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陝西省哪裡是西周文化的發祥地
陝西省(寶雞市)是西周文化發祥地,被稱為「青銅器之鄉」。
中國商周時期青銅器盛行,出土了諸多青銅器,而陝西寶雞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大盂鼎、散氏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何尊、大克鼎、銅浮屠、牆盤、逨盤、折觥、胡簋、衛鼎等諸多國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因此被譽為青銅器之鄉(HomeofBronzeWare)。
其出土的文物在故宮、台北故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等文物重地均有所藏。
(1)周文化祖籍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周人的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即後稷。商朝初年,後稷的後代公劉率族人從邰遷到磁。周人早期居於陝西武功一帶,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
由游牧部族漸變為農耕為主的城邑。自公劉起,又經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遷徙。他們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周」字最初寫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後來演變為周字。
周原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耕條件優越,經濟發展快速。古公亶父造田營舍,建邑築城,國力迅速恢復壯大。遷到周原以後,周與商有了聯系,為了保障部族安全,古公亶父與中原王朝共主的商朝建立起穩定的同盟關系。
2. 周文王是那裡人啊
中文名:周文王別名:姬昌、西伯昌、伯昌、文王昌國籍:中國民族:華族(漢族前身)出生地:岐山出生日期:前1152年逝世日期:前1056年職業:西伯(西方諸侯之長)主要成就:為武王滅商奠定基礎代表作品:據傳《周易》為其所作所處時代:商末
3. 周文王祖籍是哪裡人
周文王,西夷之人,其籍貫是西夷,具體哪兒,史無記載。至於說陝西西岐(今岐山縣),是其封地,算不得其祖籍。
4. 關於周公廟的散文:拜謁周公廟
拜謁周公廟
周公廟全國有幾處,有據可考,毋庸置疑的當屬岐山周公廟。在我們以陝西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的自豪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周文化,周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就是周公廟。
5. 陝西省什麼地方是西周文化發祥地
寶雞是西周文化發祥地,也是西周時期重要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寶雞發現了周朝時期大型古墓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周青銅器。遺址研究發現,三千多年前,周朝人在這里生息繁衍創造了輝煌的文明。
陝西境內發現了一系列周朝時期的大型古城遺址,周原遺址就是其中一個重要代表。周原位於關中盆地西部,扶風岐山二縣交界的京當等村,是西周居民的生活棲居地。3000多年前,周朝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直到西周末年政治經濟中心東遷,大量大型宮殿、宗廟遺址及眾多王室、貴族的祖塋才被埋入地下。
周原是商王朝統治下西面的一個方國,傳說是帝嚳的後裔,屬於姬姓之族。姬姓的周族經歷了好幾代,傳到古公亶父時,他將周族遷到岐山南面。岐山位於現在的陝西省西部。
