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沈陽都有什麼名勝古跡
1、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沈陽路171號,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沈陽故宮始建於努爾哈赤時期的1625年,建成於皇太極時期的1636年。清朝遷都北京後,沈陽故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沈陽故宮。
2、張氏帥府
張氏帥府,又稱「大帥府」或「少帥府」,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46號,是張作霖及其長子張學良的官邸和私宅。
張氏帥府始建於民國三年(1914年)9月,總佔地3.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2.76萬平方米。民國五年(1916年)張作霖正式入住,以後又不斷擴建,逐步形成了由東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築等四個部分組成的的建築體系。
3、遼濱塔
遼濱塔位於新民市東北29公里的公主屯鎮遼濱村的黃土崗上,因其傍依遼河岸邊,故稱遼濱塔。它是一座八角十三層密檐青磚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徑12.5米,按佛教以奇數表示清白的信念而築。塔基高約10米,塔身八面各有一佛龕,上有一尊磚雕佛像端坐於蓮花座上。
4、新樂文化遺址
新樂文化遺址位於沈陽市皇姑區黃河北大街北運河北岸黃土高台之上,1977年首次發掘。這是一處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村落遺址,佔地面積17.8萬平方米,集居地約2.5萬平方米。
5、中共滿洲省委舊址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位於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皇寺路福安巷3號(原北市場福安里4號),有四間青磚瓦房,佔地面積35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平方米。在1927年-1929年是東北地區革命運動的指揮中心。
❷ 沈陽簡介
【沈陽概況】
地理資源
沈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遼寧省的中部,在東經122度25分9秒—123度48分24秒、北緯41度11分51秒—43度2分13秒之間。東西長115公里,南北長205公里。沈陽市國土總面積為1298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85平方公里。沈陽地區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東北、東南部,屬遼東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遼河、渾河沖積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緩傾斜。全市最高海拔高度為447.2米,在法庫縣境內;最低海拔高度為5.3米,在遼中縣於家房鎮。
沈陽地處東北地區的南部,遼寧省的中心。她背倚長白山麓,面向渤海之濱,是遼東半島的腹地。在以沈陽為中心的150公里的半徑內,有中國著名的鋼都鞍山、煤都撫順、煤鐵之城本溪、煤電之城阜新、石油之城盤錦、輕紡之城丹東、化纖之城遼陽和糧食煤炭基地鐵嶺,這些資源豐富、實力雄厚的遼寧中部工業城市形成了世界上罕見的城市群。溝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連港,正在開發的營口新港和錦州港,距沈陽也不超過400公里。
氣候特徵
沈陽屬於北溫帶受季風影響的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全年氣溫、降水分布由南向東北和由東南向西北方向遞減。一年四季分明,1999年極端最高氣溫達35.2℃,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4.9℃。各縣區1999年平均氣溫在7.8-9.0℃之間,康平縣最低,東陵區最高。全年平均8.6℃,比1998年低0.63℃。沈陽的冬季漫長;春季回暖快,日照充足;夏季熱而多雨,空氣濕潤,秋季短促,天高雲談,涼爽宜人。近年由於世界性氣候的變化,沈陽平均氣溫亦有上升。對於旅遊者來說,每年4月至10月是黃金季節。在沈陽居住或外地來沈旅遊者,穿著通常是冬棉夏單,在春秋兩季可穿毛線衣、羊毛衫,夏季著單衣即可。
市轄九區一市三縣:有和平、瀋河、大東、皇姑、鐵西5個城區;東陵、於洪、蘇家屯、新城子4個郊區;新民1個縣級市和遼中、康平、法庫3個縣。全市總面積近1.3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495平方公里。沈陽是多民族的聚居地,除漢族外,還有滿、朝鮮、回、錫伯、蒙古等32個少數民族生活在這里。1998年末,全市人口總數674.9萬人,其中市區480萬人。沈陽地區以平原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東南部,遼河、渾河、秀水河等流經境內。這里屬溫帶半濕潤的大陸性氣候,受季風影響,降水集中,溫差較大,四季分明。
歷史淵源
沈陽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因地處渾河(古稱瀋水)之北而得名。據對新樂遺址考證,早在7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戰國時期,這里屬燕國遼東郡境內;西漢年間,在此設立侯城、高顯、遼陽、望平等郡;遼金時代設置瀋州;元朝改稱沈陽路;明朝設置沈陽衛。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城」之稱。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清王朝。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後,以盛京為陪都。清初皇宮所在地——沈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個完整皇宮建築群之一。1657年設奉天府。抗日戰爭勝利後,復稱沈陽市。
