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注冊韓國公司的好處是什麼
1.韓國公司稅務政策與稅率:
低稅環境有利發展,韓國稅率低、稅種少,國我們在韓國成立公司,一般只需要交增值稅:企業不贏利,不交稅。除了煙酒或特殊之外,韓國沒有進出口稅。
注冊韓國公司對於生意有什麼幫助?
2. 韓國作為東北亞物流樞紐和金融中心的優勢:
容易獲得國際信用和信貸,眾所周知,韓國是亞洲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幾乎每條街道都有銀行。我們可以利用韓國銀行的信用,信用是發展國際生意的基礎,獲得信用後,我們可以利用韓國這個金融中心進行融資,也可以直接向海外開出信用證,以較小的資金做大買賣。
3. 注冊韓國公司/樹立企業品牌:
由於韓國的國際地位顯著,後起的企業常常喜歡利用韓國的知名度為自己的企業加以包裝。比如韓國的服裝、化妝品,玩具、文化出版等行業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在韓國成立這一類的公司,馬上可以分享到總體的國際形象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公司的競爭能力;
4.物流進出自由:
主要體現在貨物進出口少征或不征關稅,海陸空物流處理速度極快;資金進出自由體現在韓國沒有外匯管制,各種外幣可以隨時兌換調動,而且資金進出沒有限制。商人喜歡利用韓國銀行的便利收發信用證。
5. 韓國貿易與企業投資:
拓展國際市場的窗口和進行轉口貿易的跳板,由於韓國的特殊歷史條件和地理位置,給內地企業向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在韓國成立公司,可作為對外的窗口,容易取得國外合作企業的信任與合作;另一方面,中韓兩國之間物流成本低,很多貿易公司把韓國做為規避對華貿易壁壘的跳板,進行對美出口。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
如果您對韓國公司注冊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共同探討!visa_korea
·
⑵ KBS,SBS,MBC的全稱,在韓國有怎樣的地位
KBS: Korean Broadcasting System - 韓國電視台
MBC: Munhwa(文化)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 韓國文化廣播公司
SBS: Seoul(首爾) Broadcasting System - 首爾廣播公司
⑶ 韓國企業的企業文化是怎樣的
企業 文化 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企業文化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是當代 企業管理 的一場革命,是現代工業社會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歷經了 經驗 主義管理、科學管理、行為科學、現代管理後的發展和升華,被譽為企業管理之魂。下面一起看下韓國企業的企業文化是怎樣的?
許多韓國企業的成功有些有賴於他們重視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努力實現尖端技術的本土化;充分配合政府政策,獲得政府支援;為克服國內市場的局限性,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等等。而不可否認的是 人力資源管理 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人才第一”理念
韓國的優秀企業大都以“人才第一”為基點,通過建立企業內部的研修院或利用產業 教育 機構培育了大量優秀的人才,現在韓國主要的企業集團都已採用了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為了擁有自己的專業技術人才,還建立了相應的人才儲備系統,或是從銷售額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持續進行教育投資。此外,韓國的優勢企業還普遍重視員工的海外研修工作,以促進員工的自我開發。
三星集團的創始人李秉哲會長生前就信奉“疑則不用,用則不疑”的信條,主張對三星的員工實行“國內最高待遇”。為此,三星公司採用了公開招聘錄用制度,新員工一旦被公司錄用就要接受三星公司徹底的培訓,目的是使之成為“三星之星”,以實現公司成為超一流企業的目標。三星公司在“企業即人”的創業精神指引下,徹底貫徹了“能力主義”、“適才適用”、“賞罰分明”等原則。為了挖掘企業員工的潛在能力,除了總公司建立有三星集團綜合研修院外,各分公司分別建立了自己的研修院,並通過海外研修等形式對員工進行有效的教育培訓。LG集團則通過建立“社長評價委員會”、“人事咨詢委員會”、“人才開發委員會”等機構,對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育。
強調人和團結的共同體式企業文化
韓國的成功企業非常重視組織成員的人和團結,積極致力於創立能夠反映員工創造性建議和意見的企業文化,提倡每個員工的責任承擔,愛社心和主人精神,從而形成了共同體式的企業文化。東洋制果公司的“好麗友家族會議”,東洋證券公司的“青年理事會制度”等都是由企業的最高經營者直接聽取員工意見和建議的制度,而東洋水泥公司的“一起向前運動”則是由工會自發組織發起的經營革新運動。
此外,韓國大多數成功企業在“公司的成長與健康的勞資關系是同步的”這樣一種信念指導下,積極培育勞資共同體意識和勞資和解氣氛,從而使企業的經營活動能夠在穩定的勞資關系中順利的進行,韓國眾多的優秀企業都制定了諸如“修訂福利制度”、“員工持股制度”、“對員工採取家庭成員式待遇”、“通過提供經營情報誘導員工參與企業經營”、“終生員工”等一系列制度,特別是許多優秀的中小企業常常將企業的經營狀況向自己的員工公開,通過經營者與員工之間堅實的人際關系實現勞資和解。正因為有勞資間的相互信任,才克服了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經營危機。
鮮京集團把在勞資協商中能夠提及的事項(工資、福利等)和不能提及的事項(經營決策權、人事權等)嚴格區分,分別採取不同的政策;同時公司還將經營狀況向員工公開,培育了讓工會自己判斷企業經營能力的土壤,其結果遏制了因勞資糾紛而導致的經營損失。錦湖電器公司則規定每月召開一次的經營計劃會議必須有工會代表參加,將公司所有的經營情況向員工全部公開,以排除勞資不信任的陰影,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關系,工會方面也自己分析公司每周的生產情況,積極向自己的會員說明企業的現狀。“勞資不疑”的精神深深植根於企業內部,正是這種勞資和解的氛圍有力地推動了韓國企業的發展。
構築經營責任體制
韓國通過任用有能力的職業經理(專門經營者),從而創立了經營責任體制,並培育了責任經營的風氣,其主要的企業集團都建立了事業本部制,根據經營活動多元化的要求採用具備專門經營能力的經營者這一制度,有力地推動了企業的良性發展;專門行業的大企業則通過按產品組建事業部、將經營者分為管理主管和經營主管、按事業部實施獨立資產等方式確立了經營責任體制。伴隨著企業經營的多元化,鮮京集團迎入了一批職業經理人,公司將經營權委託給他們,同時要求他們對自己的經營決策負責,這一 措施 使公司的市場分析和經營預測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⑷ 韓資企業怎麼樣啊 ,有誰知道。。。
