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主文化、亞文化和反文化
主文化
符合核心價值觀,它為組織中絕大多數成員所認可和共享,在組織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主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定族群中佔主導地位的文化,也稱主流文化,相同的,亞文化就是在這一范圍里相對處於次要狀態的文化。主文化就是被大多數人認同的價值觀,採取的行為方式,而亞文化是只有少數成員認同的價值觀及所採取的行為方式。
亞文化
又稱集體文化或副文化,指與主文化相對應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現象,指在主文化或綜合文化的背景下,屬於某一區域或某個集體所特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一種亞文化不僅包含著與主文化相通的價值與觀念,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價值與觀念。
反文化是西方犯罪社會學的一個概念。
反文化指的是否定和取消現存的社會文化。T.羅札克的《反文化的創作》是關於反文化論的主要代表著作。反文化作為西方犯罪社會學的理論觀點是基於20世紀60年代西方世界的學生運動提出來的。
研究反文化的犯罪社會學家認為:反文化的鼓吹者一般都是青年,青年人正因為具有反文化傾向,才提出否定和取消現存社會文化的主張,才出現包括犯罪行為在內的違反傳統觀念的行為方式。由於反文化具有反對現存文化的特點,因而它的價值取向與社會的主文化完全相反。
(1)反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組織主文化分為強文化和弱文化。
強文化對於員工行為的影響更大,與降低員工的流動率有更直接的關系。在強文化中,組織的核心價值觀得到強烈的認可和廣泛的認同。
強文化的一個特定效果是降低流動率。在強文化中,組織成員對於組織的立場有著高度一致的看法。
這種目標的一致性導致了內聚力、忠誠感和組織承諾。而這些特徵反過來有使員工離開組織的傾向降低。
2. 組織文化中的亞文化和反文化指的是什麼
亞文化(subculture):又稱小文化、集體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體所屬次級群體的成員共有的獨特信念、價值觀和生活習慣,與主文化相對應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現象
反文化是指某種文化內部摧毀其終極性價值規范的傾向。
3. 中國有哪些反主流文化
歷史其實也正是如此。所謂的歷史,往往是大眾版的歷史,而不是以歷史的真相為歷史。」就是上面說的「主流總想要確認什麼,樹立什麼,劃定什麼,保持什麼。」是大多數人的思想,佔有統治地位,不會被推翻,因為「非主流」畢竟是少數人。通過「主流」與「非主流」這個問題從而擴大到歷史或者是這個世界,就像所說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也是這個意思,有些事情能被少數人推翻;但畢竟還有很多事情是不可以的、無奈的。
再說另一個問題,「非主流」人群如果能將自己的個性展示到位,那會是讓人欣賞並接受的;如果太過另類、另類的過了火就是不好的了,不僅破壞了自己的形象,也會引領一些跟風的人從而破壞了社會的形象或者上升到一個國家的形象。這就是所謂的「非主流不光破壞自己,也破壞周邊世界。」
非主流就是張揚個性、另類、非大眾化,不盲從當今大眾的潮流,講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裝 、衣著、言行。
非主流形象在中國,非主流形象代言還沒有到達顛峰,已存在著極大的泡沫成分和非理性行為;隨著消費者的成熟、行業的規范,企業也會走向理性,明星代言潮自然會回落,啟用普通模特將成為主流;同時,感性形象代言人將異軍突起並逐漸走向成熟。最近在韓國暴紅的青年形象代言明星張庾玄,成為非主流形象代言大亨,他第一次代言的是韓國的一家服裝品牌,出場價僅為1.6萬韓元,也是他決定在中國尋找到更多的機遇,同時避免不了挑戰。企業啟用形象代言人,可能有各種目的,尤其當明星效應和炒作之風盛行的年代。在對形象代言人按照「准確營銷」的觀點進行理論總結,把形象代言人的角色細分,發現了現代市場形象代言人基本特性,但在張庾玄的形象代言生涯中也是曲折的,並非一凡風順,也證實了他所做的努力,是改變中國的形象代言走向世界化,他的品牌形象代言,亦即以形象代言的方式傳達品牌獨特、鮮明的個性主張,使產品得以與目標消費群建立某種聯系,順利進入消費者的生活和視野,達到與之心靈的深層溝通,並在其心中樹立某種印象和地位,使品牌變成一個有意義的帶有附加價值的符碼。他通過一定的媒介或載體傳播訴諸目標受眾,從而在品牌如雲的市場中樹立和打造個性化的品牌形象。他或者通過品牌創立人獨具人格魅力的形象代言,給目標受眾以鮮明的品牌個性和信心;或者通過影視明星、社會名人極具親和力的形象代言,令品牌產品迅速對目標消費群的購買施加影響;或者通過虛構人物演繹品牌敘事,傳達品牌理念與價值取向,贏得目標受眾的認同;或者通過漫畫式卡通動物的形象代言,塑造活潑可愛、耳目一新的品牌形象,讓人在相視一笑中對品牌產生美好的聯想和印象。他的形象代言並不完全等於企業的形象,所以,他的走紅並不意味著產品就能夠走紅。企業的監督與他們的配合就顯得相當重要。而他們也應有自我約束的責任意識,真正融入這個企業文化,真正用心去演繹產品宣傳理念,才會凸現Subchord effect模式,即張庾玄的「子弦效應」商業模式。
他們始終相信張揚的色彩不會被膚淺的世俗所掩埋`!
