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吠陀和往世書是什麼文化

吠陀和往世書是什麼文化

發布時間:2022-11-17 16:37:49

『壹』 印度雅利安人的聖典《吠陀》都包括了哪些內容

《吠陀》是印度雅利安人的聖典,它有4部,《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其中以《梨俱吠陀》最古老,反映的史料價值也最高。吠陀文化包含的內容很龐雜,是印度民族文化的源頭。

『貳』 吠陀文化主要是指什麼

吠陀文化主要分布於印度北部地區,尤其是恆河流域。大致在公元前12世紀前後,在印度半島的德干高原以南的地區直至斯里蘭卡,出現了一種巨石古墓文化,該文化自公元前12世紀一直延續到公元後1世紀左右,為南亞次大陸南部早期鐵器時代文化,主要遺址有克里希納河河源地區的婆羅馬吉里和馬斯基等。它的聚落遺址文化層很薄,主要遺跡是墓地,墓葬形制有外表以石圈、頂石為標志的屍骨瓮土坑葬;以大瓮或陶棺為葬具的土葬;內鋪石板外有石環的土坑葬;單人與多人的石棺葬等等。與墓葬相關的還有方形或斜列的立石陣,立石一般高約1。5~2。4米,有的超過6米高,方陣常為3~5排,每排相應立3~5石,斜列陣有的達幾百根立石。各類墓葬一般都有陶器、鐵器等隨葬器物,居址出土大量馬骨,似說明部分居民是游牧者,由於墓葬入骨中的短顱特徵,反映出居民中有來自伊朗的成分。關於這個南部巨石文化的文化起源,目前尚無定論,有研究者認為它與西印度、中印度或地中海東岸的巨石建築文化有關;也有人認為,這一文化應當是原印度西北部的達羅毗荼人為雅利安人所迫而南下;還有人根據入骨中的伊朗成分判斷該文化系本土傳統與來自高加索、伊朗、中亞石冢墓民族的影響相結合後的產物。

『叄』 為什麼說吠陀是雅利安人的聖書

古代印度人在詩歌、史詩、宗教等方面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文獻。最早的文獻是宗教詩和聖歌的匯編,稱為「吠陀」。這些詩歌創作於何時,無人知曉,最早的部分大概早在公元前3000年即已問世,但僅僅是口頭傳誦,沒有文字記錄,幾個世紀以後才收入匯編。「吠陀」反映了印度河上游及兩河「河間地」原始雅利安人的文化,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年至前800年。

《吠陀》是雅利安人的聖書,共有四部,每一部都匯編了大量的頌歌、經文和咒語,以及散文的詮釋。其中產生最早、文學價值最高的是《梨俱吠陀》,它是一部詩歌總集,共有1028首詩歌,以歌頌神為主,也有世俗詩歌。在頌神詩歌中,以戰神因陀羅的頌歌居多,約占《梨俱吠陀》的四分之一。如頌揚他粉碎了「九十座城堡」、「解放了七河」、「殺死達薩」、「使達薩瓦爾那屈服」等等。這些頌歌既反映了早期吠陀時代雅利安人征服土著居民的情形,也反映了雅利安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對太陽神蘇利阿的頌歌中寫道:當他像「金色的寶石」在空中升起時,「讓太陽神所喚起的人們,達到他們的目的,從事他們的勞動」。在夜神瑞特利的頌歌中,又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就像鳥兒飛回到它們的樹巢」一樣,回到了家。這些詩句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公社生活。與《梨俱吠陀》並存者,尚有祭歌集《娑摩吠陀》、祭祀論集《耶柔吠陀》以及成書最晚的《阿闥婆吠陀》。《吠陀》極大地影響了印度的社會和文化。

『肆』 最古老的世界文化遺產——《吠陀經》

       迄今為止最古老的世界文化遺產——《吠陀經》(Veda)!!距今5000年以上,分為四部,即《 梨俱吠陀 》、《 夜柔吠陀 》、《娑摩吠陀》、《阿達婆吠陀》,後期毗耶娑又分出《第五吠陀》,即18部《往世書》、108部《奧義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薄伽梵歌》、《摩奴法典》、《星象吠陀》、《軍事吠陀》、《醫葯吠陀》、《建築吠陀》、《音樂吠陀》等等,如圖9表格的「大網路」。《吠陀經》常被誤解為「佛文化」和「宗教文化」,其實不然,吠陀的梵文 veda ,意指「知識」,世人所需的全部知識,方方面面囊括在吠陀中,它們統稱為「吠陀文獻」。《吠陀經》的朗誦技巧特別講究,每個字每句話都要求精確無誤,並非譯成中文、英文、拉丁文的發音那麼簡單,需要從小在專業的學院學習至少十年以上,正如《摩訶婆羅多》當中宇帝士提爾的皇祭大典,主祭司在念出火祭的吠陀詩節時,需要副祭司監督發音,只要有誤必須更正,重新再念,特別嚴格;因此,《吠陀經》的別名為「天啟聖典( śruti )」,一門聲音的學問,意指這門知識不能憑個人經驗、感受和猜想,而是由一個領域專業的老師來傳授,比如阿周那的軍事知識由德羅納傳授,同一個曼陀羅,阿周那念出來能發揮巨大能力,普通人念出來則毫無作用。《吠陀經》博大精深,當中大有學問,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2003年正式歸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Hare Krishna!!

