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中國特定的什麼和文化背景形成了

中國特定的什麼和文化背景形成了

發布時間:2022-11-19 01:32:38

㈠ 中國古建築是在什麼文化背景下產生與現在連接的結合點是什麼

中國的文化背景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秦朝的法家統治,漢前期崇尚道家的無為,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統治衰落,地方豪強興起,地方貴族就廣建庄園,自給自足,形如堡壘,堅守數月,不與外界相通,也可正常生活。地方豪強庄園成為一大特色。
魏晉南北朝時佛教盛行,在這一時期中國建築多為佛教建築。各地僧侶如蟻,佛寺廣立。唐前期更是如此。
唐朝的長安也是展示多國文明的國際大舞台,許多高官在自家宅院仿照修建羅馬樣式的避暑亭,所以多種文明的建築都可在這里看見。
宋朝商業發達,都市繁華,規模也空前擴大。城市裡出現了行會,夜間的坊、市。元朝則因受蒙古人統治,民族風格迥然。
如果要歸納總結它的主體風格就是以下幾點:
1、莊重嚴肅的紀念型風格。大多體現在禮制祭祀建築、陵墓建築和有特殊涵義的宗教建築中。其特點是群體組合比較簡單,主體形象突出,富有象徵涵義,整個建築的尺度、造型和涵義內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規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大型祭壇,和佛教建築中的金剛寶座、戒壇、大佛閣等。

2、雍容華麗的宮室型風格。多體現在宮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觀中。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豐富,主次分明,群體中各個建築的體量大小搭配恰當,符合人的正常審美尺度;單座建築造型比例嚴謹,尺度合宜,裝飾華麗。

3、親切宜人的住宅型風格。主要體現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會館、商店等人們最經常使用的建築。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與生活密切結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築內向,造型簡朴,裝修精緻。

4、自由委婉的園林風格。主要體現在私家園林中,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園林和山林寺觀。其特點是空間變化豐富,建築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調淡雅,裝修精緻;更主要的是建築與花木山水相結合,將自然景物融於建築之中。以上4種風格又常常交錯體現在某一組建築中,如王公府邸和一些寺廟,就同時包含有宮室型、住宅型和園林型3種類型,帝王陵墓則包括有紀念型和宮室型兩種。

㈡ 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都有哪些(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用到的的)要漢語!提供的愈多越好,感激不盡!

「跨文化交際」定義
「跨文化交際」的英語名稱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 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通俗來說就是如果你和外國人打交道(由於存在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應該注意什麼問題,應該如何得體地去交流。 一 跨文化交際的概念及學科背景 從對外漢語專業的角度,「跨文化交際」的概念可以這樣界定:在特定的交際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際者使用同一種語言(母語或目的語)進行的口語交際。它包含以下幾個要點: 1.交際雙方必須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的差異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既是指不同文化圈之間的差異,也是指同一文化圈內部亞文化之間的差異。不過立足對外漢語專業,文化差異主要指不同文化圈之間的差異,尤其是中國和歐美國家的文化差異。因為從跨文化交際的實際情形來看,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導致交際失誤,容易引起沖突的主要是中國和歐美國家的人際交往。中國同亞洲地區國家,如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一些 國家的人際交往,雖然也有文化差異的一面,但要順利的多,這是因為這些國家與中國同屬東方文化圈,彼此之間在文化取向和交際規范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2.交際雙方必須使用同一種語言交際 這是顯而易見的,假如一方使用一種語言,而另一方使用另外一種不同的語言,交際是無法進行的。但是,既然交際的雙方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又要使用同一種語言,那麼用來交際的語言對一方來說是母語,而對另一方來說必然是第二語言(習得的「目的語」)。比如一個中國人與一個美國人交談,他們可以選擇使用漢語,也可以選擇使用英語,這樣他們就可以用同一種語言直接交際,而不需要通過翻譯這個中間環節。這樣界定的著眼點也是由對外漢語專業的特點決定的。 3.交際雙方進行的是實時的口語交際 跨文化交際的途徑多種多樣。可以是語言符號的交際,也可以是非語言符號的交際,如商品、畫報、實物、影像、演出到呢個其他物化形式符號的交際;可以是現場的雙向交際,也可以是通過媒介的單向交際,如電視、廣播、報刊、廣告等傳播方式的交際;可以是口語交際,也可以是書面交際,如信函、公文等的來往。從對外漢語專業來看,我們著眼的主要是實時的口語交際,即雙方面對面的交談。此外也包括伴隨口語交際而可能發生的書面語交際,即文字傳播方式的交際。 4.交際雙方進行的是直接的言語交際 當前國內的跨文化交際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語教學界。 跨文化交際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它是在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特定時代產生的新興學科。在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漢語國際推廣戰略決策的需要。跨文化交際又是一門綜合性學額,它是當代社會科學學科綜合研究的結果,學科背景主要涉及文化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言語交際學。其中文化語言學凸顯「文化」的側面,社會語言學凸顯「社會」的側面,而言語交際學凸顯「交際」的側面,這三個不同的側面都圍繞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的「語用」這個核心。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了這么一門綜合性的語言學科。 二 跨文化交際研究的時代必要性 (一)全球一體化的時代特徵 20世紀人類的科學技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這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和人類的生活方式。現代交通高速發展,航班日益增加,油輪頻繁出入,火車屢屢提速,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家用轎車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大范圍內普及,這使得人們之間的交往空前頻繁。現代通訊技術高度發達,行動電話的迅速普及,可視電話的廣泛應用,這使得人們之間的溝通絕對暢通。尤其是電腦的普及和國際互聯網的誕生,使人類的生活形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突破了以往生活功能空間的限制,辦公無紙化、商務電子化、生活網路化、溝通互動化等無處不在人們眼前展現一個「虛擬的世界」。這些巨大變化的一個核心就是人和人之間的時間、空間距離被拉近了,巨大的地球被壓縮成一個小小的「地球村」,人們可以像村民在小村子裡一樣,隨時、隨地地串門、聚會、交往、溝通。 與此同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也日益加速。經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命脈,圍繞著經濟的發展,國家、民族、地區之間在政治、文化、科技、貿易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頻繁。這種交往可以表現為合作、援助,也可以表現為交涉、我選,乃至於沖突、戰爭,使得世界日已形成一個多元化的格局,而且變得精彩紛呈、變化無窮。事實表明,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交往,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大家必須溝通,需要接觸、會晤、談判、協商、討論,這就是外交舞台特別精彩的根本原因。所以這些所謂的「外交」都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際,因為盡管現代科技的發展拉近了人們之間的時間和空間距離,卻無法拉近人們之間的心理距離。不同的國家、民族由於不同的歷史淵源、不同的社會習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讓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社會規范、語用規則,這些因素給跨文化交際帶來的潛在的障礙、低效率的溝通、相互間的誤解以及可能導致的文化沖突,都會給人類帶來不必要的災難。 跨文化交際作為一門新興的邊緣科學,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這個領域的研究無疑是為了適應這樣一個日益發達的跨文化國際交往和人際交往的需要應運而生的。因為這門學科必須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的差異,必須研究不同社會結構導致的角色關系、行為規范的差異,必須研究不同民族習俗所積淀的文化符號、代碼系統的差異,必須研究不同交際情景制約的語言規則、交際方式的差異。所有這些研究不但要進行深入的理論探究,還要注重實際的應用研究,這樣才能使這門學科更科學、更完善、更豐滿,從而更好地為這個時代服務。 (二)漢語國際推廣的戰略需求
編輯本段圖書《跨文化交際》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平裝: 393頁 正文語種: 中文, 英語 開本: 16 ISBN: 9787544607117, 7544607119 條形碼: 9787544607117 內容簡介 《跨文化交際》是「新編研究生英語系列教材」之一。本系列教材是外教社組織國內10餘所重點高校的專家、教授,在廣泛的市場調研和對當前研究生英語教學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分析的基礎上,傾力打造而成,以滿足新時期人才培養的需要,和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目錄 Unit One Challenges in the Multicultural World Lesson 1 Globalization Text A Living Between Three WorMs Text B Growing Up Asian in America Group Discussion In-Class Debate Interview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1 -3 Additional Reading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Village Lesson 2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ext A Misunderstanding Other Cultures Text B Palestinian Like Me Pair Work Survey Task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 Cases 4 - 6 Additional Rea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Challenging Venture Unit Two Cultur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Lesson 3 What Is Culture? Text A Cultural Perspectives Text B Culture as Software of the Mind Fill-in Work Group Discussion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7 -9 Additional Reading Hyperculture Lesson 4 Cultural Diversity Text A Where Fat Is a Mark of Beauty Text B The Basic Unit of Society: The Indivial or the Collective? Cross-Cultural Quiz Internet Search Survey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10 -12 Additional Reading Studying Cultural Patterns Unit Three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Lesson 5 Communication in Our Life Text A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Say I'm Getting Married? Text B A Wide-Angle View of Communication Pair Work Interview Task Observation Wor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13 -15 Additional Reading The Sounds of Silence Lesson 6 Communication Is Culture Additional Reading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s Unit Four Language Use in Communication Lesson 7 Language and Culture Text A A Bilingual Childhood Text B Culture and Our Use of Language Group Discussion Translation Task Survey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19 -21 Additional Reading What Is Language for Us Lesson 8 Cultural Variation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Text A Why Don't You Say What You Mean? Text B Speaking English with a Japanese Mind Observation Work Pair Work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22 -24 Additional Reading Culturally Different Verbal Styles Unit Five Cultur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Lesson 9 The Silent Language Text A Our Body Language Text B Who's Wrong? Cross-Cultural Quiz Pair Work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25 -27 Additional Reading What We Use to Communicate NonverbaUy Lesson 10 Time and Space Also Speak Text A The Heartbeat of Culture Text B Discovering the Japanese Space Group Discussion Fill-in Work Survey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28 - 30 Additional Reading Cultural Conceptions of Time and Space Unit Six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Cultures Lesson 11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 Text A Put Down That Paper and Talk to Me! Text B He Says ... She Says Pair Work observation Work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31 -33 Additional Reading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34 -36 Additional Reading. Four Generations of Americans Unit Seven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esson 13 Business Across Cultures Text A Cross-Cultural Marketing Text B Negotiating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ask Pair Work Group Discussion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37 -39 Additional Reading Cultural Risks in Multinational Business Lesson 14 Intercultural Management Text A Two Casts of Mind Text B Cultural Views Toward Management In-Class Debate Fill-in Work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40 -42 Additional Read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it Eight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Lesson 15 Intercultural Perception Text A Shakespeare in the Bush Text B The First Lesson at University Fill-in Work Pair Work Survey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43 -45 Additional Reading How We Measure Other People's Corn Lesson 16 Culture Shock and Adaptation Text A Living in Two Cultures Text B Culture Shock Interview Task Group Discussion Writing Task Cases for Further Study: Cases 46 -48 Additional Reading Think Locally, Act.Globally Acknowledgement

