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借鑒,交流,融合,與創新的關系
1)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傳統文化是通過繼承積累下來的,並滲透在現實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沒有文化的繼承就沒有文化的積累。
(2)文化的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基礎上繼承,即文化傳承。
(3)文化在交流中傳播,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都包含著文化創新的意義,而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於文化創新。(4)文化自身的繼承與發展,是一個新陳代謝、不斷創新的過程。
② 現代企業中文化融合的基本前提包括哪些
最基本的前提,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一同構建的,代表全體員工的美好意願,並願意為之付出代價而共同努力,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創業型企業員工激情滿滿,到了企業成熟期慢慢的油條化的原因所在。
③ 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在中國文化形成與壯大中的作用
文化交流促進了全球化進程中經濟活動規則的統一。經濟全球化是全球化過程中最為普遍的現象,突出表現在國際分工日趨精細、國際貿易日益繁盛、國際經濟組織作用進一步加強、跨國公司加速發展等。經濟在全球范圍進行活動需要一個統一的、受到普遍認可的經濟活動規則。跨地域的大規模經濟活動本身就是文化實現交流的巨大載體,而經濟活動所需要的基本規則,卻要依賴於文化完成一個階段的交流後來健全和鞏固,從而便於操作下一次更大規模的經濟活動。這說明,經濟活動規則是通過文化交流不斷磨合,最終達到符合相互利益的文化產物。
文化交流促進了生產力諸要素的配置優化。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以文化為核心內容的信息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為文化交流提供了更為先進的載體。人類文明成果藉助現代信息平台以非常快的速度進行傳播和交流,全球性的信息共享正在形成。特別是信息網路的發展,為生產力諸要素優化配置需要進行的理論准備,提供了進行討論和交流的現代化工具,同時使大量優化配置的方法得到推廣,極大地節約了全社會的生產成本,避免了資源浪費和重復勞動。
文化交流促進了和諧的社會共生。全球化導致了人種遷移和新的種族分布,人和物在全球范圍的流動日益活躍。不同人種、不同種族在信仰、習俗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文化作為決定這些差異的重要因素,隨著人和物的流動也進行著大規模的交流,通過廣泛的傳播和時間的推移,不同文化間開始相互溝通、相互融合。人類視野的不斷擴展,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細化,人類在生存過程中相互依賴的程度也在不斷增大,逐漸認識到文化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歷史前進的軌跡表明沒有文化交流就沒有文化融合,沒有文化融合就沒有和諧的社會共生,文化交流是各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基礎。全球性的社會共生需要一個和諧的文化環境,只有進行積極的文化交流才能促進和諧的社會共生。
④ 全球化文化時代文化交流涉及哪些領域和活動人類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文化傳播的含義:
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播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
大眾傳媒的含義:
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成為大眾傳媒。
文化多樣性與文化交流的關系:
(1)文化多樣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2)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有利於促進世界文化交流。
(3)開展文化交流有利於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文化傳播的多種途徑:
途徑與具體表現 (途徑——具體表現 )
商業貿易——商人進行貿易活動時,不僅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
人口遷徙——每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著大規模的文化傳播,都會對當時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
教育——人們通過學習各種文化課程,能夠獲得不同的文化知識。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
其他途徑——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遊,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文化傳播,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
(1)主要手段:大眾傳媒如今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
(2)特點: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交流的意義:
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提高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豐富發展了外國文化,增強了中外互信,推動了世界文化的豐富與發展。
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
(1)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2)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
(3)中外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我們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⑤ 現代企業中文化融合的基本前提包括哪些
