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世紀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徵其歷史地位如何(800字)
寫作思路:通過客觀的眼光對於中世紀的文化特點進行描述,寫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且總結出中世紀文化的歷史地位。
正文:
西方基督教的興起,象徵著古代的結束和中世紀的開始。漫長的中世紀是「上帝」統治人類的時代,時間跨度將近一千年。自公元393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西方進入了「政教合一」神權體制的思想黑暗年代。
中世紀無異於「黑暗時代」的代名詞。可是,如果以相因而持續的眼光來觀看這三個世代相承的歷史階段的時期更替,「史學家現在認識到中世紀歐洲具有巨大的創造力」,因為「經年累月的研究已經表明,中世紀社會仍在持續發生變化」,這就是「約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紀時代結束時,歐洲的技術與政治的和經濟的結構,已在世界上所有其他文明當中佔有決定性的優勢」。然而,當這一優勢以殖民擴張的方式來體現時,往往被視為邪惡而與中世紀聯系起來。
這樣,中世紀的黑暗表象,也就完全地遮蓋了中世紀的文化成就,促使歐洲以外的人們滿懷著對於邪惡的憤恨而認同於歐洲之內的人們關於中世紀的說法,並且將中世紀這一概念普遍化,用來作為對於人類文化與民族文化在歷史發展中的特定時期進行的時代命名,從而使中世紀成為具有批判性文化概念:「今天,在一般人的頭腦里,『中世紀』這一名詞臭不可聞,它已經成為反動或者停滯的同義語。
因此,如果一個現代改革家想要指責他的保守的對手的思想,他只要把他對手的思想貼上『中世紀』的標記夠了。」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盡管中世紀並非是一個漆黑一團的歷史世代,但由於歐洲中世紀文化發展的主要時代特徵的獨特性,使其有別於古代與現代,這就是基督教以其國教化及國家化,不僅使基督教神學壟斷了思想而成為官方哲學,而且使基督教教會插手了政治而具有統治權力
在基督教從思想到政治的直接影響下,在保障與促進了歐洲文化發展的同時,又妨害與阻礙了歐洲文化的發展,因而這一影響的正面性與負面性之間的對比十分強烈,較之文化發展的評估需要整體性的綜合考察,作為個人的觀察者往往具有偏於一隅的局限性,因而更容易注意到這一影響的負面性。
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上帝之道深入人心,特別是文化發展空缺之中的艱難生存環境,使教徒們感受到人間地獄的滋味,力圖以自己的苦行來為自己深重的罪孽進行贖罪,不僅出現了眾多的修道院,而且出現了更多的不願脫離人間生活的教徒,故而他們採用朝聖這一最普遍的苦行方式來實現自己的贖罪願望,由此讓上帝之光普照眾生。
所以,到《啟示錄》所說的「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去,親臨沐浴神的榮耀光照,親自在「城的光里行走」,已經成為每一個信徒的最大願望。 這樣的朝聖活動的規模越來越大,於是,在公元1065年,就出現了一幅由一位主教帶領一支由7000個日爾曼信徒組成的朝聖隊伍,浩浩盪盪地向耶路撒冷行進的浩大場面。
當他們來到耶路撒冷這基督耶穌受難的地方,沿著當年基督耶穌身背十字架走過的道路,親眼目睹基督耶穌被釘死的那座頭骨形狀的小山丘——髑髏地時,心中就感到應該像基督耶穌承受十字架的重負與苦難來為世人贖罪那樣,在生活的重壓之下來自我贖罪,因而十字架已經不是痛苦恥辱的象徵,而是天國福音的象徵,成為每一個信徒堅守信仰的標記。
來到聖地耶路撒冷,就是通過苦難的考驗來虔誠地信仰,在靈魂的凈化之中來走向新天新地。 可是,此時的耶路撒冷,並不僅僅是基督教的聖地,除了是猶太教的聖地之外,它還是伊斯蘭教的聖地。
