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渡江文化長廊在哪裡

渡江文化長廊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11-18 02:35:33

『壹』 江蘇十大冷門景點,人少景美好玩-

江蘇位於我國長三角地區,不僅是經濟強省,也是 旅遊 大省。僅僅方圓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江、河、湖、海、泉、瀑,一應俱全,異常秀美。長江橫貫江蘇東西,古運河連接中國南北,五大湖中太湖、洪澤湖分立蘇南、蘇北,黃海綿延千餘公里的海岸線,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生態濕地。

對江蘇印象最深的不是水而是山,江蘇之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巍巍鍾山,有龍蟠之譽;明秀棲霞山,為賞楓勝地;名山虎丘,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至於連雲港花果山、鎮江茅山、無錫惠山、南通狼山等,它們或以風光旖旎,被世人青睞,或以古跡傳頌,引遊人探訪。

古人雲:「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要是您想真正見識江蘇山水的奧秘,那就到這里找尋。江蘇省除了有著眾多的名山大川 ,還是我國重要的 旅遊 目的地。除了著名的夫子廟、中山陵、蘇州園林、廋西湖等著名景點,還有許多並非很熱門的景點,也是十分迷人,並且不用再受擁堵之苦。

在此,筆者選擇十個比較冷門的景點,給友友們在閑暇之餘去放鬆、去追尋。

大明寺,位於揚州市區西北郊,因始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而得名。唐代鑒真大師曾主持此寺,傳經講法,該寺因此名噪一時,有「淮東第一觀」的美譽。

1500餘年來,寺廟經過多次興衰起落,現在看到的大殿主要建於清同治年間。如今的布局可分三個部分,中部是主體寺廟建築,東部是棲靈塔,西部是園林式的後花園。

棲靈塔 是大明寺最著名的景點,塔中供奉著釋迦摩尼的舍利子,唐朝詩人李白、白居易等人也曾慕名登頂,並留詩賦名。從塔頂可俯瞰全寺,並且可以遠眺揚州城的風景。這里的風景優美獨特。除了優雅的風格外,它還帶來了寺廟的庄嚴和莊重。

西苑是一座罕見的古典寺院園林, 園內古木參天,異石盆景,不僅具有江南園林的秀美,而且兼具北方園林的雄偉壯麗。

西苑內有一泉,名曰 「天下第五泉」 。 歐陽修和蘇東坡都曾來此品鑒過,直至宋元之際兵災使其湮沒。明清時,此地又各掘得明井、清井各一。後人在明井底發現了刻有「大明禪寺」字樣的殘碑,於是在井前立石碑,刻上了「第五泉」。漫步於西苑,於亭中小憩品茗最是愜意。

大明寺雖然在揚州小有名氣,但是每次到揚州都會去看一看,人也不多,是一個放鬆心情,凈化靈魂的恬靜寶地。

佘村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 上坊鎮 ,坐落在 青龍山腳下,三面環山,一面朝水,是一個規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築群,被譽為「金陵古風一村」。

這個古樸的村落四周群山環抱, 雖然不高,在陽光的照耀下也是美輪美奐,佘村就靜靜地躺在這群山之中。橫山水庫和佘村水庫宛如兩顆璀璨的寶石,點綴著這幅唯美的山水畫。

在佘村,有一處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建築群—— 潘氏故居 。故居分三個宅院,每宅均為三進穿堂式高牆院落, 屬於徽派黛瓦青磚馬頭牆建築風格,古色古香,別有韻味 。各宅院建築格局完整,大廳、客房、餐廳、廚房、卧室、客房、雜屋、廁所、庭院、古井等建築以及室內外裝飾均保持了原有的樣式。

一花,一草,一石,一樹,一磚,一瓦,一井,一屋,都能感受到朴實無華的味道,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里見證了金陵的古風古韻。

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佘村的生態, 這里有錯落有致的房屋,清澈如鏡的湖水,充滿生機的花草……每次來到這里,都會感覺美離我們很近。

三台山位於宿遷市駱馬湖畔,以「最美的生態、永遠的 時尚 」為設計理念,以「那山、那水、那田」為特點,可謂「想不到的美景,忘不了的原鄉」。

三台山美在哪裡?最為知名的就是花海、彩虹橋、「梨蘭會」。其實,三台山四季不同景,同景不同美,你想看的美麗,這里都有。

春天的三台山生機盎然,每到四月,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滿園的梨花競相盛開,形成一片浪漫的氛圍,是不可多得的風景。

夏天的三台山是花的海洋,到處都是艷麗的鮮花。走在彩虹橋上,俯看花海,絢麗多彩,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隨處可見的各種層次的色彩 。

秋天的三台山是斑斕的世界,楓葉紅了,銀杏黃了,柿子紅了,山坡上的公英花,也熱情地開放。秋天的三台山處處是豐收的景象,處處是喜悅的畫面。

冬天三台山也有北國風光,雪,把這里變成了一片白色。 狹長的水岸,朦朧的小橋,在雪花飛舞中,美若詩篇。

滆湖公園位於常州市武進西南部與宜興東北部接壤地區,為武進和宜興共享,是蘇南地區僅次於太湖的第二大湖泊,被當地人叫做篩子湖,亦稱西太湖。

一片片蘆葦盪,岸邊都是平緩的綠地,寧靜的湖水,嵌入湖心的長廊,與湖景連在一起,畫面唯美,如詩般美麗。

除了能欣賞到優美的湖景,滆湖公園還有許多野生的鳥類棲息,不時有成群的野鴨、跳躍的魚兒來湊趣。

除了自然風景,這里場地開闊、空氣清新,是戶外運動的絕佳場所,並建有各種球場、自行車道和拓展運動區,是健身的理性場地。

滆湖還有一個地方別有一番情趣,就是 江蘇常合高速上的滆湖服務區,這里有一段濱湖堤岸可以遠眺滆湖美景,整個湖區及西北側的花博園去盡收眼底,有一種別樣的韻律。

黎里鎮位於蘇州市吳江區,地處太湖平原地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素有「水鄉明珠」的美譽。

黎里古鎮民風淳樸,明清建築原汁原味,至今依然保留著千年水鄉的古韻。江南的古鎮,都有很多小橋,從南宋至民國修建的石橋,飽含江南儒雅的氣質。

相較於它的鄰居——周庄、同里、西塘、烏鎮、南潯等古鎮而言,黎里顯得沒有什麼名氣,但是古鎮也有一些獨特的人文,比如長三角最大的民間博物館六悅博物館、中國最大的錫器博物館、蘇州徐悲鴻藝術館等。

一條三里多長的「T」型小河,將古鎮分成南北兩岸,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小路悠哉悠哉,看著河邊的老屋,細細品味江南的風情。

黎里古鎮像一個少人來往的鄉間小村,沒有喧囂,更多的是清凈優雅。若想遠離城市的煩躁,過一段寧靜的時光,享受一段悠閑的日子,品嘗一次正宗的江南 美食 ,不要猶豫,來黎里古鎮!

千島濕地位於徐州沛縣微山湖西岸,京杭大運河兩側,主要由北、中、南三個片區組成,分別定位為「千嶼濕地」、「文化濕地」和「農耕濕地」。

微山湖千島濕地有非常好的原生態,成為候鳥的主要棲息地。這里水草茂盛,環境優雅,成為眾多鳥類冬季過冬的棲息天堂,這些大自然的精靈在這怡人的環境中,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飛翔。

微山湖碧波盪漾,船隻點點,大運河穿湖而過,形成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湖上運河」,既有江南水鄉的的旖旎,又具江北水鄉的壯麗風光。

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這又為蒼茫遼闊、靈秀俊雅的微山湖千島濕地賦予了一層豪邁帝王之氣。

到濕地公園遊玩最合適的時間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六月荷花初放,各種鳥兒也喜歡四處捕食、嬉戲。七八月份的時候,荷花開得最艷,特別是雨後,無論是小草,還是荷花、荷葉都是鮮艷欲滴,甚是好看。

這里所講的香山並非北京香山,而是張家港香山,位於南沙鎮境內,與長江邊的長山、巫山相對,南傍東橫河,與稷山相望,緊連江陰。

自古以來,香山就是有名的風景 旅遊 勝地,「香山十八景」 名聞遐邇,釣魚台、采香徑、梅花堂、洗硯池、石虎門、聖過潭、觀音殿、荷花茶廳、圓寂塔、聽松吟、桃花澗、聖清池、毗陵井、巫山夜雨、天台石、歸雲洞、烽火墩、藏軍洞。

然而幾多風雨,幾多歲月,隨著時代的變遷,傳說中的一部分美景已經泯滅於 歷史 長河中。香山還保存有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宗教場所,還有藏兵洞、烽火台等軍事遺址,在蘇南的諸山中獨居魅力。

登高遠眺,港區及長江美景盡收眼底,別有一番味道。

香山四季皆美景, 春暖花開,萬物蘇醒,遠山近水,處處生機;進入夏季,花紅柳綠,漫步山中,盡顯涼意;秋風拂面,層林盡染,如詩如畫,邂逅一場花瓣雨;北風呼嘯,白雪飄飄,銀裝素裹,宛若仙宮聖地!

