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客家有哪些民俗快快!!別太多,簡潔些。
禮儀習俗(一)傳統婚嫁習俗
說媒 過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歲以後就可托媒人說媒,介紹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說,也有女家請媒人先訪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兩家通過央媒說合,如雙方都有意,就約定時間「看妹子」。
寫庚帖 雙方同意後,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後,各請算命先生來「合八字」。如八字合得來,不會相沖相剋,就寫出庚貼(俗名婚單),各置於香案之上,如三天內無不祥之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 廣東最美客家古村落(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貼送還女家)。
編紅單 也稱「開紅婚帖」,或叫講財禮。由男方父母,宗親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將男方要送給女家的財禮開具出來。紅單中有的還要寫上回婿禮品,如帽、銀花、衣服、鞋、襪等。開紅單過程中,雙方會討價還價,最後協商敲定。紅單開完後,男女雙方還要交換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後男方來人在女家吃完中飯回去。
定親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確定下來。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豬頭、魚、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場。吃完中飯後,女孩子要出來見面,稱男家父母為爸媽,兩家父母相互稱親家、親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時間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後,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親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幾人,不帶禮品,就是帶一點,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後,男方要請算命先生擇定過門日子,包括新娘出門的日子、時辰,到男家後歸門的時辰,此外女方裁紅衣、男方鋪床的日子也要同時擇定。
送菜和抬嫁妝 新娘過門前一、二天,男家要請宗親將紅單規定的聘禮和魚、肉、禽、面條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來時就把妝奩、傢具等帶回男家。
迎親 也叫接親或過門。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親,有鼓手樂隊,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轎的,有燒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廟宇、社公燒香),一個挑擔的,一頭挑帶路雞(一公一母), 客家文化宣傳大使 客家妹妹鍾彩媚[4]另一頭是酒和松明,一個女的要帶上新娘穿的衣服,還有扛木篋的二人,要扛去魚、肉、酒、糕餅、香煙、鞭炮、蠟燭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轎,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權代表,隨帶紅包一、二十個。
接親的人到女家後,先吃點心,然後由女家二人帶著到祠堂燒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設宴請客。
新娘動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時或卯時,越走天越亮,象徵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門,也不會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親隊伍前面是打燈籠的,接著是吹鼓手,花轎在中間,後面是接親的人。
新娘到達男家,如還不到所規定的入門時辰,就要在大門口坪上或在門外旁邊房子等候。入門一般是早上七、八點或八、九點,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門時辰,新娘要踢轎門,由男方的伴娘將新娘牽出轎,然後在大門口「過火堆」,新娘從用杉樹枝燒起的火堆上跨過,才進大門。
拜堂 新娘在鼓樂聲中進到大廳以後,就開始拜堂。大廳擺設香案,東邊站父母、長輩,西邊站外戚,北邊站房親,南邊站小輩。拜堂前,外家要給新郎掛紅,用五尺長的紅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紅五尺長,一心拿來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貴子,早生貴子中個狀元郎。」拜堂時,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禮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對拜。
最後是親戚見面,要給新娘紅包。拜堂畢,伴娘用紅羅將新娘牽進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聲中從房門口向大廳撒喜糖。然後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盤捧上一隻雞,邊端酒邊講:「團團圓圓,璧合珠聯」,「觀音送子,早生貴子」;「夫妻和好,白頭到老」。 (此禮儀在梅州地區亦已不常見,被現代婚禮模式取代)
中午辦酒席,吃婚宴,用高聲地炮邀客,每半小時放一次,酒席開始入席時放三響。接著由禮生報名單,一桌二個上席,按輩分和親疏,先安排上席就座,然後其他人隨便入席。男女賓客分開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鬧房 鬧房一種在大廳鬧,一種在新房鬧,也有先在大廳鬧,後到新房鬧。鬧房期間,鞭炮隔幾分鍾放一次,一直鬧到午夜方停。
回門 也叫「轉門」。一般是婚後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來請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罷午宴,當天回來。
送滿月 結婚後一個月,新娘娘家要來送滿月,同時送來小雞、蔬菜、種子、谷種、豆子等,示意五穀豐登,財丁興旺。
(二)傳統喜慶習俗
1.誕生禮儀
標志著一個人出生的慶賀和祝福,是人生中的開端禮儀。
催生 出嫁女兒懷孕快分娩時,一般是嬰兒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帶著雞、雞蛋、面條、粉乾等來到女兒家「催生」,有預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親已不在,則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設宴招待。
小孩出生後,女婿要帶著雞、蛋、米酒(有的帶幾十斤)到岳家去報喜,外婆家要請客,至親友好都會來參加,以表示祝賀。外公、外婆會回贈雞和紅蛋。
做三朝 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先給小孩洗澡,請接生婆吃飯。外婆會送來大公雞 亮勝客家藝術中心、雞蛋、面條、糯米粉等。要做「三朝酒」,宴請外婆及親房。有些地方還要給至親親友送紅蛋,親友在滿月前會回送雞、雞蛋、面條等物。
做滿月 嬰兒出生一個月,要做「滿月」,外婆會送來大公雞(很多地方送大閹雞)、雞蛋,還會送來嬰兒穿用的衣服、小被、帽子、項圈、風衣、裙、銀手鐲和背帶等,舅舅、舅母、姨姨等女家親戚,一般都送小母雞、雞蛋、衣服、布料等,姑姑、叔伯等男家親房也會來慶賀。
一百天 小孩出生100天,也要慶賀。這一天,外公和女家的伯叔會拿公雞來慶賀,其他親屬一般都要給嬰孩送紅包。