經濟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沈陽作為重工業基地,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八五」以來,沈陽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取得了更加令人矚目的成就。1998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41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加65億元、410億元、466億元,比上年增長11.8%、11%和9.8%。完成地區性財政收入55.81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8.85%;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4931.6元,比上年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892元,比上年增長20.6%。目前,沈陽經濟出現了4個明顯變化:一是經濟結構得到優化。農村經濟總量、民營經濟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改變了沈陽單一的重工業結構。二是經濟質量明顯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63億元,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固定資產投資的1/3、技術改造投入的2/3、出口創匯的45%,均來自外商投資企業。四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加快改革和脫困步伐。全市完成工業總值1310億元,國有大中型企業通過轉換機制、利用外資嫁接改造正朝著好的方向邁進。1998年末,世界銀行評選出41座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中國的北京、上海和沈陽位列其中。
發展優勢
經過長期積累和發展,沈陽這個老工業基地和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形成了不可多得的三大優勢。一是地理和區位優勢。溝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連港、正在開發建設的營口新港和錦州港,距沈陽均不過400公里,決定了沈陽在環渤海經濟圈中的重要地位;在以沈陽為中心、半徑150公里的范圍內,集中了以基礎工業和加工工業為主的8大城市,構成了資源豐富、結構互補性強、技術關聯度高、馳名世界的遼寧中部工業城市群;沈陽有東北地區最大的民用航空港、最大的鐵路樞紐和全國最高等級的公路網路,是東北地區不可替代的交通樞紐;作為區域性中心大市場,沈陽對周邊城市乃至全國具有較強的吸納力、輻射力和帶動力。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備的鐵路、公路網路及眾多的國家級和區域性市場,使沈陽成為人流、物流和資金流的集散地,並正逐步成為區域性的商貿、科技、交通、旅遊、信息和金融中心。二是存量和規模優勢。沈陽擁有雄厚的資產存量,形成了較大的城市規模。目前,擁有的資產存量已達到1000億元。據國家統計局認定,沈陽的城市綜合實力居全國第5位。作為工業大市,沈陽不僅形成了門類齊全、成配套能力強、技術水平較高的工業體系,而且有一批在全國舉足輕重的大企業,如東北輸變電集團、東葯集團、機床集團和沈陽化工股份公司等都是國家重點扶持的企業。巨大的資產存量、較完整的工業門類和城市規模是沈陽振興的基礎條件。三是科技和人才優勢。沈陽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數量較多、層次較高,人才濟濟,實力雄厚,並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自動化、生物技術、新材料、節能與環保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群體,涌現出和光集團、東軟集團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和人才優勢為沈陽的振興提供了關鍵性條件。
發展目標
從這些基本市情出發,沈陽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放眼21世紀,對城市發展精心構劃,提出了「一三五」(一年起好步、三年樹形象、五年上台階)的發展目標。即,1998年,實現經濟適度快速增長,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加快科技進步,塑造中心城市功能,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為下一步的發展奠定牢固基礎;經過三年的努力,到2000年,全面實現「九五」計劃,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基本形成,與國際經濟和高新技術接軌的程度明顯提高,經濟結構的適應性進一步增強,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10%,財政收入平均每年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率分別達到10%和15%。在關系沈陽振興的主要方面樹立起嶄新的形象,農業樹立新形象,以產業化和現代化為目標,加快推進「一帶四區」建設,糧食總產量保持在325萬噸左右,進一步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綜合水平。工業樹新形象,以國有企業三年改革與脫困為目標,優勢行業、骨幹企業基本形成,產值、利潤佔全市的60%以上;現代企業制度基本建立,覆蓋面達到80%;科技含量進一步增加,高新技術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5%;絕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基本走出困境,虧損面控制在15%以下。第三產業樹立新形象,以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區域中心為目標,調整結構,擴大規模,使其增加值在全市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51%,區域性的商貿、金融、旅遊和信息中心等得到進一步確立。城市建設樹立新形象,以提高城市的現代化、國際化程度為目標,實行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管理,使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城鄉文明風貌樹立新形象,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為目標,形成有利於改革、發展、穩定的精神力量、輿論氛圍、道德規范和法制環境,跨入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衛生城市的行列,成為環境優美、管理有序、服務優良、文化繁榮和風氣良好的全國文明城市。黨政機關和幹部隊伍建設樹立新形象,以廉潔、高效、精幹為目標,全面加強黨政機關建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幹部隊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素質,使其在全市兩個文明建設中展現出較高的組織領導水平和良好的人民公僕形象,到20002年,實現全市經濟實力、科學技術、城鄉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都上一個大的台階。在這個基礎上,再繼續向建設現代化、國際化中心城市的目標邁進。