紅汕塢位於 宜興市張渚鎮南門村, 地處善卷洞與雲湖大覺寺的必經之地,在距大覺寺約兩公里左右就能看見紅汕塢景區與醍醐山莊,是一個人少景美的免費景區。

由南門村改建而成的紅汕塢景區,分為紅領巾國防園、時代農耕園、群眾健身園、宗教禪修園、百姓 娛樂 園五大主題。

紅汕塢是典型的江南園林風格,以生態林木為主,既有鄉村風光,也有文化底蘊。進入紅汕塢,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西園,它是整個景區的核心。

據說,這處宅邸原為明代進士、兵部右侍郎何士晉所居的別院,在太平天國時期損毀,2014年進行重建。新的西園佔地面積70餘畝,小橋流水,亭台廊榭,充滿江南韻律。

往前方不遠,可以見到紅領巾國防園,頗有紀念價值和紅色教育意義。

鵝鼻嘴公園位於江陰市長江大橋附近,一面臨江,一面依山,因山勢蜿蜒崎嶇,狀如大鵝伸鼻江中而得名。

景區以山林為主,林木茂密,野趣盎然,還有古渡口、炮台博物館等人文古跡。最知名的是鵝州攬勝、江尾海頭、江濱曉步、澄江古渡、寒江獨釣、鵝鼻積雪、辛候亭等十八景,帶給人無窮的魅力。

置身鵝鼻嘴,沿江濱棧道,聽波濤拍岸,看雲卷雲舒,宛如一個洞天福地。登上鵝鼻嘴峰頂,雄偉的長江大橋盡收眼底,真正領略水天一色,江橋一體的磅礴奇景。

魅力江陰,「忠義之邦」,「霞客故里」,在鵝鼻嘴都留下了 歷史 的印記。「霞客尋源」、唐公碑、謁詠江詩碑、摩崖石刻,可以讓你感嘆傳統文化的璀璨;渡江第一船、石灣古炮,帶給你的是對先烈的追憶和哀思。

鵝鼻嘴公園,因山而勢,將屋、樓、亭、閣等組成的建築群落與山,水、橋、炮等人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雖由人建,宛若天成,是人們在閑暇之餘放鬆的好去處。

黃金海灘位於南通啟東市寅陽鎮東部,地處黃海濕地保護區北部,被譽為江蘇省最早看日出的地方。

黃金海灘緊臨黃海,擁有東部沿海難得的優質鐵板沙資源,不僅蘊藏廣袤的生態灘塗,而且環境極其秀美,豐茂的水草,清碧的池塘,鷗鳥雲集,藍天、白雲、大海、沙灘,構成了一副完整的海濱風光圖。

景區為遊客提供金灘拾貝、海上牛車、快樂漁村、海灘風箏、激情快艇、沙灘摩托、海鮮燒烤等游樂項目,開發濕地迷宮、海景餐飲等休閑項目,打造看海、聽海、吃海的生態項目,讓遊人在欣賞美麗風光的同時感受海灘文化。

海灘最吸引遊人參與的是趕海, 拾貝、釣螃蜞、拾泥螺、挖海參、摘紫菜,盡享享受海潮帶來的樂趣。

夕陽西下,遙望燈塔、海灘、風能設施,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疫情期間出遊注意查詢當地疫情,所需攜帶的證件及檢驗報告。