㈢ 從中西比較,看封建中國的衰落

英、法、德有個共同點,就是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通過革命,傳統的封建制度被消滅,資產階級走上政治舞台,解放了生產力。其後通過兩次工業革命,又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資本主義強國在積極發展本國經濟的同時,還對外擴張掠奪了大量資本。

相比之下,中國雖然在明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是腐朽的封建枷鎖一直難以打破。在落後了200年後最終隨著列強入侵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而且清政府閉關鎖國。妄自尊大,而斷絕與外界的文化往來是非常危險的,使國家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相脫離並最終落後於世界。
對內壓迫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是中國政府自古以來形成的錯誤。當然,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重農抑商是符合國情的。但到了明清時期,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卻是在農業已經很繁盛的情況下被繼續打壓,耽誤了我國民族工商業的誕生和發展,使國家的經濟、實力落後於世界。

西方國家的封建社會不過4,500年時間,而中國有著1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所以在社會變革中,西方的制度能較快轉變和中國久久不能,就是因為地主階級的力量太強了。

㈣ 科舉制度與文化的關系

中國古代科舉制是選官制上的新發展,是中國封建政治的一項偉大創舉。科舉製作為制度文化現象,確實在中國歷史上發揮過積極作用。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說:「科舉制度給過我們一種遠年的浪漫,一種理性的構想,似乎可以用一種穩定而周全的制度長年不斷地為中華民族選拔各級管理人員。盡管這種浪漫的構想最終不成樣子,但當二十世紀的人們還沒有構建起一種科學的選拔機制,那就還沒有資格來嘲笑它。」這無疑是一種較為客觀而通達的認識。

