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說說如何大力推行國學文化
在外國開設了孔子學院讓外國人也可以到孔子學院中學習中國文化,這樣就大力推廣了國學文化。
⑵ 什麼是國學文化
“國學”文化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中國傳統學術文化。
19世紀末,面對西學和“歐化主義”的沖擊,日本學界發出了提倡“國學”的呼聲。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啟超、黃遵憲等人商議,想在日本創辦《國學報》。1904年,鄧實發表《國學保存論》,並於次年在上海成立了“國學保存會”,以“研究國學,保存國粹”為宗旨。當時旅居日本的章太炎主編《民報》時,曾舉辦“國學講習會”、“國學振興社”。
將國學看成是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主要是章太炎和鄧實提出來的。顯然這種意義的“國學”就是“中國學”,是針對“外國學”而提出的,“國學”之興亡與國家的興亡緊緊聯系在一起。這一定義,經過幾代學者的努力堅守,已為大眾所普遍接受。
“國學”如果按照《漢書·藝文志》的分類,可分為六類:六藝(六經)、諸子、詩賦、兵書、術數、方技(中醫)。如果按照《四庫全書》的分類,可分為四類:經學、子學、史學、文學。如果按照現代學科分類,可分為哲學、史學、文學、語言文字學、中醫學、古代科學等。按照學術流派來說,主要有儒學、道學、佛學以及中醫學等。不能把國學僅僅看成是儒學。
從傳統分類看,經典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六藝”——《易》《書》《詩》《禮》《樂》《春秋》這六部經典,是中國原創精神的主要載體,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源頭。被稱為當代聖人的馬一浮就說過:“國學者,六藝之學也。”他說的六藝是大六藝,也就是六經。古文經學派按時間先後排序,將《易經》排在六經的第一位。另一位當代聖人熊十力則出佛人儒,最後歸宗於大易。
一源三流:國學的基本結構
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結構是“一源三流”,如同中華大地的地理結構一樣。中華大地的源頭在青藏高原,在玉樹,從這里流出三條河流:黃河、長江、瀾滄江。中華文化的源頭是“易”,三流是儒、道、禪。
為什麼《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因為《易》在六經中起源最早。傳說早在六、七千年以前的伏羲就創作了八卦。目前最早的一個八卦圖案是2006年5月在河南淮陽發現的,是離卦,刻在一個黑陶紡輪上,距今四千五百年。八卦是中華文化的基因,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先有八卦,後有《易經》。
《周易》經文(易經)學術界已認定為西周初年所作,傳文(易傳)為戰國時期所作,從漢代開始歷代都有解“易”之作(易學)。《易經》、《易傳》、“易學”不僅是“易文化”形成的三階段,標志著中華文化從巫術文化到人文文化、科學文化的發展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周易》成書的歷史就是一部中華精神文化發生、發展的歷史。
《易經》這本書,是世界四大元典之一。世界四大元典分別代表了四大文化:《聖經》是西方文化第一經典,《吠陀經》是印度文化第一經典,《古蘭經》是阿拉伯文化第一經典,而《易經》作為東方文化的第一經典,不僅僅是中華民族,同時也是日本、韓國這些東方民族所尊崇的。韓國國旗就是太極八卦;日本民族叫大和民族,“大和”就是取自於《周易》:“保和大和,乃利貞”,日本的國教叫神道教,取自於《周易》“神道設教”。如果將世界文化分為東西方文化的話,那麼西方文化可以用《聖經》來代表,東方文化可以用《易經》來代表。
距今3000年左右(西周前期)成書的《周易》經文過了500年之後導源出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道家及其他諸子百家,也影響了中國化的佛家。從學術源流看,孔子弘揚了《周易》乾卦精神,老子弘揚了《周易》坤卦精神。《周易》不僅是人類軸心時代唯一一本由符號系統與文字系統共同構成的經典,而且是唯一一本書儒家和道家共同尊奉的經典。儒家將《周易》奉為五經之首,道家將《周易》奉為三玄之一。
西漢末年,也就是公元前後,從古印度傳來了佛教,它是從三條道路傳來的——南傳、藏傳、漢傳。此後,佛教就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到隋唐朝時代,佛教在中國形成了八個宗派,其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就是禪宗。我們絕不能說佛家源於《易經》,但禪宗則受到《易經》的影響,我認為禪宗就是印度大乘佛教與中國三玄(易、老、庄)結合的產物。
“一源三流”可分解為八個字:易為主幹,三教互補。我做了一副對聯:“易貫儒道禪,道統天地人”。其中“儒道禪”的“道”是道家、道教;而“道統天地人”的“道”則是“大易之道”。這個“大易之道”不僅深深影響了儒家、道家和中國化佛家,而且影響到了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如果加上中醫,這副對聯就是“易貫儒道禪醫,道統天地人心”。所以說,中華文化表面上分出這么多家,實際上是互補的,有一條主線貫穿其中。
在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中,《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易經》用源頭的那一泓清泉,聚成奔涌不息的生命之水,匯成了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大易之道”構成中華文明的主線和中華文化的支點。
什麼是國學?