發展戰略
1999年是實現沈陽「一三五」發展目標的關鍵年,市委、市政府決定抓好八項工作:一是堅持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努力保持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二是堅持以改革總纜全局,加快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三是堅持「一開四促」(以開放促改革、促改組、促改造、促發展)方針,更加突出地抓好對外開放。四是堅持科教興市戰略,大力推進科技第一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才智力開發。五是堅持城市建設與管理並重,進一步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六是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為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七是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八是堅持以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提高領導水平。著力在十個方面取得重大進展:(1)「一帶四區」規劃建設的園區和市場初具形象,形成完整的貿工農相結合、種養加一條龍的農業產業化體系。(2)培育和發展一大批名牌產品,提高設備成套和產品配套水平。(3)突出抓好10個大型市場的建設工作,加快發展信息業、旅遊業和房地產二級市場,爭取更多的國內外金融企業來沈陽設立分支機構。(4)重點企業集團加快資產重組和低成本擴張,實現與國際優良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的對接。(5)鼓勵民營經濟以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的改組和改制。(6)推進與國際跨國公司的合資合作,主導產品合資合作面達到70%;積極引導外資重點投向農業、國有企業、高新技術產業、大型基礎設施和國家逐步放寬限制的一些服務領域。確保實際利用外資10億美元,出口創匯7.35億美元。(7)推進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搞好科技與經濟對接的組織協調工作,推進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與企業的聯合,優化配置教育資源。(8)加快實施50個重點建設項目,搞好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9)大力實施再就業工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10)辦好精神文明建設10件實事,提高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總體水平,實現首批進入全國文明城市。
憧憬未來
沈陽,曾擁有歷史文化名城的燦爛和悠久,也曾擁有中國工業重鎮的輝煌和驕傲。今天,改革開放的旗幟為前進中的沈陽增添了更加絢麗的色彩,現代化大都市的美好前景正激勵670萬人民奮發進取,走向世界,開拓未來!
❸ 沈陽沈撫恆大生態文化城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樓盤名稱:沈陽沈撫恆大生態文化城
城市:沈陽
其他交通方式:103、104、811、雷鋒號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48.62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5%,共26棟樓,停車位
周邊配套:項目周邊商業大商新瑪特(臨湖街)、大商集團商貿大廈(新瑪特望花店&丹尼斯百貨)、萬達百貨。多個幼兒園,另外還有沈撫新城方大實驗小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沈撫新城分校)、高灣中學。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❹ 沈陽現在哪裡好玩
這里是沈陽一些有趣的地方。人文:一宮兩陵(沈陽故宮、北陵-昭陵、東陵-涪陵)、新樂遺址、張氏帥府、沈陽五塔(東塔、西塔、南塔、北塔、凈光佛塔,其中部分因各種原因已不可用)。喜歡佛教的可以去慈恩寺,喜歡道教的可以去太清宮。位於市府廣場的遼寧省博物館,也是中國省級博物館中的翹楚。還有北市,還有北市旁邊的寺(沈陽俗稱黃寺)的遼寧彩電塔。這里曾經是遼寧電視台電視信號的發射中心,現在已經基本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我覺得在數百米高的「飛碟」上吃晚飯,欣賞沈陽的風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風景:惠山有風景,有野生動物園。有棋盤山,有怪坡。
❺ 沈陽沈陽恆大文化旅遊城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樓盤名稱:沈陽沈陽恆大文化旅遊城
城市:沈陽
公交線路:公交線路:395路、389路、業主巴士接駁業主
其他交通方式:地鐵/城軌/高速:沈陽恆大文化旅遊接駁地鐵2號線南延線;輕軌2號線無縫連接桃仙國際機場;項目毗鄰沈本大道、丹阜高速等交通要道,沈陽新南站也近在咫尺。
公交線路:395路、389路、業主巴士接駁業主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9333333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45%,共0棟樓,停車位5300
周邊配套:南京一校正式簽約入駐
約10萬平童話大街商業街,萬國美食街
12年一貫制全齡教育體系
引入國際一流高端醫療與健康管理體系,健康中心、養老院等
白清寨濕地公園/莫子山公園
本山傳媒學院/沈陽城市學院;白清寨生態保護區。新市府商圈。商業已簽約米其林餐廳/肯德基/麥當勞等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❻ 沈陽南市場地鐵一號線到95文化城哪站下車近
沈陽站下車 95文化成在太原街街里
公交車也到。比地鐵方便。
❼ 沈陽的資料(地名)
市名
沈陽市(英語:Municipality of shenyang漢語拼音:shen yang)
城市級別
副省級城市
區位優勢
東北地區中心城市,東北區域性金融中心
政府駐地
遼寧省委駐地:沈陽市和平區;省政府駐地:沈陽市皇姑區
沈陽市委駐地:沈陽市瀋河區;市政府駐地:沈陽市瀋河區
經緯度
市中心位於北緯41.8 度 東經123.4度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轄區
14個 沈陽共轄10個市區、4個縣
