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方特色文化應該如何傳承延續
在城市建設急劇加速、人口密集化程度大幅提升的今天,地方文化正隨著統一的規劃理念、設計方案、建築形式等城市建設逐步消失,使得城市個性逐漸模糊,居民的凝聚力和認可度下降。
同時結合多途徑宣傳模式,吸納近現代文化成果,讓傳統文化更加歷史悠長,現代文明更加貼近時代,形成系統效應,共同策劃、製造需求,讓文化看得見摸得著,落在實處,將優美的城市自然生態景觀與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融合,讓充滿人文底蘊的城市建設服務地方發展。
❷ 如何傳承和弘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蘊含的文化博大精深。從甲骨文到今天的漢字,文化一直就在默默地流傳。看著清逸俊秀的瓷器,古樸貼切的陶藝,心裡頓生一股慰藉;看看那古老的前人遺跡,似乎能窺出歷史的痕跡;每當閱讀者那一卷卷詩書畫卷,我們彷彿被洗禮;還有那些精細的民間藝術-------,我們應該幸福,因為我們身在一個文明的國度,在傳統文化的培育下成長!
第一,亮即將傳統文化的亮麗面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是寶劍就得用上沙場,而不是藏而不露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消逝。如何理解這一問題,到現實生活中走一趟就明白了,在大學生中調查,有又多少人看過四大名著,恐怕為數不多吧。倘若在問他們對《論語》的看法,他們恐怕也知道」子曰」吧。由此可見,對於真正的古典文學內涵,當代人知之者甚少。從這些廣泛文化來說,國人尚且不夠了解,更不用說那些本來就不出名的文化了,基於這一狀況,政府部門需要加大力度彰顯地區文化,打造屬於自己特異的文化,並對外多舉行一些活動進行宣傳,不然再精髓的東西都不能端上菜盤子上,讓大家盡情享用文化大餐。其實,現在的旅遊文化承載了不少其它優秀的傳統文化,並且吸引了大量遊客,在此期間,這些遊客慢慢地接受者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會對優秀傳統文化予以繼承和發揚。舉個例子來說,一位遊客去過黃鶴樓,那麼,他定然會聯想到崔顥的詩,進而可能閱讀唐詩宋詞,甚至古代文學,這樣下去,就產生了連鎖反應,當然這是比較樂觀的想法,但這至少是一個方面,我想我們更該做的就是把文化多元化,多樣化地呈現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當然不能把文化低俗化,比方說將文化變賣成獲利工具。然而我們不能不承認,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制和廢棄。在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的時代,人民身心安穩,過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生活;而當今的人們卻將自己鎖在一道道鐵欄內,社會活動中還會受到頻發惡性事件的威脅,這是多大的反差啊!看看二戰後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繼續在家庭、學校、公司、政府部門保持固有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以兼收並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美國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代表,其犯罪率居高不下。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為其日益嚴重的社會亂象深感不安,有識之士已明顯地體會到他們崇尚個體,倡導競爭的想法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他們開始在東方文化中尋找救世的良方。許多著名大學紛紛開辦漢學系,美國政府還設立專門的基金,組織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我們現在比較重視軟文化的輸出,也舉辦了很多展現傳統文化的活動,比方說法蘭克福展,中國就展現了很多傳統文學,在德國書畫展中也帶去了活字印刷相關內容。
太多人對於傳統文化過於冷淡,原因是很多的,如今的網上快餐文化隊傳統文化就產生了不小的沖擊,大家在生活節奏飛快的現在,都把眼光投向了五彩繽紛的都市生活,迷戀上了網路,喜歡在網上吃快餐文化,其實自己接受的文化精髓很少,大部分都只有一時的感驗。如今的這種情況讓眾多文化學者產生了危機感,因為一旦傳統文化被拋棄,我們將不再是炎黃子孫,我們將不再是一個擁有多文化的民族,所以喚醒當代人繼承發揚傳統文化是很急迫的,非常必要的。
第二,拓展,即將傳統文化用一種易接受的方法輸送給當代人。對於傳統文化,很多人可能覺得非常枯燥乏味,他們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去耗,因此,我們就得一反常態,用創新的思路來教導他們,當然不能改變了文化的實質。比方說用講座的方式來講述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樣既生動有趣味,定然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我們還通過電視來講授文化,如今的百家講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很明顯,這樣的形式吸引了很多知識分子,更不用說像易中天這樣的教授,講的既有風趣又比較深刻,還有於丹的條分縷析,道理其然,能夠被大多數人喜歡。又如中國眉山東坡國際文化節,此次文化節充分體現了黨的十七大精神,眉山人民的熱情好客給遠道而來的賓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使眉山人的榮譽感和集體主義思想得到了一次質的飛躍。