國學這個詞彙的出現很早,從《周禮》開始,“國學”一直指的是國立學校。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在晚唐時稱“白鹿洞國學”。這明顯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國學”。
現代“國學”概念出現的最早文獻則是在1902年。變法失敗後,當時同處湖南的梁啟超和黃遵憲,一個被迫遠走東洋,一個被革職永不續用後回梅縣老家。1902年,黃收到梁啟超從日本來的信,梁提出要辦《國學報》,黃回信表示反對,認為此時辦《國學報》還不是時候。
“注意,這時黃梁通信提到的’國學’,指的就不是國立學校,而是學術的概念。張之洞講’舊學為體,新學為用’,梁啟超講’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無論是’舊學’還是’中學’,說的都是國學,即中國固有的、千年傳承下來的’學問’。”劉夢溪提醒大家。
第一次對國學概念做分梳的是胡適。1923年,北大國學門創辦《國學季刊》,在發刊詞中,胡適把“國學”定義為“國故學”的簡稱,直接來源於章太炎先生之《國故論衡》。而章先生之“國故學”,實際上包括了中國古代的語言、制度、人物、風俗和文學、藝術等,幾乎中國古代的所有東西都被包括在“國故”之中。
但這個定義並未被學術界採納,後面的一二十年中,很少看到有學者把國學解釋為“國故學”的,而國故這個詞,後來也很少有人使用。大家都把國學當成“中國固有學術”,即先秦諸子百家之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考據學等。
爬梳“國學”理路後,劉夢溪反戈一問:“如果國學只是這些東西的話,那麼,國學跟中國的普通民眾有什麼關系?如果中國的國學跟老百姓都沒有關系,那算什麼國學呢?那是專家之學。”
然而,在劉夢溪看來,真正給國學賦予准確而富有生命力之定義的,當屬“國學研究會”之“主講大師”馬一浮先生。
馬一浮將國學定義為“六藝之學”,即《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六經之學”。正如馬先生所說,“六藝之教固是中國至高特殊之文化。”除了學理內涵的恰切之外,最關鍵的是,以此定義國學,不僅可以激濁揚清,釐清打著“國學”旗號,糟粕混雜之術士雜學;而且在教育領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有助於“國學”學科的課程設置,更能將儒家最醇正之思想精華播撒至普通民眾之心田。
可見,劉夢溪先生認為,傳統文化與國學最重要之區別,在於傳統文化包容更廣,儒釋道各家全算;而國學則應單指“六藝之學”。
新儒家之舊途徑
張之洞說“舊學為體,新學為用”,梁啟超說“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無論是舊學或新學,中學或西學,“國學”概念與精神就在這先賢的爭論中越辯越明。馬一浮先生亦曾留洋,通讀過《資本論》,最後依然盡其一生研究本土之學問,終成一代學宗。章太炎、胡適之、陳寅恪等亦是以國學為根基,扎實之後才旁覽西學,故能得其腠理,為我所用。也許國學之根本重要地位正如劉夢溪先生研究的另一學人——陳寅恪先生所說:“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此二種相反而適相成之態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而二千年吾民族與他族思想接觸史之所昭示者也。”
傳統文化在生命當中生成智慧
人剛生下來是一張白紙,隨著成長,開始物質積累和精神積累。人們更看重的是由簡到繁的物質的積累。但實際上,精神積累也很重要,我更看重的是由繁入簡的精神積累,因為大道至簡。我們從哪裡來不知道,往哪裡去也未知。那麼要想使自己的生命實現一種智慧的升華,能留點東西在世間的話,就要達到大道至簡的境界,這是傳統文化能給到我們的。我的人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沒有悟道之前經歷很多挫折,第二階段,開始進入道的境界之後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將傳統文化和當下結合,開始傳道,我想是祖先對我的蔭護,我開始做符合天道的事情,所有困難都能解開。
⑶ 國學文化是什麼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並涵蓋各歷史時期文化精髓的學術。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國立學校,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⑷ 什麼是真正的國學文化
真正的國學文化:
1、國學是中國人對自己本源文化的認同與堅守。國學是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面對西方文化沖擊的一次捍衛。