『伍』 吠陀文化的介紹

吠陀(fèi tuó )文化是透過吠陀經典的古梵文史料,所謂的吠陀經典即指四吠陀——黎俱吠陀(Rig Veda)、娑摩吠陀(Sama Veda)、耶柔吠陀(Yajui Veda)、阿達瓦吠陀(Atharva Veda),加上梵書(Brahmana)和奧義書(Upanishad)又稱六吠陀。

『陸』 吠陀經的歷史

《吠陀經》(梵語:वेद,拉丁轉譯為Veda,又譯為韋達經、韋陀經、圍陀經等),是婆羅門教和現代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下面是我分享的吠陀經的 歷史 ,一起來看看吧。

吠陀經的歷史

吠陀經(梵語;拉丁轉譯為Veda,又譯為韋達經、韋陀經、圍陀經等),是婆羅門教和現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吠陀”又譯為“韋達”,意思是“知識”、“啟示”的意思。

它包括很多具體的經典,通常的說法包括“四韋達(四吠陀)”,分別是:

梨俱吠陀(歌詠明論 ,igveda),

娑摩吠陀(贊頌明論,Sāmaveda),

耶柔吠陀(祭祀明論 ,Yajurveda),及

阿闥婆吠陀(禳災明論,Atharvaveda)。

更廣義的說法,還包括解釋吠陀之經書。如“Samhita”“梵書(Brāhm吠陀經的歷史)”、“森林書(ārayaka)”[1]、“奧義書(Upaniad)”、“薄伽梵歌(Bhagavad Gītā)”等。

“四吠陀”中以梨俱吠陀最早,最初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時代,居住在印度河兩岸雅利安人的時期。其他三卷吠陀經皆是梨俱吠陀的派生作品,相繼成書於後,最晚集結完成的為阿闥婆吠陀。後三卷吠陀經中的神曲,不是部分梨俱吠陀神曲的復述,便是在它基礎上的發展而來。吠陀神曲有長有短,長曲是一曲多頌。短曲是一曲數頌或僅有一頌。多數頌由四句構成,少數由三句構成。

著作吠陀經的時代被稱為印度的吠陀時期。它使用比印度梵語更為古老的語言,稱為吠陀梵語。

印度是個古老的宗教國家,貫穿印度 文化 的各方面,遍及家庭和社會,對於生活在印度的一般人來說,宗教既是的一種體現,也是靈魂具有的深奧、復雜的體現。印度10億人口中超過80%的人是印度教徒, 歷史學 家一致認為:印度是世界上最早記載神秘主義的國家之一。

《吠陀經》也被稱為《天啟經》,因為印度教傳統認為:《吠陀經》是至尊主本人發出的,它是永恆的存在。吠陀知識先是由至傳授給這個宇宙中負責創造的,然後通過古代的先知將永恆的真理傳遞給世人,再以師徒相傳的方式小心謹慎地留傳下來。所以它是一種人類直接聽聞上天啟示的 經驗 ,而不是由任何凡人的思想所完成。

《 吠陀經》原本是部極長的,為了使人們容易接受,在傳承過程中漸漸被分成《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等四部,這四種《吠陀》文獻合稱“本集”,由祭祀儀式中奉獻給眾神的頌歌構成。本集又進一步分類,形成了三種經典:《梵書》、《森林書》、《奧義書》,這三種文獻可以理解為指導解釋宗教儀式、蘊含豐富的神學思索的。《吠陀經》還有許多補充性的書籍,輔助吠陀研究中包括了語音、語法、詞源、韻律、天文、、 醫學 、音樂 舞蹈 、 軍事 、建築等科學論著,和超過108部以上的奧義書,以及等十八部著名的往世書等等。

成千上萬部吠陀經典的內容都是用詩記載的。這些詩嚴格遵守詩歌的結構及、格律的規則,而且包含各種主題的信息:從醫療、農業到對高等星球和低等星球上的時間概念;從 瑜伽 和冥想的技巧,到居士的 注意事項 ,以及素食佳餚的;從對政府組織結構的詳細解釋,到對興建和 裝修 廟宇或住房給予一流的指導。 《奧義書》是吠陀經的最後部分,啟示出精神上極為深奧的真理。《吠陀經》中的108種均為非常重要的文獻,因為它們為幾個世紀里所涌現的眾多印度教哲學流派的 靈感 源泉。是被印度教徒尊奉為表達了恆定不變的自我,依其業行而在肉體之間轉移思想的第一批文獻典籍。

《奧義書》即“密傳經書”,此辭意指:坐在老師的近側,遵守著秘密的至上 命令 ,以獲得秘密的奧義。其教義嚴格要求必須秘密地傳授給那些熱切的求道者,並且他們必須具備至上的道德自律及高潔的心靈,以達成解脫的目的。

《奧義書》的思想特徵是遁世思想及苦修實踐。它教導人們生命就是痛苦,要解脫就必須真正地棄絕凡俗塵世。要認識或了解自我的絕對本質,就要棄絕一切行為及後果。書中認為:惟有學習知識才能獲得解脫,而且只有通過學習《奧義書》所傳授的棄絕與凝神的方法才能得到這些知識。書中還認為:遁世是人一生當中的最後階段,它是獲得明智並領悟更高真理的理想條件。通過修行,“支配”或控制心神、 呼吸 和肉體,遁世者就會化為一個定點,並能凝神於自我的本質。《奧義書》文獻講述了很多種不同的瑜伽修行方式,通過修習瑜伽,培育個人意識的內在境界,瑜伽修行者就可以認識到自我的真正本質,也即“”。

《奧義書》中的“奧義”是“梵 ”和“我”以及二者合一(梵我合一)的道理。“梵”(Brahman)——宇宙生起之因;終極的真實。“我”(atman)——靈性、真我、自性。(在其它地方或指)。“梵我合一”——作為個人生命基處的atman和作為宇宙萬有基礎的Brahman其本質是相同的,永恆、無形相、不變滅、如虛空般彌綸一切,超越一切經驗意識所能構想,任何知他之人即可脫離生死,、時間及因果都不能限制他,因為它們由他構成。“梵我合一”即人透過內在對真我的認識,觸及超驗普遍的終極真實(梵),並與其合一,而使個別的靈魂從經驗世界中解脫出來,成為真實、光明、喜悅。

