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特產有什麼 天津特產有哪些
1、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鮮美而譽滿全國,名揚中外。狗不理包子備受歡迎,關鍵在於用料精細,製作講究。在用料上,狗不理包子的肉餡別具特色,選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鮮豬肉,放上香油、味精、蔥薑末等佐料,邊加水邊攪拌,打成肉丁水餡。採用半發酵「一拱肥」的富強面。做工上,狗不理包子從揉面、擀皮、裝餡、掐包、上屜、上大灶,都有明確的規格標准,掐出來的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的褶不少於十五六個。剛出屜的包子,看上去如薄霧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膩。
2、天津麻花:
天津麻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點。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一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原來巷子之中有一家小小的麻花鋪,字型大小喚作「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經過反復探索進行創新,在白條和麻條中間夾一條含有桂花、姜、桃仁、瓜條等多種小料的酥餡,使炸出的麻花酥軟香甜與眾不同,創造出的什錦夾餡大麻花。其特點是香、酥、脆、甜,在乾燥通風處放置數月不走味,不綿軟、不變質。
3、泥人張彩塑:
泥人張彩塑為天津市的一種民間文化,是著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作為北方流傳的一派民間彩塑,創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天津藝人張明山於19世紀中葉創作的彩繪泥塑藝術品,現為天津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人張彩塑被公認為是天津的一絕,早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就已經享有很大聲譽。泥人張把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圓塑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4、金絲小棗:
天津水果金絲小棗是中國小棗中優良品種,一般情況在九月下旬成熟。金絲小棗果實呈長圓形,表面深紅色,皮薄肉厚核小,含糖分高,棗肉可拉出金色糖絲,主要在靜海、北大港、薊縣等地種植最多最廣。靜海縣的土壤均屬潮土類型,分布呈現出由古河兩側向大窪中心土壤變濕、質地加重的規律。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雖臨渤海,但屬內陸海灣,海洋氣候影響不大,而大陸性氣候顯著,四季分明。地形氣候非常適宜小棗的種植。
5、盤山蓋柿:
盤山柿屬於我國柿果特產—大磨盤柿種,也稱「磨盤柿」或「蓋柿」。盤山磨盤柿品質佳,個大、均勻、色彩鮮艷,味道甘甜。盤山已被國家林業部評為磨盤柿之鄉。並順利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審查,開創了薊縣申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先河,也進一步提高了薊縣林果產品的知名度和信譽度,使其在市場競爭中將會更具優勢。農村合作社已經將優質的盤山磨盤柿出口到俄羅斯、日本等國家。
Ⅱ 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下:
1、楊柳青木版年畫;
2、楊家莊永音法鼓;
3、天津京劇;
4、衛派河北梆子;
5、天津時調;
6、霍氏練手拳;
7、天津皇會;
8、天津相聲;
9、回族重刀武術;
10、天津隆順榕中葯生產技藝。
Ⅲ 全國各地的非遺美食有什麼
作為一個天津人要說的天津非遺 美食 太多了,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天津本地人愛吃的非遺 美食 。
1、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是聞名海內外的「天津三絕」食品之一,亦是三絕食品中唯有的清真食品。它的舊址因緊靠著耳朵眼胡同而得名,我小時候住在河北大街,離這里很近,經常走到這里買炸糕和糕乾。耳朵眼炸糕是用糯米作的麵皮,裡面是紅豆餡,是用香油炸的。
我最喜歡吃熱炸糕,小心的咬上一口,外皮酥脆,有點酸酸的味道,再咬上一口就吃到香甜的豆沙餡了,小口吃就怕燙著。現在餡料的品種多了,增加了紫薯、桂花、五仁、紅果、黑芝麻等口味,但我最愛的還是傳統的豆沙口味。來天津 旅遊 的朋友也可以去嘗嘗,3.5元一個。
2、津老味煎餅果子
向大家介紹一下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津老味煎餅果子。津老味煎餅餜子始建於民國元年,傳至今日,已歷經五代。作為「天津第四絕」——煎餅果子的代表品牌,精益求精的傳統干磨工藝與葯食同源古文化理念的兼容並蓄,讓津老味煎餅餜子歷經兩次質的飛躍,使得煎餅餜子兼備 健康 與美味。餜箅兒,甜面醬,炸辣椒是津老味煎餅餜子地道經典的三大秘寶,使得津老味煎餅餜子有著獨特的復合型風味與口感。第四代傳承人亦是沿襲了傳統醬牛肉的古法工藝,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頗具營養價值的醬牛肉煎餅。嘗上一口還是小時候的味道,您吃了嗎?也來一套嘗嘗。
3、獨流老醋
天津的獨流老醋是2010年被列入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產於靜海區獨流鎮的「獨流老醋」,以地名命名,獨流鎮也因醋而名揚千里。老字型大小「天立」獨流老醋始創於1665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釀造 歷史 。天津人都愛吃這口,熬魚、拌菜、吃螃蟹都離不開獨流老醋,是餐桌上的非物質遺產。
4、熬糖馬家
聽別人介紹熬糖馬家的糖特別好吃,是手工製作的,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家是老字型大小,原來在西北角,現在搬到了復興路上,今天特地去買。熬糖馬家是以糖品為特色的店鋪,他家的特色有大塊麻醬糖、什錦酥系列、純手工硬豆根糖、手工糖瓜、自製鮮薑糖、水果硬糖等,還有老天津衛葯糖(茶膏糖),品類太多了。
中華 美食 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展現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我國非遺 美食 數不勝數,北京、西安、成都、重慶、廣州、武漢等都有很多菜列入非遺,我們杭州獲選世界 美食 名城,17道杭幫菜列入非遺,杭幫菜作為中國新八大菜系之一,以製作精細選料講究、色香味型俱全而聞名海內外.