2、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3、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4)大力推行的國學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國學文化的產生背景:
1、「國學」最初的含義專指中國古代以儒家學說為主的學問,這個學問以中國儒家經學為基礎,兼及其他諸子百家與文史之學。
2、再擴大一點,我們也可以把它稱之為所有關於中國古代的經世致用之學,但是其核心是儒家的經學,這是不易之論。
3、不過,在西方文化沒有大規模傳入中國之前,並沒有「國學」之名,那時候的學者只是把中國傳統的學問分為「經學」、「史學」、「諸子之學」,或者「漢學」、「宋學」等等。
4、到了19世紀中葉,隨著西方文化,亦即「西學」的大規模進入,於是就有了「中學」之名,以之與「西學」相區別。後來,才由「中學」逐漸演變成「國學」。
5、「國學」這一名稱的流行,當是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之間。當時的倡導者主要是辛亥革命後的一批文化改良主義者。之所以把「中學」改稱「國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學
⑸ 國學是什麼為什麼現在我國掀起「國學熱」
鄙人雖不才,可我認為國學就是我們沉積了大約五千年的具有中華民族特點的文化、歷史、科技、地理、倫理等各方面的民族碩果,尤其突出表現為以儒釋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 現在我國掀起「國學熱」,原本國學就無所謂「熱」與「不熱」,他是屬於我們民族特有的,是我們血液里就流淌著的「文化」,我們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就有權利和義務去學習、去理解、去領會、去體悟這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並把他們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包括學習、工作、生活、做人、做事等);可是由於在面對民族危難、國家統一與穩定等一系列問題是我們放棄、漠視了我們自己的寶貴財富,而盲目追求別人的東西,甚至由於沖動和無知我們曾經踐踏,甚至是糟蹋傳承了千年的傳統文化,如今在外國研究員、國際學者不斷研究探問中華民族文化與國內環境日趨需要、全球華人漸趨覺醒的背景之下,全國各地都漸漸意識到我們自己的文化不能再丟了,也丟不起,因而才掀起「國學熱」,應該說這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否則我們將沒什麼留下給我們的子孫了!「國學」,對一個人來說應該是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他所包含的為人處世(事)方略、方法,自我的調節,他所包含的心理調節、養生之道等甚至優於當前的社會的心理學、社會學等,至少也是相當的,當然人與人是不同的,同樣的知識和文化,不同的人理解是不同的,這就像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思想只有正面的而無反面,都是正反相對陰陽相差的,中華文化更是如此,就卡你則你怎樣理解怎樣實行了,正面書籍觸手可得,反面人物處處可見!
⑹ 什麼是國學文化
國學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顧名思義就是「中國之學」,一切中國本土的學術文化都算國學,甚至佛教里的禪宗,它是本土化了的佛學,也算國學。這么說吧,你就把「國學」理解成「中國傳統文化」吧。諸子百家,唐詩宋詞,傳統戲曲,中醫巫術,風水堪輿,都是國學。
⑺ 什麼是國學文化
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何謂國學?
國學是一個上世紀二十年代產生的名詞,當時的歷史背景不必多說,學術上的時代主題是西學東漸。此前中國的舊學在現代文明面前一敗塗地,曾國藩繼承明儒傳統,身體力行,通經致用,後來又有張之洞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力圖調和傳統與現實的陰陽關系。後來學術界興起「整理國故」的熱潮,雖然與當時歷史條件看似不協調,實則是有深刻歷史理性的。提出學習西方,「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當時不但提出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提出要恢復兩漢經學,這看似極為矛盾,其實正是魏源的高人之處,此後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了中西交流的合理原則。
當時國人有一種全盤否定國粹的傾向,外國來的就是梅毒也是好的,而看新文化運動闖將之一胡適,則在介紹杜威的實踐主義時同時講授中國哲學史。當時的歷史氛圍下,國學概念產生後其意義內涵自然較復雜,包括傳統官方民間各種學問、藝術、技藝等,但在狹義上,國學之范圍不脫經史子集四部,同時四部中又以經學為首。
