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桑蠶的起源
桑蠶起源於中國。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形態和習性與今天食害桑葉的野桑蠶(Bombyxmandarina)(見桑樹害蟲)十分相似,血清沉澱反應強度也相同,雜交能產生正常子代。桑蠶的染色體是28對,野桑蠶則有27對和28對兩種類型,一般認為桑蠶與中國的28對型野桑蠶同源。人類最初可能是從桑林中採集原始野生蠶繭取絲利用;隨著人類生活的定居和對蠶絲用途的進一步了解而試行在室內養蠶。經過長期的培育和選擇,野生蠶才逐漸馴化成為具有今天這樣經濟性狀的桑蠶種。
㈡ 蠶文化的歷史
蠶崇拜、蠶信仰
祀蠶神;我國養蠶歷史已很悠久,據說是黃帝軒轅氏元妃西陵嫘祖教民養蠶,後人即奉
她為神。杭州湖州一帶稱為嫘祖娘娘,並建有蠶神廟。絲織也有神,奉軒轅氏黃帝。杭州有三
處機神廟,明代建於慶春紡東園巷稱中機神廟,涌金門又建一所,稱上機神廟,艮山門石弄口
又建一所,稱下機神廟。每年春秋,機戶用隆重儀式祭祀機神。厲鶚《城東雜記》中收有《機
神廟碑》。詳記興革事,碑曰:「物創於臣,功歸於帝,然則機有神,非伯余莫屬矣。」按伯
余何許人也?有人認為即黃帝,亦有認為是黃帝的臣屬,按碑文則記機神為黃帝之臣伯余。乾
隆六十年覺羅吉慶撰文,仁和縣事鄧雲龍渤石於機神廟的《秩祀軒轅廟先蠶孝碑》,碑曰:「
浙西杭嘉湖三郡蠶事之利侔於力田。……得機神廟於城東北隅,乃躬癸�祭 矣。……因考先
蠶之說不一,惟疏仡紀黃帝命元妃西陵氏如教民育蠶。則先蠶之神以西陵。」
也有祀馬頭娘為蠶神,亦稱馬頭神、馬鳴王菩薩。該傳說原出於寶《搜神記》。記曰;
「舊說太古之時有大人遠征,家無餘人,唯有一女.牡馬一匹,女親養之,窮居幽處,思念其
父,乃戲馬曰:爾能為我迎得父還,吾將嫁汝,馬既承此言,乃絕韁而去,徑至父所。父見馬
驚喜,因取而乘之,馬望所自來。悲鳴不已,父曰:此馬無事如此,我家得無有故乎?亟乘以
歸,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當養,馬不肯食。每見女出入輒喜怒奮擊,如此非一。父怪之
,密以問女,女具以告父,必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門,且莫出入,於是伏弩射殺之,
暴皮於庭。父行,女與鄰女於皮所戲,以足蹷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為婦,即招此屠剝,為
何自苦。言末及竟,馬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鄰女忙迫不敢聚救之。走告其父,父還求索,已
出失之後,經數日得於大樹枝間,女及馬皮盡化為蠶,而結於樹上,其繭綸理厚大,異於常蠶
,鄰婦取而養之,其收數倍,因名其樹曰桑,桑者喪也。由斯百姓競種之,今世所養是也,言
桑蠶者是古蠶之餘類也。」�卷十四,四庫全書版
蠶花娘娘祭祀定於12月12日,傳說這天是蠶花娘娘的生日。用紙紮成一馬,上騎一
蠶花娘娘或三個蠶花娘娘,也有用泥塑成。還用紅青白三色米粉團做成馬頭娘的樣子,還有桑
葉、絲束形狀以供膜拜。按照人們審美觀念與對色彩的感受,可能是青色以桑樹基色為色調,
青色象徵充滿著生機。白色可能是象徵著繭絲的基色,表示蠶寶寶健旺。紅色與蠶桑無直接關
系,一般民間凡逢喜事總用紅色來慶貿。紅色象徵吉祥如意。所以米粉團的三色調配既含有審
美觀念,又含有象徵的色彩。
燒田蠶·點蠶花火:除夕燒田蠶,也有是正月十五日夜。農村中舉行燒田蠶活動,或叫
照田蠶。田汝成說;「杭俗正月十五,鄉間有祈蠶之祭。」王道隆則說:「除夕田間燃長炬,
名照田蠶。」照田蠶的儀式,據《西吳里語》:「各鄉村人晚間以竹葉雜草木束一火炬若庭燎
然,舉火然之,金鼓流星火爆,侑以贊詞,名曰燒田蠶。謂宜耕種育蠶二事。」嘉興地區是「
村落間束薪木,末飈以緋帛,夜則金鼓流星花爆,侑以贊詞,群聚而焚之,曰燒田蠶,蓋祈年
也。」湖州烏程在元旦之夜舉行「慶田蠶」。「至晚鄉村以竿束草於上燒之,鑼鼓相暄,名慶
田蠶。」各書記載大致相似。故魯迅在《古小說鉤沉·齊詣記》:「正月半,有神降陳氏之宅
,雲:我是蠶神,若能見祭,當令蠶桑百倍。」實際上這是農民蠶戶祈求豐年活動,仍保留著
刀耕火褥的遺習。也有熱鬧歡樂的預祝一年豐收的願望,並不純為迷信活動。還有在馬桶或糞
缸上插上根柳枝,以表示蠶不會掉進,用柳枝擋住了。
點蠶花火:除夕蠶戶在土地菩薩前點著燈或燭,也有祈求蠶豐收的意思。
送蠶花:蠶鄉以正月十二或二月十二日,「禮拜經懺,謂之蠶花懺。憎亦以五色紙花施
送,謂之送蠶花。」�《吳興蠶書》 嘉興梅里一帶,「春日沿村問卜,謂之送蠶花。」
送白虎:蠶最怕病,蠶農認為有一種祟怪是蠶之剋星,這剋星想像中是一隻白虎,於是
有「怯蠶祟」的活動。清明日有驅白虎之舉,《鮑鉁亞谷叢書》:「庶民之家以粉作白虎,老
幼出門,拋棄於道,謂之送白虎。士人爭先攘攫得之者,以為通達之兆。」亦有在清明日,「
