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習傳統文化有什麼好處
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數千年沉澱下來的精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對歷史的了解、對文化的了解,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再者也可以培養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如果是外國人那就另當別論了。。),第三,萬物的發展都有相通之處,數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國人數千年的思想和行為演變史,以史鑒今,可以提高我們的思想深度和廣度。
② 怎樣才能做一個有文化的人,需要學習什麼
我們國家是古代文明四大古國之一,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特別是在詩詞方面,我們的國家出現了不少優秀的文人。那麼如果要想做一個有文化的人,需要學習什麼?
想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學習的東西是很多的。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積累,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識,這樣才有可能讓我們逐漸變得有文化。
③ 學習儒家文化應該從看什麼書開始
儒學是心性之學,也就是教化學習者改變、磨練自己的心性,最終變化氣質,明心見性,成為一個完滿的人。儒學經典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大師們通過自己的身心修煉體驗和感悟而得來的。因此,也必須通過修煉和實踐才能證悟到類似的境界。讀經典是一回事,但是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遵照大師們的教誨去行動,比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言」等等,時間久了,潛移默化,這些東西就能內化為自己行為的一部分。就有可能變化氣質,提升人格。相反,如果只停留閱讀的層面,那麼,即使你讀一輩子,還是「經是經,我是我」,讀經時,熱血沸騰,放下經書做事時,依舊如故。佛家講「說食不飽」,就是這個意思。此中關鍵,在於知行合一,在於實踐,在於體驗。看看《曾國藩家書》,即可明白這點。這些,說來容易,行起來,是何等的難。個中艱辛,非自己體驗不可得知。不過雖然「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只要邁步,就有達到的可能,就有成功的希望。
④ 什麼是人的心性
心性論也可稱為心性之學,是關於心性的理論或學說。中國哲學雖然是圍繞天人之際展開的,但是天人之際的核心不是天,而是人。而人的問題實質上就是心性問題。所以心性問題一直是中國哲學,特別是儒家哲學的一項基本理論。對於心性的不同理解和說明,是儒學內部派別分歧的重要表現,甚至可以說是儒學內部派別劃分的主要標志。從心性論的歷史演變,可以清楚地檢閱儒學發展的歷史軌跡。
作為儒學的開山始祖,孔子還沒有確立完整的心性論。孔子沒有論及心,論性也只有一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 ·陽貨》)孔子一生講得最多的是仁。然而孔子論仁,主要局限於仁本身,即仁是什麼,為什麼行仁的層面上。至於如何行仁,在孔子那裡,還不是問題的重點。孔子只是簡單地說:「為仁由己。」(《論語·顏淵》)「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在孔子看來,行仁完全是人的自覺的行為。至於為什麼是人的自覺的行為,孔子並沒有展開具體的論證。雖然孔子也講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人之方也已。」(《論語·雍也》)然而推己及人一般只具有操作上的意義,並不具有理論根據方面的因素。
孟子處處以孔子的繼承者自居。孟學對於孔學的發展,主要就在於「為仁之方」方面的發展。如果說,孔學的重心還停留於仁本身,還停留於仁是什麼、為什麼行仁的問題上,那麼,孟學的重心則由仁本身轉向「為仁之方」 。孟子自覺地將孔子仁學的終點作為自己仁學的起點。並通過對「為仁之方」的論述,而建立了自己的心性論。以心性論為基礎的「為仁之方」的理論,既是孟學對於孔學的最大發展,也是孟學之為孟學的主要內容。
