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閩南師范大學的文化傳統
1、校標整體構圖融入水仙花團,水仙花是漳州市市花、福建省省花和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寓意著學校根植於漳州,傳承閩南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2、主體以漢字「心」字異質同構,詮釋了學校用心教書,潛心育人,精心科研,真心服務的人本理念。
3、水仙花蕾「心」字上的字母「M」為閩南MINNAN首字母,猶如翻開的書頁;下面「U」為大學UNIVERSITY首字母,兩字母上下放置,中間白色的負形空間似一棵樹苗。既闡述了學校的地域性又吻合學校教書育人,百年樹人的辦學宗旨。
4、毛體字體現了厚重和深邃的文化底蘊,校名中英文在雙圓中呼應,色標採用閩南剪紙紅色系作為標准色體現了吉祥、和諧、包容的特徵 。 「博學」出自於《論語·子張》篇,「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禮記·中庸》也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之說。「博學」指廣泛學習,也指學問淵博,還有博大寬容、兼收並蓄之意。以此倡導師生努力學習,博採眾長,追求廣博的學識和淵博的學問。
「明理」意指明學理,明事理,明做人的道理。
「礪志」之「礪」是磨礪的意思。「志」在《說文解字》中解為「意」,現代漢語有「意志」一詞。班固(漢)《白虎通·諫諍》有「礪志忘生」之說,這個「礪志」就是磨礪心志的意思。
「篤行」之「篤」有踏踏實實、堅持不懈之意。「篤行」意指對事業專心致志,鍥而不舍。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學記》中也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的說法 。 註:圖冊與該目錄內容來源與官網與校友提供 閩南師范大學院團委下屬有六大學生組織:校學生會、校青年宣傳中心、校青年志願者中心、校社團聯合會、校藝術團、校自律會等 。
閩南師范大學學生處下屬有:校大學生心理自助中心、校學生通訊社、校勤工部等。
閩南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下屬有閩南師范大學新聞中心,其中包括官方微博運行中心,官方微信運行中心,校廣播電台,校報編輯部。
各個教學院系裡一般有四個學生組織:自律會、學生會、團委、藝術團。除四大組織外,各個院系根據本院系的具體情況建有其他相關社團,如文學院的研究會 、數學與統計學院的X.Y俱樂部 等。 校青年宣傳中心 校青年宣傳中心是學校宣傳方面最權威的學生組織,設有辦公室、大學生記者團、《龍江青年》雜志社、《團情快訊》編輯部、網路電視台、網路信息部、美術工作部、閩南文化研究部等八個子部門。主要活動有大學生科技文化節(文學沙龍、書畫大賽、院黑板報評比大賽等)、團屬刊物評優等 。 校學生會 校學生會成立於1985年,本著「學生之家,師生之橋」的理念,成為聯系學校與學校、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主要有辦公室、學習部、權益部、生活部、社會實踐部、女生部、公共關系部、文娛部、體育部、信宣部組成。主要活動有校園十佳歌手賽、騰飛杯籃球賽、新生籃球賽、師院達人秀、師范與非師職業技能賽、校際辯論賽等 。 校大學生藝術團 校大學生藝術團是校團委以培養具有綜合素質人才為目的、以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主要形式,本著自願參加、統一管理的原則而組織起來的學生藝術愛好者團體。藝術團設有辦公室、外聯部、製作部、組織部等部門和合唱隊、舞蹈隊、禮儀隊、街舞隊、朗誦隊、國標舞隊、電聲樂隊、主持人俱樂部、歌手俱樂部等特色隊伍 。 校青年志願者中心 校青年志願者中心是在共青團閩南師范大學委員會領導和監督下,由志願從事社會公益與社會保障事業的在校青年大學生組成的全校性青年組織。
設有六大部門(辦公室、協理部、策劃部、外聯部、新聞部、關公禮儀部)、三個特色隊(心理咨詢隊、紅十字會志願者服務隊、校園文化督導隊)、17個學院青年志願者中心。主要活動有愛心購物節、陽光西部「一幫一」活動、心理咨詢等 。
截至2014年4月,共有在校志願者注冊人數達17000多人,注冊率近89.5%。先後與芝山小學、漳州市圖書館、漳州新橋工商局、漳州市疾控中心等100多個單位建立了志願服務基地關系 。 校學生社團聯合會 學生社團聯合會成立於1986年3月29日,是由校團委直接管理的學生群眾組織。下設八大部門(辦公室、新聞傳媒部部、人力資源部、組織部、公關部、宣傳部、理事部、監察部),協助社聯主席處理社團的各項日常工作。主要活動有名人名篇演講賽、環保服裝模特賽、主持人大賽、社團巡禮等。
截至2013年5月,校社聯下屬有九龍江文學社、南風書社、英語學會、苔花詩社、考研協會、墨海書法協會、D+推理社、龍騰軍事協會、籃球協會、足球協會、兵乓球協會、排球協會、羽毛球協會、武術協會、健美操協會、弈軒棋社、吉他協會、笛子協會、戲曲協會、客家山歌協會、南音學會、木偶學會、薌濤劇社 (全國高校百強社團)、琴簫古藝協會、YUMMY美食社、燈謎協會、曜祭動漫社、九龍韻漢服社、魔術協會、24小時「謠」滾協會、綠緣環保協會、計算機協會、禮儀協會、社工協會、攝影協會、演講協會、DIY手工協會等三十餘個校級社團 。 校大學生心理自助中心 校大學生心理自助中心是由校學生處心理協會發展而來,由主任團、辦公室、學術部、公關部、宣傳部、話劇部、心語編輯部組成,是校級八大組織之一。 中國經濟大講壇 中國經濟大講壇由閩南師范大學主辦,漳州市政府、廣安市政府共同支持,於2013年5月23日逸夫圖書館五樓報告廳開講,原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教授做了首場報告。中國經濟大講壇從2013年開始到2014年,歷時兩年,將邀請中國經濟學界知名學者、政府機關經濟部門相關決策者、國有大型企業界高端人士等近40人進行主旨演講。講壇上各專家學者的觀點還將進行整理,刊發在人民日報、《求是》雜志等媒體,並將講壇研究成果編輯成書,贈送給中國500家圖書館 。 閩南文化展示館 閩南文化展示館為福建漳龍集團與閩南文化研究院共同建立,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是中國首個同類特色館。展示館從歷史學、考古學、人類學、民俗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角度,通過區域民系、斯文教化、經濟民生、民間技藝、宗教信仰、風尚民俗、墾殖台灣、僑居海外、地靈人傑和研究成果等十個主題,二十二個單元。