科舉是一種制度,但更是一種文化,我們把它稱之為「科舉文化」。對於科舉制度,當然可以作多方面的研究和討論,但我們在更多地對它作制度方面的關注和析說的時候,卻相對忽視了對它的文化關注。以往的一些學人由於重在科舉制本身的研究,或兼及與文學的關系,但並未對科舉的文化意義作足夠的理解和拓展,而往往出現許多偏狹的認識。科舉文化包容了內在與外在的兩種文化屬性,並由此對文學產生影響,而於林林總總的士人精神存在與文學現象中得以表見。所謂科舉文化的內在屬性,指的是科舉考試內容具備了儒學的與文學的性質,即狹義的文化特質;而科舉文化的外在屬性,指的是由科舉而形成的政治導向性與社會、文化等價值觀,即具有了廣泛的文化特性。科舉文化的內外屬性的湊泊,構成了科舉文化的整體。這一整體又營造了文人及文學賴以成長的文化氛圍與環境。
科舉制度是在中國古代特定的政治、思想及文化背景下逐漸產生、發展、成熟的,並因而形成了獨特的內涵與形式特色。它所顯示出來的精神觀念和特異色彩,又深刻地影響乃至再造了中國文化。世界上還沒有哪一種制度造就了如此龐大的文官隊伍。黃仁宇先生曾經把秦漢以降「二千年而弗能改」的中國封建社會結構,作了一個通俗而又形象化的比喻,說是好像美國的所謂「潛水艇加肉麵包」,「上面是一塊長麵包,大而無當,此即是『文官集團』;下面也是一塊長麵包,大而無當,即成萬上千的農民,其組織以純朴雷同為主;中層機構簡單,傳統社會以尊卑男女長幼作法治的基礎,無意增加社會的繁復。上下的聯系,倚靠科舉制度。」以文官集團為核心的文官政治的形成,使得統治機構中集中了一大批有高度文化修養的文化人。作為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文化代表的知識分子的面貌、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科舉制度塑造出來的。因而,從科舉與文學關系審視和研究中國古代文人及文學現象,就無疑會更能鮮活和切實地貼近文人及文學本身,把握他們的生活道路、思維方式和感情形態,展現他們賴以活動的文化背景,從而在更深廣的范圍來認識古代文學及其發展狀貌。
科舉文化與文學的關系是復雜的。不管古代的文人是出入於科舉,抑或是遠離科舉,甚至否定科舉,但最終都無法逃離這一文化氛圍的籠罩。歸屬與反叛其實都是一種「影響」,雖然其價值評判大相徑庭,但「對象」畢竟是同一的。由此,我們想到文學研究上應該建立一門「影響學」,來進行科學的理論探討或實踐批評,以避免文學研究上的簡單、片面。
我們覺得,從科舉文化的視角來審視文人及其文學現象,其學術意義非常重大。
首先,可以突破時代背景、作家小傳、作品評價的板塊格局,揭示創作主體與作品的直接聯系。
在文學研究領域,方法與觀念的更新轉變,顯得愈來愈重要。以往的時代背景、作家小傳、作品評析的研究格局,固然有它的意義,也解決了文學中的一些基本問題,但劃界太清,使三者之間的關涉令人有懸隔之感,失之於籠統汗漫、游談無根。時代、作家、作品究竟是怎樣緊密聯系起來的,恐怕這在實際上是非常復雜的。而文學的文化研究方法,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可能。作為文化的科舉,它是聯繫世風、士習的最佳中介,也與文學創作建立了較為切近的聯系。如杜荀鶴,為了科舉及第而積極行卷,幾乎行遍天下,這不能不影響到他的生活、思想和創作。再如蒲松齡,他一生科場失意,到老鄉試未能通過,其孤憤狂痴寄寓筆端。可以說,《聊齋志異》所展現的就是這位落魄秀才眼中的世界。當然,科舉只是研究古代文學的切入點之一,並不能說它是打破時代、作家、作品板塊格局的唯一途徑。然而,似乎可以這樣認為,它確是一種最切實、最重要的文化視角。
其次,追索營造特定歷史階段的文化時空,透視作家的整體精神風貌。
中國古代的作家都生活於特定的歷史文化時空當中,在這一特定歷史文化時空中思考、創作。由於時代的睽隔、歷史的變遷,白雲千載,哲人其萎,我們想完全置身於那一時代的現實中以古人特有的情感去感受周遭的一切已成痴想。我們已無法完全復活一個唐朝,去繁華的長安街上領略磊落唐風;我們也無法完全復活一個宋朝,去不夜的汴京城裡觀賞萬家燈火。然而,這一缺憾可以通過對當時的歷史文化的考察及對文學作品的文化說解獲得一定補償。科舉制度驅動無數文人負笈遠游、求學應舉,這無疑造成了文士的大量流動。譬如唐朝舉子紛紛來到長安,穿著白麻衣行走在長安街市上。他們的大多數帶著強烈的科舉仕途慾望聚集到這里,懷著新奇與激動打量著這座繁華雄偉的帝都,登第的喜悅與落第的沮喪形諸歌吟,春風得意與鎩羽還鄉決定了他們人生的不同去向。唐詩中即反映出這些文士的情感潮汐,頗堪吟味。這不是文學的懸想,而是歷史的真實。在充分佔有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理性演繹,認真切實地把握每個作家的生活空間,這無疑會更能充分了解和發掘作品的思想內蘊與情感內蘊。
如上所說,科舉不只是一種制度,它更是一種文化。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制度文化塑造出了不同時代的文人的精神風貌。唐代科舉制度初創,這一新的選官制度刺激了廣大庶族寒士從政入仕的強烈慾望,使唐代文人昂揚奮發、豪邁奔放;宋代科舉幾乎成為文人唯一的入仕之途,且出路更優,使宋代人飽讀詩書、博雅風流;元代科舉幾經廢立,且極不平等,使元代文人整體沉淪,他們充滿絕望、憤懣,與倡優為伍,以浪子自命;明清科舉以八股取士,科舉成為牢籠志士、驅策英才的專制工具。這時的文士多在一燈如豆下寫作或背誦八股時文,空疏而迂腐。當然,這里所描述的只是某一時代的總體傾向,但一代文學風貌,莫不與此相關。
第三,可以深入拓展對作家群體、詩派及文派的研究理路。
現代文學理論為我們研究古代作家群體及流派提供了宏觀方法,給予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其作用不容抹煞。然而,如果一味作架空的分析,而不結合中國古代作家群體或流派的特殊生成狀態來考慮問題,就不免空泛,或得出不合文學實際的錯誤結論。科舉制度的建立,在一種新的方式上加強了文人隊伍的聚合。如座主與門生的關系、同年關系、師弟子關系,等等,這些關系都有可能導致文學集團或文學流派的衍生。這是具有原生態的文學現象。它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合於現代的文學理論模式,但確是古代文學發展的實際。
在這方面,歷史研究似乎走在了文學研究的前列。何冠環先生有一本小書,其題目為《宋初朋黨與太平興國三年進士》。作者從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胡旦榜進士這一角度切入,析論了他們與宋初朋黨的關系。
這一視角頗為獨特,也頗具眼光。這種考察符合北宋朋黨的真實面目,這種切入角度對文學研究也有啟示意義。由此,我們來看古代的文學集團或流派,有些情形就與科舉密切相關。就唐宋古文運動看,它在文學史上的巨大貢獻和作用,已為許多學人注目並加以研究。那麼,唐宋古文運動何以能夠興起,其組織方式是什麼,原因可能很多。但我們覺得,一個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科舉。韓愈不顧流俗的排侮非笑,而以師道自任,成就了一批「韓門弟子」,這些人大都成為古文運動的中堅。所謂韓門弟子,就與科舉行卷之風相關。以師弟子關系為組織形式,是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的關鍵。他著《師說》要恢復古代從師之道,其用心也就十分顯明。有意味的是,這一組織方式為北宋文人所承繼,宋代的許多古文家都強調師道,就是一個明證。此外,如明清科舉的鄉試、會試與文學集團的形成也有著一定的關系,這方面已有人做出研究。這種視角與取向,無疑會促使我們以更為切實的態度,拓展思路,獲得學術的新視野與新維。
第四,有助於加強對創作主體的自我文化關注的考察及以科舉文化為題材的文學作品的系統研究。
傅璇琮先生就一再強調要加強古典文學研究的文化意識,提出了歷史文化研究方法。他指出:「人們認識到,不能孤立地研究文學,也不能像過去那樣把社會概況僅僅作為外部附加物貼在作家作品背上,而是應當研究一個時代的文化背景及由此而產生的一個時代的總的精神狀態,研究在這樣一種綜合的『歷史———文化』趨向中,怎樣形成作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從而產生出一個時代以及一個群體、個人特有的審美體驗和藝術心態。」(《日晷叢書》總序)傅先生自己也正是這樣進行學術研究的,他的《唐代科舉與文學》就是採用歷史文化研究方法的範例。他有意識地溝通歷史與文學,在充分考察那一時代的文化背景上來研究唐代士子的生活道路、思維方式和心理狀態,以及相聯系的時代風貌與社會習俗。[4]這種研究實際上是以人為軸心的文化研究,它所關注的是作家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情感狀態,並使這種生活方式、文化心理與情感狀態在某種歷史文化背景上得以凸顯。科舉制度是切入文人核心的最佳視角之一。「科舉制度產生於7世紀初,一直存在到20世紀的頭幾年,足有1300年的歷史。有哪一項政治文化制度像科舉制度那樣,在中國歷史上,如此長久地影響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思想面貌和感情形態呢?……研究中國封建社會,特別是研究其文化形態,如果不著重研究知識分子的歷史變化,那將會遇到許多障礙。」[5]知識分子的歷史變化與科舉制度的聯系如此緊密。通過科舉制度,可以考察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思想面目和感情形態,這確實是歷史文化研究的一種最佳方式。
然而,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從知識分子對科舉制度的認識、態度中,又可以看出創作主體的自我文化關注,以更進一步透視文人的精神世界。這種自我文化關注,主要表現在科舉文學當中。對這一大宗文學作品,我們以往似乎未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些作品除表現士子功業意識、濟世情懷外,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窺見士人的自我情感體驗及對自身的文化思索。譬如唐代落第詩很多,有自陳落第的,還有慰人落第的,情調大多黯然,由此可透視唐代文人情感世界的另一面。戲曲小說中對士人自身的展示更加充分。如唐傳奇中,「婚」與「仕」的矛盾,揭示出當時進士階層普遍的悲劇心理,是士人意識的集中體現。明清時期,對士文化的描寫與反思之作出現,其思想內蘊更為深刻。總之,如果對科舉文學系列進行全面清理,有一完整認識,那麼,我們對一些文學現象本身的研究可能會更為深刻而切實了。

