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湖南22歲女孩為拯救瀕臨失傳刺綉回鄉,這種傳統文化如何才能傳承下來
這種文化想要保存下來就需要我們大家的一起努力,下面我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文化。
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歷史發展也經歷了5000年的文化,在這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生生不息,而且靠著先人的智慧也創造出很多傳統文化。
對文化進行宣傳也是一個勢在必行的事情,讓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們去了解到我們這么多年的歷史文化,這就是一個民族情懷,而且也是一種信仰。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各位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謝謝各位觀看。
『貳』 端午節的習俗
佩飾
健人,舊時江浙一帶端五時婦女的一種飾物。兒童頭上還會用雄黃酒畫上一個「王」 豆娘,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 艾虎,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長命縷,端午節時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系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綉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於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辟兵紹」。以後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時風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羅製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系於小兒之背。」其中唐宋時,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節日戴以入。」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雞趕免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致的香包,趕有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伙的對象心靈手巧。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五毒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 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采葯,以雄黃酒灑牆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葯衛生節,是人民群眾與疾病、毒蟲做斗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衛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端午的衛生習俗 ①采葯。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葯」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葯,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制葯用。後來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葯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蛤蟆,說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這種捉蛤蟆制葯之俗,源於漢代「蟾蜍辟兵」之傳說。又如湖北監利於端午「采百草」,亦采葯草之俗。采葯是因端午前後草葯莖葉成熟,葯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蘭湯,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葯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③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葯)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謝肇淛《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至今,如廣西賓陽,逢端午時便有一包包的葯料出售,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末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④採茶、制涼茶。北方一些地區,喜於端午采嫩樹葉、野菜葉蒸晾,製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去郊外山野采草葯,熬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掛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將掛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們稱它為「水劍」,後來的風俗則引申為「蒲劍」,可以斬千邪。