育蠶之家,設祭以禳白虎,門前用石灰畫彎弓之狀,蓋祛蠶祟也。」也有用手浸白灰水在蠶室
門窗上印上一個個白手印以做驅祟。在嘉興一些鄉村,在蠶室門口懸掛大蒜頭、菖蒲以怯祟。
海寧縣則在蠶室門口棟柱上砍一菜刀,以刀驅祟。也有蠶農以「舊書敗卷,雲可辟邪。」�《
遺閑瑣記》 「寒食節具牲醴禳白虎以怯蠶祟.以米粉肖白虎神象,祭畢棄之。」(《西吳蠶
略》
四、蠶娛樂
養蠶是很艱辛的勞動,收益卻高於男子種稻穀一倍或數倍。徐獻忠說:「大約良地一畝
,可得桑八十個,計其一歲墾鋤壅培之費,大約不過二兩,而其利倍之。」張履祥說:「蠶桑
利厚」,「葉盛者一畝可養�蠶 十數筐,少亦四五筐,最下二三筐。米賤絲貴時,則蠶一筐
即可當畝之息矣;米甚貴絲甚賤,尚足與田相准。」桐鄉知縣胡舜允於萬曆四十四年說:「地
收桑豆,每四倍於田。」所以每當養蠶之前或豐收之後,他們都要舉行一些歡慶活動,或祈求
蠶寶寶安全,能結出好繭來,或慶祝豐收分享勞動的成果。其形式也是多樣的,主要有唱蠶花
,點蠶花燈,謝蠶花等活動。
點蠶花燈:除夕,鄉村中舉行提燈娛樂活動,紙燈以馬頭燈為多。在田頭蠶室嬉鬧一直
到天亮。
接蠶花:海寧還有接蠶花活動,他們拿著蠶花紙和蠶馬幛�有蠶花娘娘神象的紙做神位
,邊唱邊把上述二物交給蠶婦。蠶婦把它收藏起來一直到繭成絲售後舉行「謝蠶花」供祭蠶
神,然後焚燒。
競渡、宜田蠶:烏程一帶於「清明日,居民各撓彩舟於溪上,為競渡之戲,謂宜田蠶。
」
謝蠶花:端午節前後蠶事已忙過,繭已繅成絲出售了,蠶農們就准備了祭品去酬謝蠶神
。凡是有水的地方,他們還舉行劃龍舟比賽,以慶賀豐收。
其它娛樂活動也很多,大都以蠶的神化形象為中心舉行歡慶活動,以表示祈求和慶賀之
意。
龍蠶會:嘉興、桐鄉一帶有龍蠶會。在芝村設有龍蠶廟,即祀蠶神處。每屆清明,把蠶
神塑象請出來安放在二隻並排的農船上,祀以祭品,各地的蠶農劃船來祭祀,此時各地船在河
面上表演體育娛樂活動,有「搖快船」的比賽競渡,有「標竿船」在高竹竿上表演雜技,河面
上熱鬧非常。三五日才結束請回蠶神,男女各插戴蠶花回鄉。這種活動是蠶月之前,帶有祈求
蠶神佑蠶豐收,又有輕松愉快的文體娛樂活動。
唱蠶花:是蠶區善唱者挑著一擔子,上供馬頭娘塑象或木印紙象,在蠶鄉各村游唱蠶花
詞。大都是唱些祈求蠶寶寶生長旺盛,多出繭絲的贊詞。邊唱邊圍蠶室旋轉,以求蠶絲豐收。
放賀者應贈給歌者一些食物。
軋蠶花:清明前後蠶農到蠶神廟或別的廟宇中祭祀蠶神的活動。但是蠶婦們必須是戴紅
彩紙做的紙蠶花。也有的蠶婦身背紅布做的蠶種袋進山進廟禮拜蠶神,大家喜氣洋洋,熙熙攘
攘,擠來擠去,不避忌諱,以為這樣才可把喜氣吉瑞之氣帶回家去,然後專心於養繭。這種特
殊的裝飾,至今在新春時仍見,成群結隊來到抗城等處。
五、蠶飲食
蠶三眠後蠶事稍可歇口氣,也為了酬謝蠶神的福佑,蠶農用米粉製成粉團以祭蠶神,並
分贈鄰里親友,這叫做食蠶團。如嘉興梅里鎮,「養蠶之家於清明前一日磨米粉雜葉作橢圓形
粉團,青白相間,名曰繭圓,以祀蠶神。」
吃蠶花飯�蠶絲豐收後就行祭蠶神,吃—餐豐盛的飯,這叫做吃蠶花飯。還給家人分贈
禮物,以享蠶絲豐收的喜悅。有些地方是分贈糕點水果給親友,也屬吃蠶花飯後的活動。
食螺螄:清明也是卜桑的日子,「清明先夕插柳檐上,雲驗其枯瘁盡速,而占桑葉貴賤
。」這一天,蠶農家「食螺謂之挑青,以殼撒屋上,謂之趕白虎。爆竹之聲略如除夕。」也有
的地方,「以粉作白虎,老幼出門拋棄於道,謂之送白虎。士人爭先攘攫,得之者以為通達之
兆。」所謂挑青,《烏青文獻》記:「挑青,蓋蠶病渭之青娘,故深惡之。」
六、蠶衣飾
蠶婦在蠶月蠶禁時不盥不櫛,一心一意養好蠶,可是在蠶月前後他們還是注意修飾衣著
的,蠶婦有軋蠶花戴蠶花的修飾裝扮的風俗。
戴蠶花:是最簡單最變通的打扮,用紅彩色紙紮成「蠶花」戴在頭上。據說戴蠶花是始
於美人西施,當年西施離越赴吳,臨別無以為贈,親扎紙花贈給十二個女友裝戴。千古流傳,
習以為常,風行於蠶鄉各地。於是就在江南蠶區農村婦女中普遍都有戴紅彩紙花的習俗,相襲
至今。然其初衷則含有祈求吉利之意,當然也簡朴裝扮之舉,表現了婦女愛美的心理。
繭子花�它是蠶婦喜歡的裝飾。「以同功繭剪花極纖細謂繭子花,亦有以纖蛤簇蝶綴鬟
花者。」朱昆田的詩對繭子花有所描繪,他寫道:「短鬢低鬟黑似鴉,愛他總不御鉛華;自從
四月收蠶後,頭上惟簪繭子花。」
插柳·帶薺花:清明早一晚,各家於檐上插柳枝,「男女亦戴之,諺雲:清明不插柳,
紅顏成皓首。」三月三日,「是日男女皆帶薺花,諺雲:三春帶薺花,桃李羞繁華。」
㈢ 仰韶遺址發現了什麼,說明夏縣是嫘祖養蠶之地的傳說可信
「野蠶食青桑,吐絲亦成繭。」在我國古代,人們就已經學會採桑養蠶,逐漸形成豐富的蠶桑文化。從神話傳說上看,部分專家認為山西省夏縣是嫘祖教民養蠶之地。近日,仰韶聚落遺址發現一件石雕文物,竟證明了這個事情可能是真實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考古工作還在繼續,希望可以出土更多關於嫘祖教民養蠶的文物,進一步證實傳說的真實性。文物不僅是歷史發展的見證者,更是傳承文化的述說者。在考古發掘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讓深埋地下的文物價值重現,讓我們再次看到他們獨有的風采。
