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1.根本途徑: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動力和基礎。立足於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2.基本途徑之一: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文化創新必須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努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3.基本途徑之二: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加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也是文化創新必然經歷的過程。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時,在學習、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文化成果。
4.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文化創新要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5.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作的主體,文化創新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關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著眼於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營養。
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明確政府在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中的職能定位,政府要切實履行好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的責任。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文化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積極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管辦分離。推進文化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努力在深化文化單位內部人事改革、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更好地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著眼於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維護和實現人民的文化權益,逐步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進一步加大投入,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為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網路,豐富服務內容和形式,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繼續建設一批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優先安排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設項目。以重點文化工程為依託,大力推進農村和基層文化建設,突出抓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流動舞台車工程、農家書屋工程等。
進一步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樹立精品意識,實施精品戰略,創作和生產出更多反映時代精神、積極向上、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優秀作品。進一步完善國家文化藝術創新扶持和資助機制,支持創意性藝術創作和科研活動,鼓勵用高新技術推動文化產品的生產,增強文化產品的藝術表現力,引導創意性文藝創作健康發展。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和檔案保護工作。開展全國文化遺產普查,重點做好世界文化遺產、大遺址、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護單位、重要革命歷史文物和重點革命歷史遺跡全過程保護管理,搶救和保護瀕危的民族文化遺產,加快構建覆蓋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保護體系。
三是進一步完善文化產業政策,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著力培育有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市場主體。進一步深化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把存量的改造、盤活與增量的創新、擴張結合起來,做大做強一批國有和國有控股的骨幹文化企業;引導各類社會資本依法進入文化產業,為各類文化企業健康發展和平等競爭創造有利環境,促進形成一批有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
實施全國文化產業服務工程,加強文化產業信息交流、產品交易、項目合作平台建設。支持對外文化貿易和外向型文化企業發展,把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轉換成為優勢文化產品,增強民族文化產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2. 怎樣做到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鑒,相互融合
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即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文化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借鑒,以取長補短的過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鑒的基礎上,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的過程。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深深植根於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立足於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創新的另一個重要途徑。一方面我們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空談文化創新,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
