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產方式等在內的民族文化。這些內容有的在不同民族中是相近或相似的,有些則相去甚遠。即便是同一民族因為部落不同或居住地不同在許多方面也有很大差異,民族文化由此更顯豐富多彩。
多元性。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種完全封閉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綜合體,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將許多外來文化的因素轉化吸納為自己的成分,從而變得生機勃勃。歷史上有三條重要通道貫穿西部,將西部向東與中原地區緊密相連,向西同更加廣闊的地域溝通。一條是穿越大西北並一直延伸至歐洲地中海沿岸的古絲綢之路,一條是貫通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另一條是穿過西南雲貴高原並經青藏高原通往尼泊爾、印度甚至更遠方的茶馬古道。這三大道路除了帶來了貿易和人民之間的交往,更傳播了文化。中原漢文化源源不斷傳入西部,古歐洲地中海文化、古阿拉伯文化、古印度文化、中亞文化等等也紛紛匯集這里。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在西部的發展就是由此而來,其中最為獨特的文化現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傳佛教。
活態性。西部民族文化以其濃厚的鄉土氣息活躍在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中。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並不是一座荒蕪廢棄的跡址,而是數萬人生息的家園;流傳千年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依舊在藏族民間傳頌;古老的歌舞、服飾仍在質朴地表達著對生活的嚮往;現代文明的傳播與擴張並沒有使這種古老的文化遠離人們的生活,而是代代傳承,綻放異彩。西部文化所表現出的活形態,或者是原生態的特點,具有濃重的人性化、情感化的色彩,這正是西部民族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面。
脆弱性。脆弱性是西部民族文化的又一個特徵。地域性造成的相對封閉與分割,制約了西部民族文化的整體發展。地域廣闊、交通不便、人口相對稀少和分散的特殊環境形成了小范圍、小規模文化發展狀態。另外,西部少數民族大多沒有文字,文化的傳承主要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缺少文字記載的穩定性,不利於對外傳播和交流。
西部民族文化是一座異彩紛呈的文化資源寶庫,它所包涵的內容極其豐富,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它不僅為研究文化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生態文化學等學科提供了寶貴財富,也為文化產業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也對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推進西部民族文化產業進程
如前所述,中國西部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內涵豐富,地域特色濃郁,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形態多姿多彩,獨具魅力,開發潛力巨大。如何使西部寶貴的民族文化資源在深入的開發和挖掘中形成品牌,形成規模、形成產業,走出西部、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已成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轉變觀念。由於諸多原因,西部民族地區對文化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樹立文化經濟的新理念,把文化作為產業來發展的意識還比較淡薄。推進西部民族文化產業必須沖破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從傳統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創新思路,著眼於市場需求,把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納入全國、全世界的格局中去思考;把珍貴的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結合起來,在繼承中創新,使豐富的文化產品轉化為文化商品;把西部民族文化的價值觀、審美觀傳播出去,展示其強大的生命力。
二、創新機制。建立富有活力的民族文化生產經營機制,是發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必須在文化建設中引入產業機制,實現文化的自我積累和長期穩定發展。要注重抓好總體規劃,按照不同文化類別制定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可操作性的地區間合作規劃,要從不同的類型著眼,打破省際界限,根據各民族的特點,以「大文化圈」為前提,按照產業的要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產業投入機制,理順政府與產業的關系,健全文化市場體系,完善文化市場管理機制;要鼓勵、支持各類文化團體和個人拓展文化市場;要創新用人機制,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要結合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結構調整步伐,建立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要有緊迫感和前瞻性,力求在機制創新上有新思維、新辦法、新措施。
三、規劃項目。深入挖掘西部文化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就必須選准項目,確定項目,加快項目建設。要認真研究和分析西部民族文化的特點、價值、優勢及發展前景,以創新的精神,搞好項目規劃,找准發展民族文化的切入點,對文化資源進行整合、配置,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避免重復和類同,集中精力開發優勢項目,創造區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四、打造品牌。要經過挖掘和加工,顯示出文化品位和價值,只有把文化資源打造成品牌,將民族文化推向市場,民族文化產業才能形成和發展。因此,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視民族文化的「打造」和「加工」,不斷創新品牌,不斷提高文化品牌在國內外的競爭力,爭取最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五、加大投入。實現民族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在資金投入上需要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兩個積極性。(社會資本包括個體、民營資本及外資)。西部地區必須改革投入模式,拓寬融資渠道,提高資本運營水平,探索建立促進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有效投資體制。既要從完全依靠政府投入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又要結合西部地區經濟及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時應將政府的投入重點放在對民族文化產業前期發展的扶持上來,提供並創造必要的發展條件和環境。社會資本的利用要堅持用市場經濟的辦法運作,建立多元化的投資機制,廣泛地吸納社會資本的進入,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團體、個人依法投入文化產業。
六、優化環境。優化環境是西部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提。這種環境的優化既有硬環境的要求,也有軟環境的要求。要注重轉變政府職能,將政府辦文化向政府管文化(服務)的方向轉移,不斷強化服務手段,改進服務質量,提高辦事效率;要致力於依法管理文化,創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環境,加強宏觀調控,建立健全地方性文化法規及政策;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打破傳統觀念,真正把文化作為產業來認識、來發展;要創造優良的社會環境,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中保持穩定、和諧、團結奮進的良好氛圍;要建立有利於文化消費的市場環境,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完善文化市場運行機制及管理體制。
西部民族文化的對外交流,目光不僅要投向國際市場,還應注重國內及港澳台地區。在交流的內容上要力爭體現民族特色和區域特徵。在交流的方法上既要運用傳統的方法,如演出、展覽、文化活動等,又要創新思路,引入市場機制,採取網路、影像等現代手段。總之,要通過多種形式、採取靈活的方法,在國際和國內充分展示中國西部神奇的民族文化,樹立「文化大西部」的形象。
❷ 雲貴地區在秦漢時期是什麼時候歸屬中央地區的
是在漢武帝時期
漢武帝在平定北方匈奴以後 開始著手南方地區
當時四川一帶屬夜郎國 有20萬精兵 雲貴地區屬南昭國
南昭國 對夜郎國虎視眈眈 夜郎就向漢武帝求救
於是漢武帝連同夜郎一舉消滅南昭 夜郎國也臣服漢朝
❸ 關於區劃,一直想問
很久以來網上就傳著祖國要對現行的行政區劃開展大動作,將目前的30多個省級行政區劃擴編為50個!原來僅僅限於部分網友自我陶醉階段,可是2004年民政部區劃地名司某官員在香港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中國的行政區劃改革將在兩年內完成。並認為,中國設立50個省級行政區比較合適。這似乎進入了官方實質性運作階段,時間已經過去兩年,我們看到的還是34個省級行政區而不是他們所期望的50個!如果沒有花眼,50似乎和美國的州數目有了驚人的一致,讓我們想起了諸多領域的改革都要效仿大洋彼岸的那個曾經被我們罵得狗血噴頭的國家,莫非連我們的行政區劃也要效仿人家嗎?當然這只是草民瞎猜。根據某些官員和學者的公開表態,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的各級政府減員增效,擺脫拖沓冗員的局面,成為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個人堅決不敢苟同這種所謂的高效行政區劃劃分體系,原因想想也能自圓其說,不知是否合理,也不知是否過於保守,畢竟咱還做不到高瞻遠矚。個人認為不管什麼改革,還是小平同志那句話,黃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政府改革尤其如此,目前行政體系的改革關鍵是要提高行政效率,求真務實,能夠真正為百姓辦事,為民謀利益,做到「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能夠為國家經濟發展起到有力的領導作用和積極的推動作用。那麼,這50個行政區劃真的能實現改進中國的版圖、實現提高行政效率的初衷嗎?給縣市以更大的自主權是否真的就能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呢?這些只有實踐來檢驗,下面就談談個人的反對意見。
其一,這種劃分方法打亂了幾千年來基本形成的地域文化圈范圍,打破了幾百年來基本形成的地域、家鄉認同意識。以河南省為例,假使某人原來屬於河南商丘,這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歷來屬於中原文化圈,喜歡聽豫劇,操中原官話方言,出門人家問哪裡人,即使是商丘某縣的,某人也會說我是商丘人,我是河南人。可是現在呢,卻要劃歸淮海省(網上數據,僅作參照物使用),成了沿海地區,當然還是這個未來省份的邊緣內陸,而且從此要向徐州匯報工作,從此沒有了一點中土大地的氣息。相應的,原來的河南省分裂為三個省份,中原文化圈只剩下了鄭州一脈。其他的諸如齊魯文化圈、巴蜀文化圈、荊楚文化圈、江浙文化圈、嶺南文化圈、雲貴文化圈、各少數民族文化圈等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分割裁切。不知道數百年後我們還能存留下什麼多少地域文化傳統、民俗民風。
其二,名為精兵簡政,實為不同利益集團為了共同的利益追求而採取的擴張僭越,追求利益平衡。有專家說過如果實行50劃分有兩方面的擔心,一是有些地方謀求縣升市,縣級市成為地級市,目的在於追求級別的提高,權力的擴大。行政區劃由小變大,但行政機構卻沒有精簡,行政職能卻沒有向積極方面轉換。這樣客觀上造成吃皇糧的官員增加1/3多,政府機構重復,管理成本加大。二是市場經濟要求各種資源完全由市場優化配置,但行政區劃越分越細,反而容易形成地方壁壘,割據增多,協調困難。就拿北京和天津來說,沒有像美國的華盛頓和紐約一樣協調好。北京機場忙,為什麼沒有把貨運轉到天津機場。因此,50個省的劃分將有可能加劇地方壁壘的形成。現在湖南的長沙、株洲、湘潭要搞經濟圈,如果分成三個省,能否搞成?因此這位專家認為,行政區劃的改革要慎之又慎,要走市場和立法的路子。這一改革急不得,盲目只會帶來教訓而不會積累經驗。
其三,50個省級行政區劃觸動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質性問題,背離了「五個統籌」的原則。根據目前網上流傳的草稿可以看出,這樣的50個行政區域完全是根據「強強聯手+弱弱結合」的指導方針做出的理想化構想。沿海省份出現了靠海經濟發達地區實力強的地市組合對抗內陸實力相對較弱的地市組合,以經濟條件整體相對較好的山東省為例。濰坊、煙台、威海、青島四個地級市組成所謂的膠東省,形成頗有規模的半島都市圈,這樣倒好甩掉了內陸的窮兄弟,真的顯示出財大氣粗來了,以後說話底氣也足了,不比原來隸屬於山東省的時候,外地人問你是哪裡人,你說青島人,如果別人重復一下說「哦,山東人啊」,你還要強調一下自己屬於靠海的青島血統,跟沿海的山東省份的血統是有區別的。然後西部的德州、濟南、濱州、聊城、菏澤等地市組成新山東,這樣的社會主義新山東不知道要奮鬥上多少代純朴的山東人才能實現現在提倡的 「大而強、富而美」啊!當然,我們看到山東近幾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沿海貢獻的,但是山東對於沿海地區的基礎投資也要遠遠高於它的內陸地市,甚至很大一部分內陸的貢獻也提供給了沿海的貴族們,而如果實行新的行政體制,那麼幾十年的辛苦投資將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留下的仍舊是未能得到及時重視的窮底子。50 的劃分只能導致富的越富,窮的越窮,共同富裕的社會理想將真正的成為上代人的夢。
其四,50個省級行政區劃改革的投入之巨將創歷史新高,讓國人不敢想像。曾經有報道稱西北地區某市「秦城區」更名為「秦州區」,「北道區」更名為「麥積區」,兩個區名改了3個字,直接費用達到近300萬元。而當地政府則認為自己「抓住了第二代身份證更換和新地圖將出的有利時機」。 一個城市更名,還不是整個行政區劃變動就要耗資如此之巨,何況我們現在的50個省級行政區劃改革呢?更名也罷,行政區劃改革也罷,所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門牌、公章、信封、稿紙、工作證都要更換;區內企業的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銀行賬戶、衛生許可證,居民的身份證和戶口簿統統要換一遍,全國交通通訊中的相關航站、台站名稱需要隨之更改,全國各地出版的涉及該地名稱的地圖也要修改重印。剛剛看到新聞說2008年我國要完成第二代身份證的更換工作,那我們的50行政區劃是不是也要和西部某市一樣去趕這趟機會難得的便車呢?
