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浙江建設中媒體如何打造隊伍

文化浙江建設中媒體如何打造隊伍

發布時間:2022-11-19 17:00:30

⑴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

1、傳統媒體的管理者要有較高的融合意識。

高層管理者必須端正態度,首先自己就要對融資有一個明確的態度,有堅定不移的決心,重視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資,全方位樹立對兩者的融資發展意識,要親力親為,以親身行動去影響下屬,

間接性的引起他們的高度重視,影響感染員工時期投入其中,並保持較高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大家共同協作,樹立共同的融合意識,才能保證融合工作的順利進行。

2、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領導者要完善融合方案。

首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領導者要事前做好充分的計劃准備工作,明確融合後果並隊之後的一系列工作做出詳細規劃,如:用人所長,每個崗位需要怎樣的員工,明確新聞信息的生產過程,注重傳播與新聞推廣的同時進行。

其次,針對於采編、經營和行政三大模塊來講,對其工作做要具體分工,盡可能的詳細,做到各機構互助互愛,充滿工作激情,創造好的工作氛圍,將各機構進行融合,方便交流溝通,從而能夠讓媒體工作者更能輕易地感知到用戶的需要。

3、加強對新聞信息傳播的關注。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之後,還是要把新聞信息的傳播放在首位,為了融合後更好的發展,重視對新聞內容的創建,保證信息的有效性與高價值,加強對信息的製造、傳播、接收等的嚴格把控,

全面提高相關工人員的素質能力,藉助新興媒體的優勢,吸引人們的興趣,加強人們對它的依賴程度,從而使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後的媒體機構利益最大化。

4、搭建平台,提供綜合服務。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之後,要打通用戶平台,讓用戶通過平台的搭建能夠享受到較多的資源,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融合後的媒體機構可以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媒介,將兩者之間的信息數據進行全面分析與過濾,要利用新興技術媒介將廣大用戶吸引過來並對其產生依賴性,從而實現媒體信息的高效利用。

5、技術與人才兼備,提高融合競爭力。

對於好的企業來講,有好的領導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伯樂和千里馬都應同時具備,也就是說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媒體機構來講,同樣如此,要注重人才的培養,

同時也要加大技術的投入力度,人才與技術同時具備,通過用其所長、因崗設人的原則,使得融合後的媒體機構發展越長久,大大提升媒體機構的競爭力。


⑵ 看浙江如何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整體提升

「提升年」推進會上,11個市文廣新局負責人從文化載體建設,文化陣地建設,文化精品創作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進行了「提升年」活動工作情況交流。永嘉、桐廬、嘉善等12個地區作了典型發言。 會議中強調,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涉及面廣、工作量大、任務繁重,必須在統籌兼顧的同時,集中力量抓好牽動全局、事關長遠的關鍵環節,以重點突破來促整體推進。下半年深入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年」活動,還是要堅持目標不變、鏡頭不換、力度不減,緊緊抓住設施、內涵、制度「三提升」這三大工作重點,下定決心、咬定目標,點面結合、重點突破,全力實現基層公共文化建設的整體提升。 全省各縣(市、區)文化新局要始終堅持」三個字」:堅持「全」字在心,著力實現設施提升,「確保全覆蓋,建好大禮堂,提高利用率」;堅持「實」字為先,著力實現流動和數字文化陣地建設、城鄉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公共文化服務惠民品牌等方面的內涵提升;堅持「新」字當頭,著力實現公共文化績效考評、制度設計課題研究、基層文化隊伍建設等方面制度提升。 浙江省今年要開展第二批國家和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創建,文化先進縣、文化強鎮、文化示範村(社區)創建。要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農村文化禮堂建設、村文化活動室全覆蓋等重點工作、重點任務,必須定人員、定責任、定時間、定要求,保證任務到人,目標到崗,責任到位。