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錯誤傾向。反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
3. 你以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如何和諧交融發展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如何和諧交融發展?
打開歷史塵封的畫卷,回眸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我們會挖掘出許多價值珍貴的文化寶藏。
底蘊深厚,內涵豐富,體現著民族特徵與精神。
它們雖經過數千年的洗禮,但卻歷久彌新,在今天的當代社會卻仍然熠熠生輝,煥發出活力,影響著整個世界的發展與進程,發揮著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學為支柱,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
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如,「煩惱」「差別」「平等」「世界」等。
家學者們強調「禮」,追求「禮」,即是要樹立一種人類社會共同的價值觀,用以調整和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
古「文」字是指紋理、花紋之意。後來發展為包括美好的言語、思想、行為、待人、處世等表之於外的都稱為「文」。文明一詞就是「文」的延續。「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的融合——當古典遇上現代
02
千年的文化積淀,給東方文學寶庫留下了汗牛充棟般的巨著,為當代社會帶來了創作靈感,讓思想在浩瀚的書海中無限徜徉。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
「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
經典名著《紅樓夢》被多次拍成電視劇,導演無一不是藉助這一著作,來仔細雕琢人物的內心活動,服飾細節等來進行創作藝術。
不僅如此,平時閱讀文化經典,看到「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或「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認識到作者對整個生命世界的深入思考,也會將我們的思緒引向永恆話題的遐思。
由此可見,傳統文化悄然無息地滲透著我們的生活,激發了創作的靈感,影響著我們的思想。
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的融合——當古典遇上現代
03
古代的王朝,歷代歷朝都有建造宮殿廟宇的傳統。
傳承至今,我們還能看到所遺留下來的城池古跡。
再歷史名城北京,西安,我們還可以看到許多的皇家建築,宮殿園林等。每逢節假日可供遊人參觀游覽。
建築作為園林的要素之一是中國園林的特點,已有悠久的歷史。中國園林建築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苑、囿中的台榭。
魏晉以後,在中國自然山水園中,自然景觀是主要觀賞對象,因此建築要和自然環境相協調,體現出詩情畫意,使人在建築中更好的體會自然之美。
同時自然環境有了建築的裝點往往更加富有情趣。所以中國園林建築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同自然景觀融洽和諧。
一些園林建築精緻小巧,造園手法獨特,陶冶人的情性,如此多的建築中,蘊含著豐富的審美情趣。
我們還可以學習到建築的內部構造,外部材質,細節裝飾等等,這些都為當今社會建築園林等行業的從業人員所借鑒,發揮著意義重大的參考借鑒作用。
4. 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途徑有哪些
1、政權之間的和好及各民族間的友好往來:中原漢族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的和好,促進中原與邊疆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邊疆地區的發展,促進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無論在大一統時期還是在封建國家的分裂割據時期,都存在著民族間的友好往來,這是民族關系的主流,也是促進民族融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形式。
2、戰爭: 頻繁的戰爭在客觀上使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加強,促進了民族融合。漢族以及各少數民族統治者彼此攻戰,在攻戰中,各族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亂,各民族間差異逐漸縮小,向著民族融合發展。
3、民族遷徙:如魏晉以後,一些少數民族大批內遷,他們和北方漢族人民雜居相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南遷江南地區等等,各民族相互雜居、通婚,差異逐漸消失,加強了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
4、少數民族首領的改革:如北魏、 遼、西夏、金等政權的統治者,為鞏固統治都學習了先進的漢文化,利用漢族先進的政治經濟制度來鞏固自身的統治。其中最突出的是北魏孝文帝採取了一系列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促進了鮮卑族的封建化,為各民族的融合創造了條件。
註:民族融合是指不同的民族之間通過長期的交流、學習,漸漸地融為一體(民族特徵不再明顯、民族差別逐步縮小),最後形成一個新的民族!
5. 夏布畫的中國夏布畫對傳統中國畫的創新
著名藝術家王少農首創的中國夏布畫,使夏布繼絹、宣紙之後,成為中國第三大國畫材料。中國夏布畫把中國傳統的國畫與中國古老的夏布文化融合為一體,促進了中國夏布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進程。中國夏布畫,使中國夏布的經濟價值得到提升,使中國文化得到了弘揚。目前,中國夏布畫已列入四川省旅遊的特色品牌,專家們十分關注,建議進一步挖掘中國夏布的藝術內涵,盡快將中國夏布畫推向國際市場,讓世界了解中國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世界感知中國繪畫藝術的博大精深。我們相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觀的改變,崇尚綠色自然、反璞歸真意識提高,夏布這一傳統手工技藝必將再展新姿,再現昔日輝煌。
6. 如何讓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更好的融合
馮驥才談「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文化相融合」
時間:2017年03月07日 14:38:13
今日14:30,全國政協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二層多功能廳,召開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記者會。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劉長樂、馮驥才、蘇士澍、成龍、海霞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中外人文交流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文化報:請問馮驥才,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文化相融合?