在孟子看來,「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離婁下》),人與動物之間是有相同性的:「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嗅也,四體之於安佚也,性也。」(《孟子·盡心下》)人與動物相同的因素是性,但卻不是人之所以為人者,不是人性。孟子認為,人異於動物的根本所在,在於人先天地具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這才是人之所以為人者,才是所謂的人性。「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所以,在孟子看來,人性與人心本是二而一的東西,人性即是人心,人心即是人性。從人之所以為人的角度,從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天賦的角度看,是人性;從其居於人的內心,支配人的思想和行為的角度看,則是人心。因此,人的本心、本性就其本原意義而言,原本就是善的。[1]這種本原的、先天性的善,正是人為仁向善的基礎;人本身原有的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正是人為仁向善的發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所以,儒家所宣揚的仁義禮智,並不是外在於人或強加於人的東西,而是根源於人心、人性,並且是由其發育出來的東西,是人心、人性中本有的東西:「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這種心性論的確立,就為儒家所倡導的仁義之道,第一次尋找到了理論上的根據。
孟子的心性論以性善為基礎,以心性不二為核心,以天人貫通為特徵。這種心性論,其先驗論的色彩是非常凝重的,這是其無法克服的弊端。但是這種心性論的確立,在儒學發展史上,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這種意義,不僅在於它彌補了孔子仁學的缺憾,為其所倡導的仁義之道第一次找到了理論上的根據,從而使其真正變得切實可行;更為重要的還在於它將人與天、自我與外物溝通聯結起來,從而將宇宙人生打成一片。孟學對後世儒學的影響、孟學在儒學發展史上的地位,主要即是由這些因素決定的。
如果說,心性不二是孟學的核心,那麼,心性二分,以及由心性二分而引起天人二分,則是荀學的基本特徵。孟子把心理解為人之為人的本心,與此不同,荀子則把心理解為感官之心。荀子說:「治之要在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荀子·解蔽》)有時候,荀子也把心理解為身之主宰。如其說:「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同上)然而,不管是感官之心,還是身之主宰,在荀子這里,心只具有主觀性,心與性是沒有關涉的。
雖然荀子也像孟子一樣,認為性是人秉受於天的,是先天的,是天賦的。但是與孟子不同,荀子將人與動物所共有的好利惡害的自然本性,當作基本的人性,從而得出了人性惡的結論。從而人身修養的過程,在荀子看來,完全是一個「化性起偽」的過程。「故人知謹注錯,慎習俗,大積靡,則為君子矣;縱性情而不足問學,則為小人矣。」(《荀子·儒效》)雖然不能說,「化性起偽」 、「慎俗」 、「積靡」 ,在人格修養上就沒有意義,但是由於這樣一種心性論辟心性為二,沒有將性限定在人之所以高於動物族類的屬性上,並由此而導致了天人的截然二分。所以,荀子的心性論,在儒學的發展史上,長期是被當作異端來看待的。
⑤ 學習傳統文化的好處是什麼
1、知道中華文化的起源及發展歷程。
2、明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3、了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
4、學會感恩圖報和孝順父母的規矩
5、系統受教和熏陶於民族尊嚴。
6、意識到中國偉大和中國人的自豪。
7、更加理解父母的期望與文化傳承。
8、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優秀精髓。
9、發揚傳統文化的基本氣質和潛能。
10、忠於國家,努力成就民族偉大復興。
拓展資料