㈤ 中國當前的俗文化產生的背景

中國古代史中提到,宋朝文化上,一個突出特點是由貴族文化向庶民文化的轉變,原因如下: 1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宋代城市廢除了市坊制度,民居與商行商鋪連成一片,更加便利了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商品經濟的活躍,為市俗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歌館酒樓茶肆、瓦子勾欄等應運而生,這些都是市俗文化的滋生之處。宋代市俗文化本質上是一種商業文化。而在瓦子勾欄娛樂場中,各類藝人許多還扮演著商人角色,花樣翻新,風格變化,都潛在地以吸引觀眾、追逐贏利為目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話本小說,其「尚奇」傾向,本身即是藝術表現需要,更有捕捉聽眾獵奇心理的商業目的在其中。為了強化和維持與聽者的這種直接聯系,在尚奇的基礎上,說書藝人便採取故事套故事、設置懸念的技術手段,故事發展到關鍵時刻會戛然而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句經典成為小說的標志性語言,也顯露了通俗文學商業運作的痕跡。即是在宋代城市這些充滿商業氣息和競爭的場所里陶冶出了光彩奪目的服飾、茶酒飲食、民樂歌舞、戲劇、說唱曲藝等文化佳珍。
2市民階層的壯大宋代市民階層迅速壯大,市俗文化有其穩定而龐大的文化消費者。城市戶口的增加,使市民開始從農民中分離出來,另立戶籍,如法律規定,各縣的稅租賬中,須開列「坊廓、鄉村主戶丁各若干,客戶丁各若干」市民從農民中分離出來,另立戶籍,表明市民階層作為一個獨立的群體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存在。這個社會群體雖然地位還較為低下,但他們相對集中,還有一定的經濟來源,因此他們一旦崛起、壯大,便要在精神上尋求一種適合於自己的文化娛樂活動,以此來調整自己因繁忙的商品交易活動而帶來的精神上的匱乏。於是,那些為市民階層所喜聞樂見的、野俗而帶有活力的文化娛樂便興盛起來,成為市民階層追逐的目標。
3科舉制度宋代科舉制度的改革,使大批寒門出身的知識分子進入上流社會,使世俗化的審美標准得以在上層社會確立。宋朝建立後,鑒於前朝「登科名級,多為勢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的弊端,對選才用人的科舉制度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不僅廢除了唐時由當朝顯貴「公薦」舉人的慣例,而且打破了唐時科舉考試的門第限制,廣開寒門讀書人的通道。如太宗淳化三年,朝廷下詔規定:「國家開貢舉之門,廣搜羅之路„„如工商、雜類人內有奇才異行,卓然不群者,亦許解送」。到了南宋,甚至那些「獰干、黥吏之子」以及「以屠殺為業」者,亦可成為舉人。這種不問家世、門第的科舉制度,就為社會各個階層的知識分子進入仕途敞開了大門,改變了以前門閥世族「雖朝代推移,鼎遷物改,猶昂然以門第自負,上之人亦緣其門第而用之」的狀況,一大批下層士人得以通過科舉進入上流社會,並且成為官僚隊伍的主體。正如宋人所說:「今天子三年一造士,雖山野貧賤之家,子弟苟有文學,必賜科名。」「今世之取人,誦文書,習課程,未有不可為吏者也。其求之不難,而得之甚樂,是以群起而趨向之。凡今農工商賈之家,未有不舍其舊而為士者也。」據孫國棟先生統計,北宋入《宋史》的官員有46.1%來自寒族,而晚唐入新、舊唐史的官員中寒族比重僅佔13.8%。而陳義彥的研究則表明:在《宋史》有傳的北宋1953人中,兩宋平民或低官出身而入仕者,佔55.12%;北宋一至三品官中來自布衣者約佔53.67%,且自宋初逐漸上升,至北宋末已達64.44。大量的下層士人進入上流社會,不僅使上流社會的出身成分發生了變化,促使官僚集團由貴族士族型向文人學士型轉變,而且給上流社會帶來了不同於以往門閥士族的審美情趣,使這些來自下層社會的世俗文化因官僚集團構成成分的變化而得以在上層社會確立起來。