馮驥才:你這個問題我也感興趣,因為青少年是我們未來的生活主人,他們對傳統文化的修養特別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是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因為我們現在的漢語,就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只不過因為在現代社會里,社會節奏太快,我們通過手機、通過網路接受的多元文化太多、信息量太大,又是一個高科技時代,好像我們跟傳統文化有一點遠。所以,怎麼親近我們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年輕人,我個人的想法就是循循善誘。因為我們的文化是以人為本的,文化不只是知識,文化是讓我們享受的,特別是好的傳統文化。有的傳統文化修養,讓精神是幸福的。所以怎麼讓孩子感受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中感受到熱愛、喜歡、幸福。我也贊成把傳統文化編入教材,--->www.cssce.com<---,他們學習、獲得一些知識,其實更重要的還是把他們帶領到傳統生活里去。
還有一些典籍文化里的經典和精髓,比如清明節馬上到了,不只是書本告訴他們清明節的傳統知識,可以帶孩子們去走進傳統,現在有的地方帶著孩子掃墓,或者對英烈祭奠,這個很好。但是也可以春遊,踏青。傳統的踏青就是現在的春遊,踏一踏春天的草地,告訴他們古人插柳的知識。插柳植樹就是綠化,有過這樣一次體驗,你開始不必講太多的知識,他會記住這一次活動,他會跟自然親近,他會聞到春天的空氣,他會知道我們古人多麼講究和自然的親和。這樣他就有了一個記憶,慢慢大了,一方面有知識,一方面有情結,人的心靈進入了傳統,傳統也進入了他的心靈。所以,我認為,文化學習最好的方式是體驗,我希望我們的教育要注意體驗。
還有一個就是不斷創新的方式。大家也注意到,這兩年央視幾個節目,比如《鄉愁》《詩詞大會》《朗讀者》都很好。我們要不斷地用新方式,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激起大家的熱愛,在熱愛過程中一定會提高他們的修養。這個過程一定是潛移默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人的修養不是一天來的,和賺錢不一樣,一筆買賣找到機會可能賺到不少,一天讓一個人有氣質、有修養很難。我們一定要踏下心來,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實做,一定要做實,一定要想各種辦法。
7. 我國古代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謝謝
民族融合的途徑:
(一)互補互惠的族際經濟聯系與民族融合
經濟關系是民族間的基本關系和必然聯系,所以,歷史上的民族融合,是要受經濟發展規律支配的。在服從經濟支配的前提下,民族融合自身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基於生態環境和社會傳統的多樣性,歷史上我國各民族傳統經濟區域呈現為南北三個發展帶和農耕、畜牧兩個大的經濟區。從南北方向看,秦嶺-淮河以南是以漢族為主體經營的水田農業發展帶,秦嶺-淮河以北至秦長城是以漢族為主體經營的旱地農業發展帶,而秦長城以北是歷史上以北方民族為主體經營的游牧和狩獵經濟發展帶。從經濟區來說,西部和西北部游牧民族活動的中心,是傳統的畜牧經濟區。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是發達的農耕經濟區。
不同的經濟類型具有一定的互補性。一般而言,農耕民族以種植業為主,兼養家畜,經濟穩定,基本上能夠滿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但也嚮往游牧民族優質的畜產品。游牧民族在茫茫草原上放牧牛羊,畜群為主要的生產資料,產品相對單一,需要與農耕民族進行頻繁的交換,換取農產品和手工業品,以補生活之需。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歷史發展的任何時期,兩大河中下游發達的農耕經濟,一直對周邊地區各族群起著凝聚和核心的作用,產生出很強的吸引力和「向心力」。這種農業文明蘊藏的力量,使許多進入漢區農業社會里的民族,不同程度地融入漢族之中。
歷史上,我國各民族間的經濟交往是多層面、多途徑的。總體而觀,至少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官方層,如移民實邊和屯墾、「馬絹互市」和「茶馬貿易」。第二個層次除了跨地區的民間貿易以外,更主要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互惠、互利。無論在任何時期,即使在分裂和戰爭年代,在這兩個層面上互通有無的經濟聯系,也未曾中斷過。這是漢族與各民族人民經濟聯系的紐帶,也是各族間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重要經濟基礎。
(二)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認同與民族融合