做周歲 孩子出生一周歲,要做「周」,慶賀孩子「得周」。周歲比滿月更為隆重,來慶賀的客人也更多。
客家婦女生小孩前家裡都會准備生雞,一般一百多隻,等婦女生完小孩後,殺雞跟酒一起煮,叫做在「雞炒酒」,酒是自家釀的糯米酒。有句話叫做」吃了雞炒酒,一月就能下田「,說明其對產後恢復很有幫助。
2.成年禮儀
客家的成年禮儀分男、女兩種,男子的成年禮儀叫做「冠禮」,女子的成年禮儀叫做「笄禮」。 (現在好像已經無此禮儀,至少在我所在地(世界客都——梅州)沒有了)
3.壽誕禮儀
做生日 客家人與各地的習俗一樣,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日,但以做大生日較為普遍。從十歲「啟十」起,一直做到四十或五十歲,到了六十以上,可稱為祝壽。做生日要吃壽面和荷包蛋,示意長壽百歲。 (此習俗亦已簡化,只做大壽:六十歲以上)
祝壽 祝壽時,出嫁的女兒要送來大公雞,還要送壽衣、壽帽、壽餅、壽鞋、壽襪,從頭到腳一整套,父親做壽,同時也要給母親送上一整套,此外還要送來壽軸、喜炮、壽燭、公雞以及壽桃、壽面、壽餅、壽酒、壽肉等。其他人來祝壽,一般親友送壽幛、壽聯,或者再加上送禮金。
不少地方,七十歲以上高齡、子孫多、家境較好的老人祝壽,要舉行拜壽儀式。
客家人生日和祝壽,是知情人自行送禮,上門祝賀,先賀後請;除內親、至交有發請帖外,不賀不請。
4.建房遷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喬遷新居亦視為重大喜慶之一,要進行隆重慶賀。
建房時,房屋定位,房門定向都要請堪輿先生測定,豎柱上樑時,要張燈結綵,貼紅聯。新房建成後,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進行「驅邪」、「除煞」,然後才能遷入居住。
遷入新居時,要隨帶燈籠(或油燈)、火籠、秤等進屋,還要帶一窩小雞,蒸一甑飯捧進新屋,以示新丁興旺,喜氣盈庭。遷新居要辦「入宅酒」,宴請親友和建屋工匠及幫工等。菜餚中要有韭菜、豆腐、豬腸、豬血和米糕等,示意長長久久,發財高升。
(三)酒俗
客家人十分好客,每當親朋戚友到來,他們都喜歡以家釀米酒相待,這種米酒又稱「水酒」,如是初開壇提取的酒,稱之為「酒娘」。這種「酒娘」好喝,度數雖然不高,但後勁大,容易醉人。他們在喝酒時,很注意禮節。
客家人喜歡使用四方桌,俗稱「八仙桌」,一種可供八個人同坐的木頭桌。上座時,他們很重視席位的安排,一般按親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座。宴席間的大小位,是這樣安排的,如正廳只排有一張桌子,這時以面對大門的左側為首位,右側為第二位。然後從左到右,穿插論序,面對正廳的右側為最小。如果安排二張桌子,這時候以左邊桌位為大,右邊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如果安排三桌,稱之為「一品席」,這種情況,以首席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間第一回斟酒(亦稱篩酒),是按尊卑長幼次序先後斟酒,最後再給自己斟酒。酒斟好後,酒壺嘴不能對客人,要對著自己,否則就是失禮。敬酒時,敬酒者要站起來,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誠意),右手舉杯講幾句祝頌的吉祥語,並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遲到,視不同情況罰酒1-3杯,婦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離席。
客家人喝酒時,為了增添酒興和熱鬧氣氛,在各種宴會場合,或俗、或雅、或簡、或繁,都有猜拳助興的習俗。猜拳時還有一些規則,比如出三時,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時,大拇指要側向,不能往上翹。出二時,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時要側向,不能象燈駁殼槍一樣食指指向對方,以表示禮貌。
客家人酒令,具有豐富的知識性。猜拳的數字從零到拾,如猜中雙方所出的手指合計數,即為勝方。如雙方同時猜中或均未猜中,也有採取「四字式」叫法,比如猜「一」時叫「一品高升」;猜「二」時,叫「兩家和好」;猜「三」時叫「三星高照」;猜「四」時叫「四季發財」;猜「五」時叫「五子登科」;猜「六」時叫「六六順心」;猜「七」時叫「七巧成圖」;猜「八」時叫「八仙慶壽」;猜「九」時叫「九久長長」;猜「十」時叫「十全十美」。所以喊的就是吉祥語。
喝酒猜拳時,一般以三杯酒為一組,輸拳者喝酒,三杯酒喝完就算過關。如余興未了,可再來一組或幾組。如需請人代拳、代酒,應和對方協商,,徵得對方同意才行。除了猜拳斗酒外,還有出手指點數字斗酒,做法是席間指定一人為首,按大家所出手指的總數,算到誰,誰就得喝一杯,例如大家所出手指是六,從為首者算起,到第六位即為喝酒者。另外也有「轉湯匙」斗酒的,桌中擺一個湯匙,由一人旋轉湯匙,待湯匙停止轉動時,湯匙柄指向誰,誰就得喝一杯。除外還有「猜單雙」斗酒的,在手心中任意放入一枚或兩枚硬幣,讓別人猜單、雙,輸者喝酒。
客家人酒令花樣多,有文化的人還喜歡「字詞令」(包括地方特產令、農諺令等)、「詩詞令」,此外還有「通令」(多是別出心裁,涉及意趣,令人忍俊不禁。),包括猜謎等。客家人喜歡通過酒規酒令、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游戲,增添酒興,消除寂寞睏倦,直至盡歡盡醉。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習俗禮儀都是傳統禮儀,現在有些禮儀已經簡化,甚至不再舉行。
(四)好客多禮
客家人不但好客而且多禮,在狹窄的路上相遇,會主動讓路,年輕的讓年老的,男的讓女的,大人讓小孩,空手的讓挑擔的,挑輕擔的會讓挑重擔的,挑重擔的會讓給扛抬的,相互禮讓是客家人的美德。
人與人相遇,會打招呼,並相互問好,即使是陌生人,也會以親人稱呼對方,比如遇到與自己年紀相似的人,男的稱之謂「老撥」(「撥」是方言,是哥哥的意思)女的則稱之謂「大嫂」、「大姐」。如果對方年齡比自己大,男的一般稱之謂「大伯」,女的稱之謂「嬸婆」,如果對方年齡比自己小,則稱之謂「老弟」、「老妹」。對開店經商者,男的稱之謂「老闆」,女的稱之謂「老闆娘」或「老闆嫂」。對工藝人一般都稱之謂「師傅」,對醫師則稱之謂「醫生」。小孩稱與自己父母年紀相似者謂「太伯」、「阿叔」、「阿姨」,如果和自己爺爺、奶奶年紀相似者,則稱之謂「老阿爺」、「老阿婆」。
客家人很注意人際往來的禮節。「上家過來下家客」,也就是說,上家人到下家來,就會被當作客人一樣對待。親戚朋友之間,每遇喜慶,都會登門相賀。客家人一向熱情好客,注重禮節。凡是宴請或吃便飯,都有一定的禮節,如按輩分入席,男女不同席。筵席中來客,依次是首席舅公太(曾祖母外家),其次是舅公(祖母外家),再次為舅父(母親外家),民間稱之為「三代親」。城裡男家結婚宴請時,首席為舅父,其次為舅公太再次為舅公。若首席不到一般不開筵,如果是因故或對主人有成見,不願到席,主人應把席位留下,讓它空著,方可開筵。除「三代親」為上賓外,姻親次之,親屬同族則以輩分及年齡分次入座。朋友可以左右隨便入座。如果是建房上樑請客的,其首席應是工匠和地理先生,其次為上述的「三代親」,席次由宴請的主人安排,遲到的要飲酒表示歉意,中途離席要向主人說明原因,並向同席者表示歉意,宴席中間,主人來謝客敬酒時,客人要起立表示禮貌。
平時,如逢客人來到,主人會很有禮貌地打招呼,並請客人進屋坐,同時以煙茶相待。無論是城裡或鄉下的客家人,屋裡都建有小浴室並配備有浴盆,客人來到後,女主人會客氣地燒一大鍋開水,用水桶裝著,拿進浴室,同時還會提進一桶冷水,讓沐浴者對滲著洗,使水溫不會過熱或過冷。讓客人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消除旅途的疲勞。「一家來客,四鄰接待」這是山村客家人的風俗。無論是誰家來客,左右鄰居一般都會炒煮幾碟菜餚,溫熱一壺糯米酒,端到來客人的鄰居家裡,擺上餐桌,並親為來客斟上一碗酒,請客人品嘗自己的家釀和自己烹調的的菜餚。即使鄰里之間曾發生過口角,也會不計舊時怨恨,照樣提著酒壺端著菜餚,到鄰居家款待客人,這樣一來,鄰里之間便會和好如初。
如逢年節,親友之間都會互相拜年,拜年時往往會包一個紅包,並且帶一包如冰糖、紅糖等之類的食品做為禮物,主人必定會留客人飲酒並佐以各種臘味,在和親戚朋友飲酒時,主人會夾一塊雞肉或鴨肉放進客人的碗里(每頭雞、鴨一般切成9至11塊),另加二個圓蛋,以示敬重,如果是稀客,要以雞腿或鴨腿相待。客人回家時,主人會把紅包(另添點錢)及禮物退回,表示敬重。客人辭別時,主人應讓客人先行,如客人年老體弱,出門時主人會小心攙扶,或讓小輩送他(她)歸回家中。
(五)傳統歲時習俗