㈥ 佛教的傳入和教道的興起

一、佛救向中國內地的傳播 佛教傳進中國內地,是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對傳進的具體時間,說法很多,學術界一般認為,漢哀帝元壽無年(公元前 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經,當為佛教傳入漢地之始。此說源於《三國志》裴松注所引魚豢的《魏略·西戎傳》: 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廬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回復立(豆)者,其人也。《浮屠》所載臨蒲塞、桑門、伯聞、疏問、白疏問、比丘、晨門,皆弟子號。 大月氏於公元前130年左右遷入大夏地區,其時大夏已信奉佛教。至公元前1世紀末,大月氏受大夏佛教文化影響,接受了佛教信仰,從而輾轉傳進中國內地,是完全可能的。 在佛教界,則普遍把漢明帝夜夢金人,遣使求法,作為佛教傳入中國的開始。此說最早見於《四十二章經序》和《牟子理惑論》。《理惑論》說: 「昔漢明皇帝,夢見神人,身有日光,飛在殿前,欣然悅之。明日,博問群臣,『此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之曰『佛』,飛行虛空,身有日光,殆將其神也。於是上悟,遣使者張騫、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於大月支寫佛經四十二章,藏在蘭台石室第十四間。時於洛陽城西雍門外起佛寺,於其壁畫,千乘萬騎,繞塔三匝。又於南宮清涼台及開陽城門上作佛像。明帝存時,預修造壽陵,陵日顯節,亦於其上作佛圖像。時國豐民寧,遠夷慕義,學者由此而茲。《四十二章經序》所記與此大同小異,但都未說明感夢求法的確切年代。袁宏《後漢紀》及范曄《後漢書》等正史,亦未記其年月。後來則有水平七年(《老子化胡經》)、十年(《歷代三寶記》、《佛祖統紀》)、三年(《漢法本內傳》)、十一年(陶弘景《帝王年譜》)等多種說法。至梁《高僧傳》,更稱漢明帝於永平中遣蔡情等往「天竺」求法,並請得攝摩騰、竺法蘭來洛陽,譯《四十二章經》,建白馬寺。於是佛、法、僧完備,標志著佛教在漢地真正的開端。 但是,這類記載不僅神話成分居多,內容也相互矛盾。事實上,《後漢書·楚王英傳》記,永平八年,佛教在皇家貴族層己有相當的知名度,不必由漢明帝始感夢求法。 此外,還有漢武帝時傳入說。《魏書·釋老志》記,漢武帝元狩年間,霍去病討匈奴,獲休屠王金人,「帝以為大神,列於甘泉宮。金人率長丈余,不祭祀,但燒香禮拜而已。此則佛道流通之漸也。」此說原出南朝宋王儉託名班固撰之《漢武帝故事》,國內學者一般持否定態度,但海外有些學者認為可信。 總之,根據信史胸記載,佛教傳入漢地,當在兩漢之際,即公元前後。它是通過內地與西域長期交通往來和文化交流的結果。 從兩漢之際到東漢末年,約200多年,是佛教在中國的初傳時期。它經歷了一個反復、曲折的變態過程,終於在中國特定的社會條件和文化背景上定居下來。 西漢末年,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激化,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王莽托古改制,不但沒有緩和階級對立,反而激起了全國范圍的農民起義,西漢王朝最終為劉秀的東漢王朝所取代。在意識形態上,董仲舒草創的讖緯神學,由於國家實行五經取士,處處需用圖讖論證皇權的合理性,以致經學與妖言,儒士與方士攪混不清。王莽改制用圖讖,劉秀取國也用圖讖,圖讖成了兩漢的官方神學,既是文人做官的門徑,也是鞏固政權或奪取政權的輿論工具。史載第一個接受《浮屠經》的是漢哀帝時攻讀《五經》的「博士弟子」,同當時的這種風氣是相適應的。 《後漢書》關於楚王英奉佛的記載,有助於了解佛教在這 種大背景下的具體情況。 楚王英是漢明帝的異母兄弟,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王,二十八年(52年)就國。《後漢書》本傳記:「英少時好游俠,交通賓客。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永平八年(65年),「詔令天下死罪皆入縑贖。英遣郎中令奉黃縑白紈三十匹詣相國曰:託在蕃輔,過惡累積,歡喜大恩,奉送縑帛,以贖愆罪。國相以聞。詔報曰: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明帝將此詔書傳示各封國中傅,明顯含有表彰和推廣的意思。後來劉英廣泛交結方士,「作金龜玉鶴,刻文字以為符瑞」遂以「招聚姦猾,造作圖書」,企圖謀逆罪被廢,次年,在丹陽自殺。 結交賓朋(多是方士),造作圖讖,起碼在光武諸王中是很流行的。像濟南王康、阜陵王延、廣陵王荊等都是。但他們製造的圖讖,已不再作為「儒術」,而是當作黃老的道術;早先側重附會《五經》,也轉向了「祠祭祝詛」。楚王英對「浮屠」的「齋戒祭祀」,是這種活動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見,佛教在中國內地是作為讖緯方術的一種發端的。 漢明帝對於楚王英一案的追究很嚴,株連「自京師親戚諸侯州郡豪桀及考案吏,阿附相陷,坐死徙者以千數」。諸侯王作讖緯方術,直接成了大逆不道的罪狀。自此以後近百年中,史籍不再有關佛教在中土傳播的記載,顯然,也是這次株連的結果。 自和帝(89—105)開始,東漢王朝在階級對立的基礎上,又形成了外戚、宦官和士族官僚三大統治集團的長期斗爭,至桓、靈之世(147—189)達到頂點,最終導致了黃巾起義(184),東漢皇權陷於全面崩潰。佛教在這種形勢下,有了新的抬頭。 但作為東漢官學內容之一的天人感應,包括圖書讖緯、星宿神靈、災異瑞祥,始終沒有中斷過,皇室對方術的依賴也有增無已。漢章帝(76—88)繼明帝即位,賜東平憲王蒼「以秘書、列仙圖、道術秘方」。神仙術已為皇家獨享,所以也當作最高的獎賞。到了漢桓帝,更有了明顯的發展。他繼續楚王英的故伎,在「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或言「飾華林而考濯龍之宮,設華蓋以祠浮圖、老子」。其目的,一在「求福祥」,「致太平」,一在「凌雲」而成仙。佛教進一步被王室視作崇拜的對象。 然而,佛教自身在這個時候已有了義理上的內容。延熹九年(166),襄楷疏言:「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又說,「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欲去奢」。這是早期佛教禁慾主義的標准教義,在傳說為明帝時譯出的《四十二章經》中,有很集中的反映。 《四十二章經》是譯經還是經抄或漢地所撰,以及它成於什麼年代,近代學者有很不相同的意見。但它的部分內容,在襄楷疏中已有概略地表現,則沒有疑問。此經從「辭親出家為道」始,始終貫徹禁慾和仁慈兩條主線,與襄楷的主張全合。其中言「樹下一宿,慎不再矣」,與襄楷所說「浮屠不三宿桑下」,都是佛教頭陀行者(苦行遊方者)的主張;又言天神獻玉女於佛,佛以為「革囊眾穢」,襄楷疏中也有完全相似的說法。因此,漢桓帝時重新出現的佛教,已經具有了出家遊方和禁慾仁慈的重要教義。但在形式上,與道教的結合比同五經讖緯的結合更加緊密。襄楷本人是奉行於吉「神書」的,此「神書」,「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即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的原本《太平清領書》。襄楷引用佛教的上述教義,主要在於論證「興國廣嗣」的正確之道。他特別提到當時的傳說:「或言老子入夷狄為浮屠」,把產生於古印度的佛教說成是中國老子教化夷狄的產物。這意味著佛教處於依附道教的地位。 桓靈之世,經過兩次黨錮(166—176)和震撼全國的黃巾起義,接踵而來的就是董卓之亂,軍閥混戰。連年戰火,災疫橫生,人民處在死亡線上,痛苦、無望的陰影,籠罩社會各個階層。這在社會思潮上,引起了重大變化。首先,兩漢神學化了的綱常名教,即獨尊的儒術,受到了嚴重的沖擊,漢桓帝在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就是對儒術失去信心的表現;黃巾起義奉《太平清領書》為經典,張魯的五斗米道用《老子》作教材,廣大的農民唾棄了官頒的《五經》;在官僚和士大夫層,名教禮法或者成了腐朽虛偽的粉飾品,或者為有才能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所輕蔑。兩漢正統的文化思想已經喪失了權威地位,社會醞釀和流行著各種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其中不少可以與佛教產生共鳴。所謂「名不常存,人生易滅」。以「形」為勞,以「生」為苦之類的悲觀厭世情緒,以及由避禍為主而引生的不問是非的政治冷淡主義和出世主義等,更是便於佛教滋長的溫床。 此外,與圖讖方術同時興盛的精靈鬼神、巫祝妖妄等迷信,也空前泛濫,為佛教信仰在下層民眾中的流傳提供了條件,加上統治階級運用政治和經濟手段的誘脅,在漢末的某些地區,使佛教有了相當廣泛的群眾基礎。《三國志》和《後漢書》均載,丹陽(安徽宣城)窄融督管廣陵(江蘇揚州)、下邳(江蘇宿遷西北)、彭城運槽,利用手中掌握的糧食,起大浮屠寺,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又以信佛免役作號召,招致人戶五千餘,「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者且萬人」。 從西漢末年到東漢末年的二百年中,佛教從上層走向下層,由少數人進入多數人,其在全國的流布,以洛陽、彭城、廣陵為中心,旁及穎川、南陽、臨淮(即下邳)、豫章、會稽,直到廣州、交州,呈自北向南發展的形勢。