古公亶父在這里興建城邑,疆理田地,很快就使周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而岐山也就成為了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
有了雄厚的經濟基礎,周的軍事力量也很快增強。散居在岐山西北一帶西戎諸部落,都被周人擊敗逃走;附近的一些小邦,也紛紛歸服於周。古公亶父在岐山把周發展成了一個新興的強大勢力。
古公亶父之子季歷繼位後,進一步展開對西北諸戎部落的進攻,並取得重大勝利,成為商王朝西面的強族。
西周文化發源地青銅器之鄉是什麼地方
寶雞是周秦王朝的發源地,出土了大量的西周青銅器,因此被譽為「青銅器之鄉」。寶雞是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西周文化的發源地,寶雞車站也是連接隴海、寶成的鐵路交通樞紐。
周朝文化的起源地在哪裡
周人的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即後稷。商朝初年,後稷的後代公劉率族人從邰遷到磁。周人早期居於陝西武功一帶,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今陝西旬邑)。由游牧部族漸變為農耕為主的城邑。自公劉起,又經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遠徙。他們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
周文化的發源地,大約在今天的哪個位置
岐山是西周王朝肇基之地,是古老璀璨的周文化的發祥地,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中國周文化既是華夏文明的祖文化,也是蘊涵著無限生機、神秘和活力。
岐山縣位於陝西省西部,寶雞市境東北部。
6. 西周文化發祥地是陝西哪裡
陝西省寶雞市是西周文化發祥地,也是西周時期重要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
寶雞發現了周朝時期大型古墓遺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周青銅器。遺址研究發現,三千多年前,周朝人在這里生息繁衍創造了輝煌的文明。
西周文化
陝西境內發現了一系列周朝時期的大型古城遺址,周原遺址就是其中一個重要代表。周原位於關中盆地西部,扶風岐山二縣交界的京當等村,是西周居民的生活棲居地。3000多年前,周朝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的文明。
寶雞,是華夏始祖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區東南雞峰山有「石雞啼鳴」之祥兆而改稱寶雞。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匯集地,以出土佛骨舍利而聞名於世的法門寺在盛唐時期已成為皇家寺院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
寶雞境內的文物資源豐富,其中以青銅器為最多,現已陸續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五萬余件青銅器,被譽為「青銅器之鄉」。
3000多年前,周朝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直到西周末年政治經濟中心東遷,大量大型宮殿、宗廟遺址及眾多王室、貴族的祖塋才被埋入地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寶雞市
7. 周文王是哪裡人
周文王是岐山人,現在叫岐山縣,位於富饒的關中平原西部,陝西省寶雞市境內。岐山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所包含的典章禮樂制度、道德行為規范,是三千多年來中華文明、法制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源頭。