主要領導
中共沈陽市委書記曾維
沈陽市人民政府市長李英傑
面積
全市市域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49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約700平方公里
人口
沈陽市總人口約1000萬(包括外地來沈人員),本市戶籍人口740.2萬,市區人口560萬。
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
郵政編碼
110000
電話區號
024(+86)
汽車牌照
遼A
方言
沈陽話(shenyangnese)
國內生產總值
初步核算,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60.5億元,同比增長16.3%,人均GDP約7500美元,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人均水平。預計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290元,增長18.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80元,增長18.7%
市花
沈陽市花是玫瑰
市樹
沈陽市樹是油松
沈陽概述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中國東北地區第一大城市,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是東北地區最大最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有超過1000萬人口居住和生活在沈陽及其附近區縣,沈陽是中國最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沈陽位於中國的東北地區南部,地處東北亞地區中心位置。 沈陽現轄十區一市三縣,總面積12942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495平方公里。沈陽地區常住人口740.2萬,城區實際居住人口超過1000萬人(包括外來和流動人口)。
沈陽市區
[編輯本段]一,自然概況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被譽為「共和國長子」,是東北地區第一大城市和我國最重要重工業基地,素有「東方魯爾」的美譽。沈陽市政治、軍事、金融、外交機構林立,駐有沈陽軍區、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東北電監會、沈陽鐵路局、東北電網有限公司、國土資源沈陽局、沈陽陸地搜救中心等中央直屬機構,以及美國、俄羅斯、朝鮮、日本、韓國、法國等六國駐沈陽總領事館和英國駐沈陽簽證辦事處。
沈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遼寧省中部,以平原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東南部,遼河、渾河、秀水河等途經境內。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全年氣溫變化范圍在-29℃-36℃之間,年平均氣溫6.7-8.4℃,全年降水量550-750毫米,全年無霜期150-170天。受季風影響,降水集中,溫差較大,四季分明。
沈陽是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地處古瀋水(今渾河)之北而得名。沈陽地區蘊育了遼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據對新樂遺址考證,早在7200年多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從公元前300年左右設立侯城起,沈陽的建城史已2300餘年。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遷都於此,更名盛京。1636年,皇太極在此改國號為「清」,建立清朝。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後,以盛京為陪都。清初皇宮所在地——沈陽故宮,是中國現今僅存最完整的兩座皇宮建築群之一。
沈陽教育、科技及工業水平相當發達,日本侵佔東北後,積極從日本本土往沈陽運送工業裝備,把東北及沈陽視為日本本國建設,日本人在佔領東北的14年中,東北生產總量已經超過日本本土,1945年,日本戰敗時,沈陽共有企業4570家,日本依靠在沈陽及東北的強大工業侵佔了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其強大的工業和科技基礎令當時的前蘇聯甚為恐懼,當時奉天飛機製造廠就能月產飛機70架,生產發動機100000台。因此在蘇聯紅軍進駐東北後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把日本人在東北建設的龐大工業全都運回蘇聯。東北解放後國家積極恢復建設,沈陽工業依靠老技術工人在國家「一五」、「二五」期間飛速發展,成為新中國建設的搖籃。
沈陽是建國初期國家重點建設起來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全國最重要重工業基地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沈陽的工業門類已達到14200個,現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531家,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60.5億元。近年來,沈陽市委、市政府以振興東北大環境為背景,以振興沈陽老工業基地為主線,提出「東北大振興,沈陽要先行」的口號,在堅持改革開放和工業立市方略的同時,加快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步伐,外資和民營經濟迅速成長壯大;城市發展空間和產業布局得到優化和拓展;汽車及其零部件產業、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化工醫葯等產業初具規模,已成為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科技創新能力和企業研發能力不斷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和企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軟環境建設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沈陽經濟建設和社會環境得到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沈陽經濟和社會步入了快速發展的嶄新時期。與此同時,沈陽還先後獲得「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稱號,連續兩年進入全國百強城市前十名,並躋身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行列。