『貳』 江陰的風景區有哪些答案全部都要

◆江陰長江大橋: 位於江蘇省江陰市西山與靖江市十圩村間。該橋採用一跨過江、大跨徑鋼懸索橋橋型。主跨1385米,目前為「中國第一、世界第四」。大橋南引橋168米,北引橋1518米,全長3071米。橋面按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寬33.8米;設計行車速度為100公里/小時;設計通過量27000輛/日。1999年10月1日具有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江陰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從1999年5月起,隨著鵝鼻嘴公園觀光塔的建成和「長江之星」豪華游輪的開放,江陰長江大橋風景旅遊區已形成空中、江里、岸上立體旅遊的新格局。1997年,江陰市依託黃山森林公園的自然勝景,憑借橫空出世的江陰長江大橋,規劃開放「江陰長江大橋風景旅遊區」,最先建成的以觀江觀橋為主要特色的鵝鼻嘴公園,有江濱曉步、江尾海頭、明清古炮、仙人洞、寒江獨釣、看雲聽潮等二十景,其樓、亭、閣、廊等組成的建築群落與山、水、橋、炮、洞等人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森林木屋、水邊漁網、漁獵燒烤等,頓使遊人回歸自然,情生野趣,體驗到真正的度假感受。 為充分利用大橋景區的地理優勢,鵝鼻嘴主山頂上投資千萬元建造了旋轉式觀光塔,與東山的望江樓、長江大橋遙相呼應。登上塔頂,極目千里,盡飽江天一色、江橋一體奇觀,腳下是氣勢磅礴的長江、百米之遙的中國第一橋橋塔巍然屹立,穿過兩根小圓桌面粗的懸索,挽起飛架天塹的大橋橋面,橫空出世,似懸浮在浩浩大江上的「雲龍」,氣勢恢宏。再看大江兩岸,一馬平川,港口吊架林立,江鷗翔集,海輪穿梭,遠望號測量橋似白天鵝靜棲,現代化濱江港口城市的繁華富庶更是盡收眼底。 ◆鵝鼻嘴公園: 鵝鼻嘴公園位於江陰長江大橋旅遊區西北部,距市區僅2公里,逶迤臨江,山勢蜿蜒多姿,形如天鵝伸鼻江中而得名。 鵝鼻嘴公園佔地350畝,以山體為主,森林茂密,野趣濃郁。公園由商貿服務區、濱江游覽區、森林休閑區、炮台博物館區等功能區組成。景點眾多,各具風貌,有鵝州攬勝、江尾海頭、濱江曉步、澄江古渡、寒江獨釣、看雲聽潮、獨攬江橋、鵝鼻積雪、辛侯亭等十八景。 你若到鵝鼻嘴公園游一游,會使你感嘆萬千:入山門,看神龜,越仙鵝洞,聽傳說故事,感受到鵝山之神奇;憑吊「霞客尋源」、唐公碑、謁詠江詩碑、摩崖石刻,能領悟古文化的璀璨光芒;被長江沖刷、歷史風雲際會的石渡口、渡江第一船、石灣古炮等文物古址,給人以懷古之幽思;在鵝鼻積雪、看雲聽潮閣,臨江品茗,仰看雲卷雲舒,俯瞰水湍水�,聽濤聲陣陣,拂習江風,儼若仙境;沿江濱棧道,「寒江獨釣」,水邊漁網,漁獵燒烤,使人有回歸自然,情生野趣之感;在各式小木屋小憩,可體驗到真正的度假感受!登上鵝山主峰,極目千里,雄偉壯觀的中國第一橋橫空出世,氣勢磅礴。大江兩岸,一馬平川,盡飽江天一色、江橋一體奇觀;隨觀光游輪劈波斬浪,領略號稱黃金水道上「江海鎖陰」的黃山全景,會看到一把碧色巨鑰橫陣在江海門戶上,盡顯威嚴壯偉之美,讓人流連忘返。 ◆黃山炮台: 江陰,是一座江防古城,黃山屬群山之冠。戰國時,江陰屬春申君黃歇封地,故名「黃山」。山在距城區2.5公里的長江邊,是長江的狹隘處,素有「江海門戶」、「鎖航要塞」之稱。黃山有席帽、馬鞍、龍頭諸峰,平均高91米。登高山之頂,北望靖江,與孤山對峙;周圍山峰,綿延30餘公里,閱不盡的大江南北兩岸風光。 據史書記載,春秋時,吳國已在席帽山築烽火台;南宋時,韓世忠、辛棄疾等名將曾在此駐防禦敵。清康熙年間始築炮台。經道光、同治至光緒,炮台已初具規模。辛亥革命後,改土炮為洋炮,增築堡壘。黃山炮台遺址,現尚存12座鋼筋水泥炮台,成為一組完整的要塞炮台群。在黃山,還出土萬斤古炮一尊,身鑄「耀武大將軍」字樣。 現黃山已建成公園。有黃山公園門樓、黃山博物館、望江亭、盤石溪流、陳毅詩碑,整修了古炮台、藏兵室、彈葯庫等,成為鑒賞黃山炮台遺址和眺望長江風光的旅遊勝地。 ◆適園: 座落在江陰澄江鎮南街,現江陰市政協所在地。始建於光緒七年(1881),系清翰林學士陳燮卿的私園,面積2044平方米。 園以三叉形的「鏡湖」為中心,以「水流雲在軒」為主體,倒影池中,成為佳景。軒外有廊,依牆傍水處,屏立三座假山,池東有映湖亭,亭中立一鏡,可返照園內各種景色。亭壁保存著倪雲林的山水畫石刻和題跋,為全市唯一的倪雲林作品刻石。園北有三間廳室,臨湖堆大型假山,條條曲徑盤旋,宛若深山老林。園西南有一方亭,壁間嵌王羲之的《換鵝碑》,為世所僅見。 ◆君山公園: 江陰北郊、黃田港東岸有一座錦屏似的小山,原名瞰江山。山雖不大,但名聲很大;雖不高,卻素有「江陰主山」之稱。相傳戰國末年,楚相黃歇被李園所殺之後,即葬於此山西麓。黃歇號稱春申君,是著名的戰國四君子之一。吳地百姓為紀念他,即將此山改名為君山。 江陰舊志曾描繪:此山隆起平疇,橫枕大江;邑中諸峰,四面環拱;北眺維揚,南挹姑蘇,東望海虞,西眄京口,為一方之大觀,列郡之雄勝。經實測,此山海拔72.5米,面積40.4萬平方米。原來,浩浩長江就從它的北麓流過,後來,由於泥沙沖積,今距江已有1公里之遙了。 君山西麓有東岳廟,黃歇墓就在廟階下。又傳元代末年,朱元璋領兵東征張士誠時,曾駐軍於此廟。循著廟旁山路,拾級而上,半山有一亭翼然,名松風亭,始建於宋代,山頂原有玄天宮,因屋無梁,俗稱「無梁殿」;另有一樓面江,名「望江樓」,樓有楹聯一副,將長江天塹和黃歇的典故包含在內,曰:「此水自當兵十萬,昔人曾有客三千。」舊時,每逢農歷三月二十八日東岳廟香節,香客上山進香,遊人登樓瞰江,熱鬧竟日。抗日戰爭爆發前一年,黃山駐軍將玄天宮及望江樓拆毀。1947年,在此構築炮台2座,與黃山互為犄角,為軍事必爭之地。 現在,東岳廟舊跡仍在,頭門、三元殿等建築猶存,整修後改名為「武廟」,被列為江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廟前的兩棵古銀杏樹,枝葉繁茂。黃歇墓和松風亭也都經過整修,被列為江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最近江陰市人民政府決定投資1000萬元,在此興建君山公園,並將城內舊廟廣福寺移建至此。屆時,宗教、古跡將是江陰長江大橋風景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施展著自己獨有的魅力。 ◆興國塔: 位於江陰城西南角,與興國寺一起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原為七級,元時遭火焚。明洪武十七年(1384)修復,增至九級。民國時齊盧交戰,塔頂被炮擊,殘存七層半,六層以下為宋代原物,現高42.24米,已向東北傾斜。1985年進行加固,保持殘塔風貌。 ◆文廟: 又稱江陰孔廟、廟學。在江陰澄江鎮人民西路北側江陰中學內。始建於北宋淳化三年(992)。文廟前有泮池,池上架石橋三座,為明代遺物。後為戟門,內有大成殿,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頂,樑柱粗壯,彩繪完好。明倫堂內保存碑刻22方。主軸布局完整,是江蘇省保存最完好的縣級孔廟。 ◆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1587—1641年)為我國傑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故居在江陰馬鎮南岐村。明末遭兵燹,清順治年間徐之侄孫徐君銓重建。至1984年,僅存面闊七間二進瓦房,1985年,政府撥款大修。現有三進、十七間正房、兩間廂房,佔地二畝。大門正面懸「徐霞客故居」匾額,兩邊立盤陀石。門背面鐫「繩其祖武」磚額。第一進前為天井庭院,兩側廂房,東西置花壇,大廳前有「承先裕後」磚刻,廂房和大廳辟為展覽室,陳列徐霞客生平事跡及溶岩標本。第二進遺有一棵古羅漢松,相傳為徐霞客手植,已有400年左右樹齡。第二進大廳為「崇禮堂」,正中懸徐霞額畫像,陳列當代書畫家為紀念徐霞客所作的書畫作品,以及近年拍攝的徐霞客游歷經過各地的風光照片。 勝水橋,架在徐霞客故居前的沈塘河上。據傳是徐霞客當年出遊船隻停泊處,此橋亦有400年左右的歷史。1985年重修,它保持著明代江南小橋的風格。 ◆華西村: 華西村位於江蘇省江陰縣,1996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全村共有80戶,1520人,面積0.96平方公里。 華西村是全國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1998年三業總產值超過25億元,利稅超2.8億元,農民家庭存款最少的20多萬元,多的200多萬元。每戶住房450平方米,家庭資產最少的也有100多萬元。華西村股票1999年上市,吳仁寶現任村黨委書記,集團公司董事長。 華西村距無錫30多公里,蘇州50多公里,每年到華西村考察和旅遊的人員達100多萬。 ◆華西村江南農家樂: 位於江陰市區東,華士鎮西,面積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它是中外聞名的江南小村,江南農村田園旅遊中心,其村有名的景點有80多處,華西金塔是它的標志性建築,七級十七層,高98米。 村頭粉牆照壁,後為廣場。廣場上數十旗桿,飄揚著各種圖案的彩旗,這是華西實業公司所屬工業的標志,顯示出它的經濟實力,產值數十億,產品遠銷國外。西側為出入華西村主道,千米大道,華西雙橋,以及微縮建成的「南京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江陰長江大橋」,宛若巨龍,名「龍廊」。內設商業樓廊,有商場、劇院、會場、餐廳,大餐廳可容千人同時用餐。村頭村尾,有萬米長廊貫通。 農村住宅是一色馬賽克裝飾的多層別墅樓。每個家庭都擁有三間三層別墅樓,水電氣俱全。內有客廳、卧室、餐室、浴室、車庫、庭院。30%農戶擁有轎車。宅區綠草成茵,花木似錦。遊人也可進入農家作客。南苑賓館,如農家莊院,粉牆、青瓦、小橋、綠樹,都有長廊貫通,一派鄉土氣息。 農民公園內有「鵲橋相會、三顧茅廬、桃園結義、劉備點將、十二生肖」等塑像景點。鵲橋周圍有五條牛,池中浮鱷魚,以示居安思危。磚窯洞,是華西村過去的燒窯制磚處,窯中置圓形會議室。壁畫有「毛主席住窯洞」、「薛平貴回窯」等,這是村幹部的會議室,以示富了不忘過去。 公園圍繞「龍嘯池」,建有「花甲亭、古稀亭、喜耋亭、慶耄亭、期頤亭」。華西人年屆八十壽,即在「喜耋亭」設宴慶祝。到「期頤亭」便戛然而止,必須從原路返回,寓意「返老回童」。 ◆渡江紀念館: 江陰市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94年4月,佔地54.5畝,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總投資1350萬元。 園內革命烈士紀念館和江陰渡江戰役紀念館,分別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館名。 館內陳列展出了727名烈士的生前照片、遺物和反映渡江戰役的200幅圖片、部分珍貴翔實的實物及運用聲光電現代布館手段進行場景復原,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江陰軍民革命斗爭的情景和百萬雄師橫渡長江的壯闊場面。東西兩側長廊詩詞碑文,匯集了江陰書法名家的手跡,書體兼備,風格紛呈。三葉構思獨特的帆形紀念碑,造型別致,蔚為壯觀,碑文為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所書。 該園是江陰市愛國主義教育和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也是江陰旅遊勝地之一。 劉氏三兄弟故居劉氏三兄弟劉半農、劉天華、劉半茂,是我國現代文化名人。劉半農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攝影學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積極投身革命,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之一。他在擔任《新青年》雜志編輯時,發表了《我之文學改良觀》、《詩與小說精神之革新》等震驚文壇的進步論著,成為新文化運動中一位「鬥士」和「闖將」。他開創了我國新詩流派「白話詩」,影響甚廣。同時,他又是我國語言學及攝影理論奠基人,他的《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康士坦丁語言學專獎」,是我國第一個獲此國際大獎的語言學家。劉天華是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家,二胡學派的創始人。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不登大雅大堂」的二胡從民間推向世界,建立了一個新型的學派。他在我國音樂史上第一個沿用西方五線譜記錄整理民間音樂,大膽借鑒「西樂」,「改進國樂」,使二胡的表現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他不僅創作了《病中吟》、《良霄》、《空山鳥語》等流傳廣泛的不配名曲,而且培養了大批二胡、琵琶傳人。他把「學習、研究、創作、演出和教學聯系在一起,構成他全部的音樂生涯」。劉半茂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民族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也是劉天華事業的忠實繼承者和發展者。天華逝世後,劉半茂為了繼承其「改進國樂」的遺志,毅然放棄西北大學英語教授的席位,改任音樂教授。先後在四川、南京、安徽、中央音樂學院任教,他一生創作了《漢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獨奏曲,是我國現代音樂史上一位多產的作曲家。劉氏兄弟紀念館位於江陰市西橫街49號,是江陰市人民政府為紀念我國現代文化名人劉半農、劉天華、劉半茂三兄弟而利用劉氏後裔捐贈的祖籍故居改建的。它坐西朝東,前後二進十間三庭院,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宅特色的清未建築,距今約有150年,與古興國塔、文廟南北呼應,渾然一體,構成江南古城的一個游覽區。紀念館還有「百年天竹」、「石鼓墩」、「醬台」、「竹園」等遺跡和景點。紀念館由原文化部部長朱穆之題寫館名,著名女作家謝冰心為紀念館寫了序文。陳列分「事跡介紹」和「故居景點」兩大部分六個展室,共陳列展品300餘件。 海瀾工業游海瀾集團創辦於1988年,位於長江三角洲的江蘇省江陰市,是一家以服裝為龍頭,涉足面料生產、國際貿易、房地產、工業旅遊等領域的國家級企業集團。目前,海瀾集團已擁有總資產35億元,上市公司(凱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五星級涉外旅遊大酒店一家,員工1.5萬余名,年西服產量達300萬件(套),中高檔面料產量1500萬米。2003年集團公司完成銷售收入超60億元,進出口貿易額為4億美元,其中外貿出口達3億美元,上繳國家稅收超億元。 中山公園江陰中山公園原為江蘇學政衙暑遺址公園,是江蘇省江陰市重點工程,其施工總面積為7萬多平方米。該工程的許多建築物、構築物的造型均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特色。整個工程建有「荷花廳」、「永慕廬」、「學政區雕塑廣場」、「中山紀念塔」和水溪項目等景觀、建成後的中山公園成為江陰市一道靚麗的風景,也是一處供人們旅遊、休閑的勝地。 黃山湖公園江陰黃山湖公園黃山湖公園位於江陰市北側,黃山南麓,是江陰要塞旅遊度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總用地46.25公頃。 黃山湖公園充分利用山、江、湖、大橋、森林等旅遊資源為基礎,以市場意識為導向,以建設性,保護性,可持續性的開發為基點,建設一個品位高尚的新型生態休閑旅遊區,實現旅遊資源利用的最佳效益,整個公園由黃山湖、生態公園、五星級酒店三個部分組成,黃山湖作為本公園的主景,其面積幾乎占整個區域的一半,精心設計的眾多景點,既充滿多彩的娛樂項目,又有宜人的觀賞環境