非主流意味著並不是最流行的東西... 也就是相對超前的或者滯後的 .
從人數上講,追求非主流的人占相對少數,多了就叫主流了。
非主流,我不想用主流來界定它。因為容易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循環悖論中去。
在我看來,非主流,是有幾個特點的:
1、無法確切定義或到目前為止沒有定論。
2、正在變動當中,或者說仍然存在較大變動。
主流的事物,應該說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整體,內部或許運動劇烈,但依然遵循既有的規律和法則,結果是可以預見的。
比如旅行,通過旅行社的話,今天明天後天的行程、景點、遊客的反應,導游心中大概都有一個譜在那裡,不會有大的變化。若是通過單人騎馬旅行,在今天則是無法預測會遇到什麼情況:比如社會的反應、交通法規的限制、馬料的補充、住宿等,都存在一系列問題。但是在古代,騎馬旅行是很常見的方式,是主流方式。到今天變成非主流的,也是世界變化的結果。
非主流應該保持它的活力。這個活力不是指其存在與否或正在運行與否,而是指其創造的能力。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創造力,盡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那麼只有兩種結局:一、消滅;二、被同化。比如嬉皮士風潮,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歷史創造力,不能與時俱進的發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漸淪落到一種時尚了。而無法確切定義或沒有定論,則是非主流事物擁有創造力的反映。比如R&B風格,在誕生之初,並非現在的唧唧歪歪盡說些沒用的風花雪月。也因為它的尖銳與野蠻血統,充滿了張力,難以為大眾社會所容納。
因此,現在R&B風格的風靡全球,是經過改造加工後的東西,保留了其形式美,但斬斷了其發展的根。沒有了現實的營養,它也就成了主流當中的一個零部件,成了一個流行語,被商品化,然後在世界各地的櫥窗里展覽、出售。
這些都是已經主流化了的非主流事物。更多的非主流事物,正在產生,但是在地下或者角落裡,不為人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非主流代表的正是社會的發展趨向,人類前進的活力源,社會肌體里的變異基因片斷,創造力的所在。所以,請你不要將非主流看成消遣與奇聞異趣似的八卦新聞。如果覺得非主流很淺薄,那很遺憾,只能證明你真的很平庸而已。因為已經喪失了自信和大氣,沒有勇力繼續創造、接納未有過的事物,如同行屍走肉般的存在於世,這樣的下場不就是所謂的地獄么。
4. 反文化的性質,特徵
1.為了進一步說明文化性質和文化概念的內涵,對文化特徵的描述是十分必要的。綜合各派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歸結文化的一般特徵如下:
(1).文化是人類社會共同生活過程中衍生出來或創造出來的,凡人類有意無意地創造出來的東西都是文化
自然存在物及其運動不是文化,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本身都不是文化,但人類據此而創造出來的歷法、文學、藝術以及其他物品卻是文化。人可以點頭和搖頭,這種生理機能本身不是文化,但賦予點頭和搖頭以一定的涵義,使其成為一種溝通符號,這時點頭和搖頭就成為文化。
(2). 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學來的
人的觀念、知識、技能、習慣、情操等都是後天學來的,是社會化的產物。凡文化都是通過學習得到的,不需要學習的先天遺傳本能不是文化。例如人分男女,這本身不是文化,而如何做男人和女人,如何扮演好性別角色,這需要後天學習才能知道,所以做男人和做女人的規矩、模式就是文化。
(3).文化是一個群體或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享有的,個別人的特殊習慣和行為模式,不被社會承認的不能成為這個社會的文化
一個社會的人在共同生活中創造出來並共同遵守和使用的才成為這個社會的文化,如語言、風俗習慣、規范、制度、社會價值觀念等。吃饅頭是中國北方人的飲食文化,個別人吃螞蟻就不是北方文化。
(4).文化是一份社會遺產,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動態過程
任何社會的文化,都是同這個社會一樣長久的,是長期積累而成的,並且還在不斷地積累下去,是一個無盡無休的過程。這個過程的任何一個階段、任何一個時期的文化都是從前一個階段或時期繼承下來並增加了新的內容。繼承的並不是以往文化的全部,而是繼承一部分,舍棄一部分,再增加一部分,就成為一定時期的文化。因此文化是一個不斷繼承和更新的過程,不能用孤立和靜止的觀點去看待文化。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是不對的,完全否定傳統文化也是不對的,並且是不可能的。