杭州17道非遺 美食 :
西湖醋魚、東坡肉、龍井蝦仁、叫花童雞、宋嫂魚羹、干炸響鈴、魚頭豆腐、蜜汁火方、杭州醬鴨、荷葉粉蒸肉、西湖酥魚、火踵神仙鴨、西湖蒓菜湯,還有點心定勝糕、貓耳朵、酒釀圓子、桂花栗子羹.
西湖醋魚是非遺 美食 代表作,也是各飯店點擊率很高的菜,「西湖醋魚何處美、獨數杭州樓外樓」,樓外樓每天要賣出幾百條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口感鮮嫩有點酸有點甜還能吃出蟹的味道,我也特別愛吃,除了在飯店吃我還經常買魚回來自己家裡做,西湖醋魚一般選用一斤多的草魚,為了魚的鮮嫩做前要先改刀,還要控制火候和時間,最後淋上酸甜的芡汁撒上薑末即成
說到我大雲南的非遺 美食 ,我們大雲南人都引以為豪的。我們雲南每一個非遺 美食 都是出類拔萃的。比較有名的如過橋米線,咱就不說了。下面介紹一下大家不是熟知的非遺 美食 。
紅糖製作技藝
巧家小碗紅糖俗稱「碗碗糖」,產於巧家縣金沙江沿岸地區,選用當地優質甘蔗、以傳統工藝加工製作,自晚清以降,在國內市場久享盛譽。
巧家小碗紅糖採用18道工序,柴火熬制,小碗形狀古樸,如同古代《糖譜》中記載「凝之如石,破之如砂」,糖色漂亮呈半透明紅黃色,特有的蔗糖香氣沁人,入口即化,醇厚濃郁。
小碗紅糖保存了甘蔗天然蔗汁的營養成分,更含有益於身體 健康 的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東方巧克力」。
建水汽鍋雞烹制技藝
建水汽鍋雞 歷史 悠久,久負盛名。早在清代乾隆年間,汽鍋雞就流行在滇南一帶。
「慢工出細活」,這句話用在汽鍋雞的做法上一點不為過。製作汽鍋雞時,首先要將清理干凈後的土雞(用肉雞味道會打折扣)斬成5-10cm的塊,放入汽鍋(切忌加水),加蔥段、姜塊、食鹽。選一與汽鍋口徑適當的鍋,放入沸水,將汽鍋置上,縫隙處用籠布之類密封。燜蒸2.5-3小時後可上桌,這樣製作出來的汽鍋雞原汁原味,湯味鮮美之極。
也可在放雞塊入鍋時加入枸杞、香菇、當歸、黨參之類即成《滋補汽鍋雞》另有風味。
烹制食品的炊具成千上萬,而建水人烹制汽鍋雞時,採用的是建水當地一種獨特的炊具——汽鍋。與其他炊具不同的是,汽鍋呈扁圓型,底部為喇叭狀蒸汽進口,其上連著一根圓錐管狀噴嘴,直通鍋的上部中央,鍋上加蓋密實的蓋子,形狀十分獨特。
餌絲烹制技藝
餌絲是雲南的特色小吃之一。在雲南,烹制餌絲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這其中又以曲靖蒸餌絲和巍山扒肉餌絲最為出名。
曲靖蒸餌絲主料為當地產的優質稻米餌塊切制而成,過去手工切,現為機切,它的調配料簡單又豐富,簡單是品種不復雜,豐富是工藝考究。
新鮮韭菜和綠豆芽,加上獨門熬制的醬油和精心炒制的肉醬,醬油熬制配香料、精鹽、白糖、味精,肉醬選用新鮮的後腿肉,剁細後再與香菇醬料炒成肉醬,配上精心腌制的酸菜油辣子,OK,香噴噴的餌絲已上桌,吃完餌絲,再喝上一小碗撒了蔥花的筒子骨湯,真是回味無窮!