公元637年,阿拉伯人佔領了耶路撒冷以後,就修建了清真寺與岩石殿,從此,聖地耶路撒冷在大多數歲月里都在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下,好在基督教的朝聖者只是對聖地耶路撒冷充滿了崇敬嚮往之情,並沒有奪取它的打算,因而也不會受到多大的限制。
不過,在公元1077年,當塞爾柱突厥人佔領耶路撒冷以後,基督教的朝聖者開始受到限制,並且,佔領者還向他們徵收高額的費用,因為此時的塞爾柱突厥人正在猛攻拜占庭帝國,他們需要源源不斷的軍費開支。最後,在公元1085年,日耳曼信徒前往聖地耶路撒冷的道路已被完全切斷。
中世紀的思想特徵是蔑視物質,重視記號所表達的意義。「代表本身的事物(用於實用的目的)在文化代碼結構中占據最低層;作為另一類事物(用於觀念表達的目的,如權力、神聖、高貴、力量、富有、智慧等)則與前者不同。
由於意義問題與價值相聯系,就產生了把各種文化記號的表達與內容分等的問題。此外,記號的價值學不僅受事物的價值影響,而且受內容與表達之間關系的某些定量特徵的影響。」如宗教的物品,它的內容相對應的價值就可能達到較高的層面。
如十字架原本是羅馬帝國執行死刑的刑場標記,由於基督教將其作為聖像裝飾物,其內含的價值意義使這個標記成為教民崇拜的對象。這種崇拜行為是符號性的,因為教民崇拜的不是聖像裝飾物的物質性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宗教觀念與權威。
在這種意義等級結構中,占據最高位置的是不含有物質性的記號,稱為零記號(即表達抽象意義的記號,沒有現世的物質可以與其相匹配)。正是這種價值觀的引導,中世紀藝術作品反映的都是宗教題材,而人的現世生活卻很少表現。
② 如何評價西歐中世紀的教育
教會學校在西歐中世紀教育中佔有最大比重(可以理解為壟斷)。神學研究在這一時期達到最高潮,對基督教在西歐社會的傳播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但教會的神學教育束縛了思想,偏重人文而拋棄科技,並將一切非基督的文化封殺,甚至出現了教會曲解聖經的笑話 在中世紀末期,因為人權思想的萌芽,在壓迫性的教會教育下出現了進步的曙光—大學開始出現,漸漸有人發出學術自由的呼聲。大學教育快速取代教會教育,並在中世紀後的文藝復興時期達到頂峰………………觀察年表可以看出,西歐中世紀教育在中前期一直處於思想封閉的狀態,但同時又在壓縮、積蓄著力量。雖然啟蒙思想家稱中世紀為黑暗野蠻的時代,但不可否認,西歐中世紀教育極大程度地影響了之後乃至於現代西方世界的思想模式,對於世界教育起到了決定性的促進作用(PS:以上為手打,純屬個人觀點。爪機無力,實在打不動了…………)
③ 中世紀文化的特點
西方基督教的興起,象徵著古代的結束和中世紀的開始。漫長的中世紀是「上帝」統治人類的時代,時間跨度將近一千年。自公元393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西方進入了「政教合一」神權體制的思想黑暗年代。人民遭受著宗教和國家權威的雙重奴役。如果說古希臘藝術是以存在為主體、重視視覺直覺的自然化藝術,那麼中世紀的藝術則是以宗教為主體,重在表現情感和理念的理念化藝術。 中世紀藝術是非個人化和非自然化的。所有的藝術只與上帝和上帝的教義有關,所有類型的藝術品如雕刻、繪畫、彩繪玻璃等只能在上帝的世界——教堂里存在。藝術成為宗教的奴僕和宗教意識形態的宣教工具。藝術只用來圖解《聖經》,以形象直觀生動有力的視覺樣式直接作用於教民,尤其是廣大的不識字的教民,使他們接受並崇拜宗教所宣揚的道德和精神的意義。基督教中「不要崇拜偶像」的教條使得曾經是古希臘藝術主體的大型人物立體雕像蛻變為依附於教堂建築上的神像浮雕。立體雕像藝術淪為浮雕是藝術喪失其獨立性的象徵。古希臘雕刻中所崇尚的人體力與美的風貌在中世紀喪失殆盡。 後人至今可以通過歐洲的教堂藝術來想像和認識中世紀的世界。中世紀藝術的風格與希臘藝術迥然相異:遠離現實生活,趨於裝飾性、象徵性和概念化的抽象表現手法。 中世紀藝術風格的形成源自於兩個思想源泉:一是柏拉圖的「超驗理念」,人們崇拜精神追求,鄙視世俗慾望;二是基督教的教義:只有上帝基督才全知全能,人類對上帝頂禮膜拜而失去自我的獨立思考。中世紀的文化結構具有高度的符號學性質:每一事物都有社會價值,一切事物都有相對應的意義,即也就有對應的指號。意義即為存在的指號,並與價值觀念相關。中世紀文化的內容與表達之間具有很大的肖似性。很多的概念都有著相對應的記號(如十字架為上帝的象徵)。