清代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有一段記載「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而晉代《風土志》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葯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 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葯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葯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台灣民間也有在端午時貼「午時聯」,它的作用和靈符一樣,有些午時聯上有下列的句子「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榕枝在民間的意義可使身體矯健「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也有地方習俗是掛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蟲毒;山丹方劑治癲狂,榴花懸門避黃巢,石榴花正是這個季節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為一常見的中葯。而石榴花和黃巢的關系,還有一段故事。黃巢之亂的時候,有一次黃巢經過某個村落,正好看到一個婦女背上背著一個較大的孩子,手上牽著一個年紀較小的,黃巢非常好奇,就詢問原因。那位婦人不認識黃巢,所以就直接說因為黃巢來了,殺了叔叔全家,只剩下這個惟一的命脈,所以萬一無法兼顧的時候,只好犧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黃巢聽了大受感動,並且告訴婦人只要門上懸掛石榴花,就可以避黃巢之禍。 躲端午,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端午雨,時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信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葯,歲無災。雨則鬼曝葯,人多病。此閩中諺語。」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龍舟競渡與祭祀屈原、曹娥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蹤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是日,競渡,競采雜葯。」此後,歷代詩賦、筆記、志書 等記載競渡就數不勝數了。 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扎、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綉對聯、花草等,還有綉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么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元人王振鵬所繪),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檐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又如《點石齋畫報·追蹤屈子》繪蕪湖龍船,也是龍頭高昂,上有層樓。有的地區龍舟還存有古風,很精妙。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布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註:「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說她下江尋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這些詩句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龍舟競渡的壯景。婦女們平時是不出門的,如今也爭著來看龍船,銀釵耀日;鼓聲、紅旗指揮下的龍舟飛馳而來,掉如飛劍,鼓聲如雷;終點插著錦綺彩竿,作為標志。龍舟向著標飛快地馳近……近代的龍舟比賽也大抵相同,不過規程稍嚴格一些。近年來,國內外都出現了國際龍舟比賽,吸引了各國健兒。五月端午賽龍舟 劃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比如龍舟游鄉,是在龍舟競渡時劃著龍舟到附近熟悉的村莊遊玩、集會。有時龍舟還有各種花樣的劃法,具有表演的含義。如廣州的龍舟,挽手用槳葉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飛濺;船頭船尾的人則有節奏地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浙江餘杭縣龍舟,有的是讓人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來,如龍吞雲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遊船式競渡。如《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鷁首,浮吹以娛」,是劃著龍船、搖船在水上奏樂、遊玩。在《夢粱錄》中記載南宋杭州「龍舟六隻,戲於湖中」。湖上有龍舟,只是畫舫遊船的一部分。 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臨水邊觀看龍舟的娛樂,也屬於游戲之類。《舊唐書》中記穆宗、敬宗,均有「觀競渡」之事。《東京夢華錄》卷七,記北宋皇帝於臨水殿看金明池內龍舟競渡之俗。其中有綵船、樂船、小船、畫艙、小龍船,虎頭船等供觀賞、奏樂,還有長之四十丈的大龍船。除大龍船外,其他船列隊布陣,爭標競渡,作為娛樂。宋張擇端《金明池奪標圖》即描繪此景。又明代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閣觀龍舟,看御射監勇士跑馬射箭。清代則在圓明園的福海舉行競渡,乾隆、嘉慶帝等均往觀看。 又有夜龍舟。在浙江武進,過去有夜龍舟,在四面掛起小燈以競渡。四川五通橋從1982年起出現了夜龍舟,在舟上裝電燈,配焰火,漂浮河燈,輝煌奪目。浙江少數地方還於水上設堆堆浮焰,讓張燈結綵的龍舟從焰中穿過。 又有旱龍舟,是在陸地上進行的模擬龍船比賽的活動。如《南昌府志》載:「五月五日為旱龍舟,令數下人異之,傳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錢祈福,競以爆竹辟除不祥。」浙江武義縣,過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認為可除邪祟。