而巍山扒肉餌絲的關鍵,在於扒肉的製作。肉的選料很重要:選用本地新宰殺上市的豬後腿,豬肘子和豬肚皮上的三鮮肉,放在炭上慢慢燒烤,烤至肉皮已焦黃而肉卻不糊不爛,又將其浸入淘米水中浸泡兩三個小時,再用溫水刮洗干凈,放入特製的大土鍋內,注入冷水,加上適量巍山本地閹雞肉和火腿,用大火將水煮沸,打去浮沫,並加入薑片、草果、火腿等香料和配料,鍋口加蓋,蓋沿還用棉紙、紗布等密封嚴實,以微火煨燉,要燉足十多個小時,湯色白而稠,卻不膩口,肉已自然離骨又不失形。
等到一碗餌絲烹制完成,一眼望過去,紅白黃綠相間,色香味俱全,肉湯濃厚香醇,餌絲雪白細糯,扒肉肥瘦適當,入口即化。
麗江粑粑製作技藝
麗江粑粑是納西族獨具的風味食品,有著悠久的 歷史 ,明代《徐霞客游記》中即有記載。其特點之一是色、香、味俱佳,其製作的主要原料是用麗江出產的精細麥面,加註從玉龍雪山流下來的清泉合成面團,在大理石石板上抹搽植物油,再擀成一塊塊薄片,抹上化油,撒上火腿末或白糖後捲成圓筒狀,兩頭搭攏按扁,中間包入芝麻、核桃仁等佐料,再以平底鍋文火烤熟煎成金黃色,即可製成。
牛乾巴製作技藝
雲南漢族善制火腿、臘肉,回族則擅長腌乾巴。
牛乾巴是以新鮮牛肉為原料,經過多道工序腌制而成的特色食品。雲南尋甸牛乾巴以肉壯、形佳、色鮮、味美而享譽四方。《中國回族大詞典》「牛乾巴」條目中明確指出:「牛乾巴——雲南回族風味食品,以尋甸所產品質最佳。」
牛乾巴做法和吃法花樣極多,最常見的吃法是油炸和炒。油炸的乾巴上餐桌叫油淋乾巴,這種吃法最普遍,也最常見;炸嫩一點則柔韌有嚼勁,炸透些則脆香。炒的話,乾巴可以和很多食材搭配,比如青辣、干椒,也可以和雲南的野生菌類如牛肝菌一起搭配爆炒,絕對是雲南一絕。
鹵腐製作技藝
鹵腐是雲南腌臘製品的一個重要品種,其製作方法、品種類別和口味等,在全國的鹵腐(省外也叫腐乳)之中是位居前列的。而經過百年口耳相傳的七甸鹵腐,如今已經形成雲南鹵腐的一個品牌。
七甸鹵腐力求傳承傳統工藝、保留傳統風味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質檢部門的要求,完善現代食品安全生產流程。精選原料、研磨細致、完全煮透豆漿……七甸鹵腐的製作過程對於每一個環節要求都很嚴格。
做好的豆花倒進壓框要濾水數小時後才能成豆腐,不過豆腐只是鹵腐的前身。兩天後放在太陽底下晾曬,豆腐還要墊上清洗晾曬過的稻草,這有助於豆腐發酵。豆腐得隔1~2天翻曬一次,翻3~4次就可以腌制了。
腌制鹵腐的廠房內,師傅要按比例稱取辣椒粉和食鹽,再進行混合。配取白酒後才能將豆腐和作料混勻,裝到陶罐後封嚴。1個月和4個月之後還要打開各加一次白酒,腌制半年才能製成鹵腐。
永香齋玫瑰大頭菜製作
玫瑰大頭菜是雲南名特產品。創始於明末清初,曾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
玫瑰大頭菜色澤褐紅,脆嫩滋潤,回甜清香。它是用本地生產的芥菜為原料,配以鹽、紅玫瑰糖、飴糖、老白醬等輔料腌制、日曬、入池密封發酵而成。用玫瑰大頭菜切絲炒剁肉,或是切成片炒青辣椒爽口下飯;也可切成丁與剁碎的青辣椒、剁肉一並炒吃,或將剁肉改為青包穀米,昆明人將此菜稱為「炒三剁」,是一道深受昆明人喜愛的家常小菜。
豆豉製作技藝
易門豆豉,以色、香、味俱佳名揚全省。
易門豆豉分青豆豆豉和干豆豆豉兩大類,特別以青豆水豆豉最受歡迎。辣醬鮮紅,豉仁嫩綠,紅綠相間,望之即令人食慾大增。入口後,清香甜嫩,使人回味不已。用它作配料烹調魚肉,更是別有風味。
易門青豆豉的特點是「青」,必須選取七、八成成熟的大豆青株,剝出鮮豆米,趁鮮製作,才能使豆豉清香鮮嫩。製作青豆豉,在每年七、八月間。那時,大豆青株割回家來,晚飯後,三家五戶,在街頭巷尾團團圍坐,男女老少,親朋鄰里,乘夜剝豆,以不失鮮。
水酥餅製作技藝
水酥餅,也就是雲南永勝的月餅,至今已有百年 歷史 。
水酥餅色香味美、可口,易於消化、吸收,老少皆宜,酥滑不膩,質地松軟可口,深受老百姓喜愛。
水酥餅工藝製作細膩,別具一格,程序繁多,製作工藝流程有:精選食材、制面團、團圓餅、浸泡、烤制、包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浸泡和烤制。
水酥餅的種類也相當繁多,有火腿、白糖、蜂蜜、玫瑰、伍仁、紅豆等類,是日常生活中最受人們喜愛的甜點。
文化遺產,是時間之於人類的記憶,是一代代前人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如果你是個「吃貨」,不如現在就動手學會上面的這些 美食 製作技藝,讓雲南的寶貴財富也能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作為一個洛陽人,對於非遺 美食 自然是要說道一番了。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不僅留下了許多的文物建築,而且在 美食 方面也流傳下來了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不妨就來看一下。
1.洛陽水席陽水席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 歷史 ,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的 歷史 最久遠的名宴之一。
當年由敬愛的周總理交口稱贊,百年老字型大小真不同更是將洛陽水席發揚光大(雖然現在真不同口碑不怎麼好),洛陽水席是唯一一個宴席全套都入選非遺的 美食 ,可見其巨大的魅力和文化影響力。
全席共設24道菜,包括8個冷盤、4個大件、8個中件、 4個壓桌菜,冷熱、葷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品種繁多,味道可口,真實讓人眼花繚亂。