中世紀的思想特徵是蔑視物質,重視記號所表達的意義。「代表本身的事物(用於實用的目的)在文化代碼結構中占據最低層;作為另一類事物(用於觀念表達的目的,如權力、神聖、高貴、力量、富有、智慧等)則與前者不同。由於意義問題與價值相聯系,就產生了把各種文化記號的表達與內容分等的問題。此外,記號的價值學不僅受事物的價值影響,而且受內容與表達之間關系的某些定量特徵的影響。」[4] 如宗教的物品,它的內容相對應的價值就可能達到較高的層面。如十字架原本是羅馬帝國執行死刑的刑場標記,由於基督教將其作為聖像裝飾物,其內含的價值意義使這個標記成為教民崇拜的對象。這種崇拜行為是符號性的,因為教民崇拜的不是聖像裝飾物的物質性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宗教觀念與權威。(Fig.x 意義層面等級結構圖)在這種意義等級結構中,占據最高位置的是不含有物質性的記號,稱為零記號(即表達抽象意義的記號,沒有現世的物質可以與其相匹配)。正是這種價值觀的引導,中世紀藝術作品反映的都是宗教題材,而人的現世生活卻很少表現。
④ 中世紀文化具有什麼特點
第二: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
在各種文化的交融中,特別是在中世紀封建制度和封建國家形成與確立的歷史條件的作用下,中世紀文學突出了各民族文學遺產中的一個基本思想——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很多作品描寫和反映了歐洲封建國家形成和確立時期的社會現實,歌頌了為保衛國家和民族而獻身的英雄人物,贊美了在確保王權中起過重大作用的英明帝王。但有些作品又將歌頌英雄和愛國思想與忠君思想、宗教思想結合起來,這實際上是愛國思想和英雄主義的中世紀化,也是東方古代文化中特有因素對中世紀歐洲文學的影響的反映。
第三:特定階層的現象
中世紀作為等級森嚴的社會結構形態,還出現了特定階層的文學作品和文學現象。例如騎士階層、市民階層的出現,就使得在正統的基督教文學占統治地位的同時,世俗文化的傳統也以新的形態發展著,他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在文學作品中得到了反映。騎士文學將愛情作為描寫的主要對象,肯定現世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承繼了古代文化精神,背離了禁慾主義。市民文學將筆觸指向城市市井生活和世態人情,具有較強的反封建意義。
發展系統
古代系統
一般是模仿古希臘羅馬文學作品,如《亞歷山大傳奇》、《特洛伊傳奇》、《埃涅阿斯傳奇》等。這些傳奇雖然寫古希臘羅馬故事,但它們的英雄卻具有中世紀騎士的愛情觀和榮譽觀。
不列顛系統
一般是圍繞古凱爾特王亞瑟的傳說發展起來的,主要寫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的故事。這些故事在西歐國家流傳非常廣,法國詩人克里蒂安·德·特魯瓦和德國行吟詩人沃爾夫拉姆·封·埃森巴赫(1170年-1220年)是這一類型傳奇的代表作家。在15世紀的英國,出現了《亞瑟王之死》,是這一系統中成就最高的著作,全書包括八個故事,由詩人托馬斯·馬洛里(?-1471)依照亞瑟王與圓桌騎士法文版的傳奇翻譯編纂而成
⑤ 中世紀文化特點 最好分一下條理,謝謝
首先說明,中世紀全球不論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都是以亞歐板塊各國(包括西非部分國家,如埃及、敘利亞等)為主流(至少現在還是這么認為),像什麼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和非洲、澳洲的土著文明,先且不提!