中文名稱: 岐山縣
別名: 青銅器之鄉
所屬地區: 中國 陝西省
下轄地區: 鳳鳴鎮、蔡家坡鎮等
地理位置: 渭河谷地
面積: 856.45 平方公里
人口: 46.3 萬人(2004年)
著名景點: 周原遺址;周公廟;太平寺
名人: 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周公
特產: 辣椒;獼猴桃;蘋果
8. 中國慶陽農耕文化節的周祖農耕文化之鄉
2002年中國民俗學會命名慶陽市為「周祖農耕文化之鄉」
從夏朝孔甲年間算起,至商代康丁年間古公亶父南遷岐山,周祖在慶陽共傳承12代,達400餘年之久。周人在慶陽教民稼穡,開創了先周農耕文化的先河,使慶陽由以牧業為主的游牧區變為以農業為主的半農半牧區,對後來慶陽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慶陽是一個典型的黃土高原地形地貌,山、川、原兼有,溝、梁、峁縱橫。這種獨特的多樣性的地形地貌,決定了慶陽農業生產的多樣性。即:糧、棉、油、麻、絲、糖、菜、煙、果、葯、雜,應有盡有,農、林、牧、副各種生產項目齊全。許多生產項目從先周起,至今已有數千年的發展史。
1.農作物品種的延續種植
《詩經·豳(bīn)風·七月》所提的農作物小麥、高粱、玉米、稻子、穀子、糜子、大豆、葫蘆、大麻、葡萄、韭菜、莧菜等,慶陽市至今仍在種植。合水縣太白生產的白瓜籽(葫蘆籽)很有名氣,遠銷國內外。太白鄉是全市有名的大米之鄉,這里生產的大米味道甜香,勝過寧夏粳米。考古工作者考古發現,寧縣坳劉、新堡兩村有窖藏5000至6000年前已炭化的禾穀,證明這里在新石器時期就有穀子種植。
2.農事活動在季節和生產技術方面的傳承
今天慶陽的農事活動雖然比古代有不可比擬的進步,但在某些方面都仍然繼承和發展了先周的活動內容。比如:《七月》篇中有八月打紅棗、九月收稻穀、十月糧進倉,以及七月采瓜食瓜瓤、八月葫蘆摘個光等描述,都和今天的農事季節相同。又比如,農忙時送飯到田間,九月築場圃(即在一塊地里春夏種莊稼,秋冬修成場),用柴禾編織門,用茅草搓繩捆莊稼的習俗,都一直延續至今。
3.家養牲畜的發展與傳承
農業生產的發展離不開家畜的飼養和繁殖。周人到北豳(bīn)後,開始養豬,將野豬逐漸訓化為家畜。《公劉》篇中有「執豕於牢」之說,就是把豬圈在豬圈裡。《七月》有「言私其獄;獻豕於公」之說,就是把小豬留給自己,把大豬交公。由於公劉提倡家家產戶養豬,後來養豬就成了家的象徵。農業的發展,促使養牛、養驢、養羊事業的發展。至今,慶陽驢、早勝牛名揚省內外。養羊幾乎是北部人民的家庭主業。每年冬初殺羔羊,祭山神、慶豐收的活動,自古延續至今。
4.經濟林的種植代代相傳
慶陽地區經濟林種植歷史悠久,不但品種繁多,而且經濟效益十分可觀。相當多的經濟林品種都來自於周先民的栽植和培育。
①桑:遠在軒轅黃帝時代,黃帝就命元妃西陵氏嫘祖栽桑養蠶。嫘祖教人民大量栽桑,教人養蠶紡絲、織帛。織出的帛比麻布光滑細潤,再染上顏色,做成衣裳,光采奪目,人人喜愛。先周時期,植桑養蠶就在慶陽得到大力發展。《七月》篇有「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蠶月條桑」詩句,是說:姑娘手提竹筐,沿著牆邊小路,采呀采那柔嫩的桑葉。每年一到三月,就動手修桑樹,將高枝砍掉,讓人攀著短枝摘嫩桑。所以桑樹是慶陽市的鄉土樹種。自先周至今,幾千年來,慶陽人民一直有栽桑養蠶的習慣。全市有本地草桑和引進的湖桑、甜桑、遼桑、吳堡桑、荷葉白、柯庫索等品種共30多個,栽培面積1萬多畝,1千多萬株。正寧縣最多,達4000多畝。
②李子:李子是慶陽的鄉土樹種。《七月》篇中有「六月食郁及奠」的詩句,郁就是郁李,果實酸甜可食。將郁李枝條嫁接在杏、桃樹枝上,就可以結出比杏、桃更香甜的李子。慶陽市李子樹廣泛分布,群眾稱為梅李子。
③桃、梨、棗:公劉去西王母國訪問時,帶回了許多桃、梨、棗優良樹種。這些樹種後來成為古豳地的當家經濟林樹種,也是今天慶陽市的地方名優產品。寧縣九龍川的黃甘桃、馬蓮河川的金棗、涇川和彬縣的梨,都名揚省內外。慶陽全市有桃樹1萬余畝,年產200多萬公斤;有梨樹8000餘畝,年產梨190萬公斤。另外還有杏樹50萬畝,年產鮮杏500萬公斤。總之,慶陽市的經濟發展同周先祖在這里的創業打基礎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當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候,決不要忘記我們祖先艱辛的創業史。 周祖在慶陽數百年的活動,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農耕文化,其獨特的民俗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價值非常寶貴。