另廣東的佛山、東莞、信宜都有旱地劃龍舟之俗,實際上是一種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佛山秋季秋色時的旱地龍舟最為壯觀。又如《徽州府志》載:「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為之,襲畫狀似鰍,以十二人為神,載而游緒市。」另有把小型旱龍船給小兒做玩具的。 在劃龍船時,又多有唱歌助興的龍般歌流傳。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唱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弦,即「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又如廣東南雄縣的龍船歌,是在四月龍船下水後唱到端午時止,表現內容十分廣泛。流傳於廣西北部桂林、臨桂等地的龍船歌,在競渡時由眾橈手合唱,有人領呼,表現內容也多與龍舟、端午節俗有關,歌聲宏遠動人。《廣西民間音樂選集》中收有臨桂縣(4龍船歌》組曲,如號子般的節奏鮮明、熱烈,唱起來必定十分動人。
鍾馗
跳鍾馗、鬧鍾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鍾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四川省
石柱(石柱縣位於重慶市東部。)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上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在綿陽市和遂寧市的部分地區,有端午吃包面[和餃子類似,用麵皮包餡煮食]的傳統,具體由來有待考證。
浙江省
桐廬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市秭歸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紀念屈大夫的活動,這一天還有曬水給小孩洗澡的習俗,就是放一盆水中太陽下曬,等水熱了給小孩洗澡,據說可以洗去污濁和病魔。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五月二十五又稱「末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歷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艷、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葯澡。 飲雄黃酒:在長江流域地區盛行。 吃餾米:在部分晉語地區盛行,餾米即黃米(黍)蒸制的米飯。 游百病:在貴州地區盛行。
台灣省
台灣過端午節時,許多住家門口都掛菖蒲、艾草和貼鍾馗畫像,成人飲雄黃酒,小孩子佩香包,這些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對商家來說,端午節是營銷民俗文化的好商機,每年都在挖空心思為賣粽子吸引眼球,台灣什麼稀奇古怪的粽子都有哦,很多民眾也很樂意展示自己的創意。台南地區端午節不吃粽子,而是吃一種叫「煎堆」(又叫「煎錘」)的食物。此俗也與鄭成功有關。台灣和大陸一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為熱鬧的是劃龍舟。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這天都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
江南地區
端午節賽龍舟,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
節日食俗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為「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為「角黍」的粽子,因為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為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吃粽子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主要有兩種粽子,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到晉代,端午食粽子成為全國性風俗,「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這是西晉周處所作《風土記》一書中的明確記載。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葯材益智仁,稱「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唐人姚合「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的詩句,反映了當時食粽之普遍。宋代時,出現了用「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了菰葉的季節局限。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核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則出現在清代乾隆年間。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飲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古詩雲:「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意思是說端午節這天,孩子們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黃酒灑在牆角、床底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雄黃酒外用尚可,飲則有害 ,必須慎用
『叄』 湖南女孩為拯救瀕臨失傳刺綉回鄉,對於傳統手工藝我們該如何進行傳承
湖南的22歲女孩肖瑤為了繼承家鄉桃源的刺綉,於是,在大學選擇湘綉專業之後畢業之後便回到家鄉繼續發揚湘綉技藝,而傳統技藝的傳承,不僅需要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還需要使傳統技藝的產品與現代生產生活更好的相融。