過年 「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與全國全省多數地方一樣,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 中國客家博物館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准備過年。九、十月開始曬番薯片、米糕片供過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開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戶戶要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後要把灶台刷干凈,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燒香、點燭、放紙炮。
入年界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准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限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曬被褥蚊帳,乾乾凈凈過年。
過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過年氣氛最為熱烈、最為歡樂愉快的一日。這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宗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谷倉門上、禽畜欄前、傢俱床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凈凈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布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敬完祖先過後,每家每戶會到圍龍屋前廳點燃長長的鞭炮,用很長的竹篙串起,一邊放一邊往自己家門口走,意思是把福氣接回自己家裡。
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菜餚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一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然後開始吃飯。席間,老人小孩吃雞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歲 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凈凈,以備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開大門 正月初一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飯後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小孩們穿著新衣,歡樂嘻戲,有的爭向年長者拜年:「公公叔叔家發財,糖子餅果拿給涯(我)。」
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特別是新婚女婿(岳家會用書貼來請)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倆口一起去,也有隻女婿一人去;有的當天回來,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和香燭、鞭炮等,到時要在岳家祖先靈前燒香、點燭、放鞭炮。中午岳家請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熱情。
吃歲飯 初三早上吃「歲飯」(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飯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幾個人就插幾雙,再插上一根帶葉樹枝,有的還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歲飯前先要把飯擺在「當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歲飯要准備很多菜,有雞有肉,與大年三十吃團圓飯差不多。初三不能殺生,雞要在初二殺好或過年時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廳堂的祖宗畫像要收起,紙門簾要取下燒掉,外出做工幹活的就可以啟程了。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家家戶戶要籌辦菜餚,喝酒過年。要鬧元宵,新春遊樂活動到達高潮。
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樂活動不斷,以游龍燈、舞獅為多,有的從正月初一、二起開始活動。龍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貼,來後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宇和祠堂向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春節後的第一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開墟」。春節到元宵期間,各地還有以下一些游樂活動:
」賞燈「 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幾天,都是客家人很注重的節日,上一年家裡有小孩出生的,就會在這時候請所有親朋好友過來一起慶祝,以小孩喻為燈芯,有傳宗接代的意思,所以稱」賞燈「。
送春牛 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組成一個小隊,向各戶送春牛圖,有吹嗩吶的,打小鼓的,敲小鈸的,在每家門口吹打,送上「恭賀新禧」紅貼,主人會給紅包。
稻草龍 一截一截,插滿香火,由小孩抬著到各戶灶前和豬舍牛欄去舞,祝賀合家平安、六畜興旺,各戶要給紅包,小孩得歡樂,主人求吉利。
蝙蝠燈 也由小孩逐戶去舞,「火龍進屋,要你蠟燭」,「恭喜發財,買田建屋」,蝙蝠燈不收紅包,只要蠟燭。
船燈 燈狀似船,在陸地表演游唱。春節前排練,鑼鼓隊,奏十番配合。到村以後,吃罷點心,在開闊場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懷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枝花」等曲調,艘公只管劃船不唱曲。晚上要在祠堂「開天官」,唱「天官賜福」等,最後喝酒吃飯。
獅燈 有儺人出場,一個獅頭,一個獅尾,一個孫猴子,一個沙和尚,還有鑼鼓隊。獅、猴、沙和尚演唱完後,要進行武術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獅隊過年前要請師傅教練武術。
春分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清明 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區除大部分是春分掃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掃墓的。清明節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壇的。
端午節 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家家戶戶買肉、殺鴨、包粽子、做米果過節。端午是個大節,許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會回家過節。
中元節客家地區多以七月十五為「鬼節」。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過節,謂「七月十 山水客家四人過節,七月十五鬼過節」。
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中秋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俗稱「八月節」,也是個大節。吃月餅,賞月,慶團圓。各家各戶要置辦酒菜,買豬肉、宰雞鴨、做米果過節。中秋晚上,家人團聚過節,飯後吃月餅賞月。