員工們需要先知道這個企業的文化導向是什麼(公司的一堆理念);怎麼做才能體現這些理念(將很多公司發生過的故事給他們聽);然後再認同這些人的這些行動是正確的(可以通過別人符合理念的行動被認可等方面來看);自己也已做了符合公司理念的行為為榮,並不知覺的那樣去做,員工的價值觀與企業文化融合的程度,稱為企業文化融合度
⑥ 文化交流與文化融合在中華文化形成和壯大,起了什麼作用
中華民族文化是一個有著5000年歷史的古老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形成的過程之中,其實它也吸收了眾多其他文化,正是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之中,從而形成了今日之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一個兼容並包的文化,正是在中華文化的引領之下,使得中華民族能夠在5000年時間中屹立不倒,並且建立了輝煌的中華文明。那麼文化交流與文化融合,在中華文化形成和壯大過程中起了什麼作用呢?以下筆者將針對於此來講講自己的看法。
一、文化交流:以中原文化為主體,與其他文化進行交流而在今日之中國仍然奉行的是多邊主義。因為多邊主義才是實現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不二法門。在當前,我國也正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因此要加大與國外的文化交流與文化融合。
⑦ 應如何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
一個大國的崛起過程必然伴隨著一個民族文化的崛起。一個民族在文化上的崛起,主要體現在文化規模的擴大、文化質量的提高、文化產品的多層次寬領域的輸出,並為其他民族所接納、所嚮往。一個民族的文化復興大業往往是在與不同文化的激烈沖突中崛起的。不同文化的沖突為原本單一的民族文化帶來了新生的種子,產生多元化的文化,導致原有文化規模的不斷擴大,甚至催生出一種新的文化形態。
一個民族的強盛必然是一個敢於在文化上對外開放的民族。漢唐時期,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那時的中國彷彿是一個人正處在由童年時代向青年時代轉變過程中。雖然國內文化形成了獨尊儒術的局面,但文化還沒有完全形成定式,不同文化間具備了交流與融合的可能。中國主流文化除了儒家思想之外,還有道家學說等。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宗教、哲學與政治的三位一體結構形態,宗教信仰功能相對較弱,廣大人民的信仰問題沒有一個正常的渠道能夠解決。公元前後,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佛教的傳入,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學說、道家等學說產生了激烈的沖突。在第一次大規模的中外文化沖突中,中國人對來自異域的佛教文化充滿了好奇心。為尋求「西方」文化的真經,他們過沙漠,闖戈壁,越高山,翻雪嶺,走出了一條萬里「絲綢之路」。人們紛紛著書立說,中國思想界自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之後,又一次處於相對繁榮狀態。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本土的道家學說逐漸誕生了道教,儒家學說的宗教化也變得更加明顯。正所謂西域古道上,「絲綢西去,佛法東來」。兩種不同文化在中國的大地上實現了沖突與融合,最終實現了儒、釋、道的三教合流,中國傳統文化的超穩定結構由此形成。
一個民族文化的衰落與沉淪,往往與她在其他民族先進文化沖擊面前的拒絕改變有著極大的關系。 「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43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1840年前後,西方列強大舉入侵中國。而當時中國的落後正是由於清政府實行長期的閉關自守政策,遮蔽了中國人的眼界,使中華民族長期隔絕在世界潮流之外。曾經走在世界前列的文明古國,這時已遠遠落後於世界發展的時代潮流。研究歷史的人們都知道,如果「大清帝國」不是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清朝未必一定會輸得那麼慘。同時期同樣遭到列強侵略的日本就是十分明顯的例子。日本人迅速向西方學習,改變落後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從而實現了快速崛起,由一個被侵略的國家轉而侵略別國。一個民族被外族欺侮也許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真正可怕的恰恰在於政治集團將自身利益置於民族與國家利益之上,有意識地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歷史研究表明,閉關自守政策正是清朝統治集團出於其自身利益的需要而採取的苟且偷安政策。清政府在全國建立政權後,各地反清斗爭持續不斷,東南沿海一帶的反清斗爭更是此伏彼起。尤其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同東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聯系.堅持為「反清復明」而斗爭。這也是清政府實施閉關政策的一個客觀原因。1840年以後,在與西方列強的沖突中,政治上極度腐朽的清王朝竟然與西方人玩起了「以夷制夷」的政治技倆。清朝統治集團完全出於政治利益的考慮,「防民甚於防寇」,嚴防人民力量的崛起,不願也不敢動員、組織民眾進行陷敵於汪洋大海的全民抗戰,從而使中華民族陷入深重的災難之中;當列強的力量強大到無法平衡時,清王朝又轉而支持義和團運動;當人民的力量無法控制時,又轉而與西方勢力聯合絞殺義和團運動。在如此腐朽的政府主導下,國家之貧弱是斷不可改變的了。
阻止外界先進文化與本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一切政治集團、既得利益者都是出於其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不是為了國家與民族的利益。他們在實行閉關自守式政策時,總是會堂而皇之美其名曰:「愛國主義」。所謂閉關自守式的愛國,實質上是一種佔有式的愛國方式——國家被狹隘地理解為特定的時間、空間區域,理解為對主權、土地、人民、經濟、文化等元素的鐵筒式佔有。而佔有從來都是特定政治集團與既得利益者對特定對象的佔有。歷史事實一再表明,企圖佔有國家的政治勢力最終不是被自己的人民就是被外部敵對勢力所推翻。因而,一切拒敵於國門之外的狹隘的愛國方式只能成為「禍國殃民」政策的源頭。
