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孝的傳統文化及現實意義
孝的倫理觀念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華文化的價值內核之一。任何一個民族的發展都不可能割斷歷史。孝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固然有「父為子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棄的東西,但其積極方面對於我們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建設仍然具有重要價值。
升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傳統孝文化認為,孝是一種自然生發的親情。這種親情植根於血緣關系,生長於父母與子女長期的共同生活中,尤其是子女「三年不免於父母之懷」的嬰幼兒時期。同時,在子女的整個青少年階段,父母都為子女盡心盡力,體現了無私的愛。父母與子女的愛是自然生發的,是無條件的道德情感。子女為父母盡孝,是在成長懂事之後才成為理性自覺的。孝作為一種親情,蘊含著父母養育未成年子女的責任和子女贍養年老父母的義務。這種責任和義務關系既不是契約關系,也不是任何意義上的等價交換,而是親情的自然產物,是一種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和義務。在我國傳統社會,孝在一些時期與「父為子綱」緊密相連,因而在家庭關系中存在等級制和威權色彩,使孝的親情色彩受到嚴重削弱。這是不可取的。在當代社會繼承和弘揚傳統孝文化,應摒棄「父為子綱」等不合時宜的內容,而著眼於升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肉親情。
促進個體關懷他人和社會。在傳統孝文化看來,父母對子女的無私之愛,有助於培育子女對父母等親人的愛,進而外推到對其他社會成員以至民族和祖國的愛。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為父母盡孝是一切教化之本。誰相信一個連「親親」的德行或情感都沒有的人會真心誠意地關心他人、熱愛祖國呢?因此,傳統孝文化把孝與公、忠聯系起來,強調人們以「親親」和盡孝為起點,培養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胸懷和情懷。現代社會是所謂的「陌生人社會」,傳統社會中那種鄰里守望相助的局面發生了很大改變。在這種新形勢下,我們可以合理借鑒和弘揚傳統社會中由近及遠、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有了這樣一種精神,我們就能夠處理好自己與家人、社會、民族、國家的關系,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在關鍵時刻為國家和民族利益挺身而出、盡責盡力。
助推家庭養老。在傳統社會,養老問題基本上是在家庭內部解決的,其中孝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諺語中所謂「養兒防老,積谷防飢」,就體現了這個特徵。目前,我國社會老齡化愈益突出。截至2013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億。據預測,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接近5億,人口老齡化將由目前的14%左右逐年提高到本世紀中葉的35%左右。如何養老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社會問題。養老問題可以通過社會化方式解決,敬老院、托老所等社會機構承擔了部分養老職能。然而,由於歷史文化傳統的影響,機構養老並非多數老年人的首選。同時,我國機構養老發展時間不長,軟硬體設施尚不完善,與社會需求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因而家庭養老的功能仍然不可替代。促進家庭養老,弘揚尊老、愛老、養老的傳統孝文化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㈡ 孝道的現實意義
孝作為家庭倫理規范,有維持家庭穩定的功能和作用。人們用孝來調節家庭關系,使之紮根於家庭、風行於社會,成為人們遵守的道德准則和行為規范。在古代,中華民族有著敬老孝親的良好風氣,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弘揚養老敬老的孝道傳統,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孝道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滲透到了幾千年來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某種意義上,中國文化可謂「孝的文化」。孝在中國文化中的作用之大、地位之高,以至於如果談中國文化而忽視孝,即非於中國文化真有所知。
今天的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從當前的社會現狀出發,弘揚孝道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社會如何進步,文明如何發達,什麼時候都不應該丟棄。