根據遼寧省及沈陽市規劃,到2020年將沈陽市區常住人口控制在700萬人之內(不含流動),地區生產總值達到或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將沈陽建設成為東北亞地區國際性金融中心城市。
沈陽教育水平高,有大中專院校30多所,高校教育水平居全國前茅,人才素質高,綜合能力強。
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面對全面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戰略機遇,沈陽市政府確定,到2012年把沈陽建成全國裝備製造、東北地區商貿物流和金融三大中心,成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重要增長極。沈陽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業基礎及科技實力,完善的市場體系和發達的交通網路必將成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地區之一。
[編輯本段]二,歷史沿革
7200年前 人類在此農耕漁獵,繁衍生息,創造出新樂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 燕國的重鎮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36郡,沈陽隸屬遼東郡
西漢時期 沈陽已具有城市輪廓,稱為「侯城」
唐代 改稱「瀋州」
公元921年 遼太祖移民到此,修築土城,生產隨之發展
金代時期 金太祖攻佔沈洲,沿用「瀋州」之名
1296年 元代重建土城,改沈洲為「沈陽路」,歸遼陽行省管轄。由於沈陽地處瀋水(渾河)之北,以中國傳統方位論,即「山北為陰,水北為陽」,故改沈洲為沈陽。從此,「沈陽」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702年的歷史。
1386年 明朝改稱「沈陽路」為「沈陽中衛」
1625年 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並在沈陽城內著手修建皇宮(今沈陽故宮)。
1643年 清太宗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
1644年 清朝遷都北京後,沈陽為陪都
1657年 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沈陽設奉天府,沈陽又名「奉天」
1911年 辛亥革命後,沈陽成為奉系軍閥統治的首府。
1923年 正式設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陽首次出現市的建制
1929年 張學良在「東北易幟」後,改「奉天市」為「沈陽市」
1931年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並侵佔沈陽後,又將「沈陽市」改為「奉天市」
1945年 抗日戰爭勝利,「奉天市」恢復「沈陽市」名稱
1948年11月2日 沈陽正式解放
1953年 沈陽市改為中央直轄市
1954年 沈陽市改為遼寧省轄市
1964年 中共遼寧省委決定設立沈陽專區
1993年 原鐵嶺市的法庫、康平縣劃歸沈陽管轄,新民縣撤縣建市
❽ 95文化城要門票么
95文化城,是指沈陽玖伍文化城,是需要門票的,門票應該是44元。
沈陽95文化城地址是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太原北街95號,營業時間是09:30---21:30。
❾ 沈陽九五文化城建築高度
沈陽九五文化城建築高338米。
沈陽,簡稱「沈」,古稱奉天、盛京,是遼寧省轄地級市、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在《差異化培育提升不同類型城市發展新動能》中被列為打造成為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市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286萬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沈陽市常住人口為9070093人。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657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8%。
沈陽地處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遼寧省中部。中國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沈陽聯勤保障中心駐所,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向東北亞、東南亞延伸的重要節點。沈陽是東北地區 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的中心。
沈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清朝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 。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於此,皇太極建盛京城,並在此建立中國清朝,這是沈陽歷史的轉折,從軍事衛所一躍變為清代兩京之一的盛京皇城,開始成為東北的中心城市。新中國建立後,沈陽成為中國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被譽為「共和國裝備部」,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
❿ 沈陽玖伍文化城地址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太原街步行街86號。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城市、特大城市、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沈陽市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遼寧省中部。在北緯41度11分51秒至43度2分13秒、東經122度25分9秒至123度48分24秒之間。東西寬115千米,南北長205千米。全市總面積1.286萬平方千米。東臨撫順市,南與本溪市和遼陽市相連,西與鞍山市的台安、錦州市的黑山、阜新市的彰武縣接壤,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科左後旗及鐵嶺市的昌圖縣、開原市和鐵嶺縣相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