下面我就個人接觸的資料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以下行政體制金字塔的根基鄉鎮政府都在做什麼呢?曾經看到一篇報道,說到近幾年開展精簡政府工作人員的改革,合並鄉鎮,提高辦事效率,解決人浮於事的弊端,對人民負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可是事實上卻事與願違,搞得老百姓怨聲載道。鄉鎮合並,勢必有一批工作人員要下崗,重新擇業,可是習慣了這種工作崗位的人是捨不得丟下人民公僕這個稱呼的,所以為了繼續「為人民服務」,他們使用手中暫時沒有丟掉的權力將其他行業的在編人員裁撤,主要涉及到的教育行業,造成大批鄉鎮中小學嚴重缺少教師,不得不停課,甚至解散學校。這就是我們的公僕,我們的鄉鎮領導。有學者認為,中國現行行政區劃建制的四個層級,省→市地州→縣→鄉鎮(西部少數邊遠山區在縣與鄉鎮之間還設有縣的派出機構——區公所,東中部地區的一些鄉鎮則在鄉鎮與村之間設管理區或辦事處,形成了五級管理層),管理層次之多,居世界之首。所以要裁撤第二環節的建制,形成三級管理體制,省→縣→鄉鎮,縣直接向省負責。為什麼就不能裁撤最底層的鄉鎮一級,保留地市一級呢?即保留省→市地州→縣這樣的行政領導體系。查閱古今中外的資料,我們發現這種體制要比省→縣→鄉鎮的體制要科學的多。首先,鄉鎮領導幹部自身素質亟待提高,很大一部分沒有多少執政能力,保留著嚴重的封建家長製作風,甚至以「山高皇帝遠」自居做起了土皇帝,不能貫徹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其次,省→縣→鄉鎮的領導體制容易出現斷層脫節和不必要的行政環節。一個縣區域小,容易直接領導,沒有必要再設鄉鎮一級,歷史上已經得到充分證明。加上目前我們推行的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初見成效,村民自治能力不斷提高,完全可以實行縣級政府對村自治機構的直接領導。而省到縣,一個省一般150-300個縣之間,行政地域廣,領導難度較大,地市一級管理機構的設立正好緩沖了這一距離,歷史上之所以設立州府一級,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所以現行的行政體制改革不是要裁撤地市管理機構,而是要取消鄉鎮政府。第三,鄉鎮的財政自給能力相對較弱,而設立這一級政府加大了對各個行業領域的負擔。某山區腹地的一個鄉鎮辦公室只有一排平房,鄉政府以及下屬職能部門、鄉衛生院、鄉中小學都在此辦公使用。全鄉除了農業之外沒有第二產業的存在,因為背靠大山,所以有一家由農民集資建立供給鄉政府使用的度假村,可以算作第三產業。而就是這樣的經濟條件卻養活了30多名鎮政府工作人員,還不算其他公檢法、稅務、工商等部門的人員配置。有學者認為不必擔心行政區劃變為50個之後各級政府機構人員的臃腫問題。他認為如果真的實現了50個省級行政區劃,那麼增加的是16個省級機構,減少的卻是106個作為中間機構的地級市,可是他沒有想到真正臃腫的是全國星羅棋布的鄉鎮一級,他還認為「這樣領導力量相對集中,中央調控能力會增強,也不會出現大家擔心的地方壁壘」,可是他也不了解地方鄉鎮的地方保護主義有多嚴重,土皇帝作風有多危險。
其他的因為行政區域規劃的變更,而導致一時間行政、經濟、文化等等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務得不到有效解決的情況枚不勝舉,所以個人認為目前所謂的新省級行政區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完美,相反我們卻從中窺探出了一絲浮躁虛空,一點頭腦發熱。改革需要的是理性,是務實,毛主席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胡錦濤總書記告誡我們要求真務實,我們現在並不是爭論現行的省級行政區劃是34還是50的時候,也許將來也沒有這個必要。小平同志說發展是硬道理,現在我們解決中國所有的事情就看咱們的發展程度如何,而要搞好經濟與社會發展,理想化的是站不住腳的,現在我們要的就是實效。我們要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我們要以人為本,解決老百姓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們要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我們要堅持並積極貫徹科學發展觀,我們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要做的事情真的是太多太多。
附:
中國50個行政區劃改革出台(網上流傳稿)
中國民政部區劃地名司司長戴均良透露,中國的行政區劃改革將在今年年內正式啟動,改革方案將於今後兩年內完成。改革後,中國設大約50個省級政區,為此至少有4個城市將升格為直轄市。
中國現行行政區劃建制一般有4個層級,即省-市地州-縣-鄉鎮,少數地區在縣與鄉鎮之間還派生出第5級管理層-區公所。如此繁多復雜的行政管理層次,居世界之最。這種區劃費人費時,缺乏透明,不利溝通,影響效率,因此,對此加以簡化,已是勢在必行。事實上,福建、江蘇、浙江和湖北等省已經開始了試點式改革,讓縣直接接受省的領導,從而逐漸取消地級管理層,據說,效果良好.