㈣ 關於我國古代的蠶文化,蠶一生經過的哪些時期,蠶的生活習性==
蠶蛾科昆蟲的一種,原產中國,馴化在室內飼養,故又稱家蠶。養蠶和利用蠶絲是人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約在4000多年前中國已有記載,至少在3000年前中國已經開始人工養蠶。公元551年,有兩個外國修道士把蠶繭帶到歐洲。蛾體中型,雌、雄觸角皆為櫛齒狀,雄性櫛齒略長;喙退化,下唇須短小,無單眼,體翅灰白色,翅脈灰褐色。蠶吐絲結繭時,頭不停擺動,將絲織成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字形絲圈。每織20多個絲圈(稱一個絲列)便動一下身體的位置,然後繼續吐織下面的絲列。一頭織好後再織另外的一頭,因此,家蠶的繭總是兩頭粗中間細。家蠶每結一個繭,需變換250~500次位置,編織出6萬多個8字形的絲圈,每個絲圈平均有0.92厘米長,一個繭的絲長可達700~1500米。絲腺內的分泌物完全用盡,方化蛹變蛾。 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屬鱗翅目,蠶蛾科。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蠶的一生經過蠶卵—蟻蠶—蠶寶寶—蠶繭—蠶蛾,共四十多天的時間。 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寶寶黑黑的像螞蟻,我們稱為「蟻蠶」,身上長滿細毛,約兩天後毛即不明顯了.蟻蠶出殼後約40分鍾即有食慾,這時就要開始喂養過程了。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慢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才開始吐絲結繭. 五歲幼蟲需二天二夜的時間,才能結成一個繭,做繭的絲竟然可以抽到長達1.5公里長耶!並在繭中進行最後一次脫皮,成為蛹.約十天後,羽化成為蠶蛾,破繭而出.出繭後,雌蛾尾部發出一種氣味引誘雄來交尾,交尾後雄即死亡,雌蛾約花一個晚上可產下約500個卵,然後也會慢慢死去. 形態與生長特點 下面介紹一下蠶卵、蠶蛹、蠶蛾的形態及桑蠶的生長特點。 蠶卵: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細粒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一隻雌蛾可產400~500粒蠶卵,1700~2000粒蠶卵,重約1克。蠶卵的顏色,剛產下時為淡黃色或黃色,經1~2天變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經3~4天後又變為灰綠色或紫色,便不再發生變化,稱為固定色。蠶卵外層是堅硬的卵殼,裡面是卵黃與漿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攝取營養,逐漸發育成蟻蠶,它從卵殼中爬出來,卵殼空了之後變成白色或淡黃色。 蟻蠶:蠶從蠶卵中孵化出來時,身體的顏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極細小,且多細毛,樣子有點象螞蟻,所以叫蟻蠶。蟻蠶長約2毫米,體寬約0.5毫米,它從卵殼中爬出來後,經過2~3小時就會進食桑葉。 蠶的眠性 :蠶寶寶食桑量極大,因此,長得很快,體色也逐漸變淡。但它的食慾逐漸地有所減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絲,將腹足固定在蠶座上,頭胸部昂起,不再運動,好像睡著了一樣,稱作「眠」。眠中的蠶,外表看似靜止不動,體內卻進行著脫皮的准備,脫去舊皮之後,蠶的生長就進入到一個新的齡期,從蟻蠶到吐絲結繭共蛻皮4次。具有眠性是蠶的生長特性之一,眠性是蠶的遺傳性狀,同時也受環境的影響。目前我國飼養的蠶屬四眠性品種。 蠶齡:又稱齡期,表示蠶寶寶處於某一個發育階段。從蟻蠶到第一次蛻皮為第一齡;眠起後進入第二齡;再次蛻皮後進入第三齡;第三次蛻皮後進入第四齡,第四次蛻皮又稱大眠。大眠後就進入第五齡,五齡的蠶寶寶長得極快,體長可達6~7厘米,體重可達蟻蠶重量的1萬倍左右。 熟蠶:蠶寶寶到了五齡末期,就逐漸體現出老熟的特徵:先是排出的糞便由硬變軟,由墨綠色變成葉綠色;食慾減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虛,胸部呈透明狀;繼而完全停食,體驅縮短,腹部也趨向透明,蠶體頭胸部昂起,口吐絲縷,左右上下擺動尋找營繭場所,這樣的蠶就稱為熟蠶。 成蟲期結繭:人們把熟蠶放在特製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蠶便吐絲結繭了。 