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漢代賈誼的《新書》界定為「子愛利親謂之孝」。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許慎認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系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參考資料:孝道 (傳統文化)_網路
㈢ 東海孝婦的傳承意義
孝文化群口傳承
雖然東海孝婦是一個廣泛流傳的民間神話傳說,但故事中提到的孝婦冢、孝婦祠、於公、於公墓、白血溝都是存在的。
孝婦冢位於郯城縣縣政府駐地東南方向約2華里處,東外環路東側20米,屬郯城鎮葛庄村地域。冢高5.6米,周長180餘米。墓冢坐北朝南,屬西漢末年遺留下來的古跡。雖然歷經滄桑,孝婦冢保存仍較為完好,每逢春節或清明,都有不少人來憑吊。
祠在郯故城南門口向南二里處,面東,現郯城酒廠南側,系嘉慶元年知縣周履端所建,道光五年知縣徐銘增修後殿。
孝婦傳說是一個社會傳承、群口傳承的民間文學作品,沒有固定的傳承人群和直線的傳承關系。經過數千年的文化傳承,到今天,孝婦故事的內容已經相當豐富。
孝婦傳說所承載的倫理思想具有積極意義。東海孝婦的傳說著重表現的是傳統的「孝」文化,通過孝婦的故事,可以看到當時郯城地域的社會管理、風俗民情和文化價值,特別是孝文化的盛行,「二十四孝」中,發生在郯城及周圍地區的傳說故事就有「鹿乳奉親」和「王祥卧鯉」,而東海孝婦把「孝」的內涵擴展到婆媳之間甚至鄰里,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
現實 傳承人瀕臨消失
但是,由於依靠口頭傳承,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現代藝術的多樣化,人們接觸到的大眾傳媒形式越來越多,如今能夠完整地講出東海孝婦故事來龍去脈的老人越來越少了,年輕人又多不知曉。東海孝婦的故事及其遺存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面臨著消失的瀕危狀況。
在當今社會,「婆媳關系」仍是一個引人深思的社會問題。由於將「孝文化」擴展到婆媳關系,保護和宣傳孝婦傳說,對於促進家庭內部和諧有著積極意義。此外,孝婦因不孝罪名被昏官斬首,使孝婦的孝名千古、冤名千古,而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太守罵名千古、遺臭萬年,那個熟悉刑典、善於斷案的於公流芳百世,也具有深刻的警示意義。
據了解,為使得孝婦傳說能夠更好地保存流傳,郯城縣投入資金修建孝婦冢文物保護碑、孝婦祠紀念碑等,搜集整理了孝婦的傳說,出版《郯城民間文學集成(故事卷)》,收錄了孝婦的資料,並編排了柳琴戲《孝婦冤》。
此外,郯城縣還對能夠講述孝婦故事的老人進行視頻錄像,存入藝術檔案,孝婦冢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於公墓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下一步,郯城縣還將成立「中國孝婦現象」研究會,闡釋傳統文化,弘揚孝婦品德和於公精神。
㈣ 傳承東方新孝文化,值得推廣么
我認為是非常值得推廣的,畢竟是正能量積極向上的文化。兒生日,娘苦日,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我們的生日也是媽媽分娩遭罪的時候。東方新孝文化聚焦生命因給予而偉大,感恩偉大母親給予我們生命,倡導大家在生日之際記得感恩孝愛母親。
㈤ 原平天涯山風景區小學四年級作文
原平天涯山風景區
對於天涯山,我是再熟悉不過了。從記事起,每年的清明節,母親都會帶我們兄妹幾個去石鼓祠趕會,這已經成為一種既定的生活模式,就像走親竄友般自然,又像過年回家般順溜。那「天涯掃雪」、「風吹石鼓」的典故傳說早已熟悉到如數家珍的地步。閉上眼睛,那山那鼓就如在眼前般清晰明了。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石鼓祠坐落於故鄉嘛!然而 —— 多少年過去了,山還是那座山,祠還是那座祠,那情那景如同一幅早已繪就而成的圖畫,無任何改變。也許是審美疲勞的緣故,雖然每年清明節的會還是去趕,蓮花山還是要登,介公仍然參拜。只是從內心少了些新鮮,缺了些情趣,每年只如輸入電腦內的程序一樣,僅止於開車繞一圈了事。
借著挖掘地方旅遊資源,發展新型文化產業的東風,天涯山以它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成為原平市擴權強縣「四大工程」之一,也是原平開發旅遊資源的龍頭工程。2011年4月1日,工程正式開工,那隆隆開進的挖掘機和一輛輛大卡車如平地一聲春雷般打破了天涯山多年以來的寂靜,驚醒了沉睡已久的土地。隨之而來的是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的亭台樓閣、假山塑像,還有那翠綠色的草坪,蜿蜒起伏的漫道……回鄉探望奶奶,每每路過天涯山,我們都會減速慢行,期望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尋覓到新的亮點。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天涯山風景區已初具規模。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子幹人,自然會對它投入更多關注的目光。於是,利用國慶長假,同全家人一道興致勃勃地來到景區,游覽觀賞,一飽眼福。