⑶ 如何發揮新媒體在企業文化中的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互聯網、移動通訊為主要載體的新媒體快速崛起,新媒體以其開放性、互動性、多樣性、靈活性、及時性等特點,不僅對傳統媒體產生較大沖擊,而且越來越深地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對大型企業產生很大影響,尤其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極大。文章主要論述了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產生的影響以及如何發揮好新媒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1 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分支之一,和同為意識形態的媒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以國有企業為代表的傳統企業歷來非常重視媒體建設,企業的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自辦媒體,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一方面承擔著塑造、傳播、弘揚企業文化的責任;另一方面本身又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多年來對企業的文化建設產生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以網站、手機報、微博等為代表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對傳統媒體產生沖擊;另一方面豐富和延伸著傳統媒體的功能,使企業文化建設的手段和形式更多樣、更豐富、更受歡迎,對企業文化的建設產生了更多、更大、更直接的影響。正面的影響主要是:企業文化的載體更加豐富,形式更加靈活,傳播更加有效,特別是對年輕一代影響力的加大,這對於企業文化的繼承、創新、發展,更好地適應時代、適應市場、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都有極大的好處,特別是新媒體的互動性,可以更多、更好地集思廣益,充分發揮群眾的參與性。在豐富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的同時,使文化建設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充滿活力。但是,新媒體的開放性、互動性可不可控性,又使得傳播的內容過於多元化,出現不同的聲音,甚至雜聲、雜訊、對企業文化產生不良的影響。多元的文化需要多元的傳媒,企業的文化建設也需要新媒體的豐富和滋養,新媒體和新文化是一對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提升的「兄弟」。
2 新媒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要作用
2.1新媒體是企業品牌和形象宣傳的窗口
打造企業品牌,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新媒體由於其特殊的屬性、豐富的功能、多樣的手段,對於傳播企業文化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企業品牌和形象宣傳的重要窗口。人們可以透過企業網站、手機報、微博等載體,了解企業的各方面信息,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管理者一起充實、完善、豐富企業文化,一起擦亮展示企業品牌和形象的窗口。
2.2新媒體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橋梁
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文化的內核。新媒體承擔著溝通企業與社會、產品與市場、管理者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 的橋梁,這座橋梁不是單向傳播,而是雙向交流、 溝通互動的。這樣能夠更好地交流意見、取得共識,實現核心價值觀對人的影響 和人對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豐富和提升,通過這座橋梁,企業的價值和員工的價值達成統一,共同提高,企業的文化建設隨著核心價值觀的潛移默化而得到升華。
2.3新媒體是企業管理理念傳播的通道
企業管理理念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支撐,管理理念其實也是一種文化觀念,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使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不斷地融入企業文化,才能讓企業的管理理念得到認 可,使企業文化落到實處,得到提升。 新媒體正是實現兩者交融提升的通道,而且是一條高速、高效的通道。新媒體的靈活、多樣、快速等特點,可以把抽象的理念變得具體,把理性的理念變得感性,把刻板的理念變得生動,從而通過媒體的傳播,使得管理理念更好地被職工認可和接受,在實際工作中貫徹落實,使理念得到提高,升華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2.4新媒體是提升職工文化素質的平台
再好的企業文化,也離不開職工的參與、實踐和建設。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取決於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因此,提升職工文化素質是建設企業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關鍵環節。新媒體是提升職 工文化素質的很好的平台。通過這個平台, 職工可以獲得海量的信息,可以學到各方面的知識,可以和最好的老師交流互動,可 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提出自己的建議、交流自己的心得,而且新媒體方便實用,可以隨時隨地自由學習、交流,可以對學習交流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使得學習變得簡單、簡潔和簡便。
3 辦好新媒體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大、作用多,但是,由於新媒體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變化,企業管理者的重視不夠以及從事新媒體的人才缺乏等原因,在建設、維護、使用新媒體,辦好新媒體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期待我們不斷努力,盡快破解。筆者認為,當前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好新媒體的作用應當首先解決好以下3個問題:
3.1注重對新媒體平台的開發和利用,實現媒體傳播的多樣化、現代化
目前,企業使用較多的新媒體平台主要有企業門戶網站、 企業手機報、 企業微博、企業貼吧等,門戶網站是新媒體平台的基礎,也是連接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平 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對於企業文化建設來說, 要在利用好傳統媒體形成的讀者群、閱讀氣氛和認知度的基礎上,搭建好網路平台,通過網路平台的集納和鏈接功能,對上共享傳統 媒體的資源,對下延伸新媒體功能,開發手機媒體、 企業微博等,使之成為吸引職工,交流信息,聽取民意,引導輿論的新途徑。所以,企業要重視和發揮微博的作用,使其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助推器、放大器,以小博大,揚長避短。
3.2注重對新媒體平台的維護和管理
對新媒體平台的維護管理是目前許多企業的短板,網站建起來了,卻很少更新內容;微博開通了,卻無「話」可說,有「問」不 答。要發揮新媒體的作用, 還是要在維護管理上下功夫,這是因為,新媒體是企業展示形象的窗口,需要把最好的東西展現出 來;新媒體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唯有豐富、 新鮮的資訊才能吸引人的眼球;新媒體是聽取民意的通道,需要時時和大眾互動;新媒體是觀察輿情的哨卡,只有時刻關注輿論動態,才能做到未雨綢繆,因勢利導。我們要下大力氣對新媒體平台進行維護管理,及時更新內容,時刻關注輿情,認真回應互動,傾聽群眾呼聲,切實發揮好新媒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3.3注重對新媒體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提升新媒體的運營水平和管理水平
新媒體是建立在信息技術上的平台,信息技術的核心是人才,因此,運營管理新媒體的核心是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新媒體人才需要既懂技術,又懂市場;既懂媒體,又懂文化的復合型人才。一方面要發現人才,引進人才,一方面又要使用人才,培養人 才。通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來提升新媒體的運營和管理水平,通過新媒體平台的運用管理,培養和鍛煉媒體人才隊伍、文化人才隊伍,來實現新媒體健康發展,企業文化建設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4 結束語
市場經濟形勢下,企業要快速發展,做強做大,企業文化建 設一定要加強,與時俱進、 不斷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深入挖掘、科學運用新媒體對於企業文化的影響力、推動力,搭好新媒體的「舞台」,唱好文化建設的「大戲」!

⑷ 如何隊伍建設

01
製造業現場管理之生產團隊建設

一個製造型企業,其生產製造現場無外乎就是通過對人、機、料、法、環進行合理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檢測,使其處於良好的結合狀態,最終輸出良好的安全/質量/成本/交付方面良好的指標。
要達成這個指標,其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團隊建設。
一個良好的團隊,具有良好的向心力,所有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隊成員能力不一定都是最強的,但是大家之間技能互補,互相支持與學習,不拆台不內斗。
這些要求看上去簡單,做起來談何容易。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我們這里不去討論到底人性善惡。
但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追求和想法,都有每個人工作的目標或目的,我們如何去打造一個良好的團隊呢?
02
首先,選人用人方面要把關。
一般我們新去領導一個新的團隊的時候,我們要迅速熟悉現有團隊成員的背景和想法,盡快找到這個團隊的處境和目標。
要以「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標准去對團隊成員進行評價,並找到每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把這些人進行一個初步篩選,
將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職位上,這個安排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要根據不同時期的團隊需求特點進行適當調整的。
03
第二,尊重每一個成員,包括所有一線員工。
們所有的人都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和脾性,或許我們無法清楚了解每個人的想法和脾性,但我們必須做到最起碼的尊重。
04
第三,打造學習型團隊。
一個團隊必須向前發展,才能推動公司不斷向前發展,作為團隊成員更需要比團隊進步快一點點,這樣才能保證團隊永遠向前。
首先要鼓勵團隊成員加強自身學習的能力,時刻保持不學習就落後的危機意識;
其次,組織團隊內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這個是很重要的,不僅讓大家了解各自的長處,增進對彼此的了解,取長補短更加融洽的工作和生活關系;
再次,組織部門或者公司層面的培訓,包含將公司未來的要求傳遞給每一個成員以及根據團隊需要增加的能力或薄弱處進行針對性的培訓需求,讓員工不斷進步,以滿足團隊的發展需求以及員工個人的發展前景。
05
第四,激發團隊士氣。
拿破崙說過一句話「一支軍隊的實力四分之三靠的是士氣」。
首先採取措施讓員工的行為與團隊的目標一致,這些措施包含一些8小時之外的團隊建設,包括一些圓桌溝通會、午餐會等形式不限,
多和團隊員工接觸交流,了解員工真實需求,鼓舞員工士氣,鼓勵一線班組長也多與員工交流溝通,廣開言路、樂於接納意見、辦事公道、遇事能與大家商量、善於體諒和關懷下屬。
06
第五,創造良好的氛圍,使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感覺到快樂。
比如,有一次發現員工在抖音上拍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小視頻,在開會的時候鼓勵他們在業余時間多拍拍,可以釋放自我情緒,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團隊更融洽,在一起工作更快樂,離職率自然而然降低了。
07
第六,建立明確的管理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團隊良好的發展,離不開制度的保障。
必須一視同仁,有獎有罰,並且必須分明,不能有個人偏見,公平競爭,方能能夠調動每一個成員的動力。
08
第七,人性化的管理。
有了明確的制度後,對一個團隊來講,也需要人性化的管理,充分站在員工角度考慮問題,想員工所想,急員工所急。
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問題,使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相結合,才能最大化團隊利益。
綜上,了解員工,尊重員工,發展員工,想員工所想,急員工所急,將公司利益和員工利益相結合,才能建立一個強大的生產團隊。