一、韓資企業員工之薪資待遇揭密
薪資福利處市場中位
韓資企業為了招攬到更多優秀人才,在薪資待遇上非常大方。本科生的年收入一般不低於4萬元,大專生不低於3.5萬元,中專生不低於3萬元,另外還提供「5險1金」。
從市場普遍行情來看,韓資企業的薪酬待遇處於市場中位水平:經理級員工4000-8000元/月,普通員工2000-4000元/月。如一家精密機械公司招聘高級工藝員、工程師,月薪均在5000元以上;機械、技術員工月薪3000元以上;高級鉗工、翻譯和文秘月薪3000元以上。不過不同的企業,薪資待遇也會有一定的區別,有時甚至會相差很大。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的課長朴鍾杓說,韓資企業非常看重員工的工作能力,只要你在工作中成績顯著,薪水會有大幅度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從事工廠技術工作會比行政工作更容易升職加薪。凡我國勞動法律法規和地方政策給出的明文規定,韓企一般都照執行不誤,員工薪資水平和社會保險、福利待遇較高,而且很少有拖欠員工薪資的現象。
韓語出色可加薪
在上海,韓語與日語人才一樣屬於緊缺人才。盡管企業對語言沒有苛刻的要求,不過在薪資上,懂韓語的人確實更值錢,具備韓語能力的人,在同等職位上,月薪一般可以上浮500元左右。
據了解,目前韓語人才工資明顯高於英語人才。比如企業行政秘書職位,韓資企業開出的價碼為4000元,而英語人才僅為3000元,二者相差1000元左右。
在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本科畢業生的薪資水平約在3000元左右,若會韓語,月薪可達5000元;而懂韓語的MBA,月薪更是超過7000元;即使是一般的辦公室職員,月薪也能達到4000餘元。
生存法則篇
1、注意言行,尊重上級。韓企不會因為你遲到一分鍾而將你拒之門外,但卻可能因為你一句不得體的言語而對應聘者本人產生不好的印象。所以,要注意保持彬彬有禮的形象,選擇恰當的衣著。另外,韓資企業可謂是「等級森嚴」,很少能夠在韓資企業看見主管與員工嬉笑的場面。下級一定要尊重上級主管,任何冒犯主管的不恰當言行都有可能產生不良後果。
2、不要在正式場合對上級或同事的方案提出不同意見。這是一條韓企特有的辦公室守則。在一些會議或小組討論上,基本上不會有人直接批評或評論別人的想法和草案,否則會被視為越禮或者是越級,導致他人不滿。即使有不同意見,也最好在私下非常委婉地告知,這才是明智的做法。
3、工作之餘多與同事溝通。韓企的另一個特色是工作之餘的同事交流非常頻繁。想要融入這種氛圍,首先就要培養出自己「合群」的個性,要能夠和同事在工作之餘發展友誼,進行各種聚會或活動。按照韓國人的習慣,員工聚會就一定要喝酒,他們認為喝酒最能聯絡感情,便於溝通。
4、服從領導。韓企希望員工的思維活躍,有很多新鮮的點子,企業歡迎並允許員工隨時提出意見並付諸實施。但是,高層管理者更多地要求員工服從領導,做好「本職」工作。通常,那些絕對服從上級主管、做好「本職」工作的員工比較受到青睞。
5、多學點韓語。在韓資企業,中高層管理者之間大多用韓語交流,即使是在員工聚會上,韓語也是最重要的交流語言。如果打算升遷成功,突破語言障礙是最佳捷徑。
二、韓資企業用人4大特點:
「與前幾年相比,韓企在用人方面正在發生著變化」,韓國貿易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金哲煥這樣對記者說道。據了解,近兩年來,韓資企業在華數量一直呈上漲趨勢。目前在華韓企總數已達3萬家左右。韓企正在成為許多求職者的目標。
忠誠文化一脈相承
據金哲煥介紹,韓企非常注重企業文化,長期以來,韓企內逐漸形成了先考慮公司利益,個人利益在其次的文化氛圍,「一般來講,韓企員工的工作時間都比較長,經常加班,韓國也是世界上加班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金哲煥表示,這一職場傳統與老一輩的言傳身教有關,很多人都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一樣,甚至連一日三餐都在公司內解決。
實力遠超輩分資歷
「與過去的論資排輩相比,現在的韓國企業都非常重視個人實力,競爭越來越激烈」,金哲煥告訴記者,所有的韓國公司都重視對員工的考核評價,業務能力和工作表現成為晉升和加薪的主要依據,企業對個人實力的重視程度已遠超輩分資歷,「兩個人一同進的公司,起點一樣,但如果日後的考核結果不同,他們的待遇可能就會有比較大的差別」。
IT技能必不可少
IT技術在韓企中的應用已非常普遍。據金哲煥介紹,自金融危機後,韓國企業對IT技術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學習IT技術,掌握基本技能已經成為韓企中人的必修課,隨著IT技術的普遍應用,在華韓國企業的規模正在越來越小,「人正在越來越少,但含金量正越來越高。」
職位需求多點分布
10年前,在華韓企多以從事輕工業為主,所需專業也多以輕工、化工為主,但現在在IT、電子、鋼鐵、汽車等方面,韓資企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正在全面化,「前幾年,企業招聘的職位多為業務助理、翻譯等,而現在,企業中的初級幹部、研發人員甚至更高職位都需要更多的中國本土人才」。
據金哲煥介紹,以往韓企用人往往都會通過員工互相引薦的辦法,而現在,更多的韓企開始注重網路招聘,韓國貿易協會也為韓企和國內本土人才開設了專門的公益性人才網站(jobchina.kita.net),網站運行一年多來,已有5000多家韓企注冊成為會員,35000人創建了個人簡歷,其中已有2500人通過網路找到了工作。
三、韓資企業特點:
近年,隨著中韓兩國經濟貿易的加強,越來越多的韓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他們大打文化旗成功地敲開了中國的大門,韓劇的熱播、韓服的流行就是最有力的證明,到韓資企業工作也成了眾多大學生夢寐以求的新選擇.
可是如何進入韓資企業?韓資企業有什麼特點?韓資企業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職業機會?他們又有著什麼樣的企業文化?
韓資面試忌諱提薪酬
歐資企業面試時,工作人員會很主動地請應聘者根據自己的條件為自己開個「價」.但在韓資企業面試,求職時貿然提出薪資要求是非常不妥當的.韓資企業對應聘者提出薪資要求非常反感,韓國老闆認為應聘者在應聘時就「開價」提出薪資要求,錄用後會提得更高.而近年來,韓資企業中國員工的薪水已有較大的提升.
事實上,韓資企業員工的薪資並不「小氣」.他們非常看重員工的工作能力,只要你在工作中成績顯著,薪水會有大幅度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人比較講原則,凡我國勞動法律法規和地方政策有明文規定,如社會保險等福利,韓資企業一般都會照章執行.
對於求職者來說,韓資企業注重他們的教育背景.如果你是名牌大學畢業的,不妨突出自己的教育背景,因為韓資企業首先挑學校和專業,其次才看工作經驗、創新能力和忠誠度等.很多韓國公司比較喜歡在校時有突出表現的畢業生.