『叄』 海口市雙創廣場文化長廊在哪裡

位於龍華區海墾街道的這個名為三葉西路「雙創」文化廣場。
這個「雙創」文化廣場位於龍華區海墾街道三葉西路與濱湖路交叉口東北側,濱涯花園新村東側,面積約36畝。

『肆』 石首有哪些悠久的歷史文化

石首,以有石孤立於石首山而得名。
公元284年,西晉太康五年,石首置縣,歷史上首次出現石首二字(取名於江邊孤石)。 1949年屬沔陽專區,1951年屬荊州專區。
1955年析縣境西北部分地另置荊江縣。
1970年屬荊州地區。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
石首,有著悠久的古代文化史。
公元前448年,楚人范蠡(越國上大夫,曾助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卒於古華容(今石首桃花山鹿角山)。
公元209年,孫劉政治聯姻,劉備迎娶孫權的妹妹,完婚於綉林,也就是現今的石首,而石首也因此被稱為劉郎浦。
據考證,在焦山河鄉走馬嶺村,有座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屬於屈家嶺文化晚期的古城址;在調關鎮,有俞伯牙鼓琴巧遇鍾子期的調弦亭;在桃花山鎮的鹿角頭,有越國上大夫的范蠡墓,范蠡廟和其隱居飼馬的飲馬池;在城北,有劉備和孫夫人新婚燕爾由吳返荊而留下的綉林亭,錦幘亭,望夫台,照影橋,劉郎浦;在南嶽山麓,有為紀念晉代葯物學家葛洪在此開田種玉而修建的玉田寺;在高基廟鎮,有楊幺率起義軍一夜間挖開黃土崗,使兩湖貫通,出奇制勝的斷崗口;在高陵崗,有後梁孝宣三王墓,孝宣公主墓,明武英殿大學士、禮部尚書楊溥墓;在團山粟林崗,有明太子太傅、刑部尚書王之誥之墓;在白蓮湖西灣畫兒山,有明末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袁宗皋墓;在城中筆架山北麓,有明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張璧墓。
我國歷史名人大禹、孔子、岳飛等都在石首留下過許多美好的傳說,大詩人元稹、杜甫、陸游、黃庭堅等也在石首留下許多流芳百世的詩文,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名人故事世代相傳。
石首,被列為我國長江文化長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楚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伍』 現在揚州古運河游覽的路線,想知道沿途會經過哪些景點呢

揚州古運河游覽路線:北起便宜門廣場經過東關古渡景點有東門遺址、普哈丁園、吳道台宅第、何園、文峰塔、高旻寺等,但是現在因為修建躍進橋,被截成兩段,北段從便宜門上船到大王廟轉回頭再游到躍進橋就回頭了,南邊也是,相比較還是北段好玩一點。