(5).文化的多樣性與共同性
文化都是具體的、特殊的,因此無論從縱向歷史角度看,還是從橫向空間角度看,世界各個時期、各個地域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同的而且差異很大。中國古代婦女以為纏足美,所以用一個美好的詞彙--"金蓮"來稱呼它,現在"金蓮"已成為歷史的陳跡。這就是中國古代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不同點之一。中國南方人吃蛇肉和貓肉,北方人認為那是不能吃的,這就是中國南方和北方文化的差異。太平洋中某些島嶼的民族在不太久遠的過去有吃人的習俗,在別的民族認為這樣做是慘無人道的。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記載了大量世界各地的特殊文化,充分說明文化的多樣性。不承認文化的多樣性,就會走向種族中心主義,即用自己民族的價值標准判斷別的民族中發生的事件和現象的觀念。比如中國人過去把國外人叫"洋鬼子",其中暗含的意思是只有中國人這樣的人才是人。而在很多美國人的眼裡,只有美金才是錢,別國的鈔票都是紙。魯迅小說中的阿Q看見城裡人煎大頭魚加上切細的蔥絲,而不像他們未庄那樣加上半寸長的蔥葉,以為城裡人錯了,就很有點未庄中心主義的味道。種族中心主義發展到極端就會產生民族沙文主義,即認為自己的民族是優等民族,鄙視和仇恨別的民族 . 2..文化的性質:
廣義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連續性,決定文化的發展也具有連續性和歷史繼承性。
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識:
學習文化|文化水平。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價值觀和行為准則,它是使個人行為能力為集體所接受的共同標准。文化與社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社會就不會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沒有文化的社會。在同一社會內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會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齡、職業、階級等之間也存在著亞文化的差異。
文化是學習得來的,而不是通過遺傳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滿足方式是由文化決定的,每種文化決定這些需求如何得到滿足。從這一角度看,非人的靈長目動物也有各種文化行為的能力,但是這些文化行為只是單向的文化表現如吃白蟻的方式警戒的呼喊聲等。這和人類社會中龐大復雜的文化象徵體系相比較僅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現代人們在某一地區或某一事物上時使用「文化」這一概念時,是就「狹義文化」而言的。 總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是值得每個中華兒女為之驕傲的。我們應該很好的傳承下去。
5. 請幫忙列舉一些社會上的反文化現象
達利——作為反藝術的反文化現象
「達利,你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我在整個翻譯過程中一直揣著這樣一個疑問,坦率地講,譯完《達利》對於我來講是一個解脫,一個我很少體味過的解脫。
的確,「除了畢加索,薩爾瓦多·達利也許是最為知名——但這並不是說得到了高度的評價— —的二十世紀畫家」。圍繞達利現象,人們有許多疑問:達利為何如此知名——幾乎是臭名昭著?他究竟是一個傑出的藝術家還是一個江湖騙子?他到底是一個現代主義者還是一個古典主義的拙劣繼承人?藝術史論界尤其關注的問題是:達利的藝術在多大程度上屬於超現實主義?在得知弗洛伊德對達利的那番否定之詞之後,理論界對此更是感到棘手;此外,達利在現代藝術中的地位究竟如何?所有這些問題在道恩·艾茲!猘wn Ades)這部研究達利的專著中都得到了相應的研究和盡可能的回答。當然,我們不可能指望在一本書中尋求所有疑問的完滿解決,艾茲的觀點也許並不一定會使人感到十分滿意,但是,在不少膚淺的達利風格的作品泛濫——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不難見到這樣的實情——的情況下,尤其在理論界大多數人士希望從更高的角度對現代或當代藝術現象給予高層次的研究的今天,讀一讀象道恩·艾茲這樣一些國外同仁的研究著作,是頗有裨益的。 然而,在我看來,達利現象向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最為根本的問題:藝術在二十世紀的命運究竟如何?我們不妨也可以這樣提出問題,類似達利的反藝術現象究竟是怎樣一種文化現象?