天涯山風景區由五大板塊組成,即芳草園景區、蓮花山景區、忠孝景區、石鼓神寺景區和北國江南景區。按照多年的習慣,沿著一條由南向北的平緩的坡道,我們來到了蓮花山景區,那風姿綽約的「蓮花」如一位久別重逢的老友般靜靜地等候在那裡。每次來到景區,我們都會登高望遠,今天也不例外。原本的沙路已被一條蜿蜒而上的水泥台階取代,拾階而上,山下的風景一覽無遺。蓮花山南麓的芳草園盡收眼底,青青草地和叢叢灌木被鵝卵石鋪就的小道分割成各種各樣的圖案,休閑度假的遊人悠然漫步於小道,或高談闊論,或竊竊私語,孩童們則嬉戲著穿梭其間,那天真燦爛的笑臉和無憂的笑聲,不免讓人對美好的童年產生無盡的眷戀。山的北面,一處人工湖呈現在眼前,清清湖水,波光粼粼,一尊觀音塑像矗立水中,通體的白色給人以清新淡雅、至純至尊的感覺。觀音的慈眉善目,讓人聯想到神話傳說中她那救苦救難的善行義舉。當一個人身處危難,無法脫險之時,自然會尋求精神上的寄託,而這樣的寄託也會使人的心境得以短暫的解脫,雖不科學,但卻可行。
下得山來,向東穿過一處妙趣橫生的石質山洞,我們來到了忠孝景區。該景區規模之大,氣勢之恢宏是其它景區不可比擬的。它是天涯山景區的主旨所在,精髓所在,靈魂所在。千百年來,慕名而來的遊客除了一睹天涯雄姿、「蓮花」風韻、石鼓奇特之外,更多的是前來敬拜心中的神靈——介子推大王。對於2600年前春秋時期晉國臣子介子推的忠孝之舉,當地人盡人皆知。那「割股啖君」的忠烈,「火燒綿山」的純孝,讓千千萬萬的後人為之折服,為之嘆息,更為之稱頌。每年清明前後,四面八方的香客齊聚於此,對心中的神人頂禮膜拜,期望介公保佑家人四季平安,身體康健。雖然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卻寄託著一份美好的願望。天涯山風景區正是以介子推「精忠純孝」精神為主題,將生態觀光旅遊與現代文化體驗有機結合,彰顯深厚的地域文化,奏響和諧穩定的社會主旋律。向東放眼望去,天涯山那狀如天牙般的山峰高聳入雲,氣勢雄宏。在群山環抱當中,一尊高達13。88米的塑像巍然屹立。但見一位須髯飄飄的中年男子弓著身體,身後背著一位滿臉皺紋的老嫗。不用猜,那就是介子推和他母親的塑像。步入寬闊的廣場,四周聳立著八根石柱,上面雕刻著古代仁人賢士的代表。穿過廣場,順著石階信步而上,那雕刻精美的百孝圖石雕頓時吸引了我的眼球。這幅鑲嵌於石階中央的「圖畫」盡顯「百善孝為先」的優良傳統。那「鹿乳奉親」、「親嘗湯葯」、「行佣供母」、「感母賑第」等一百幅小型石雕圖,讓人在游離於山水間的心靈在瞬間得到升華。上的台階,眼前出現的是一個布置精巧的小廣場,廣場周圍亭台長廊環繞,兩邊是石雕塑像,栩栩如生地刻畫出「董永賣身葬父」、「魏木蘭代父戍邊」、「孟宗哭竹冬生筍」和「王祥卧冰求鯽魚」等精忠純孝的典範形象。有了前期這些純孝典範為心靈做的鋪墊,抬頭仰望高大威武的介公塑像,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和洗滌。當今社會,人們在「不知疲倦」地追求金錢的富足、地位的顯赫的同時,是否還會記起家中的父母那望眼欲穿的渾濁的雙眼?是否還能感知到父母那顆期盼你能常回家看看的熱撲撲的心?如果你做到不夠好,只要來到這里,你一定會反省自我,及早盡孝。絕不會自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那捶首頓足的悔及痛徹心扉的恨。
隨後,我們又來到了北國江南景區。那小橋流水,那亭台樓榭,那嬉戲於水中的天鵝群,那形似葫蘆的湖泊,還有寄託人們美好願望的「萬安橋」等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無不讓人感慨萬千。由於時間的關系,沒能去到廟內,再次領略介公奕奕神采。火紅的日頭漸漸掩映在巍巍西山背後,落日的余暉給景區披上了一層薄如蟬翼的金色,凝望這絕佳美景,情不自禁地舉起手中的數碼相機,輕輕按動快門,將這旖旎風光定格為永恆。
回望漸漸遠離視線的天涯山風景區,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不僅僅是對那美輪美奐的山水的不舍,更多的是對原平市委、市政府開發旅遊資源舉措的贊嘆。1。2億元的財政投入打造出一處景色秀美、文化底蘊深厚的旅遊景點,不但結束了原平缺乏旅遊景區的歷史,而且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據說該景區建成之後,預計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年收入3000餘萬元。),帶動了周邊鄉民共同致富。在扮靚原平的同時加大其對外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走近原平,了解原平,為原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扭住跨越發展,挺進全國百強」宏偉目標增添了濃重的一筆。
這真是:擴權強縣樹典型,轉型綜改做先鋒,天涯雄姿顯魅力,蓮花石鼓露新顏,精忠純孝銘記心,萬民同賀齊稱頌。莫說故地無新意,醉卧此中不醒來。
㈥ 五台山周邊旅遊景點
五台山位於山西東北部五台縣境內,被稱為「華北屋脊」。五台山周邊有哪些旅遊景點。
4.山西鳳凰山生態植物園
中國首個復式旅遊景區,主區域由萬畝生態植物園和千年神湯都溫泉樂活園組成,集溫泉養生、生態旅遊、休閑度假以及完善的住、餐、購、會議配套服務於一體。是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最佳鄉村旅遊目的地,山西省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園區。