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認同,從來沒有停止過。先秦時期,華夏文化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斷地輻射、膨脹,吸收新鮮血液,為秦漢「天下為一,萬里同風」的大一統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礎。自漢以後,儒、釋、道相互融合,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魏晉南北朝時期,游牧或半游半牧民族的「胡」文化與中原農耕民族的「漢」文化激盪交匯,在沖突中走向融合。隋唐時期,統治者提倡「華夷一家」,為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與滲透,提供了寬松融洽的氣氛。宋遼夏金元時期,各民族文化又在震盪迭起的歷史巨變中,經受了進一步的鍛造。明清,中華文化系統內再次出現各民族文化整合的高潮。就這樣,經過悠悠數千年的不斷碰撞和交融,中華傳統文化形成了一個多源匯聚的龐大體系。在這個兼收並蓄、兼容並包的思想文化體系中,大一統思想成為民族融合的精神動力,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理念和精神是民族融合的基礎,中原文化與「四夷」文化的交融,是實現民族融合的途徑。
考察中國古代史,雖然不乏征戰、分裂的歷史真實,雖然封建統治者多有「夷夏之別」的觀念和大民族主義思想的桎梏,然而,「華夷一家」的大一統思想和中國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一直是民族融合的精神動力。大一統思想萌芽、發展於先秦,在秦漢的政治實踐中得到實現,經魏晉南北朝的正統之爭,逐步實現南北文化思想的認同。之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至清發展成為中華整體的觀念。這種思想體系,表現在認識和處理民族關繫上就是「華夷一統」、「華夷一家」、「夷夏一家」,體現在文化中就是「和」、「合」精神,具體又通過「懷柔」、「羈糜」等對邊疆民族政策得到實踐。它的推行,有利於沖破民族畛域,推動了中華民族的融合。
8. 夏布畫的夏布畫的重要性
夏布因輕柔勝絲,避暑爽身,實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為薴麻,薴麻經過傳統手工工藝績紗、紡織加工而成的薴麻布,現稱為夏布。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生夏布是淡草黃本色易於創作中國畫,熟夏布經漂白後成為布料可以染色和印花,不宜創作中國畫。由於薴麻纖維與棉花纖維相比較無法用現代化紡織機械加工,只能靠傳統手工技藝生產,所以,這種傳統的手工技藝被國家列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名錄。在中國四川隆昌和重慶榮昌、江西萬載、湖南瀏陽仍在手工生產的夏布。夏布一般以平紋狹幅為主,重慶榮昌生產的夏布品種繁多,幅寬有33CM、60CM、100CM,適宜創作各種寬幅的中國畫。榮昌的夏布製作技藝已經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同榮昌本地的另兩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摺扇 和陶器結合產生了 「夏布包陶」和「夏布摺扇」。這樣也充分的表明認可夏布的歷史繼承發展在榮昌。
夏布畫是畫家利用中國夏布天然形成的色彩差異和傳統手工技藝生產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肌理效果而創作出來的中國畫。中國夏布具有天然防偽標志,在夏布上創作的中國畫確保了原創作品的真實性、唯一性和不可仿製性。
在中國夏布上創作中國畫,其自然獨特的肌理效果和創作後作品的唯一性所形成的天然防偽標志既保證了原創作品的真實性、又保證了原創作品的不可復制性,從而大幅度降低了投資收藏者的投資風險,投資夏布畫的投資者很快就會成為夏布畫的鑒賞家,這是因為夏布天然而特殊肌理效果所決定的。對於著名書畫家來說選擇夏布作為繪畫材料,既可以保證原創作品的真實性,又可以防止贗品的出現,從而確保了投資者的投資利益,加之夏布的天然本色和自身存在的價值,收藏一幅中國夏布畫既是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又使中國畫長久傳承。所以夏布將繼絹、宣紙之後,成為第三大國畫原材料。中國夏布畫的出現將把傳統的中國畫與中國古老的夏布文化融合為一體,中國夏布畫的出現促進了中國夏布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進程,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繪畫史上揭開了新的篇章。我們相信中國夏布畫的出現將成為繼中國絹畫、中國宣紙畫後,又一民族文化的奇葩。
中國夏布畫之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夏布自然獨特的肌理效果、地域民族的風格特徵是別的繪畫材料無法比擬的。中國夏布畫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觀的改變,崇尚綠色自然、反璞歸真意識提高,已經被海內外廣大書畫收藏者所喜愛。