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就是儒釋道文化,儒學是中國的國學,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精髓,從「儒」這個漢字理解,「儒」就是人旁加一個需字,告訴我們的是一個淺顯的道理,那就是要做人們需要的人,這才不會枉度人生,這才不無愧於此生。佛家徹悟諸法本緣,以慈悲救度一切六道眾生為已任。佛法卻包含世間法與出世法並以出世法為究竟,以人的心性為究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實相。道家追求人格的超越,道教偏於出世,道學重自然觀辯證法,道教偏於出世,以自然寧靜、清心寡慾、無為而為以及修仙修道為追求。
⑥ 為啥說有文化更可怕
有文化更可怕,其實這是說明一些有文化的人通過自己的文化,掌握的知識比別人多。而且自己知道的東西也比別人多,做起事來更好。
沒文化真可怕,可有時候太有文化更令人可怕
對於沒文化的人來說,他們無非是思想有些陳舊,觀念有些迂腐,行為有些蠻野,但他們的性情和動向卻很容易被推理出來,所以遇上他們,只需很短時間就能了解他們的心理以及雷區,與之交往也就相對來說十分容易,想教化他們或者套路他們也就不是難事了。
古時的霸主或一方諸侯大都是草莽英雄,雖然重視文化,但相對來說,其文化根基和造詣都十分有限,畢竟像南唐後主那樣的皇帝只少數,實為小概率事件,所以這也是為何很多人能單靠三寸不爛之舌就能阻止兵亂戰爭或者合縱連橫起雄獅百萬。
相對來說,沒文化確實會鬧出很多笑話或者造成不小的傷害,但其可怕程度比不過那些有文化的高級知識分子。
有文化的人一般都能言善辯,更愛引經據典來論證和說服他人,而且有時候,他們能輕易洞察別人的軟肋或者說是症結,然後來對症下葯,所以很多人被深深套路不僅毫無察覺,反而還會重謝和打賞看似為自己分憂解難的謀士之類,這點就容易被佐證,單從國學經典《三國演義》中就能找到足夠多的例子來論斷。
有文化的一般城府很深。學文也同時在修心,所以很多有文化的人都心性甚高,且晦暗不明,相對來說,沒文化的人在他們面前就像是透明的一樣,他們可以講對方看的透透測測,清清楚楚,而對方卻難以對其揣摩明了,至於這種情況為何可怕,朕打了比喻就一目瞭然,這種情況就如同一個陌生人能二十四小時全方位的監控你一般,你若身臨其境,就會特有感觸,而且也不會用「君子坦盪盪,不怕被全體監視」來反駁了。
總之,文化本沒有好壞,但如果被某些知識分子為了私慾而邪用,那就相當可怕了,估計大家都聽說過高智商犯罪,對於它,以及它的危害和可怕之處,就不費言詳述了。
⑦ 成年之後學習書法是否能起到磨練心性的作用
書法可以起到一定鍛煉心性的作用,練習書法非常講究,心靜必須講究全神貫注,把自己的精神投入到書法這樣一個藝術活動之中,練書法才有效果。照貓畫虎,照葫蘆畫瓢,這最開始的練習方法,但是必須要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模仿那個韻味。
想長期練堅持練書法的最重要的就是對這東西感興趣,是真的覺得在練書法的過程中自己能體會到一定的快樂。據自己那位朋友說,就是看到一張空白的紙,工工整整的寫滿自己想寫的東西,那這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比打一局游戲要快樂的多。如果覺得這只是一個工具,讓自己的心態能夠更好一點的話,那這個效果其實非常有限。
⑧ 什麼是儒家文化
解釋 儒家文化是指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文化流派。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其核心是「仁」。
文化特徵
其一、以孔子為先師,為思想領袖;
其二、以《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等書為經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與禮的一種張力結構;
其四、由內聖而外王,通過內體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學;
其五、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為指導性的原則。
⑨ 禪茶文化的精神是什麼
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禪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實與升華。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體現在一個「正」字上,道家文化體現在一個「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個「和」字上。也就是說,儒家主正氣,道家主清氣,佛家主和氣。那麼,作為中國茶文化的精神是什麼呢?我想,一個「雅」字可以體現。古今茶人無不以品茗談心為雅事,以茶人啜客為雅士。