⑸ 如何加強我國新聞職業隊伍建設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十七屆四中全會再次提出「建設善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的要求,這是黨的建設中帶有戰略意義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黨提高自身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歷覽古今興衰事,成敗得失在用人。一項事業能否取得成功,人才是決定性因素之一。我們黨成立88周年、執政60年的經驗證明,只有擁有更多的人才、建設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才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興旺發達的最有力保障。作為執政黨,我們黨聚集了大批人才,使其為黨所有、為國所用。隨著國內外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我們依然要把加強黨的幹部隊伍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實現國家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

近年來,我局黨組始終把幹部隊伍建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全面加強思想、組織、制度、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著力營造團結和諧穩定、風正氣順心齊、想干會乾乾好的良好氛圍。在全局廣大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下,黨員幹部的管理能力、業務素質和道德修養有了明顯提高,科技人員的業務能力、技術水平和文化修養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和三大體系建設取得的成績,充分表明了管理幹部和科技幹部開拓創新、奮力拚搏的豐碩成果。但是,面對世界的新變化、形勢的新發展,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進步日新月異,新發明、新創造層出不窮,知識生產、知識傳播不斷加速,知識和人才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第一資源,知識經濟、創意產業成為重要經濟形態,創新能力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因素。進一步加大幹部隊伍素質的建設力度,按照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五湖四海,拓寬視野選拔幹部,廣辟途徑培養幹部,滿腔熱情愛護幹部,嚴格要求管理幹部」,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事業發展和三大體系建設任務中來,培養一支善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就成為局黨組和人事部門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
建設一支穩定、高素質的隊伍是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前提。通過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通過對汶川地震的總結和反思,深刻地認識到建立一支監測、預報與科研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引進學科帶頭人,攻克防震減災技術難關尤為重要。加強現有管理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行政管理和專業技能培訓,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和應對危機能力尤為重要。在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針對解決中層領導幹部年齡偏大、專業領域偏窄問題,進一步加大了對年輕幹部的培養力度。今年,採取競爭上崗方式,從13位年輕科級幹部和具有副高以上技術職務的技術幹部中,選拔了6位充實到中層管理崗位,將2位技術管理幹部調整到機關主持職能部門的工作。隨後又對事業單位二級機構的部門負責人在全局范圍內進行了推薦選任。40歲以下的年輕中層領導幹部由過去的2人增加到了10人,提拔和調任的年輕幹部都具有本科以上相關學歷,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按照我局《教育培訓規劃》和《年度教育培訓計劃》,加大了科技骨幹在職學歷教育和在職培訓工作力度。今年,選送到中國科大、南開大學等高等院校參加在職學歷教育,有1人取得研究生學歷,3人取得本科學歷;選送參加中國地震局各司室和市有關部委組織的各種崗位培訓近百人次,在崗位技能和業務水平方面多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人才引進方面,按照規定公開招聘招錄了8名具有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公務員,13名具有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這些人員都在管理崗位和「十一五」防震減災項目實施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為鼓勵年輕科技骨幹在日常工作中幹事創業,我局相繼出台了《局長青年獎勵基金管理辦法》等政策,鼓勵和支持年輕人做課題,寫文章,搞創新,培養年輕人脫穎而出。今年,有2人因成果突出,被評聘為正研級高工,1人被評聘為高工,3人被評聘為工程師,積極推薦5人參加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4人通過專家評審。
雖然,選拔了一批年輕管理幹部和專業技術幹部充實到中層管理崗位和高級技術崗位,確立了學術帶頭人,大大改善了中層幹部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但是,年輕幹部如何盡快進入角色,適應本崗位工作,並發揮作用,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科技創新,人才為本。機遇難得,人才難得。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優勢是最大的優勢。搞科技創新,首先要搶占人才的制高點,我們要構建「監測、預報、科研一體化」框架,提高地震速報水平,創新地震預測預報研究與發布機制,提高地震應急快速響應能力,首先要構建適應人才發展環境。要把加快人才發展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認真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著力增加人才數量,著力提高人才質量,著力優化人才結構,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為天津防震減災事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學習貫徹防震減災法,反思汶川地震,地震部門在地震工作的主管地位和防震減災工作中的主體地位有了進一步深化。地震部門要抓住機遇,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職能作用,積極引進和培養具有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工作成為當務之急。必須通過不斷完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准選人用人。考察幹部,「才」相比,「德」始終應是第一位,要看其是否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看其是否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看其是否真抓實干、敢於負責、銳意進取,看其是否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乾乾凈凈做事。然後,按照「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扎實抓好乾部培訓,重點提高「謀劃發展、統籌發展、優化發展、推動發展」的本領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維護穩定」的本領,注重增強「新形勢下依法管理防震減災工作的社會公共管理、地震事件應急處置、面對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以及減輕震災、穩定社會」等方面能力,真正培養出「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領導人才」。
貫徹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做好乾部隊伍建設工作,要提高以下四個方面的認識。一是著眼防震減災事業發展新階段對人才素質結構的新需要,採取分層分類的辦法調整各級後備幹部和培養緊缺人才。二是探索建立從基層一線遴選幹部辦法,改善幹部隊伍結構。三是加大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錄比例,選拔急需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四是建立完善各類考核機制,通過競爭性選拔,使真正有能力有才幹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進入幹部隊伍。
作為一個局的領導班子,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切實增強做好工作的自覺性和緊迫性。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准。要繼續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幹部推薦、考察、提名、任用、監督等各個環節的制度建設,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要把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本領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的核心內容,重點提高謀劃發展、科學發展的本領和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搞好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注重增強依法辦事能力和處理復雜問題等方面能力,努力把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善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堅強領導集體。要完善幹部交流制度,加大治懶治庸力度,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勇於創新、勤政清廉、奮發有為、幹事創業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為防震減災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
加強幹部隊伍建設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人才培養,一手抓人才引進。人才培養的基礎在教育。要繼續重視在職學歷教育、崗位技能培訓教育、不斷提高幹部職工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要依託重大科研項目和科研教學實習基地,鼓勵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聯合辦班和合作研究形式,合作培養高層次人才,培養科技領軍人物、科技骨乾和創新人才團隊.形成門類齊全、梯次合
理、素質優良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要制定完善引進高層次人才,培養尖子人才,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制度和措施,為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千方百計解決後顧之憂,讓人才感到寬心、舒心、安心。要注重培養、鍛煉和選拔優秀青年人才,堅決破除論資排輩的做法,不拘一格,任人唯賢,鼓勵和支持他們求真務實,幹事創業。當前,除了要執行好《天津市地震局局長青年獎勵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堅持做好「學術沙龍」、建立《繼續教育登記制度》外,還要辦好中層幹部培訓班。下大力氣,採取多種措施,努力建設一支穩定、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管理人才隊伍。
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是解決幹部工作中突出問題、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但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如幹部選拔任用的民主機制不夠健全,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的科學性還不夠高,幹部競爭擇優機制不夠完善,優秀年輕幹部脫穎而出的渠道不夠暢通,幹部約束激勵機制不夠有力,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仍然存在。這些問題盡管不是主流,但嚴重影響選人用人公信度。解決當前幹部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實現吏治清明,關鍵在改革,希望在改革,根本出路在改革。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對新形勢下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善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作出了全面部署,強調「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是
培養造就高素質幹部隊伍的關鍵」。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
黨的組織路線是為政治路線服務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後,組織工作就要及時跟進。只有進一步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幹部選拔任用科學機制,才能更好地為科學發展選幹部、配班子、建隊伍、聚人才。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四中全會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做好新形勢下組織工作,作為組織人事部門一定要政治堅定、高度負責,堅持中央精神,堅持黨的原則,堅持用人標准,以對黨組織高度負責、對人民事業高度負責、對幹部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選人用人。要知人善任,公道正派,學習和掌握科學管用的辦法,提高識人用人本領,按照科學規范的制度性程序配班子、用幹部。要重視關心老實人、正派人、不巴結領導的人,防止任人唯親、唯近。要改革創新,創先爭優,想幹事、會幹事、干成事、不出事,通過選好乾部、配好班子成就事業。要有實事求是之心,無嘩眾取寵之意,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義。要努力學習,認真讀書,多搞調查研究,做學習型組織。要帶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模範遵守組工幹部「十嚴禁」紀律,切實改進作風,提高「三服務」水平,時刻把黨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⑹ 誰知道如何通過文化建設打造團隊