重陽節 九月初九日為重陽節,也叫重九節,俗稱「九月節」,是年尾大節,有「過了重陽無大節」之說,出門的人很多都要趕回家過節。這一天,很多地方人們要帶著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風箏,謂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說,此俗系祖先從北方中原帶來,代代相傳至今。這一天,有些老人和婦女則上山到庵廟燒香拜佛。
冬至 冬至在農歷十一月,也叫「過冬年」。過冬至要吃豬肉、牛肉,做米果、煮湯丸,有錢人要吃鹿茸、人參補冬。
② 洛帶客家會館文化
洛帶會館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包括廣東會館、湖廣會館、江西會館、川北會館。洛帶會館建築群宏偉壯觀,布局考究,既反映移入民原籍的建築風貌,又結合川派建築特色,內部構件細膩精巧,各種雕飾圖案栩栩如生,技藝精湛。為研究會館建築的珍貴資料。2006年,洛帶會館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東會館
又名南華宮,位於洛帶鎮上街,為清代填川粵人聯絡據點。始 廣東會館
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光緒九年(1883年)重修。會館坐北朝南,中軸對稱布局,佔地約3050平方米。廣東會館是全國保存最好的會館之一。
湖廣會館
又名禹王宮, 湖廣會館
位於洛帶鎮中街,為清代填川湖廣(今湖南、湖北)人聯絡據點。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民國元年(1912年)毀於火災,民國二年(1913年)重建。會館坐北朝南,佔地約2750平方米。
川北會館
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1998年遷建至洛帶鎮正興村 川北會館
,為旅蓉川北藉商賈聚會聯絡據點,現僅存大殿、戲台。戲台為二層,重檐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雕花門窗,頂飾藻井。遷建後的會館 江西會館
佔地約3330平方米。
江西會館
位於洛帶鎮江西館街,始建於清乾十一年(1746年),為清代填川江西人聯絡據點。四合院布局,由前中後三殿與廂房構成,前殿為卷棚硬山頂,後院戲台為重檐歇山頂,各殿木構件雕飾精美。會館坐北朝南,總佔地1185平方米。[1]
③ 有誰了解客家文化有誰知道「洛帶」
洛帶鎮位於成都市東部,屬於成都市東郊。行政屬於成都市龍泉驛區。距市中心約18公里。與龍泉驛區同安街辦、西河鎮、黃土鎮、洪安鎮、萬興鄉接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17℃,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水質、空氣均達國家標准,全年均適宜旅遊。與成都市東城十陵街辦的明蜀王陵同為龍泉驛區境內的文化古跡。地處成都市「二圈層」經濟圈,是四川省打造「兩湖一山」旅遊區的重點之一。
位於四川成都東山的洛帶鎮是一個客家古鎮,於三國時期建鎮,原名甄子場,傳說是因蜀漢後主劉禪的玉帶落入小鎮旁的一口八角井(該井現在位於鎮內洛帶中學高中部教學樓東後側)而得「落帶」之名,後演變為「洛帶」。唐宋時,隸屬成都府靈泉縣,排名東山「三大場鎮」之首。洛帶鎮位於成都平原與龍泉山脈的交接處,南距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政府所在地龍泉街道8公里 ,西距成都市主城區15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43公里、距離成渝高速陽光城入口3公里、距洪安火車站6公里。現在是成都市向東發展的主體區域。成環路繞洛帶而過,2009年經過龍泉驛區「『四路』拓寬改造工程」的成洛大道龍泉驛段已變成雙向八車道(不含非機動車道在內),是成都市的城市主幹道,將洛帶鎮與成都市區連為了一體。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隨著「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潮從沿海地區遷到了成都市東郊的洛帶鎮。在此之後,洛帶鎮逐漸發展成為我國西部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小鎮,而被稱為「西部客家第一鎮」。
幅員面積43平方公里,鎮域人口30479人。90%以上為客家人,講客家話,沿襲客家習俗。洛帶鎮內傳說眾多、古跡遍地,場鎮老街以清代建築風格為主。湖廣、川北等四大客家會館、客家博物館和客家公園坐落其中,又被人們稱為「客家名鎮」、「會館之鄉」。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鎮中發展迅速,現鎮上有許多特色小吃與土特產,如:傷心涼粉、古鎮老臘肉、天鵝蛋等,深受廣大遊客喜愛。關於客家文化 一、客家人
客家,在客家語與漢語廣東方言中均讀作「哈嘎」,原有「客戶」之意,系與當地土著居民的對稱,後相沿成為自稱。以洛帶鎮為中心,周圍十幾個鄉、鎮、街道還聚居著約50萬客家人,約占當地人口總數的八成以上,他們以是否會說客家話、祖先神位寫法和家族來源作為文化認同的標志。
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住我國中原一帶,因社會變動及戰爭等原因,曾有五次大規模的南遷,逐漸形成客家民系,成為漢民族八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第四次遷徙在清康乾之際,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自贛南、粵東、粵北向川、湘、桂、台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被稱之為客家移民史上的「西進運動」,四川客家即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
二、洛帶的客家主要習俗
客家人喜唱山歌,內容豐富多彩,全面反應客家人的生產、生活和情感世界。唱腔婉轉優美,唱詞生活氣息濃郁,且在每年端午節有斗山歌的傳統,男女對歌尢為吸引人,其中不乏即興之佳作,如《情妹放牛》、《情嫂收衣》、《昨天趕場酒吃醉》等,皆為難得之精品。客家菜多成系列,最著名為九斗碗,釀豆腐,鹽焗雞等。現洛帶境內的供銷社飯店的油燙鵝、新民飯店的野山菌全席和客家酒樓的水酥、面片湯等特色菜已成為洛帶客家餐飲的特色菜,遠近聞名。尢其是夏季,人工無法栽培的野山菌(當地人稱「雞腿菇」)出山之際,慕名前往嘗鮮的食客更是絡驛不絕。
四川省是全國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數量在200萬人以上,其中多數是清初廣東、福建、江西一帶移民的後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東山區域,學術界統稱「東山客家」。至今仍有150餘萬人能講客家語言,並保持客家的風俗習慣。洛帶每年會舉行水龍節,火龍節,由2008年開始起舉行客家祭祖活動。 三、洛帶古鎮 一街七巷子 洛帶古鎮景區內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大會館(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千年老街、客家民居、客家博物館、客家公園、燃燈古寺均保存完好,總面積達20000餘平方米,是我國古代建築「大觀園」中的一支奇葩;景區核心部分呈「一街七巷子」(分別為北巷子、鳳儀巷、槐樹巷、江西會館巷、柴市巷、馬槽堰巷和糠市巷)格局,空間變化豐富,街道兩邊商鋪林立,屬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整個「一街七巷子」是一個完整而封閉的防禦體系,若將所有巷子和街道的大門全部關閉,裡面的人是完全無法出來的。這是客家先民長達千年遷徙智慧的結晶,是客家圍樓建築特點的演變、發展和傳承,這在全國所有客家古鎮中是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一街七巷子」、「五館一園一寺」形成了整個洛帶古鎮的旅遊觀光畫面,融合了移民、會館等元素的客家文化是洛帶文化的主流:客家人、客家話、客家建築、客家風俗……一起構築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洛帶古鎮正以「天下客家第一鎮」的形象,受到海內外客家人和越來越多遊客的關注。目前洛帶古鎮景區正在創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④ 客家文化具體有哪些