『陸』 合肥新十景的十景詳解

在城東南的舊城牆外側,因北宋清官包公及其後裔居住之地而得名,風景區內還建有包公祠和包公墓,更使這一名勝古跡流芳百世,萬民敬仰。
明嘉靖年間,在包公幼年讀書的河心香花墩上修建了包公祠,正殿端坐八尺高的包公塑像,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侍立兩旁,並置有龍頭、虎頭、狗頭三鍘;兩邊廂房陳列著包公墓出土文物,包括《家訓》及包氏家譜等展品。祠東六角亭有井一口,傳說貪官污吏喝了井水頭痛難忍,故名「廉泉」。包河東南佔地3公頃的松柏叢中,是包公及其夫人、子孫的墓園。
為紀念包公千年誕辰,在包河公園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建設了包公文化園,除包公祠、包公墓外,還新建了青天閣、包公紀念館、功德廣場、水面噴泉等。整個風景區庄嚴肅穆,環境優美;湖面波光漣漪,遊艇盪漾;兩岸垂柳婆娑,嘉木蔥蘢,是人們拜謁先賢、觀賞游覽的好去處。 三河鎮,地處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處,與舒城、廬江縣相鄰,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條河流貫其間而得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三河鎮以水鄉古鎮為特色,薈萃了豐富的人文觀景,形成了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景觀,即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樓和古戰場。歷史上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家雲集之地。
三河水美,水給古鎮帶來了靈性。它清澈透明,晶瑩如鏡,俯瞰水面,水中游魚,岸邊垂柳,水地雲頭,皆歷歷在目。自小南河碼頭乘遊船,順流泛舟,你可以一邊品著香茗,一邊悠閑地欣賞錯身而過的兩岸風景,盡情享受「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光,洗去都市的塵埃。
三河鎮上連片的古民居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是皖中地區少見的晚清建築群。白色的碼頭牆,小青瓦敷蓋的雙坡屋頂。梁檁椽柱雕花彩繪,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額,懸掛於門楣上的八角玲瓏的掛燈,深幽的一人巷長滿的青苔,無不透溢濃郁的古風神韻。身臨其境,不禁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古街從古碼頭起,沿小南河,向南綿亘2公里。 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塊條石鋪砌而成,首尾相連,線條方正明晰,經歷千百年風吹雨打,人行車壓,石面十分光滑,街寬至三米,兩側店房鱗次櫛比,多為清明時期建築。 淮系首領、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1823-1901)發跡後其家族在合肥城內的東大街(今淮河路東段)蓋了不少房子,有李府半條街之稱,保留到現在的李府,部分已經重修,內有李鴻章和淮軍陳列展館,任參觀者評說春秋。1903年傍著李鴻章墓地建起的李鴻章享堂,在今大興集。兩處現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而李鴻章的出生地瑤海區磨店今家廟猶存,新開發了少荃湖和美食一條街。李府、享堂、出生地互為犄角,呈三足鼎立之勢。
李鴻章故居位於淮河路中段,坐北朝南,氣勢宏偉,是合肥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名人故居。1998年被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9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李鴻章1823年出生於合肥,他24歲中進士,後組建淮軍,鎮壓農民起義;在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期間,主辦洋務,興辦近代企業,創立北洋海軍,力圖富國強兵,被譽為「中國對外開放第一人」;對外曾代表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901年卒於北京,謚文忠,後歸葬合肥,有《李文忠公全集》傳世。李氏兄弟6人均身居高位,聚族而居,深宅大院,鱗次櫛比,覆蓋了合肥市繁華的淮河路中段的半邊街,時稱「李府半條街」。李鴻章故居,僅為其中一部分,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區民居建築,布局整齊,結構嚴謹,雕梁畫棟,精美豪華,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分為大門、前廳、中廳,三進為二層閣樓,後兩進樓下有迴廊相通,樓上裝有美人靠迴廊相連,俗稱走馬樓,因供李氏家眷居住,又稱「小姐樓」。故居復原陳列用大量的珍貴圖片與實物展示了李鴻章風雲變幻的一生,由這位極具爭議性的人物身上,揭示了中國近代史上一段鮮為人知的苦難、曲折而又悲壯的歷程。 景區一瞥環城公園位於合肥市老城區周圍,環繞護城河,20世紀50年代廢城垣建環城馬路,並植樹造林。1980年始建環城 公園,公園總長8.7公里,總面積為137.6公頃,是一個以原環城綠帶為基礎,採用開敞式布局,運用造園藝術,點綴園林建築和山石小品形成的線帶狀敞開式公園。它抱舊城於懷,融新城之中,綠樹碧水像一條綠色環帶束於其間,被海內外賓朋譽為「一串鑲嵌著數顆明珠的翡翠項鏈」。
合肥為千年古城,環城公園是在原環城林帶基礎上建設形成的帶狀敞開式公園。它 抱舊城於懷,融新城之中,城 中有園,園中有城,綠樹碧水宛如絲帶,束在新城舊市之間,被人們譽為「翡翠項鏈」。連接城區內幾個塊狀綠地,如「項鏈上的明珠」,為合肥市獲得「園林城市」奠定了基礎,1986年被國家建設部評為中國優秀設計、優質工程一等獎,並被全國統編中學地理教科書引為範例。公園總長8.7公里,面積137.6公頃,其中水面52.6公頃,陸地85公頃,根據不同地段的歷史人文和自然條件形成不同特色的六個景區:紀念宋代清官包拯、弘揚包公文化的包公文化園;以水景為特色的銀河景區;以動物雕塑為特色的西山景區;以現代化大型廣場設施為特色的琥珀潭景區;以自然野趣為特色的環北景區;以提供娛樂服務為中心的環東景區。如今的環城公園已成為環繞古城合肥一處不可多得的美景勝地,同時也成為提升合肥城市品位和形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合肥天鵝湖位於政務文化新區內。東臨潛山路、南臨祁門路、西臨聖泉路、北臨東流路,湖面約1000畝。2003年開始蓄水,2004年正式向市民開放。天鵝湖主要景觀是各種雕塑、園林小品和佔地1000畝的人工湖。
天鵝湖已經成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最大的開放式公園。 在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中,《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與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在這部膾炙人口的名著第67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中,羅貫中根據《三國志-吳志》中的記載,生動地描寫了這一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並以一首「的盧當日跳檀溪,又見吳侯敗合肥;退後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的七言絕句對當時的戰況和情景作了生動的記述。
逍遙津公園位於今日合肥老城的東北角,園址古為淝水上的一處津渡。園名緣於古書《莊子》中的名篇《逍遙游》。公元3世紀時,魏、蜀、吳三國鼎立,合肥隸屬魏國,是江淮咽喉,軍事重地。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東吳孫權乘曹操興師西征漢中張魯,合肥空虛之機,親率10萬精兵,企圖一舉攻佔合肥,達到向北打開通向中原通道的目的。鎮守合肥的魏國大將張遼,面對強敵壓境、敵我實力對比懸殊的危難局面,臨危不懼,履險如夷,毅然率領將士出擊迎敵。在張遼英勇卻敵精神的感染下,魏國將士眾志成城,奮勇殺敵,以一當十,大敗吳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故事,戰場遺址就在今逍遙津公園一帶。
逍遙津公園佔地31.3公頃,其中水面11.2公頃。公園呈扇形鋪開,由水系自然分割為東西兩部分。東園水域遼闊,草坪如氈,主要由青少年活動區、文化活動區、動物展區組成。內有兒童樂園、游樂場、草坪廣場、逍遙湖、逍遙閣、渡津橋、文化宣傳長廊、茶社設施等。
公園南大門是一座高近10米、三開間、牌樓式的仿古大門。大門上方一塊古色古香的牌匾上書「古逍遙津」四個鎏金大字,字為清狀元、宣統皇帝溥儀的老師陸潤庠手書。進入公園,首先看到的是一尊持槍躍馬的張遼青銅塑像。塑像高達5米,底座上有「威震逍遙津」五個大字。 墨荷園我國最大的私家園林,位於合肥市二環路西北角,佔地12公頃,相當於蘇州十大園林面積的總和,總投資2.5億元。2006年10月底將對市民開放。相對於皇家園林而言,這座由私人投資興建的園林,是我國最大的集建築文化、園林文化、旅遊文化、佛教文化、戲曲文化、美食文化為一體的私家古典園林。
墨荷園分為十二個景區:錦綉苑、天香苑、丹桂苑、九獅苑、秀峰苑、榴紅苑、月照苑、瓊林苑、梅花山等。園內有園,亭外有亭,水連水,樓接樓,可謂是「入目三分景,步移景異」。亭台樓閣雕欄畫舫間設置古琴古箏,琵琶絲竹。園林開放後,純情少女、古典佳麗將在這里演奏古典曲目,「荷花水榭輕歌曼舞,花戲樓台皖韻悠悠。」
另外,將有三十萬冊歷代皖人名著匯聚在藏書閣,幾千米雕梁畫棟的長廊,價值連城的古玩字畫收藏等等,都將各成一絕。如果你夠仔細,還能發現這些園林建築和景觀於細微處也頗見功力。看似不經意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小品,讓人回味無窮。 大蜀山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境內,距合肥市中心約10公里,面積8500畝,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別山余脈,山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由於地殼運動而抬生,主要為輝長岩組成,其屬基性岩。若岩石礦物中有大的結晶體,稱輝綠玢岩。據《爾雅-釋山》講「蜀」是「獨」的意思,因大蜀山無崗阜連屬,只是孤單單的一座山,所以叫蜀山。又據《廬州府志》記載:「有蜀僧於此結廬,偶思鄉水以錫卓地,泉汩汩而出,嘗之有瞿塘峽味,因名為蜀井」。所以又有人說蜀山是以此而名的。
1962年,安徽電視台在山頂上建發射台,合肥市最高的標志物,成為遊人參觀游覽的一個新景點。此後,大蜀山周圍相繼建成了「雪霽山莊」、「玉蘭大道」、「蜀山畫廊」、「十二生肖園」、「合肥野生動物園」等新的景區。80年代初,大蜀山南麓建成一座宏偉壯觀的烈士陵園。1989年,大蜀山東麓建成一個70畝的櫻花園,栽植7個品種3500株櫻花,其中日本久留米市贈送的有300多株。這些景點錯落有致,景色宜人,有的還作為合肥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吸引了眾多的遊客。 位於肥東撮鎮的瑤崗以其獨特而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總前委指揮部,1949年春,鄧小平、陳毅等在此直接指揮了聞名中外的渡江戰役。經20多年的修葺復原,當年總前委的參謀部、機要處、秘書處、後勤處、警衛營舊址和華東局舊址,包括一些領導人的卧室,以及數以千計的革命文物,已形成合肥地區規模最大的紅色旅遊點。1996年,瑤崗總前委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一個全新設計的渡江戰役紀念館正在建設中。
這里曾是解放戰爭渡江戰役的前線指揮中樞,也是合肥第一個「國保」,「紅色旅遊」如火如荼,此景也成為合肥「紅色旅遊」的代表。
1949年元旦前後,解放戰爭中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以人民解放軍的勝利而結束。為了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粉碎美國和國民黨劃江分治的陰謀,黨中央適時提出「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口號,並決定成立渡江戰役總前委,全面負責指揮渡江戰役。經過慎重考慮和反復比較,總前委接受了時任皖北區黨委書記曾希聖的建議,將總前委指揮部設在合肥肥東的瑤崗。總前委進駐瑤崗後,密切注意敵我斗爭態勢,統籌渡江戰役的准備工作,指揮和協調各個軍事集團的作戰行動,制訂接管江南新區計劃和人事安排。在瑤崗,總前委起草、審定、上報了《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草擬了《關於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和《關於江南新區農村工作的指示》等眾多具有歷史意義的文件、命令、電報。
為緬懷、學習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1985年7月,中共肥東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建立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1986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把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又將它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在瑤崗的華東局舊址、總前委參謀處、機要處、秘書處、後勤處、警衛營舊址也被納入保護之列。
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共分九個部分:總前委舊址、中共中央華東局舊址、總前委參謀處舊址、機要處舊址、秘書處舊址、後勤處舊址、警衛營舊址、醫院舊址和《渡江頌》書畫展廳。紀念館現有實物、圖片(表)700餘件,以及將帥題詞、書畫作品108幅,黨政領導題詞36幅。