提起團隊建設,人們考慮最多的是搭檯子、跑路子、發票子,這些都很重要,但這里要談的是除這些硬性東西外的一些軟性的、無形的動作,而往往是這些看不見的力量在左右著你的團隊。這些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團隊是怎樣一個團隊,甚至決定了你的團隊能維持多久,創造多少績效,這就是團隊文化。 文化是一個無形的力量,它是一種精神,一種社會規范,一個團隊如果沒有文化就形同行屍走肉,同樣,一個團隊如果沒有良好的文化,也同樣是滿身毒瘤,終久會走向死亡。所以,要打造高績效的團隊,就要充分重視團隊文化建設。 1、選對人——建設良好團隊文化的基礎 中國有句俗話: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用在團隊建設上也是很有用的。在打造你的團隊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選什麼樣的人進入你的團隊,把好這一關可以把那些不符合團隊主流文化的人排斥在團隊之外,以防這些人進入團隊時對團隊文化造成不良影響。 新團隊成立之初,作為團隊負責人就應明確以下事關團隊文化方向與優劣的關鍵問題。就基本上能確定團隊文化的基本質素,這些質素最好形成文字公布出去,才能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前來加盟,進而作為團隊的一面旗幟,發揮文化的感召力。同時,也為以後的人力選拔上提供依據,使之有所參照。 在選人時為確定這些人是否符合團隊文化的要求,在實踐中常用的方法有觀察、傾聽及案例分析。運用觀察法選人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在此方面就有獨到的見解,諸葛亮在選人方面有句話說得好:「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當然,諸葛亮所指的主要是選將才,現代社會的團隊類型種類繁多,一個團隊中成員少則幾人,多則數千人上萬人,成員類型又多種多樣,如果單靠他所說的幾種方法還是無法也不可能選對人的,但通過觀察往往就能初步判斷對象是否符合團隊的文化。 但是光觀察還不夠,還要十分注意傾聽,耐心而又有效的傾聽是在選人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時候,聽比說遠遠重要。除了聽和說之外,施以必要的案例分析也是很有效的,它彌補了觀察和傾聽的不足,著重考察候選人的操作能力,因為言行都帶有一定的虛假性,案例分析往往能比較真實地反映人的真實水平、能力及行事風格。這在如今的大公司的人員甄選中已經被普遍採用。 2、磨合、協調與溝通——強化良好團隊文化的必經之路 通過初試將人選進團隊後,並不意味著新成員已經融入團隊文化,這裡面還有一個認識上的偏差。這個偏差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來自候選人的,因為在選人時,團隊會向候選人展示團隊文化,但候選人對團隊文化只是有個粗淺的感性認識,這個感性認識還不全面、不深刻,甚至因主觀認識及理解上的不同,還會有所差偏,這就需要有個磨合期。另外一方面是來自團隊的原因,團隊在選人時可能會根據候選人的表現做出誤判,不管這種表現是來自候選人本身的偽裝造成的,還是團隊認識和理解上的偏差引起的,這都決定了,在候選人加盟團隊後有一個磨合期。 在磨合期內會發生表現在理念、思想、觀點及行為方式等文化方面的碰撞與沖突。大多數時候,這種碰撞與沖突是在潛意識內的,表現不太明顯,但如果團隊成員與團隊雙方之間不理互相理解,就有可能會使沖突升級,浮出水面,嚴重的還會產生危機暴發,導致分道揚鑣,給團隊其他成員造成不良的影響,如果是讓道德不良的人誤入團隊還可能導致整個團隊的分崩離析。可見在磨合期內因文化沖突可能會造成的嚴重後果。 正因為文化沖突具有隱性、後果嚴重性的特點,所以,在磨合期內進行協調與溝通就顯得至關重要。在這方面團隊負責人應發揮積極、負責任的作用。很多不負責任的團隊負責人關注的只是怎樣完成團隊目標,但對團隊成員,尤其是新加盟的團隊成員在文化上的協調與溝通重視不足,忽視了協調與溝通在強化團隊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他們要麼極力迴避沖突或矛盾,讓團隊成員自生自滅,因無法適應團隊而自動離開;要麼誇大文化沖突的程度,將因短時間內不適應團隊文化的團隊成員打入冷宮,另眼看待。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都與強化良好團隊文化背道而馳。團隊負責人應積極與成員溝通,了解他們的看法、想法、疑點及困難,積極幫他們疏通思想、化解矛盾、解決困難,引導他們逐步適應團隊文化,在和風細雨中讓他們適應並認同團隊文化,進而強化團隊文化,使每個團隊成員都在團隊文化的影響下共同發展。 3、身體力行、多管齊下——良好團隊文化的保證 在團隊文化建設中,團隊負責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很多團隊負責人疏於團隊文化的管理,不重視文化的作用,認為文化可有可無,這樣的團隊負責人當然也就創造不出什麼良好的團隊文化了。還有的團隊負責人雖然很重視團隊文化,也深知文化的作用和力量,卻不能親自去總結、倡導自己團隊的文化,這些工作多數由別人代勞,寫一些漂亮的章華,但是,別人的思想永遠是別人的,無法轉化成自己的行動,而只有經過自己的深思與提煉而發出的文化大旗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也才能真正發揮文化的作用。更有少數團隊負責人言行不一致,自己的行為與團隊所倡導的文化格格不入,也就使得團隊文化成為鏡中花與水中月了。因此,只有團隊負責身體力行,親自對團隊的文化進行定位,並能在實際行動中遵守文化、倡導文化,使最有力量的東西變成無形的力量,才是良好團隊文化的保證。 在團隊文化建設中,可採用的方法有很多種,團隊負責人要依據自己團隊的性質與特點,選擇適合自身團隊、積極有效的文化建設方法,多管齊下並身體力行才能保證文化切實起到應有的作用。 團隊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與團隊成員關系均呈現一個互動的、動態的變化過程。在這期間,會產生諸如團隊發展目標與個人目標、團隊利益與個人利益等等一系列的顯性的隱性的沖突,團隊如何化解其中的糾葛、磨擦與危機,保持一種相對平穩的團隊關系和管理常態,最必要的,就是建立多種溝通渠道,多管齊下,及時了解,動態調整。常見的團隊文化溝通方式有以下幾點: (1)、媒介文化。有條件的團隊可創辦團隊內部刊物(期刊或報紙等)、宣傳欄、團隊標識、標語、內部網站、意見及建議信箱等媒介形式傳播團隊文化,固化理念。 (2)、文化活動。文化活動是通過一系列富有積極意義的活動來固化理念,如員工生日晚會、中秋、春節抽獎晚會、公費旅遊等。 (3)、制度文化。團隊在制度規劃時應與團隊文化相結合,使制度轉化為文化,文化再引領制度。 (4)、核心價值觀。團隊應提倡鮮明、積極和負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價值觀,是團隊文化的終極追求。 上面談到的都還停留在團隊文化建設的表層,要真正起到維護團隊關系、增強團隊凝聚力的目的,制度建設是保障。團隊是一個群體,團隊的思想是有傾向性的,思想往往決定了態度,態度直接影響行動。團隊掛在口頭宣揚的——「說到」的一定要「寫到」,真正在制度建設中體現團隊的管理傾向,推崇什麼,反對什麼,提倡什麼,剔除什麼,設此規矩,才成方圓。在潛移默化的制度宣貫中,讓形式與制度得到統一,制度固化文化,文化引導制度,相輔相成,這樣長期堅持不懈,才能形成一種習慣、一種固有的態度及做事風格,團隊文化建設才能朝向一個良性的有效的方向發展,真正成為團隊關系管理的良好保障。這樣,在強有力的團隊文化的牽引下,即便有外來的不良文化也同樣會被融化或者被過濾與淘汰,使團隊永遠在良性文化的牽引下健康成長也發展。 團隊文化建設崇尚務實。文化一定要是形式的結晶,有形式保障,要做到形式與文化的高度統一。而團隊文化建設最難的莫過於核心理念的提煉。有了這個準星,文化制度建設與物質形式層面才有精神依託,不至於出現團隊發展無定勢、管理無常態、人力資源極不穩定的狀態。另外,就是管理制度對核心理念的有力支撐,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不要說塑造團隊的對外形象,就是給團隊內部成員留下的也將是一種心口不一、誠信不佳的不良形象,造成團隊成員信心不足、發展不穩定,甚至產生抵觸情緒、私下抱怨等消極影響,嚴重的還將造成離職率的居高不下,使企業的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總之,建立良好的團隊文化有賴於團隊文化理念與團隊管理的密切融合,真正在制度層面上實現人本管理的真諦。