應該承認,二十世紀的造型藝術革命在一八六三年就能見到其明顯的萌動現象,這年的落選沙龍向人們提出的問題與以後數次騷動提出的問題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古典主義的法規與寫實主義的原則並不是唯一不變的教條。
一八七四年在巴黎卡普辛大街的一家攝影室里發生的「災難」(第一次印象派展覽)不過是在愛的驅使下播下的對傳統藝術進行破壞的種子。那些畫家們當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並不想與誰過不去,只是想把對自然的感受——對自然的愛——以一種被說成是接近自然科學或實證主義哲學的技法表現出來而已。但是,這是一種愛的創造,還是一種大破壞之前的喃喃之語?因為不僅在納比派,而且在以形式而不是色彩為主導的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中,我們可以不費力地找到印象主義語言的發展。事後我們對印象主義畫家還可以抱之以同情,甚至對以馬蒂斯為首的那群「野獸」也可以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寬容,但對於破壞物體的立體主義者、以馬利納蒂為中心的未來主義者和在伏爾泰咖啡館無所事事的達達分子的行徑是否仍然不失同情、理解和寬容呢?
應該指出這樣一個事實,那些玩弄立方體的先生,那些歌頌「速度美」的搗亂分子和搞惡作劇的虛無主義者一開始就不打算對誰有所同情。確實,他們厭倦了平庸的寫實主義,他們感到心靈的現實遠不是粗糙的物質現實所能表現的,因而他們強調「自主的繪畫空間」(野獸主義);強調不依賴於實用目的「純繪畫」(立體主義);強調繪畫對運動的表現不止於萊辛的美學界定(未來主義)。在這一系列的強調中,藝術家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即作為視覺文化的藝術,如何在表現心靈的形象上與文學或戲劇在語言形式上明確區別開來,也即是說,繪畫應該擺脫它過去過多地負擔的故事與軼事,歷史與神話。我們所要提醒的是,在他們對傳統藝術不滿的精神狀態中,在對繪畫語言的嚴肅探索——當然只有嚴肅的藝術家才有資格歸入「嚴肅探索」的行列——中,是否夾雜著一種現代人對宇宙的更加恐懼的心理,而這種恐懼心理無疑聯系著自然科學的發展,例如立體主義對物質世界的破壞與自然科學對空間和時間的重新解釋就有著緊密的聯系——象梅景琪,格萊茲這樣的立體主義者對黎曼空間原理、非歐幾里德原理的興趣是非常明顯的;未來主義的「同時性」 是在當時的工業發展和攝影技術的狀況的基礎上確立的;此外,馬克的「動物心靈」正好是「現代文明」的逆反現象;原子裂變的研究成果不僅使康定斯基「震驚」,而且使他感到「彷彿世界的末日已經到來」。
二十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給藝術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人類之生存在於探索神秘,人類之繼續生存在於繼續探索神秘,而這樣人類便處於一個兩難境地,人類希望獲得明晰,但每當達到明晰就會出現新的——往往是更大的——神秘,於是,可不可以通過終止對神秘的探索來保持明晰?藝術家的回答似乎是肯定的,他們以視覺語言勾畫出自己面對現實、面對宇宙、面對神秘所產生的內心恐懼,他們企求在相對靜止的空間里尋找逃避恐懼的避難所(馬列維奇的黑白方塊的 「避難所」是耐人尋味的),因此,試圖在現代藝術中找到現實的常態形象,找到對物質世界的謄寫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應該的。變形、分裂、模糊、「抽象」的形象正是處於這個時代的人類心理狀態的具體可視的象徵。問題回到了原位:這樣一些象徵究竟屬於什麼樣的文化現象。
舉出在超現實主義之前和同時發生的一些藝術現象的例子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那些藝術現象與超現實主義有著緊密的關系,所不同的是,超現實主義以弗洛伊德的理論作為依據,將過去一直被視為病態的、不正常的東西作為正常的、不應排斥的來看待。隨恐懼而來的歇斯底里或精神錯亂,隨壓抑而來的變態或癲狂在醫學上可謂疾病,在習俗的道德觀念和社會准則的標准看來是不正常的現象,而在超現實主義者看來都是正常的且應加以充分表現的現象。當然,一種被認為是反常的精神現象就其自身來講是無所謂反常的,無邏輯的精神世界本身有著自己的邏輯,這也不無道理,正是由於這樣一些道理,精神病學家和醫生也才有事可做,那些處於無邏輯的邏輯的精神世界的人才有幸可以得救——盡管二十世紀不少人認為這種得救不如說是掉進深淵,而且人們普遍認為象凡·高的失常就是一種真正的幸福。