「正·清·和·雅」四個字、四種氣,大致可以概括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精神。作為禪與茶相結合而形成的「禪茶文化」,既有儒家的正氣,道家的清氣,佛家的和氣,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氣。正、清、和、雅的綜合,完整地體現了禪茶文化的根本精神。禪的精神在於悟,茶的精神在於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俗到雅也是一個持久修養的過程。禪茶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心性修養形式,其目的就是在於通過強化當下之覺照,實現從迷到悟、從俗到雅的轉化。一念迷失,禪是禪,茶是茶;清者清,濁者濁;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覺悟,茶即禪,禪即茶;清化濁,濁變清;雅化俗,俗化雅。
禪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這一種精神決定了禪茶文化具有一種不同於哲學和倫理學的社會化育功能。禪茶文化離不開人文關懷,離不開人生日用,離不開禪的關照與感悟,離不開茶的精清、淡潔、滌煩、致和修養功夫。從這個角度來看,將禪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結緣」這八個字上,最為恰當;既理事圓融,又雅俗同歸,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實和操作的現實意義。
⑩ 一流的匠人要具備哪些心性與品格(《匠人精神》解讀系列九)
這是《匠人精神》系列解讀的最後一篇。
01越是細微之處,越能考驗人的品性
秋山認為一流的匠人,技能只佔40%,60%是心性。良好的品格與心性從何而來?要靠平時的習慣養成與點滴訓練。秋山是師傅也是家長,學徒的技術要操心,日常生活細節也不省心。他要求學員要有時間觀念,要注重儀容儀表,吃飯要迅速,花錢要謹慎。
就拿一日三餐來說。孔夫子兩千多年前就諄諄教誨:食無語。放在現代,難啊,難於上青天,多少家庭圍著電視吃了一頓又一頓。眼下,有多少人能放下手機一心一意吃飯的?這毫不奇怪,人的天性與本能,是傾向於安逸與懶散的,怎麼舒適怎麼來。
所以員工入職後首先要培訓,在原則與規范內日復一日地強化訓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秋山將學員訓練得相當於「軍事化」了:專心吃飯,不得閑聊,更不能看電視。所有都要一起開動和迅速吃完,只要有一個人慢吞吞地落在後面讓別人等,就會影響到工作進展。他還明令禁止挑食,認為挑食的人,也會挑工作,挑人,這種人往往愛計較,以自我為中心,日後很有可能成為團隊中的不合作分子,阻礙企業的發展。真是見微知著,杜絕隱患毫不留情。
遍觀世界上優秀的企業,都有一套嚴格執行的規范准則,來一個訓練一個,來一雙鍛造一雙。財富500強中第十大最受贊譽的寶潔公司,就是靠一套用人機制居於行業領先地位。
創立於1837年的寶潔公司,全球員工11萬人,生活和工作在80多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非常重視人才的培訓與發展,他們有一套獨具匠心的人才培養機制。一位前任董事長曾自信地說,即使你拿走我們的資金、廠房和品牌,只要留下我們的人,十年內我們就能重建一切。這就是企業傳承的偉大力量與長久的生命力。
集體用餐
企業傳承的核心是什麼?當然是企業精神與文化,是嚴格管理中走出來的每一個優秀個體,集合起來,就成了戰無不勝的團隊。
「總是在意時間的人,一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吃飯都講究速度,做其他事焉能不高效?「用意志力去啟動,讓習慣來保持。」一支訓練有素的團隊必定所向披靡。
02現在還有人寫書信?給TA大大的贊
我們都知道,說出去的話,即使再優美動聽,也很快會隨風而逝。然而,當你慎重其事,拿起筆來,將心中所思所想寫下來,即使再簡短,再質朴無華,也會長久地留存下來,並且常溫常新,溫暖著你我。這就是紙質書信的功力。可惜,手寫文字正在離我們遠去。