『柒』 樅陽縣旅遊景點介紹

樅陽縣旅遊景點介紹

周末大家都去哪裡玩呢?接下來我為你帶來樅陽縣旅遊景點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樅陽漢武文化生態園景區

位於長江北岸的樅陽縣城,是皖江城市集群的核心區域,由旗山、蓮花湖、黃鎮圖書館、烈士陵園等景區景點組成,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旗山,又名幕旗山。南臨長江,遙望九華,東接羹膾寨湖,北距浮山風景名勝區30公里。旗山扼長江險要,覽江渚勝景,西周為宗子國所在地,戰國時期即為長江水道著名關津、商貿重地。據史料載,秦始皇南巡曾游經此地觀「籍柯」。漢武帝元封五年行南巡狩,親射蛟江上,薄此而出,並作《盛唐樅陽之歌》,同年置樅陽縣。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呂蒙曾在旗山南麓築城駐防,抵抗曹操80萬大軍下江南。1949年渡江戰役期間,旗山曾為解放軍渡江作戰的重要起渡點之一。

蓮花湖,亦稱蓮花池。據《安慶府志》記載,蓮花池是清代康熙年間侍郎、清代大散文家、桐城派三祖之一的方苞的祖業。從明代中後期開始,方苞家族「桂林方氏」在中國文化界迅速崛起,人才輩出,代表人物有方學漸、方以智、方苞、方東美等近百位文化名人,形成了中國最有特色的文化巨族,被專家學者譽為「中國第二大文化名門」。

黃鎮圖書館景點位於旗山主景區北側,收集收藏陳列了樅陽歷代名人資料。

烈士陵園紅色旅遊景點坐落於幕旗山西麓,這里長眠著在渡江戰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

突出了樅陽歷史發展脈絡和歷史文化成就,一山一水剛柔相濟,山的特色,水的亮點優勢互補,形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山水城市風貌,勾勒打造出「山水印象,人文樅陽」的景區品牌。主要體現漢武文化及生態旅遊元素,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生態資源和人文景觀,著力打造自然風景、娛樂休閑、文化活動、休閑度假、紅色旅遊5大功能區,融休閑、娛樂、商業、遊玩、觀光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文化生態旅遊景區。

白雲崖

在距浮山十公里的七家山中,樅陽縣白梅鄉境內,與浮渡山隔水相望。該山奇峻,有「小黃山」、「亞浮山」之稱。據《傳燈錄》載:宋高僧守端住山白雲寺,以白雲山西岩為內院,為白雲寺所有,故以「白雲」名之。

白雲崖有八岩、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今白雲岩寺尚存。

天隱岩,俗名燕子岩,在山巔石叢之中,又名一線天,抬頭可見日月天光。

蛾眉岩,在青障峰之半,壁削萬仞,深廣半里,中橫一坼。明末吳差強疏鑿,工部主事吳道新隱居於此,兩石仁交復前後,雲氣出沒其間,阮自華題刻「函雲洞」,趙凡夫題曰「函雲關」。函雲之左有長廊石壁數十丈,謂之「撒手廊」,險峻之處有石台,黃道周曾登其上,為吳道新題「一葉翔真羽」五字,吳道新有文記其事。函雲後有月龕、鶴仙等古跡,還有呂純陽(洞賓)拔劍竇、釣台石、四顧洞、青藤洞等。函雲之頂有抱龍洞。

雪浪岩,又名廊岩,與浮山雪浪岩相似。墓岩在雪浪岩之左。

樓子岩,在雪浪岩左的西岩頂上。

東岩,在山前之半山,大如浮山金谷,宋高僧白雲演禪師曾建庵於此,元西藏和尚了悟曾住持其間。明萬曆年間為雷火所毀。

白雲岩,在東岩之西,故又名西岩,其穴間大小超過浮山會聖岩。它為白雲岩洞之首,岩前有木樓,樓後為大士閣,宋高僧義青禪師住持浮山大華嚴寺時,以此岩為方丈室,今岩巔有宋刻,曰「青華嚴方丈」。宋白雲端、白雲演二禪師(師徒),元了悟禪師,都曾住持該寺,禪揚佛法,其佛教源流歸屬浮山。傳說宋元豐中,有青鳥數千,銜泥塑築觀音像一尊於其洞中,像成以後,留一雌鳥,在龕後築巢,每春則一雄鳥從浮山飛來,育二小鳥而去。「白雲青鳥」為老桐城八景之一。劉大櫆在《浮山記》中記道:「山中有青鳥,其聲百囀,獨時時往來於白雲、金谷之間,他山未之見也。」今浮山、白雲千百年來青鳥依然如故,堪稱一奇。白雲岩內還有一神泉,出自洞壁隙縫間,其水如絲,涓涓細流,四時不竭,清洌異常,每日可供百人飲用,其名為「一滴泉」。此外,岩內還有一奇,細觀洞壁石紋,西部如龍鱗片片,東部則似虎毛斑斑,真是龍盤虎踞之地。

七家山奇峰林立,怪石羅列。著名的雙尖峰,如鏤管寫天;鐵障峰,高聳色紫;鐵船峰,酷肖舟艇;絳霄峰,似排牙列戟;老人峰,如著古衣冠的道者策杖而行;火焰峰,似火炬燃空;還有金輪峰、佛髻峰、天鵝峰、寶鼎峰、抱龍峰等,各具神韻。怪石有釣石(又稱姜太公)、兔石、駝石、偶來石、孤坐石、白虎石、神鼠過天橋、金龜攀壁等。

白雲崖范圍十多公里,其中主景區2.2平方公里已規劃浮山風景名勝區內,為一級保護區,並安排一日游。

白雲青鳥

白雲崖位於我縣白梅鄉境內,距縣城40餘公里,歷史上曾為白雲演禪師道場而得名。宋建為寺廟,寺內可容千人,故又名白雲寺。南朝以來就成為佛教勝地。山中奇岩怪石,舉目皆是,山上奇峰,無不引人入勝。更有羽毛華麗叫聲動聽的「白雲青鳥」,為古桐城八景之一。

來白雲岩的遊客,大多是因「白雲青鳥」景觀慕名而來。青鳥,是一種渾身青碧的`鳥。白雲青鳥是舊桐城八景之一,桐城文派三祖之一的劉大櫆在《浮山記》中這樣寫道:「山中有青鳥,其聲百囀,獨時時往來於白雲、金谷之間,他山未之見也」。

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詩雲:「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青鳥是傳說中的神鳥,民間將她作為吉祥、幸福的象徵,據說,看見青鳥的人就能遇上好運。舊時,大量青鳥它築巢於白雲岩穴內,它們生活在這青山綠水之間,每天沐浴而歌,伴雲而飛。可是,青鳥來去無蹤,一般人難見其真容,有道是「白雲好尋,青鳥難覓」,它常常在我們的尋尋覓覓中,像消逝在林間的風一樣,不見了影蹤。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青鳥,它是否在我們的期盼中帶來一場美好的相遇?

七家山

七家山,又名白雲崖,位於安徽省樅陽縣城東北46公里的白梅鄉境內,西距浮山風景名勝區10公里。全山周長15公里,有8岩、3洞、11峰、8怪石、2泉、2池等著名景觀,堪與浮山相媲美,素有「小黃山」、「亞浮山」之稱。七家山西北部山腹中,有一石屏方整、深邃奇峻的山岩,原名「西岩」。據《傳燈錄》載,宋高僧守端住山白雲寺,以七家山西岩為內院,為白雲寺所有,故以「白雲」名之。白雲岩,為七家山岩洞之首,高33.3米,寬50米,深16.3米。細觀岩內石紋,西部如片片龍鱗,東部則似虎毛斑斑,奇趣盎然。洞壁隙縫間,湧出一泉,泉眼細小,流水如絲,涓涓不斷,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清冽異常,每日流量可供百人飲用,泉源處石壁上陰刻「一滴泉」3個篆體大字。岩前曾有木樓,樓後為大士閣,宋高僧義青禪師住持浮山大華嚴寺時,以此岩為方丈室,岩巔題刻「青華嚴方丈」5字,至今仍清晰可見。明邑紳吳道新曾興建殿宇,名為「白雲草堂」。現存寺廟建於清同治年間,前後2進,磚木結構,共有房屋10餘間。1963年樅陽縣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南北100米、東西100米,為其保護范圍。白雲岩有稀世難見的一絕——青鳥。青鳥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傳信的使者,在外國被看著幸福理想的象徵。生活在白雲岩的青鳥為黛黑色,形似八哥,但尾長。它築巢於岩穴內,每日清晨用泉水沐浴,傍晚在山泉傍梳洗,午夜吟唱,聲音動聽、清脆悅耳。青鳥頻來,為白雲岩增添了不少動人的情趣。「白雲青鳥」曾被譽為古桐城八景之一。清劉大在《浮山記》中寫道:「山中有青鳥,其聲百囀,獨時時往來於白雲、金谷之間,他山未之見也。」