無論是開幕式上500餘名演員用豪放的氣勢演繹的的《千古東坡》,還是閉幕式上,城區的十餘所學校的200餘學生為廣大觀眾奉獻上的一道豐盛的文化大餐。整個東坡國際文化節,我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一份難得的榮譽感和集體主義感。這樣的活動無疑對文化起著宣傳的作用。還有中非文化節、孔子文化節等等都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石灣陶瓷源遠流長,在中國陶瓷史上有著獨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石灣河宕貝丘遺址出土的幾何印紋陶片,見證了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灣陶瓷歷史,顯示了先人的聰明才智;而大霧崗唐宋窯址的挖掘,證實了唐宋時期石灣已成為嶺南陶器生產基地;發展至明代更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數千年後的今天,陶瓷業在傳承和創新中以嶄新的形式名揚四海。為展現陶業的歷史演變,館內展覽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窯的演變、石灣二十四行、石灣陶藝、陶瓷發展六大部分。其中以第四部分「石灣二十四行」為重點,介紹了明代至民國時期石灣陶業的歷史源流。整個展覽表現手法新穎而多樣,在視覺、聽覺、觸覺上都給民眾以全新的感覺。今年十一月,就在佛山舉辦了陶瓷展,我們學校也去了不少學生,也吸引了很多社會上的人,可以說是把石灣陶藝推廣了出去。我們知道,前些年,陶藝品沒有市場,這樣直接導致陶藝技術的流失,甚至讓這樣的文化瑰寶從此絕於世間,如果到了那種地步,實是一個悲劇。我覺得我們對於傳統文化不該持保守態度,中國文化包括保守文化,更多的保守的是傳統文化,文化保守主義顯然他界定的保守的東西這個東西是傳統。從建國以來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文化的軸心的這種情況下融匯的西方優秀文化和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這個文化,我覺得這個文化應該是現代文化,而文化保守主義的這個文化,功能上作為傳統夢魘的這種文化,保守的文化,顯然不是指現代中國的文化,而是指古代傳統的中國文化,那麼我現在就古代傳統的中國文化保守的這個東西。我們總是處在一個傳統文化的籠罩下,喘不過氣來,如果稍微有些思想上的改變或者是形式上的改變的話,這也是不為過的,所以我在這里特別強調要將傳統文化拓展開來,形成一種現代式的傳統文化,好讓新一代青年更容易消化吸收。打破常規當然是需要勇氣的,所以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要不忘本質的將傳統文化轉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學以致用,這樣才是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不二法寶,也是我們實踐傳統文化的一種最有效的手段。
第三、用一種合時合宜的方式引導當代人去接觸傳統文化並學習發揚傳統文化。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很多人都被利益熏陶著,很多父母親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成龍成風,從小就叫他們長大後要有出息,什麼叫有出息,要不是做官,要不是做老闆。更多的是忽視了對小孩子的一種道義上的引導,告訴他們怎麼樣才能算合乎道義,怎麼樣去提高自己的教養。這種情況尤其在農村甚為嚴重,因為他們的父母本來就在文化教養上處於低水平,對於他們而言,自然生計是最重要的了,兒子在學識修養方面有沒有高的造詣對他們來說是沒有多大的意義的。這樣看來,這種不合理的思想方式下的當代某些人深受著家庭的影響,即使上了高中,這種思想也不容易轉變過來。所以說一個家庭的文化背景對子女來說是尤為重要的,一個有文化的家庭中培養的孩子多數是有文化的,我說的當然是在文化方面比較敏感的。而對於傳統文化,我們更需要去引導當代人,毫不誇張地說,從小時候就應該給予這種引導,讓他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個引導的任務似乎很艱巨,但是面對著如今傳統文化遭到遺棄的情況,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擔負這個使命,那就是將中國傳統文化搬到每個中國人面前,讓我們每個都去繼承發揚它。怎麼樣引導,方法很多。在學校,我們的老師就應該起一個領頭作用,面對一群思想活躍且厭倦傳統文化的學生,老師應該在課堂上插入適量的傳統文化,這樣起到一個慢慢感染的效果。我想如果做得更細的話,可以通過自身的言行、衣著來體現一種傳統文化的優越性。當然,學生也得發揮一個主動作用,平時在學校就得自發主辦一些傳統文化知識講座或者一些討論,有條件的就集體去參觀一些傳統文化展。在家裡的話,就如我上面說到的,父母長輩得起引導作用,要科學地向他們指出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並支持下一代加強自己的文化修養,而不是放肆地鼓吹名利論,讓原本涉世不深的他們迷失自己的方向,這樣的話,對傳統文化也是一種損失,因為新一代是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主體。在社會中,要加強這種引導作用更具挑戰,因為社會是一個復雜的混合體,裡麵包含了多個層次,各種不同階層的人物,要達到引導的效果,當然就得採取綜合的手段,比方說,舉辦企業的文化節,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而這些企業文化的建設當然要以傳統文化為主,這樣一來員工們就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深刻感受到傳統文化,而且自己還在實踐著傳統文化。對於政府來說,建立必要的傳統文化館,和一些傳統文物館是很有效果的,因為民眾對這樣形式的展覽能夠在業余時間去享受一番,對於他們而言,既能豐富業餘生活,又能學到某些東西,何樂而不為。