『貳』 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的學院概況
全 稱: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 層 次:高職
辦學類型:成人高等學校(本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
學院代碼:51191
學院性質:公辦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青年路19號
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是在山西省團校的基礎上,經國家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於1994年建立的成人高等院校,並附屬有山西薩克森HEC外語學院、山西共青中學、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和山西青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承擔著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普通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全省各級共青團幹部、各類青年幹部和企事業單位青年管理人才的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和語言培訓以及青少年研究等工作職能。 學院位於太原市中心的迎澤湖畔,北鄰都市商區,西傍秀美園林,人稱花園里的學校.地理優越,交通便利.是省直文明單位和太原市園林化單位。完備的教學新區,布局合理,整潔明敞,是博學、明德、成才的好地方,開放的迎澤公園綠蔭碧波,鳥語花香,是晨練、暮讀、休閑的好場所,繁華的柳巷鬧市大廈高聳,商鋪林立,是實習、礪練、求職的好去處. 學院設施齊全,有配套的各類教室、實驗實訓室和近500台微機的計算中心、藏書10萬余冊的圖書館及電子閱覽室、學術報告廳、形體訓練室、音樂欣賞廳、運動場、學生公寓,餐廳等。可同時滿足2000人學習的需要。
學院佔地面積54畝,建築面積6.43萬平方米,配套有各類教室、語音室、實驗室、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學術報告廳、多功能禮堂、形體訓練室、運動場等硬體設施,擁有計算機及辦公自動化設備800餘台,語音設備118套,圖書12萬余冊。下屬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山西薩克森HEC—外語學院、山西共青中學和山西青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直屬法人單位。
學院現有在崗正式教職工153人,其中正高職稱7人、副高職稱41人、碩士14人,博士、碩士在讀23人。現設有五系(社會工作系、經濟管理系、計算機系、應用藝術系、外語系)兩部(培訓部、計算中心)十九個專業(社區管理與服務、文秘、心理咨詢、電子商務、資產評估與管理、會計電算化、連鎖經營管理、物流管理、服裝設計、環境藝術設計、電腦藝術設計、旅遊管理、酒店管理、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軟體技術、應用英語、應用德語),在校大專學生2347人(其中成人85人,高職2262人)。 院黨委書記 田建安
院長 李 偉
院黨委副書記 李 偉(兼) 李兆靈
紀檢書記 馬秀蘭
副院長 康萬林
院長助理 孫衛東
院黨委委員 田建安、李偉、李兆靈、馬秀蘭、康萬林、孫衛東 學院設有社會工作系、經濟管理系、應用藝術系、計算機系和基礎教學部、培訓部等教學部門。面向高等職業教育開辦13個專業。擁有34名副高以上職稱及42名研究生以學歷組成的中青年教學骨幹,並長年聘請30多名各行業專家進行客座教學。
學院堅持多層次、高起點、開放式的辦學方針,以教學質量求生存,以辦學特色求發展。努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有理想、會技能、懂管理的高素復合型人才。學院創辦的山西薩克森HEC外語學院,與德國、俄羅斯的有關院校、基金會、培訓機構和團中央國際人才交流中心長期合作,向德國、俄羅斯、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輸送留學生和研究生。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天津財經學院等全國重點院校舉辦的在職幹部研究生課程班,成為我省大學生繼續教育基地之一。學院計算中心是國家教委首批設立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點、勞動部高新技術考試點,並被指定為山西省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點。 1、錄取原則:將根據教育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管理部門有關文件精神,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以高考成績為主要指標,以德智體全面衡量的錄取原則擇優錄取新生;