在中國歷史上,行政區劃多分為兩到3層。中央政府一般希望控制的層次越少越好,中央的政令由此可以直達基層。秦代時就只設了郡、縣兩級。但到了清代,版圖擴大,兩級管理不能奏效,管理級層升到3級,即省、府(州)、縣。
1949年以後,中國實行的是省-地區-縣-鄉鎮「虛四級制」,其中地區是虛的,是省政府的派出機構,而不是一級政府。因此,有省長、縣長,卻沒有「地區長」。省和縣都能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地區卻不行。
今年年內將啟動的行政區劃改革按照戴均良司長的總結將是沿著「縮省並縣、省縣直轄、創新市制、鄉鎮自治」的原則來進行。
其中的重要舉措之一將是「撤並鄉鎮」。這項改革的試點也已於1999年開始,目前,按照中國民政部的統計,全國25個省已經完成試點,即撤並鄉鎮一共7196個。接下來,中國還將對規模過小的市、市轄區和縣進行調整。除少數邊疆地區的市、市轄區和縣不做變動外,其它地區都應推進這項改革。
改革行政區劃的另一重點是「創新市制」,包括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增設直轄市逐步劃小省份;通過市縣脫鉤、改革市管縣體制,減少行政管理層次。
戴均良認為,從中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考慮,設置50個左右的省級行政區比較合理。從目前中國的國情看,重新進行大規模的分省不現實。它將影響國家和社會的穩定,也會帶來過大的行政管理成本。
如果中國省級政區目標定位在50個左右,那麼就是說在現有基礎上再增設16個。一般認為,最少的方案也要增加4個直轄市,即在東北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和西北地區。
按照中國「財經網」透露的消息,新增直轄市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第一,必須是大的區域里的首位中心城市,同現有直轄市保持一定距離。第二,人口不能少於200萬。第三,經濟總量應高於全國大城市平均值,財政至少能夠自給自足。
1、北京都:現轄區域不變。
2、渤海省:由現天津市、現河北省秦皇島市、唐山市、承德市、廊坊市組成,省會天津。
3、遼東省:由現遼寧省大連市、丹東市、營口市、寬甸、桓仁、岫岩組成,省會大連。
4、遼寧省:由現遼寧除上述餘下地區,合現內蒙赤峰市、哲里木盟組成,省會沈陽。
5、吉林省:由現吉林合現內蒙興安盟組成,省會長春。
6、黑龍江省:由現黑龍江合現內蒙呼倫貝爾盟組成,省會哈爾濱。
7、雁雲省:由現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現河北省張家口市、淶源組成,省會大同。
8、平原省:由現河北省邯鄲市、刑台市、現河南省安陽市、鶴壁市、濮陽市、新鄉市、焦作市、濟源市、 現山西省長治市、晉城市組成,省會安陽。
9。內蒙古自治區:由現內蒙古自治區除上述地區以外的地區組成,首府呼和浩特。
10。山西省:由現山西除上述地區外的地區組成,省會太原。
11。河北省:由現河北除上述地區外的餘下地區組成,省會石家莊。
12、膠東省:由現山東省青島市、濰坊市、煙台市、威海市組成,省會青島。
13、淮海省:由現江蘇省徐州市、連雲港市、濱海、響水、灌南、宿遷市、現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亳州市、現河南省商丘市、現山東省日照市、臨沂市、濟寧市、荷澤市組成,省會徐州。
14、山東省:由現山東除上述地區的餘下地區組成,省會濟南。
15、上海都:包括現上海、現江蘇崑山、太倉,現浙江嘉興、寧波、舟山等地。
16、浙江省:由杭州市、桐廬、建德、淳安、湖州市、紹興市、現安徽黃山市、宣城市、現江西婺源組成,省會杭州。
17、浙南省(東甌省或雁盪省)――由現浙江溫州市、台州市、麗水市、金華市、衢州市組成,省會溫州。
18、江蘇省:由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泰州市、淮安市、鹽城市組成。省會江陰(靖江)。
19、揚子江省:由現江蘇省南京市、鎮江市、揚州市、現安徽省馬鞍山市、滁州市、蕪湖市、巢湖市、銅陵市、池州市、安慶市、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組成,省會南京。
20、淮河省:由現安徽省六安市、阜陽市、現河南省周口市、駐馬店市、信陽地區組成,省會潢川。
21、河南省:由現河南省除上述地區外餘下地區組成,省會鄭州。
22、襄(陽)荊(州)省(或淅川省):由現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荊門市、荊州市、枝城組成,省會荊門。
23、三峽省:由現重慶市、現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州組成,省會重慶。
24、湖北省:由現湖北省除上述地區外餘下地區組成,省會武漢。
25、黔中省:由現湖南湘西州、懷化市、現貴州省銅仁地區、黔東南州組成,省會懷化。
26、嶺南省:由現湖南省衡陽市、郴州市、現廣東省韶關市、連縣、連山、陽山、現江西省贛州市、吉安市組成,省會井岡山。
27、嶺西省:由現廣西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地區、現湖南省永州市組成,省會桂林。
27、湖南省:由現湖南省除上述地區外的餘下地區組成,省會長沙。
28、江西省:由現江西省除上述地區外的餘下地區組成,省會南昌。
29、廈汕省:由現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漳州市、龍岩市、現廣東省汕頭市、潮州市、梅州市組成,省會廈門。
30、福建省:由現福建省除上述地區外的餘下地區組成,省會福州。
31、香港都:由香港、澳門、現廣東省珠海市組成。
32、廣南省:由現廣東省茂名市、湛江市、現廣西防城市、欽州市、北海市、玉林
市、貴港市、梧州市、賀州市組成,省會玉林。
33、廣東省:由現廣東省除上述地區外的餘下地區組成,省會廣州。
34、廣西自治區:由現廣西除上述地區外的餘下地區合現貴州興義州、雲南文山州組成,首府南寧。
35、海南省:現海南省不變,省會海口。
36、秦巴省:由現四川省南充市、巴中市、達州市、廣安市、廣元市、現陝西省漢中市、安康市組成,省會巴中。
37、金沙江省:由現四川省攀枝花市、涼山州、九龍縣、稻城縣、鄉城縣、現雲南省東川區、昭通地區、麗江地區、迪慶州、永仁、元謀、組成,省會攀枝花。
38、南詔省(大理省):由現雲南省大理州、保山市、臨滄地區、德宏州、怒江州組成,省會保山。
39、貴州省:由現貴州省除上述地區外的餘下地區組成,省會貴陽。
40、四川省:由現四川省除上述地區外的餘下地區組成,省會成都。
41、雲南省:由現雲南省除上述地區外的餘下地區組成,省會昆明。
42、陝西省:由現陝西省除上述地區外的餘下地區合現甘肅省慶陽市、平涼市組成,省會西安。
43、甘肅省:由現甘肅省除上述地區外的餘下地區合內蒙額濟納旗組成,省會蘭州。
44、青海省:不變。
45、寧夏自治區:不變。
46、西藏自治區:不變。
47、北疆自治區:由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哈密地區、吐魯番市、昌吉州、伊犁州、克拉瑪依市、石河子市組成,首府烏魯木齊。
48、南疆自治區:由現新疆巴音州、阿克蘇地區、和田地區、咯什地區、克孜州組成,首府咯什。
49、台灣省:不變。
❹ 三跪九叩禮節的詳解
1、三跪九叩其實不很古,這個禮節只是從清朝開始的。
2、三跪九叩之禮的行禮方式為:聽到「跪」的命令時,行禮者跪下,隨著「一叩頭」、「再叩頭」、「三叩頭」的三聲命令,將手放在地面上,三次將額頭叩向地面。聽到「起」的命令時,行禮者起立。如此發令共計三次,行禮人叩頭共計九次,因此被稱為「三跪九叩之禮」。
就是雙膝跪地下三次,磕九個頭。這是最敬重的行禮方式。
近義詞
頂禮膜拜、打躬作揖
出自
清·昭連《嘯亭雜錄·內務府定製》:「福晉父率闔族謝恩,行三跪九叩禮。」
解釋
叩:磕頭。雙膝跪地下三次,磕九個頭。這是最敬重的行禮方式。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例子
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於是,三支高香,一盅酒,二尺紅布掛枝頭,俞文芊~,拜了大柳樹做乾娘。」
簡要介紹
據《周禮》記載,古代跪拜禮有九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唐道士朱法滿《要修科儀戒律鈔》一書中稱道士拜禮有四種:「一稽首、二作禮、三遵科、四心禮」。稽首是三跪九叩禮。作禮就是拜禮,分一次或三次。遵科是按科儀對禮拜的規定去做。心禮是不必動作,心念口言,即可感動神靈。 據書籍據載應在周就有三跪九叩禮了!而三跪九叩禮是針對天、地、君(皇帝)、師、父。 跪拜是尊敬到極點的象徵,下跪表示內心誠服。三跪九叩是大禮,表示內心非常非常尊敬和誠心,是拜神最大禮節。 所謂三跪九叩就是一跪三拜,拜時頭要碰地,三跪九叩拜跪,拜神時先出左腳,手背向上。喪事叩頭時,真正大禮是四跪十二拜,先出右腳且叩頭時手心向上。
明
明朝初年,明太祖簡化各種繁瑣的禮儀 。遣使至蕃國安南時,該國王對香案及詔書行五拜禮,並跪香案前,三上香,俯伏,實即五拜三叩之禮 。
清
清朝定鼎中原後,以三跪九叩的拜天之禮,取代了明朝的五拜三叩之禮。滿清定製除了要對天子要行三跪九叩之禮外,朝貢之國覲見之時亦須尊此禮。然而,因為各國禮儀習俗不一,遇有拒絕行此大禮的抗議,清以天朝上國自居,輕易屈尊降貴免此大禮自覺有失大國臉面,因此,時有「禮儀之爭」。
康熙
康熙朝,俄羅斯使團來華訪問。大使不願向皇帝下跪,遂起爭執。 當時,滿清男子行跪拜大禮是這樣的:雙手按左膝,屈右膝跪地,左膝隨之屈躬俯首,離地一寸左右,雙手據地稍停,然後挺身目視受拜者胸部,手仍拊髀為一叩。行此禮必須注意,滿族人最忌的是不按禮式行禮,不依形式貿然伏地一叩首,會被認為這種磕頭是家中喪父出門報喪的「報喪頭」。三跪九叩就是跪拜禮的「禮中之禮」了。 俄羅斯方面認為歐洲外交通行「對等原則」,大使代表沙皇前來與清帝國修好,理應得到平等對待,而非行此有背尊嚴的臣屬之禮。這一爭執頓時讓雙方陷入尷尬。 只因康熙非常願意和俄羅斯談判解決中俄邊境問題,兩國在外交談判內容上爭議不大,俄羅斯方面也不願撕破關系,無功而返。 此時,禮部想出折衷辦法,希望以私人召見的方式,在「密室」完成「三跪九叩」大禮,這樣對於兩國來說都是留有面子。然而,俄羅斯大使不採納如此建議。 迫不得已,中國方面唯有請出當時在華傳教的一名傳教士前來斡旋說項,該名傳教士巧妙的根據中國人向來戴帽子,只有有罪囚犯才將頭顱外露之一傳統,指出若是清朝他日回返俄羅斯,必定向沙皇行脫帽致敬禮,並入鄉隨俗,尊重俄羅斯傳統禮儀。話已說到這份上,俄羅斯大使也就乘機下台,行「三跪九叩」大禮,皆大歡喜。 清朝自視為「天國」,中國皇帝要求的「三跪九叩」禮儀在傳教士的眼內屬於「世俗之禮」,理應得到尊重。然而,中國方面對待歐美國家所重視的平等概念卻沒有認清,認為行「三跪九叩」覲見理所當然,中西文化的沖突然日漸激化。隨著中國國力日衰,仍然在做著大國威儀舊夢的滿清終於被迫近的槍炮聲警醒,而此時,環顧四周,才發現自己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
辛亥革命
歷史翻到了辛亥革命這頁,那天,在臨時大總統大會上,孫中山提請廢止跪拜禮,以普通相見為一鞠躬,最敬禮為三鞠躬。全體代表一致決議通過。「三跪九叩」這一帶有濃濃奴性色彩的儀禮也就被湮沒在歷史之中了。