9. 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怎麼理解
歷史文化與高新技術發展相融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提供了無限可能。比如,3D列印等技術能夠讓歷史圖景、器物得以生動再現,創造出新的文化業態。又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對海量歷史文化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關聯性搜索,從而更有效地進行利用。再如,運用新媒體傳播技術,能夠增強歷史文化的知識性、趣味性、時尚性,讓歷史典故、民俗禮儀、傳統道德規范等更為人們喜聞樂見。在城市發展進程中,要善於發揮高新技術在保護和利用歷史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激活歷史文化來豐富現代人的生活。
10. 如何讓東西方文化融合
如何讓中西方文化融合。自從近代以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西文化就象兩條原先互不相交的河流,現在相交匯流了。時至今日,運用先進通訊技術,信息傳播極快,地球上的各種文化真正進入了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互相作用的時代。舉個例子來說,如今聖誕節已由原來傳統的宗教節日發展成一個充滿親情、友情和愛情的聚會。在西方,人們這天更多地選擇和家人在一起。國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則更多地把過聖誕作為一種時尚,他們更願意和朋友到酒吧、歌廳和商場去狂歡,他們的這種推力正把聖誕這個傳統意義上的洋節中國化。更多熱衷過聖誕的人恐怕是一種從眾心理,他們更願意把聖誕當作一個休息放鬆、聚會的機會。國務院批准出台的節假日放假方案中已將端午、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列為國家法定節日,使人們在對聖誕、情人節等洋節的喜歡和追捧中也不數典忘祖,不淡漠中華文明哺育的傳統節日。其實喜歡洋節,並不代表我國人們崇洋媚外。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出國、留洋已不再神秘,近年來,不少美國、澳大利亞人都興致勃勃地過起春節,這充分說明在中西文化的相互影響與交融中,中華傳統文化與外國文化正在互相影響和改變著。
雖然中西文化逐漸相交、融合,但是兩種文化仍然保留著自己的鮮明個性,因為在我看來,融合是兩種或多種文化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並各自實現本土化的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或者說,如果一定要說這是一種合流的話,這也是一種涇渭分明的合流。交會是一個事實,而融合則只是一種可能。文化總是具體的、個別的,總是表現為一定的歷史形態,沒有普遍、抽象的文化存在。各民族的文化並不都是出於一源,也不能以某一種文化(例如西方文化)作為衡量其它文化的普遍標准。首先,隨著東方經濟,工業技術的突飛猛進,尤其是作為東方大國的中國和印度的迅速崛起,東西方在經濟上的差異已逐步呈現出逐步縮小的趨勢。政治上的兩大體制—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也都在不斷異化,相互借鑒,去他之所長以補己之所短,爭取建立更完善的體制。其實,隨著經濟政治的不斷跨國化,文化層面已經不自覺的做出了反映並一定程度的發生了融合。一種單一的文化無論如何潛力總是有限的,只有不斷的借鑒,吸收,創新,才有發展的前途。況且這種交融已經成為一種無法忽視的歷史潮流。中國作為東方世界有幾千年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大國,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需要世界文化來創新,同樣世界文化也更需要中國文化來豐富。基於中西文化的交融決非是一方對另一方的霸權,奴役,而是平等互利的,因此確實是必要的。
無論如何,文化,這種人類所創造出的永恆瑰寶,有著其雋永的魅力與強大的力量。世界上美好的文化,文明,遠不止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自然文化兩種,他們有的將頑強的繼承了下去,有的已然沉默的消失,他們都如同其自然誕生的過程一般,本就沒有任何界限,暫時的沖突,只是為了更長久的存在,只是為了更加的豐富與完美。而站在城內的我們,不要總是嚮往城外的美好,無論內外,守住已有的,關鍵在於用自己的雙眼展望真美的,那麼我們文化的發展,正如千百年來,正如所有事物那浩浩盪盪的前進一般,是自然的,是自有其結局的。
文化的溝通交流是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而達到交融境界的。交流當然應該允許爭鳴,但爭鳴必須是以尊重、寬容為前提,以借鑒、揚棄為手段,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最終回歸到交融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