也許我們對於這樣或那樣的措施不能夠太樂觀,但是我們也不比太悲觀,因為我們中還有很多人在支撐傳統文化,有很多人已經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優越性,也許當代人正在努力繼承和發揚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雖然,這一切,我們都無所得知,但是只要我們有信念,有這種理想也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是金子總會發光,中國的優秀文化就是一塊大金子,它的光芒遲早會在國內外散發,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❸ 怎樣弘揚地方文化
少破壞就是弘揚。
政府收上來的納稅人的錢,用在公務消費時毫不吝嗇,用在博物館圖書館的豐富上面就覺得不值,那就無法弘揚。
地方文化充滿地方特色,更多的是在民間自然生長的。隨著科技的侵蝕,很多民間文化的載體沒有實用性了,如果再沒有資金扶持,就自然會消亡。泥人還有小孩子玩嗎?撥浪鼓還有人玩嗎?但他們都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使它們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喚醒民族的傳統文化心理,它們才能保存、才能存活。
政府投入扶持民間文化,各國都是如此,但是我國做得薄弱。
❹ 如何在你的家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內容放到家鄉的休閑農
提升農村居民文化自覺與主體意識,增強鄉村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內生動力。
鄉村振興的主體應當是農民,鄉風文明是當下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城鎮化不斷推進、農民不斷增收,一些傳統的優秀農耕文化也在不斷流失,新一代青年難以真正紮根農村,在精神文化方面缺乏歸屬感和認同感,農村不文明現象逐漸增多。
❺ 如何做好家鄉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與傳承
我們要自覺肩負起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推動傳統文化和現實文化相融相通。要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深入挖掘中華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❻ 如何推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
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就是要高度重視鄉村文明在中華文明體系中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培育鄉村文化原創力。「記住鄉愁」與「實現中國夢」成為中國在守住傳統與開拓未來中展翅高飛的兩翼。
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就是要積極培育和發展鄉村文化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充分挖掘自然資源的文化價值,培育有利於鄉村文化生產力要素,推動文化科技、文化企業、文化金融進入鄉村文化產業,積極構建鄉村文化市場的現代體系,利用PPP模式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特色工藝、節慶會展、表演藝術等傳統文化產業,推進鄉村文化藝術創作計劃,組織大地藝術、花田藝術等自然生態藝術展覽,積極拓展具有特色鄉土題材的影視、出版等現代文化產業,提升發展文化創意、設計服務的新興文化產業,實現遺產保護、藝術創作、傳媒推廣和功能創意的有機統合,打造鄉村特色文化產業。
❼ 我們怎樣去學習和推廣傳統文化
1、可以增加對歷史的了解、對文化的了解,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2,再者也可以培養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
3、萬物的發展都有相通之處,數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國人數千年的思想和行為演變史,以史鑒今,可以提高我們的思想深度和廣度。
4、需要整個民族的勇氣和意志。舊的文化是過去社會前進的動力,新的社會也需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奮斗,並尊重事物發展規律,最終必然能取得勝利。
(7)怎麼推廣地方特色文化擴展閱讀:
傳統文化的文化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其顯著特點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撐,又相互融合。
3、歷史悠久。如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❽ 關於家鄉如何助力
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作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的偉大實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然伴隨著社會精神領域的深刻變化,也就是說,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不僅是創造和增加物質財富的過程,也是樹立和塑造精神形象的過程,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清醒認識農村和諧文化建設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地位和作用,確立與建設和諧社會相一致的思想和文化理念,加強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縮小城鄉之間在文化生活上的過大差距,建設適合於臨沂實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諧文化