㈦ 中國古代漢服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古時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其制,詳見《禮記·深衣》。最要者為「續衽,鉤邊。要縫半下。格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拙之及肘……袂圓以應規,曲夾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馬端臨《文獻通考·王禮考·君臣冠冕服》雲:「按三代時,衣服之制,其可考見者,雖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廣。玄端則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則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至於深衣,則裁製縫衽,動合禮法,故賤者可服,貴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養老,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視私,庶人服之以賓祭,蓋亦未嘗有等級也。端衣不削幅,不邪殺,不圓袂,不繼掩,不侈袂。其衡長八尺八寸,每幅長廣皆二尺二寸,四角方正,故謂之端。其裳,前三幅,後四幅,要有辟積無數,謂之唯裳。古人有「朝玄端,夕深衣」。「(參考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松,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製成,叫「革帶」。這時出現了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飾標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樣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基本沿襲戰國時期。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秦漢時期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稱為「褌」)。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魏晉南朝時期,男子的服裝有時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㈧ 我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請具體 舉例,謝謝了

一、文化精神的意旨
所謂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佔主導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觀念
。文化研究一方面離不開廣義的文化這個寬闊背景,另一個方法論原則
,即可從特定文化的中心觀念入手,以期真正深刻地把握整體文化的本
質特徵。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文主義。中國文化中的人本主義傳統,以民為本,重視道德倫理
,履行義務,對維系社會正常運轉、人際和諧和提高人生修養等方面都
具有積極意義,但也存在著重人倫輕自然、重群體(家族)輕個體的傾
向的消極因素。
儒道互補。總體上看,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道兩家思想為主幹,並
形成互補之勢。儒學對中國傳統文化乃至整個社會生活都有著廣泛而深
遠的影響,尤其對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倫理道德、文化教育、風俗習慣
、國民精神等方面的影響至為深遠。道家、道教對中國傳統哲學、文學
、藝術、科技、宗教、醫葯、體育等領域有著相當廣泛的影響。傳統士
大夫的「達兼窮獨」的人生價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剛柔相濟的品格等
等,都是儒道互補在中國文化精神中的具體體現。
以和為貴。「持中貴和」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思想觀
念,而且也培育了中華民族的群體心態。它的積極作用和影響是主導方
面,對保持社會穩定和發展,對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維護,有著積極
作用。
實踐理性。所謂「實踐理性」,主要體現為一種重現世、重實踐、
重事實、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價值取向。實踐理性對中國文化精神和民
族精神的影響至為深遠,在實踐中也帶來了雙重效應,但積極效應佔主
導地位。