客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創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語、戲劇、音樂、舞蹈、工藝、民俗、建築、人文、飲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是中國南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華夏漢族文化中獨特而又不可多得的瑰寶。千百年以來,客家人極力地保留著自己獨具魅力的文化,使客家文化既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漢族文化,又與時俱進地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而廣東客家文化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支流,和廣府文化、潮汕文化一樣,都是古代南粵土著文化與中原漢族文化在上千年的相互融合中產生的相對穩定的文化。盡管客家文化遍布中國的廣東、福建、江西、廣西、四川、台灣等省份,海外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對分布如此寬廣的客家歷史源流的研究,卻直到20世紀才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此前的客家源流也有一些零星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中葉。
⑤ 客家民俗具體有哪些
客家民俗:
1、做茶果
凡大時大節前,如春節、清明、中秋,家裡的女性長輩便喜歡聚在一起做茶果,「糍粑」、「甜皮咸餡」、「喜粄」、「印粄」等等。如今這個場景越來越少見,再到我們的下一輩,估計就只能從照片和明信片中再現這個溫馨的場面了。
2、婚慶嫁娶
客家人的婚嫁習俗最繁瑣,同時也是將中國傳統保留得最好的。譬如新娘入夫家門之前頭頂「米篩」,寓意就是「米篩頂頭千百眼,滿屋哥叔做官回,滿屋哥叔賺錢歸」。別以為這是老土的做派,連樂壇天王陶喆結婚的時候,他的妻子進門前也得頂著個「米篩」。
3、拜山祭祖
客家人最注重祭祀祖宗,本地簡稱為「掛紙」。以前多在秋天祭拜,如今也有春秋兩祭。祭祖一般是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這種情況下全族或全村都一齊出動,規模盛大,隊伍往往少則幾百多則上千人;之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4、節日圍餐
客家人喜歡熱鬧,尤其是親戚之間的聚會頗多,因此我們小時候都曾有這樣的記憶,大家到祠堂吃「圍餐」。只要帶上自己的碗筷和板凳,好菜好飯隨便吃,濃濃的風土人情讓人非常懷念。
5、新春上燈
年十二上燈,在客家人的習俗里,燈諧音「丁」,即添丁的好兆頭。春節後元宵前,凡是生了兒子的家庭都會購買燈籠點起來,如果在宗祠里有組織,還能到集體點燈,是為「上燈」。
(5)龍泉驛有哪些客家文化知識擴展閱讀:
1、客家人受儒家學說的熏陶,在輾轉南遷過程中戰生荒、求生存、圖發達而逐漸形成的文化心理意識的積淀,客家人在生活中十分重視彩頭,或稱兆頭。
2、客家人經營的商店、廠場名稱,普遍進用昌、隆、興、利、秦、和、豐、發、盛、茂等字,其寓意可想而知。
3、讀書求出路,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風尚,許多小學名如啟幼、育民、培益、文德、宣明、培英、四育、中興,文鋒等,都包含預祝成才成器的心願、每年初開學那天,家長都要給讀書的孩子吃上芹菜、蔥子、蒜子、雞肉、雞蛋等,芹萊諧勤奮,蔥子諧聰明,蒜子諧會算,雞諧乖(健康),雞蛋(又稱雞春)諧春光。
⑥ 客家文化具體有哪些
客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創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語、戲劇、音樂、舞蹈、工藝、民俗、建築、人文、飲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是中國南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華夏漢族文化中獨特而又不可多得的瑰寶。千百年以來,客家人極力地保留著自己獨具魅力的文化,使客家文化既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漢族文化,又與時俱進地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而廣東客家文化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支流,和廣府文化、潮汕文化一樣,都是古代南粵土著文化與中原漢族文化在上千年的相互融合中產生的相對穩定的文化。盡管客家文化遍布中國的廣東、福建、江西、廣西、四川、台灣等省份,海外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對分布如此寬廣的客家歷史源流的研究,卻直到20世紀才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此前的客家源流也有一些零星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中葉。
⑦ 客家傳統文化有哪些
客家民系的真正形成,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百年歷史,然而客家人所創造的絢麗多姿的文化、獨特的風情風貌卻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千百年來,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長途跋涉和頻繁的遷徙中;不僅保留了古老漢民族固有的優秀文化傳統,而且還吸收了閩越、畲、瑤等族的優秀文化和風俗,從而使客家文化千情萬種、雲蒸霞蔚、獨具特色.成為漢民族文化中光彩奪目的一頁![客家娶親]閩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禮別有風趣。男家的迎親隊抵達女家,新娘出門站在畫有八卦太極圖的米篩中換上新鞋,稱為「過米篩」象徵留下娘家的活土(財氣),到婆家去重創業。接著背出家門,上車(古時用轎)時兄弟用一碗水潑到車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此時,新娘放聲慟哭。到達男家後,在一福命婦手捧盛著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園盤)的牽引下跨過火紅的木碳爐,以示「興旺」。入門時,新娘跨雞而過,稱「攔門雞」。進入廳堂拜堂後,即入洞房,婚宴開始。深夜鬧洞房,酣樂為止。[迎春]是在農歷立春日,州官縣尹親赴郊外舉行迎春牛儀式,由官員親自扮春官鞭打紙扎春牛或真牛下田犁田,以示重農勤桑。農村則在神前祭祀,家家戶戶採摘冬青樹枝和桃李花,扎在竹竿上,製成「春把」,從天井伸向高空,堂前擺上供品,「立春」時辰一至,焚香燭、放鞭炮,稱「迎春接福」,祈求全家安居樂業,稻菽豐收。有的地方,用土捏成春牛或紙扎春牛,分送各戶,置於灶君之旁,以祈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客家婦女的涼帽]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涼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麥桿編成,斗笠的頂部縫有布,有的還綉著花(多綉梅花),邊沿四周,除正面外,還垂掛著五寸來長的褶疊均勻五彩斑斕的布,遠遠望去象一朵朵飄逸的艷麗鮮花。未婚的姑娘還在垂布的兩端編織著五顏六色的綵帶。綵帶便成為客家姑娘婚否的標志。涼帽除有遮擋陽光,防雨水、防塵、防沙外,亦是客家婦女的獨特的頭飾。[連城「走古事」]連城縣境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民間娛樂活動。走古事,以戲曲裝扮的兒童立於轎台之上,由22名青壯年抬著,於正月十四上午十點許,在菩薩轎、萬民寶傘、彩旗、十番鼓樂隊的簇擁下,一路鳴銃,在數以萬計的鄉民和遊客的圍觀中,開始競賽,直走到領先的「天宮」棚同第二棚「古事」脫節時,鳴銃進入寸中,第一次 「走古事」結束。