《奧義書》文體美麗、自由,書中每個寓言都洋溢著清新的智慧,“如黎明的曙光,如高山中純凈的空氣”。全部的奧義書有一百多部以上,其中主要的古《奧義書》有十一部,都被所有印度思想體系視為所有神聖智識的寶庫。

《吠陀經》是印度最古老的,大約形成於公元前1000年,包括從末期至的作品。由《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達婆吠陀》四部梵文經書組成,其中以和的文學成就最高。《梨俱吠陀》是上古印度人對神的贊歌和禱告文;《耶柔吠陀》包括於與《裟摩吠陀》都是婆羅門的禱告文,記錄古印度對 自然 力量的儀式,《阿達婆吠陀》是古代著名和的家族密文手冊。專長是不進行常規儀式而使用梵符和梵語,種類繁多包括消災、降災、詛咒、星雲、身體、流逝、毒梵等內容。詳細記述各種方法和執行規定, 傳說 掌握其中任何一種就可施展巨大的力量,直到如今仍有大量的方法流傳世間。

該經被婆羅門教視為聖典,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在古代印度文學發展中卻占據著重要地位。它是印度文學最初的源頭,對後代的社會生活和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阿達婆吠陀是印度古代四吠陀之一。又作約成立於西元前一千年左右。全書分二十卷,包括七三一首贊歌,由約六千詩節構成,但其中約有五分之一系采錄自《梨俱吠陀》。贊歌多由韻文寫成,僅六分之一是用散文撰寫。內容主要是集錄民間的咒法及,也包含哲學方面的贊歌,並述及的最高原理。

本書所載的咒文中,反映出民間的信仰及行事,帶有 民俗 文學之意味。從書中的言語、韻律及哲學思想來看,可以證明本書成立的年代較其他三吠陀為遲。如哲學思想方面,系繼《梨俱吠陀》末期的哲學性思索之後,明顯地傾向一神教或一元論的思想,將宇宙的創造、展開歸於最高神或最高原理。又,《摩奴法典》之中並沒有此一吠陀之名,而僅有其他三吠陀,可知本書當是在之後始被編入四吠陀之中。

印度古代《吠陀》文獻中的一部,印度現存最古老的。全名《梨俱吠陀本集》。

吠陀的本義是知,即知識;梨俱是作品中詩節的名稱。《梨俱吠陀》編訂年代可能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只有一派的傳本,收詩1028首,其中有11首被認為是附錄。最短的詩只有3節,最長的有58節,一般都不超過12節。全書共有10552節詩。詩的創作年代又有先後。語言也比印度其他上古文獻的用語更為古老。這部詩集的創作和編訂的確切年代還沒有定論。全書分為10卷或8卷。印度傳統認為,書中詩歌是由上古的傳授下來,由一個名叫廣博(音譯毗耶娑)的修道士仙人加工整理而成。

《梨俱吠陀》中詩的內容比較復雜,有上古的神話傳說,也有自然界和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以及祭祀和巫術。這些詩歌反映了印度原始社會時期和階級分化並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時期的思想、生活和習俗。神話中歌頌最多的神是眾神之首的因陀羅。對於這些神話中的神,印度按照以後的宗教信仰加以解釋。近代先以為它們是自然現象的化身,後以為是社會現象的體現,以後由於考古發掘的文物不斷出現,對神話傳說中所反映的歷史事實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作品中有幾首詩對神提出懷疑,顯示了印度最早的哲學思想。《梨俱吠陀》作為上古歷史文獻資料,是人類寶貴的遺產。

作為文學作品,《梨俱吠陀》包含了人類早期的一些清新樸素的詩歌作品。有不少詩在藝術上已有相當水平,不是原始的簡單歌唱。書中的詩已有15種格律,可見當時文學創作的發展。詩的格律是以每節詩中的音數整齊的句作單位的。4個8音句構成一節的格律廣泛流行,就是一般所謂32音一節的。當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內容貧乏、詞句呆板的作品,例如一些贊美布施的詩。

《梨俱吠陀》長期靠口傳,後有了寫本,到19世紀才由歐洲人第一次刊印。現有數種語言全譯或選。

印度的神話相當雋永,情節往往極端離奇而引人入勝。但同時,印度神話也是出了名的紛繁復雜,雖頗具體系,但來源復雜,且經過多層面貌的歷史演變,往往又變幻莫測,撲朔迷離。可將其分為:遠古文明時期(不可考)、、大史詩時期、往世書時期。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問世的《吠陀經》,是印度古文明中最為重要的經典。吠陀的本義是知識、學問。

《吠陀經》記錄了各式聖歌、、宗教、 禮儀 、風俗、思想、和哲學,在這里,印度神話初次較為系統地組合起來。其中最為古老的吠陀集《梨俱吠陀》,內容大多是對自然神明的頌歌,目前所知的吠陀神話體系基本就建立在《梨俱吠陀》的記載上。雷神因陀羅、火神阿耆尼、水神、死神閻摩、太陽神蘇利耶、月神蘇摩和風神伐由那都是這一時期被人吟詠、歌頌的神。

吠陀文化後期,印度產生了,種姓制度的出現是權利更為集中的一個體現。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印度進入列國時代,經濟發展、戰爭頻繁、思辨深邃,是這個時代的三大特徵。這一時期,舊的神話不斷被編輯,新的神話又不斷產生。宗教方面,出現了佛教與耆那教,而這兩大教派又各自繁衍著不同的神話。公元前四世紀,印度最大的兩部史詩——《羅摩衍那》和出現,在這里,因陀羅等神的地位被削減,印度神話轉折進入大史詩時期。

因陀羅(Sakra-devanamlndra),梵文音譯為“釋迦提桓因陀羅”。其中“”的意思是“能”,為姓;“提桓”意為“天”;“因陀羅”意為“帝”;合起來即是“能天帝”或“天帝釋”。在佛教的經典里,為了和其他諸天的稱謂統一,就把天字挪到了最後,稱為“帝釋天”。是印度教和婆羅門教中的雷帝,是佛教里的天帝( 天龍八部 之首)。