1。窯洞文化是慶陽地區最突出的地方民俗文化
周先祖到慶陽後,由於窯洞的創建和大量推廣,不僅村落遍布黃土高原,而且一些重要城鎮和軍事據點、關口要寨也被窯洞化。這種住宿格局從遠古開始,直到新中國的建立,一直延續了四千多年。我們的先民就是從這些窯洞里出來,走向全國,走向文明的,所以窯洞成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搖籃。先周時期,遍及隴東黃土高原的土窯洞,造型樸拙,種類繁多,有崖莊院、地坑院、半明半暗的半地坑莊院等。下沉式地坑庄和半敞式崖莊院(也稱明莊子)這兩種窯洞,因地形差異而掘之不同,但其共同特點是經濟實惠、乾燥堅固,冬暖夏涼,清潔衛生。人們自從在這些窖洞同安家以來,農業、畜牧業、手工紡織業、金屬冶煉業等都得到發展,物質增加,生活大有保障,人口逐年增多。斗轉星移,隨著時間推移,窯洞格局也在不斷發展變化,至明清時,黃土窯洞。已成定局。截止1985年,全市鄉村住宅建築面積中,窯洞建築面積尚佔71.47%。幾千年來,人民修建了窯洞,窯洞養育了人民,至今窯洞的故事、窯洞的傳說、窯洞的風俗,遍傳全市各地。寧縣瓦斜鄉水溝原村,有一個千年大窯洞,佔地200多平方米,一門五窗,窯內可容納百人開會。象這樣的窯洞在一些鄉鎮還有。這些洞府天地,默默地向人們展示著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
慶陽的窯洞,引起了世界人士的極大興趣和關注。60年代,有幾位日本客人來隴東黃土高原考察訪問,他們被這里古老的黃土窯洞所傾倒。他們總結說,這些窯洞除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外,還是養生保健的理想境地。因為土窯中溫度適中,濕度宜人,一年四季無大差別;況且空氣新鮮凈化,無任何環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防禦放射性元素的侵害,真正是養身長壽的絕佳之地。2002年6月,首屆中國香包民俗文化節期間,中國民俗學會將慶陽市命名為「窯洞民居之鄉」。
2.周祖與地方民俗形成
無論食、衣、行、娛、喪葬、嫁娶、節慶、壽誕等,無不獨特神奇,韻味無窮。例如,五月端陽節這個節俗,自古以來,慶陽端陽節主要有三項活動:一是做香包和戴香包。做香包這個習俗十分古老。黃帝內經上講香包為香囊,是用來裝葯和裝香料用的,也用來裝貨幣,戴在胸前,別人偷不走。周代繼續稱為香囊。由於刺綉工藝技術的發展,香包的形狀從荷包開始,干變萬化,但鄉里人一直稱其為「耍活兒」、「荷包」。有些姑娘邊綉荷包,邊唱小曲,於是出現了以「綉荷包」為題的民歌。陝甘寧邊區時期,新正縣的農民詩人汪庭有把「綉荷包」改編為《綉金匾》,成為邊區和後來流行全國的著名革命歌曲。端陽節的早晨,孩子們都把香包戴起來,不少孩子雙肩、前後胸都掛滿了香包,手腕和腳脖上拴上以五色線擰成的花繩,玩耍戲嘻,甚至走鄰串戶,既充滿了童趣和節日喜慶,又展示婦女們的精巧手藝,民俗味極濃。二是割艾蒿,賣艾蒿,家家門上插艾蒿。因為艾蒿是一種驅蟲草,它的葉桿燃燒時,放出的煙霧能驅趕和熏死蚊子。另外它還是一種草葯,煮湯後能清熱消炎,燒著後用於針灸,可以止疼散寒。端陽節前後,各種害蟲如蚊子、咬人的毒蟲都活躍起來了,所以民間用香料、葯料,如艾蒿這些東西來防病除害,保護人民身體健康。三是喝雄黃酒,雄黃也能驅蟲。四是包粽子和吃粽子。後兩種習俗是從南方傳進來的。喝酒是借《白蛇傳》中白蛇喝酒的故事,來說明酒可治毒蛇,喝酒可以防毒蛇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以端午節作某種代表的慶陽民俗文化源淵流長,魅力非凡,使慶陽大地充滿了神奇與活力。
3.周祖在慶陽的遺址遺跡