洛陽水席主要集中在老城一代,一般兩個人去吃的話點兩三個都有些吃不完,味道好,分量足可不是說著玩的,我最喜歡的要數牡丹燕菜了,真的是吃了還想吃。
2.牡丹銀絲酥牡丹銀絲酥是一種點心,同時也是入選非遺的一道 美食 ,銀絲酥這個東西我一直感覺很神奇,現場製作,親眼看到製作的師傅用手將感覺像是糖的東西拉的非常的細,像銀絲一般,簡直是視覺上的享受,吃上一口也是香酥可口,非常的誘人。
當然了,牡丹銀絲酥的口味有些過於的甜,對於不喜歡甜食的人來說可能就另當別論了。
牡丹銀絲酥主要集中在老城麗景門附近,以作為特色禮品居多,外地遊客買的佔大多數,作為洛陽人,守著這塊地,啥時候吃都可以噠。
3.洛陽牛肉湯
牛肉湯其實並不是非遺,但是我將其放在這里,足以見其分量和魅力。
洛陽牛肉湯傳承了千餘年,如今在洛陽的大街小巷都能有著大大小小的牛肉湯館,牛肉湯已經成為了洛陽的文化符號,每天早上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湯,一天都倍兒有精神。
可以說,牛肉湯不是非遺,但是勝似非遺,已經是流淌在洛陽人血液中的文化符號,試問一下,縱觀全國,有哪個地方能像洛陽一樣,最低五六塊錢便能來上一碗美味可口的牛肉湯呢?
洛陽 美食 眾多,來玩的朋友可千萬不要錯過哦。
我是萌之帆,熱愛文化的小青年。
廣州省-小風餅
小鳳餅,即廣州人俗稱的雞仔餅,是廣式糕點之一,始創於清代咸豐年間。它是用面團混合豬油及乾果餡料烤制而成。外層鬆脆,餅餡肥軟,具有香、甜、咸等多種滋味,是老廣州人飲早茶時最喜愛的點心之一。
長安盆菜
在廣東東莞一帶,長安盆菜是一道響當當的 美食 。由葷素食材層層堆疊,高達九層、十層菜系,葷食放在最上層,蔬菜墊底,蒸汽上竄、肉汁下滲,使得味道極佳。
陝西省-蕎面餄餎
將精製蕎麥粉用溫水和成面團,取適量的面團放入餄餎床內壓入開水鍋中,煮熟後撈入溫水盆中,食用時加入肉湯、素湯、雜醬等湯料拌食即可。雖然聽起來做法很簡單,實際上卻有著悠久的 歷史 和一整套非常考究的製作工藝。
蒲城水盆羊肉
陝西的水盆羊肉以蒲城水盆羊肉最為有名,起源於明朝崇禎年間。以剔骨「同羊」肉、骨頭等原料,食用時用燒餅或白吉饃同吃。肉爛湯清,清醇可口,別具風味,是關中人不可缺少的一份美味佳餚。
柞水糍粑
糍粑是用洋芋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漢族傳統小吃,其發源地是陝西省柞水縣。夏季可以涼吃,冬季可以放進熱湯里吃。味道清香,甜潤可口,舒氣和胃,百吃不膩。
江西省-峽江米粉
江西吉安市峽江縣傳統的漢族小吃,創始於明朝嘉靖年間,曾被嘉靖皇帝譽為貢粉和冠以「忠貞米粉」的美稱。峽江米粉有久煮不糊、久炒不碎的特點,可蒸、煮、炒、拌等,鹹淡皆宜。
南安板鴨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漢族名菜,至今已有五百餘年的 歷史 。從選鴨、育肥、宰殺,到頭刀、二刀、腌制,再到曬露、定級、包裝……每一道工序都極具講究,才使得鴨子色澤白凈,皮薄肉嫩,尾油豐滿,骨脆可嚼,味香可口。
修水哨子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一種 歷史 悠久而富有特色的漢族傳統名點。以境內高山特產山芋、西鄉紅薯粉為原料,配以甜或鹹的不同餡料,上鍋蒸熟即可。蒸熟後的哨子又軟又香,入口即化。
河北省-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分為兩個流派:圓形的保定驢肉火燒和方形的河間驢肉火燒。其中河間驢肉火燒製作技藝在2011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驢肉要以陳年老湯,加以20多種佐料,大鍋燉制而成。酥脆的火燒、鮮嫩的驢肉,人間美味也就不過於此了。
熏肉
河北省懷安縣柴溝堡鎮傳統的漢族名吃,距今已有200多年的 歷史 。品種主要有熏豬肉、熏羊肉、熏雞肉、熏兔肉等。採用腐三(燜、煮、煨)熏二(氣、煙)的烹製法。熏制的肉皮爛肉嫩,味道醇香,肥不膩口。
正定八大碗
「八大碗」這道具有濃郁北方特色的菜餚,至今已擁有1000多年的 歷史 。主要包括:四葷、四素,集中了扒、燜、醬、燒、燉、炒、蒸、熘等烹飪手法。其特點是葷菜不油腥,素菜不寡淡。
山東省-泰山豆腐宴
泰山豆腐宴可不是簡單的「吃豆腐」,其選料講究當地特色土特產品及豆腐,以素為主,葷素兼備,製作工藝上做到蒸、炸、煎、炒、扒、燴、湯樣樣俱全。菜品種類豐富,有九道主菜,百餘道行菜。
湖北-棗陽酸漿面
酸漿面為襄陽市棗陽的獨特的麵食,距今已有100多年的 歷史 。製作酸漿面要採用小白菜和芹菜,浸泡酸菜必須用陶制缸,浸泡的熱水溫度、時間長短、原料比例、工序火候等都要把握得當,才能做出色鮮味純的酸漿面來。
海南-海南粉
海南粉,多味濃香,柔潤爽滑,刺激食慾,故多吃而不膩,愛吃辣的加一點辣椒醬則更起味,吃到末尾剩下少量粉時,加進一小碗熱騰騰的海蚌湯摻和著吃,更是滿口噴香,回味無窮。
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是海南省的一種特色小吃,酸辣甜香,佐料豐富,味道極其鮮美,令人回味無窮。陵水酸粉的粉比較細如龍口粉絲,大米泡軟磨漿製成凈粉條
當然,各地的非遺 美食 遠遠不止這些!中華傳統博大精深, 美食 也是數不盡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陝西省級傳統飲食類非遺共92項,江西省級傳統飲食類非遺共51項,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有8項傳統飲食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中有30項傳統飲品、菜餚的製作技藝入選……
提到各地的非遺 美食 ,下面玩吖小館給大家羅列一些哈!