因陀羅在吠陀神話時期可算是最受崇拜的,在最古老的吠陀經典文獻《梨俱吠陀》里,有許多歌頌他的,他被看成是唯一的主神,統治一切,被尊為“世界大王”。而此時梵天等三大主神還沒有出現。這也反映了古印度人對雷電的崇拜和敬畏。吠陀神話中的因陀羅,是和大地神的兒子(真正的“”),出生於還處在混沌的世界中。他自降生起就嗜飲蘇摩酒,並因此而獲得了強大無匹的力量。同時他的身體驟長,連天、地而神都因為懼怕這種力量而向不同的方向逃離。天與地因此被分開,永無再會之日(與盤古“開天闢地”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成長起來的因陀羅,正趕上眾神與巨蛇爭斗時期,眾神不是弗栗多的對手,只好請力大無窮的因陀羅幫忙。因陀羅乘機開出條件:要承認他為眾神之王,並把眾神一半的力量借給他。眾神無奈,只得答應。於是因陀羅獲得了眾神的力量和“萬神之王”的稱號。他連飲三大觴蘇摩酒,拿上,英勇出戰。

經過一場驚天動地的惡戰,因陀羅終於消滅了弗栗多,並且劈開山崖引來了“”,從水中誕生了太陽。於是,因陀羅辟天地、分三界、引水創日,完成了創世的功業。而對於眾神那裡借來的力量,因陀羅開始耍無賴——“欠債的是大爺,老子就不還了!”眾神也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此後,因陀羅把世界分為四個部分:自己統治東方的天國、弟弟太陽神的大兒子閻摩統治南方的冥府、其兄長海神婆樓那統治西方的大海、財神俱毗羅統治北方的夜叉國。因陀羅“萬神之王”的地位從此完全穩固。直到婆羅門時期的來臨。

印度神話的歷史進入婆羅門時期,以其他三部吠陀經(《裟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闥婆吠陀》)為中心的和宗教系統誕生了。隨著三大主神的相繼出現,因陀羅的地位每況愈下。再後來,吠陀神祗被佛教吸收,身份和神性更是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大多都成了佛教護法神。因陀羅“萬神之王”的名號雖然保留了下來但其地位和影響力已低了許多。作為佛教二十四天之一,他居住在“欲界六天”的第二重——忉利天的須彌山頂善見城內.是一座巨大無比的,是宇宙的中心,也是日月星辰賴以轉動的軸心.其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四面山腰分住著四大天王,周圍又有、七金山,再外環繞著鹹海,鹹海四周即四大部洲。

因陀羅當上佛教的天帝後,成為天上和人間的道德維護者。平時最重要的職責是保護佛主、佛法和僧侶,並負有勘察善惡的職責。如果天神違犯天規他便予以懲罰;要是人間出現暴君,就會除暴安良。在中國寺廟里,其形象多為少年帝王,但男身女相,頭戴寶冠,身上裝飾種種瓔珞,手持權仗或寶杵。此時的因陀羅雖然名義上還是老大,但實際上已淪為佛陀手下的打工仔了。

《吠陀經》與大洪水

我們目前還無法得知是否真的有一場滔天大洪水沖毀了人類的史前文明,但在世界各地有很多的傳說,傳說都相似的指出:許多擁有高度文明的大國在一夕之間被洪水淹沒消失在海底。不管怎樣,這些越來越多的新發現也許將推翻我們過去已知的人類歷史,重新編纂一部人類文明的發展紀錄。我們期待著那一天的早日到來,不僅僅為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更因為只有更完整地了解過去,才能締造更美好的未來.六、關於印度的洪水傳說

其實在印度,同樣流傳著沉入海底的文明的 故事 。位於古吉拉特半島的古城杜瓦爾卡恢弘的古廟之中,供奉著印度教最受人崇敬的諸神之首奎師那。傳說“在奎師那離開大地的同一天,杜瓦爾卡也沉入了海底。”於是人們修建了這座寺廟來紀念奎師那和被洪水淹沒的城市。

印度大洪水傳說的承載者除了杜瓦爾卡以外,還有苦行僧摩奴。和《聖經》中的諾亞一樣,摩奴建造了一艘大船,把種子放在船上,然後在水面漂泊,最後停留在一座山頂。摩奴被描述為印度教的聖賢,而且是一位瑜珈大師。他的使命就是在大洪水之後重新點燃文明的火種。這個傳說有事實依據嗎?印度是否真的遭遇過滔天大水?

關於這點,考古學家在喜瑪拉雅山的山麓小丘中發現了更為古老的遺址,那是一些簡單的農耕聚居地,距離大海幾百英里。印度西北部發生大洪水的時間剛好和這些聚居地建立的年代一致,這里很可能就是大洪水倖存者的天然避難所。在關於摩奴的傳說中,一場大水毀滅了以前的文明,倖存者逃到山頂,重新繁衍生息。這些難道只是一種巧合嗎?

作為這次洪水關鍵人物的摩奴在《吠陀經》中被描述為一個長發的精神領袖,而且是一位瑜珈大師。作為印度早期的宗教文獻集,《吠陀經》被印度人世代相傳了三千年時間,已經成為了現代印度文明的一部分。如果一部口傳經文能被傳承三千年,為什麼不能是六千年或者九千年?據說六千年前,有一位聖人把所有的瑜珈姿勢集中整理成了一個體系。這說明瑜珈的歷史遠遠超過六千年。人們甚至有證據把《吠陀經》出現的時間提早到一萬一千年前。地質專家認為,《吠陀經》中某些詩句所描述的就是冰河時代末期冰川融化的景象。

《吠陀經》描述了撒拉斯瓦提河全盛時期的情況,根據《吠陀經》里的說法,印度現在的文明是由史前文明倖存者在大洪水之後重建的。現在,地質學家找到了這條已經消失的河流的河道,這說明《吠陀經》有可能是由親眼目睹過冰河時代末期情況的人編寫的。