周祖陵墓:有位於慶陽城東帽盒山的不密陵、位於慶陽城西60里的周老王鞠陶陵,位於寧縣九龍川的周先祖九座陵墓。民間墓群更多,已發掘的先周陵墓有:
合水縣西華池鄉師家莊的兔兒溝墓葬:坐北向南。在西周墓葬區內發現一座先周殘墓,墓寬1.3米,深1.5米,長1.7米。在熟土二層台內出土了兩件陶器:一件夾砂繩紋紅陶鬲,鬲乳狀袋三足,單耳,直口;另一件灰陶方折肩罐,有蓋,通體打磨光滑,用朱紅和白粉彩繪。
西峰區巴家咀墓葬:1984年秋,巴家嘴農場工人挖窯時,在地表2米深處挖出了一座土坑先周墓,發現板灰和人骨架,出土了一些陶器,其中三件陶鬲被地區博物館收藏。陶鬲質地為夾砂、紅陶和夾砂灰陶,乳狀袋足,腹施繩紋和附加堆紋。
先周文化遺址:市內發現的先周文化遺址主要是合水縣蒿嘴鄉九站遺址,它位於合水川北岸台地。1984年省地縣博物館和北京大學專家教授共同對九站遺址進行發掘。在發掘的80座土坑墓穴中,出土了近千件陶器和l件銅刀,1件銅飾。經碳14測定,距今絕對年代為3370年,證明確系先周、商代文化遺址。市內西周文化遺址66處,其中寧縣最多,達39處。重點有寧縣早勝鄉譚臘遇村遺址,面積達18萬平方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環縣曲子鎮雙城遺址中,除陶、石器外,還發掘出瓮棺、瓦棺墓葬各一處,磚墓3處,獲銅鼎、銅鬲各一件。在西峰區彭原鄉李家寺村廟頭嘴遺址中,發掘出銅斗、銅甑各1件,銅斧2件。在西峰區溫泉鄉韓灘廟嘴遺址中,發掘出青銅器3件。在西峰區董志鄉野林村出土的商代白玉大戈,實際是先周器物,因為當時董志原是周人所居之地。這件戈全身呈青白色,有零褐斑,援呈三角形微曲,前鋒尖銳,有中脊和邊刃,直內近欄處有一孔,內末端有齒狀小突起,內上面陰刻「臣」字。眼獸面紋,欄前方中部豎刻「乍冊吾」三字,字跡纖細,製作精緻,長38.9厘米。從此玉戈可窺視到先周文化已發展到接近中原文化的程度。
4.先周古跡遺存
不窋城:今慶陽縣城,設東南西北四門,城牆為台階削土而立。
公劉邑:位於寧縣城西廟嘴坪,1981年9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姬溝:源出慶陽縣高樓原東北,流至梁家坪,南人馬蓮河,長約10餘里,為公劉子姓所居。
聖水塘:在慶城縣劉八溝口,上有天聖廟遺址。今清水盈塘,底有馬蹄印,甚巨。
公劉古廟:位於縣城西南80里溫泉鄉高家坳村,俗稱公劉殿或老公殿。相傳公劉治田於此,後人飲水思源,因建廟。每年農歷三月十八日,為公劉殿廟會,當地群眾及陝西長武、旬邑、彬縣等地群眾遠道而來,舉行盛大的公劉誕辰紀念活動。
周棉行宮:在慶城縣城北關,今稱北關皇城。興教寺在此遺址有銅像鑄字雲:「周諦行宮」遺址,現已不存。
周祖花園:即縣城南20里之花原村,相傳為周祖不窋植花之處。
花坡:在縣城東10里,相傳有牡丹、芍葯、茶蓁諸花,香氣襲人,為不窋遺園。
延慶城:在縣城北35里,相傳為公劉肇生之處,現遺跡尚存。
天子坳:在縣城東北70里。地近東嶺(即子午嶺),西側深溝,中央平坦,樹木蔥蘢,宜畜牧造林,相傳為鞠陶游牧造林處。
公劉庄:在縣城東北50里的樊家老莊東,余田數畝,無人敢耕種,名曰天子掌。相傳為周祖發祥地。
周祖廟:在慶城縣城南,祀周祖不。明嘉靖初,知府莆海修。曾有塑像,兩壁畫文王以下37王像。順治五年,知府李曰芳建坊,題字「肇周聖祖」及「帝系王風」。
周舊邦木坊:在慶陽城南街。木坊三間高10米,木坊以四根明柱通頂,柱之上部五層半拱疊澀鑲砌,負托坊頂。頂部瓦有屋脊,脊瓦面蓮花。檐下正中鑲匾,匾面楷書「周舊邦」三個大字。明代弘治十八年九月,慶陽知府、前監察御史郝鎰建。清光緒辛巳年,知府倭什鏗額重修。光緒二十八年知府慶霖再修。此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承天觀碑:位於正寧縣羅川城西門外。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建。朝散大夫行尚書兵部員外郎李維奉敕撰文,翰林侍詔朝奉郎尹熙古奉敕書,並篆額,碑額篆書「大宋寧州承天觀之碑」。碑文內有:「羅川之上游實彭原之屬邑,氣象蔥蔚,原隰(xí )隱轔,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豳土劃疆,本公劉積德之地。」1981年9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碑已移至縣文化館院內。