1、雞仔餅(廣東)
雞仔餅,又名小鳳餅,乃廣東四大名餅之一。其口味甘香酥脆。主要原料為麵粉、花生、芝麻、核桃等。始創於清朝咸豐年間的廣州,至今有170年的 歷史 。以甘香松化,甜中帶咸,異香惹味著稱。富含蛋白質、油脂、礦物質、維生素,對人體生長發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有極好的功效。
2、螺螄粉(廣西柳州)
有些 美食 ,有人對它痛恨至極、認為奇臭無比,也有人覺得它香辣可口、簡直人間極品!來自廣西柳州的螺螄粉,絕對是這類 美食 當中的極品之最!
3、龍須拉麵(山西)
龍須拉麵是流行於山西省太原一帶的傳統麵食,傳說因拉麵細若須發,不絕如縷,狀似龍須,故得皇帝賜名「龍須拉麵」。
4、棗陽酸漿面(湖北)
酸漿面為襄陽市棗陽的獨特的麵食,距今已有100多年的 歷史 。製作酸漿面要採用小白菜和芹菜,浸泡酸菜必須用陶制缸,浸泡的熱水溫度、時間長短、原料比例、工序火候等都要把握得當,才能做出色鮮味純的酸漿面來。
5、川北涼粉(四川)
川北涼粉是發源於南充市的一道著名小吃,自清末問世以來,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2007年,川北涼粉的製作技藝入選四川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豆皮(湖北)
這是一道當地超級傳統的一中特色小吃,據說這個拘謹也有幾百年的 歷史 了,在當地的一些小吃街上不管是早上還是晚上都能看到排著很長的隊,這么多年了人氣依然火爆,這個小吃其實製作起來並不是特別麻煩,主要局勢用黃豆和大米弄成薄薄的皮,接下來就是把糯米、肉丁鮮蛋和蝦仁等食材放進去用油去煎一下,煎好了以後外酥里嫩,口感超級棒。
7、酸湯魚(貴州)
貴州人愛吃酸食,在貴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的說法。在酸食菜餚中,尤其以酸湯魚這道菜最為有名。
全國各地的非遺美食有什麼?全國各地非遺 美食 已經納入國家或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飲食類項目數以萬計。不能一一列出,只能列出自己吃過的非遺 美食 介紹給大家。
(一)五色糯米飯:每年舊歷的三月三是廣西壯族祭拜、掃墓的日子。祭拜必少不了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一般指白色、黑色、紫色、黃色、紅色五個顏色組成,都是選用植物做料。黑色:楓葉舂碎,放入水中浸泡,用紗布過濾渣,過濾過的水放鍋中加熱45度水溫這樣,放糯米浸泡5小時。紫色:沒有絨毛的紅藍草舂碎,加水放入鍋煮,然後用紗布過濾渣,放糯米進去浸泡5小時。紅色:有絨毛的紅藍草舂碎,加水放入鍋煮,然後用紗布過濾渣,放糯米進去浸泡5小時。黃色:黃姜舂碎,放水浸泡,紗布過濾渣,放糯米浸泡5小時。泡好的糯米放入木桶,一層糯米隔一張紗布,蒸40分鍾這樣,軟糯香的五色糯米飯就做成了。
(二)生榨粉:生榨粉是廣西壯族的傳統 美食 ,而蒲廟生榨粉最出名。選用陳米浸泡5個小時,水磨磨米漿,壓干水分,放置一天給米漿發酵,帶一股餿味。把米漿團放入擠壓器擠壓,一條條的米線滑入滾水中燙熟撈起,過冷水,撈起放入碗中,加入肉末、豆腐皮、蔥花、黃豆,加一勺骨頭湯,一碗美味的生榨粉就做成了,生榨粉越餿越好。
(三)賓陽酸粉:相傳北宋年間,狄青南征儂智高來到賓陽,將士們不喜歡吃米飯,喜歡吃面條,於是人們把大米浸泡,磨成米漿,蒸成米粉,加上米醋、鹵水、酸黃瓜等送給將士吃。將士們食後頓覺胃口大開,神清氣爽。賓陽酸粉是廣西賓陽縣出名的干撈粉,口感嫩滑、酸甜開胃。手工蒸制粉皮,切條加入特製酸汁、脆皮、牛肉巴、花生、酸青瓜、指天椒、綠豆芽、香菜等。筷條一撈就可以吃上美味的賓陽酸粉了。
全聚德烤鴨、佛跳牆、東來順刷羊肉、廣式月餅、狗不理包子、刀削麵等都是全國各地的非遺 美食 。
大家好,我是食在小廚,看到很多者的回答,我也了解了中國有有實在太多的 美食 了。尤其這種傳承上百年的非遺 美食 ,光看就讓人流口水。有機會一定要嘗遍中國的 美食 。
我翻遍了所有答案,沒有看到我們家鄉的 美食 。我的家鄉在山東德州。有一種雞叫做天下第一雞,是魯菜經典。就是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創始於1692年,因為有300多年的 歷史 了。五香脫骨、肉嫩潤純、味透骨髓、色澤金黃、黃中透紅,全雞成卧體狀,所以又叫德州五香脫骨扒雞。
配料就有大料,花椒,桂皮,丁香,陳皮,砂仁,生薑,桂條等20多種中草葯。調料有小茴香,醬油,白糖,食鹽等十六種。德州扒雞也十分的滋補,開胃,補腎,助消化的作用。
乾隆下江南的時候,途經山東指明要吃德州扒雞。對著天下第一雞贊口不絕。
德州有九達天衢之稱,許多交通要道都途經德州。德州扒雞隨著船隻、火車、 汽車 走向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坐綠皮火車的時候買過德州扒雞嗎?
1.蛤蟆吐蜜
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天津傳統小吃,外面為脆的白巧克力,中間包裹著濃郁的巧克力,裡面是鮮奶和面。口感香甜,滑而不膩,奶香濃郁,老少都愛吃。
2.狗不理包子
提到狗不理包子,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18個褶。其精選餡料,外形惹人,讓人看著就那麼有食慾。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油汁和肉香的組合簡直完美。
3.十八街麻花
又一天津傳統特色小吃,經過油炸之後的大麻花酥脆味美,再撒上青絲玫瑰、核桃仁等,深受眾人士的喜愛。逢年過節,也是送禮佳品,即代表了美好的寓意,也傳播著天津的文化精髓。
4.耳朵眼炸糕