七家山,海拔390米,山高峰險,崖壑幽絕,奇景壯觀,曾吸引墨客騷人來此攬勝抒懷,崖壁間現存石刻21處,其中宋刻4處,主要是歷代遊人贊詠山之風景的題詩、題詞和題名文字,字體或楷書,或篆書,行、草、隸書兼有之,均筆力遒勁,神彩瀟灑,實為難得的書法藝術遺產。山上岩峰羅列,風貌各異:雙尖峰,如鏤管寫天;鐵船峰,似舟艇啟航;老人峰,如著衣冠的道者策杖而行;火焰峰,似火炬燃空;還有金輪峰、佛髻峰、天鵝峰、寶鼎峰等,神韻別具。山中奇岩怪石,舉目即是,俯首可見:抱龍洞,又名青華岩,洞高四丈,寬十餘丈,深達八丈,可游可居,以穹頂中縫為界,左右岩石一邊赭,一邊黃,一邊紋理豎直,一邊紋理斜平,用物敲擊,一邊激越,一邊深沉;蛾眉岩旁函雲洞,洞體不大,神奇的是,山上雲霧,常起升於洞口,洞內有霧,山上有雲,洞內霧消,山上雲散,阮自華題刻「函雲洞」,趙凡夫題曰「函雲關。」函雲洞左側有長廊石壁數十丈,謂之「撒手廊」。險峻之處有石台,明書畫家黃道周曾登其上,為吳道新題「一葉翔真羽」5字。函雲洞後還有月龕、鶴仙、呂洞賓拔劍竇、鈞魚台、青藤洞等勝跡。安石台旁的母岩內,五小岩會聚,形態各異,形成了一岩集數岩,一洞套數洞的奇觀特境。鐵障峰與鐵船峰間有深池,人稱芥拗池,現已建成七家山水庫,高峽出平湖,盈盈綠水,將山峰、靈岩映襯得分外秀美。岩壁間石刻數楨,峰巒上奇木千株,山谷間畲田一片,組成了翠碧香濃的人間幽境。明學者方學慚遍覽山中勝景後,欣然寫下了優美的詩篇:

石徑斜穿綠,岩花半入雲;望中孤鳥沒,天末楚江分。

醉倚層樓月,暗來萬壑曛;囅然成一嘯,誰許達人聞。

白雲岩寺

白雲岩寺位於安徽省樅陽縣七家山中,歷史悠久。宋治平元年(1064年),高僧義青禪師為浮山大華嚴寺住持,以白雲岩為方丈室,並在岩頂題「青華嚴方丈」,今五字依然清淅可見。後白雲端、白雲二禪師,元了悟禪師都曾住持該寺,弘揚佛法。文革時,寺廟毀損嚴重,改革後有九華山僧人住持,重修寺廟,周邊遊客、香客日漸增多,每月初一、十五更是佛事興隆,但仍以正月初一、初七、十五為盛,遊人香客漫山遍野,游岩已成為民間的慶賀春節的傳統節目。

吳道新

吳道新,明代末官吏,詩人。吳一介孫,安徽桐城人(今樅陽錢橋鄉人)。字湯日,號無齋。天啟七年舉人,官至工部主事。明朝滅亡後,隱居白雲岩,人稱無齋先生。主要著作有:《潛德居詩集》五十卷;《龍眠風雅》一卷(錄詩七十五首);《桐舊集》一卷(錄詩十七首);《潛德居文集》十卷;《浮山志》十卷。

白雲岩記事:函雲之左有長廊石壁數十丈,謂之「撒手廊」,險峻之處有石台,黃道周曾登其上,為吳道新題「一葉翔真羽」五字,吳道新有文記其事。

該舊址位於於樅陽鎮正大街中段陳氏宗祠。陳氏祠堂系清代建築,前後3進,佔地面積531.2平方米,建築面積494.5平方米。前進因街道拓寬時拆除,中後進房屋於1978年按原貌修復。總體系磚木結構,拱梁立柱穿斗,牆壁齊檐封火,屋面覆蓋古瓦,翹檐飛角。門樓呈八字形,門框為方柱石,門上方刻雙獅搶球。進門兩邊是板壁廂房,兩進之間,有長方形天井。中進寬闊,廳堂豎立8根主柱,石躉高墊。上樑雕刻人物、花卉、龍虎等;天花板飾有彩色花紋。轉過石牆屏風為第三進,方形天井,兩廁為東西廂房,明窗畫棟。三進相連,外連內分,布局勻稱,具有明清時代的建築藝術風格。

該舊址系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中線指揮部舊址,1961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4月,被安慶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公布為安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又被辟為安慶市全民國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團省委列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開始,東起無為,南至安慶以東的鴨兒溝匯集了第三野戰軍和第二野戰軍共4個軍的兵力,中線渡江指揮部即設在陳氏宗祠內。時樅陽上下的長江北岸集結部隊、船工、運輸隊有20萬人,樅陽境內起渡點有樅陽鎮、掃帚溝、湯家溝、桂家壩4處。4月21日下午5時正,中國人民解放軍奉令發起進攻,千帆競發,6時許,中線渡江的戰士勝利越過長江天險,抵達南岸。

;

『捌』 海口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1、海南省博物館:

坐落於海口市瓊山區國興大道68號,館區總面積達44500平方米,展廳面積約12000平方米,地下庫區約9300平方米,館藏文物約25000件(套),是海南省地方歷史與藝術綜合性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自2008年開館以來,海南省博物館因其造型獨特,展覽豐富,多層次、全方位地展示了海南本土的歷史文化魅力和獨特的歷史文化氛圍,已成為省會海口乃至海南全省的一道亮麗人文風景線。

2、環球100:

長影海南「環球100」主題樂園坐落於海口市秀英區椰海大道100號,總建築面積168667.66㎡,由票務區、荷蘭區、中國區、德瑞聯合區、英國區、西班牙區6大園區組成;

依託長影深厚的電影文化底蘊,邀請世界頂尖設計團隊主持規劃,原汁原味展現各國人文藝術與建築特色。園區游樂項目全部採用業內最先進的影視特效技術,娛樂設備由美國、英國、義大利等國量身定製打造,共同鑄就世界級電影娛樂王國。

3、海口騎樓老街:

主要分布於海口市區的得勝沙路、文明東路、中山路、博愛路、長堤路等幾條老街區,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始建於南宋,已有700多年歷史。

2009年6月10日,在由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主辦的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中,騎樓老街憑借其極富中西特色的建築風格和歷史風味的文化底蘊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4、萬綠園:

位於海口市填海區的東部,濱海大道的中段,總面積1070畝。萬綠園獨具熱帶海濱特色和生態風景園林特色,將藍天、綠水、原野、現代化高樓融為一體;

園中栽種了近萬棵以椰子樹為主的熱帶和南亞熱帶觀賞植物數百種,充分體現了熱帶風光、海濱特色、國際化旅遊城市的特點。是海口市最大的開放性熱帶海濱生態園林風景,風光宜人,當之無愧成為遊人和海口市民休閑運動的好去處。

5、五公祠:

又名「海南第一樓」,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海口市國興街道,這片木建築群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清朝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紀念的是唐宋兩代被貶職而來海南的五位名臣:李德裕、李綱、趙鼎、李光、胡銓。

五公祠中的各個古跡既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又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蔚為「瀛海人文」之壯觀。近旁有學圃堂、五公精舍、觀稼堂、蘇公祠、拱橋、荷池、風亭、瓊園等,構成了一組風雅別致的古建築群落。

『玖』 江陰周邊游哪裡好玩一日游

◆江陰長江大橋:
位於江蘇省江陰市西山與靖江市十圩村間。該橋採用一跨過江、大跨徑鋼懸索橋橋型。主跨1385米,目前為「中國第一、世界第四」。大橋南引橋168米,北引橋1518米,全長3071米。橋面按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寬33.8米;設計行車速度為100公里/小時;設計通過量27000輛/日。1999年10月1日具有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江陰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鵝鼻嘴公園:
鵝鼻嘴公園位於江陰長江大橋旅遊區西北部,距市區僅2公里,逶迤臨江,山勢蜿蜒多姿,形如天鵝伸鼻江中而得名。
鵝鼻嘴公園佔地350畝,以山體為主,森林茂密,野趣濃郁。公園由商貿服務區、濱江游覽區、森林休閑區、炮台博物館區等功能區組成。景點眾多,各具風貌,有鵝州攬勝、江尾海頭、濱江曉步、澄江古渡、寒江獨釣、看雲聽潮、獨攬江橋、鵝鼻積雪、辛侯亭等十八景。