但秋山是個恪守傳統的匠人,他相信文字的力量,正像他相信自己手中的刨刀——文字是打破人們心中堅冰的利刃。他一直堅持要學員寫感謝信,並且要勤奮地寫,將其看作是成為一流匠人的基本條件有。寫給客戶的感謝信,必須在當天寫好寄出。用文字來表達感激之情,是對客戶的尊敬與重視。
你有多久不寫感謝信了?即使寫郵件也好。不能什麼都用發紅包來代替,不是嗎?對於父母、老師和親友,還有寫信的必要嗎?向最親近的人表達謝意?真的不習慣。然而,不習慣也要寫,少用套路,多用自己的話來表達情感,我手寫我心。
在秋山木工,還可以學到另一項專長:撰寫簡要工作報告。每個員工都有公司發的素描本,每天工作結束後,要寫一篇總結報告。就是復盤當天所做工作,及預習次日將要做的事情,師傅師兄負責在報告上寫上評語。這是每天不可或缺的工作,不間斷的反思、復盤、總結,令員工清楚自己取得的進步與存在的差距,促使他更快的成長。
每當寫完一本工作報告,學員就附上自己的近況,寄回家裡。父母親友傳閱後,都會在報告書上寫下激勵的話語,再將其寄來工房。
這是一種多方協作的機制。秋山明智地把學徒的父母、親友和老師都參與進來,構建親友團,一起發力,共同培養一流匠人。即使學得慢,又怎樣?親人會一直鼓勵著他。即使工作中有失誤,也不會沮喪,師傅師兄們會幫助他,協助他改進。
書信
學徒們獲得的關心與鼓舞,形成了強大的精神支持。不管遇到什麼挑戰,都有力量勇敢面對,對頑強的意志戰勝困難。他們也因此學會了感恩,學會了珍惜,決心變成為讓父母感動而努力改變自己的人。
「用簡單的筆記記錄當天所學,能夠再次加深印象,相當於每天用雙倍心力學習。」
03學守、能破、敢離,方為一流匠人
西點軍校校長有句名言:「給我任何一個人,只要不是精神病人,我都能把他訓練成一個優秀的人才。」
而對秋山來說,要培養出技藝高超的一流匠人,「學徒制是最好的方式。」他本身就是個對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一流匠人。他十六歲就開始跟師學做木工,26歲開始為日本皇室製作傢具,27創立「秋山木工」。從學徒成長起家的他深切知道,只有具備一流的心性,才能學到一流的技術。而心性的培養,品格的鍛造,僅僅靠學徒個人恐怕無法做得到,必須有一套嚴格規范的制度,明確令行禁止事宜。
按照秋山木工的用人標准,技術只佔40%,品行卻佔到了60%。會做事還不行,要「會好好做事」,方為一流匠人。而他的「匠人須知30條」就是特別針對學徒的養成教育而探索出來的。
任何一個經過考核得以進來的學徒,在歷經八年的學徒生涯中,有長達五年的「閉關修煉」,學徒必須戒除一切雜念與外界干擾,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學習,扎扎實實地訓練,一言一行都以一流匠人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以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和專業的態度來面對客戶,服務於大眾。
那麼,八年期滿出師,他將是一個擁有精湛技術、又有孝道愛心的一流匠人。這樣學徒研修制變成了培育一流匠人的搖籃。
這個過程包含三個階段:首先是「守護」,忠誠於師傅所傳授的形式,全力吸收師傅所傳授的知識技能;其次是「打破」這個形式,加以應用到工作中,變成自己的本領;最後是「離開」,從師傅身邊獨立出來,開創自己的新境界。
精益求精
當然,學無止境,成為一流匠人,並不意味著功成名就,享樂人生。在匠人的信念里,工作是一輩子的修行,他們會窮盡一生磨礪技能,永不言退。就像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技術高超,享譽世界,九十多歲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師徒傳承,任重道遠
日本戰後能迅速崛起,進入發達國家行列,是有一大批秋山這樣的匠人,不走捷徑,腳踏實地地干出來的。秋山有著極高的使命感,就是要為日本製造業培養一流的匠人,他視與學徒的每一天都是一場戰斗。
藝痴者技必良。以一流的品格、心性,必然學到一流的技術,擁有一流的能力,成為引領行業的佼佼者。
術業有專攻。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事業,亟需大量工匠人才,而一流工匠要從少年培養,因此有人提倡教育改革應多參照德國、日本的,他們的職技教育、師徒傳承是做得最好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別人好的理念與與做法,會讓我們更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