達利是超現實主義運動中的一員,並且用他的筆畫出了最為流行的超現實主義形象,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艾茲所分析的達利與超現實主義那種微妙的關系,並不影響達利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現實主義者。弗洛伊德對達利不客氣地說,他在表現潛意識上不如安格爾和達·芬奇,這是一種師傅對徒弟的姿態,是大人對小孩的不含更多思想的否定。而弗洛伊德在以後對人談到因達利而改變對超現實主義的看法這一事實,足以佐證我的這一推論。
使達利區別於其他超現實主義畫家的是他的「偏執批評方法」,說明白一些,這是一種借用病態的心理以喚起病態形象的方法。偏執即妄想,導致達利妄想的動因不僅有他特殊的經歷和性壓抑心理,我認為還有達利特有的對這個現實世界不甘寂寞的破壞心理,因為我們從他的作品中看到的不僅有性的焦慮的象徵,而且還有殺戳、爭斗和同性相食的形象。艾茲將這些殺戳、爭斗和同性相食的形象歸入了性的心理分析,但僅僅局限於這樣的分析也許是不夠的,因為它不能解釋為什麼達利每每要迴避這些形象,符號後面的道德的、社會的、政治的現實真象。達利說,希特勒的一身 「白上加白的肉」對他有吸引力,這種玩世不恭的態度並不是他不關心政治的證據。使我聯想到的是,達利倘若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政治人物,這個世界將會處於怎樣一個可怕的狀況。
偏執批評方法也許有別於其他超現實主義方法,因為達利的作品確有自己的鮮明特徵,而且,在古典主義、學院派、寫實主義受到極大不尊重的二十世紀,他卻毅然拿起了十九世紀學院派寫實主義武器,這似乎是對現代派的一種反動。但是,我們必須記住這樣一個真理:當一種新的觀念被舊的形式所接納時,結果往往會出現反常。事實的確是這樣,在達利看來,寫實並不重要,關鍵是要清晰地、明白無誤地反映出他的怪誕的念頭,反映出性的焦慮和惡劣的破壞心理,因而也就不存在任何美學問題,正如艾茲所指出的,達利「絕對無誤地遵循著布雷東在第一篇超現實主義宣言里的主張」,他完全拋棄了「道德和美學的思考」,象「儀器」那樣記錄下種種理性之外的精神狀態。艾茲解釋了達利的「儀器」與其他超現實主義儀器的區別,這個區別僅僅在分析他的形象的來源上有一定的意義,而不能證明達利在不要美學和形式原則上與許多超現實主義者有什麼不同。作為試驗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和作為藝術品的超現實主義作品之間固然有區別(如米羅在超現實主義前後期作品的比較),但達利的作品實無所謂試驗與非試驗之區別。達利自始至終只注意精確記錄由惡的本能喚起的病態的或偏執的形象。所以,他早期的「反藝術」口號更適用於他的「偏執批評方法」,因為偏執批評方法產生的作品是名副其實的反藝術作品,而他的「超現實主義物體」的實驗,更是一種反藝術的玩世不恭的過場可是,不要現成的美學、藝術法則正如我們前面談到的那樣,並不始於達利,同時,也應看到這種情況並不局限於造型藝術領域,二十世紀的音樂(例如勛伯格)、戲劇(例如貝克特)和文學(例如卡夫卡)等門類與造型藝術相呼應,它們共同構成了這個世紀病態的反文化現象。 盡管反文化現象是一個必然的、已經出現的客觀現象,但勿庸諱言,這是一個令人頗為傷感的現象。今天看來,未來主義者、達達分子以及超現實主義者輕易拋棄的種種法則並不象他們以及今天一些人認為的那樣沒有價值(普桑或安格爾並不是古典法則的真正創造者,而僅僅是自然——永恆的生命 ——的奴僕),為表現心理的騷動、不平靜、壓抑、苦悶、悲傷、神秘而尋找的新法則(或新方法)也未必有那麼可愛——莫里斯·迪克斯坦將其解釋為因「技術內在的不穩定性」而導致「眾所周知的曇花一現」的結局。對此,一種觀點認為,重要的是藝術家真誠地把內心世界展示在了觀眾的面前,真誠是至高無上的,非理性的本能既然是人的固有的精神現實,因而將其表現出來也是至高無上的。我們有理由說,這種觀點幾乎是整個反文化現象的理論基礎——不妨可以表述為十分真誠的托詞。我對於用傳統的法則來評判今天的藝術這樣的方法不屑一顧,但這並不等於說我要為今天仍然存在著的反文化現象歡呼,我們大家都清楚,只有真誠是遠遠不夠的。相反,在我們受到過多的悲痛、「空寂」、「生命本體」的直接渲泄或說教的壓載的今天,在我們發現了更大的神秘——這種說法也許令不同意見者寬慰——的今天,我們認為藝術家是否應該迅速擺脫使你著迷的困境而從事一種使人與人之間保持真誠、理解、寬容、激奮、愛的聯系的創造,也就是說是否應該尋找一條超越屬於逃避心理的個人渲泄的形象通道。