在管理方面,韓資企業特別注意激勵員工發揮自身的作用.他們認為能否給員工設定一個確定的目標,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是吸引人才的關鍵.調查表明,進韓資企業主要難在面試這一關,如果通過了面試,基本上沒別的問題,被辭退的情況很少發生.
韓資企業誘人的培訓體系
培訓是韓資企業最自豪也是最吸引人才的福利.
據了解,韓資企業一般都有一套完整的培訓體系.一進來,員工就會被安排到公司自己的培訓中心,進行為期1-3個月不等的「新人培訓」.公司嚴格執行員工須經過訓練才能上崗的規定,每隔數月或在企業新產品投入生產前,員工都要重新培訓,更新知識提高技能.
在培訓中心的這段時間,新員工會遇到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教學方法和不同的課堂內容.據稱,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新員工對公司的企業文化、發展歷程、經營理念、管理方法等有初步的了解.
順利離開培訓中心後,新員工才會被分配到所需要的部門.在上崗的第一個月,部門領導也會安排其在崗位上的學習,一般不會指定給一項獨立的任務,這是一個見習的時間.這個月內因為做不同的工作,而可以認識部門的幾乎所有同事,為以後的獨立工作建立基礎.
韓資企業升遷的機會微弱
盡管在韓國一些跨國公司的網頁上,不難找到他們重視人才的大幅宣傳廣告,但是真正能夠得到升遷的中國員工是非常少的.
不要認為論資排輩只在國企流行,在韓資企業員工的升遷制度中也同樣存在,所有人都得從底層做起.韓資企業一般實行高度的集權化,大部分管理權集中在公司高層領導那裡,中下級管理人員只有很小的權力.更重要的是,上級做出指示後,下級必須無條件地執行這些指示,這樣的工作職責有點像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一樣的感覺.
此外,韓資企業重男輕女的觀念比較嚴重.一位曾在韓國公司實習過的北京大學研究生晨小姐告訴記者,女員工進韓資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衛生,男員工一般是不會幫忙的.
⑸ 韓國sm娛樂公司概況或簡介!! 急~
SM公司全稱為Star Museum(名人宮殿)。在韓國有「星工廠」之稱的SM公司老總李秀滿20世紀70年代初涉歌壇,是當時非常著名的歌手。退居幕後之後,憑借其敏銳的眼光,於1989年創辦了SM娛樂文化公司,開創了韓國企劃公司的新時代。1998年,S.M.公司把旗下的HOT、SES介紹到中國、日本,掀起了亞洲「韓流」熱潮。2000年4月,S.M.公司登記注冊了KOSDAQ,發行股票,成為韓國第一個娛樂文化股份公司。2001年,S.M.培養的寶兒又在日本躋身最受歡迎的歌手行列。2002年12月,S.M.公司與日本的FANDANGO JAPAN(YOSHIMOTO集團和KDDI的合資公司)、YOSHIMOTO集團以及AVEX共同創立了網路娛樂公司---FANDANGO KOREA,在網路與移動通信迅速發展的時代,將主要負責為大眾開發數字信息資源。今年為了方便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與2001年成立的S.M.日本分公司一起,共同構建亞洲地區的娛樂網路。S.M.公司不懈努力,把世界知名的美國時代華納、迪斯尼等娛樂集團,作為自己未來的目標,希望成為亞洲地區最強的娛樂集團。
S.M.公司下設部門:發覺「未來之星」的選秀部;訓練新人的「Starlight Academy」培訓部;把握市場走向、體現歌手風格、營造逼真視覺感的唱片生產部;進行錄音和後期製作的唱片製作部(A&R);進行宣傳銷售的市場營銷部;聯系媒體對歌手進行推廣的宣傳部;以及發掘歌手的潛在價值、企劃廣告演唱會的代理部。其實韓國的娛樂公司不下數十家,其中包括JYP Entertainment、DSP Entertainment、Laful Entertainment、DR Music、Music Factory、Good Media和C.I Media等,之所以SM能在諸多強勁對手中獨占鰲頭,還是憑借公司領導層的獨具慧眼和完整專業的運作體系,才創造出HOT(已解約),安七炫(KANGTA),神話(Shinhwa),寶兒(BOA),文熙俊(HeeJun),S.E.S , Fly to the Sky,The Trax,東方神起 ,superjunior,天上智喜,少女時代,張力尹, SHINee ,Isak N Ji yeon , Black Beat這些享譽亞洲歌壇的著名歌手。
第一步:選秀&培訓(選秀部、培訓部)
在90年代初的時候,S.M.公司還是把這兩個環節分得十分清楚。在HOT組建時,金京旭代理走遍全國的高中,搜索所謂的「有才氣」 的人才,從而吸收了KANGTA,文熙俊,李在元。李秀滿理事選擇了在美國的TONYAN,張佑赫則是在舞蹈大賽中的出色表現而引人矚目。到組建紅遍亞洲的神話時,公司開始建立選秀機制。96年公司通過美國選秀挑中了之前就曾跟HOT一起訓練過的andy,主唱申彗星以及曾獲美國舞蹈大賽冠軍的eric,在韓國本土選秀中挑中了金東萬,而李珉宇則因自組樂團並且獲得過韓國舞蹈大賽冠軍而受到S.M.公司的青睞,junjin因有著很好的藝人天賦被KANG TA推薦給SM公司。通過一系列的選秀,在97年初步確定了公司想要培養的人。隨後才開始魔鬼訓練,而且人員不會變動。但是隨著韓國青少年明星慾望的增長,涌現出了越來越多有潛質的孩子,這也意味著競爭愈加激烈,於是,S.M.公司漸漸把這選秀和培訓合為一步。通過選秀進入公司並不代表成為藝人,而此時也並沒有與公司簽約,在進一步的培訓中,公司還會淘汰一些人。目前,公司每年要舉行兩次大規模的選拔大賽,每星期要舉行一次內部選拔會。以04年剛剛組建今年就紅遍亞洲的男生組合「東方神起」來說,其5個成員全部是通過S.M.的新人選拔訓練機構被挖掘和培養出來的。起初,他們分別在5個不同的組合中擔任隊長,通過不斷地培訓與選拔,才得以形成現在的夢幻組合——「東方神起」。
在這一步驟中有幾個特點凸現出來。
首先,明星低齡化。偶像低齡化已成為全球的普遍現象。從行業利潤上說,低齡出道可以為公司多演幾年多賺錢,而且識才越早,包裝的成本越低,可塑性強,利於公司培訓;從行業特色上分析,娛樂業是年輕人的行業,只有年輕的才是新鮮的奪目的。比如1997年,SM公司擬定了一個戰略——培養一位能代表亞洲的大牌明星。因為從韓國狀況來看,進軍海外市場還是女孩方面有更多便利條件,所以當時在韓國被千挑萬選出的未來明星就是寶兒(BoA)。當年她只有11歲,面試時才小學5年級,但她所展現的歌舞,證明她已具備了明星才質。當時試唱的三四首歌曲都是S.E.S的經典,舞蹈也是當時最時興的hip -hop人氣舞步。她的出色表演讓在場的評論員贊不絕口,在唱片公司的強烈要求下,父母只好同意。而從面試合格時起,寶兒就開始接受了專門的訓練。而最近推出的韓國新星,大多是18、19歲,可想其出道年齡得有多小。