臨沂,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令我們作為其中的一員感到無比自豪。近幾年,我區領導科學規劃,心繫百姓,強力啟動新城的開發和產業聚集區建設,加快推進我區資源型城區轉型,全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經濟、教育、文體、城市整體面貌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較大成績,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也發現了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說,環境治理有待加強、群眾素質有待提高等等。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要發展起來必需要有人才作支撐,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因此我國一貫實施「科教興國」方針。要加強教育,文化方面的建設必不可少。作為一個當地人,下面結合我自身的經歷和認識,談談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對家鄉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一點作用。
一、優化人居環境,建設宜居靚城。當前,南坊區經濟發展正值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區域經濟發展、綜合實力提升,越來越繞不開環境優化。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優美的環境是資源、是財富,更是競爭力。打造宜居、宜創業的城鄉環境,才容易招得來商、引得來資、留得住人、發展得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環境是一個地方最大的品牌。因此,應以治理城鄉環境衛生、城鄉容貌秩序為重點,著力實現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打造宜居靚城,使臨沂成為人民群眾心中的幸福之都。重視並啟動城市文化形象標識系統建設。好的城市標識,猶如城市之窗,能夠展示一座城市歷史文化和精神意境。一是開展城市精神、城市口號、城市LOGO、旅遊形象廣告語徵集活動,廣泛發動市民參與,廣泛徵求各界意見,如城市口號應當簡潔准確、個性突出和容易上口,既能概括臨沂這個城市的個性和內涵,又可以體現臨沂歷史底蘊、經濟特色、文化精髓和未來方向;在這一點上,「浪漫大連」、「休閑成都」、「快樂長沙」等特色鮮明的城市口號,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二是建設一批「藝術家說話、老百姓舉手」標志性的城市雕塑,將臨沂的歷史、事件、人物融入其中,如反映旅遊城市形象、臨沂之名由來以及山海文化、工藝美術文化和電器文化等元素,成為本土人文藝術視覺聚焦點。三是加強城市文化形象廣告宣傳,統一規范城區路燈、街道路牌、店鋪標牌等,在高速公路入城口、廣場、商場等城區節點設立公益宣傳廣告牌,同時可借鑒國內城市宣傳片的成功做法,策劃拍攝臨沂的城市文化形象宣傳廣告,宣傳展示臨沂千年古縣、旅遊城市的良好形象,擴大臨沂知名度。
二、抓住機遇、廣招賢才。眾所周知,現在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被各種各樣的「大城市病」所困擾,比如說,房價太高、交通擁堵、看病人多、入托困難等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中小城市發展。臨沂是發展比較好、發展後勁十足的中小城市,而且我們有得天獨厚的經濟優勢——物流之都,屬於經濟發展中的二線城市,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臨沂,能否吸引人才,還要看政府的決心、招賢納才的方式方法。我認為,臨沂應發揮人口適中的優勢,打造交通便利、環境優雅、生活悠閑的宜居新城,提升百姓的素質,著力引進文化軟實力的企業單位,要用廣闊的胸懷接納外來人員,特別是有能力、有水平的人,要給他們創造公平的就業、發展環境,使他們在臨沂能夠切身體會到幸福指數的攀升,通過政府的大力宣傳,加上他們的口口相傳,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招來有志之士,與我們共同建設臨沂,創造美好明天。
三、深入發掘我區特色,發展特色旅遊。一提到北京,大家都能想起四合院,一說到上海,大家都能聯想到小弄堂,再聊聊黃土高原,估計窯洞的形象已經浮現在你的腦海里。外國人對北京的四合院、京劇臉譜要比對北京的高樓大廈、燈火輝煌感興趣得多。傳統的、民族的、特色的,越來越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因此,我認為應保留能體現我區特色的建築、遺址、遺物等,對其進行翻修、改造,使其形成景觀帶,發展特色旅遊。要深入發掘能體現家鄉特色的東西,無論是老建築、廢棄廠房,還是曾經代表一個時代我區特色的物件、文化形式等,把這些繼承下來並發揚光大,使之成為我區走出去的名片。將文化元素科學融入城市建設規劃。城市規劃是城市文化形象建設的先決條件,是實現城市資源合理配置的基礎工作,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要依據。