說到中國傳統文化,在有些人大腦子里並不是一個清晰的概念。要了解這個概念我們首先來說一說文化的定義。有人把這個定義從兩方面解釋:1.老百姓的理解 老百姓對文化的理解就是,這個人書讀得多,這人就有文化。2.權威的解釋 對文化的一個詮釋,需要去看一些比較權威的書,比如《辭海》、《辭源》,它對文化這兩個字具有比較准確的定義:人類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這跟老百姓的理解不同,它將「文化」提升到了「生存」的問題上。文化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有古代文化、現代文化、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戰爭年代,也有戰爭年代的文化。比如,游擊戰文化、陣地戰文化、正規戰文化、海陸空三軍的戰爭文化。五四時期,有人又提出了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把中國文化批得一文不值。一切都唯西方是舉,只知有西,不知有東,已經成為時尚、成為潮流。
劉夢溪教授認為從廣義角度看, 文化應該指一個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及其價值系統;從狹義的角度看,可以指人類的精神生產及其成果的結晶,包括知識、信仰、藝術、宗教、哲學、法律、道德等等。因此廣義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指中國傳統社會中華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及其價值系統。
說起中國傳統文化,大家都津津樂道它的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甚至它的糟粕部分思想文化領域也有其精華部分,譬如民本思想(但我認為那還是明君明臣的產物)。我也很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中國古典文學,古典音樂都是我的最愛。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傳統社會發展緩慢還有其他一些綜合因素,比如皇權過重,統治者虛驕、妄自尊大等等。還有更主要的,是長期只知有中國,不知有世界,等到江河日下、國將不國的時候,總算知道有世界了,又囿於傳統、不肯放下架子」(劉夢溪)這些都是歷史的垃圾,而中國的老百姓生活在其間長達兩三千年時間,受這種專制思想毒害何其至深是不言而喻的了。就是毛澤東這樣的人,也沒有逃脫被中毒的命運。所以一種先進的文化應該是看它能不能與時俱進,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而不是「囿於傳統、不肯放下架子」。中國民主文化土壤薄弱,老百姓素質不高,民主意識不強,法治觀念淡薄。中華民族的復興,唯有大力宣揚民主和法制,開啟民智。因此,民主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嚴重缺失,國人需要補上這一課!

4談談你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收獲及意義:
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於該民族的經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是以否定、割斷自身的歷史文化傳統作為指導思想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經典是過時的、有害的,盡管他們的經典中也同樣有糟粕。但不少中國人卻經常有這樣的沖動和行為。

當前的傳統文化熱源於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歸,是對數度全盤西化浪潮的撥亂反正,也是對現實冷思考的結果。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來越成為作為民族自我認同和國際形象的標志。立足自我,對外來文化資源進行全面、深層次的整合日顯緊迫。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內涵和實質意義日益突現,已成為民族發展、社會進步的內驅力。

把文化看作一種國際競爭力,這是新一屆中國領導人放眼21世紀全球競爭而作出的一個戰略判斷。文化建設不僅是歷史的傳承,更是在競爭壓力下,主動的選擇和開放的創造。

從社會的層面來說,中國傳統文化強調道德自覺與理想人格,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個人身心之間的平衡和諧,在治國安邦、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留下了豐富的寶貴遺產。

而對於個體而言,文化能在個人的心靈深處形成勢能,定向地釋放與發揮,理智保持與直接慾望的距離,支撐起人們的精神空間,引導人們超越自我,溶入整體,成就事業。而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獨具中國特色的修身養性的學問,為任何一個民族所未見。

資料二:一、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世紀各國都在不斷的了解中國,特別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東方智慧開始風靡世界。很多國家都開設了孔子學院,學習中國的儒家思想,並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孫子兵法》--世界最早的軍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當世界都認可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不是更該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嗎?二、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哲學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雖然是幾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學及做人的根本是不會變的,老祖宗幾千的文化與思考的積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針。三、我們的祖先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生活相結合後,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如武術、飲食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將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國的文化底蘊。
中國大學擴招已經有些年頭了,大批的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奔向了社會。他們將成為中國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這些充滿了東方智慧的學子將會把中國帶到世界舞台最閃耀的位置。

㈨ 對中國傳統文化背景的看法

中國從秦開始,統一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封建帝制社會。皇帝不僅僅是國家象徵更是權利中心,更是極致壟斷的皇權。這個時候,風骨理想大義隨著極致的權利逐漸爛掉了。而精髓的傳統文化也逐漸腐朽。逐漸醜陋不堪。

而日本,皇帝是象徵,少有實權,下面是由大的諸侯當幕府,幕府下面有大大小小的小諸侯。形成一種穩定且血液不斷新鮮的政治結構。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說日本的封建社會權利沒有極端地壟斷,沒有絕對的壟斷意味著有了競爭,相對性的競爭的意思在裡面。而事實也證明,日本的革命正是下面的諸侯有感於亡國危機推翻了幕府。看過日本的電影,十三刺客,他們更像中國春秋時代的門客,僅僅因為一個封建專權者濫殺無辜,荒淫,就組織13武士刺殺了他。給我的感覺這不像一個封建社會。這是一個充滿理想,充滿大義,不屈,道義的社會。雖然社會的結構是封建的。而正是這種本質的不同驅使著日本後來的自我革新,日本的封建社會絕對不同於中國封建社會。他們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古代中國在封建集權帝制下,絕對的權利,絕對的無所顧忌的奢靡荒淫,一步步荒淫到底,傳統文化也隨著生活隨著社會的政治面貌從偉大的春秋戰國跌入谷底,乃至到了滿清末期那副吃人社會的樣子。所謂的大義,所謂的理想,也只能從古書上看到。我們只能好奇地看著乞奇怪的不開竅的古人。日本靠自我革新完成轉型。而中國不得不靠受不了的底層人民的反抗來完成革命。

我深刻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我仍然覺得文化沒有錯,中國傳統文化是璀璨的,他們沒有錯。相反他們是非常有寶貴的。錯的是極致的封建帝王專權。這也給我們深思。