雖然明星低齡化已成為一個成名必要條件,並不是沒有缺點。由於成名太早,年紀太小,過早地戴上皇冠,雖有這些偶像歌手們為此付出了本應純真的花季和健康成長的環境,這是一筆難以挽回的青春預支。但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了名利就必然會失去一些東西,這就是這個行業的特點。
第二,嚴格訓練。這是孩子們成名必須經過的階段。韓國的任何一個娛樂公司在製造偶像時,不僅要求藝人具備成為偶像的天分,同時還要求藝人接受嚴格的後期訓練。在SM公司更是如此。拿引起中國「韓流」的HOT來說,在出首張專輯之前,每天12-16小時的超強度訓練就使張佑赫落下了一跳舞肩膀就痛的毛病,有時大家會累得倒在地板上起不來。今年迅速走紅的「東方神起」的訓練過程,幾乎是地獄式的,其中的團員細亞更是受訓超過七年才讓他站在幕前。有時,這五個十六、七歲的小夥子餓著肚子從下午練歌一直練到晚上11點多,當他們認為唱得差不多時就去唱給公司的負責人聽,但是負責人聽後還是不滿意,5個男孩就繼續練,而公司所有相關人員也全都陪著他們。當初HOT就是每天12小時學舞蹈與唱歌。他們在練習中必須捆著大腿內側跳舞,這是為了讓他們正確地熟記動作。此外,為了積累舞台經驗,讓他們成為當時歌手劉榮稹(現SM理事)的伴舞。不僅在歌舞方面公司對他們嚴格訓練,還在語言表達,表情等方面訓練,使他們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攝影機拍攝都能從容的說話。他們這樣度過兩年後才於96年在韓國出道,2000年在中國初次表演,引發「韓流」。而對於面向亞洲的明星培養方面,除了這些之外還要訓練語言。
第三,大量組合出擊。組合是經紀公司最喜歡也最擅長製造的娛樂產物。S.M.公司就曾成功推出多個組合,如HOT、SES、神話、東方神起、天上智喜,以及經過3-4年選拔淘汰最新推出的13人組合super junior。之所以推出組合,是因為組合能夠攜幾個人的合力滿足「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的需求,確保公司投資不全部沉沒。同時成軍後公司可以根據組合中的人氣確定出下一步重點推出的巨星。所以韓國組合合的快分的也快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而且當初組成組合是由公司決定統一配置,解散也是公司的決定,很多時候並不是組合成員決定的了的。神話就因為成員去留問題與S.M.公司意見不和才集體跳到GOOD去。這還算好的,當初HOT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被公司強行拆散。由此可見,組合是韓國娛樂界的一個常用策略,作為市場的試金石。
第四,足夠的重視。雖然訓練十分嚴格艱苦,但是公司對新人的重視程度還是相當高的。在資金方面,S.M.公司不惜花大量金錢對藝人進行全方位的培訓。在人力方面,公司會配備最出色的老師、詞曲作者,歌謠界元老級的人物對新人進行指點。比如為了讓寶兒成為十全十美的實力派歌手,S.M.公司邀請了很多位藝術專家做她的專署老師。擔當寶兒舞蹈指導的是日本首屈一指的作美和數。此外,她的出道專輯也請到了韓國著名作曲家劉榮鎮、金興錫、姜原象和方詩旭等通力相助。
第二步:製作(唱片生產、製作部)
從造星機制中產生出的韓國藝人一般是沒有多少個人自由,由於很小就接受公司培訓,他們的演唱風格根據個人特點在培訓的時候就已確定下來,不太能根據個人喜好更改。尤其在剛出道時,就算十分有創作天賦,也不會發布歌手自己創作的作品。每首歌,每個造型都是公司根據發展目標精心打造。
製作精良,融入多種流行元素。S.M.公司從一開始就致力於製作適合整個亞洲市場、符合亞洲年輕人追求的音樂。在包裝和推廣藝人之前,公司通常會不惜花費時間仔細分析當地基本文化、音樂等各種流行元素,把它們融入到韓國藝人中,從而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這里我想從反面證明。04年中國某音樂公司發行了一張《2004國語最強原唱大合輯》,其中13首華語人氣歌曲的韓版原唱終於在國內浮出水面。粗略算來,近些年竟有80多位名聲在外的華人歌手翻唱了百餘首韓國歌曲。其中不乏我們耳熟能詳的大明星,鄭秀文,張學友,莫文蔚,劉德華,謝霆鋒,黎明,趙傳,張惠妹,徐志安,SHE等一大批天皇天後都與韓樂有過親密接觸。回顧中國港台歌手,「新人+翻唱韓國音樂=必然走紅」似乎已經成為一條不敗的規律。而內地人更偏重原創,只有孫楠、孫悅、那英和陳琳等為數不多的幾位歌手有過翻唱經歷。由此可見,韓國流行音樂在製作上已屬上層之作。
融入當地元素。如果公司決定讓某藝人進入亞洲市場,首先是訓練語言。例如,S.M.公司旗下藝人在上海開演唱會時,「東方神起」和「天上智喜」的成員們均用中文向觀眾問好,並介紹自己。其次就是用推出當地語言的歌。可以是原來韓語版歌曲的重新翻唱,也可以重新作詞作曲,推出適合當地的新歌。比如為了進軍中國市場,神話、寶兒都曾推出過中文歌曲。對此,我們不得不佩服韓國人准備工作的細致與充分。
第三步:營銷(市場營銷部、宣傳部)
我把所有關於包裝宣傳的工作都歸為營銷。其實在整個造星機制中,明星的製造過程就與普通產品從選料、加工、成品、檢驗合格到營銷、交易、確立品牌效應的過程完全一致。而營銷應該是整個造星過程中的重中之重。S.M.公司在這藝人的商業推廣上也是奇招百出。
一、確定目標消費者。這一過程包括三個步驟: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以及市場定位。市場細分是將市場分為具有不同需要、特徵及行為,因而需要不同產品或營銷組合的不同購買者群體的過程。細分之後,公司會進行目標市場的選擇。當市場選定時,公司還必須決定在這些目標市場中要取得什麼樣的地位。市場定位是指為使產品在目標消費者心目中相對於競爭產品而言占據清晰、特別和理想的位置而進行的安排。在這方面韓國娛樂公司做得非常到位。S.M.公司在推出每一位新人之前,都會制定詳細的計劃,比如對於寶兒的出道,公司是打算讓她進軍海外市場,先是在韓國本土市場站住腳,隨後大舉進攻日本市場,目前看來也取得了驕人成績,接下來寶兒將要攻入中國市場,可以從她開始出中文歌看出。而安七炫(KANGTA)自從HOT解散後就主攻中國市場,由於之前HOT在中國已有了相當大的知名度,所以安七炫(KANGTA)進入中國市場的腳步十分順利,今年也在中國開了個人演唱會。當公司選定了目標市場,進行了市場定位後,就會通過培訓等多種手段增加或改善藝人某方面的能力,以適應這個定位。比如學習語言等。