㈦ 傳統文化中關於孝道如何發展
綜上可見,孝道貫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與核心價值觀。為了維護、形成這個孝道傳統,在周朝,每年舉行一次大規模的「鄉飲酒禮」活動,旨在敬老尊賢。禮法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資格,享受敬神一樣的禮遇。春秋戰國時,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賦役;80歲以上的老人免兩子賦役;90歲以上老人,全家免賦役。在中國民俗中,還有隆重的老年儀式禮。在民間60歲的老人可以接受兒孫的祝壽;在宮廷中,則有皇帝親自主持尊老的禮儀。東漢時期,皇帝帶頭倡導養老敬老之禮。清朝年間還舉行過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動——千叟宴。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宮宴請65歲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孫侍立一旁,給老人倒酒。康熙還即興賦詩,名曰《千叟宴詩》。為保障崇孝風尚固化,歷代皇帝採取褒獎孝行、勸民孝行的各種舉措。漢文帝時,詔令天下郡守,推舉孝廉之士,授以官爵;隋唐開始實行的科舉制度中,均專門設立孝廉科名。在整個封建時代,《孝經》是國家規定的教材,開科取士的考評依據。小孩子從入學起便從童蒙教材《三字經》、《弟子規》中誦讀「首孝悌,次見聞」。此外,嚴懲不孝。隋唐後的刑律皆將不孝列入等同謀反不予寬赦的「十大惡」之中。殺父母者歷代皆凌遲處死。明律中,凡不順從父母致使父母生氣的事皆視為忤逆,可告於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民間流傳的「打爹罵娘,天打雷劈」,表明不孝者皆為世人所不齒,天地所不容。
「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又是和諧文化,中國特色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理應承繼這份道德遺產,發展這份優良傳統,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范。
㈧ 天崖山的作文怎麼寫
從原平市驅車東行十餘里,過滹淪河大橋,即是天涯山風景區。重巒疊峰,山勢險峻,奇峰怪石,峭壁聳峙。山尖似箭,直插雲霄。天涯山西北山麓,有一妙峰,形似蓮花,稱蓮花山。蓮花山東南有一奇石,稱石鼓。縣志記載:「天涯山有石,形似鼓,不待琢已成器,惟應觀而像園,鼓非革生音,從石中發清虛之雅奏,超塵溘似和鳴。」詩人元好問詩贊其曰:「煥起山靈槌石鼓,漢女湘妃出歌舞。」
蓮花山麓,有原平市著名古廟石鼓神祠。據縣志載:元代有張顯之夫人延氏,娘家介休縣。延氏樂善施捨濟貧,在蓮花山下大路旁修建舍葯院,並供奉綿山介子推神靈保佑。一天夜裡,忽聞人語馬嘶,隔窗聞問,答曰:「介神駐兵。」翌日,見院內石上留有馬蹄印,隨後將舍葯院改為介神行宮,即石鼓神祠之前身。現存石鼓殿牌匾落款為「大元國延佑四年」。可以肯定,神祠最遲創建於元代。
石鼓神祠座北向南,呈長方形,共有各種建築物20餘間,皆為明清遺物。祠前百米處,立一木牌坊,四柱三檐。山門前,旗桿兩根,石獅一對,左右鍾鼓二樓。第一進院,北為過殿,南是戲台,左右禪房。第二進院,正殿三間,懸「精忠純孝」匾,為該寺主體建築。殿內塑介子推及其0像。東西配殿各四間。每年三月初三日,是石鼓神祠傳統廟會,總要唱戲以賀。商賈雲集,物資交流,趕會者超過萬人。
在石鼓神祠周圍,還有石人瀑布、滹沱吞食、早種晚收、天涯掃雪等景觀。
㈨ 孝道在當今社會的現狀
孝的現狀和傳承
孝道在五四時期受到不同的批判,遭到了巨大的破壞,成為了孝文化發展的一個斷層,但是孝文化在人們的心中卻是根深蒂固,這種孝道的影響並不會因為一時的破壞而終結。而孝發展至今,雖然傳統孝文化深入人心,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發展,情況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首先促使孝發生變化的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化、商業化的社會經濟逐步占重要地位,以及經濟生產方式的變化,城市化、城鎮化都從根本上改變了從前的大家庭式和宗族式的生活模式。在城市,未婚子女成婚後,往往離開了父母的家庭而另組小家,剩下父母單獨生活,或是年輕人為事業和生活付出很多的精力,忙碌中難以顧及對父母的照顧,亦或是為了擁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子女一般搬出去住而不是與父母長期生活在一起,這都影響了孝的發展。而近年來不斷完善的養老保險體制,以及變化了的城市居民養老方式都為這種生活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基礎。現在很多老人退休之後有固定的退休金,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不再一定需要靠子女撫養。漸漸的孝的觀念也在這種氛圍中慢慢地淡化。在農村,傳統的社會農業的生產方式的改變,機器化大生產的遍及,使得勞動力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大量的人口不斷地外出,傳統的集體勞作已經不適應經濟的發展,且傳統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也鮮少見到,父父子子的孝行關系在農村再也不像傳統社會那樣難以侵犯了。也許此時你滿口家規、族法或是專制的孝道,則會被人恥笑為「老古董」。