一、近代民俗變遷的基本脈絡 近代民俗變遷是近代社會變遷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與近代社會轉型相始終。近代民俗變遷涉及到社會各個角落、各個層面。以下從禮儀、消費、服飾、飲食、居住、出行、節日、婚喪等八個方面進行概括,大致可以窺見近代民俗變遷的基本脈絡。 1、禮儀習俗的變化:在鴉片戰爭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傳統的社交禮俗和祭典禮俗,包括稱謂、見面禮等仍在社會上占據主導地位。人們見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請安等禮。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勢,但在封建時代成為敬重、臣服的一種禮節,以體現封建社會的等級尊卑,跪拜主要對尊長,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禮,平輩之間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與此相適應還有一套「大人」、「老爺」、「太太」、「老太太」等稱謂。然而,開國以後,在沿海通商地區,受西方平等觀念影響,先是在新式知識分子內部,逐漸採用握手、鞠躬等見面方式,並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稱謂。1912年民國成立後,明令祭孔時「除去拜跑之禮,改行三鞠躬,祭服則用便服。」(註:《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報》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廢除社交中實行的叩拜、相揖、請安、拱手等舊禮節,改行鞠躬禮為主。同年8月17日,民國政府公布了《禮制》,用法律的形式,確立了新式禮節的合法地位(註:《東方雜志》第9卷第4號,1912年9月。)。行鞠躬禮,使用「先生」、「君」的稱呼,反映出近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總之,脫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禮俗逐漸成為中國通常的「文明儀式」、「文明禮」,反映出社會禮俗的進步趨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際舞的流行、生日聚會以及同事宴請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際習俗的新變化。 2、消費習俗的變化: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侵入以及中國新式商業的產生和迅速發展,對傳統消費習俗產生巨大沖擊,並直接導致了消費習俗的變遷。在鴉片戰爭後的道光年間,享用洋貨在上層社會已漸成時尚,不過開始僅限於通商口岸等少數地區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紀末,隨著通商口岸增加到70餘個,於是洋貨消費遍及各階層,即使在雲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裡,也可見到不少洋貨,包括各種哈剌呢、嗶嘰、羽紗、法蘭絨、鍾表、玻璃等,一應俱全,而且其售價「並非貴得驚人」(註:姚鎬編:《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106-1107頁。)許多「農民亦爭服洋布」,中產之家更是「出門則官紗紡綢不以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註:宋延齋:《蒲圻鄉士志》,轉引自嚴昌洪:《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頁。)。此外,賽馬、賽船、網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點心、西式飲料、業余劇社、公園、室內音樂會、電影、電燈、電話、自來水、郵政、電車等西式生活方式無不影響到中國人消費方式的改變,使中國人消費結構、消費內容均發生重大改變。此外,以上海為例,色情消費、游樂消費也成為商人、富人等消費方式中的重要內容。 【三跪九叩的利弊】 三跪九叩表層上代表了一種對他人的尊重。但實則這是一中封建的象徵,也是一種權利的作祟。
❺ 沈陽民俗風尚是什麼
常言道,「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說的正是具有十分普遍意義的民俗的地域性。民俗志的一個最基本的特點,便是其鮮明的地方性。地域民俗特點,是當地民俗運動過程軌跡存在於時間和空間上的主要特徵。需要注意,地域主要是個空間概念,但一個地域的民俗特點並非只存在和體現在空間層面。因為,地域空間意義上的民俗,無不有其自身發生、發展以及流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個時間的過程。也就是說,地域民俗的特點,在時間與空間上是縱橫交錯的,構成其基本特點的各種因素是立體存在、運動著的,而非單一平面的運動和存在。
了解一個地方的社會,主要是了解它的文化,首要的則是了解其風俗。真正深刻地認識一個地方的社會和文化,民俗是最重要的入門證和鑰匙。因為,歷史常識告訴人們,民俗文化處於社會文化的深層結構層面,包括地域民俗在內。若要在其間生活或工作,了解其風俗更是「入鄉隨俗」之首要了。這一點,也足以說明地方風俗志和風俗史類的著作的主要功能和價值。
《沈陽歷史文化叢書》,就其性質而言,當屬於地方史志類著作。
單就個中這本《民俗風尚》卷,則當屬地方風俗志類性質的著作。那麼,地方風俗志或風俗史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地方基於當地鄉土社會記憶的基本民眾知識。
有人根據我國的自然環境中地形、氣候、物產的各異,把全國的風俗文化大致劃分為七個風俗文化圈。即:在地理上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北部及內蒙古東部在內的東北風俗文化圈,特點是滿漢民族風俗的大融合。包括內蒙古大部,遼寧、河北、陝西三省的北部邊緣,遼西一角、寧夏北部及新疆在內的游牧風俗文化圈,特點是強悍勇武的民風。此外,大致北起長城,南界秦嶺、淮河,西抵青海湖東,東及黃海的黃河流域風俗文化圈,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發祥地,其特點是重鄉土情誼,崇尚平淡,注重實際,但比較守成趨穩。長江流域風俗文化圈,大致位於秦嶺、淮河以南,西到青海高原東側,東、南均迄於海,具有發展快速突兀起伏的特點,民風朴實而又喜歡溫情、浪漫、靈活和玄想,尚鬼神。青海風俗文化圈特點是藏族風俗同藏傳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富於宗教色彩。雲貴風俗文化圈,這個地區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風俗文化千姿百態。再即閩台風俗文化圈,這里一海之隔,方言相同,習俗相仿,特點是保留了許多中原古代風俗文化現象,為中國風俗文化的活標本。
按此劃分的話,沈陽自在所謂的「東北風俗文化圈」之中。在撰寫《沈陽市志·社會卷·風俗篇》時,我們曾在無題序言中談到,「沈陽的民俗,是沈陽地區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遷移、經濟發展以及政治、歷史等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積淀的結果」。個中,我們寫道:
七千二百年前的沈陽新樂文化遺址和五千年前的新民縣偏堡子文化遺址,均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沈陽地區居民的農耕、採集、捕魚、狩獵等原始生產民俗,以及與當時生產水平相適應的居住、飲食、服飾、喪葬等民俗和圖騰崇拜、信仰等民俗。於洪區鄭家窪子青銅時代文化遺址及墓葬群表明,二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沈陽居民的生產、生活和喪葬等民俗文化受到階級分化的制約。其中大小墓藏中隨葬物品精粗豐簡不一,反映了墓主的政治、經濟地位及習俗的差別。迨之遼金,尤其是清代、民國以後,沈陽地區民俗遷徙頻繁,移民大量增加,近代工業的生產使沈陽成為遼沈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民俗的傳承與變異,亦相應活躍,一如《奉天通志》所稱,「近年風尚,日異月新」。城鄉風俗發生明顯改觀,但未失傳統風俗,仍然保持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兼容以及淳樸、豁達、粗獷的文化性格等基本特點。
綜合沈陽民俗文化運動過程存在於時間和空間上的基本軌跡加以考察,顯示了與遼寧地域文化相一致的主要特點。之所以如此,則是從古至今沈陽在遼寧地區所處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城市這一歷史地位所決定的。此亦正是前面說到的「地區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遷移、經濟發展以及政治、歷史等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積淀的結果」。具體說,沈陽民俗文化大致有三個主要特點。
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多民族文化聚合在東北地方史上,秦漢時期已經發展起來的遼寧經濟,由於各族統治者的割據戰爭而遭到了相當程度的破壞。於是,各族人民便通過頻繁的遷徙來尋求相對穩定的生息環境。這樣,也促使並增加了各族人民相互接觸的機會。特別是歷史上因一些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高句麗族創造的「高句麗文化」,扶余族創造的「扶余文化」,契丹族創造的「遼文化」,女真族創造的「金文化」,滿族人創造的「滿族文化」等,以及由於宗教傳播的關系而形成的「東藏文化」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作為中心城市的沈陽地區,影響著以滿漢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聚合結構的形成。
滿族是一個曾經入主中原創造了「康乾盛世」的「馬背上的民族」。遼寧這塊熱土,正是清王朝和滿族文化的發祥地。17世紀的中國明代(1368—1644),以女真人為主體結合其他部落或民族形成的滿族,是個歷史可以上溯至三千多年前周代肅慎的東方古老民族。其直系先人,即明代女真人。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以建州、海西兩部女真人為主體,把這些分散於東北地區的女真人統一而成為共同體。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 正式改「諸申」(女真) 為滿洲。1911年辛亥革命後,則簡稱為「滿族」。滿族貴族首領努爾哈赤從遼寧的赫圖阿拉(今新賓縣)興起之後不斷向西南擴張,先後把都城遷到遼陽和沈陽。清軍入關後,仍尊奉沈陽為盛京,把遼寧地區劃屬盛京特別行政區管轄。
滿族在全國各地的分布,以居住在遼沈地區為最多,其他的則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省區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廣州、銀川等大中城市。滿族如此分布特點的形成,顯然是同滿族在清代曾經是統治民族有關。
沈陽是漢、滿、朝鮮、回、錫伯、蒙古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區,各民族小聚集,大雜居,和睦相處,友好交往,共建家鄉,形成了多民族習俗風尚相互影響兼容的鄉土文化特色。清朝建立後,滿族文化一度幾乎占據主導地位,對沈陽地區漢、錫伯等族居民的習俗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少數民族大量吸收漢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漢族居民亦兼容和接受了滿、蒙古等少數民族的一些風俗習慣。滿漢文化融合比較突出,成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顯著標志之一。漢族婦女有纏足陋習,滿漢通婚後,由於滿族婦女習慣於天足,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沈陽地區居民改變纏足風習。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旗袍」,不僅為沈陽漢族婦女所喜歡,而且風行於關內廣大漢族地區,流行當代。具有滿族風味的白肉血腸火鍋,其輔料酸菜、粉條則采自漢族居民的食俗。以「滿漢全席」為代表的遼寧菜系,尤其反映了滿漢文化的融合與風俗習慣的兼容。至於出自錫伯族的抓(欻) 嘎拉哈、滿族的「老鷹捉小雞」等游戲,乃是沈陽地區婦女、兒童所喜聞樂見的傳統娛樂。