而我國在這一步上基本空缺,大多數娛樂公司並沒有制定很詳細的計劃,多是跟著感覺走。所以導致其包裝藝人時有更多的盲目性,增加了投資失敗的風險。
二、設計營銷組合。為了在目標市場製造它想要的反應而採用的一組可控制的戰術營銷手段。經典理論提出了4個變數,即4P理論:產品、定價、分銷、促銷。
先來說產品這方面。娛樂業的產品跟電視等媒介產品一樣具有特殊性。首先藝人是娛樂公司的產品,其次藝人的唱片也是公司產品。而唱片的銷售依賴於藝人本身。所以,藝人是第一重要的產品。首先質量是第一位的,通過嚴格的培訓這一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最好的例證是在韓國的各種娛樂節目中藝人都能即興唱歌或者即興改編。其水平可見一斑。其次,針對這一產品,公司需要設計不同路線,對其進行包裝。針對前面提到的目標市場,根據市場定位設計每位藝人的路線,突出特點以區別於其它產品。所以很多形容詞都成為藝人的代名詞。比如性感是李孝利的代名詞,由於她的成功,現在很多女藝人都開始走性感路線,而大部分是公司所決定。前幾年可愛是S.M.公司旗下dana的代名詞,因為dana出道時只有15歲,但是這一策略並沒有獲得很大成功。因此,S.M.公司公司馬上轉換策略,把dana編入去年推出的女子四人組「天上智喜」中,這也開了出道時為獨立歌手而後加盟組合的先河。從目前的成績來看,S.M.公司的這一策略還是正確的。在設計好路線後,就要對其外貌穿著精雕細琢。如果地位在偶像歌手,則對外貌要求很高。比如男生沒有180厘米以上的身高一律免談,女生身材不過硬的全部PASE,鼻子不夠挺,眼睛不夠大,臉部輪廓不夠好的不予考慮。而那些已經出道的歌手為了使自己更完美,也不停得在臉上動刀子。當然並不是說現在韓國沒有長相稍差而具有超強實力的歌手,YGfamily娛樂公司旗下就擁有很多這類實力派唱將,他們在本土的行情也十分好,但是並沒有在海外市場有所作為。除了外貌外,韓星的衣著發型也十分考究,公司花大價錢對其進行包裝,有專門的服裝顧問,對於出道久一些的前輩,都擁有自己的美容室,專門負責美容和發型。因此,韓星經常引領時尚潮流,是青少年模仿的對象。從這方面引起注意,也增加了藝人的知名程度。在我國的「韓流」中,衣著發型方面佔有大的比例。
對於第二產品——唱片。包裝就在於編曲以及唱片的封面海報,附帶內容等等。為了進一步發掘潛在產品,SM每逢寒、暑兩季都會發行一張合輯,合輯中公司全體藝人共同演唱的主打曲及MV,都成了歌迷們在寒、暑假期間最期待音樂作品。MV中,藝人們快樂地打鬧、玩耍,展現出一幅其樂融融的「SM全家福」。
定價方面。還是分成兩部分。首先是藝人。這完全體現在藝人的身價上,就是簽約公司時的價格。一般藝人的身價決定於自己在市場上的知名度,但是這個知名度具有事後性,所以公司在簽約時占據有利位置,所以大多數是不平等的。為了防止藝人走紅就跳槽,一直以來SM公司和所屬演員簽定合同時都明確規定,若是演員違反合約必須交納違約金和賠償金,而且該規定被韓國娛樂圈內普遍接受。其他公司也採用這個規定或類似的規定。但是SM公司的違約金和賠償金數額龐大。甚至高出通常規定的3-5倍之多。所以給所屬演員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在簽約期間跳槽幾乎是不可能的。其次是唱片。唱片是普通商品,所以其定價按一般方法進行。對於唱片收益分成方面,值得提一下,普通的韓國歌手賣出一張唱片可得100韓元,但組合就需要平分,因此HOT當年賣出一張每人只得20韓元(人民幣0.16元 )再減到扣到的版稅官稅,只剩下七韓元(人民幣五分錢)。可以看出在韓國藝人掙錢還是不太容易的,還要受到所屬公司的「剝削」。當然之前公司的投資也是巨大的。
分銷方面。這主要是針對藝人的產出品而言。例如賣唱片的渠道,如何鋪貨,在網路上的渠道如何。在各大唱片銷售商店上貨,並根據回扣,讓此商店把唱片放到醒目位置,張貼海報等。一般而言對於S.M.這樣的大公司,都已形成了自己的唱片銷售渠道,定期上貨。隨著網路的大力發展,網路mp3下載也成為一個新的盈利增長點,因此網路成為各大唱片公司的新渠道,新戰場。S.M.公司也意識到了,於2002年和日本的FANDANGO JAPAN、YOSHIMOTO集團以及AVEX共同創立了網路娛樂公司---FANDANGO KOREA,在網路競爭中搶佔先機。
促銷方面。 對於公司而言,不僅要創造優質的商品,還應當把產品的優點告訴顧客,認真地在顧客心目中樹立起該品牌的形象。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巧妙的運用廣告,銷售促進和公共關系這些大眾傳播手段。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宣傳。
方式一:廣告。參加電台電視台(主要是韓國三大電視台KBS、MBC、SBS)各種節目,增加曝光率。藝人走紅的主要途徑就是在娛樂媒體上曝光,包括打進排行榜。由電視台控制的榜提供了一種衡量組合是否流行的可見的准繩。而多上電視,新歌才能躋身這些榜單中。有些人認為這些榜單是有利於那些經常在電視上露面的歌手CD的銷售量和歌迷的投票只佔少部分韓國的榜單。這一切都顯示上電視比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更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出現在韓國3大電視公司MBC、KBS、SBS的20個甚至更多的電視節目中,有時只是在幾大電視台播放歌手的MTV。這里的節目主要包括這么兩種。首先是歌謠節目。據調查結果顯示,S.M娛樂、YG、I-STAR、國際音樂、IVY音樂SIDUS等前10家企劃公司所屬歌手在KBS《音樂bank》、SBS《人氣歌謠》、MBC《音樂營地》等歌謠節目中出演次數就超過了全體歌手出演次數的40%。其中又以S.M公司所屬歌手出演次數最多。其次是娛樂節目。現在比較有名的是《情書》、《X-MAN》、《Happy Together》、《夜心萬萬》、《萬元的幸福》、《女傑》、MBC電視台的情景系列劇、《NonStop》SBS的反轉劇等等。明星參加電視台的娛樂節目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一方面,藝人通過節目提高了知名度,宣傳了唱片。韓國的娛樂節目作的相當成熟,明星也相當配合,自然的狀態讓大眾可以進一步了解明星的性格,人品,特長等方方面面。我就是因為看到了韓國娛樂節目才知道了韓國歌手,並對他們產生了興趣。另一方面,電視台通過藝人的知名度來提高收視率。由於明星的出演,FANS們必然每期都看,所以用這種方式可以鎖定觀眾群。電視台能夠和藝人這樣全面的合作,而最根本的是他們都有營銷理念,明白現在觀眾或者說歌迷是他們生存的根本。因此,不管在節目設置上還是明星的配合上都很注重從觀眾的角度出發考慮。通過合作的方式,雙方都可以達到各自目的。當然在雙方的利益驅使下,行賄是在所難免的。因為向那些高收視率或者高收聽率的電視和廣播節目進行賄賂,可以讓那些無名的天才獲得更多成長為超級明星的機會。事實上,隨著競爭的加劇,基本上20位新人中只有一位能成功上位,公司為維護投資不致浪費,花錢買曝光率已變成必需。在行賄的同時,大的娛樂公司亦逐漸掌控電台的節目。當初HOT解散後,S.M.公司就曾封殺另外三名隊員,並警告電視台等傳媒,如果敢讓JTL出現,自己公司的歌手就絕對不會來相關電視台。除了傳統媒體外,對新媒體的關注越來越多。各個娛樂公司在網路上都加大了藝人的宣傳力度。幾乎每個明星都有自己的個人主頁,在這里不僅有最新的官方消息,而且還有藝人自己的留言,可以通過網路與大家進行互動交流。此外還要把一些新歌放到網上,進一步擴大宣傳的范圍。