後稷台:位於鎮原縣城西北30公里處,周圍數十步,相傳為後稷教民稼穡處。
另外,尚有後稷墩,後稷廟、斬山灣、狼乳溝、九陵水,等等。
9. 孔子姿料請求解答
導航
孔子資料
2010-04-19 | hjr811 | 轉藏(4)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發憤為學,博學多能。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廣收門徒,收的學生不管貧富貴賤,據說有3000弟子,其中優秀的有72人。他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他曾周遊列國,晚年專心從事古代文獻整理與傳播工作,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典籍,刪修《春秋》。其學生將其思想言行記載在《論語》中。
孔子經其終生倡導和歷代儒家的發展,使中國儒家學說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作為中國人的指導思想逾兩千餘年。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德治主義,他執著地倡導德化社會與德化人生。德化社會的最高標準是「禮」,德化人生的最高價值是「仁」。孔子教導人們積極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處人與自然的關系,他還闡述和弘揚了人不僅要「仁民」,也要「愛物」的道理。孔子堅決主張國家要實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會與文化得到發展。孔子認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於造就理想人格以創立理想社會,通過潛志躬行「內聖外王之道」,以達到「天下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於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思想影響深遠,他才被中國人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孔子離去了兩千多年,他創立的學說在中國古代占據統治地位,成為中國的文化主流,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在近現代,中國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他的學說遭受知識界的精英們強烈批判,幾乎是毀滅性打擊。在二十世紀,在人們對人自身問題的深度思考與反省時,他的思想學說引起了各國專家學者們的注意。
孔子是儒學思想體系的奠基人,而不是周文化的全盤接受者,之所以"從周",與他追求有序化的最高理想有關。我們所理解的周文化很多是孔子及其後學整理的結果,"子不語"正是孔子"從周"前提下進行思想轉換的一種方式。在孔子的社會學的功能體系中,並沒有什麼核心概念。君子人格系統、作為文化價值的仁學系統與社會結構和規則構成的禮學系統三者互相規定、互為條件,它們都是自身處於不停轉換過程中的具有時間性和歷史性的子系統,共同構成一個更廣泛的均衡有序的文明結構。
一
中國哲學思想史是從孔子寫起的。春秋以降兩千多年來,孔子思想就一直是士人學者研讀、詮釋,乃至批判、辯駁的經典文本。可以說,有多少人思考了孔子思想,就有多少個面貌不盡相同的孔子。不同時代的學者,有不同的知識背景與天賦才情氣質,受時代學術思想風尚的影響,出於不同的動機,從不同的邏輯起點和角度詮釋孔子,先見(preconception)乃至成見(prejudice)是難以避免的。在對傳統文本的解釋中,解釋者與被解釋者,個別細節與文本的整體結構間不停地交流和對話,相互作用的雙方同時包含著創造性和能動性,正如孔子對周代禮樂文化的有先見的解讀建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並使周文化的內存生命力得到激發和全新的闡揚,對作為經典文本的孔子思想在新的邏輯起點上的解讀是新時代的必然要求,會使孔子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的闡明並激發思考者的創造性,也是民族精神得以延續與新生的思想動力。