2、對非第一志願考生錄取時無分數級差;
3、無專業志願分數級差的要求;
4、外語語種:英語;
5、男女比例不限;
6、錄取結果公布:
(1) 錄取結果按教育部統一要求與本省統一規定的形式集中向社會公開公布;
(2) 由我院為考生寄發錄取通知書。 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是在山西省團校基礎上,經原國家教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成人高等院校,她經歷了創立-發展-停辦-恢復-建院等幾個階段。
1949年隨著太原的解放,華北人民政府通令建立了新的山西省,同時組建了中共山西省委,隨即建立起中共山西省委黨校,並在黨校內設立青年幹部培訓班,由黨校副教育長馬子謙同志兼任青訓班班主任。1950年2月22日,中共山西省委決定以省委黨校青年幹部培訓班為基礎,建立共青團山西省委團校。山西省委在青年路北段西側專門劃撥了10萬多m2地(原面積)作為校址。20多名教職員工帶領受訓學員,以一馬車的桌椅板凳、勞動和生活用具為家底,開始了一面教學、一面建校的艱苦創業。
1951年,為適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需要,共青團中央要求各省經過兩年准備、五年奮斗,到1958年建成具備初級黨校(地級)標準的省級團校。共青團山西省委高度重視團校的發展,為加強對團校工作的領導,決定由團省委書記兼任校長,下設副校長和正、副教育長;在人員編制上,按在校學員500人,學生與員工5:1的比例配備教職員工。到1957年,在編教工達92人;在行政機構設置上,設立了辦公室、教務科、組織科、行政科;在教研機構設置上,建立了哲學教研室、政治經濟學教研室、黨史黨建教研室、團的業務教研室和婦女業務教研室。正規劃、專業化的省團校初具規模,使團校不僅成為全省青年幹部和婦女幹部的培訓基地,而且也是省委幹部整體培訓的重要陣地之一。
在這以後,隨著黨的中心任務的轉移和方針、政策的調整,團校的編制和機構雖有所變化,但總的趨勢是加強、充實和提高。
據不完全統計,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間,山西省團校(包括黨校青訓班)共開辦幹部理論輪訓班(受訓時間4個月以上)18期,培訓幹部5000多人;開辦短期班(以學習黨的中心任務、方針、政策和團婦業務為主)22期,培訓幹部6000多人,共計11000多人。
1966年5月16日以後,「文化大革命」開始,受極「左」思潮的影響,共青團遭受嚴重的破壞與摧殘。1970年8月,隨著共青團山西省委的被迫撤銷,山西省團校所有幹部有的調動、有的下放,校舍設備移交省政府行政事務管理局,省團校被解體,期間停止辦學達10年之久。 1978年7月2日,中共山西省委做出《關於加強黨對共青團領導的指示》,並決定恢復共青團山西省委團校。同年,省團校開始了幹部培訓工作。1978年復校時,學校面積減少到現在的4.2萬m2,校舍被占,百廢待興。就在這種艱苦條件下,邊建設邊培訓,在整建校園的同時,圓滿完成團省委下達的團干培訓任務。
自1983年起團校開始舉辦大專班,與山西大學聯辦團幹部政治專科班(1988年後與山西經干院合辦),開始了正規學歷教育的探索,使團校教育走上由過去單一的短期輪訓發展為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並舉的辦學路子。此期間,教職工編制由42人增加到75人(後省編辦劃撥給省青少年研究所2名編制,實為73個編制)。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和團幹部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1985年經省政府批准同意團校按千人規模文科類專科學校在原址改擴建。經過幾年建設,至學院成立前已形成校舍建築總面積2萬多m2(現為5.18萬多m2),硬體設施得到較大改善。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條件下,團校教育受到巨大沖擊,面臨生存與發展的重大考驗,在團省委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團校醞釀已久的建院工作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1993年5月26日,山西省政府向國家教委提出在省團校基礎上建立「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的申請。1993年10月24日,在湖南長沙舉行的全國高校設置評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以優勢票獲得通過,國家教委以教計字[1994]88號文件簽發通知,山西省政府以晉政函[1994]86號文件批轉,同意按普通高等專科院校建制,成立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仍保留山西省團校,領導班子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由共青團山西省委主管並主辦,教學業務上接受省教委的管理、監督、指導。學院發展規模定為800人,先開設青年思想教育、少年思想教育、科學社會主義和行政管理四個專業。人員編制經省編委1995年8月11日批復由73名增加到133名。自此,在歷代團校人的努力下,經過10年准備、六年申請,實現了成人高等學歷教育,使團校、學院兩項事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1994年12月5日學院舉行隆重的建院掛牌儀式,標志著我省青年幹部的培養教育工作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載止2001年底,培訓全省各級各類團的專兼職幹部5萬餘人;成人大專學歷畢業生3000餘人;服務社會的各類培訓6000多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學生856人。現學歷教育有18個專業,在校生人數達到了1543名。