我沒有能力指出如何找到這一也許會被認為是不可能存在的通道,甚至有人會說這個通道是理想主義的東西。對此我只能說,理想主義比作繭自縛或自己與自己過不去更有導致愛的可能性,而只有愛的創造才是偉大的。同時,我們有根據說我們的理想主義不會成為哲學家們經常所說的那種騙局。
鑒於以上的觀點,我要用一句理性的話回答最初不太理性的提問:「達利是一個使人看到自己的惡的一面鏡子。」另外我還要補一句:「我承認你,但不喜歡你。」——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譯完《達利》有一種解脫感的主要原因。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
6. 什麼是主文化,亞文化 和反文化它們之間的關系怎麼樣
主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定族群中佔主導地位的文化,也稱主流文化,相同的,亞文化就是在這一范圍里相對處於次要狀態的文化。
亞文化就是次文化,指在主文化或綜合文化的背景下,屬於某一區域或某個集體所特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一種亞文化不僅包含著與主文化相通的價值與觀念,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價值與觀念。
反文化指的是否定和取消現存的社會文化,反文化的鼓吹者一般都是青年,青年人正因為具有反文化傾向,才提出否定和取消現存社會文化的主張,才出現包括犯罪行為在內的違反傳統觀念的行為方式。
三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有一就有二,不可分離,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漢族文化是主文化,其他少數民族的則是亞文化。主文化與亞文化可以隨著群體范圍發生變化而改變。
(6)反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組織主文化分為強文化和弱文化。強文化對於員工行為的影響更大,與降低員工的流動率有更直接的關系。在強文化中,組織的核心價值觀得到強烈的認可和廣泛的認同。
強文化的一個特定效果是降低流動率。在強文化中,組織成員對於組織的立場有著高度一致的看法。這種目標的一致性導致了內聚力、忠誠感和組織承諾。而這些特徵反過來有使員工離開組織的傾向降低。例如,行政部門和財務部門會有各自的由其成員共享的獨特亞文化。它既包括主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又包括該部門成員的獨特價值觀。
7. 反文化是不是都是負面的請舉例說明。
反文化是指某種文化內部摧毀其終極性價值規范的傾向。通常把一定意識形態支配下的抗議運動,視為反文化運動。如發生在美國的校園民主運動、婦女解放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反戰和平運動等,其實都是正面的
8. 什麼是主文化,亞文化與反文化
主文化,亞文化與反文化的含義:
1、主流文化是在一個文化系統中起主導作用的文化,比如,在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文化曾經是主流文化;在美國,西歐移民的清教徒文化是主流文化。
2、亞文化又叫次文化、副文化,是在一個文化系統中處於次要位置的文化。一般是指具有某一地區性色彩或某一群體性色彩的文化。一種亞文化不僅包含著與主文化相通的價值與觀念,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價值與觀念。「亞」的意思是「內部的」,而不是「次等的」。