⑺ 如何加強文化隊伍建設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精髓。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的國家。當前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存在的年齡結構老化、文化層次不高、隊伍缺乏活力、人員經常串崗等狀況,基層文化人才逐步緊缺,加強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新期待,成為當前我國文化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優化培訓機制,針對性提升。基層機關應根據工作整體部署和自身情況,明確人才文化開發的近期和長遠目標、重點和措施。要採用適度超前的思路,採取多渠道、全方位的文化人才培養模式,對急需的、特殊的、關鍵崗位的文化人才,做到超前規劃,超前儲備。按照文化人才種類、層次、特長和發展方向對文化人才進行培訓,注重文化人才的個體差異,培訓的內容要符合文化人才個體的能力趨向,適合個性發展,努力為文化人才的成長創造優越的環境和條件。在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培訓中,實施分類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堅持學以致用,從實際出發,區分對象層次,有針對性地搞好培養。緊貼基層建設需要,依據職責分工、崗位需要,本著「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需要什麼學什麼」的原則,突出按需培養,切實把不同崗位的人員培養成為勝任本職的生力軍和戰斗員。
優化用人機制,激發文化人才隊伍熱情。為適應現代經濟發展需求的用人機制,要優化文化人才資源結構,使文化人才能進能出,維持文化人才隊伍的新陳代謝。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大張旗鼓地宣揚、獎勵和重用文化人才,真正使想幹事的有機會、能幹事的有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形成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尊重文化人才主體地位,按照個體差異、發展方向、工作潛能等,通過單位領導評定、個人談話、相互考評、文化人才自薦競爭上崗的方式,使文化人才合理流動,實現現有人力資源的最佳配臵。建立獎勵機制,對文化人才在科學領域取得的具有一定學術意義的理論成果,以及運用科學技術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業績,給予表彰和獎勵,甚至不惜重獎。改革傳統的分配體制,實行崗位技能工資制。通過崗位責任和崗位貢獻的考核來兌現崗位的報酬,使技術文化人才既有壓力又有動力。積極推行技術文化人才競爭上崗、優勝劣汰機制。選派年輕有朝氣、懂技術、會管理的文化人才到基層進行鍛煉。
加強民間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基層文化隊伍。在基層建立一支熟悉業務、專兼結合的群眾文化和圖書館業務骨幹隊伍。鼓勵和吸引優秀人才到基層文化機構工作。加強基層文化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其思想、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使之成為基層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鼓勵和引導社會各方面人士積極參與到公益文化建設中來,建設一支自願參加、服務社會公眾、弘揚人文精神的高素質志願者隊伍,將有力地緩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人力資源短缺的矛盾,從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整體性。針對農村基層文化建設,開展貧困地區基層文化人才培養,從教育抓起,大批量地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具有一定勞動技能的新型體力勞動者即經濟落後地區基層的初級文化人才,解決基層文化人才空白問題。