清末繆潤紱《沈陽百詠》竹枝詞中寫道:「虛籠兩鬢作鬅頭,洗手盆圓上綠油;願得庄農豐稼穡,銀釵多綰萬年收。」說的是當時「龍興之地」的盛京,滿漢婦女皆流行一種名曰「萬年收」的發式。在滿族進入遼沈地區之前,原本是個精於騎射以漁獵為生的「馬背上的民族」。兒童在七歲左右即以木製弓箭練習射鵠,女子策馬揚鞭不亞於男子。滿族男女的發型服飾習俗的形成,均與便利漁獵生產相關。為便於騎射,男子都剃去額上頭發,垂辮於腦後,穿著兩側開衩、腰中束帶的馬蹄袖袍褂。女子,則天足,著高底花鞋,頭頂盤髻,佩戴耳環,穿著寬大的直筒旗袍。清朝進關以後,滿、漢服裝逐漸交融一體,趨於一致。清代以來,各地婦女穿著旗袍成為一時的流行風尚,即直接與滿族服飾的風行相關。滿族信仰多神的薩滿教,早期分宮廷薩滿和民間薩滿兩種。清代歷朝皇帝舉行各種祭神祭天典禮,如宮廷薩滿設「堂子」祭天,都用滿語誦經跳神。舊時遼沈漢族地區民間迷信的「跳大神」,主要是受薩滿教的影響。
清代以來,由於大量滿族遷入中原地區和大量漢族移居山海關外,在經濟、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滿族人民逐漸熟悉漢語文和漢族文化。滿族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幾百年間就為弘揚祖國文化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就在於她是一個既善於學習又善於創造的偉大民族。清代以來,由於滿漢長期雜居共處,尤其是滿族積極學習漢族古老的傳統文化,不僅沈陽,就連關內的滿族也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現在,除了黑龍江等某些比較偏遠的滿族聚居村屯還有少數老年人會說滿語、保持著滿族的一些固有習俗外,遼寧等其他各地的絕大多數滿族居民大都已通用漢語漢字。不過,從包括沈陽方言在內的許多漢語詞彙和漢族習俗中,仍然可以發現一些源自滿語語匯和滿族習俗的內容。
如同高句麗文化、扶余文化、遼金文化,都曾在歷史上成為本地區的主導文化一樣,有清以來,隨著清政權的建立和統治力度的強化,占據了主導地位的滿族文化在推行自身文化影響的同時,積極吸收漢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從而進一步形成了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北方多民族文化聚合。沈陽地區的這種多民族文化聚合結構,同時也是覆蓋東北地區的文化結構的共同特點。
以「闖關東」為代表的移民文化本土化遼寧地域文化的多元結構形態,主要反映在多種經濟文化的並存,本地鄉土文化與內地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 的互動,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並存和兼容。
在歷史上,遼沈地區是漢族在東北地區最早也是最主要的聚居區。然而,後來的遼寧漢族人口,卻主要是關內的移民。遠在夏商時代開始,歷代帝王就已經有意識地通過派員設郡、遷徙移民來治理關東這塊黑土地。早在西晉時期,由於中原地區戰爭連年不斷,許多漢族人口相率逃往遼東避難,與遼寧各族人民雜居。鮮卑族建立前燕之後,又索性把由內地逃來的十萬戶流民,安置在遼西屯種,客觀上促進了本地的經濟開發和漢族與各族文化的交流。大規模地向沈陽等地的關外移民從漢代開始,但由於北宋之後本地少數民族的勢力的發展,來到這里的中原人口開始出現回遷或融入一些少數民族的趨向。
到了明清時期,尤其是沈陽城一舉成為清王朝的「龍興之地」,一股強大的「闖關東」移民潮,源源不絕地湧向山海關外。
明代為了加強對遼東的統治和防禦女真族及蒙古族的南侵,採取了修築邊牆和屯田措施。沿著西起山海關東到鴨綠江口修築了長達一千七百餘公里的邊牆,設有州衛以屯兵實邊,致使移墾人日漸增多。
特別是遼南地區,山東移民經海上過旅順登陸大量北上。這些移民屯邊措施,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永樂十七年(1419年) 時,遼東二十五個衛屯田面積已達二點一萬頃,隨後又發展到三點一萬頃。大興移民屯田之舉,豐富了遼東農產品生產,在農業經濟發展繁榮的基礎上,也使得本地以冶鐵、制鹽為主的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當時,遼東的三萬衛與四川的龍州、順天的遵化一道,被稱為三大冶鐵中心而聞名全國。同時,東部山區的人參、貂皮和北部的馬匹也開始與外地交流,繁榮了商品經濟。
清代以來,不斷涌來的闖關東者,大都並非前來朝聖這「龍興之地」的故都、領略這塞外古城景緻的,他們幾乎都是為了生存而來謀求一塊棲身之處。清末民初,在山東等地掀起了闖頭東的狂潮。可以說,如今遼沈地區乃至吉林、黑龍江兩省的漢族居民,大多數屬於當年闖關東者的後代。光緒二年八月二十四日的《申報》報道說,由於山東發生災荒,「山東避荒之人,至此地者紛至沓來,日難數計。前有一日,山東海舶進遼河者,竟有三十七號之多,每船皆有難民二百餘人,是一日之至牛庄者已有八千餘人」。僅民國時期,山東流入東北的闖關東移民,即達一千八百三十六萬人之巨。沈陽市沿用至今的「山東堡」等處,當年正是山東移民的聚居點。據有關歷史文獻顯示,清代宣統年間,東北人口一千八百四十一萬,移民約佔一千萬,在所有移民中,山東人約佔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據此推算,清代東北的山東人即達到八百萬到九百萬之眾。
明末清初,隨著清軍的南下,遼寧地區人口頓減。清王朝平定中原之後,於年頒布了《遼東招民開墾條例》,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所招民每日給糧一斗,每地一垧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並「免交三年錢糧」。在如此優惠政策的激勵之下,處於貧困之中的山東民眾紛至沓來,盡管後來清政府曾一度實行東北禁封政策,但實際上已經阻擋不住山東等地流民闖關東的步伐。而且,他們不再僅限於「棲息於奉天西南部金、復、海、蓋等地」,而是「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北渡渤海,蜂擁蟻聚,而長(春) 而吉(林) 而敖東,以至於圖門江域」,足跡遍及東北各地。鴉片戰爭後,由於國力空虛財政困難,清政府對邊疆的控制日益削弱,便於咸豐十年(1860年) 正式開禁放墾,於是山東移民乃蜂擁北上,致使這一輪闖關東的浪潮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
古代沈陽地廣人稀,土著居民較少。各族人口增長趨勢大都出現在唐代以後,關內的山東、河北、山西等地漢族居民源源不斷地來到沈陽謀生、定居,沈陽鄉土文化同各地移民的風俗習慣相互影響滲透,逐漸融合、積淀,進而形成了兼容多種地域文化的特點。歷史沉重地告訴我們,這里還曾是另種「特別移民」——朝廷罪犯「流人」的流放之地。清代順治年間被清廷流放來沈陽「奉旨焚修慈恩寺」的僧人函可(1612—1660),在一首《初至沈陽》詩中寫道:「開眼見城郭,人言是舊都。牛車仍雜沓,人屋半荒蕪。」真切地記述了當年流人眼裡的沈陽古城。
山東移民入鄉隨俗,在居住上,習慣住南北土炕、一頭開門的「口袋房」以及「馬架子窩棚」;在飲食上,也逐漸喜食高粱米、苞米面、蕎麥面、苞米子及豬肉燉粉條和酸菜餡餃子。沈陽土著居民因受山東移民習俗影響,逐漸改變多輩同居一室、房舍家居簡陋的習慣,接受了山東面條、煎餅等食品,煎餅鋪生意興隆一時,煎餅卷大蔥同蔥花大餅一樣成為沈陽的一種風味小吃。山東的綉花虎枕與土著的搖車、搖籃,往往同見於一戶人家。山東移民的耿直、勤勞,沈陽人的豪爽、樂於助人,合而成為更加淳樸敦厚的民風。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江浙、安徽等地的民工、生意人及打工者大量涌進沈陽城鄉,進一步豐富了沈陽鄉風民俗多域化兼容的特點。黑土地接納了闖關東的移民,闖關東的移民也為本地的經濟文化建設灑下了勤勞的汗水。同時,外來移民及其後代,與本地原住民們共同創造了遼沈地區以山東等地移民風情為基點的,關內外相融合的遼寧鄉土文化。
獨特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就歷年考古發掘所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而言,沈陽歷史文化屬於遼河文化的重要節點。主要表現在於大遼河入海口營口距今28萬年之久的「金牛山人」舊石器文化,朝陽喀左境內距今十萬年之久的「鴿子洞」舊石器遺址,遍布省內營口等各地的「石棚」巨石文化,距今8000多年的「中華第一村」查海前紅山文化遺址,距今7200年的沈陽新樂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存,作為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的牛河梁紅山文化,以及遼陽漢魏古墓、朝陽龍城宮城、葉茂台古墓、建昌於道溝墓地、大連營城子漢墓和北票惠寧寺等一大批分布於遼河流域及其支系的歷史文化遺存。所以,單純談論沈陽文化未免狹隘,更確切地講,應稱之為「遼沈文化」。
南方各地描述遼寧、沈陽人的性格時,往往會用粗獷、豪爽、大氣、仗義之類的形容詞語來加以概括。實質上,這種文化性格正是本地鄉土文化包容性、整合性極強的體現。這種獨特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正是移民文化和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北方多民族文化融合,以及本地特定的歷史地理、自然環境綜合釀就的結果。這種性格,典型地體現本地惡劣自然環境下生存者的堅忍與銳氣,同時又是吸納了北方游獵民族與山東移民鄉土性格混合的結果。
如果說遼沈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還存在另一側面的話,我想引用作為「東北人寫東北人」的大連女作家素素《獨語東北》這本書自序里的有關看法。她是遼寧人。遼寧文化是東北文化的主幹。她認為:
「東北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王氣和霸氣,但許多時候,你能看見某些東北人將坦盪和無知連在了一起,將豪勇和粗鄙連在了一起。他們大多是高大的,看上去有力氣,卻不能吃苦,看上去有尊嚴,卻過著苟且的日子。……東北給了東北人懶惰與野蠻,東北又給了東北人落後與滯重。走東北,我常常感到舒展,氣暢,有陽光,有時也覺得窒息,厭惡,焦急。在我的文字里,我有時是樂觀的,有時又是相當悲觀。」為何是這樣,我以為,這位遼寧女作家是看到了本地鄉土文化人文性格的劣根性的一面。
同是東北的一位社會學者在《東北人:關東文化》這部專著中分析道,「關東文化在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形成一些獨特的價值觀念,如勇武好鬥的強悍民風,重實輕文的價值取向;求大尚侈的風氣;艱苦創業的開發精神。這些價值觀念已積淀在東北人心理的深層結構中,並通過若干傳承機制獲得綿延,在當代東北人身上仍會看到它的影子」。所講的,也同樣是遼沈鄉土文化的人文性格。
還是那句老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鄉土文化的人文性格,塑造著一方鄉土的一代又一代。弘揚鄉土文化中的優秀人文性格,汰除其中的劣根性,是現代文明對現代遼寧人的最基本要求。在文化日趨多元化的時代,也為本地鄉土文化人文性格的包容性和整合性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用固有的這種鄉土文化的包容性、整合性品格去接受各種現代文明新事物,當是遼寧人與生俱來的一大優勢。揚長避短,利用這種優勢廣交天下友朋,吸納各種外部先進事物,發展各項地方事業,建設現代文明的新家園,這個過程,也是塑造鄉土文化文明向上的新人文性格的新起點。沈陽的自然環境同古老的農牧漁獵文化傳統渾然一體,構成了沈陽地區民風淳樸、豁達、粗獷的豐富文化底蘊。待人熱誠、樂於助人、性格豪爽、吃苦耐勞,既是沈陽各族居民在長期共同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基本道德風尚,也是沈陽人備受海內外贊譽的美好形象。