為了擴大辦學規模,多層次培養人才,學院堅持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並舉,突出重點學科,注重辦學的多樣性,在原來單一招成人專科生的基礎上,從2000年開始擴展到兼從應屆中專、技校和高中畢業生中招收高職生,使在校生人數大幅度增加,辦學規模三年邁出三大步:2000年首次突破1000人,2001年達到1500多人,2002年超過2000人。 2002年,學院與石家莊鐵道學院合作,在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設立法學專業本科教學班,招生50人,實現了教育層次的一次重大突破。與天津輕工學院的本科教學點設置計劃也在實施中。
從1996年開始,學院分別與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復旦大學、華東師大、華東政法學院、天津財經學院等全國重點高校聯合舉辦了10個專業的在職幹部研究生課程班,培訓在職中青年幹部近千人。附屬外語學院與德國、日本等國外院校聯合辦學,選派研修生近百人。
為了充分利用教學資源,1998年創辦了全國第一所青年幹部院校附屬中學——山西共青中學,用現代品牌經營的方法探索了共青團無形資產在教育領域的延伸。在共青中學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辦學理念,2001年首屆高、初中畢業生升學率分別達到71%和98%,得到了社會的好評。目前初、高中在校生達到近500人。
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學院從1996年開始,自籌資金新建校舍2.95萬平方米,新增800多萬元的教學設備,目前,有各類藏書12.5萬冊,學院各系部處室全部配備了微機,語音教學、電化教學、電子音像書刊、服裝實驗室、美容美發實驗室等都配備齊全,用於教學的計算機近800台。建院後的學校按普通高等專科建制,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設置有11個系處室。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加強教學職能機構的建設,通過幾年的改革調整,現行政機構有辦公室、組織人事處、教務處、資產計財處、學工部(與院團委合署)、工會、基建辦、科研處(與青研所合署);教學部門有:社會工作系、經濟管理系、應用藝術系、計算機系、培訓部;教學輔助部門和配套設施包括圖書館、計算中心及各類教學實習實訓基地。學院現有教授和副教授37人,博士生,碩士生16人,研究生56人。下屬法人單位有: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山西薩克森HEC—外語學院、山西共青中學和山西青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進入新世紀,針對高校擴招和成人生源萎縮實際,學院根據國家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總體精神,審時度勢、轉變思路、搶抓機遇,2000年開始承辦高職教育,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和對口中職畢業生。當年專業達到8個,學生首次突破1000人,2001年達1500多人,2002年超過2000人。
在數量得到初步擴充的基礎上,根據全省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需要和高職辦學要求,學院從2003年以來,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全面深化教學改革,在辦學模式、專業建設、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學生管理和就業指導等方面堅持內涵式發展道路,推動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高。
2007年以來,學院又根據高職教育百舸爭流實際,按照以「質量求生存,特色求發展」的辦學戰略,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以挖掘、激發、培養、增強學生「能說會道、能寫會畫、能歌善舞、能幹善管」的特長和本領為導向,推出了特色教育體系,實現了特色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完成了從數量擴充到質量提升再到特色辦學的三次轉折,使青年教育事業走上了科學發展、特色發展的新征程。經過新世紀十年的建設發展,學院積累了豐富的高職辦學經驗,高職學生佔90%以上,已經成為在校生主體。