除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影響了孝文化的傳承,其次從文化本身看來,當今社會不再是落後閉塞,而是不斷地與世界各國文化進行交流融合。其他文化的傳入則勢必會對中國傳統文化諸如孝文化等產生強烈的沖擊。
從下面一個現象我們不難看出,孝文化在今天的社會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當今中國社會流行的一個名詞即「啃老族」。「啃老族」是指到社會中的一些年輕人受到一些思潮影響及目前中國社會市場經濟的沖擊,其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發生扭曲的現象。雖然這種啃老趨勢還算不是主流形式,但卻不容我們忽視,認為這只是歷史的偶然作用罷了。「啃老族」並非找不到工作,他們大多主動放棄就業機會、呆在家中,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花錢如流水。啃老族的出現,提醒了我們,對孝文化的傳承,孝行為的倡導,孝行觀念的弘揚應該成為整個社會共同的責任。
當然我們不應對孝的發展抱著過於悲觀的看法,必須認清雖然當前社會存在著不利於孝發展的因素,但是孝文化的不斷發展還是占據主導地位,是當前社會的主流形式。像「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以及不少電視媒體報導的孝子任務都不在少數,他們的行為感動著每位中國人。如遼寧大連就傳頌這樣一個孝子:父親因腦出血成了植物人,作為兒子的王希海每天晚上12時准點喂父親吃下第5頓飯。為了讓父親躺著舒服,他用8個枕頭墊在後背、腿下等不同部位。老人癱瘓多年不會自己吐痰,經常會被痰噎著,每次他都把一根膠皮軟管的一頭伸到父親喉嚨里,為父親吸痰。24年如一日照顧著不能自理的父親,深深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還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華孝親敬老之星」的稱號。還有一則山東墨縣孝子的例子:他的名字叫劉世發,他患癌症已有7年,為了讓65歲的老母親開開心心安度晚年,他不但向母親隱瞞了病情,而且還偷偷為老人辦了存摺,給老人存起了養老錢。直到半月前,劉世發病情再度惡化,老人才從一個電話中偶然得知兒子的真實病情和良苦用心。讀到這里我們都會忍不住拭一把淚。從這兩則例子可以看出中國的孝文化還在不斷地發展著,它並沒有隨社會的發展而成為歷史,而是深入著人心,傳承著歷史的積淀和時代的變化,成為更具光彩的中國孝文化。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都是有著密切的聯系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又是人與社會關系的基石,人與人之間並不是如木石般無情無義,是有情的,而這情可以說是發端於孝。如果對父母都不孝,又怎麼能期待這個人對他人、對社會有愛心,有仁義呢?孝是和睦家庭的重要保障,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也是成為構建和平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崇孝、倡孝成為又一大任務,並且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社會是不斷地向前發展的,人類的歷史也會在這種發展中得到延續。而作為人類歷史的附屬品——文化也是在不斷地變化發展,文化在其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文化當然也擺脫不了這種軌跡。孝是中國的凝聚力,連接著傳統與現代,則必然帶有鮮明的「中國」、「現代」特徵。而因為孝文化具有這種特徵,在對待「孝」時,我們就應該更慎重,將對「孝」的審視、思考與構建相結合,不能偏頗其一,否則都是不利於孝文化的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弘揚「孝」的目的,再創輝煌的孝文化。
總之, 實行孝道,弘揚孝文化,能使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和才能萬事興;而懂孝的人,必定是一個既具有個人修養,又懂得孝敬孝父母,對他人有愛心。孝既能使個人提高修養,處理好人際關系,是十分有益的。而弘揚孝文化的民族則必然成為強大的民族。
㈩ 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以忠孝聞名,為紀念他而得名的地方是山西介休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本名
介子推
別稱
介之推、介子
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
民族族群
晉人
出生地
聞喜戶頭村
精品薦讀
真實還是虛構?《重耳傳奇》熱播,再來談談著名的介子推割股奉君
作者:浩然文史
他割股啖君,論功行賞時退隱山野
作者:知歷史
人物生平
追隨重耳