如今,卡奇沼澤是世界上環境最為惡劣的地方之一。但在冰河時代末期,流經這里的一條大河卻使這里富饒而美麗。那條河就是古代文獻中一再提及的撒拉斯瓦提。

撒拉斯瓦提河起源於喜瑪拉雅山脈之中,順著這條河道流動。雖然這條河道已經乾涸,但還是能被辨認出來。運用最新衛星技術,我們可以描繪出這條河的行蹤,它從冰川一直流向大海,和傳說一模一樣。它本來是和印度河平行的,但後來卻轉向南方,最後流入了卡奇沼澤。

根據《吠陀經》的描述,它是當時最大的河流。距今一萬年前它就在那兒,一直到六千年前才消失。而有專家也證明在六千年前這條河流就消失了,因此《吠陀經》至少有一部分是在六千年前完成的!

另外一座印度古城馬杜拉位於印度南部泰米爾人居住區,這里最神聖的地方就是馬杜拉神廟。根據泰米爾人的傳說,它是由大洪水的倖存者修建的。

傳說表明,一萬年前,這些倖存者處在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這個文明最大的功績就是建立了一所偉大的學會 “桑甘”。“桑甘”的意思是 收集 。人們聚集在一起,通過相互交流,共同完成著作。後來海水泛濫,把整塊土地都淹沒了。

“桑甘”的洪水傳說暗示,一個失落的、一萬年前的文明遺跡正躺在印度南部的海水之中,等待我們去發現。實際上,它的確切年代是在一萬一千六百年前,這正是柏拉圖描述的亞特蘭蒂斯島在另一個海洋中沉沒的時間。對冰河時代的研究也已經證明,在“桑甘”所處的年代,印度海岸的陸地面積要比現在大得多。

猜你感 興趣 :

1. 古印度的歷史

2. 印度神話的歷史淵源

3. 印度瑜伽的發展歷史

4. 瑜伽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5. 印度阿育吠陀是什麼

6. 古印度神話的淵源歷史

『柒』 何為吠陀文明

       提到《 羅摩衍那 》,不得不提吠陀文明,何為吠陀文明?

       普及一下:吠陀文明不是指「印度文化」或者「印度教」,這只是古文化學者依個人經驗猜測提出的觀點。依據《薄伽梵歌》(4.13)所述:吠陀文明由克利須那所建立,社會上(varṇās)分為四類人,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類人各有分工;他們各自的靈修上又(āśramas)分為四類人,即貞守生、居士、行腳僧、托缽僧,以此四階段覺悟人生而達至圓滿。聖波布波指出:「所有吠陀文獻沒有『印度( Hin )』這個詞,這個詞是從印度相鄰省份阿富汗、俾路支斯坦、波斯的穆斯林引入的。在印度西北部邊界有一條名叫『信度( Sindhu )』的河流,因為那裡的穆斯林發不準『信度』這個音,於是把這條河發成『印度』,把這片土地的居民稱作『印度人』。」

       就像遇到不知名字的陌生人,我們先是觀體貌取名為「大鬍子」、「紅毛鬼」、「高佬」……了解之後才知道這個人有名字來歷祖籍,同樣,吠陀文明也有名字來歷祖籍,多數人誤解了「吠陀文明就是印度文化」。之前發過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等地找到的各種古跡,有意告訴讀者,在5000前整個世界是怎樣的社會狀況,當時有什麼內容貫穿全球,影響全球的文化,那便是吠陀文明,比如當時的歐洲人叫做 蔑戾車 (mlecchas),當時的蒙古人和中國人叫做迦娑(Khasa),這個繁榮的文明到處能找到蹤跡,卻毀於5000前那場數億將士陣亡的俱盧大戰,此事件詳文載於《摩訶婆羅多》,而另一部史詩《 羅摩衍那 》講述的是更早更早的文明,《聖典薄伽瓦譚》第九篇還羅列了一個大型人類宗族譜(之前微博發過),足以將這些事件連接在一起。

       如今的考古工作不過是找到了吠陀文明的冰山一角,甚至無從考證,因為地震、洪水、戰亂、入侵破壞、人為篡改、改朝換代等因素,不免使一個文明面目全非。無論如何,吠陀文獻包含了《摩訶婆羅多》、《 羅摩衍那 》、《薄伽梵歌》、《聖典薄伽瓦譚》、《奧義書》等等,那便是證據,細細研究便可找到全部答案。2003年,聯合國正式將吠陀文獻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得到世界的保護和認可,Hare Krishna!!

『捌』 古代亞非文學基本特徵及成就

古代亞非文學的基本特徵:包含眾多不同種族、民族、國家、語言、哲學和宗教等因素在內的多元聚合體;最初的東方文學主要是由各種神話傳說和相關的宗教文本構成;神話是東方先民通過自然現象而對自身與環境的關系進行的某種象徵性闡釋,故事和史詩作為神話的歷史化或歷史的神話化,往往是東方初民通過世間現象而對社會關系進行的某種象徵性闡釋;東方早期各文明古國之間在區域上仍處於相對封閉隔離或自成一體的狀態,後期的交流及由此產生的歷史影響依然清晰可見,尤其是西亞的兩河流域地帶,已成為融合兩河流域各文化,溝通埃及文化與印度文化以及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重要橋梁。

發展及成就:
古埃及文學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學遺產之一,在世界文學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自然崇拜、法老崇拜和亡靈崇拜孕育了宗教性詩歌匯集《亡靈書》。

古巴比倫是世界文明最古老的發源地之一,它的史詩《吉爾伽美什》是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史詩。