應樹立以地方文化特色為依託實施城市建設規劃的理念,在認真梳理城市發展軌跡、歷史脈絡和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對城市功能、品位和發展方向進行科學論證分析,正確處理好現代城市建設與保護傳統歷史文化的關系,突出中心城區的地方文化、自然環境、建築風格等特質,使文化元素有機地融入城市建設規劃中, 構建「山、水、海、城」渾然一體的現代特色城區。建議在空間布局上,既要在充分論證各街道特色文化和特色經濟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規劃修訂,又要綜合考慮各組團之間的銜接、協調;在用地空間上,既要保持現代化項目的優先發展,又要給文化保護和傳承留足地盤;在建築構想上,既要接受國際的先進理念,又要注意保留獨特的文化特徵;在項目安排上,要有一些既折射地方歷史文化,又體現濃厚現代氣息的城市代表作。同時,應進一步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盡量減少規劃的隨意變更調整,對違規行為要堅決予以有效制止,確保執行不走樣。
四、創新地方文化特色展示平台建設。 好藏品要有好平台才能出高價,臨沂地方文化同樣需要好平台才能展現、發展和創新。一是積極開展特色文化街區建設,既可以開辟工藝美術一條街、書畫一條街,通過行業集群營銷地方文化產品,也可以創建電器文化一條街,歷史文化故事一條街,通過沿街廣告牌宣傳推廣地方特色文化。二是加快推進集創作、生產、展銷為一體的創意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既為工藝美術、書畫等特色文化的技藝交流合作和產業發展積聚搭建平台,也可為精品觀賞、工藝體驗、產品購買等旅遊項目提供載體,同時聚集設計、包裝、咨詢、電子商務及廣告媒體為主體的創意企業,形成區域性文化服務中心。三是實施名人、名居、名館工程,重點開發歷史文化名人和一批臨沂籍當代文化名人資源,搶救、恢復、復建我市文化名人遺址、遺跡、故居,打造一批紀念館、行業性專題博物館,此外,切實加強文化交流合作,不斷加大文化「走出去、請進來」力度,集中抓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對外文化交流項目,形成品牌,擴大臨沂影響力。
臨沂在搞基礎建設、吸引產業、招商引資的同時,必須對企業文化、管理模式、價值觀等軟實力的東西給予高度重視,應讓市民的文化和精神與城市建設同步跟進。如果優秀人才、優勢企業不斷涌現,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人人凝神聚力成為常態,這個城市一定會充滿生機,宏大的決策部署就會落地生根、落實見效
❾ 如何發展特色文化產業
一、在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時,要結合產業發展的整體要求來把握特色優勢。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但要在現代市場需求和技術製作的背景下發展成為文化產業,就必須將這些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文化產業具有綜合性極強的特點,人才、品牌、資本、信息、科技,以及市場需求和拓展水平對原創產品的規模孵化能力等,都將在其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起到綜合性的作用。必須優化配置各種有可開發的民族文化資源,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選准幾個重點突破口。經過努力,在若干領域獲得突破之後,再利用它們所具有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其他領域的良性發展,進而逐步實現整個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
二、發展文化產業的關鍵在於必須在堅持各種基本准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場這一巨大的杠桿,以市場為導向來生產和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從而使文化產業真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引導消費,拓展文化市場,應遵循市場法則來組織和運作文化產業這一系統工程。很多有發展前景的產品和服務之所以遲遲未能取得相應的業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市場開拓能力,特別是本土以外的市場拓展能力。提高市場拓展能力,有效培育市場,關鍵是要科學地認識和把握目前文化產品的消費構成和市場的近、中期需求,並使之與本地區的優勢文化資源相結合,選准近期發展的突破口。
三、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規范化。立法機構和相關行政部門應盡快制定完善相應的法規和政策,規範文化行政部門的管理職能和各類文化企業的經營行為,積極引導合法經營,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合法經營者的權益,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各地各行業自發自流開發的狀況。同時,要在行政審批、土地使用、市場准入、投融資、市場管理、稅收等各個方面制定一系列優惠措施,盡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包括外資在內的各種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鼓勵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參與發展文化產業,壯大文化產業的發展實力和社會影響力。政策法規體系的建立健全,有助於文物古跡的保護和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最終推動文化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