2011年3月2日省政府以晉政函【2011】27號文件和教育部教發函[2011]116號,正式批復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改建為山西青年職業學院,屬公辦高職院校。與此同時,根據太原市城市改造總體規劃,學院將從迎澤湖畔整體搬遷至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園區,以滿足5000以上師生學習生活和千人次各類青年技能培訓。置換轉制戰略的順利推進標志著學院轉型跨越的號角又一次吹響。 目前,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重點是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校風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後勤保障和督促檢查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不斷提高管理與服務水平。在穩定現有規模的基礎上,切實在辦學模式、專業建設、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學生管理和就業指導等六方面實現突破,使學院成為省內一流的
高職院校。
『叄』 中國傳媒大學的校訓是什麼
中國傳媒大學的校訓是:立德、敬業、博學、競先。是中國傳媒大學於20世紀90年代初確立的校訓。
「立德」就是堅持德以所謂,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功德和職業道德。
「敬業」就是要敬重事業,熱愛專業,專心學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
「博學」就是要掌握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博文廣識,博學多才,基礎厚實。
「競先」就是要具有時代精神,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開拓進取,敢為人先。
中國傳媒大學(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中傳」,位於首都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語言藝術類行業特色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入選高校,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發起單位。
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
(3)盛德博學文化研究院是干什麼的擴展閱讀
截止2018年10月傳媒學校共設有6個學部、1個協同創新中心,1個直屬學院,開設本科專業87個。
一、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與網路空間安全學院、數據科學與智能媒體學院、實驗教學中心
二、新聞傳播學部
新聞學院、電視學院、傳播研究院
三、藝術學部
戲劇影視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藝術研究院、藝術教育中心
四、人文社科學部
人文學院、政法學院、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漢語國際教育中心、體育部
五、廣告與經管學部
經濟與管理學院、廣告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發展研究院、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傳媒大學
『肆』 六盤水師范學院代碼是多少
六盤水師范學院的代碼為:4152010977。
學院簡介:
六盤水師范學院是「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管理體制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六盤水師范學院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貴陽師范學院六盤水專科班;1985年,組建六盤水師范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3年、2006年,六盤水市師范學校、六盤水市體育運動學校先後並入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9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六盤水師范學院。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3月,學校先後派出專家、學者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交流或進修。與馬來西亞國立大學和台灣地區7所高校(環球科技大學、大仁科技大學等)結為友好學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遼寧師范大學、貴州大學、華北科技學院、貴州民族大學等高校的對口幫扶工作不斷拓展和深化。
『伍』 博學書院是幹嘛的