今人對國學的基本看法只在形式上,乃至覺得用文言文的就是國學,對於朴學之類幾無任何概念。舉例來說,治國學先從經學開始,經,古稱六經或六藝,後世經歷秦火,幾經輾轉,乃最終定為十三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周易》以占筮之書,歷秦火而獨存,沒有被焚禁過,六經之中其他經書及六國史書之類都在焚書坑儒中被焚,後在漢初由官方整理尋找,從故秦博士伏生這些人那裡按他們的背誦記述重新補足,與原書多不一致,同時又有魯恭王壞孔子家壁發現壁中書,及後世劉歆於秘府整理出的「古文經」,雖有經學家的今古文之爭,古文家又因偽造部分經書而被詬病,後東漢鄭玄調和今古文,又經王弼、王肅諸人,今古文之爭漸弭,而一代人皆以一代之風氣解經,西漢尚災異,故董仲舒等人講公羊學言災變,京房易學講卦氣;東漢流行讖緯,鄭玄乃兼注緯書;魏晉尚玄,乃有調和儒道之努力,論四本、崇有、貴無以至有將無同之論,說《易》者多采道家之旨。南北朝至隋唐大略沿襲並整理,孔穎達箋注群經,為當時經學南北融合作出貢獻。
宋明時易學繼陳摶而有邵雍,後朱熹采易圖講易,重在義理,此時理學產生,又者經歷隋唐,經學受到禪宗影響,又進入新的境界。再有太極、氣、理、性之說遍及人心,此時經學離孔子所治經已漸遠,至王陽明「心學」則更是采佛家大乘精義。清朝文字獄大興,考據朴學大興,乾嘉年間尤盛,納蘭《通志堂經解》之後,諸家整理經學文字勘定版本,並作正義箋疏,焦循、錢大昕、阮元等為冠。
近代俞樾兼通今古文,其弟子則又啟今古文之爭,又有南海先生康有為作《新學偽經考》,當時章太炎、劉師培諸人,遂爭演愈烈。通經學史,還須知道經學背後的政治因素,如漢代治經是士族壟斷仕途的方法,注經便是掌握話語權,乃造出儼然春秋貴族一般的世代簪纓之巨族,在晉以後士族遂成為超越皇權的勢力,至有「王馬共天下」之說。
今古文之爭更牽涉到很多政治因素,如王莽改制等,總而言之,經學中問題錯綜復雜,而只有治經學後,才能遍及群書,治史、子、集部。例如,不通經學,不會《爾雅》、《說文解字》訓詁音韻之類,就無法在文句上讀懂古書;不懂《周易》象數乃至天文地理者,就無法讀懂史書中各種歷法天象災異記載,也讀不懂《史記》中《秦楚之際月表》之類,從而亦無法理解司馬遷「究天人之際」的理論體系;不懂易學,不讀《春秋》、《詩經》、《禮記》之類,就無法理解子學中的很多理論來源(因為古代文化的整理者和集大成者不是老子、墨子、莊子,而是儒家的至聖先師孔子)。
史部的體系大致三種,一者紀傳,承襲《史記》體制,如《漢書》、《明史》者;一者紀年,承襲《春秋》體制,如《資治通鑒》者;又者紀事,承襲《通鑒紀事本末》,如《宋史紀事本末》等。而在章誠齋眼中,六經皆史(《周易》和史之關系可參考胡樸安《周易古史觀》),故史部實際也是繼承經學傳統,史筆即用春秋筆法,並採用經學中通三統、尊王攘夷、大一統、母以子貴等觀念,這是史部概況。
子部是四部中最少的一部分,故將佛道典籍均填入子部,先秦諸子著作是子部最早來源,多歸於子部雜學之屬,以備與儒家參合互用,而兵農醫術等應用內容在子部則列為較下之學,易學中部分陰陽五行術數之類也在其列,如《六壬大全》、《三命通會》、《李虛中命書》等。
集部有楚辭、總集、別集等分類,主要收錄歷代文藝方面作品,這一部分由於歷代作家不斷更新填充而蔚為大觀,如宋人著書就有數萬卷,而在江陵焚書之後天下藏書不過才兩三萬卷。此部分與經學中小學(音韻訓詁等)多有關聯,如《佩文詩韻》等,要之,不同小學,不解平仄及古音等就不能吟詩填詞作賦屬文,今人文章不濟多半還是小學功底不夠扎實,對漢字本身感悟不深,又不能通其他幾門語言與漢語對比,更顯語言能力單薄。集部文章可作三不朽之「立言」者,也是文章精華處。
經史子集之外,如《西廂記》、《牡丹亭》之類可歸集部,又是藝術門類,也是國粹內容,國學中也有一席之位,但已非主體脈絡,今日發揚光大可以,但其實已是末業閑流。
論國學,先明國學之義,所謂必也正名乎,善哉。
⑻ 國學文化包括哪些內容
國學文化包括的種類大致如下:
漢語漢字,語言文字,音韻學,語音學,成語,語法等。
文學藝術,文學,散文,詩歌,戲曲,小說,著作,對聯,書法,中國畫等。
史學,地理,史學考證,年譜,政區,地理學,地誌與地圖,地方誌等。
古典整理,古書,歷史文獻,版畫,雕刻,刻版書籍,古典建築風格與藝術,園林建造藝術與風格等。
哲學與文化,哲學,經學,儒教,道教,佛教等。
自然科學,醫學,醫葯學,中草葯,針灸,物理,旅遊,科技,發明與製造等。
基本概念
關於國學的定義,除基本定義外,在具體的定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尚未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
一般來說「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中國古代國學包括經、史、子、集等內容。現「國學」概念產生於十九世紀,當時「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並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