結繭可分為四個過程: 1、熟蠶先將絲吐出,粘結在蔟器上,再吐絲連接周圍蔟枝,形成結繭支架,即結繭網。繭網不具備繭形,只是一些松軟凌亂的繭絲層,以作為結繭的支架。2、蠶結制繭網後,繼續吐出凌亂的絲圈,加厚繭網內層,然後以S型方式吐絲,開始出現繭的輪廓,叫做結繭衣。繭衣的絲纖維細而脆,排列極不規則,絲膠含量也多。3、繭衣形成後,繭腔逐漸變小,蠶體前後兩端向背方彎曲,成「C」字型,蠶繼續吐出繭絲,吐絲方式由S形改變成∞形,這就開始了結繭層的過程。4、當蠶由於大量吐絲,體軀大大縮小時,頭胸部擺動速度減慢,而且沒有一定的節奏,吐絲開始顯得凌亂,形成鬆散柔軟的繭絲層,稱為蛹襯。 蠶蛹:蠶上蔟結繭後經過4天左右,就會變成蛹。蠶蛹的體形像一個紡棰,分頭、胸、腹三個體段。頭部很小,長有復眼和觸角;胸部長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長有9個體節。專業工作者能夠從蠶蛹腹部的線紋和褐色小點來判別雌雄。蠶剛化蛹時,體色是淡黃色的,蛹體嫩軟,漸漸地就會變成黃色、黃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來了。經過大約12到15天,當蛹體又開始變軟,蛹皮有點起皺並呈土褐色時,它就將變成蛾了。 蠶蛾(成蟲):蠶蛾的形狀像蝴蝶,全身披著白色鱗毛,但由於兩對翅較小,已失去飛翔能力。蠶蛾的頭部呈小球狀,長有鼓起的復眼和觸角;胸部長有一對胸足及兩對翅;腹部已無腹足,末端體節演化為外生殖器。雌蛾體大,爬動慢;雄蛾體小,爬動較快,翅膀飛快地振動,尋找著配偶。一般交尾3~4小時後,雌蛾就可產下受精卵。交尾後雄即死亡,雌蛾約花一個晚上可產下約500個卵,然後也會慢慢死去. 蠶蛾產下的卵→孵蠶→變蛹→化蛾,又將完成新一代的循環。這就是蠶的生活史。 還吃萵苣葉、蒲公英葉、柞樹、婆羅門參樹的葉子也可以 對啊 秋蠶也吃桑葉的 桑葉要到初冬的時候才沒的
滿意請採納
㈤ 中國蠶絲之鄉在哪
震澤古鎮於眾多的江南古鎮中屬沉默者。相比在文人騷客筆下出鏡率較高的西塘、周庄、烏鎮等,她婉若一個娉婷的江南女子般靜好。可也正因如此,這里至今保留著原生態的古鎮特色,是不少學者感受古鎮文化的絕佳之地。所謂看盡蠶的一生,感悟「春蠶到死」的無盡奉獻之地。震澤古鎮地處蘇州的吳江區,默默無聞的她養育了世界籃球巨星姚明。據悉,這個籃球巨人小時候可是在這里住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震澤古鎮另一個可稱贊之處是她被譽為「絲綢重鎮」,「蠶桑絲之鄉」。一千多年以前,唐代詩人陸龜蒙就寫道,「盡趁晴明修網架,每和煙雨棹繅車」,這句詩充分展現了震澤人民的耕織生活。至今,這里都還沿用古法養蠶、匠心製造。古鎮人民每年的三月份就開始忙碌,女人們開始趁著河水清洗養蠶的器具,而男人們則修正蠶房,為蠶寶寶的一生而精心准備著。古時養蠶,養蠶人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跟時間去滿足蠶寶寶的生存條件。養蠶先要孵蟻,沒有可控溫度的實驗室的他們都是靠人工孵化,身穿棉襖,將蠶種焐在胸口,靠自己體溫孵化蠶種,這一過程稱為「暖種」。遇上反常的極冷天氣,蠶民們可能還需要給它們捂上一層棉被。蠶需經過卵、幼蟲、蛹、蛾四個不同的發育階段,前三個階段的蠶對溫度的要求很高,必須控制在27攝氏度左右的恆溫狀態。可是要知道,農村要保持在27度的恆溫是非常困難的。可是勞動人民永遠有他們的獨特智慧,蟻蠶孵出後,他們在蠶室內掛起幃帳,房間里再點上火盆,把養蠶房變成了一個適宜蠶寶寶生長的溫室。長大後的蠶寶寶食量大增,不僅如此,以桑葉為生的它們對桑葉的要求也很高。就像前不久登頂微博熱搜的一條微博所說,喂養不及時,喂養的桑葉沾水,蠶寶寶就分分鍾死給你看。天不亮就去桑田裡採桑葉,凌晨起來喂蠶,這都是蠶農們的日常工作。蠶農們的辛勤勞作換來的是蠶絲、絲綢等製品,這不僅是當地人的生活來源,更成就了震澤的蠶絲產業。一代又一代的震澤人將之繼承發展,現如今,當地已有了很多家絲綢企業。在2018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上,來自震澤的14家絲綢企業帶著她們的創新創意產品,讓來自全球的客商一睹絲綢國粹的現代風采。今天的震澤古鎮除了師儉堂、慈雲寺塔、文昌閣等著名的景點外,太湖雪蠶桑文化園也成了遊客的必游之地。文化園展示了震澤人的古法養蠶技術,也讓來訪者觀賞到了蠶的創新藝術品。新一代的震澤人用蠶繭作畫、配飾,他們用創意將蠶鄉的文化傳遞給新一代的震澤人,傳播至大江南北。
㈥ 桑蠶在我國南北方什麼地區
桑蠶養殖在我國歷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了成熟的桑蠶養殖技藝,桑蠶業算得上是中國最古老的農業支柱。由於桑蠶業的發展,使得整個中原文明的防治技術遠遠領先於世界。蠶絲作為絲綢的基本原料,不僅推動了服飾的變革,在當時對毛筆、刺綉、紙張的發明都有重要的推進意義。
蠶桑種植在某種意義上促進了中原社會財富的增加、貧富的差距和階級的形成,而在蠶桑文化上高度發展成熟起來的絲綢文化則將中原文化推向鼎盛。