方式二:銷售促進。現場簽售是一個特別好的例子。能夠與明星親密接觸,得到明星的簽名,對歌迷來說無異於商場打五折,其誘惑力是十分大的。此外,在唱片中附贈藝人的寫真也是一個常用的促銷方式。精心打造的限量版唱片對忠誠的歌迷而言也是一個極大的誘惑。往往在限量版中都會有些從未發布或者更加隱私的東西來滿足歌迷的慾望。
方式三:公共關系。可以通過公益活動、特別活動來實現目標,但最主要的是利用好新聞。前兩個比較容易理解,一般來說出新專輯的的時候會有專輯發布會,年末會有歌迷見面會,生日時也會舉辦小型的生日派對,有時是和歌迷一起的。通過一些慈善義演或者捐助等義舉可以樹立良好形象,留下好的口碑。國內目前這兩種公關形式都沒有很好的開展起來。歌迷見面會十分隨機,而義舉則完全依靠藝人的覺悟。顯然是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重要性。公共關系中最有力的工具就是新聞。不僅要利用好現有新聞,必要時還需製造新聞。這里不是說要造假新聞,而是通過行動引起觀注,從而達到製造新聞的目的。比如傳緋聞,就某事進行炒作。在這點上就要對網路無比重視,因為網路新聞的更新速度最快,目前許多消息都是網路最先爆出來。
方式四:參加各種獎項的評選。這一方式是這一行業所獨有的促銷方式。首先,權威獎項對歌手來說是實力的充分肯定,通過這些將項可以讓觀眾的關注度增加,確保人氣。各個娛樂公司也對此十分重視,其中也不乏黑幕。
與韓星這樣復雜多樣的商業推廣相比,我們本土明星就顯得清閑很多。一方面國內媒體還沒有這么大量製作精良的娛樂節目,另一方面娛樂公司也沒有意識到這種娛樂節目的重要性。我在韓國娛樂節目中經常會看到明星的手上纏著紗布,也說明韓星經常是一個通告接著一個通告的趕,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正是這樣全面的宣傳和他們不懈的努力工作才使得他們有今天
第四步:回收投資的印鈔機(代理部)
通過上面一系列的措施,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打造明星。當然其成本也是相當大的。一個未來的超級明星在未成名前,公司最少要有5萬美元去推銷他們,而對於重點培養對象的曝光就要大約花35萬美元,這還只是用在電視上的。最終這些錢需要通過讓歌手走紅而賺回來。與其他產業規律一樣,高成本勢必意味著高收益,韓國人在不惜花費高昂運作成本包裝偶像之時,同樣獲得了羨煞旁人的收益。SM公司旗下藝人HOT的第四張專輯《I YAH》全球大賣,銷量突破1200萬張。寶兒在打入日本市場後,發行的三張專輯銷售都超過100萬張。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第四張專輯收錄了寶兒用漢語演唱的《My Name》和《My Prayer》,預定銷量為20萬張。偶像組合「東方神起」賺錢的實力同樣驚人,僅最近3個月的廣告拍攝費用就高達3億5千萬韓元,其出道一年光廣告費即有約14億韓元進帳。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若沒有公司盡心盡力的培養哪會有明星們大賺的今天。所以一般韓星們賺到的錢大部分是歸公司所有的。
藝人被捧紅後其自身價值變得相當大,當公司擁有這樣的資源時是絕對不甘寂寞的。在韓國幾乎所有的娛樂公司都更看重開源,就是相關產品的開發。名氣是娛樂公司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各個公司都是想盡辦法把他的效用發揮到極致。比如每年推出各種限量版、改版唱片,讓歌迷反復購買;在國內國外開各種演唱會;讓藝人接拍各種廣告,成為產品代言人;在可能的情況下接拍韓國偶像劇;到電視台當主持人等等,而這些活動的收入當然是公司拿大頭。隨著藝人名氣的進一步提高,又可促進唱片的收入。進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至此,一個完整的韓國造星運作機制就呈現出來了。從各個環節的對比上,我國的娛樂業都落後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也很多。畢竟這是流行音樂,是變數最大的娛樂業。要想在這個領域里有所作為,就必須不斷更新理念,跟上時代潮流,以至於引領時代潮流。從娛樂公司的角度來看,理念的更新是首要解決的問題,「酒香不怕巷子深」以不再適合快餐式的娛樂業。全方位的借用營銷等其它行業的管理理念會給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對藝人而言,值得反思的地方更多,他們的專業化程度還很低,歌手也不是只唱唱歌就可以了,其工作質量和工作強度都需要進一步提高。隨著我國對於文化產業的逐步重視,相信不久之後,中國也會出現像韓國S.M公司一樣出色的娛樂經紀公司。
⑹ 韓國企業與歐美企業的差別是什麼
我在韓國工作過,目前在國內的韓國銀行工作,最大的區別在於企業文化。
歐美企業注重個人發展,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是相等同的,只有個人利益得到滿足了,企業才會更快的發展,同樣企業利益得到了保障,那個人利益才能體現出來。因此歐美企業無論什麼角度都是非常人性化的。
而韓國企業文化,主要強調企業利益高於一切,為了企業的發展可以犧牲一切個人利益。而且這種理念體現在各個角度。比如,工資低於同行業水平,工作強度和時間遠遠超過歐美企業,另外企業管理上也非常不人性化。
不知道你什麼原因必須要應聘韓國企業,我個人感覺進韓國企業是個錯誤。
⑺ 關於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介紹(有點急)