3、當亞文化和主流文化互相對立和排斥時,它就成為反文化,反文化是指一種否定和排斥一定社會形態中的主流文化的文化。
名詞解釋:
文化(漢語拼音wén huà,英文culture),是人類社會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動及其產物,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
教育、科學、藝術皆屬廣義的文化,而政治、經濟與文化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實際給文化下一個准確的定義,非常困難。對文化這個概念的解讀,人類也一直眾說不一。文化順乎時代潮流具有不定性,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文化.……構成世界五彩斑斕的文化。
人類傳統觀念認為,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由人類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人類社會與歷史的積淀物。
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和傳播的國家或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行為規范、藝術文化、科學技術等,它是人類相互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是對客觀世界感性上的知識與經驗的升華。
9. 中國有哪些反文化的例子
中國反文化的例子有女德班。
女德班是指以宣揚「女德」為主要內容的培訓班。存在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的問題以及打著公益慈善旗號進行牟利的嫌疑。
反文化,為社會學家定義為,對主流文化的價值觀、規范、信念等構成直接挑戰的亞文化。
10. 反文化運動的介紹
1960年代中後期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比如,越戰、古巴英雄切·格瓦拉[Che Guevara,1928-1967]的被殺害、黑人解放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1929-1968]的遇刺、蘇聯的赤化捷克,等等。所有這些,在因失業率增高、貧困階層擴大而導致的絕望與沮喪中,在對保守政府無法容忍的憤怒情緒中,猶如一顆又一顆的燃氣彈。當局借著電視媒體向觀眾製造輿論的同時,學生自己也走上街頭發表言論。各種大規模遊行,以及在警察與大學生之間上演的尖銳沖突成為重大新聞事件。此外,媒體還迷上了對極端藝術行為和搖滾音樂會的表演與騷動的報導,在當時的搖滾音樂會上,吉他常被打得粉碎,美國國旗常被焚毀。所有這一切,顯示了反文化運動摧毀一切的力量,這場運動在1968年巴黎的五月事件中推演至頂點。 主導反文化運動的中產階級年輕人渴望掙脫一切傳統桎梏,通常被稱為嬉皮士[Hippies]。而看來似乎是,最能夠打破國家、父母、鄰里加諸人類身上的限制、法律與習俗的,莫過於性與毒品。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歷史學教授Theodore Roszak將「反文化」歸結為60年代發生在美國社會政治、文化領域的一切青年人抗議運動,「既包括校園民主運動、婦女解放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反戰和平運動、環境保護運動、同性戀者權利運動等方面的政治『革命』,也包括搖滾樂、性解放、吸毒、嬉皮文化及神秘主義和自我主義的復興等方面的文化『革命』」。反文化運動所到之處,以強調工作、清醒、儉省、節欲為人生態度的美國新教倫理和清教精神都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和批判。他們試圖通過各種反叛活動表達對主流文化、現存制度的不滿,對婦女、少數民族處境的同情,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