博學書院是一家國學研修平台,是摩天之星的全資子公司。主要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學習以及中國古典哲學的深度解讀,來幫助優秀的企業家和經營管理者,學習古人智慧,啟迪心靈,開拓思維,提升境界。博學書院設置有12門精選課程:《周易》智慧與現代管理、《孫子兵法》與東方戰略、儒家智慧與修身之道、毛澤東統帥之道、《人物誌》識人用人之道、《貨殖列傳》之商賈傳奇、《資治通鑒》與商業智慧、法家智慧與現代管理、禪宗智慧與心靈修煉、《王陽明心學》、《黃帝內經》與養生智慧、《道德經》與人生智慧。12位授課老師也都是國學大咖,例如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人、央視百家講壇《開國大典》主講人江英,中國國學研究院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清華客座講師康華蘭,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葯大學國學院院長、當代四大國學領軍人物之一張其成……等等。在教學模式上採取了游學模式,知行合一,加深學員對國學的感悟。例如《儒家智慧與修身之道》教學地點就設置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在這里報名學習的學員都是企業家或者企業高管,將古人智慧應用到企業管理,相互切磋,共享企業成功運營經驗,對企業的發展幫助很大!博學書院總部在深圳,全國各大城市都有分部,想要了解的話可以去他們官網看一下,希望我的回答能解決你的問題!
『陸』 中石題中的那個「中石」是何許人也、
是指歐陽中石先生。
歐陽中石,1928年生於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陽鎮西徐村。著名的學者、教育家、書法家、京劇愛好者、書法教育家。
1981年,歐陽中石被調到北京師范學院(現為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系,走上了書法教育之路。那是中國書法教育逐漸復興的時候,歐陽中石與當時許多的有識同道共同承擔了一個艱巨而又偉大的歷史任務——開辟高等書法教育。
歐陽中石2006年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齊白石藝術函授學院副院長,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博士後導師。
(6)盛德博學文化研究院是干什麼的擴展閱讀:
歐陽中石的書法如其為人,格調清新高雅,沉著端莊,俊朗而又飄逸,古樸而又華美。觀他的作品,如欣賞高山流水,又如見萬馬奔騰,足見他無日不臨池的深厚功力和勇於創新的精神,開創了一代新書風。
他出版了《歐陽中石書沈鵬詩詞選》、《中石夜讀詞鈔》、《當代名家楷書譜·朱子家訓》、《中石鈔讀清照詞》、《老子〈道德經〉》等眾多作品集。
其書法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個人傳記先後被載入山東大型當代歷史人物傳記畫冊《中華泰山兒女》、中國大型當代歷史人物傳記畫冊《中華齊魯兒女》系列叢書。歐陽中石博學多才,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有較全面、精深的造詣。著述40餘種,涉及國學、邏輯、戲曲、詩詞、音韻等。
『柒』 北京博學盛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北京市注冊資本:10萬元法定代表:王占偉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登記狀態:在營登記機關:朝陽分局注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湯立路218號5層506室
法定代表人:王占偉
成立時間:2011-10-17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1432423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阜通東大街1號院3號樓2層1225
『捌』 愽學篤行,盛德日新
其中「博學篤行」語出《禮記•中庸》,而「盛德日新」則轉語《周易》。先賢們在《中庸》中告誡學子們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其實這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問學的慾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好奇心是人生最大的求知動力,也是人心中的愛之能量的源泉,沒有好奇心,人便不會主動去求知,同時人也不會真心去關愛他人,沒有好奇心自然也就不會感到天地的造物之美和生養之德。尤其重要的是,「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的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且必須成為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乃因無根而不能成木,無源而無以為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得到的東西都會因不真確、不扎實而落空,而消散。這就是「慎思」了。學是越辯越明的,故「明辯」為第四階段。
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中國文化事實上是一種「實踐理性」,他不空開各種思想葯鋪,炫耀五花八門的思想、思潮,而是認准正確的,然後實行。所謂知行合一就是這種意思。而「篤行」之所以成為為學的最後環節,乃是因為它是有無所學,或學而有無所得的最後檢驗和落實。不經此一環節,就無法證實是否真有所得,或所學是否正確。而且「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因此以」博學篤行」為校訓之端,實就為學而設定,於勸勉學子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但學校有兩種使命:其一為學術研究,其二位為培養人才。無學術研究,就沒有培養人才的權利和資格,甚至沒有培養人的可能性。從「博學」到「篤行」,主要還是用來勉勵莘莘學子的。學生若能於此有得,則一生可以得益受用。而「盛德日新」,則又從另一角度來說明辦學的宗旨、學校的風貌、校內學者和所培養的學人的風貌。