古希伯來文學的《舊約》是希伯來文獻與文學匯編,其主要形式可以歸納為神話傳說、故事性的作品、詩歌和小說四大類。

古印度文學包括公元前15世紀至約公元前5世紀的吠陀文學,約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5世紀的史詩往世書文學,約公元前後至公元6世紀的古典文學這三個發展時期。最古老的「吠陀本集」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4個部分,其中最古老和富於文學價值的部分是《梨俱吠陀》,它是吠陀文學的核心,是印度現存最古的詩集,同時也是人類最早的寶貴文學遺產之一。史詩往世書主要指的是《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大史詩和《薄伽梵往世書》等。古典文學中比較發達的樣式是詩歌和戲劇。迦梨陀娑的《羅怙世系》和《鳩摩羅出世》以及抒情長詩《雲使》均被認為是古典梵語詩歌的典範。古印度最傑出的的喜劇家是迦梨陀娑,他的《沙恭達羅》是印度最優秀的劇作。以俗語巴利文寫成的佛教文學《本生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它最主要的藝術貢獻是為小說的生成提供了雛形。梵文寓言故事集《五卷書》體現了古印度人的人生哲學和聰明才智,全書採用故事套故事的「連串插入式」框架結構對後世影響很大。現存最著名的長篇小說有波那的《迦丹波利》、《戒日王傳》和檀丁的《十公子傳》。

『玖』 為什麼說《吠陀》是歷史時代的代名詞

《吠陀》既是印度最古老的詩集,也是人類寶貴的文化典籍。印度歷史上先後產生的吠陀教、婆羅門教和印度教都奉之為神聖的經典。同時,由於《吠陀》是古代印度從氏族公社向奴隸制過渡時期留下的史料,所以「吠陀」成為這個歷史時代的專用名稱。

《吠陀》既是印度最古老的詩集,也是人類寶貴的文化典籍。印度歷史上先後產生的吠陀教、婆羅門教和印度教都奉之為神聖的經典。同時,由於《吠陀》是古代印度從氏族公社向奴隸制過渡時期留下的史料,所以「吠陀」成為這個歷史時代的專用名稱。

《工作與時日》是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的作品,約寫於公元前700年左右。

公元前700年左右,在比奧細亞的山村阿斯克拉,一個老人去世了,留下了2個兒子,即赫西俄德和他的兄弟珀耳塞斯。珀耳塞斯賄賂貴族長老,繼承了大部分遺產。赫西俄德靠辛勤勞動擺脫了窘境,珀耳塞斯卻很快耗盡了輕易得來的錢財,不得不去向兄長求借。

赫西俄德勸他,要努力從事正當的競爭,而不要忘掉工作,熱衷於爭訟。

詩人首先敘述了關於潘多拉的神話。為了懲罰普羅米修斯把天火盜給人類,宙斯命令匠神赫淮斯托斯塑造了一個美麗的少女,眾神賜給她各種各樣的禮品,並把一個密封的盒子託付給她,將她送到地上。她出於好奇,打開了盒子,瘟疫、不幸和痛苦立即飛滿人間。她慌忙蓋上盒蓋,裡面已只剩了「希望」。