1.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兩大宗教大發展,並最終形成了政教合一、神權至上的畸形政治形態,直到中世紀晚期西歐民族國家意識的大覺醒才打破基督教世界的神權至上,伊斯蘭教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仍主導著中東各國的格局和國家關系
2.西歐社會由於長時間征伐割據,支離破碎,文化創新大不如前,甚至對於古典文化的保留和傳承也很勉強,且在這一時期,基督教世界還普遍歧視實用性的發明創造,認為只有哲學和修辭才是高尚的文化,發明創造只是奇技淫巧,上層社會都不屑一顧,但在這一時期,宗教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像最著名的三大拉丁教父都是在這一時期的。直到12~13世紀,西歐才普遍意識到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的巨大力量,各種技術有所突破。
3.伊斯蘭世界相對於希臘羅馬和拜占庭古典文化都有很大的傳承,翻譯了很多著作,甚至文藝復興是的好多古典文獻都是用的這些翻譯,值得一提的是,大唐帝國和阿巴斯王朝的達羅斯之戰,大唐戰敗,大量戰俘被擄往伊斯蘭,中國三大發明隨之傳入阿拉伯世界比以此為契機傳入西歐
4.拜占庭文化,上承希臘羅馬文化,下啟文藝復興文化,不得不說是中世紀文化的璀璨明珠,而且東羅馬皇帝大多都比較注重文化的保存,君士坦丁堡大圖書館就是很好的證明,不過,土耳其人攻城後只化為滿天灰燼徒留嘆息。而且,為了樹立自己的正統地位,東羅馬帝國創立東正教,基督教大分離,後東正教背東歐和俄羅斯多個國家接納,不得不說也是一大奇葩
5.亞洲文化圈,大唐文明和印度佛教文明占據主流,並有著長足的發展
6.蒙古帝國時期,亞歐板塊各民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文化有了大的交流,特別是出現了諸多的專職旅行家,像馬可波羅之類的,對於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發展有著很大的貢獻
總之,中世紀文化總體上創新少、傳承保存多,不論是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儒家文明還是佛教文明都是
⑥ 如何評價中世紀文學
一說到中世紀,就不禁讓人想起文藝復興三大巨匠之一的彼特拉克對這1000年的評價。至今為止,不管是在文學家和歷史學家的眼中,中世紀給人的感覺都是灰色的甚至是黑暗的。雖然這種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失偏頗,但也說明了中世紀本身的特質確實是讓人害怕和恐懼的。試想一下,在一個充滿了殺戮和殘暴,人性墮落,世俗生活被操控,疾病肆虐的時代中生活,也許人人期盼的長壽也會成為一種煎熬和折磨。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歷史遺留給我們的思考往往並不是一刀切的概念,就像中世紀文學雖然是誕生於比較黑暗和缺乏人性的時期,但它的很多作品和文學形式依然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⑦ 如何評價中世紀文化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
可以說事奠基和源泉吧
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英雄史詩 例如羅蘭之歌 各種騎士傳說等等 十字軍東征也推動了歐洲文化發展
而
⑧ 中世紀的文化特徵
「那黑暗幽深的地方,響著不絕於耳的雷鳴般的哭聲,我定神往底下望去,除了感到深不可測,完全無法看見任何景象。」就如但丁在《神曲》地獄篇中所描述的一樣,中世紀在許許多多眼中就是「黑暗、沒落」的代名詞,那個時代就連水都是墨黑發臭的,人們走的路或許兩旁林立的都是墳墓,甚至他們能聽見墳墓裡面或許是熟人或許是陌生人尖銳凄涼的吶喊。
但事實果真如人們所想當然的那樣嗎?