糯米麵皮,包裹著紅小豆、砂糖炒製成餡,經過以香油的炸制而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狀,淡金黃色,餡心黑紅細膩,是津門特產。黏黏糯糯、香香甜甜,趁熱吃的口感超棒。
武漢的非遺 美食 太多了,給你提供幾個:蔡林記熱乾麵、老通城豆皮、武昌魚……
說到武昌魚,必須推薦這家 方掌櫃武昌魚,前身是大中華酒樓,「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1956年毛主席來武漢 在長江游泳品嘗武昌魚後 留下這著名詩句 原大中華酒樓也因此名揚天下。
天下方掌櫃武昌魚 將武昌魚這道食材的鮮美 發揮到極致~ 長期霸佔武漢餐廳必吃榜
他家的泉水武昌魚 看似雲淡風輕的外觀 入口卻甚是驚艷 酸、甜、鮮、咸、辣都恰到好處
方掌櫃的趙主廚 也是個響當當的人物 師爺是孫昌弼大師 並得中國烹飪大師盧永良指導
來武漢,一定要來嘗一下,否則等於沒來。
Ⅳ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
1、哈薩克族民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哈薩克族民歌有兩種調式體系相融合下的混合調式,源自於人種學和族源。哈薩克族民歌內容豐富、旋律熱情、曲調優美、奔放粗獷,是哈薩克族人在各種喜慶節日、家庭聚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主要民間娛樂方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Ⅳ 非文化物質遺產有哪些
非文化物質遺產有如下所示:
1、畢摩繪畫,四川省美姑縣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畢摩繪畫是由彝族祭司畢摩畫在紙張或獸皮、樹皮、竹簡、石頭、木板等載體上的圖畫,是一種通過繪畫與文字相互配合的形式來敘述故事、塑造形象、抒發情感、反映歷史生活、表達志向和願望的藝術體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Ⅵ 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介紹 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泥人張彩塑
泥人張彩塑為天津市的一種民間文化,著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作為北方流傳的一派民間彩塑,創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天津藝人張明山於19世紀中葉創造的彩繪泥塑藝術品,現為天津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人張彩塑被公認為是天津的一絕,早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就已經享有很大聲譽。泥人張把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圓塑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2、大沽龍燈
大沽龍燈又稱大沽舞龍,是一種源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天津地一帶漁民的傳統民俗娛樂活動,最初由居住在潮音寺附近的擺渡師傅李樹清受當地舞獅表演啟發自編而成,後來演變為一項深受大沽口一帶漁民歡迎與喜愛的娛樂節目。它的製作簡單,用藤、竹、麻、木、紙、布等原料就可以了,七八個漁民用上兩個半月左右就能扎製成一條長約45米的「水龍」(當地漁民的稱呼)。
3、風箏魏風箏
風箏,古稱「紙鳶」或「紙鷂」,最早起源於中國,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中國古人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傳信,甚至試圖利用風箏載人飛翔。五代時期,太監李鄴於皇宮中製作紙鳶,在頭部放置一枚竹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風箏」也因此而得名。
4、京東大鼓
京東大鼓是發源於河北三河、香河、北京平谷、天津寶坻等京東地區的一種傳統說唱藝術。主要樂器,除了演唱者左手挾銅板,右手擊鼓外,伴奏樂器主要是三弦。由於伴奏及曲調簡單。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文化的瑰寶。
Ⅶ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
1、陝北民歌,主要流傳在陝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上的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陝北民歌歷史形成時間較早,如民歌信天游即產生於周代中期,至漢代穩定成形。2008年6月,陝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報的陝北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陝北民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蘆笙音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巴郎鼓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十八蝴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黃龍戲