『拾』 古印度文化的文明特點

1、經濟
以農為主,莫卧爾帝國阿克巴統治時,工商業比較發達。
2、政治
德里蘇丹國之前的各個階段,國家政體都是中央集權制,上古時期的共和制小邦到笈多帝國時已不存在。南印度的朱羅王國有較完備的行政制度和稅收機關,各行政區還存在人民會議。
德里蘇丹國時,蘇丹集政權、軍權和神權於一身,他是國家首腦和伊斯蘭教教長,也是國家武裝的最高統帥,是君權和神權二位一體。蘇丹在名義上仍奉阿拉伯哈里發為宗主,繼位後要得到哈里發的封號,發行的貨幣要鑄上哈里發的名字,但實際上完全獨立,不受節制。蘇丹有一支以騎兵為骨乾的龐大常備軍。中央設部,各部有大臣,大臣之上為首席大臣,稱維齊爾(宰相),輔佐蘇丹。全國設23個行省,蘇丹任命總督統治各省。公社仍為基層政權組織,村長大多由印度教徒擔任。上層人物都是伊斯蘭教教徒,出身於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的軍事貴族家族,政府和軍隊中的高級職務均由他們充任。印度教的封建主只能做低級官吏。
莫卧爾時的文武百官實行統一的軍銜制度,竟多達33個級別。
3、封建制度
笈多王朝統治下的印度,農村公社仍然是社會的基層組織,但奴隸制已走到盡頭,出現了早期封建關系的萌芽。笈多王朝的國王無條件地將土地、民戶和耕牛封贈給官僚、貴族、僧侶和寺院,並發給銅牌賜地證書,受封者成為封建主,而被封賜給貴族和寺院的民戶,則成了封建依附農民,他們必須向封建主交納租稅並服勞役。此外,自由農民耕種公社土地,也要交納一種稱為「巴伽」的田賦。
戒日帝國時期,封建制度得到進一步發展,並最後確立。戒日帝國的土地原則上仍屬國王所有,稱為「王田」。國王有權處理王田。據玄奘《大唐西域記》所載,王田分四種:一為帝國佔有地;二為官僚佔有地(祿田,食邑);三為婆羅門(碩學高才者)佔有地;四為寺廟佔有地(福田)。戒日王對教俗地主的布施和封賜,是將土地連同農民一起封賜的。教俗地主的土地均由村社農民耕種,農民不僅被束縛在土地上,而且隨著土地佔有權的轉移而轉換主人。農民要向領主交納收獲物的1/6,還要交「費用」(貨幣)和服勞役。農民還得通過村社向國家繳納捐稅。村社組織依然保留,並保留著公共土地,公社首領和公社會議的權力還比較大,有自治特點,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有的村社仍以大家庭為單位,並保留著定期重分土地的習慣。戒日王對教俗地主布施或封賜的土地,其數量很大,多者可達百邑(一邑相當於一個村社,200戶農民),如那爛陀寺就擁有土地200邑,依附農民多達4萬人。教俗大土地所有者對其領地具有世襲權或自由支配權。封建主還握有領地上的行政、司法權,他們可以任意處置農民。因此,戒日王時代,印度的封地、賜地已脫離政府的管轄而具有獨立性。戒日王死後,大封建主紛紛割據稱雄。從7世紀起到12世紀末,北印度出現了許多「拉其普特人」的小王國。
德里蘇丹視全國土地為自己的財產,他將大部土地以軍事采邑(「伊克塔」)和寺田(「伊納姆」)的形式封賜給軍事貴族、官吏和清真寺。領有采邑的人稱「伊克塔爾」或穆克提,他們必須服兵役,為蘇丹提供一定數量的僱傭軍。14世紀以後,蘇丹允許伊克塔成為世襲領地,伊克塔爾得到免稅特權。此外還有印度教的封建王公和土著酋長也擁有世襲領地,也享有豁免田賦的特權。世襲領地的所有者稱「柴明達爾」(「土地持有者」之意)。蘇丹國歧視和迫害非伊斯蘭教的印度人,向他們徵收人頭稅和其他苛捐雜稅,土地稅是其產量的1/3—1/2的。國家實行包稅制,商人利用包稅特權任意勒索農民。因此,蘇丹國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斗爭十分尖銳。特別是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矛盾以及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的對立給印度造成不良後果。而印度人民反抗蘇丹政權的斗爭則從未間斷。在人民起義的打擊下,蘇丹政權日益削弱,地方總督勢力強大,脫離中央,割據稱雄,這給外族的入侵鋪平了道路。
莫卧爾帝國承襲了德里蘇丹地封建土地制度。一部分由政府租給農民,派官吏直接征稅;大部分以采邑(札吉爾)形式分給軍事貴族,伊斯蘭大教長和清真寺也得到封賜。采邑是有條件的封地,領有者(札吉爾達爾)無世襲權力,大小采邑無等級關系,農民與采邑主也不存在西歐式的依附關系;還有一部分是印度土邦君主和部落酋長的世襲領地,領有者稱柴明達爾,大多在邊遠山區,對農民有行政權和司法權,處於半獨立狀態。17世紀時,采邑和柴明達爾的差別逐漸消失。
4、阿克巴的改革
阿克巴在征服南亞次大陸的戰爭告一段落後,為了加強帝國的統治,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是加強中央集權統治。阿克巴集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大權於一身。他是帝國最高首腦、最高統帥、最高法官和伊斯蘭教最高教長。中央下設財政、軍事、司法、宗教和監察等部門,各部門的大臣直接對皇帝負責。全國分為21省,派總督統治。文武百官如前所述,實行軍銜制和等級制,共分33級,稱「曼沙布達爾制」(另一說是66級,最高為萬夫長,最低為十夫長),按級授予采邑。
其次是加強財政和稅制的管理。丈量全國土地,測定土地單位面積產量,據此規定稅額。賦稅分實物稅(1/3)和貨幣稅,取消包稅制,租稅一律由中央派官員徵收,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限制了官商的勒索。
第三是為了鞏固統治,調和宗教和民族矛盾,改變傳統的歧視土著人的政策。1563年,下令取消印度教徒的朝聖稅和人頭稅。對印度教封建主改用懷柔政策,提拔他們,授予高官。如1582年,在212名高級軍政官員中穆斯林佔40%,印度教徒佔21%。還委任許多拉其普特酋長任帝國的軍事長官。對印度教徒實行較寬容的宗教政策,允許信教自由,原先被迫改信伊斯蘭教的人可以恢復原來的教籍。但他的宗教政策引起伊斯蘭教貴族的激烈反對,1580年,發生貴族大叛亂,阿克巴親率大軍平定了叛亂。阿克巴還綜合各種宗教的教義,創立一種「神聖宗教」,自任教長,主張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和平共處。他打算以此統一各種宗教,消除彼此的分歧和矛盾。但他創立的新宗教只在宮廷有少數貴族信徒,未能發揚。不過,這種寬容宗教政策有利於減輕社會矛盾,鞏固帝國的統治。
第四是廢除印度社會許多陳規陋習,如寡婦殉夫、童婚、殺嬰、神靈裁判、奴役戰俘等等。此外還創辦學校,讓女子受教育等。
此外,阿克巴也關注發展農業和水利灌溉外,特別重視發展商業;統一貨幣和度量衡,擴大商業交通網,在全國范圍內修築公路。1585年以後,阿克巴又進行了新的擴張,擴大了帝國的版圖。
阿克巴死後(1605年),統治階級愈來愈腐敗,他們大興土木,窮奢極欲。為了充實國庫,又恢復包稅制;對外發動對南印度的擴張戰爭,戰費激增,人民群眾再度陷於苦難的生活之中;隨著采邑變為世襲領地,地方封建主獨立性加強,各地總督紛紛割據稱雄,中央權力削弱。從1498年達·伽馬到達卡利庫特時起,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印度,進行殘暴的殖民掠奪。人民群眾在國內外反動勢力壓迫下紛紛舉行起義。莫卧兒帝國逐漸衰落。
5、宗教與種姓
佛教 笈多王朝時,印度的佛教是十分普及的信仰。到戒日王時,佛教開始衰落,戒日王雖敬重玄奘,為他舉行盛大法會,但戒日王本人卻是一個濕婆教徒。佛教的命運和基督教一樣,在它的故鄉雖然衰落,卻向世界其他地區廣泛傳播,成為一個國際性宗教。