從文化學的角度上講我們通常將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公元十四世紀古典文化復興中間的這一段時期定義為「中世紀」。一直以來人們受到經驗主義和「廢墟論」的影響對於中世紀的文化都有一定的誤解。人們歌頌古希臘文化、贊揚文藝復興的文化,但卻對這兩者之間的「中世紀文化」卻嗤之以鼻。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台,起於壘土。」 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事情想要質變都必須積累足夠的量變,古希臘文化的繁榮也是紮根在愛琴海地區高度發展的「克里特-邁錫尼」古代文明的消亡的基礎上的, 那麼為什麼我不能認為中世紀文化也為文藝復運動的興盛提供了成長的土壤呢?
我們所周知的中世紀文化不外乎就是宗教文化,通俗易懂的說就是「上帝文化」也就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禁慾主義,這是中世紀文化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徵。禁慾主義總體來說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建立在對於現實主義的懷疑和否定的基礎上產生的來世主義文化和天國主義文化。中世紀前期也就是人們通常用「黑暗」「墮落」「慾望」等詞來形容的時期,由於紛繁的戰亂和基督教自身發展的局限性,現實生活彷徨痛苦,悲觀主義的烏雲久久停留,基督教對於理想天國的虛幻構建滿足了當時人們枯涸的心靈,他們相信天國是美好的,那裡有最香的糕點,最醇的美酒,最動聽的音樂,最華麗的衣裙……而現實生活的一切苦難不堪不過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通往理想天國的道路,人生的苦難就是一場修行,這輩子苦了下輩子便甜了。這是人們在精神世界極度貧乏的情況下為自己找的一個海市蜃樓,雖然知道他是虛無縹緲的但好歹有了追求的目標。另一部分是引導人們信仰的超驗主義文化和神權主義文化,這兩種文化體現的是一種神權至上的觀點。基督教致力於為人們創造一個完美的神,然後人們的一切都圍著這個神轉動,為了靠近神,為了洗刷原罪,為了來世幸福……人們節制禁慾甚至束縛生活所必需的東西。但是這種神權主義文化並不是完全負面的,共同的信仰讓無數信徒走到了一起有利於社會人際交往,另外正因為神權文化後來的畸形發展這才導致了人們對現實人生的再次關注進而為十四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生埋下了了伏筆。很多人對作為中世紀精神領袖的機構——教會不抱好感,認為他們用宗教束縛人性,肆意斂財,罪大惡極,但其實教會向全社會的各個階層徵收大量的、名目繁多的費用及捐稅,包括什一稅、遺囑檢驗費、喪葬費、訴訟費等,甚至還以出售赦罪符等名義徵收來的錢財都大范圍的投資到公共事業的建設中去了,歐洲早期的學校、醫院、濟貧院等公共設施都是在教會的支持下才辦起來的。所以凡事並非非黑即白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歷史而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中世紀文化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封建制度。歐洲的中世紀是個充滿矛盾的時代,靈魂與肉體、精神與物質、信仰與理性形成了尖銳的二元對立,教會宣揚原罪、來世主義和禁慾主義而封建君主則宣揚忠君愛國、關注現實世界獲取實實在在的功名利祿。歐洲中世紀的封建制度同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一樣都是建立在封土的基礎上,但它卻有些不一樣的地方,正如十四世紀法國流行的那句話「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由此可知歐洲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純粹個人關繫上的,也就是他們的封建是想對獨立的,這其中也隱藏了相對平等的理念。
「我們曾在因太陽而喜悅的甜美空氣中慍怒,我們厭倦了心中陰沉的迷霧,現在我們在發黑的污泥中悲痛。」中世紀黑暗嗎?我們無法否認確實黑暗。但黑暗是自己來的嗎?顯然不是。所謂黑暗不過人心陷入迷茫,只有從迷茫中走出來的靈魂才最清醒,就像從黑暗的中世紀走出來的文藝復興運動才那麼燦爛。