⑻ 如何發揮新媒體在企業文化中的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互聯網、移動通訊為主要載體的新媒體快速崛起,新媒體以其開放性、互動性、多樣性、靈活性、及時性等特點,不僅對傳統媒體產生較大沖擊,而且越來越深地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對大型企業產生很大影響,尤其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極大。文章主要論述了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產生的影響以及如何發揮好新媒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1 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分支之一,和同為意識形態的媒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以國有企業為代表的傳統企業歷來非常重視媒體建設,企業的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自辦媒體,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一方面承擔著塑造、傳播、弘揚企業文化的責任;另一方面本身又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多年來對企業的文化建設產生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以網站、手機報、微博等為代表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對傳統媒體產生沖擊;另一方面豐富和延伸著傳統媒體的功能,使企業文化建設的手段和形式更多樣、更豐富、更受歡迎,對企業文化的建設產生了更多、更大、更直接的影響。正面的影響主要是:企業文化的載體更加豐富,形式更加靈活,傳播更加有效,特別是對年輕一代影響力的加大,這對於企業文化的繼承、創新、發展,更好地適應時代、適應市場、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都有極大的好處,特別是新媒體的互動性,可以更多、更好地集思廣益,充分發揮群眾的參與性。在豐富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的同時,使文化建設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充滿活力。但是,新媒體的開放性、互動性可不可控性,又使得傳播的內容過於多元化,出現不同的聲音,甚至雜聲、雜訊、對企業文化產生不良的影響。多元的文化需要多元的傳媒,企業的文化建設也需要新媒體的豐富和滋養,新媒體和新文化是一對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提升的「兄弟」。
2 新媒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要作用
2.1新媒體是企業品牌和形象宣傳的窗口
打造企業品牌,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新媒體由於其特殊的屬性、豐富的功能、多樣的手段,對於傳播企業文化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企業品牌和形象宣傳的重要窗口。人們可以透過企業網站、手機報、微博等載體,了解企業的各方面信息,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管理者一起充實、完善、豐富企業文化,一起擦亮展示企業品牌和形象的窗口。
2.2新媒體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橋梁
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文化的內核。新媒體承擔著溝通企業與社會、產品與市場、管理者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
的橋梁,這座橋梁不是單向傳播,而是雙向交流、 溝通互動的。這樣能夠更好地交流意見、取得共識,實現核心價值觀對人的影響 和人對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豐富和提升,通過這座橋梁,企業的價值和員工的價值達成統一,共同提高,企業的文化建設隨著核心價值觀的潛移默化而得到升華。
2.3新媒體是企業管理理念傳播的通道
企業管理理念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支撐,管理理念其實也是一種文化觀念,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使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不斷地融入企業文化,才能讓企業的管理理念得到認
可,使企業文化落到實處,得到提升。
新媒體正是實現兩者交融提升的通道,而且是一條高速、高效的通道。新媒體的靈活、多樣、快速等特點,可以把抽象的理念變得具體,把理性的理念變得感性,把刻板的理念變得生動,從而通過媒體的傳播,使得管理理念更好地被職工認可和接受,在實際工作中貫徹落實,使理念得到提高,升華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2.4新媒體是提升職工文化素質的平台
再好的企業文化,也離不開職工的參與、實踐和建設。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取決於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因此,提升職工文化素質是建設企業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關鍵環節。新媒體是提升職
工文化素質的很好的平台。通過這個平台, 職工可以獲得海量的信息,可以學到各方面的知識,可以和最好的老師交流互動,可 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提出自己的建議、交流自己的心得,而且新媒體方便實用,可以隨時隨地自由學習、交流,可以對學習交流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使得學習變得簡單、簡潔和簡便。
3 辦好新媒體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新媒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大、作用多,但是,由於新媒體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變化,企業管理者的重視不夠以及從事新媒體的人才缺乏等原因,在建設、維護、使用新媒體,辦好新媒體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期待我們不斷努力,盡快破解。筆者認為,當前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好新媒體的作用應當首先解決好以下3個問題:
3.1注重對新媒體平台的開發和利用,實現媒體傳播的多樣化、現代化
目前,企業使用較多的新媒體平台主要有企業門戶網站、 企業手機報、
企業微博、企業貼吧等,門戶網站是新媒體平台的基礎,也是連接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平 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對於企業文化建設來說,
要在利用好傳統媒體形成的讀者群、閱讀氣氛和認知度的基礎上,搭建好網路平台,通過網路平台的集納和鏈接功能,對上共享傳統
媒體的資源,對下延伸新媒體功能,開發手機媒體、
企業微博等,使之成為吸引職工,交流信息,聽取民意,引導輿論的新途徑。所以,企業要重視和發揮微博的作用,使其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助推器、放大器,以小博大,揚長避短。
3.2注重對新媒體平台的維護和管理
對新媒體平台的維護管理是目前許多企業的短板,網站建起來了,卻很少更新內容;微博開通了,卻無「話」可說,有「問」不 答。要發揮新媒體的作用,
還是要在維護管理上下功夫,這是因為,新媒體是企業展示形象的窗口,需要把最好的東西展現出 來;新媒體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唯有豐富、
新鮮的資訊才能吸引人的眼球;新媒體是聽取民意的通道,需要時時和大眾互動;新媒體是觀察輿情的哨卡,只有時刻關注輿論動態,才能做到未雨綢繆,因勢利導。我們要下大力氣對新媒體平台進行維護管理,及時更新內容,時刻關注輿情,認真回應互動,傾聽群眾呼聲,切實發揮好新媒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3.3注重對新媒體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提升新媒體的運營水平和管理水平
新媒體是建立在信息技術上的平台,信息技術的核心是人才,因此,運營管理新媒體的核心是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新媒體人才需要既懂技術,又懂市場;既懂媒體,又懂文化的復合型人才。一方面要發現人才,引進人才,一方面又要使用人才,培養人
才。通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來提升新媒體的運營和管理水平,通過新媒體平台的運用管理,培養和鍛煉媒體人才隊伍、文化人才隊伍,來實現新媒體健康發展,企業文化建設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4 結束語
市場經濟形勢下,企業要快速發展,做強做大,企業文化建 設一定要加強,與時俱進、
不斷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深入挖掘、科學運用新媒體對於企業文化的影響力、推動力,搭好新媒體的「舞台」,唱好文化建設的「大戲」!