傳統手工業可以在目前互聯網的大趨勢下,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積極拓寬傳統工藝品的營銷渠道,建立起產品的電子交易平台。同時,可以利用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將傳統工藝的繼承教育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中,比如說在四川,貴州等傳統工藝較為豐富的省份都可以開設相關的課程,使年輕人在小時候就可以建立起對傳統工藝的深厚感情,使他們獲得對傳統工藝內涵的深度理解,同時也可以跟旅遊產業等相關產業進行聯合,使其獲得更大程度的發展。
『肆』 22歲女孩為拯救瀕臨失傳刺綉回鄉,中國刺綉文化是否該傳承下來
中國傳統的刺綉文化應該被傳承下來,因為中國的刺綉文化,是經歷了很多年才形成的。中國的刺綉文化也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寶,作為優秀傳統文化肯定應該被傳承下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去學習中國的刺綉文化,能夠讓中國的刺綉文化一直流傳下去。有一位22歲的女子,為了能夠拯救瀕臨失傳的刺綉文化,而選擇回到家鄉,學習刺綉。關於中國的刺綉文化是否應該傳承下來?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希望有更多的人願意去學習中國的刺綉,讓中國的刺綉文化一直流傳下去
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中國的刺綉文化,都不是特別的感興趣,這也就導致了中國的刺綉文化面臨著失傳的境地。為了能夠讓中國的刺綉文化更多人喜歡,被更多人看到,希望有更多的人願意去學習中國的刺綉,讓中國的刺綉文化一直流傳下去。
那麼你覺得中國的刺綉文化應該被傳承下來嗎?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
『伍』 湖南桃源22歲女孩為拯救瀕臨失傳刺綉回鄉,女孩的刺綉技術怎麼樣
湖南桃源22歲女孩肖瑤為了拯救瀕臨失傳的刺綉回到了家鄉,肖瑤本來學的是廣告設計,她曾經的夢想是大公司的廣告設計師,會坐在高樓大廈裡面!然而,肖瑤聽到他的父親說桃園刺綉即將失傳之後,決定換專業,學好刺綉,把桃園刺綉傳承下去!肖瑤的父親是一個非常喜歡傳統文化的男士,雖然說他是個打工人,但是對於傳承文化是有著自己的看法的!所以他非常支持肖瑤換專業,他覺得傳承很重要,而瀕臨失傳的桃園刺綉也是一個發展良機。
肖瑤的父親是對的,肖瑤的父親頗具眼光,肖瑤的成功離不開他的加持,離不開他的指導!肖瑤並不是從小學習刺綉的,她的基礎非常差,但是天賦卻非常的高!在大學的時候,肖瑤的刺綉作品就倍受師生的好評!畢業之後,肖瑤為了讓自己的技藝更上一籌,專門拜師了刺綉大師!直到老師認定她可以獨當一面,她才開始籌劃著發展刺綉事業!
湖南桃源22歲女孩為拯救瀕臨失傳刺綉回鄉,女孩的刺綉技術相當不錯!
『陸』 想問苗綉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怎麼樣
苗綉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因苗族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其成為了中國傳統文人文化難以波及的地方,苗族特殊的民俗文化一直支撐著這個古老民族的發展,形成了苗族地區特有的民俗風貌和人格精神。
苗族的刺綉藝術,是苗族歷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現形式之一!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傳說有位叫蘭娟的女首領為了記住遷徙跋涉的路途經歷,想出了用綵線記事的辦法,過黃河綉條黃線,過長江綉條藍線,翻山越嶺也綉個符號標記,待最後抵達可以落腳的聚居地時,從衣領到褲腳已全部綉滿。從此,苗家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親手綉制的盛裝,為的是緬懷離去的故土,紀念英勇聰慧的前輩,同時也為了承繼前輩流傳下的這份美麗,不忘祖業,激勵後人。
1.苗綉的實用性
苗綉藝術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其內容貼近日常生產生活,風格質朴、率真。與生活的接近,還使苗族刺綉保留了藝術發生時的特徵,即原始藝術時期藝術與生產活動或生活情景的一體化。在這種藝術活動中,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相互交織,創造了既有實用價值又融合了審美功能的產品,這在我們今後的設計生活中也是很值得借鑒的,對於生活的精煉正是作為設計師的我們所被賦予的美的任務。將生活中的美提煉出來,與生產緊密結合,在符合實用的前提下,帶給人視覺上的享受。同時,苗綉通過依存於各種生活用品中,如服裝、荷包以及各種布希物等,充分體現了實用與裝飾共融的統一性,是物質的實用性與精神的審美功能相統一的一種審美創造,它是苗族歷史、文化、藝術、信仰的再現。以這種渾厚的文化底蘊作為設計的前提與參考,在設計思維中保留著這些精神價值,使我們在以後的設計中能夠將傳統精神賦予現代設計的作品中,使其擁有豐富的內涵。
2.苗綉的藝術性
苗綉造型單純素雅,有時甚至滲透出一種天真浪漫的情懷,它所追求的那種超越現實的象徵意向構成手法,既有傳統的藝術風格,同時又有多邊靈活的表現手法;既原始古樸,同時又現代而前衛,表現出一種在現代藝術中才可能見到的意向構成表現和意形同構空間。在藝術造型方面,不管結構,不講透視,甚至於不顧比例與虛實;不求形似,甚至不講事理邏輯,完全憑著苗族人民的美好願望與幻想,自由發揮,大膽創意。她們都追求形象的自由結合,使自然對象的體積完全被消除了,只剩下彩色的線和面的構成,在空間中有機地堆疊,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造型,畫面呈現出一種不間斷的運動過程。這種奇特而大膽的形象、空間和氛圍、規模往往出人意料,不同凡響。這種構成手法本身,給了藝術直覺和想像以極大的迴旋餘地,對於現代藝術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參照系統,苗族刺綉中抽象、無實際指示的造型,與西方「立體主義」藝術中以視覺想像為構造的特徵,可謂是不謀而合。在苗綉的刺綉紋樣中甚至能夠看見仿凡·高與馬蒂斯的身影,隱約還發現了畢加索的氣息。這正是民間藝術的獨到之處,它否定刻板機械地對現實的再現,在藝術上追求獨特、自由的表現個性,體現人的理想與追求。這也與19世紀出現的現代主義主張合拍。它那超越自然的簡化與抽象,理念性的造型與象徵,正符合現代藝術的表現要求。
3.苗綉的借鑒與模仿