⑨ 法國史家對中世紀文化懷有怎樣的情感
法國史家對中世紀文化懷有情感,視其為法蘭西民族生命力的源泉。18世紀思想家認為歷史會走向進步,有其歷史的背景為後盾。隨著科學革命的開展,西歐的一些地區在17世紀後期開始慢慢工業化,其結果是歐洲領先於其他地區,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當今的全球史家認為東西文明在18世紀中葉出現了"大分流",便是指的這個現象。
所謂"大分流"是指工業文明取代了人類幾千年來賴以生存的農業文明。由此,歐洲(以西歐和當時剛剛新建的美國為代表)開始領先於其他文明,成為引領世界歷史前進的火車頭。這句話並不只是比喻而已,因為火車的發明和使用,無疑是工業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工業文明的興起,主要是一個經濟現象,但也有相應的社會和政治方面的表現。因為傳統的農業文明社會已經形成了一套政治制度、宗教觀念和思想形態。工業社會的興起,必然會與之對抗。17—18世紀的歐洲出現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其背後既有宗教信仰分歧的原因,更是新興的社會政治力量對舊制度沖擊的結果。
荷蘭、英國和美國的革命,其原因和過程各不相同,而其結果卻大致相似,那就是新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逐漸形成。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或許是這種新舊制度更替表現最為激烈的一個事件,其影響也最為深遠。從政治層面來講,法國大革命的最大遺產體現在推進了歐洲各地的民族主義浪潮。法國革命激烈、激進的程度,不但讓尚未改革的普魯士等地感到恐懼,而且也造成已經經歷過改革的英格蘭、荷蘭等國的不安。英國學者對於法國革命一般都持批評的態度,其中以埃德蒙·伯克(Edmond Burke,1729—1797)最為典型。
法國國家檔案館(Archives Nationales)創建於1790年,是歐洲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近代檔案館。而作為法國國家博物館的盧浮宮(LouvrePalace)在1793年正式向公眾開放,也是歐洲最早、最大的國家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於1759年向公眾開放,為歐洲最早)。
就民族史的寫作而言,法國史家也不落人後。奧古斯丁·梯葉里(Augustin Thierry,1795—1856)、弗朗索瓦·基佐(François Guizut,1787—1874)和儒勒·米什萊(Jules Michelet,1798—1874)都以不同的方式寫作法國史,其中,米什萊以其高昂的熱情、史詩的筆調歌頌法蘭西民族的光榮歷史,不但被譽為"法國史學之父",而且還是歐洲民族史學寫作的典範。
這些法國史家的性格、治學和經歷各有不同,但都在法國革命的影響下長大,因此他們的史觀又有相似之處。與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不同,他們對中世紀文化懷有浪漫主義的情感,並視其為法蘭西民族生命力的源泉。
雖然程度有所不同,但他們都受到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和史學大家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1768—1848)的影響。基佐在年輕的時候,還曾評論夏多布里昂的名著《殉道者》(LesMartyrs),得到了後者的稱贊。同時,這些史家在思想上又受到法國革命的洗禮,看到了大眾在歷史中的作用,因此特別希望從整個民族的角度寫作法國史。
⑩ 中世紀歐洲文化
中世紀文化的實質是宗教神學文化,又主要表現為上帝文化.上帝文化包括兩個層面:第一是天國主義文化和來世主義文化,第二是超驗主義文化和神權主義文化,這兩個層面的文化又構成了禁慾主義文化.在上帝文化的兩個層面中,前者表現為對現世主義的否定,後者表現為對人文主義的否定,二者合而為一共同構成了禁慾主義文化.上帝文化通過宣揚對上帝、神權的敬畏,通過禁慾,完成了對人類生命的控制,束縛了人的全面發展,也阻礙了文化的全面發展.