⑼ 如何打造宣傳幹部隊伍

一、始終遵循「一個原則」。作為一名宣傳幹部,「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是首先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毫不動搖、始終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改革創新、服務人民」。宣傳幹部不能有絲毫的含糊,必須更加堅定地高舉旗幟,更加自覺地圍繞大局,更加主動地服務人民,更加積極地改革創新,扎實圓滿地完成宣傳思想文化各項任務。
二、緊緊抓住「兩個環節」。「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這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針,每一個宣傳幹部必須時刻牢記,並在實際工作中一以貫之。弘揚主旋律,社會思想就有了主心骨;傳播正能量,社會發展就有了動力源。堅持正面宣傳為主,要摸透傳播規律、講究宣傳藝術、對接群眾需求,把握好「時、度、效」,在改進創新中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堅持正面宣傳為主,也需要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陣地意識。
三、不斷提高「三種能力」。一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學會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道理,用老百姓聽得懂、喜歡聽的語言把宣傳工作做到群眾中去,使群眾心悅誠服地貫徹執行。二是提高文字寫作能力。過好「文字關」既是個人立身發展的要求,也是宣傳幹部履職盡責、推動事業發展的需要。三是提高市場運作能力。
四、大力弘揚「四種精神」。一是鍥而不舍的「釘子精神」。宣傳幹部要對黨的宣傳事業充滿執著。二是甘於奉獻的「蠟燭精神」。恪守精神高地,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他人,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引導群眾。三是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四是敢於擔當的「亮劍精神」。宣傳幹部必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敢於擔當、敢於「亮劍」。
五、堅持卯足「五股勁頭」。一是業務上有一股子鑽勁。樂於鑽研、善於創新,緊跟形勢和任務發展變化的要求。二是解難題有一股子韌勁。做解決問題的能手,破解難題的高手。三是辦事情有一股子巧勁。干工作舉重若輕,辦事情「四兩撥千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對事業有一股子干勁。五是謀發展有一股子闖勁。敢想敢幹,敢闖敢試,善於總結思考,善於學習借鑒,善於用創新思維去開創工作新局面。
六、努力克服「六種心態」。一是克服攀比心態。二是克服浮躁心態。三是克服焦慮心態。要確定合理的目標,提高適應能力。四是克服消極心態。五是克服抱怨心態。要糾正自己某些錯誤的信念和觀點;學會自我消解、自我勸慰、自我開導、自我調適;保持一顆平常心。六是克服空虛心態。提高自身修養,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人生充滿希望和力量。
七、力求達到「七種境界」。一是淡泊名利。做一名優秀的宣傳幹部,就要有一種捨得付出、甘於奉獻的境界。二是寬容大度。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宣傳幹部都要學會寬容,努力做一個有氣度的人。三是大公無私。四是與人為善。五是誠實守信。「誠」就是重誠信,以誠相待、坦誠相見。「實」就是要務實,聯系實際、求真務實。六是誨人不倦。七是心無旁騖。要沉得住氣、沉得下去,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
八、保持發揚「八種作風」。一是雷厲風行。狠抓落實,真抓實干,務求實效。二是清正廉潔。加強自我約束,做到令行禁止。三是一心為民。堅持「三貼近」、深化「走轉改」,把宣傳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四是謙虛謹慎。五是任勞任怨。六是腳踏實地。從眼前的一點一滴做起、不畏艱險,從而「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實現遠大的夢想。七是嚴謹務實。八是艱苦樸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聚合崇儉抑奢的正能量。
九、明確做人「九個方向」。一是做政治清醒的明白人。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關鍵時刻頭腦清醒。二是做專注事業的有心人。「耳要靈、腿要勤、眼要明」,宣傳幹部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留心媒體上、網路上、社會上的各種信息,密切關注幹部群眾的思想動態,密切關注街頭巷尾的各種傳聞、甚至小道消息,加強對信息的研判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為做好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贏得先機。三是做愛崗敬業的勤快人。勤思考,勤動手,勤動腿。四是做彬彬有禮的文明人。五是做與時俱進的現代人。六是做忠於組織的老實人。「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自覺保持立言與立行相統一;辦老實事,公道正派、敢做敢當。七是做作風嚴謹的正派人。不搬弄是非、不挑撥離間,不拉幫結派;不耍小聰明,不使小心眼,不搞小動作;不弄虛作假,不投機取巧,保持高風亮節。八是做虛懷若谷的大氣人。九是做熱愛生活的快樂人。
十、時刻牢記「十項要求」。作為一名宣傳工作者,要時刻牢記中央對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的十項要求。牢記一個指針,即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針。牢記兩個要點,即一個是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一個是密切聯系群眾,認真傾聽和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牢記三個貼近,三個服務,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牢記四項任務,即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牢記五個根底,即理論路線根底、政策法律紀律根底、群眾觀點根底、知識根底、新聞業務根底。牢記六種作風,即敬業的作風、實事求是的作風、艱苦奮斗的作風、清正廉潔的作風、嚴謹細致的作風、勇於創新的作風。牢記七字希望,即「學習、學習、再學習,深入、深入、再深入」。牢記八種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把關意識、精品意識、改革意識、時效意識、服務意識。牢記九條要求,即把握導向、提高質量、多出精品、加強管理、建設隊伍、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牢記十要十不要,要堅持黨性原則,自覺遵守黨和國家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規,不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清正廉潔,勤奮為民,不要濫用權力,以權謀私;要堅持唯物辯證法,把握好度,不要搞形而上學、片面性、絕對化;要認真學習,勤於思考,善於總結經驗,不要埋頭事務,忙於應酬,日計有餘,歲計不足;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唱響主旋律,不要搞噪音;要講真話,不要弄虛作假;要注重社會效益,不要見利忘義;要內外有別,不要隨心所欲;要幫忙,不要添亂;要務求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