關於孔子思想的研究方法通常有兩大流派:一是歷時性的研究,即從孔子生存時代與生平、其思想所由產生的思想、文化與社會根源、對後學產生的影響諸方面,力求恢復孔子思想的歷史真相;二是共時性的研究,即哲學的方法,更關心孔子思想之於人類社會發展與演進的本質意義而非"本來含義",探討其言行所由來的思維體系及邏輯上演變的可能性。赫施將"含義"(meaning)與"意義"(significance)區分開來。含義是指作者本人所持有的、唯一確定不變的東西,但作品的意義卻有多種多樣,視人們對作品的閱讀而定。後學者對經典的理解具有歷史性和不確定性,是就意義而言。我這里來探討孔子思想的意義。
孔子思想是為拯救奴隸社會吶喊,還是為封建社會的建構張目,都並不是我要討論和關心的。毫無疑問,在現有的關於孔子思想的資料中,有年輕時的孔子,也有老年時的孔子;有作為教導者的孔子,也有獨立思想時的孔子;有被弟子理解領會的思想,也有被完全誤解了的思想。一一釐清其線索,是一個無法完成的工作。如孔子般的思想家,其思想的靈感通常會突如其來,但一定有其相關的理論背景。我關注的是孔子怎樣建構了他的思想體系,或者說,他是在怎樣的理論背景下表述他的觀念、態度以及行為的。
二
黑格爾眼中的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算不得一個哲學家,"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裡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別的東西",甚至認為,"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
"黑格爾"不能從中獲得特別的東西"的孔子思想對中國文化乃至整個東亞文化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黑格爾對孔子的認識不但只是憑少許不嚴謹的譯本,而且只看到了那零散的道德教訓,而沒有觸及孔子思想的整體結構,不能從整體的角度深化對部分細節的把握。因為黑格爾以西方文明發展的道路為模式構築了唯一的"世界精神"的哲學發展史。已故的精研佛學的傅偉勛教授也不承認孔子是哲學家,"但孟子是哲學家,孔子只告訴你結論,沒有告訴你結論是怎麼來的過程……"。但盡管如此,結論也必然有其哲學的基礎和推演的方式。傅偉勛的前提是:沒有以明確的文字闡述其思想來源的,算不得哲學家。以此推論,後來"不著文字"而注重於行事中體道的禪宗高僧及明季泰州學派之顏何都算不得哲學家,釋迦牟尼在世時更未著一字,大概也不能算是哲學家。
當然更多的人是把孔子看成東方哲學的開創者之一的,他們莫不首先努力在其零散的語錄中,尋求思辯及邏輯的核心,希圖為之重構一個哲學理論體系。"仁"往往被看作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杜維明就認為,儒家思想的原初形式是環繞著孔子的仁學而開展的,並借用歐美學壇的名辭,把仁學規定為一種"哲學的人類學(
10. 周文化的發祥地是哪裡
周原是商王朝統治下西面的一個方國,傳說是帝嚳的後裔,屬於姬姓之族。姬姓的周族經歷了好幾代,傳到古公亶父時,他將周族遷到岐山南面。岐山位於現在的陝西省西部。
古公亶父在這里興建城邑,疆理田地,很快就使周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而岐山也就成為了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發祥地。
有了雄厚的經濟基礎,周的軍事力量也很快增強。散居在岐山西北一帶西戎諸部落,都被周人擊敗逃走;附近的一些小邦,也紛紛歸服於周。古公亶父在岐山把周發展成了一個新興的強大勢力。
古公亶父之子季歷繼位後,進一步展開對西北諸戎部落的進攻,並取得重大勝利,成為商王朝西面的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