要深入研究中世紀的文化特徵,就離不開研究宗教文化。中世紀的文化實質上主要表現為宗教神學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中世紀的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當時鼓吹君權神授、來世主義、禁慾主義、要人們拋棄世俗,否定現實。文藝,是用來宣傳宗教教義,現世全是隱喻來世。基督教文化說到底,其本質是上帝文化,這主要包括如下幾個層面:
超驗主義文化→神權主義文化
上帝文化 禁慾主義文化
天國主義文化→來世主義文化
所謂上帝文化,是指中世紀文化主要是圍繞著上帝而創造的,上帝為萬物之源,從大自然到人工各種產品,無不是上帝的傑作,這是中世紀宗教文化的本質特徵。
超驗主義文化,是指宗教文化對上帝的超驗性所建構的各種宗教學說。在漫長的中世紀,基督教徒總是試圖證明上帝的存在,證明上帝的真善美。實際上,上帝的存在即使在主觀上是可以證明的,但在客觀上又是超驗的,是超出經驗認識范圍的、虛幻的觀念存在物,因而任何人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
神權主義文化是對人文主義文化的否定,即中世紀的神權至上所建構的宗教神學文化。其表現為宗教神學凌駕於一切科學之上,神權大於皇權;宗教建築、宗教音樂、宗教繪畫、宗教文學等凌駕於世俗藝術之上;甚至連教會學校的教學內容也體現出神權主義特徵,如「七藝」中的前三藝是文法、修辭和邏輯,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論證上帝的存在;後四藝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其中把算術中的「l」解釋為唯一的神;「2」指耶穌基督具有神性和人性兩種性格;「3」指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一體;「4」指四個福音傳道者。中世紀的科學文化都成了神的奴婢,由此可見一斑。
天國主義文化是指基督教對理想天國虛幻的建構及人們對理想天國信仰與追求所形成的價值取向及其行為方式等宗教文化。耶穌認為,宇宙中存在著兩種根本不同的社會:一是現世王國;二是理想天國。現世王國是罪惡的,理想天國是純潔的。天主教會的《要理大全》描繪了天堂極樂世界,天堂里黃金鋪地,寶石蓋屋,眼看美景,耳聽音樂,每一感官都有相稱的福樂。因而,基督教徒總是把天國看成是人們理想生活的神聖境界,是一種快樂的未來社會。
來世主義文化就是在天國文化基礎上形成的必然產物。既然天國如此美好,現世如此罪惡,那麼活著就是要受罪,人的一生就是奔向天國的旅程,把一切幸福的希望都寄託於來世的天國之中。來世主義本質上是對現世主義的懷疑與否定。與天國文化相聯系,來世主義能夠給受苦受難的教徒以一定程度的精神奇托與安慰,盡管這種寄託與安慰是虛幻的花朵。
通過上述四種文化分析,超驗主義文化在思維方式上主要表現為以想像為翅膀的邏輯思維,其思維結果必然是建構一套完整的宗教神權組織,從而走向神權主義文化;天國主義文化在思維方式上主要以邏輯思維為基礎,以想像、形象思維為主導,其思維結果是建構了一個虛幻的理想天國,並導致人們對來世主義的信仰。神權主義文化與來世主義文化是相輔相成的,前者表現為對人文主義文化的否定;後者表現為對現世主義文化的否定。二者形式不同,但又合而為一,共同構成了禁慾主義文化。也就是說,為了超驗的上帝,為了忠實於神權主義,為了理想的天國,為了來世的幸福.也為了救贖原罪,人活著就要禁慾,就是要扼制、束縛甚至扭曲了人類生命正常的各種需要,來完成受苦受難的生命之旅。由此觀之,上帝文化正是通過上帝、神權、天國和來世,通過禁慾,完成了對人類的控制。究其實質,上帝文化就是一種禁慾主義文化。
縱觀中世紀的文化歷程,上述這些文化特徵既與中世紀落後的生產力和落後生產方式相關聯,是中世紀歷史發展緩慢甚至倒退的文化表現,又反過來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世紀社會歷史的發展進步,也抑制先進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這種狀況到了中世紀後期,才終於有了較大的改觀:在上帝文化內部孕育了一批對上帝文化的離經叛道者;在超驗主義文化中滋生了對上帝和(聖經)的懷疑;在神權主義文化中發出了人文主義的吶喊;在天國主義文化和來世主義文化中張揚了現世主義的生命;在禁慾主義文化中謳歌了人情和塵世的美好。……歷史以長期的沉寂和曲折,終於迎來了文藝復興的曙光。
宗教作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文化階段,作為一種文化體系,有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一個復雜的立體的文化結構.它包含著民主與專制、科學與迷信,進步與落後、文明與愚昧。從美學角度來看,中世紀文化的審美與反審美並存;藝術與反藝術同在。它以神秘象徵的藝術特徵,去歌頌上帝及其理想天國,成為中世紀文藝美學的重要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