關於取材的借鑒與模仿,苗族刺綉藝術取材廣泛,從有生命的動植物到無生命的河灘卵石、豬蹄印,甚至是土溝等,都是苗族人民手中針線表現的對象。從整體上看,崇拜動物的民族意識強烈,描繪動物圖案在苗家服飾中占絕大部分,尤以龍在苗族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她們在龍的形象中給予了善良的心願和審美的感情,苗綉中龍的造型千姿百態,有的龍長著許多足;有的龍由環節組成,體態胖圓,無爪,無鱗,有的龍龍身人首,還長有翅膀,人、鳥、龍混為一體。這些圖案都富有鮮明的現代氣息,並且造型誇張而生動,在現代的裝飾藝術中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而其廣泛性是無可比擬的,這對於我們在設計中放開思路、調整構思更是不可多得的一份教科書。
關於表現手法的借鑒與模仿,在常年的藝術學習中,難免會產生思維定勢,而苗綉藝術表現手法直接而傳神,不受自然形象束縛,在造型上大膽地採取變形與誇張的藝術處理,苗家婦女們為了審美的需要,把蝴蝶的翅膀裝在鳥的身上,虎的身上還出現魚鱗,動物的眼可以長在背上,她們能夠創造鳥形的花,也能創造花型的鳥。創造了各種看起來不合理而合乎其原始思維的藝術形象。在對其表現手法驚嘆的同時,我們會推翻之前對心中意形的理解,從一種片面甚至是呆板的思維中解放出來,但是又不完全是混亂而無序的,是一種思想上的有秩序而有目的的解放,並在創造藝術品中再現這種大膽的想像圖形,並將其為我們所用。
研究苗族刺綉藝術是一個對其吸收消化之後並提煉的過程,在初步接觸苗族刺綉藝術時,要深入剖析,透徹研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這並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我們所需要的是再次地創造,創造出具有傳統苗族文化氣息而又符合我們當下工作要求的藝術作品。我們只有認真而不是敷衍,深入而不是膚淺地研究並學習苗綉藝術,才能把這當中為現代藝術所服務的部分變成一種新鮮的血液,注入到現代藝術的創作當中。
苗綉藝術具有強烈的現代感,與現代人的藝術趣味,有著諸多相通的地方,因而獲得了現代觀眾的普遍喜愛。在造型上所表現出來的苗族人樂天知命、開朗豁達等性格都是適用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良好精神品質。只要我們立足於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並以表現本民族深層文化心理結構、弘揚傳統文化中的精神為己任,同時又大膽創新,用藝術家獨特的審美角度,提煉出本民族藝術的優秀成分,這樣,苗綉藝術將永遠閃耀著它那獨特的光輝。
更多關於苗綉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da1e6161573209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柒』 桃源一年輕女孩為拯救瀕臨失傳刺綉而回鄉,女孩身上有著這樣的傳承精神
桃源一年輕女孩為拯救瀕臨失傳刺綉而回鄉,女孩身上有著敢為人先的傳承精神。我國有很多古老的技藝傳承都出現了斷代,因為很多古老的技藝傳承是無法在當今這個社會產生經濟效益,沒有經濟收入,這些古老技藝的傳承者就會選擇放棄傳承,畢竟人都是要吃飯的,基本的生活需求都無法保障的話,也就沒有傳承這項技藝的動力了。在很多人都放棄的時候,桃源女子願意回鄉傳承,這就是敢為人先的精神。
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人們喜愛的東西日新月異,能否讓這種瀕臨失傳的刺綉技藝吸引大家的關注,這就是女孩要面臨的難題。但是,只要女孩能夠保持敢打敢拼的精神,就一定能讓這種瀕臨失傳的刺綉技藝從新得到大家的喜愛和認可。
『捌』 湖南22歲女孩為拯救瀕臨失傳刺綉回鄉,這位女孩的身上有哪些可貴的品質
刺綉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之一,我國有許多的非常精緻的綉品,它們不僅受到了國人的喜歡,也遠銷國外。一位湖南22歲的女孩,她在自己大學畢業以後,沒有選擇自己大學專業去找工作。她決定拯救瀕臨失傳的桃源刺綉,這對一個女孩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湖南22歲女生為拯救瀕臨失傳刺綉回鄉,這位女孩的身上有哪些可貴的品質?
雖然學習這種即將要失傳的刺綉文化很難,但是女孩一直沒有放棄過,她在遇到自己不懂的手法的時候,就會去請教家鄉里的一些老前輩。許多老前輩對於這個女孩都是有很好的好感。
『玖』 濰坊一女子在樹葉上綉出精美圖案,女子為何這么做
前言:山東濰坊一80後女子在各種樹葉上秀出非常精美的圖案,瞬間火爆全網,讓她贏得了很多的關注。人們也開始對這些精美的藝術圖案和特別的藝術形式感到了無比的關注,人們紛紛表示她的動手能力超強,而且心靈手巧,特別有創作能力。雖然她沒有一個很好的頭銜,但是她的實力不輸於那些刺綉大家。大家對她的評價很高,也在思考她為什麼會這么做,其實原因有以下2點:
總結:藝術也需要創新,藝術也需要發展,人們應該以更加寬廣的心胸對待藝術,不要拘泥,我們是否能弄懂,應該允許藝術家們去表達,應該接受新的藝術方式,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出現多姿多彩的美。
『拾』 回族有哪些工藝品
回族的工藝品主要有:刺綉、剪紙、面花、雕刻、鏡子、地毯等。
(1)刺綉。回族由於受伊斯蘭文化藝術的影響,民間刺綉以其獨特的風格,廣泛流傳,受到人們的青睞。回族婦女的刺綉都有自己的巧妙構思和飛針走線的「套路」,富有想像力和藝術魁力。刺綉花草圖案和幾何圖形,是回族婦女刺綉的絕技。
(2)剪紙。在西北回族聚居區,回族婦女的剪紙內容豐富,生活氣息濃厚,無論在窗戶上、牆壁上、頂棚上,還是箱櫃上,隨處可見她們的作品。回族婦女的剪紙有著獨特的審美意識,充分表現了回族的心理意識和樸素、大方、自然的審美觀。
(3)面花。回族的面花藝術,以其製作工藝精湛,別具特色,味道鮮美而備受人們的贊譽,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品嘗和欣賞。面花,以麥面為主要原料,通過豐富的想像,巧妙的構思,精心加工製作出既可食用,又可觀賞的回族造型工藝品。
(4)雕刻。可分為石雕、木雕、磚雕和灰泥浮雕四種類型。回族的磚雕將阿拉伯文字圖案與中國山水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造了具有回族特色的藝術。
(5)鏡子。在西北地區回民家中可以看到各種制有克爾白圖、山水風景畫、阿語對聯等的工藝鏡子。有的固定店鋪專門從事回族制鏡藝術,不少回族工藝鏡子已暢銷全國。
(6)地毯。地毯形式新穎、圖案美觀,特別是禮拜用的拜氈,畫面一般都是克爾白圖,周圍是幾何圖形,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