《易•系辭》說:「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所謂「富有」就不是空乏,無論從知識、品格和審美能力上講,或三者聯合而論,都是可通的。古代的教育,尤其是傳統儒家的教育,極力要求學習要使為學者的品格發生變化。所謂「學能以變化氣質為功」每天都有進步,就是最大的收獲,也是道德的最繁盛的狀態了。無論學子的氣質,還是先生的人格,還有學校的內涵都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有所長進,這樣就會有盛德的「氣象」。無氣象,就不是好大學;無氣象,就不是好先生和好學生。涵養科學、人文以至深厚,德性就會沛然橫溢,人就有可能臻於」至善」之境界,養成完滿之人格。而德之盛,需要積久而成,不是一日之功德之為物,最怕一暴十寒。堅持不懈的日新,始終不渝的創造,才是盛德的狀態。《尚書》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要求一日也不間斷的發展並成長起來。北宋理學家張橫渠先生有詩表示這種每日求新的精神:「芭蕉心盡展新枝,心卷新心暗已隨。願學新心養新德,旋隨新葉起新知。「日新」就是堅持不懈地研究學術,追求真理,創造新知。領會聖賢教誨,日積月累,必能達於天人,以入於窮神知化之境界。而日新之要,惟在此心之求伸求新。究其大端,無非卓然有立,不為流俗所污,不為習尚所使。必以日新之積而成盛德之美,乃能恆久立於不隳之墮之地,乃能不斷張揚大學文化之精神,乃能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有所貢獻。
尤其重要的是,博取知識、潛心實踐、涵養德性、創造新知的過程,既是養成完滿人格的過程,也是情感體驗的過程。至善與大美合一才是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的目標,更是現代大學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因此,以「博學篤行,盛德日新」作為校訓,涵蓋了大學教育必不可少的知、行、情、意、德等詩句因素,既體現繼承往聖的歷史傳統,又可彰顯開啟來賢的實際功效,文理兼顧、中西貫通,這既是目前學校的發展現狀,也是今天大學的必由之路。
『玖』 湘潭大學是985還是211大學
湘潭大學既不是985大學,也不是211大學。 全國共有115所211大學,39所985大學,目前教育部門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學的申報,已經統籌為雙一流大學建設。
師資力量
據2022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1645人 ,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超過76% ;有留學經歷的教師達25%,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1人、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1人、英國物理學會會士1人、「萬人計劃」人選4人,教育部創新團隊4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 ,國家傑青、優青基金獲得者5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全國模範教師4人,全國優秀教師9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馮康科學計算獎獲得者2人,中國高被引學者3人 ,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 ,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1人,全國專利信息領軍人才1人,湖湘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創新團隊3個,湖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7個,湖南省自科基金創新研究群體4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2人、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獲得者21人等。
『拾』 老子 是什麼人啊!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一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
姓李名耳,字伯陽,誕生於渦陽縣。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任守藏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
他博學多才,孔子用游列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答關(位於今河南靈寶)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名《老子》),最後不知所終。《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
老子的思想被莊子所傳承,並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