Ⅷ 非遺項目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很多,比如:
1、豫劇;2、緙絲;3、松江顧綉;4、民間剪紙;5、皮影戲;
6、灘頭年畫;7、川劇變臉;8、吳歌;9、四股弦;10、花鼓戲;
11、揚州彈詞;12、京韻大鼓;13、評書;14、藏文書法;15、陶器燒制技藝;
16、蒙古族長調民歌;17、滄州武術;18、藍印花布印染技藝;19、南縣地花鼓;20、少林功夫。
Ⅸ 天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天津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利用好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繼承和發展天津優秀特色文化,促進文化傳承,弘揚民族精神,建設和諧天津,具有重要作用。
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年畫,全稱「楊柳青木板年畫」,屬於木版印繪製品,是著名的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之一,與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南桃北柳」,楊柳青年畫產生於中國明代崇禎年間,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楊柳青年畫產品行銷北方及東北、內蒙、新疆各地。對河北武強年畫、東豐台年畫、及山東濰縣、高密及陝西鳳翔等地年畫都有一定影響,楊柳青年畫別名楊柳青木板年畫,屬性木版印繪製品,產地:天津市楊柳青鎮,產生年代:明代崇禎年間,盛行時期: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緒初期!製作方法:半印半畫,主要題材:仕女、娃娃、神話傳說!
代表作品
《五子奪蓮》、《蓮年有餘 》等
泥人張彩塑
泥人張彩塑為天津市的一種民間文化,著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作為北方流傳的一派民間彩塑,創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天津藝人張明山於19世紀中葉創造的彩繪泥塑藝術品,現為天津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泥人張彩塑被公認為是天津的一絕,早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就已經享有很大聲譽。泥人張把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圓塑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中文名
泥人張彩塑
發祥地
天津
創始期
清代道光年間
創始人
張明山
藝術特徵
彩繪泥塑藝術品
背景介紹
"泥人張"是,它創始於清代末年。"泥人張"創始人叫張明山,生於天津,家境貧寒,從小跟父親以捏泥人為業,養家糊口。張明山心靈手巧,富於想像,時常在集市上觀察各行各業的人,在戲院里看多種角色,偷偷地在袖口裡捏制。他捏制出來的泥人居然個個逼真酷似,一時傳為佳話。張明山繼承傳統的泥塑藝術,從繪畫、戲曲、民間木版年畫等姊妹藝術中吸收營養。經過數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創作了一萬多件作品。他的藝術獨具一格而蜚聲四海,老百姓都喜愛他的作品,親切地送給他一個昵稱:泥人張。
歷史沿襲
據記載,聞名海內外的天津「泥人張」的創始人張萬全、張明山父子因捏泥人的一手絕活,早在道光年間(1826年)即受到清宮廷賞識,被召進紫禁城為皇家捏制各種「御制」彩塑,一時受寵,登入大雅之堂。1915年,在美國舉行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泥人張」走出國門,16件作品參加了展覽,獲得了名譽獎,並在南洋各地巡迴展覽,獲獎狀、獎牌20多件,有些國家將「泥人張」彩塑作為中國「特產」收藏或陳列觀賞。1957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泥人張」彩塑藝術專題片並在全國上映。1 979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天津彩塑作品》發行海內外。「泥人張」彩塑藝術品行銷世界各地,受到國外友人的稱贊。亞、歐等許多國家曾幾次特邀「泥人張」專業人員出國獻藝,進行中西交流。日本蘆屋市一座中國近代美術館中,為「泥人張」彩塑設立了專題陳列室。1985年古文化街修建後,設「泥人張」專店出售各種「泥人張」彩塑,深受世人喜歡。2006年,「泥人張」被定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時至今日,「泥人張」由創始人傳到第六代,傳承人中有兩支力量,一為張姓本家,二為異姓承襲,如逯彤、陳毅謙等。
天津更是諸多曲藝形式發源、興盛和發展的地方:天津時調,天津快板,京韻大鼓等在天津形成。
總而言之,
天津的歷史文化那真是:
源遠流長,兼容並收!
吶,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天津人,
這些帶著祖祖輩輩感情所留傳下來的技藝我們一定要保護和傳承!