介子推的出身事跡見諸文獻的極少。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內亂,晉獻公寵妃驪姬,欲廢掉太子申生,改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太子,由是引發一系列變亂。
介子推
太子申生被驪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懼逃亡,重耳避難奔翟,隨行賢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趙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犨」之說。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飢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1]
割股充飢
早年重耳出亡時,先是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晉惠公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做頭須(一作里鳧須)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飢餓難忍。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謔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與採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1]
辭官不言祿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結束後,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變成了晉文公,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子推」。對此,介子推沒有像壺叔(一名陶叔狐)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介子推卻認為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艷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有些並未跟隨晉文公逃亡的人(例如:豎頭須)為了貪小便宜通過說些難聽的話也來請賞,介子推因此很氣憤,進而隱居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1]
抱樹而死
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於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鄰居解張為子推不平,夜裡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
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帶廣眾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里,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
介子推抱樹而死
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在介子推的屍體前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一段燒焦的柳木,帶回宮中做了一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此後,「足下」成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公元前635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下一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1]
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詔封介子推為潔惠侯。
人物精神
作為春秋貴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視之為迂腐,然則體現了正道之義。介子推的行為並非忠君而是愛國,以後世儒家評價必為「忠君之典範」,而成為中國儒家傳統觀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淵源,這實在是對介子推之毀譽啊!以後人的價值觀將其行為定義為迂腐愚昧是錯誤的,即使在今天忠於國家也是應當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祿的行為也是知識分子獨立精神的體現,正因為如此,黃庭堅贊嘆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滿眼蓬蒿共一丘」(宋·黃庭堅《清明》)。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無數仁人志士,英雄豪傑,構成中華民族的脊樑,介子推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奸偽欺罔、人世謬舉的憤懣,他「割股食君」實乃「食國」,正是中華民族正道愛國傳統美德的體現;在介子推身上蘊涵著對祖國的深沉赤誠的愛戀之情。晉獻公嬖驪姬,殺申生,昏於家,亂於國,而重耳則成為振興晉國的希望。介子推的行為是他篤信愛晉國須愛重耳的自然表露。[2]