從1999年到2001年的3年時間里,幾乎是一夜之間,以韓國大眾流行文化為代表的「韓流」一舉進占中國文化娛樂市場。「韓流」文化出口主打產品為游戲、電視劇、電影。「韓流」文化產品出口不僅為韓國賺取了大筆外匯,更為國家形象的提升立下汗馬功勞。
重建國家形象
為了推動文化產業,韓國成立文化產業專責機構,將文化資產轉化為創意產業,並以進入國際市場為目標。1998年韓國正式提出「文化立國」方針,並從1999年至2002年先後頒布一系列扶持文化法律保障政策。韓國政府出面設立了文化產業研究生院;加強了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對一些大型文化項目進行經濟支援,成立管理投資資金的專門公司,做到專款專用;採取措施保護著作權;為緩解部分國家對「韓流」產生的排斥情緒,決定每年引進並上映部分亞洲國家的優秀影片。
推廣不遺餘力
韓國還設立了許多機構推廣韓國文化,從組織上保證「韓流」的影響力。包括:在首爾建立「韓流發祥園地」;在北京、上海等地建設「韓流體驗館」;由民間專家學者組建「亞洲文化交流協會」,對出口的文化內容質量把關,防止因出口劣質文化產品而降低外界對「韓流」文化產品的信任度;對「韓流」文化盛行國家和地區的使領館加派文化官員;成立「韓國文化振興院」,在「韓流」影響大的國家和城市設駐外辦事處;在韓國多個城市舉辦過多屆「韓流商品博覽會」等。通過將「韓流」輸出到全世界,韓國不僅提升了本國形象,也使韓國文化在世界風行。而韓國制定的文化立國戰略和一系列文化政策,更是帶動了韓國各行業的發展,為其帶來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收益。
⑻ 為什麼韓國文化輸出做的那麼好
首先是以韓國流行文化,韓國流行文化主要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韓劇,另外一部分則是K-pop。韓劇的影響力在東亞地區影響力較大,因為相似的文化背景,出了東亞其實屬於非常小眾。k-pop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就比較大了,在西方主流國家也有一定的地位,而在東南亞,東歐和南美則可以算是影響力巨大。
造成這種盛況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個就是在傳播上,韓國人藉助了互聯網並採用免費供應的策略。在youtub上,早期下載K-pop音樂和mv都是完全免費的,而相反的歐美主要流行歌手的作品幾乎都是只能付費下載。這種免費策略造成了在經濟發展相對不平衡的地區k-pop大受歡迎,同時製作精良的MV也塑造了韓國虛幻的高大上形象。所以即便在今天你如果問一個烏克蘭姑娘最想去亞洲哪個國家工作生活,答案幾乎可以肯定是韓國。
第二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娛樂性,這一點也是韓國人在面對采訪的時候自己一直強調的。能快速傳播的東西一定是有娛樂性的。這是大部分人的真實需求,而K-pop很好的滿足了這一點。其實從去年開始中國有一個東西就成功風靡到了國外,就是抖音短視頻的海外版tik tok,日本和韓國和韓國都在電視中報道,日本還做了特別節目。這背後的邏輯就是,所有人對娛樂性的新鮮事物天然的喜好和接受。
第三個因素是普適化,這是韓國人在飲食推廣失敗之後,西方給總結出來的。在食物的輸出上,韓國人多年來一直不遺餘力推廣自己的泡菜和拌飯,然而推廣效果一直是失敗,中國除外。結果反而是韓國人模仿西方快餐三明治做的綠豆煎餅早餐反而受到不少西方人的喜歡。如今韓國人很聰明的將泡菜和綠豆餅搭,作為韓式早餐推廣,但是泡菜依舊接受度不高。這說明能推廣的東西可以有地域特色,但是不能太過強烈的地域特色,要有普適性。反過來看,其實被全世界接受最好的西方食品就是以簡單油炸為主的麥丹勞。
最後一點,是韓國人如今不太願意提及的,不止在文化輸出上,而且在經濟發展上都曾起到過重要作用的一點。韓國人曾經有過一個自豪,如今不願提的稱號「快速復制者」。無論什麼東西,只要是好的,新的,韓國人總是能夠快速的仿造,說的簡單易懂一些就是山寨。然而韓國人並沒有單純的抄襲,西方媒體還是比較客觀的肯定了韓國人一點,就是在抄襲後會加入自己的創新。而這大概也是K-pop可以最終脫離於h-pop而獨立流行的重要原因。
⑼ 韓國文化廣播公司的公司介紹
MBC(朝鮮語:문화방송 주식회사;朝鮮漢字:文化放送株式會社)是韓國的大型傳媒企業之一,與SBS、KBS並稱韓國三大電視台。創立於1961年,初時為商營傳媒機構。最初只營辦AM廣播業務,後於1969年於開始營辦電視業務,電視識別訊號為HLKV-DTV。
MBC(Munhwa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是以公益財團放送文化振興會為大股東,經營依靠廣告收益的股份制公營公司。在可信度、好感度、收視率及影響力等方面均居韓國第一位,是一家深受觀眾喜愛的廣播電視台。 MBC自1961年成立以來,通過全國19家地方分公司,形成了全國性網路,並通過10家子公司,為廣播電視產業做出了很大貢獻。發展成為擁有1個全國地面電視頻道、3個廣播頻道、5個有線電視頻道、4個衛星電視頻道,5個數位多媒體廣播(DMB)頻道的多媒體集團。 MBC作為國際型媒體集團,不僅在國內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因其有諸多高品質、優秀的節目內容出口到海外60多個國家而深受海外觀眾的好評。集團通過與世界各廣播電視公司的提攜合作,推動著多種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MBC的是2008年4月29日有關瘋牛病和來自公眾的不實報道已經失去了信心。 MBC新聞報告,批評政府對美國和韓國的新聞報道。代表通過媒體開玩笑的MBC大韓民國人民站。假的假的中立性,通過公共廣播名存實亡打破公共廣播電台,已受到批評。韓國MBC電視台,大多數人並不真正信任。 MBC的不符合是由一大群造成的不實報道的中立性。 公司大廈是 MBC廣播電視中心(首爾) - MBC經營中心(首爾) - MBC夢幻中心(一山) - MBC大長今主題公園(楊州)