基於上述,在本書中,我們主要想通過一些內容板塊引導讀者從具體事象上,總括地把握沈陽民俗風尚的主要特點。主要板塊有,人生禮儀——婚喪嫁娶生日壽誕;四時八節——傳統歲時節日;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細節;游藝娛樂——童年記憶留痕;信仰習俗——心靈中的歷史遺緒。民俗語言和語言民俗,是記載、保存地域民俗文化信息最基本的載體,是地域民俗史的最具「復原性能」的「語言化石」。因而,則力求通過本地形式上五彩紛呈的、大量的民俗語言和語言民俗,生動地展示本地區的民俗風尚及其主要特點。或者說,採用了語言民俗志的方式。另外,清末沈陽名士繆潤紱的百首風俗竹枝詞《沈陽百詠》,一向為研究沈陽鄉土民俗文化的人們所看重,被譽為沈陽文化的「清明上河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對於一般讀者來講,它又是了解沈陽這方鄉土民俗文化的通俗讀本。但長期以來閱讀到其全部內容的只是很少一些專業人士,所以,根據筆者此前發表在《文化學刊》上面的點校本加以簡化,作為簡明讀本附於卷末。
❻ 民族風情
最簡單,過年的習俗.起源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農歷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歷臘月下旬),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農歷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飯(農歷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飯以後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歷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對這一節日又稱之為過年。
從陽歷看,春節在1月21日至2月20日游動。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小年大年
在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慣。
小年,即農歷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參見討論頁中的說明),送灶王爺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畫火化),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家,在過去一年的表現。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要供奉糖瓜,送行時還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讓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來,就是請(買)一張新的灶王畫(畫上畫有灶王爺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廚房。畫的兩側通常貼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
大年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般認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說法。
放假日期
大陸規定的「春節法定假日」為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1日至3日)三天。盡管如此,很多地方(特別是非國有單位)還是要到正月初八才正式上班。
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中國周邊國家,如韓國,韓語為「Seollal 설날 」(韓語「新的一年」的意思),法定假日;越南,稱「元旦」,這一假日的法定時間和中國相同,也是初一至初三。雖然各國稱謂不盡一樣,但是習俗差不多。
過年習俗
臘八:農歷臘月初八,是漢族傳統的節日,作為「年禧」即將到來的信號。作為傳統,這一天要喝臘八粥,製作臘八蒜。參見臘八節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爺上天
掃塵,
貼春聯,貼年畫,
請神,拜神,送神,
燒香,燃燭,
掛燈籠,燈籠里點蠟燭,燭焰躥動,真好看.要是放一個電燈泡,可就遜色多了.
拜祖先,
敲鑼打鼓,
年夜飯,守歲,
放鞭炮,
拜年,
壓歲錢,
踩高蹺,舞龍燈,
闔家團聚。出門在外學習工作的人要回家與父母團聚,一起過年。
「年」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准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准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鍾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過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源於我國原始社會的《臘祭》。據說臘盡時日,人們殺豬祭祀老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用硃砂塗臉,鳥翼裝飾,唱唱跳跳。至於「春節」一名,最早見於《後漢書·楊震》:「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我國的西部民族眾多、地域廣袤,在長期的歷史變遷中孕育了燦爛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態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西部民族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抓住有利機遇,不斷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資源,對於推動西部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化意義的西部
從文化西部的角度看,上古時代,無論西北還是西南,都與中原地區有著密切的交往。從西漢起,西部已進入中國歷史的視野。唐代,西部的概念進一步擴大,它包括了青藏高原的腹地、雲貴高原、北方草原、遼闊的西域,甚至沿絲綢之路越過帕米爾高原。漢唐兩朝眾多的公主遠嫁烏孫、吐谷渾、契丹、突厥、回紇、南詔等地和親,使神奇的西部文化與內地的聯系進一步加深。
在漫長的歷史中,西部地區相繼建立了一系列邦國性質的地方政權或酋長性質的土司政權,如西夏、吐谷渾、大理、「西域三十六國」等,它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明顯的特殊性,在創造自己歷史的同時,形成了眾多的民族。幾千年來,經過不斷地遷徙、分化、融合、發展,作為獨立的族群,許多原生民族雖然已經消失了,但我們從今天眾多的少數民族以及漢族中可以發現它們的身影,這些民族大多在發展和形成過程中與其他民族融合,並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顯然,多民族是西部的一個突出特點。在目前我國已認定的55個少數民族中,有將近50個世居在今天的西部地區。在西部,除了五個民族自治區,其餘各省市也都有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和民族自治區域,以青海省為例,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45.5%,民族自治區域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98%。在雲南省生活著25個世居民族,其中有十多個民族是雲南獨有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西部與眾不同的民俗民風,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於西部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生活,形成了其別具一格的西部文化。從地域和文化個性上看,它至少可以劃分為幾個大的文化圈:黃河流域為中心的黃土高原文化圈,西北地區的伊斯蘭文化圈,北方草原文化圈,天山南北為核心的西域文化圈,青藏高原為主體的藏文化圈,長江三峽流域和四川盆地連為一體的巴蜀文化圈,雲貴高原及向東延伸的滇黔文化圈等。這些文化圈具有各自相對明顯的個性或風格。黃土高原文化悠遠古樸,伊斯蘭文化充滿異域色彩,北方草原文化熱情奔放,西域文化顯出東西合璧之美,藏文化凝重神秘,巴蜀文化古色古香,滇黔文化富於人性化的歡樂。這種多樣性的文化形態與各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觀念、習俗、宗教、藝術以及悠久歷史、生存環境緊密相聯,是一種廣義的文化集合體。
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徵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徵。
地域性。西部地理復雜多樣,西北地區遼闊無垠,西南地區山水切割,青藏高原嚴寒高拔。西部文化在這里也表現出了鮮明的地域性。西北地區歷史悠久、地域廣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質朴中藏著博大;西南地區民族眾多,山川縱橫,這里的文化顯得細膩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嚴靜穆,它的文化則處處透著神秘和誘惑。
民族性。西部在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並形成了包括語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話傳說、故事、歌謠、舞蹈、節目、服飾、建築、手工藝、禮儀習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產方式等在內的民族文化。這些內容有的在不同民族中是相近或相似的,有些則相去甚遠。即便是同一民族因為部落不同或居住地不同在許多方面也有很大差異,民族文化由此更顯豐富多彩。
多元性。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種完全封閉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綜合體,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將許多外來文化的因素轉化吸納為自己的成分,從而變得生機勃勃。歷史上有三條重要通道貫穿西部,將西部向東與中原地區緊密相連,向西同更加廣闊的地域溝通。一條是穿越大西北並一直延伸至歐洲地中海沿岸的古絲綢之路,一條是貫通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另一條是穿過西南雲貴高原並經青藏高原通往尼泊爾、印度甚至更遠方的茶馬古道。這三大道路除了帶來了貿易和人民之間的交往,更傳播了文化。中原漢文化源源不斷傳入西部,古歐洲地中海文化、古阿拉伯文化、古印度文化、中亞文化等等也紛紛匯集這里。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在西部的發展就是由此而來,其中最為獨特的文化現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傳佛教。