歷史評價
介子推忠君赴義、鄙棄功名利祿的氣節,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後人不僅造了個「寒食節」來紀念他,還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廟宇來祭奠他,文人雅士登臨題詠、寓興抒懷的就更是不勝枚舉。這樣的謳歌綿延不絕,貫穿數千年,其不動聲色的道德教化,使人們不假思索地形成了某種「集體無意識」,以至於很少有人對介子推的所作所為投以審視的目光。[2]
後世紀念
介子推廟
介子推廟,位於山西省晉中靈石縣境內的張蒿村,稱英毅聖王廟。介廟所建處,原有母子柏、母子碑。傳說母子柏所生之處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介廟周圍原來環境清幽,濃蔭十里,風景秀麗,氣候溫涼。也由於這個原因,這里也被人稱為「神林」。可惜1942年日本侵略者侵華時,這里的山林廟宇均被火焚毀,現僅存寺廟的偏院一處,院內還存有原廟基的石墩和五通石碑。[3]
天涯山石鼓寺
天涯山風景區位於山西省原平市境內[4],景區以天涯山優美獨特的自然景觀為依託,以春秋時期著名歷史人物介子推的「精忠純孝」精神為主題,將生態觀光旅遊與現代文化體驗有機結合起來,是山西省著名的風景旅遊休閑度假區。
石鼓寺是天涯山風景區一景,始建於元代。據《崞縣志》載,元代張顯之夫人延氏樂善好施,在蓮花山下修建舍葯院,為當地百姓消災除病,並供奉綿山介子推神靈保佑。一天夜裡,忽聞人語馬嘶,隔窗聞問,答曰:「介神駐兵。」翌日,見院內石上留有馬蹄印,隨後將舍葯院改為介神行宮,即石鼓神祠之前身。現存元代大元國延佑四年皇帝御書「石鼓殿」大牌匾足證。殿內塑起了介子推和其母的巨像,牆壁上繪就32幅介公生平行藏。於是,東周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也就自然成了石鼓山的山神,「石鼓神祠」由此得名。[5]
天涯山風景區忠孝台介子推塑像
寒食節
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二日,冬至以後一百零五日,這一天要禁火,從上到下只吃瓜果點心一類冷食。民間普遍認為寒食起源於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人們為了紀念介子推,就在那個月不生明火,吃飯也吃冷的食物。後來一個月漸漸減少到清明節的前一天,即為「寒食節」。過節的當天,家家門上插柳枝、燒紙錢、在野外祭祀、吃冷飯這些都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後來,人們也常常在寒食節紀念死去的親人。
雖然寒食節的真正起源並非來自於介子推,但將紀念介子推作為寒食節起源的說法卻更為流行,甚至後來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許多人又把紀念介子推作說成清明節的起源。
介子推廟
傳說文公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國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並從此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
晉文公率眾臣到綿山下的介廟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燒林山坡上的被燒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以為柳樹是介子推轉化,他便賜柳樹為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上綿山踏青,抒發思念之 情。並令寒食前一是為「炊熟日」,人們要做許多蒸餅,稱作「子推蒸餅」;也有人家用麵粉和棗泥做成燕子狀餅(三角餡餅),然後用柳條串起掛在門據上晾曬,稱作「子推燕」。 每年清明節不僅在房屋(村後)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山踏青,並要頭戴上用柳條編織的柳冠或柳環。當時有民謠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在介山,有「思煙台」遺址。傳說文公焚林,有百鴉繞煙而噪,或圍在介子推周圍,用軀體遮擋烈焰。晉人感其功德,在此築起一高台,紀念這些義禽。[6]
史書記載
宋王當《春秋臣傳》為介子推立傳;民國《介休縣志》、雍正《山西通志》也為介子推立傳;胡春霖《山西名賢輯要》,介子推被收入《廉介類》。
影視形象
共3張
介子推影視形象
年份 電視劇/電影 飾演者
1989 《晉文公傳奇》 陳榮峻
1996 《東周列國·春秋篇》 石天生
2003 《驪姬傳奇》 曹衛宇
展開全部
糾錯
參考資料
[1] 介子推.中國文明網 [引用日期2015-02-12]
[2] 介子推:一個人和兩個節日.深圳新聞網 [引用日期2015-02-12]
[3] 介子推廟.揭陽新聞網 [引用日期201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