韓國MBC電視台 是韓國三大電視主流媒體之一,中文名稱韓國文化電視台,是一個民營電視台。 MBC大部分高收視的劇集均是MBC出品,MBC是國營的,由獨立系商業廣播局出資,節目內容繁多是最大特點,主要製作MBC的HDTV轉播車韓劇很多國內都有播出,有《星夢奇緣》《愛上女主播》《屋塔房小貓》《羅曼史》《紅豆女之戀》《戀愛機會1%》《火鳥》等好像都有點夢幻般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MBC的編劇特別偏好這類風格,05年春新劇《美妙人生》及《我的名字叫金三順》也是類似的。《我的名字叫金三順》是韓國MBC電視台積蓄已久的作品,欲藉此劇重塑昔日輝煌。該劇在中國也受到歡迎,在韓國的收視率更是突破了50%的大關。不過與國內電視劇相比又多了份搞笑成份。而另一方面MBC又以拍攝長篇劇、歷史劇見長而著名,像《愛情是什麼》《人魚小姐》《看了又看》《茶母》《大長今》《醫道》《商道》……這些長篇每日劇拍攝手法細膩,劇情雖然有些托踏但還是很吸引人的,最主要是非常生活化,像進屋脫鞋換衣這些細節也不放過,而歷史劇決不比國內遜色,也是凸現了韓國歷史文化特點的,並且都是大手筆,大製作,成品非常精良,像《大長今》,看過的朋友都非常喜歡。
MBC致力成為引領業界發展的多媒體集團。1997年通過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播出了《愛情是什麼》一劇,並在《大長今》擴大了「韓流」影響范圍之後,成為推廣「韓流」的主力軍。
MBC 電視劇也走出了亞洲,走進了CIS國家、非洲、中東、東歐及美洲地區。
MBC 積極活躍在 MIP-TV & MIPCOM,、NAPTE、上海電視節等世界優秀電視節目領域中,並製作了網站 ,以便全球觀眾和客商瀏覽MBC的節目內容。網站用英語、漢語、日語、韓國語提供MBC的節目預告及簡介。同時提供出演節目的明星們的個人簡介、最新消息及訪談內容。
MBC不斷探索新的市場增長點,開發針對國際市場的節目內容,為擴大並普及節目范圍而不懈努力。 MBC 發展歷程發展階段 時間 信息 ★無線電廣播時代
(1961-1968) 1961 開通MBC無線廣播 1962 設立5·16獎學財團(1982年 改名為正修獎學會) 1963~1965 建立全國性網路
(大邱MBC,大田MBC,光州MBC,全州MBC) ★黑白電視時代
(1969-1980) 1969年08月08日 開通MBC地面波 全國范圍播放(11頻道) 1971 開通MBC無線電廣播( FM ) 1974 與京鄉新聞社合並 ★彩色電視時代
(1981-1990) 1981 在全國范圍內播出彩色電視節目 與京鄉報社分離 1982 汝矣島錄音棚竣工 1988 成立放送文化振興會 ★多媒體時代
(1991-2000) 1991~1993 成立子公司 1997 楊州MBC文化公園竣工 2000 成立 Internet MBC(iMBC) ★數字化時代
(2001-至今) 2001 進軍有線電視服務,數字電視 2002 成立MBCMovies 頻道 成立MBC夢樹蹴球財團 2004 大長今主題樂園開工(楊洲) 2005 開始提供衛星 & 地面波 DMB 服務 2006 開始 Mini(提供在線電視節目服務) 2007 MBC娛樂1 成立,一山MBC夢幻中心 竣工 世界在變小,MBC新聞領域更寬廣MBC新聞在過去的50年裡發揮著國民的眼睛和耳朵的作用,在國內傳達最快、最准確、最公正的信息。
MBC新聞通過國內19家地方放送公司及9家海外分支機構的采訪,以及與CNN、APTN、NBC、Reuters TV等世界優秀的廣播電視公司的轉播合同,向每家每戶傳送即時生動的新聞。
《時事綜覽2580》、《新聞後續》、《100分鍾討論》、《經濟綜覽》、《全球報道》、《統一展望台》等各種欄目,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報道。 作為主播1986年首爾亞運會和1988年首爾奧運會的廣播電視公司,MBC體育擁有高水平的體育傳送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其所轉播的2002韓日世界盃及2006德國世界盃創下了全國最高收視率記錄,吸引了無數觀眾。 邀請前奧運會知名選手作解說的雅典奧運會24小時全天候轉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MBC把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體育節目播出公司作為目標,並與ESPN Star Sports聯合成立了MBC-ESPN Star Sports。 開發新體裁的MBC娛樂節目
MBC的娛樂節目深深吸引著觀眾,並為觀眾留下最深刻的感動。公益性與娛樂性的最佳結合製作出了值得獎勵的優秀節目。這些優秀的節目推動了全國范圍的公益事業的開展,從而向人們展示了文娛類節目同樣可以為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做貢獻。
MBC的代表作品真人秀節目《無限挑戰》每周都以看似不可能的挑戰為主題,創下了很高的收視率。《!感嘆號》也是一部不僅能給予觀眾歡笑,而且能帶給觀眾感動的節目。
以新穎創意包裝而成的MBC綜藝節目完全不同於一般娛樂節目,它達到了能夠掀起社會反響的程度。 以全新視角追蹤的時事節目
MBC的紀錄片達到了教育與娛樂間的最佳均衡點。具有人性視角的MBC紀錄片網羅了韓國社會、外交、環境問題等多種題材。播出的《恆河-黃金大陸的誘惑》和《黃河》展示了MBC的HD技術及發達的製作技術。醫學奇跡節目《Doctors》真人真事為題材,講述如何為主人公帶來希望的真實性節目,比電視劇更讓人回味無窮。
1990年首播的《PD手冊》從PD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層分析,擁有很高的知名度。《PD手冊》因報道了黃禹錫博士的體細胞克隆事件,向觀眾展示了真正的MBC精神。
MBC的時事節目及紀錄片的優秀性得到了國際TV獎項評比的認可,在紐約國際電視節、班芙國際電視節、ABU大獎、 Earth Vision、亞洲電視大獎賽、Japan Wildlife Film Festival等著名活動中獲獎。 MBC廣播以最高水準的節目內容推動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名副其實地佔據著業界龍頭位置。MBC廣播自1961年成立以來,創下了約50%的收聽率記錄,是最受聽眾喜愛的廣播。在韓國廣告主協會評選的收聽率為前20名的節目中,有15個節目是MBC製作的,MBC被評為受歡迎的廣播頻道。
MBC完成了迎接新地面波及衛星DMB時代的准備,並會一如既往地為抓住觀眾的心而努力。
⑽ 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特點有哪些,我們可以借鑒的有哪些
韓國文化產業近年來最大成就體現在電影電視劇的突出成就。大量電影電視劇的製作出口,在亞洲市場行成「韓流」現象。既有巨大經濟效益又輸出了韓國文化,可謂經濟文化雙豐收。這與韓國的文化發展戰略及國家的大力扶持分不開,值得我國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