活態性。西部民族文化以其濃厚的鄉土氣息活躍在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中。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並不是一座荒蕪廢棄的跡址,而是數萬人生息的家園;流傳千年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依舊在藏族民間傳頌;古老的歌舞、服飾仍在質朴地表達著對生活的嚮往;現代文明的傳播與擴張並沒有使這種古老的文化遠離人們的生活,而是代代傳承,綻放異彩。西部文化所表現出的活形態,或者是原生態的特點,具有濃重的人性化、情感化的色彩,這正是西部民族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面。
脆弱性。脆弱性是西部民族文化的又一個特徵。地域性造成的相對封閉與分割,制約了西部民族文化的整體發展。地域廣闊、交通不便、人口相對稀少和分散的特殊環境形成了小范圍、小規模文化發展狀態。另外,西部少數民族大多沒有文字,文化的傳承主要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缺少文字記載的穩定性,不利於對外傳播和交流。
西部民族文化是一座異彩紛呈的文化資源寶庫,它所包涵的內容極其豐富,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它不僅為研究文化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生態文化學等學科提供了寶貴財富,也為文化產業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也對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❼ 西部地區的民族風情有哪些
1、賽馬
賽馬分為賽走馬和賽快馬兩類。成年人賽走馬,男女兒童賽快馬。賽程最短16公里,最長60公里,一般都是三、四十公里。賽走馬,既賽快、更賽美,包括賽馬的外貌、走路奔跑的姿態美不美,馬的鞍子、賽手的穿戴和姿勢美不美。
賽快馬,是不備鞍轡的驏騎直賽,以賽速度為主。挑馬、馴馬是賽馬取勝的基礎,所以賽馬前賽手都要挑選和調教比賽的馬匹,一般要調教15天左右,蒙古族稱為「吊馬」。
2、射箭
射箭比賽分騎射和靜射兩類。騎射,射手身穿窄袖緊身短袍,身背弓箭,乘馬到起跑線,令發後起跑,抽弓搭箭,瞄靶射出。一般規定每個射手射9支箭,分三輪射完,每一輪設三個靶位,間距25米,以中靶箭數環數多少而確定前三名,給予獎勵。
靜射,射程比國際射箭短,一般為15米或20米,使用的靶是五種顏色的「氈牌靶」,靶的中心是活動的,中箭後就掉下來。三箭射完,以中靶箭數評出優勝者。
3、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的長項,按照蒙古族的傳統習慣,賽前要推舉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主持編排、根據報名參賽選手的情況,少則編為32人或64人,多則編為512人或1024人,不能出現奇數。比賽採用單淘汰式一種,一跤分勝負,膝蓋以上任何部位先著地者為敗。比賽不限時間,不分體重。
4、那達慕
蒙古語就是娛樂、游藝、玩兒的意思,其內容包括射箭、賽馬和摔跤等。那達慕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13世紀之初,蒙古族首領們每當舉行「大呼拉爾(大聚會)時,除制定法規,升降官員,獎懲等外,還舉行規模較大的那達慕。起初,那達慕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種比賽。
據1225年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載,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模,為慶祝勝利,在布哈蘇齊海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那達慕大會,舉行的就是射箭比賽。而在牧馬多的部落舉辦那達慕時,大都進行賽馬,後來,射箭、賽馬、摔跤逐漸成為那達慕競技的固定形式。
那達慕開始時,蒙古族長者要舉起盛滿鮮奶的銀碗和哈達,朗誦祝頌詞。蒙古族牧民穿上節日的盛裝,騎著馬,或趕著勒勒車,從附近的草原趕來參加或觀賞盛會」。
到了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官辦有組織有目的的游藝活動,盟旗聚會,敖包祭奠,祭旗點將,慶祝戰功等都要舉行,對競技優勝者獎以馬、駱駝、羊、磚茶、綢緞等物。
如今的那達慕,其內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豐富和發展,除保留傳統項目外,又新增加了烏蘭牧騎演出、放映電影、經濟貿易、物資交流合談、舉辦和項展覽、表彰勞動模範等內容。
5、勒勒車
因為人們喜歡把草原比用大海,所以勒勒車就有了「草原之舟」的美稱,其實勒勒車就是一種蒙古式的牛車,「勒勒」就取自趕車牧民吆喝牛的聲音。
勒勒車曾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牧民倒場時搬運蒙古包,嫁娶時運送嫁妝和聘禮,乾旱時節拉水,嚴冬之季裝運燃料等等,都要使用勒勒車。勒勒車的輪直徑最長達1.45米,相當於牛的身高,軸輪多為樺、榆等硬質木製成,車轅較長,適宜在草原和沙漠行走。
由於勒勒車在深草和積雪中運行迅速,所以還被稱作「草上飛」,古代征戰時常用來裝運軍需輜重。
如今,盡管各種現代交通工具早已進入草原,但在部分牧區仍保留著使用勒勒車的習慣。有的牧民一戶有四五輛甚至十數輛。車上架木棚,用皮張、氈子或蘆席、樺皮等覆蓋。
行路時,車車首尾相接,一個婦女或孩子,常常可以趕七八輛以至十數輛,為了防止丟車,後車還掛一個大鈴鐺。漫漫草原,一輛輛勒勒車列隊迤邐而行,伴以清越的鈴聲和悠揚的牧歌,那也是象一首詩一幅畫般的意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蒙古民族風情草原習俗
❽ 舉例說明民俗的主要特點
東北民俗文化圈包括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古的東部
下面我們就根據東北這個地方的氣候和它的土壤特點介紹一下與此相關的一些民俗。
先說說東北的「三大怪」吧。一怪是「生個孩子吊起來」。這實際上是滿族的習俗,以前東北地區森林很多野獸很多,家裡的孩子放在地上就不太安全,所以離地有一定距離把小孩子吊起來。第二怪是「十八歲姑娘吊煙袋」。東北的女性吸煙的比例以前是比較高的,據說吸煙也是一種禦寒方式。第三怪叫「窗戶紙兒糊在外」。北方尤其是冬天把門有縫的地方糊起來,一般是在裡面,惟有東北是把窗戶紙糊在外面,這是對付風雨的需要。因為糊在外面它可以保護木製窗欞不受雨水腐蝕和風吹日曬,延長窗戶的使用壽命。
「薩滿」是東北人的一種信仰,其實按照我們的說法就是「巫」,在東北就是「薩滿教」。最早的女神是「薩滿」女神,一般是家庭傳授,這是職業性的「薩滿」,「薩滿教」在整個東北地區,非常盛行。它在東北的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游牧民俗文化圈包括內蒙古大部分、遼寧、河北、陝西三省的北部邊緣,寧夏的北部以及新疆。
這個地方相對於漢族,是特別有民族特色的。
我們看他們居住的蒙古包,他們的家基本就是一個蒙古包,然後加一架馬車。遼闊的草原處處都是他們的家鄉,歷史上的蒙古族「居無定所」。這種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的服飾,比如蒙古袍,蒙古袍的長度在膝蓋之下,裡面還有一些毛皮撐著,為什麼那麼長那麼厚?本來游牧民族是不必要穿這么長的衣服,不方便啊。但是他們白天騎在馬上,他們的膝蓋容易受風寒,蒙古袍長的話可以護膝,到了晚上就可以當被子蓋。
談到游牧民族的一些禮節形成跟他們的生活習慣非常有關系,他們的生產方式又影響他們的交通民俗,我們農耕民族交通一般是靠兩條腿走路,貴族或有錢人也可能坐轎子,後來坐車。但是在古代騎馬出行很普及,因為這是游牧民族,因此蒙古族形成了一種禮節:兩個人在草原上騎著馬,在一個地方,兩個陌生人遇到了,他們就會跳下馬,各自問候一下。然後我跳上你的馬你跳上我的馬,拍拍馬屁股說「好馬」。久而久之,「好馬」就成了一種寒暄。就像我們漢族人見面問「吃了沒有」一樣。
在游牧民族,婚俗也跟我們的農耕民族不一樣。
黃河流域文化圈包括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自治區。
黃河流域尤其是河南與山東應該是中國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民俗發展的搖籃。
河南和山東人依戀故土、勤勞朴實、喜歡平淡。
這個地區是「孔孟之道」的故鄉,孔子孟子都是山東人,都是屬於這個文化圈的人,這樣地方的人有著很好的禮節。
另外我在一本書里看到一個真實的故事,講這個地區的人非常熱情好客、大方。
在中國國畫大師李燕的回憶錄里,他說他爸爸李苦禪很擅長畫雄鷹,並且畫得很好,他是山東人。有一次,有一位老鄉來家作客看到一幅畫,就跟他說:「李大師,這個雄鷹畫做中堂很好」,李大師就說:「我這個本來就是用來做中堂的。」就這樣他們兩個一來二往一個勁地邊講邊走,到門口准備說再見了,李就說:「你這么喜歡你怎麼不買啊?」那個人就說:「我就是沒錢啊,有錢還用你說?」李一聽就說:「快到吃飯時間了,我現在給你畫一幅。」畫好了,他的老婆把飯菜也擺上了桌,既然到了吃飯的時間,那就別走了。最後那個老鄉吃了他的飯拿了他的畫就走了,他的老婆就問:「剛才那個人是誰?」李說:「我不知道。」這個真實的故事可見山東人的豪爽和大方。
另外這個地區的人,他們非常信仰泰山。
長江流域民俗文化圈:尚鬼好祭,五鳳寄生。
這個流域從長江發源的地方青藏高原算起,長江的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安徽、江蘇、上海等省、市、自治區,這里都屬於長江流域民俗文化圈。這裡面沒有包括浙江省,但是長江的支流是經過我們浙江,所以我們從這幾個文化圈來算的話,浙江省應該可以算這個流域的。它是屬於支流經過的地方。那麼這一帶的風俗,我們用比較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就是「尚鬼好祭,五鳳寄生」。中國南方北方的民眾在舊時代都信鬼,但是南方比北方要厲害得多。南方一個地方有一個神,溫州大的村落也都有自己信仰的神。洞頭有洞頭的神,蒼南有蒼南的神。總的來說南方的神特別興盛,幾乎各個村莊各有不同或者相同的神靈。這一帶的民眾相對於北方民眾那種豪爽那種彪悍,有著浪漫、溫情、靈活、善舞、多玄想的特點。
那麼我們把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作一個簡單的比較吧。
在黃河流域的土地上能產生《詩經》,或者說反映社會現實以現實主義手法為主創造出來的《詩經》,在黃河流域影響很深。那麼《楚辭》則在長江流域流傳深廣。《詩經》裡面更多的是現實生活的描述,當然它裡面也有祭祀的文章,但大多是屬於現實主義的作品。而屈原寫的《楚辭》,大多是屬於玄想的東西。
在湖南省湘西,也就是沈從文的故鄉。有一種民間的陋習,叫做「蠱惑」。當然根據史料記載,在廣西,廣東也有。這個「蠱」怎麼來的也有多種說法,比較普遍的說法就是在端午節的中午,把各種「蠱」蟲捉來,蜈蚣、蠍子、毒蛇,很多的毒蟲放在缸裡面養,不給吃東西,讓他們自相殘殺,最後留下來一個,把它風干,最後成為一種葯,這種葯是慢性的,皮膚、飲食接觸都會造成慢性中毒,最後死亡。所以在湘西這個地方,如果這個人家裡沒有蜘蛛網,你不要進去,因為他家可能有「蠱」,如果你在地下看到一個荷包,你不要拿,因為可能有「蠱」,不認識的人家你最好不要吃他的東西,那裡面可能放有「蠱」。那麼這「養蠱」就成了當時湘西苗族的一種特殊的民風。
青藏民俗文化圈,范圍大致包括西藏的全部,青海一帶、四川的西北部、甘肅西南以及新疆的南部。
這些地方基本上都分布有藏族。青藏民俗文化圈裡面,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的宗教文化、宗教情結。這從他們的建築就可以體現出來,布達拉宮那麼宏偉壯觀,在中國獨一無二。然後是廣大的藏族民眾對於宗教的虔誠也是很少見的,他們的「活佛」有著崇高的地位,這些地方都構成了這個文化圈裡一種獨特的景觀。