在兩千七百多年的西周,養蠶和種桑已經成為黃河流域普遍的職業,當時甚至還設有專門的「桑園」,其規模可見一斑。
山東的齊魯地區在當時曾經是蠶桑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今天我國山東泰安市的「魯桑」模式便濫觴於此。由於我國桑樹種類眾多,適應性強,全國各地均有種植,於是便有了很好的桑蠶基礎。
我國現代的桑蠶分布格局主要為三大桑蠶基地,分別是:太湖流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基地。
三大桑蠶基地的產業模式都略有不同,主要是由於地理因素和輸出產品各有所長導致。
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興、湖州和江蘇省的環太湖地區,是國內最大桑蠶養殖基地。這里氣候十分適宜桑蠶養殖,一年可採桑葉三次,全年可養蠶兩到四次。
比起桑蠶業這里的絲織工業更負盛名。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刺綉、湖州的湖綢、杭州的織綿都是享譽中外的絲織品。四川盆地桑蠶基地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流域和涪江中下游一帶,四川盆地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可採桑養蠶三至四次。
四川盆地主要的絲製品主要為蜀錦和巴緞。四川盆地桑蠶基地還在向丘陵地區發展階段,其前景仍非常廣闊。 珠江三角洲桑蠶基地主要以廣東省的順德、南海、中山等縣為主。以順德縣最為有名,其蠶桑產量約佔全省蠶桑生產總量的一半。
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優勢在於地處亞熱帶南部,桑葉全年可以採摘七至八次,養蠶可達七到九次,堪稱國內之最。再加上發達的輕工業,使得珠三角桑蠶基地在國內桑蠶產業佔有重要的地位。
現代的桑蠶基地已經形成了科學發展的養殖模式,在確保桑蠶業生產發展的同時,注重推廣應用與之相配套的新技術。
不僅能夠提高桑蠶生產的綜合效益,還能夠改善生態環境。如發展小蠶共育、「田桑蠶」生態模式、蠶糞集中消毒處理、桑枝綜合利用等新式桑蠶養殖技術都是在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中發展出來的。
㈦ 江南蠶桑及絲綢文化
長江絲綢的生產歷史悠久,絲綢品種繁多,名品迭出,在中國乃至世界絲綢文化史上佔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早在先秦時期,長江上游的川渝、中游的兩湖和下游的江南就已是我國蠶桑絲綢生產比較集中的地區,從漢代開始,在這些絲綢生產一向發達的地區遞次出現了三大名錦和三大名綉,它們是我國絲綢文化的突出代表。大約從宋代開始,我國絲綢生產的重心南移,江南、四川和黃河流域共同成為我國絲綢生產的三大中心,特別是江南地區,至明代成為我國最為重要的絲綢生產基地,這里蠶桑絲綢的商品化生產起步早,程度高,絲綢以貿易為主要傳播形式,成為對外影響較大的商品,在世界經濟大流通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公元前138年到119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兩通西域,開辟了我國和西方的國際陸路交通道路,從此,一條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內,到達中亞、西亞、甚至歐洲的「絲綢之路」也正式開通。通過這條橫貫亞洲大陸古代東西貿易通道,從公元前2世紀到9世紀以絲綢為主的中外貿易往來非常頻繁,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經濟繁榮,特別是對中國蠶桑絲綢技術的西傳起了巨大作用。
繼漢以後,絲綢之路再次得到重視是在唐代。唐代統治者直接以漢為楷模,其開放意識使他們努力參與到"國際經濟大循環"中去。在長安經常有數十萬外國巨商,在"商賈來則邊人為之利"的思想的指導下。長安、揚州、廣州等都市都成為了國際貿易中心,其中以長安規模最大。對外貿易的空前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唐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唐代似乎不滿足於漢代開辟的絲綢之路,經過與大食(阿拉伯)人的共同努力,他們又開辟了一條海上絲綢之路。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的建立從而加強了唐王朝同中亞、地中海東岸諸國的海上聯系。陸路和海路商渠的同時開通使唐代對外開放的意識更加強烈。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場與陸上絲綢之路的並存,有力地促進唐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乃至於唐王朝格外注意絲織業在紡織中的地位,從而出現了河南、河北這樣的絲織業中心,並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絲織品,如宋州(今河南商丘)和毫州(今安徽毫縣)的絹、益州(今四川成都)的錦、揚州的錦袍等都在全國負有盛名。