Ⅹ 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天津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利用好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繼承和發展天津優秀特色文化,促進文化傳承,弘揚民族精神,建設和諧天津,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30項)
民間美術
(共計2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1 楊柳青木版年畫(含東豐台木版年畫) 天津楊柳青畫社西青區寧河縣
02 泥人張彩塑 天津市泥人張彩塑工作室 張氏傳人
民間舞蹈
(共計8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3 掛甲寺慶音法鼓 河西區
04 楊家莊永音法鼓 河西區
05 大沽龍燈 塘沽區
06 漢沽飛鑔 漢沽區
07 劉園祥音法鼓 北辰區
08 林亭口高腿子高蹺 寶坻區
09 海下文武高蹺 津南區
10 蟲八蠟廟小車會 北辰區
傳統戲劇
(共計3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 天津京劇 天津京劇院
12 評劇 天津評劇院寶坻區
13 衛派河北梆子 天津河北梆子劇院
傳統手工技藝
(共計2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4 風箏魏風箏 南開區魏氏傳人
15 楊村糕乾製作工藝 武清區
民俗
(共計3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6 天津皇會 南開區
17 天津天後文化信仰 南開區河東區
18 葛沽寶輦出會 津南區
曲藝
(共計6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9 天津時調 天津市曲藝團
20 京東大鼓 寶坻區
21 天津相聲 天津市藝術研究所
22 駱派京韻大鼓 天津市曲藝團
23 李派快板書 天津市曲藝團
24 雷琴拉戲 天津市曲藝團
雜技與競技
(共計5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5 回族重刀武術 紅橋區
26 攔手門武術 河東區
27 霍氏練手拳 西青區
28 北倉少練老會 北辰區
29 北少林武術 薊 縣
傳統醫葯
(共計1項)
序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0 天津隆順榕中葯生產技藝 河北區
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編輯
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共計50項)
民間文學
(共計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1Ⅰ-1 排地歌謠東麗區
2Ⅰ-2 秦城歌謠寶坻區
傳統音樂
(民間音樂共計3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3Ⅱ-1小王莊民間吹打樂 大港區
4Ⅱ-2韓家墅上善道樂 北辰區
Ⅱ-3鑼鼓藝術
5北塘飛鈸 塘沽區
傳統舞蹈
(民間舞蹈共計5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6Ⅲ-1東於庄同樂花鼓河北區
7Ⅲ-2金獅大轎河北區
8Ⅲ-3塘沽河頭落子塘沽區
9Ⅲ-4高王院蓮花落武清區
10 Ⅲ-5寺各庄竹馬會武清區
傳統戲劇
(共計1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1 Ⅳ-1寶坻皮影戲寶坻區
曲藝
(共計0項)
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
(雜技與競技,共計9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12 Ⅵ-1競技麻將和平區
13 Ⅵ-2無極拳東麗區
14 Ⅵ-3鮑式八極拳北辰區
15 Ⅵ-4李式太極拳武清區
16 Ⅵ-5畢式"一指禪"拿手推和平區
17 Ⅵ-6永良飛叉武清區
18 Ⅵ-7大六分村登桿聖會靜海縣
19 Ⅵ-8獨流通背拳靜海縣
20 Ⅵ-9古典戲法和平區
傳統美術
共計2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Ⅶ-1剪紙
21 楊柳青剪紙 西青區
22 大鄭剪紙 東麗區
傳統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共計23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23 Ⅷ-1盛錫福氈禮帽製作技藝和平區
24 Ⅷ-2老美華手工製鞋技藝和平區
Ⅷ-3服裝製作技藝
25 老美華中式連袖男裝製作技藝和平區
26 老美華津派旗袍製作技藝和平區
27 Ⅷ-4匯蚨源吉祥手工布藝技藝 紅橋區
Ⅷ-5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
28 義聚永高糧酒傳統釀造技藝和平區
Ⅷ-8配製酒傳統釀造技藝
29 義聚永玫瑰露酒傳統釀造技藝和平區
30 義聚永五加皮酒傳統釀造技藝和平區
31 Ⅷ-9天津"狗不理"包子製作技藝 和平區
32 Ⅷ-10 天津桂發祥十八街麻花製作技藝 河西區
33 Ⅷ-11 天津"耳朵眼"炸糕製作技藝 紅橋區
34 Ⅷ-12 大福來鍋巴菜製作技藝 紅橋區
35 Ⅷ-13 子火燒、一品燒餅製作技藝 薊縣
36 Ⅷ-14 赤土扣肉製作技藝 東麗區
37 Ⅷ-15 獨流老醋釀造技藝 靜海縣
38 Ⅷ-16 沙窩蘿卜種植與窖藏技藝 西青區
39 Ⅷ-17 古銅(銀)鎏金器修復及復制技藝 河西區
40 Ⅷ-18 津門蔡氏貢撣製作技藝 南開區
41 Ⅷ-19 劉海空竹製作技藝 南開區
42 Ⅷ-20 周記宮燈製作技藝 東麗區
43 Ⅷ-21 皮影雕刻技藝 薊縣
44 Ⅷ-22 盆罐村制陶技藝 寧河縣
45 Ⅷ-23 "一掌金"速算技藝 寶坻區
傳統醫葯
(共計1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46 Ⅸ-1 達仁堂清宮壽桃丸宮廷 天津中新葯業集團股份
秘方及其傳統制劑工藝 有限公司達仁堂制葯廠
民俗
(共計4項)
序號 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Ⅹ-1廟會
47 潮音寺民間廟會 塘沽區
48 獨樂寺廟會 薊縣
49 Ⅹ-2運河文化(楊柳青段)西青區
50 Ⅹ-3天津茶樓文化南開區
(註: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類別和編號根據國
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分類和項目代碼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