另外,藏區的寺院建築,數以千計。每座寺院的雕塑繪畫藝術非常精美。還有藏族的服飾也與別的民族不一樣。還有他們的藏醫,藏葯也是中華民族受保護文化的一部分。藏醫有他自己一整套的理論,他跟中醫是兩個不同的體系,藏葯只有在青藏高原才能生長,像「藏紅花」、「冬蟲夏草」,還有「雪原花」,這些基本上都是生長在青藏高原。還有一種「藏酥油花」應該是民族的意識,也是宗教意識的體現:酥油到了冬天凝固了,然後製成各種各樣的雕塑,可以維持半年多,到了第二年才融化。
雲貴民俗文化圈,指雲貴高原,它包括雲南貴州兩個省,還包括四川省西南部的一角。
這一帶從自然條件來講,氣候溫暖,四季如春。這個地方少數民族就非常多了。我們剛才談到東北的北方民族,我們也談到了游牧民族,談到了青藏高原的習俗,那些地方的少數民族數量加起來都沒有這個地區多。這個地方的少數民族我們叫他「南方民族」。
這里的少數民族僅僅雲南省就有26個。整個雲南省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地方,這里有阿詩瑪的傳說,摩梭的走婚,「雲南十八怪」等。
雲貴高原民俗文化圈,因為少數民族多,就形成了中國民俗獨特的風景。他們的民族信仰佛教,所以這里的傣族男孩子,到了該念書的年齡都是要出家去做小和尚,到廟里去接受教育,長大了以後,又一個一個還俗回家,結婚生子,有的去做僧侶,有的去經商,那麼整個傣族的文化水準相對來講是比較高的。還有他們那裡的水井,不管是白族、傣族,所有的水井上都有一個建築物,要不是一個亭子,要不就是布置一尊佛像,要不就是其他的雕塑,總而言之,他們的水井不可能是露天的,所以可以說,他們那裡的人是比較講衛生的。
閩台民俗文化圈:整個東海,包括台灣和福建。
這個區域就叫閩台民俗文化圈,很多書上都說閩台民俗文化圈就是指福建和台灣兩個省。但是我個人覺得我們溫州或者浙南地區應該屬於這個文化圈。閩台兩省,夾著浙南地區,形成一個方言相通,習俗相仿的圈子,這幾個地方都有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就派生出了捕魚業。捕魚在以前是高危職業,於是又派生出了「媽祖」信仰,還有一個就是「陳靖姑(即溫州民間百姓信仰的陳十四娘娘)」兩個女神。從這里去台灣的人基本上講的是閩南話。
我們浙江蒼南地區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講「閩南話」。
這個地方跟廣州不一樣,他們喝茶,喝功夫茶。這一點在溫州,以前我看見比較少,但是這個習俗在廣東就比較多,所以我覺得這個文化圈其實應該劃大一點,閩台粵,再加上浙南地區,但是那樣的話,方言又不行了,閩南話在福建在台灣和浙南地區都是有的,而在廣東它又是粵語,又不是閩台話。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溫州也好,閩台地區也好,基本上是村村有廟,村村有祠堂,村村有自己信仰的神,一般規模大小的村子基本上都是這樣的。關於七個民俗文化圈我就簡單介紹了這幾個方面,謝謝大家
❾ 中國西部資料(角度特別)
我國的西部民族眾多、地域廣袤,在長期的歷史變遷中孕育了燦爛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態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西部民族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抓住有利機遇,不斷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資源,對於推動西部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化意義的西部
從文化西部的角度看,上古時代,無論西北還是西南,都與中原地區有著密切的交往。從西漢起,西部已進入中國歷史的視野。唐代,西部的概念進一步擴大,它包括了青藏高原的腹地、雲貴高原、北方草原、遼闊的西域,甚至沿絲綢之路越過帕米爾高原。漢唐兩朝眾多的公主遠嫁烏孫、吐谷渾、契丹、突厥、回紇、南詔等地和親,使神奇的西部文化與內地的聯系進一步加深。
在漫長的歷史中,西部地區相繼建立了一系列邦國性質的地方政權或酋長性質的土司政權,如西夏、吐谷渾、大理、「西域三十六國」等,它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明顯的特殊性,在創造自己歷史的同時,形成了眾多的民族。幾千年來,經過不斷地遷徙、分化、融合、發展,作為獨立的族群,許多原生民族雖然已經消失了,但我們從今天眾多的少數民族以及漢族中可以發現它們的身影,這些民族大多在發展和形成過程中與其他民族融合,並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顯然,多民族是西部的一個突出特點。在目前我國已認定的55個少數民族中,有將近50個世居在今天的西部地區。在西部,除了五個民族自治區,其餘各省市也都有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和民族自治區域,以青海省為例,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45.5%,民族自治區域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98%。在雲南省生活著25個世居民族,其中有十多個民族是雲南獨有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西部與眾不同的民俗民風,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於西部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生活,形成了其別具一格的西部文化。從地域和文化個性上看,它至少可以劃分為幾個大的文化圈:黃河流域為中心的黃土高原文化圈,西北地區的伊斯蘭文化圈,北方草原文化圈,天山南北為核心的西域文化圈,青藏高原為主體的藏文化圈,長江三峽流域和四川盆地連為一體的巴蜀文化圈,雲貴高原及向東延伸的滇黔文化圈等。這些文化圈具有各自相對明顯的個性或風格。黃土高原文化悠遠古樸,伊斯蘭文化充滿異域色彩,北方草原文化熱情奔放,西域文化顯出東西合璧之美,藏文化凝重神秘,巴蜀文化古色古香,滇黔文化富於人性化的歡樂。這種多樣性的文化形態與各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觀念、習俗、宗教、藝術以及悠久歷史、生存環境緊密相聯,是一種廣義的文化集合體。
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徵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徵。
地域性。西部地理復雜多樣,西北地區遼闊無垠,西南地區山水切割,青藏高原嚴寒高拔。西部文化在這里也表現出了鮮明的地域性。西北地區歷史悠久、地域廣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質朴中藏著博大;西南地區民族眾多,山川縱橫,這里的文化顯得細膩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嚴靜穆,它的文化則處處透著神秘和誘惑。
民族性。西部在久遠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並形成了包括語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話傳說、故事、歌謠、舞蹈、節目、服飾、建築、手工藝、禮儀習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產方式等在內的民族文化。這些內容有的在不同民族中是相近或相似的,有些則相去甚遠。即便是同一民族因為部落不同或居住地不同在許多方面也有很大差異,民族文化由此更顯豐富多彩。
多元性。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種完全封閉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綜合體,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將許多外來文化的因素轉化吸納為自己的成分,從而變得生機勃勃。歷史上有三條重要通道貫穿西部,將西部向東與中原地區緊密相連,向西同更加廣闊的地域溝通。一條是穿越大西北並一直延伸至歐洲地中海沿岸的古絲綢之路,一條是貫通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另一條是穿過西南雲貴高原並經青藏高原通往尼泊爾、印度甚至更遠方的茶馬古道。這三大道路除了帶來了貿易和人民之間的交往,更傳播了文化。中原漢文化源源不斷傳入西部,古歐洲地中海文化、古阿拉伯文化、古印度文化、中亞文化等等也紛紛匯集這里。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在西部的發展就是由此而來,其中最為獨特的文化現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傳佛教。
活態性。西部民族文化以其濃厚的鄉土氣息活躍在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中。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並不是一座荒蕪廢棄的跡址,而是數萬人生息的家園;流傳千年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依舊在藏族民間傳頌;古老的歌舞、服飾仍在質朴地表達著對生活的嚮往;現代文明的傳播與擴張並沒有使這種古老的文化遠離人們的生活,而是代代傳承,綻放異彩。西部文化所表現出的活形態,或者是原生態的特點,具有濃重的人性化、情感化的色彩,這正是西部民族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面。
脆弱性。脆弱性是西部民族文化的又一個特徵。地域性造成的相對封閉與分割,制約了西部民族文化的整體發展。地域廣闊、交通不便、人口相對稀少和分散的特殊環境形成了小范圍、小規模文化發展狀態。另外,西部少數民族大多沒有文字,文化的傳承主要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缺少文字記載的穩定性,不利於對外傳播和交流。
西部民族文化是一座異彩紛呈的文化資源寶庫,它所包涵的內容極其豐富,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它不僅為研究文化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生態文化學等學科提供了寶貴財富,也為文化產業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也對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世紀之交的1999年,黨中央啟動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五年多來,西部大開發成為國內外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學術界及政府從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意義、作用等方面對此做出了回答,明確指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是黨中央總攬全局、面向新世紀做出的重大決策。認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直接關繫到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關繫到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邊防鞏固,關繫到東西部協調發展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是黨中央審時度勢、總攬全局,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重大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