◆黃山炮台:
江陰,是一座江防古城,黃山屬群山之冠。戰國時,江陰屬春申君黃歇封地,故名「黃山」。山在距城區2.5公里的長江邊,是長江的狹隘處,素有「江海門戶」、「鎖航要塞」之稱。黃山有席帽、馬鞍、龍頭諸峰,平均高91米。登高山之頂,北望靖江,與孤山對峙;周圍山峰,綿延30餘公里,閱不盡的大江南北兩岸風光。

現黃山已建成公園。有黃山公園門樓、黃山博物館、望江亭、盤石溪流、陳毅詩碑,整修了古炮台、藏兵室、彈葯庫等,成為鑒賞黃山炮台遺址和眺望長江風光的旅遊勝地。

◆適園:
座落在江陰澄江鎮南街,現江陰市政協所在地。始建於光緒七年(1881),系清翰林學士陳燮卿的私園,面積2044平方米。
園以三叉形的「鏡湖」為中心,以「水流雲在軒」為主體,倒影池中,成為佳景。軒外有廊,依牆傍水處,屏立三座假山,池東有映湖亭,亭中立一鏡,可返照園內各種景色。亭壁保存著倪雲林的山水畫石刻和題跋,為全市唯一的倪雲林作品刻石。園北有三間廳室,臨湖堆大型假山,條條曲徑盤旋,宛若深山老林。園西南有一方亭,壁間嵌王羲之的《換鵝碑》,為世所僅見。

◆君山公園:
江陰北郊、黃田港東岸有一座錦屏似的小山,原名瞰江山。山雖不大,但名聲很大;雖不高,卻素有「江陰主山」之稱。相傳戰國末年,楚相黃歇被李園所殺之後,即葬於此山西麓。黃歇號稱春申君,是著名的戰國四君子之一。吳地百姓為紀念他,即將此山改名為君山。

現在,東岳廟舊跡仍在,頭門、三元殿等建築猶存,整修後改名為「武廟」,被列為江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廟前的兩棵古銀杏樹,枝葉繁茂。黃歇墓和松風亭也都經過整修,被列為江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最近江陰市人民政府決定投資1000萬元,在此興建君山公園,並將城內舊廟廣福寺移建至此。屆時,宗教、古跡將是江陰長江大橋風景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施展著自己獨有的魅力。

◆興國塔:
位於江陰城西南角,與興國寺一起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原為七級,元時遭火焚。明洪武十七年(1384)修復,增至九級。民國時齊盧交戰,塔頂被炮擊,殘存七層半,六層以下為宋代原物,現高42.24米,已向東北傾斜。1985年進行加固,保持殘塔風貌。

◆文廟:
又稱江陰孔廟、廟學。在江陰澄江鎮人民西路北側江陰中學內。始建於北宋淳化三年(992)。文廟前有泮池,池上架石橋三座,為明代遺物。後為戟門,內有大成殿,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頂,樑柱粗壯,彩繪完好。明倫堂內保存碑刻22方。主軸布局完整,是江蘇省保存最完好的縣級孔廟。

◆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1587—1641年)為我國傑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故居在江陰馬鎮南岐村。明末遭兵燹,清順治年間徐之侄孫徐君銓重建。至1984年,僅存面闊七間二進瓦房,1985年,政府撥款大修。現有三進、十七間正房、兩間廂房,佔地二畝。大門正面懸「徐霞客故居」匾額,兩邊立盤陀石。門背面鐫「繩其祖武」磚額。第一進前為天井庭院,兩側廂房,東西置花壇,大廳前有「承先裕後」磚刻,廂房和大廳辟為展覽室,陳列徐霞客生平事跡及溶岩標本。第二進遺有一棵古羅漢松,相傳為徐霞客手植,已有400年左右樹齡。第二進大廳為「崇禮堂」,正中懸徐霞額畫像,陳列當代書畫家為紀念徐霞客所作的書畫作品,以及近年拍攝的徐霞客游歷經過各地的風光照片。
勝水橋,架在徐霞客故居前的沈塘河上。據傳是徐霞客當年出遊船隻停泊處,此橋亦有400年左右的歷史。1985年重修,它保持著明代江南小橋的風格。

◆華西村:
華西村位於江蘇省江陰縣,1996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全村共有80戶,1520人,面積0.96平方公里。
華西村是全國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1998年三業總產值超過25億元,利稅超2.8億元,農民家庭存款最少的20多萬元,多的200多萬元。每戶住房450平方米,家庭資產最少的也有100多萬元。華西村股票1999年上市,吳仁寶現任村黨委書記,集團公司董事長。
華西村距無錫30多公里,蘇州50多公里,每年到華西村考察和旅遊的人員達100多萬。

◆渡江紀念館:
江陰市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94年4月,佔地54.5畝,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總投資1350萬元。
園內革命烈士紀念館和江陰渡江戰役紀念館,分別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館名。
館內陳列展出了727名烈士的生前照片、遺物和反映渡江戰役的200幅圖片、部分珍貴翔實的實物及運用聲光電現代布館手段進行場景復原,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江陰軍民革命斗爭的情景和百萬雄師橫渡長江的壯闊場面。東西兩側長廊詩詞碑文,匯集了江陰書法名家的手跡,書體兼備,風格紛呈。三葉構思獨特的帆形紀念碑,造型別致,蔚為壯觀,碑文為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所書。
該園是江陰市愛國主義教育和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也是江陰旅遊勝地之一。

劉氏三兄弟故居
劉氏三兄弟劉半農、劉天華、劉半茂,是我國現代文化名人。
劉半農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攝影學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積極投身革命,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之一。他在擔任《新青年》雜志編輯時,發表了《我之文學改良觀》、《詩與小說精神之革新》等震驚文壇的進步論著,成為新文化運動中一位「鬥士」和「闖將」。他開創了我國新詩流派「白話詩」,影響甚廣。同時,他又是我國語言學及攝影理論奠基人,他的《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康士坦丁語言學專獎」,是我國第一個獲此國際大獎的語言學家。
劉天華是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家,二胡學派的創始人。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不登大雅大堂」的二胡從民間推向世界,建立了一個新型的學派。他在我國音樂史上第一個沿用西方五線譜記錄整理民間音樂,大膽借鑒「西樂」,「改進國樂」,使二胡的表現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他不僅創作了《病中吟》、《良霄》、《空山鳥語》等流傳廣泛的不配名曲,而且培養了大批二胡、琵琶傳人。他把「學習、研究、創作、演出和教學聯系在一起,構成他全部的音樂生涯」。
劉半茂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民族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也是劉天華事業的忠實繼承者和發展者。天華逝世後,劉半茂為了繼承其「改進國樂」的遺志,毅然放棄西北大學英語教授的席位,改任音樂教授。先後在四川、南京、安徽、中央音樂學院任教,他一生創作了《漢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獨奏曲,是我國現代音樂史上一位多產的作曲家。
劉氏兄弟紀念館位於江陰市西橫街49號,是江陰市人民政府為紀念我國現代文化名人劉半農、劉天華、劉半茂三兄弟而利用劉氏後裔捐贈的祖籍故居改建的。它坐西朝東,前後二進十間三庭院,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宅特色的清未建築,距今約有150年,與古興國塔、文廟南北呼應,渾然一體,構成江南古城的一個游覽區。紀念館還有「百年天竹」、「石鼓墩」、「醬台」、「竹園」等遺跡和景點。紀念館由原文化部部長朱穆之題寫館名,著名女作家謝冰心為紀念館寫了序文。陳列分「事跡介紹」和「故居景點」兩大部分六個展室,共陳列展品300餘件。

中山公園
江陰中山公園原為江蘇學政衙暑遺址公園,是江蘇省江陰市重點工程,其施工總面積為7萬多平方米。該工程的許多建築物、構築物的造型均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特色。整個工程建有「荷花廳」、「永慕廬」、「學政區雕塑廣場」、「中山紀念塔」和水溪項目等景觀、建成後的中山公園成為江陰市一道靚麗的風景,也是一處供人們旅遊、休閑的勝地。

黃山湖公園
江陰黃山湖公園
黃山湖公園位於江陰市北側,黃山南麓,是江陰要塞旅遊度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總用地46.25公頃。

閱讀全文

與渡江文化長廊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7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8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8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