無庸諱言,古代中國的對外交往雖然是以絲綢為開路先鋒,但傳播的遠不止絲綢,它是在藉助於絲綢向世界中華民族的文化和智慧。伴隨著絲綢貿易,中華民族的文明不斷走向世界,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和指南針等科學文化都給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是蠶桑的原產地,是世界絲綢大國,素有"東方絲國"的美稱。蠶桑價值的發現使中華民族格外重視絲織業的生產。
絲織技術在殷商之際已達到了很高水平。今人對藁城台西村商代遺址出土的絲織物進行了分析時指出:"商代從事絲織生產的奴隸們,從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已發現了蠶絲的這種獨特的性能,並利用當時已經相當發展的練絲技術,巧妙地設計織造出這種富有彈性而輕盈透明的絲織物。這種絲織物經過三千多年的演變,至今仍是高級絲織物品種之一。"很顯然,商代高超的絲織技術是不容懷疑的。"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絲織工藝在強烈的審美意識作用下創造出了更精美的絲織品。
周代絲織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周王朝除設置"典絲"官外,還有"掌染絲帛"的"染人",湅絲以涗水漚其絲"的"巾荒氏",從煮練生絲、染絲到絲織都形成了一套嚴密的管理制度,並有嚴格的社會分工。《周禮·冬官·考工記》雲:"畫績之事,雜五色。……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采備謂之綉。……雜四時五色之位以章謂之巧,凡畫縛之事後素功。"從廣義講,文以外的章、黼、黻、綉等都是文,不同色彩的有規律的交織標志著周代絲織業達到了一個嶄新的水平。
織錦技術究竟發生在何時?我們現無法知道,但是,從《詩經》里我們知道,織錦在西周時期至少是春秋已十分發達。"萋兮斐兮,成是貝錦","角枕粲兮,錦衾爛兮","衣錦虎衣,裳錦虎裳",錦的用途十分廣泛,《詩經》對錦的濃厚興趣表明這一復雜的織花工藝已被社會普遍掌握,成為女織的普遍社會行為。錦-這種多彩的織花絲織品的出現,不但提示著我國絲綢織花技術的重大突破,而且其豐富的種類和廣泛的用途標志著絲織業在春秋戰國時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參考資料:http://www.silk-e.org/Culture/
㈧ 蠶桑的介紹
蠶桑,即養蠶與種桑。是古代農業的重要支柱。相傳是嫘祖(黃帝正妻)發明。蠶桑文化是漢文化的主體文化,與稻田文化一起標志著東亞農耕文明的成熟。而就漢文化的主體文化絲綢文化、瓷器文化則標志著中原文明進入鼎盛階段。2008年6月7日,蠶桑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㈨ 什麼是蠶文化
中國是首先馴化和飼養桑蠶的國家,在栽桑、養蠶、繅絲、織綢上的巨大成就,不僅是對世界物質文明的偉大貢獻,更不愧為精神文明的東方藝術之花。我國的蠶絲文化,既是中國文化的珍品,也是人類文明的一顆燦爛明珠。
我國蠶文化內涵豐富,融詩詞、書漢、繪畫為一體,集各類絲綢服飾為一堂,豐富多彩,富麗堂皇。
一. 蠶業與詩詞
我國是世界蠶業的故鄉,又是源遠流長的詩國。蠶業生產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物質生產活動,必然在詩詞等文學作品得以反映。在古典詩詞里有不少作品是以蠶業為題材的。有的反映了蠶業的發展進程和技術水平;有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階段和階級矛盾,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有的抒發了愛國思想,訴說了人生哀樂的遭遇等。蠶業詩詞最早可追溯到2600年前的《詩經》,在《詩經》305篇詩歌中,與蠶桑有關的就有27篇,如:"蠶月條桑,取彼斧斤,以伐遠揚,猗彼女桑"。,"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魏風·十畝之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魏風·氓)等從《詩經》里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黃河流域蠶業生產已相當普遍,絲和絲織品已十分廣泛。並在市場上進行交換。