(作者系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⑽ 如何加快宣傳思想文化領域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新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發生了深刻變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方式、陣地建設應該適應這種變化。通過對當前的地方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進行調研和分析,現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狀況
(一)是貧困偏遠地區的農民文化生活單一。僅以我們樂陵市為例:樂陵市有1089個自然村,其中有近200個村處於市縣交界處,僅有的文化生活就是電視。而且人們多喜歡收看娛樂性節目,新聞類、普法類節目看的人少,農牧業科技、市場信息更是很難受到關注;
(二)是新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增多。樂陵全市有70萬人口,隨著招商引資工作的深入和外出勞務人員的增多,大多數農民選擇了棄農經商或者棄農從工,而這些鬆散的農民分散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真正能發揮宣傳教育功能的還比較少;
(三)是流動人口特別是進城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民文化素質亟待提高。樂陵市自2000年大力發展城市基礎建設以來,富裕起來的農民紛紛到城裡買房定居。據樂陵市房管局的不完全統計,2000年以來,進入樂陵市區買房的農民約有5萬人。盡管房子買了、環境變了、掙錢道多了,但大部分的農民還不適應城市的新環境,亟待加強改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二、制約宣傳工作的主要因素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的制約:
(一)是農民居住分散、農村經濟條件差、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
(三)是宣傳隊伍的整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在新時期、新階段,宣傳思想部門要站在思想解放和理論創新的最前沿,用超強的前瞻性和戰略意識,做輿情民意的偵察員、思想解放的指導員、改革開放的導航員和領導決策的參議員,通過心貼心的服務,切實拉近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
三、改進宣傳的主要措施
我們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發現,現有的宣傳方式、宣傳載體與群眾的接受力之間有差距:盡管一些村大多數都成立了宣傳文化站或宣傳文化室,但真正吸引群眾的卻不多,往往出現宣傳者很急,接受者冷淡的尷尬局面。這雖然與群眾的文化素質有關,但更主要的還是由於宣傳沒有搭准群眾的脈絡,形式單調;或沿續一言堂說教式的宣傳,無的放矢;或脫離實際,脫離生活,流於形式,缺乏生命力。比如有的宣傳文化站的閱覽室存書,看上去量不少,排滿了書架,但種類不多,充數的舊書籍至少佔半數以上;有的黑板報、閱報欄和宣傳欄,十天半月沒有更新內容。為此,在宣傳文化實踐中我們應該注重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培養群眾主動參與意識,讓群眾從後台走向前台,從台下走到台上,從單向灌輸變為雙向互動;
(二)是堅持三貼近原則,不斷創新宣傳思想工作方式方法;
(三)是精心組織一批能起到轟動效應的活動,寓教於樂,真正的讓老百姓受益。
四、提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一些宣傳文化戰線的同志,等、靠、要思想還比較嚴重,在處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關系問題上,過分強調依賴政府投入,而對文化產業的開發感到前景渺茫。關於發展基層文化事業,普遍感到困難重重,特別是文化人才培養問題,更是領導比較頭疼的議題。大家反映,現在宣傳文化戰線急需的人才無力引進,多年培養出來的能人,由於單位工作和生活條件差,都紛紛跳槽,而那些對單位業務發展可有可無的人,又無法將其調離現崗位。面對經濟發達地區和當地社會高收入行業對人才的爭奪和壟斷,各地宣傳思想戰線普遍感到人才匱乏。建議進行了以下嘗試:
(一)是文化事業單位必須改變傳統的用人制度,面向市場選人才;改革工資分配製度,按能力計酬、按貢獻計酬;深化事業單位聘用制改革,由政府用人向單位用人轉變;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二)是充分利用文化資源,搞好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推進文化領域資產重組。
五、千方百計提高宣傳隊伍素質
目前,基層文化隊伍文化素質亟待提高。專職人員少。總體看,基層文化機構不健全,有的文化站很難開展正常活動,無法滿足廣大群眾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基層文化隊伍結構不合理、專業水平低、待遇差等問題仍十分突出。因此,必須進一步重視加強基層文化工作和隊伍建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以班子帶動隊伍。把領導班子建設作為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關鍵環節,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准,進一步優化班子年齡和知識結構,做好宣傳文化部門領導班子建設和幹部管理工作;
(二)以培訓提高素質。把素質能力建設作為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加大幹部教育培訓力度;
(三)以機制激發活力。把完善長效機製作為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
(四)以陣地整合力量。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高水平完成基層文化設施網路建設;
(五)以考核增強實效。研究制定加強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把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納入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納入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明確職責分工,確保隊伍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新山東加油助力。

閱讀全文

與文化浙江建設中媒體如何打造隊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7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8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8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