印度教 戒日帝國時,隨著封建制度的形成,婆羅門教和佛教不適應日益發展的新形勢的需要。4世紀前後,由婆羅門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義和民間信仰,逐漸形成新婆羅門教。8世紀經商羯羅改革,形成新型印度教。主要經典有《吠陀》、《奧義書》、《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等,教義與婆羅門教類同。主神有互相關聯而各具一相的三相神,即婆羅摩、毗濕奴、濕婆三大主神。婆羅摩(大梵天)是創造世界之神,毗濕奴(遍入天)是賜福神,主管維持世界,濕婆(大自在天)是毀滅神,主管破壞世界,也是苦行神和舞蹈神。
印度教教派繁多,主要有毗濕奴派、濕婆派和性力派三大派。
毗濕奴教派形成於12世紀中葉,實行苦行和素食等禁慾主義。傳說它躺在海中一條千頭巨蛇身上,坐騎為金翅鳥,妻子為吉祥天女,有許多化身,其中之一是《羅摩衍那》中的主人羅摩,在猴王的幫助下救出自己的妻子。它還曾化身為巨魚,在淹沒世界的洪水中救出人類始祖摩奴及其生物,這是印度的洪水故事。
濕婆派流行於南印度,傳說濕婆有3隻眼,4隻手,分執三股叉與戰斧等武器。它在焚燒死者的場地跳舞,在雪山中修苦行。因毀滅有再生意義,所以它是毀滅神和生殖的象徵。它的妻子是雪山女神。該派否認婆羅門特權,教派多,有崇拜男性生殖器的林伽派、有視牛為神聖的教義派等。
性力派崇拜濕婆之妻等女性神祇,其儀式有犧牲、輪座(男婦雜交)等怪俗。馬克思說:「這個宗教既是縱欲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慾主義的宗教;既是林伽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馬恩選集》2卷第62-63頁),總之是一種奇特的宗教。
伊斯蘭教 從德里蘇丹開始,伊斯蘭教取得支配地位,對印度教採取歧視和迫害政策。莫卧爾帝國也以伊斯蘭教為國教。但採取寬容政策,允許印度教等信仰自由。
錫克教16世紀創立,「錫克」一詞意為「門徒」,此教主張信徒在神的面前一律平等,反對種姓制度。
種姓 戒日帝國時,種姓制度有了很大變化,婆羅門和剎帝利基本沒有變化,但吠舍分化,只剩下少數富有的商賈。首陀羅地位有所上升,與破產的大量的吠舍逐漸構成新型的首陀羅種姓——依附農。這樣,名稱未變,內容有了變化,前三個等級是封建主,後一個是依附農階級。
6、文化
自然科學主要是天文學和數學,詳見教材。
人文科學主要是文學和建築藝術,詳見教材。這里對語言和史學略作補充。
笈多王朝時期,有《超日王傳》和《戒日王傳》,這些價值不大的文學作品用梵文寫成的,可作為重要史料。
德里蘇丹時期,方言文學興起,梵文漸不流行。此時,印地語和伊斯蘭教徒使用的波斯語混合為烏爾都語,也出現一些用波斯文寫的歷史著作,例如,明哈-烏德-丁寫的《那西爾通史》,沙姆斯-伊-西拉其·阿費富寫的《菲魯茲王史記》,雅赫雅·賓·阿馬德寫的《穆巴拉克王史記》等。
莫卧爾帝國時,一位名叫圖西爾·達斯的人用印地語改寫了史詩《羅摩衍那》,有利於梵文古典作品的保留與傳播。歷史著作有巴布爾寫的《自傳》,用突厥文寫成。由阿卜杜拉欣大汗譯為波斯文。此外還有巴道尼寫的《歷史選集》,尼查姆-烏德-丁寫的《阿克巴通史》,都用波斯文寫成。
第一部分:古埃及文明的創建 古印度文明的源頭:哈拉巴文化
古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世界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國多》和《羅摩衍那》;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於今天的邏輯學;在自然科學方面,最傑出的貢獻是發明了當今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於印度,然後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還產生了佛教,先後傳入中國、朝鮮和日本。就地理范圍而言,古印度不僅指今天的印度,還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等在內的整個南亞次大陸。中國在西漢時稱其為「身毒」,東漢時改稱「天竺」,到了唐代,高僧玄奘將其譯為「印度」。
印度的遠古文明直到1922年才被發現。由於它的遺址首先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所以通常稱古印度文明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它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
哈拉巴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達羅和北部的哈拉巴為中心,它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考古學斷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鼎盛時期約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經濟部門是農業,栽種的作物有大麥、小麥等。除田間作物外,椰棗、果品也是人們喜愛的食物。當時,人們已經能夠馴養牛、山羊和各種家禽。哈拉巴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銅器,這表明古印度人已經掌握了對金銀等金屬的加工技術。從出土的各種美妙絕倫的手工藝品和奢侈品中,可見當時工匠的精巧技藝。制陶和紡織是哈拉巴文化的兩個重要部門,染缸的發現表明當時已掌握紡織品染色的技術,紡織業與車船製造業等也高度發達。城市的繁榮使哈拉巴的商業盛極一時,不僅國內貿易活躍,國際貿易也特別頻繁。大量古跡遺址的發掘充分證明了它與伊朗、中亞、兩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緬甸和中國都有貿易往來。
哈拉巴與摩亨佐·達羅兩處城市遺址,規模都相當大。街道布局整齊,縱橫相交。房屋一般用磚建造,有的隔出許多大廳和房間,並有良好的排水設備,而一些小房間則根本沒有排水設備。這說明社會上已有貧富不均和階級對立,已經存在依靠剝削而養尊處優的統治者。
哈拉巴文化還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它們主要留存於各種石器、陶器和象牙制的印章上,這些文字元號有象形的,亦有幾何圖案,至今尚未成功譯讀。正因為如此,關於哈拉巴文化的來源問題,一直成為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爭論不休的斯芬克斯之謎:到底是土著文明呢,還是外來文明?
哈拉巴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消亡。它來得突然,去得更突然,以致日後印度文獻對它一筆帶過。哈拉巴文化衰落之謎,仍有待後人去破解。
哈拉巴文化衰落後,從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並逐步向南擴張。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公元前4世紀,雅利安人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了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閱讀全文

與吠陀和往世書是什麼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7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8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8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