漢代蠶業進一步發展,漢代樂府詩中有一首名詩《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
唐代是我國蠶業和詩歌興盛時期,據對《全唐詩》的初步統計,反映與蠶業有關的詩多達490多首。在這些詩里,有反映田園風光、蠶業分布的:"幽冀桑始綠,洛陽蠶欲老"(崔顥《贈輕車》),有訴說蠶農悲慘生活的:"春風吹蠶細如蟻,桑芽才努青鴉嘴。浸晨探采誰家女,手挽長條淚如雨"(唐彥謙《採桑女》)。也有哀嘆愛情悲劇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更多的是揭露統治階級催稅逼租,殘酷剝削勞動人民的;白居易在《重賦》一詩中,揭露統治階級"繒布如山積,絲絮似雲屯"的奢侈生活,而勞動人民處於"幼者形不蔽,老者體無溫"的悲慘境地。在《杜陵叟》一詩詞中為農民發出了"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為何?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的強烈呼聲。
宋代以後,江、浙成為全國蠶絲業中心,這在許多詩人的詩中得到反映,南宋江蘇詩人范成大真實描寫了家鄉的蠶桑生產,如:"今春雨雹繭絲少,秋日雷嗚稻堆小。儂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歲田蠶好"。(照田蠶行)。詩人戴復在《織婦嘆》一詩中描述了家鄉浙江黃岩"春繭成絲復得絹,養得夏蠶重剝繭"的情景,愛國詩人陸游寫了許多反映當時農村生活的優秀詩篇,其中與蠶業有關的的詩117首,其中有:"洲中未種千頭桔,宅畔先栽百本桑"、"郁鬱林間桑椹紫,茫茫水面稻苗青""蠶收戶戶繅白絲,麥熟村村搗麥香"等,描繪了當時浙江農村糧桑並茂,蠶業興旺的生動景象。
二、蠶業與農書
我國自古農桑並舉,蠶業文獻眾多,除經、史、子集等古籍中有關蠶業的記載外,主要集中在綜合農書中有關蠶業的記載和專門論述蠶桑的專業蠶書。據有關學者研究。我國自漢代至清末,共有包括蠶桑在內的綜合性農書56種,專業蠶書21種,現將各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10種主要古籍作一簡介。
1. 漢、唐時期 這一時期記述蠶業有關的古籍有《蠶經》、《種樹藏果相蠶》、《蠶織法》等,可惜都已失傳。現存有關蠶業的記載,除《四民月令》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種古農書。
(1)《汜勝之書》西漢末期汜勝之撰。全書18篇,其中第17篇為桑,書中關於桑樹直播育苗法的記載,是我國栽桑技術的最早文獻。
(2)《齊民要術》後魏賈思勰撰,約成書於公元六世紀前後,是我國最早最完整的農業科學名著。全書10卷92篇,書中第5卷有種桑拓(養蠶附)一篇,專門記述了栽桑方法、桑樹品種、壓條育苗等;養蠶方面記載方法、桑樹品種、壓條育苗等;養蠶方面記載了不少品種,提出要用火加溫、通風防塵等,並輯述了"永嘉八輩蠶"的記載。
(3)《四時纂要》唐末韓鄂撰,成書於公元907年前後,是農家歷書性質的一類書。全書關於農業生產的245條條目中,蠶桑的9條,如正月中"種桑、移桑",三月中"修蠶具、收蠶沙",五月"種桑椹、收蠶種"等。
2. 宋元時期 蠶業書籍有20多種,最有代表性的是:
(1)《秦觀蠶書》北宋秦觀撰,成書於公元1084年,是我國現存最早論述養蠶、繅絲的專業蠶書。書中介紹了蠶的齡期與食桑量、溫度與發蛾關系,提出了多回薄飼技術,對從浴種到繅絲的實際生產過程有較詳細記載。此書比日本最早的蠶書《蠶飼法記》早600多年。
(2)《陳甫農書》南宋陳甫撰,成於公元1148年,是我國第一部總結南方農業生產經驗的農書。全書分上。中。下3卷22篇,下卷的5篇定蠶桑,分為種桑之法,收蠶種之法,育蠶之法,用火、採桑之法,收蠶種之法,育蠶之法,和蔟箔、藏繭之法,並首次記載了桑樹嫁接和低溫處理蠶種技術。
(3)《農桑輯要》元朝司農司撰,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官方農書,成書於1273年。全書分7卷,其中第3卷為栽桑,第4卷養蠶。本書的主要特點是對蠶桑的重視,書名桑與農並列,蠶桑篇幅幾乎佔了全書三分之一。
(4)《王禎農書》元王禎撰,成書於1313年,全書分農桑通訣、百穀譜、農田圖譜三部分,在農桑通訣的種植篇中有栽桑技術的記載,蠶繅篇中有養蠶技術的敘述。農田圖譜是本書的一個特色,繪有採桑、切葉、養蠶、繅絲等工具,並配文解釋,一目瞭然。本書的另一特點是對南北養理技術用了對比,並提出了意見。
3.明清時期 這一時期的蠶書達180多種,現介紹較有特色的三種。