當今中國,正處於世界文化沖突的風暴中心,中國人以及由中國人生產的產品正在源源不斷地輸出到世界各地,但一個只能輸出物質產品的民族註定是矮小的,是無法真正地站立於世界之上的。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除了主權、國土等要素為國家所有之外,一切都處在流動之中。只有勇於接受一切挑戰,全方位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實現交流、融合,在加強物資流動的同時,實行文化傳播的大進大出,一個國家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中華文化才能得以壯大。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所創造的不同文化正是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物質性前提,也是不同民族間平等交流的前提。一個民族只是一味地吸收別的民族文化而不能向別的民族輸出自己的文化,那麼,這種文化輸入的過程顯然是民族文化自我喪失的過程;相反,一個民族只是一味地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奉之為「國粹」,對別的民族先進文化一味地採取排斥的態度,那麼,這種拒絕改變的過程最終將是民族文化自我消亡的過程。
一個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特別是當世界加速發展的情況下,文化的輸入與輸出都明顯地帶有政治性,與軍事戰爭的勝負一樣對一個民族的生死存亡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民族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崛起過程,正是在與別的民族先進文化的輸入、輸出過程中實現的。
同樣是文化交流,交流的不同方式所帶來的結果卻是完全不同的。十七世紀以前,西方人對中國的了解程度相當有限卻滿懷好奇。西方人聽過馬可·波羅帶來的神奇消息,看見過由中國製造的精美的產品(常常是通過阿拉伯人的中介),但與中國人的接觸主要還只是少數先驅者的事情。葡萄牙人較早地和中國人做開了生意,一批耶穌會教士到達中國傳教,其中一個著名的代表人物和先驅是利瑪竇(1552-1610年),他於12世紀初到達北京以後,換上士人的長袍,在中國宣傳教義。中國文明的神秘和傳奇的色彩吸引了西方的政治家和商人,一批社會精英不斷推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從而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海洋時代。一直到十八世紀,中國對西方的影響遠勝過西方對中國的影響。當時的歐洲又正處於社會變革的前夜,中國的榜樣(即使在許多方面是以訛傳訛的)被西方的社會精英們援引來作為擺脫教會束縛,進行社會變革的理論武器。例如,十八世紀最著名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1756年出版的《道德論》中寫道:中國的最高成就是:「道德和法律」,中國官吏是人民的仁慈監護人,整個國家就象一個大家庭,公共福利是政府的首要職責。西方人充滿激情地嚮往著所謂的東方文化,不斷地對自己的文化實施著大手術,最終沖破了中世紀的黑暗。西方人渴望了解中國,而中國人對外界卻有點淡漠置之。實際上,早在西方的哥倫布、麥哲倫的遠航之前,中國人就已經具備了越海遠航的能力,這可以通過十五世紀鄭和七次下西洋來證明。但是當時的「西洋」不過是南亞和東非,中國的船隊盡管綽有餘力,卻缺乏繞道非洲前往歐洲的動力。這種動機的缺乏不僅和中國的自給自足經濟有關,也和追求和諧而非擴張的中國文化的價值內核相關聯。在西方文明發展最為關鍵的兩、三百年間,中國一直是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西方文化,直到現1840年之後被西方人攻破國門。
那麼,中國文化究竟如何崛起?
70多年前,魯迅先生針對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新文化戰線上「全盤否定」和「全面繼承」文化遺產的兩種極端錯誤論調,寫了一篇著名的雜文《拿來主義》,這也是魯迅先生關於繼承文化遺產思想的精煉概括。在這篇著名的雜文中,我們看到魯迅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與其他民族先進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在沖突、交流、融合過程中的基本態度。
首先是學習其他民族先進文化的過程。「我在這里也並不想對於『送去』再說什麼,否則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後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於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於洋貨發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其次是重估傳統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價值的過程。「譬如罷,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是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那麼,怎麼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卧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拿來主義』者是全不這樣的」。
再次是對其他民族文化去偽存真的過程。「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不同文化之間沖突、交流、融合的過程往往不僅漫長而且是也是十分痛苦的。自1840年中西文化激烈沖突以來,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過去了,中西文化仍然在激烈沖突之中,仍然讓人看不到這種沖突的盡頭。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中國人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傳統文化,在吸收外國先進文化過程中始終抱有實用主義的態度,在與先進文化沖突過程中只是吸收了其中對自己有益的部分。西方人的價值觀念似乎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中國人卻恰恰相反,似乎是「只見森林,不見樹木」。中國人因為個體意義上的先天性弱化,以及自我觀念的不健全,抱成團似的組成了鐵板一塊,容易改變又極難改變。極個別人的改變是徒勞的,大多數人一起去改變,就必須通過社會政治意義上的革命性變化。人們往往只是因為各自利益的需要而去改變,骨子裡的那些存在了幾千年的東西卻是極難改變的。在堅硬的文化整體面前,什麼也改變不了其內在的本質。改變不僅是困難的,也是痛苦的。