第二次是正月十五日「古事」列隊到村中的溪流里。鼓樂隊相互潑水透濕,然後響三銃,「古事」棚蜂擁下水,逆水徑走,他們不顧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來,勇往直前,激烈兢爭,直至抵達終點方允遏止,人們在歡娛中取樂,在兢爭中健身,是春節期間獨特民間體育、娛樂活動。[龍岩採茶燈舞]距今有150多年歷史。採茶燈舞以「採茶」和「撲蝶」為基調,配上輕松流暢的民間小調,輕歌曼舞,充滿歡快熱烈的氣氛,是福建民間舞蹈的一朵奇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把此曲收入文庫。[姑田游大龍]元宵佳節游大龍是連城姑田傳統的群眾性文娛活動,始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姑田紙扎龍直徑70厘米,長600餘米,由一百五十節組成,由600餘名青壯年參舞,被譽為 「天下第一龍」。[閩西漢劇]具有獨特風格,廣泛流行於閩西客家地區和龍岩、漳平等地,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分生、旦、丑、凈四門行當;樂器方面有頭弦、月琴、三弦、琵琶4大件,還有二胡、笛子、嗩吶、大小鑼,銅鑼、碗鑼、堂鼓、大小錢板、夾板等。經收集記錄有本子的傳統劇目達200多個。[閩西木偶戲]木偶多至36個,每個木偶由10多條線操吊,木偶身長76.59厘米,頭約8.32厘米,眼珠會轉、嘴會張合和四肢能活動。分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丑、老旦,文、武凈和文丑等角色。音樂唱腔分「高腔」和「亂彈」兩種。「高腔」的基本曲調為「九調十三腔」,以清為主,用客家話演唱;「亂彈」則吸收閩西漢劇的西皮、二黃唱腔,用官話演唱,木偶戲劇目有幾百個。50年代,閩西木偶戲代表隊曾赴上海參加華東區地方戲曲會演,榮獲「特種藝術表演獎」。
⑧ 有沒有什麼客家文化的資料和土樓的資料
客家圍屋「客家」之稱出於清代的一次大規模族群土客械鬥,是由當時在廣東西部江門地區(時稱四邑)相對而言以「地主」自居的廣府民系等冠予客家的,是一個他稱。械鬥之初仍無「客家」之稱,而只有土籍、客籍的區別。隨著械鬥的發展,又出現了犵獠等名詞,最終出現了客家一詞。「客家」這個他稱名詞後來由於羅香林的客家學說而廣為人所知,逐漸成為族群名稱,不少人開始欣然受之,自稱客家人。但部分人還並沒有接受這個名詞,如在贛州一些縣、桂東南和粵西等操相同語言的人自稱「涯人」。在台灣的部分,清朝和日據時期以廣東祖先和福建祖先來區分,福建客家被列入閩籍,而登記為閩籍的汀州府、漳州府客家因為語言親近關系,也加入粵黨。但現在台灣客家都已經接受「客家」稱呼,籍貫閩粵兩省的客家人一起團結奮斗,已經不分你我。
另外有一種看法如下:客家人稱自己為「客家」,是對對方的尊敬,對自己的一種鄙稱,顯示了客家人好客的傳統。
近來的客家會議
客家2004年11月18日,世界客屬第十九屆懇親大會在江西贛州成功舉行,來自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美國等22個國家和地區及祖國內地河南、四川、廣東、福建等17個省市區共100多個客屬社團、僑團3000多名海內外客屬嘉賓來到贛州。 2007年8月20日在河南洛陽偃師市結束的「客家先民首次南遷出發地」國際學術研討會確認:客家是中華民族的一支,一千多年來,他們從中原向外遷徙,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和海外各地。2011年11月30日,第24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舉行。
編輯本段
客家文化
綜述
客家人非常團結合作,在中國大陸多居於閩、粵、贛地區,故有濃厚的山區文化,客家人也被稱為「丘陵上的民族」。客家文化特點是耕讀傳家,保留古代漢民族的特點,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亦有「東方猶太人」之稱。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客家飲食
長樂釀豆腐客家人的飲和食,與漢族其他地區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由於本民系發展有其獨特的地理條件、歷史背景等等,飲食文化也別具特色。
客家菜特點的形成,與客家人的生活環境、生活水平有很大關系。客家人早期既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區,地濕霧重,食物宜溫熱,忌寒涼,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為突出,菜餚有「鮮潤、濃香、醇厚」的特色。出門即須爬山,生產條件艱苦,勞動時間長、強度大,需要較多脂肪和鹽分補充大量消耗的熱能,飲食以烹調山珍野味見長,略偏「咸、油」。 長期的遷徙流離及聚居地區經濟發展滯後,客家人艱苦度日,就地取材,制備鹹菜、菜乾、蘿卜乾等耐吃耐留的食物,家居可佐番薯飯並抑脹氣,出門可配野菜充飢,這便形成了「咸、熟、陳」的特點。
客家酒俗
客家人十分好客,每當親朋戚友到來,他們都喜歡以家釀米酒相待,這種米酒又稱「水酒」,如是初開壇提取的酒,稱之為「酒釀」。這種「酒釀」好喝,度數雖然不高,但後勁大,容易醉人。他們在喝酒時,很注意禮節。
客家人喜歡使用四方桌,俗稱「八仙桌」,一種可供八個人同坐的木頭桌。上座時,他們很重視席位的安排,一般按親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座。宴席間的大小位,是這樣安排的,如正廳只排有一張桌子,這時以面對大門的左側為首位,右側為第二位。然後從左到右,穿插論序,面對正廳的右側為最小。如果安排二張桌子,這時候以左邊桌位為大,右邊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如果安排三桌,稱之為「一品席」,這種情況,以首席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間第一回斟酒(亦稱篩酒),是按尊卑長幼次序先後斟酒,最後再給自己斟酒。酒斟好後,酒壺嘴不能對客人,要對著自己,否則就是失禮。敬酒時,敬酒者要站起來,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誠意),右手舉杯講幾句祝頌的吉祥語,並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遲到,視不同情況罰酒1-3杯,婦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離席。
客家人喝酒時,為了增添酒興和熱鬧氣氛,在各種宴會場合,或俗、或雅、或簡、或繁,都有猜拳助興的習俗。猜拳時還有一些規則,比如出三時,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時,大拇指要側向,不能往上翹。出二時,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時要側向,不能象燈駁殼槍一樣食指指向對方,以表示禮貌。
客家人酒令,具有豐富的知識性。猜拳的數字從零到拾,如猜中雙方所出的手指合計數,即為勝方。如雙方同時猜中或均未猜中,也有採取「四字式」叫法,比如猜「一」時叫「一品高升」;猜「二」時,叫「兩家和好」;猜「三」時叫「三星高照」;猜「四」時叫「四季發財」;猜「五」時叫「五子登科」;猜「六」時叫「六六順心」;猜「七」時叫「七巧成圖」;猜「八」時叫「八仙慶壽」;猜「九」時叫「九久長長」;猜「十」時叫「十全十美」。所以喊的就是吉祥語。
客家人酒令花樣多,有文化的人還喜歡「字詞令」(包括地方特產令、農諺令等)、「詩詞令」,此外還有「通令」(多是別出心裁,涉及意趣,令人忍俊不禁。),包括猜謎等。客家人喜歡通過酒規酒令、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游戲,增添酒興,消除寂寞睏倦,直至盡歡盡醉。
客家的「崇九」風俗
客家話"九"與"久"同音,故客家人把"九",視為"吉祥"的象徵,有"崇九"風俗。客家人建新房子,通常要挑選與九相關的日子,如初九、十八等。所建樓房的層數和房間數也是九的倍數,認為這樣可以長久同居共處。"九"在客家人的婚煙嫁娶中顯得尤為重要,男女雙方相親、換帖,一般都選與九有關的日子,聘金尾數要帶"九",如1999元,迎親的隊伍也要湊足9人,凡禮品都要9方為吉利。客家人做壽,壽粄要做81或360個,所用菜都暗切"三、六、九",如三鮮湯、燉狗肉(狗偕九),韭菜豆腐、重陽(九九)壽糕等等。