(1)《天工開物》明宋應星撰,成書於1637年,全書18卷,書中乃服篇著重記載了浙江的蠶桑、絲織技術、對栽桑、養蠶關鍵措施作了科學表達,對繅絲、絹綢工藝作了詳細記載。此書被譽為我國古代科技四大名著之一。
(2)《補農書》分上、下兩卷,上卷的作者是浙江湖州沈氏,稱《沈氏農書》,成書於明崇禎末年。下卷由桐鄉爐頭人張履祥補輯,稱《補農書》,作於1658年。後世把上、下卷合刊,總稱《補農書》。此書系統的總結了明末清初杭嘉湖地區農業和蠶桑生產的經驗,記載了當時桑葉產量水平,對桑園和養蠶高產技術作了切合實際的論述。
(3)《湖蠶述》清汪日禎撰,全書4卷,除總論外分別就蠶具、栽桑、養蠶、上簇、繅絲、制種進行了詳細論述,反映了浙江湖州的蠶桑特色。
三、蠶業與書畫
我國利用蠶絲最早,古人利用絲織物來作為書寫材料,與竹木相輔而行。墨子曰:"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帛是我國古代對絲織品的總稱),可見西周以來已用絲織品書寫,至唐代還流行用素絹供書寫之用。我們現在所說的紙,是植物纖維構成的紙,而漢以前文獻中提到的紙主要是指繭絲紙。《後漢書》蔡倫本傳中講到:"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共達12萬多字,書寫有20多種古籍,為我國古代用帛書寫文字提供了實物證據。直至目前繭絲紙還受到書法家的喜愛。1986年富陽縣農業局曾製成繭絲紙13.5公斤,計388平方米。我國著名書法家沙孟海用該縣的繭絲紙書寫了"蘭亭序",並在《西冷藝叢》1989年第二期上發表了《題富陽新造蠶絲紙》一文大加贊揚。江蘇著名治印書法家徐步雲,以富陽繭絲紙試印"百壽圖",效果很好,高興之至。
蠶業對中國繪畫也有深刻影響。一方面絲織品是我國早期繪畫的特定材料;另一方面蠶業入畫是重要的表現題材。宋代以前繪畫都用絹帛,帛畫最早可追溯到戰國以前,我國現存最早的國畫是戰國楚墓出土的《人物鳳燮圖》和《人物御龍圖》,據考證,這二幅帛畫均為戰國中期的作品。唐代著名畫家張萱的《搗練圖》(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是描繪唐代婦女製作絲絹勞動的畫卷。現藏故宮博物院的宋代農村婦女辛苦紡織,卻衣裳破縷的形象。我們的祖先把絲織與繪畫結合起來,廣泛應用於扇子、綢傘等日用工藝品。我國早在殷代就有扇子,漢唐盛行以絲綢為原料的"紈扇如團月,出自機中素"。紈扇是一種精美的工藝品,種類有羅扇、絹扇 、綾扇、碧紗扇、蟬翼扇等。宋代以後流行在扇面上題字作畫。人物故事、山水花卉等畫料,都進入幅不盈尺的扇面之中。以後發展起來的絲畫結合的西湖綢傘以及多種綾絹風箏,都是我國獨特的絲綢工藝品。
㈩ 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古人對蠶桑的重視
絲綢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發明之一,它與中國古代文明中的四大發明一樣,都產生過世界性的影響,但是它與人民的生活密切程度以及流傳之久遠,卻又為四大發明所不及。
在江蘇蘇州盛澤鎮,有一座建於1827年的先蠶祠,是僅存的一座祭祀蠶桑文化的祠廟。這也說明,至少在清代晚期,中國都還仍然有祭祀先蠶祠的遺風。
另外,在中國的很多養蠶區,也都能看到一些跟先蠶祠近似的蠶神廟,也供奉著「先蠶」嫘祖。比如在蘇州的祥符寺巷有一座嫘祖廟,是蘇州絲織業祭奠祖師軒轅黃帝的地方。
中國古代留下的大量遺物表明,古人對養蠶、植桑非常重視。從殷墟中的大量甲骨文中,發現了很多有關蠶、桑、絲、帛等方面的象形文字。
此外,從甲骨文中還可看到,當時已設有專門管理蠶事的官職,即女蠶,因此,養蠶在社會生活中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了。當時,官府請群眾中精通養蠶技術的人介紹經驗,並給予黃金和免除兵役的獎勵。
其實,蠶繭的利用以及家蠶的養殖和絲綢的生產,從全國各地發現的古代實物來看,早在距今大約10000年前至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開始了。
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一處遺址中,發現了一顆被割掉了一半的絲質繭殼,雖然已經部分腐蝕,但仍有光澤,而且繭殼的切割面極為平直,其時代距今約6000年左右。
據研究,古人切割蠶繭的目的可能是要吃裡面的蠶蛹。所以,推測這時的蠶繭尚未被人們認識到可以抽絲織衣。
而在浙江省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了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一個盅形雕器。在這件文物上刻有4條蠶紋,彷彿4條蠶還在向前蜿蜒爬行,頭部和身軀上的橫節紋也非常清晰,這應是一種野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