不善於學習的民族是無法立於不敗之地的。向其他民族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這本是完全正常的,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學習其他民族先進文化的過程卻充滿了過多的不應有的艱辛甚至是血淚。
中國歷史上主張社會變革的政治家歷來沒有好下場,這也正是中國社會思想界最終陷入灰暗與沉淪的根源。中國式的社會變革從來都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從沒有純粹的獨立式思想革命。所謂的改革其實就是社會變革,就是社會政治思想的創新,通過社會變革最終改變人的思想。在1949年以來,中國人經歷了很多的政治運動,但給中國人思想以最大解放的不能不說是鄧小平先生的南巡講話。鄧小平先生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論斷,超越了一切政治與文化的狹隘性。他非常清楚一個有著十多億人口的大國,僅靠摸著石頭過河的辦法終究前進不了多遠,也前進不了多久。如果繼續那樣蝸牛式前進,「左」的勢力必然伺機而動,甚至會反攻倒算,改革開放大業就有可能遭受失敗。政治理論似乎已走到盡頭,人們的思想已陷入空前的混亂。怎麼辦?鄧小平先生站在民族偉大復興的立場上,在他生命最後的有限時間里,用他那巨人般的大手為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重新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廓清了人們的思路。
「發展才是硬道理……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
鄧小平先生的南巡講話實際上是另一種形式上的文化革命,從而為西方先進的文化進入中國開辟了道路。中國於是有了股市、資本經營……中國開始了實質上的變化,原有變化的速度變得更快。
世界是由生活在藍色星球上的不同民族組成的,人類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的的精華組成了人類共同擁有的普世價值觀。人類共同擁有的普世價值觀顯然也是每個民族共同擁有的精神財富。人類不同民族在她們的歷史上形成的普世價值觀,往往是許多代人付出生命的代價才實現的。西方人權的基本價值觀——「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就是這樣的普世價值觀。同樣,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價值觀,理應可以成為人類的普世價值觀。
存在就是合理的。歷史上的中國人,因為其文化的獨特性,中國文化因而不至於被其他民族的文化所同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文化依然顯現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人類的文化大系裡,中國「水」的文化形態與西方「火」的文化形態都將有其生存的土壤與空間,依然看不出它們之間有誰能吃掉誰的那種危險,甚至於中西文化完全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態也是不大可能的。正是由於文化的相異性,人類的文化才能如此豐富多彩!比如聖誕節、情人節等過去僅僅是西方人過的洋節,現在已成為中國人極為廣泛的公眾性節日——沒有人覺得那是西方人的節日而加以拒絕;沒有人認為過了那些西方人的節日就成了西方人。融入中國的西方文化已經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
人口、土地、生產方式等文化硬環境在短期內是難以改變的,文化軟環境則是可以通過漸進式的方式加以改變的。中國人雖然有了很大的改變,但中國人永遠還是中國人,中國文化永遠還是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的人民,在他們之中蘊藏著巨大的精神能量。所謂解放思想,其實就是把蘊藏在人民之中的巨大能量釋放出來,讓他們自由創造,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文化產品上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傳統文化與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的融合,使中國人能夠更加和諧地融入國際社會。
讓我們打開窗戶,讓新鮮的空氣透進來,讓明媚的陽光照進來!
讓我們走向世界,徜徉在各民族優秀文化的海洋中,不以文化觀念的好惡論一時一地之短長,博採眾長,共享人類的普世價值觀!
⑧ 文化交流的前提如果本土文化都是用什麼交流
推廣中國文化的主力軍永遠是中華民族。大量深諳中國文化精髓的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不斷成長起來,走出國門,面對面地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是文化推廣在「軟體」方面的必要前提。
因為基礎教育和年輕人興趣等原因,當代國人的傳統文化修養已然不足,加強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值得欣慰的是,種種跡象表明,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國人「親近」傳統文化的渠道較少、機會不多,而非大家對此真的缺乏興趣。2006年,白先勇攜其精心策劃排演的青春版連台本昆劇《牡丹亭》來到祖國大陸進行巡迴演出,這出由海峽兩岸藝術家聯手打造的經典昆劇劇目,其唱念幾乎是原汁原味的。但出人意料的是,這出連演三天、唱詞在今天的年輕人聽來堪稱「深奧」的大戲,在大學校園竟是每演必紅,學生趨之若鶩。看來,只要有機會接觸,傳統文化的魅力依然不減當年。加強文化教育必須首先創造出讓更多的人與傳統文化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在整個社會營造一種學**氛圍。另一方面,在努力提高整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素養的同時,培養專業的文化推廣人才也很重要。文化推廣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靠專業人才進行專業化的運作,如此才能把單個、分散的「文化活動」整合成有規模、成系列、有影響的「文化事件」,提高每次活動的效率與影響力,增進文化推廣的廣度與深度~
⑨ 文化認同是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對的嗎
不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文化多樣性
⑩ 文化交流的前提是什
文化交流發生於兩個或者多個具有文化源差異顯著的關系之間。在不同的文化圈層中,也能產生很好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促進人們互通有無,增進文化發展與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