由於九與韭諧音,小孩破學啟蒙都要食韭菜。客家山歌也用韭諭九,如:"燕子含泥過九江,妹子送郎出外鄉,九月九日種韭菜,兩人交情久久長。"客家人對九的重視,還表現在把正月初九視為良辰吉日。春節後,出門做工、經商的人一般要到初九這天才離家啟程,期望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興旺發達。
編輯本段
客家四州
綜述
客家四州為贛州、梅州、惠州、汀州。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傳說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稱為「客家祖地」。梅州則因其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區而被稱為「世界客都」;贛州則與客家民系形成有密切關系,被稱為「客家搖籃」。
贛州
原名虔州。贛州是客家的搖籃,是歷史名城(保留完好的宋城)、文化名城、美麗江城、紅色故都。贛州府轄下十八縣之多,純客屬縣多,但是旅外華僑卻非常少,其在海外的知名度不高。贛州府以三種不同方言為主,包括本地話(老客話,屬客語於桂片)、廣佬話(新客話,屬客話寧龍片)、府城話(又稱贛州話,屬西南官話)。贛州府地區被譽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塊熱土、客家文化的搖籃。
梅州
梅州原名梅州,後改嘉應,義安,1988年再次更改為梅州市,轄梅縣、蕉嶺、五華、大埔、平遠、豐順、興寧市和梅江區六縣一市一區,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境內山川秀麗、資源豐富、民風淳樸,旅居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有360多萬人,遍布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世界客都」的之稱,享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之美譽。同時還享有「山歌之鄉、金柚之鄉、客家菜之鄉,單叢茶之鄉」美稱,梅州同時又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自駕游最佳目的地、中國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國十佳綠色環保標志城市、廣東首個宜居城鄉示範城市。
梅州市曾經舉辦過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和世界客家聯誼會,成功在2009年10月承辦2009年梅州世界客商首屆大會。以後世界客商大會每隔兩年在梅州舉行。因其為客家的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其知名度居「客家四州」之首。
惠州
惠州府是亦屬客家第二僑鄉,現轄惠城區、惠陽區兩區和博羅縣、惠東縣、龍門縣三縣。若以客家籍華僑而言,「惠州」一名在海外客家僑界中知名度猶勝於梅州, 惠州然就其經濟發展而言,乃居客家四州之首。此外原惠州府城卻存在著另外一種目前仍屬於爭議之中的特有方言(惠州話/惠城話)。
惠州府作為客家四州之一,惠州府不僅是客家民系的華僑文化象徵之一,而且更是客家民系的海洋文化象徵之一。惠州雖不是純客家地區,但客家一詞被用以指稱粵東山地居民,是從惠州開始的,惠州作為客家學的最初萌生地,有其歷史必然性。由於客家人的擴散、聚成、繁衍,惠州文化早已成為是客家文化體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惠州是最終形成的客家大本營中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海外客家重要的原鄉之一。
汀州
汀州府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國內各地客家居民大多都溯寧化縣為先祖曾 居處。汀州府籍華僑尤以籍貫永定縣最多。可惜「汀州」現在已經成為歷史名
詞,原來的汀州府各縣,現在分別由三明市和龍岩市代管,故而以「汀州」與
惠州、梅州、贛州並稱客家四州,有時空錯亂之感。
編輯本段
客家源流
綜述
客家城市——河源目前關於客家淵源的看法主要有2種:
(1)北方南遷漢人發展演變而來;
(2)北方南遷漢人融合南方土著發展演變而來;
在一般人看來,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漢人南遷移民的一支,在漫長歲月里,篳路藍縷,顛沛流離,歷盡艱辛,不斷融合當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變和發展起來的擁有數千萬人口的大民系。
根在九州
客家人根在漢族。
客家人之源,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在河洛。所謂河洛,指的是黃河、洛河。廣義上的河洛就是黃河中游、洛河流域這一廣闊的區域。狹義的河洛就是洛陽。「根在河洛」的依據有三:①家譜記載,很多客家族譜都記載先祖居住於河洛。②泰山石敢當的傳說。③客家文言;是一種唐朝後期的官話(a Basilect System of Mandarin )。根在河洛指的是客家的方言底層源出河洛,而不一定是指大部分客家人來自河洛;事實上客家人姓氏繁多,各姓氏有其具體來源的所在。必須說明一點,當代被稱為河洛民系者,不是指客家人,而是指閩南人,亦稱閩南民系;「河洛郞」是閩南語 Hǒk lò láng的譯音,本義為福佬人;河洛郞一詞不是指客家人。
遷徙原因
客家人的遷移包括客家先民的南遷和客家人的國內遷移與國際遷移。就遷徙行為而言,有主動和被動之分,與遷移過程的歷史相對應,遷移原因在各時期各不相同。總概各種遷移因素,有以下四個方面:
A.與遷出地有關的因素,即推因。
①耕地面積與人口數量的逆向發展,這是經常發生作用的根本因素。
②戰亂。殘酷的戰爭使繁華的城市和富饒的鄉村化為廢墟,數以百萬計的人在戰亂中喪生,剩存者為尋求安定的社會環境,被迫背井離鄉,遷徙各地,這是大規模突發性遷移的根本原因。
③官職遷調定居。
④游學、經商
⑤爭斗,包括政治斗爭,經濟斗爭等。
B與個人心理、生理有關的因素,即「已因」。
遷移者是具有特質的人,而不是遷出地的平均人,體現為富有冒險精神、不滿現狀等等,與個人因素密切相關。
遷移過程與路線
梅州—民國元老:何子淵先生故居光裕廬北方漢人南遷歷史記載很多,但客家先民由中原大批南遷始在唐朝末期,並不是每次遷徙都是客家先民的遷徙,而是有嚴格區分的,一般認為五代以前的遷徙是閩粵先民(包括潮閩、廣粵)的遷徙,五代至南宋時期的南遷,才是真正含義的客家人的遷徙。
A.兩晉南北朝
主要受八王之亂、永嘉之亂的影響,北方漢民大量南遷。其遷移遠者自今日山西長治起,近者由今日河南靈寶等地,沿潁、汝、淮諸水流域,向南行動,到達湖北、河南南部及皖贛沿長江北岸,此時的遷徙是閩粵先民(包括潮閩、廣粵)的遷徙。
B.唐末五代
主要由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及藩鎮割據等戰爭影響[1],南遷者遠者多由今河南光山、固始,安徽壽縣、阜陽等地渡江入贛,更徙至閩南;近者則從贛北或贛中遷至贛南或閩西,或粵北、粵東邊界,此時才是真正含義的客家人的遷徙。客家方言的發音,繼承了較多五代兩宋時的中原語腔調,也說明了這些。
C.南宋元朝
受金人南下,蒙古人入主中原及元末農民起義的影響。宋末客家人參加文天祥領導的抗元失敗後,為躲避元朝的追捕株連,形成空前的大遷徙,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形成「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特點,使客家人具有典型山區居民的特徵。元末明初的戰亂,又觸動了客家人的遷移。遷出地多為福建,遷入地則集中在循衍各地(今梅州,清朝曾設為嘉應州)。主要原因是循衍位於嶺南東部北上的最佳通道上,有較多的低窪丘陵地區可供開墾,加上在抗元過程中一度變為廢墟,即響應「文陸號召從軍勤王,崖山之覆,州人士死者十盡八九,井邑皆空」。故客家人從他邑遷來重新組合。由於大量客家人在元末明初遷入循衍一帶,從而使梅州成為客家腹地,成為客家的聚居中心,擁有「客都」的地位。
這一期的遷徙路線是:主要由閩粵嶺山地域,分遷至廣東中部及沿海地區,及四川、廣西、貴州、雲南和台灣等地,還有小部分回遷至江西贛南及贛中贛北西部羅霄山脈兩側,使江西的客家有新客和老客之分。
D.明末清初