㈩ 中國的歷史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A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國歷史上以個體農業經濟為基礎,以宗法家庭為背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核心的社會文化體系。她是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她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她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A%A這一段是近400字的版本。%A%A%A中華民族在創造燦爛中華文明的過程中,經過五千多年的錘煉和洗禮,形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傳統文化。學者顧冠華認為「中國幾千年文明發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環境、經濟形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的作用下形成、積累和流傳下來,並且至今仍在影響當代文化的『活』的中國古代文化。它既以有關的物化的經典文獻、文化物品等客體形式存在和延續,又廣泛地以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倫理道德、性格特徵、審美趣味、知識結構、行為規范、風尚習俗等主體形式存在和延續。」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則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積淀的精華,蘊含著推進中國社會發展的哲學思想、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也為每一位中華兒女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精神資源和文化背景。%A 李瑞環同志深刻指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中華民族的形成、繁衍、統一及其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有責任把祖先留下的這一極其豐厚、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整理好、繼承好,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造、有所前進。」%A一、傳統文化的內涵、特點及其兩重性%A(一)傳統文化的內涵及其特點%A1.傳統文化的內涵%A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大概念,是由傳統、文化兩個小概念組合而成的。所謂「傳統」,從文化學角度詮釋,是指世代傳承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社會歷史因素,如逐代延續的思想道德、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制度規范等。【l J「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本指「文治教化』』,與武力征服相對舉。《周易.賁卦》(《彖傳》)說:「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被看做是文化的原始提法。然而我們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詞,其含義與古代不盡一致,它是19世紀末期通過日文轉譯從西方引進的。1871年,英國學者泰勒在他發表的《原始文化》一書中給文化下了一個著名的定義:「所謂文化,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包括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而獲得的其他任何能力、習慣在內的一個綜合體。"【2】中國的學者一般都採用《辭海》對文化的界定:「從廣義上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作為一種觀念形態的東西,總是處於流變與整合過程中。因此,並不是所有歷史上出現過的文化都可稱之為傳統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價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積淀、保存、延續下來,成為後世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將這些具有重要價值、具有生命活力因而得以積淀、保存、延續下來的文化稱之為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就是指根植於中華大地肥沃土壤之中,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中華民族之間具有穩定形態的,世代傳承並影響整個社會歷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體系。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學說之外,還包括歷史、文物、書法、服飾、陵墓、醫學、農學、天文、地理等古籍文書。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結晶,但它並只是博物館里的陳列品,而是有著鮮活生命的東西。「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一方面具有濃厚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強烈的現實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制約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3】我們這種傳統文化,是在世界文化叢林中獨樹一幟的最悠久的文化,它不僅過去在推動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過程曾經起過巨大的作用,而且對整個世界文化發展也起過重大的影響作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中,也一定會發揮其強大的推動作用。%A2.傳統文化的特點%A中國傳統文化有各種表現形態,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倫理道德為核心,以儒家倫理中心主義為出發點的信念。中國傳統倫理政治思想,不僅決定了中國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決定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特徵。【4】除了倫理政治型文化這一總的特徵之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以下特點:%A(1)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A中國傳統文化綿延不絕,形成了世界上極具生命力的文化傳統。在人類6000年的文明史上,只有中國文化按照自己的軌道不問斷地運行一直到今天。而其他國家大多出現過斷層,有的甚至走向消亡。中國文化歷經艱辛,在數千年的發展中經歷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發展,以漢民族文化為主體、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逐漸融合其他少數民族文化和周圍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發展態勢。已深深地融進全體華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之中,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特別是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影響社會歷史發展,支配人們思想行為和日常生活的強大力量。它對於民族的生存與延續發揮著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同時對於外來文化有著寬厚的包容性和強大的同化力。%A(2)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的顯著特點和特徵,滲透著古老東方民族的聰明和智慧。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雖然說是傳統但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各個國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動中,相互學習、相互吸收而不斷充實發展自己。這種發展,是相互融合,使自己更加完美、更具有自己國家民族的特色。隨著漫長的歷史交往,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日益發展成「合而不同」的融合,逐步成為多元統一體的全球文化。正如一位大學者說的,越是民族性的東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失掉了民族性的東西,就說不上什麼世界性、全球性。因為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的統一體,離開多元化、統一體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在發生、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中,以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視野,融合了我國各民族文化、外來文化的優點和長處,逐步豐富完善了自我。隨著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儒家孔子的「天下觀",道家老子、莊子的「自然觀"精神已在世界學術界廣為傳播。%A(3)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A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前代文化遺產的價值,充分宣揚傳統本身得以存在和流傳的合理性,雖然它也有起伏跌宕,並多次面臨挑戰,但一次又一次表現出巨大的再生能力。它在一個漫長而曲折的形成過程中,經歷了無數個後人繼承前人又發展前人,虛心學習前人又豐富前人,依據時代需求又超越前人,這樣一個周而復始、連續不斷的接力運動,付出了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斷補充、不斷完善成熟起來的,來之不易。%A(二)傳統文化的兩重性%A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華民族創造了著稱於世的文化。其中儒家文化的發展及演變是貫穿於中國古代文化的主線。就內容上說,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靜無為、以退為守,法家的循名責實、信賞必罰,這三者構成中國古代文化的三位一體基本要素,浸透於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其基本價值系統是以儒家體系為主幹,同時又兼容道、法、墨等諸子百家之長。但它並不是珠璣而是混有沙石。因此,對這份遺產既不能完全拋棄,又不能全盤搬用,必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批判繼承,推陳出新,創造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化。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絕不能無批判地兼收並蓄。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但是這種尊重,是給歷史一定的科學地位,是尊重歷史辨證法的發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不是贊揚任何封建的毒素。毛澤東同志的這段話,清楚地告訴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應取的態度。取精用弘,批判地加以繼承。那麼,怎樣進行批判地繼承呢?%A其精華部分主要有:%A(1)剛健有為,自強不息%A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一直居中國文化傳統的主導地位。《易傳》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是說「天」的德性是健運不己,人們應該仿效它,剛健有為,奮發進取;「地"的德性是順育萬物、包孕萬物、哺育萬物,人們也應該仿效它,兼容並包,廣收博採。孔子提倡「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的人生追求,孟子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屈原在《漁父》中憤然寫道:「舉世皆濁吾獨清,舉世皆醉吾獨醒。」正是在這種精神鼓舞下,中國人對真理孜孜以求,對外敵侵略拚死抵抗,鑄造出知難而進、吃苦耐勞、自力更生的民族性格。進取的人生態度,在成才的道路上努力奮斗,自強不息。這些都集中表現了中華民族積極進取、永不停息的堅強意志和非凡氣度。%A(2)天人合一,以人為本%A所謂天主要指廣大的自然界,天人關系主要指人與自然的關系,天人合一思想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組成自然系統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自然界有普遍規律,人也應該服從這個規律;人類社會的道德原則與自然規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應該是天人之間的協調。「天人合一」的思想給予了我們許多啟示。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天人合一,但是,在天地人之間,以人為中心,即以人為本。如,孔子主張的「不語怪、力、亂、神」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種思想影響巨大,他雖然不能否定鬼神的存在,但是對其採取存疑的態度,即存而不論;而將現實中的人放在第一位,關注人的生命。【6】%A(3)修養德性,人際協調%A儒家文化是倫理文化,主張「道德至上",強調以「仁讓為貴,以孝悌為尚,以忠敬為美』』的人生理想。在古代思想家們看來,天是道德之天,人是道德之人,甚至一草一木也得道而生,有德之品性。【_7】在這種道德輻射之下,主張「仁者愛人」、「以和為貴」,講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諧人際關系。%A(4)集體本位,天下為公%A西方文化崇尚的是個體本位,而中國傳統文化以家庭為中心,以集體為本位,講究4「貴群」。【8】在個體、局部與集體、整體發生沖突時,主張犧牲前者而保護後者,這就是所說的「天下為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愛國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高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主要表現在:(1)復古保守。(2)消極無為。(3)綱常名教。%A(4)重義輕利。%A(5)重道輕器。%A總之,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必須注意辨證地分析,批判地繼承。然而批判的繼承最終目的是為了發展和創新。這就是說在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吸收有價值的外來文化,創造傳統與現代相統一、民族與世界相統一,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現代中國社會主義新型文化。
參考資料:網路一下

閱讀全文

與中國特定的什麼和文化背景形成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7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8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8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