遷徙原因一方面是內部人口的膨脹,另一方面是滿州貴族入主中原的影響。由於山多田少,人口與耕地矛盾的越來越激烈,不斷有人往外遷徙,如明嘉靖年間從程鄉、長樂遷海豐、歸善、新安等沿海地區,從汀州遷至福州等地。清初康熙年間從嘉應、韶州各屬遷至以廣州為核心的增城、花縣、新安、東莞、鶴山等地。「復界」遷至今天的寶安、深圳、香港、中山、台山等地,「湖廣填四川」遷往四川、廣西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舉兵勤王失敗後,為避株連,多隱姓埋名,或逃亡各地,很多人隨鄭成功遷到台灣
土樓E.同治年間
由廣東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而引起的部分客家人的遷徙。
廣東西路事件後當地大部分客家人在官府資助下向南遷入高、雷、欽、廉各州,尤以高州的信宜、雷州的徐聞最多,遠者渡海至海南島崖縣及定安等地。
以客家人為主體的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統治者要把一切姓洪的及其他參加起義的男女老少都加以屠殺,因此很多客家人或改名換姓,或逃亡外地。大批客家人逃到香港、澳門、汕頭、廈門和海口一帶,象契約華工一樣,被迫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南北美洲等地從事苦役勞動。這一時期主要由廣東中部、東部遷至西部、南部及海南與東南亞等世界各地。
客家的遷徙不是有組織、有領導的,而是無組織的非常煥散的遷移。
客家的形成
目前的主要觀點有:五代宋初;宋明時期;明代中葉以後;清代中葉以後。
一般認為在南宋時客家群體分化成為漢族的一個支系,初具規模。到明代中期,已經人數眾多,成為一大社會勢力,及至清代,客家人的自我意識更為增強,在社會舞台上表現很是積極、主動。客家在南宋時期形成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⑴客方言的形成。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重要標志。據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方言最遲在南宋時已形成。
南遷的移民保留了部分中原故鄉的鄉音,而留在中原的百姓則保留了另一部分古中原音,並不見得現在的北方語言已經完全不存在古漢語因素。閩語諸支系,存在一部分較為明顯的江南古腔調(古吳語)和三國兩晉中原語表達法;粵語方言,存在一部分較為明顯的秦漢交廣古腔調和宋元中原語表達法;客家方言的發音,繼承了較多隋唐兩宋時的中原語腔調。粵語對南北語都有繼承,因此與閩語、客家都有相近之處。
⑵相當的人口規模。人口是民族、民系的載體,沒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就無所謂民族、民系。對客家人口的歷史估量,難以用統計數字表示,但可從客家集中區的縣治數量作分析。
⑶共同的地理環境。贛閩粵三省交界地區為多山密林地區,交通閉塞,交往困難,十分有利於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形成地域與過程
客家宣傳大使目前的主要看法有:鄱陽湖平原;贛南的石城;汀州的寧化縣石壁村;梅州。
(1)客家腹地、大本營:贛閩粵邊區(贛州、汀州八縣,梅州、河源、惠州一帶);
(2)客家通衢:石城;
(3)客家錨地:贛州;
(4)客家驛亭:石壁;
(5)客家首府:汀州(明末清初以前);
(6)世界客都:梅州;
(7)客家僑城:惠州;
(8)客家古邑:龍川(河源、興寧、五華)
客家之流
今天的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地區最廣的民系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系之一。在中國國內有客家聚居的地區,共19個省區,265個縣市,其中純客或基本純客縣市41個,總人數約5500萬。另香港約125萬,澳門約10萬,台灣約460萬。國外遍布五大洲四大洋,分布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人口約1000餘萬。[2]合計起來總人口在7000萬以上。
⑨ 客家民俗文化介紹,客家民俗有哪些
客家大都是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移民來的。客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數民族,同時將其風俗也吸收、融合於自己的風俗之中,又在與其他地區、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們的良風美俗,加上客家人口眾多,居住地域廣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風俗在傳承和變異中,顯得特別豐富多彩,包羅萬象。
客家風俗是一個民族在生產、服飾、飲食、居住、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信仰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廣泛流行的、經常重復出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就是人們自覺的喜好、風氣、習尚和禁忌等,它流行於民間,為大眾所自覺傳承。漢族文化歷史悠久,風俗源遠流長,已有上下5000年連綿不絕的歷史。這一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歷史優勢,使得漢族的風俗,無論哪一種、哪一類,都格外豐富而迷人。
客家的風俗具有凝聚力。客家作為漢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風俗具有凝聚力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盡管客家風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風俗的基本內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這無論是哪一個省、哪一個地區,也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處西方民族包圍之中的客家人後裔,都無一例外。
客家風俗
1、客家農村的「打吊聚」
客家農村的「打吊聚」,意思是農村人閑暇時間或晚上,三、五個好友相聚在一起,搞點什麼東西吃。客家農村有句俗話:「打吊聚都要有個牽頭人。」意思是說,在閑暇時間要聚在一起,弄點東西吃時,也要有一個人出來組織、計劃安排。具體來說,牽頭人首先要確定好友有幾個,打吊聚的時間(在什麼時候)、地點(在誰的家裡搞)、吃什麼東西。到了約定的時間,三、五個好友便可聚在一起「打吊聚」了。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客家農村人的生活是較艱苦的。因此在那個時期,「打吊聚」時吃的東西都是比較簡單的:在靠近小溪邊的鄉村,白天,約好了晚上在誰家中「打吊聚」的三、五個好友,拿著捕魚蝦的工具在小河中捕魚、捉蝦。到了晚上,三、五個好友相聚在一起,在約好了的農戶家中「打吊聚」,用白天捕捉來的魚蝦,隨便炒了以後放些大米,煲粥吃。雖然用料簡單,但大夥吃起來還是津津有味。在「打吊聚」吃東西的時間里,好友們個個談笑風生,好一派歡樂和諧的氣氛。好友們無所不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都談,當然,談得最多的話題就是農活和家事。「打吊聚」時吃的東西有時候也會豐富一些:還會加上一點豬肉,再加上米粉去炒米粉吃。有些時候最簡單的就是:在收獲番薯的季節里,拿幾條番薯洗干凈後放在鐵鍋里,放些水進去「燜番薯」吃。
2、客家轎下酒風俗
在客家地區,農家的妹子到了婚嫁年齡,在與男方確定了婚期後,在出嫁的前一日,女方家要宴請親朋好友,這一天就叫「轎下酒」。
轎下酒這天,出嫁妹子家的屋大門上貼上對聯:愛女出閣,佳婿乘龍,橫批:喜慶盈門。這對聯表達了妹子的父母對出嫁女兒的關愛和呵護,對未來女婿的贊賞!這天,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一陣陣歡笑,一聲聲祝福,非常熱鬧。另外,參加喜宴的親朋好友,要為出嫁妹子送上紅包,對出嫁妹子講吉利話,以表示關愛和祝福。
轎下酒後的次日(一般都是在轎下酒後的第二天),男方家的迎親小汽車來到女方的家門口,出嫁妹子動身出門前,手裡撐著雨傘,妹子的父親先拿一杯茶潑到雨傘上,口中念:「茶香酒香,子孫滿堂。」再拿一杯酒潑到雨傘上,口中念:「百年好合,五代同堂。」出嫁妹子坐進迎親小汽車里。迎親車隊向著男方家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