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宋元文化為什麼不發展

宋元文化為什麼不發展

發布時間:2022-11-20 07:25:02

❶ 高度發展的宋元時期的經濟與文化

宋元文化
燦爛的宋元文化,可見宋元文化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啟明清,以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創造了中華文明史上又一個文化高峰。本課主要介紹了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向學生展現了我國古代的重大科技發明和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傑出貢獻。

本課的重點: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葯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上述發明和造紙術的發明,統稱為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1)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隋唐時期出現雕版印刷,但它畢竟費工費時,且不經濟,印刷術的改進創新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北宋的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解決了上述問題,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並逐漸傳至世界各地。(2)指南針的應用與傳播。早在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就製成了「司南」;北宋時,隨著人工造磁法的掌握,人們用磁針指南製成了指南針;也是在北宋,指南針開始應用於航海事業,成為一種准確可靠的導航儀器;南宋時,指南針經阿拉伯人傳至歐洲,為後來歐洲航海家的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提供了重要的條件。(3)火葯的應用和傳播。它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開始應用於軍事上,宋元時期廣泛應用於戰爭,13、14世紀火葯和火葯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4)造紙術、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葯的發明和傳播,反映了我國古代科技的領先地位,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歷史上每一次較大的政治動亂,伴隨而來的是移民潮的興起。西晉永嘉之亂,形成了第一次中原人口南遷高潮;唐末五代戰亂,再次把大批北方人推向南方;北宋靖康之難及宋室南渡,掀起了更大規模的移民高潮。

湖南境內很早以來就是移民的落腳地之一,特別是隋唐幾百年間,湖南經濟得到較大程度的開發,湘中、湘北地區開始成為較為發達的經濟區,北方移民往往就寓居在這樣的地方。五代時有廖氏家族遷到湖南衡山,宋代「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難,多挈家南寓武陵。」到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每逢一朝代交替之際,流寓湖湘的士人、家族總是不絕如縷,促使湖湘地區的人口結構、教育結構和社會經濟結構不斷發生變化。

宋元是我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宋代商品經濟發達盛於歷代,行省制度始於元代,城市商業化已成定局;北宋前期,政治較為穩定,但卻一直潛伏著「積貧積弱」的危機,一方面社會經濟發展,一方面國力不支,面對北方遼金等游牧民族政權的攻擊束手無策。於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變革思潮迭起,先後有仁宗時的慶歷新政,神宗時的王安石變法,企圖挽救北宋王朝日益加深的危機,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宋徽宗時蔡京等奸臣亂政,政治黑暗,民不聊生。l126年(欽宗靖康二年),在強大的金軍的攻擊下,徽、欽二宗被俘,生存了100多年的北宋王朝終於在金軍的鐵蹄下覆亡。緊接著,康王趙構宣布即位,建立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

北方廣大淪陷區的人民不堪金朝貴族的統治和民族壓迫,紛紛舉起了反抗大旗,有的被迫舉家舉族遷移,湧向南方,歸於南宋。南宋之際,湖南地區相對北方來說,雖然破壞較小,但在潰兵、土匪的騷擾下,損失仍然慘重。突出表現在人口銳減,戶數已由l102年(北宋崇寧元年)的l19萬減少到l162年(南宋紹興三十二年)的96萬。李綱在紹興(l131一l162)年間曾作詩記述湖南當時的情況:

「億昔湖南全盛日,郡邑鄉村盡充實。連年兵火人煙稀,田野荊榛氣蕭瑟……上戶逃移下戶死,人口凋零十無八。」

地廣人稀的湖南地區正是北方移民的好去所。據史載,「靖康之難」迫使北方千百萬人離開家園,南下尋求新的住所、新的生活,出現了「中原士民扶攜南渡幾千萬人」的悲壯景象。這批人大多流寓在「有膏腴之田彌亘數千里,無人可耕」的荊湖、兩浙等地。湖南的洞庭湖區、湘江中下游等平原、河谷地帶,土地廣袤肥沃,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因此這些地區更成為北方移民理想的移居地。像前引《夷堅志》載西北士大夫多攜家南寓武陵就是證明。以潭州為中心的湘中地區,五代以來已完全奠定了其在湖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的地位,因此也吸引著大批北方移民,成為移民聚居區。

南宋初,湖南地區人口銳減,到l162年(紹興三十二年)僅96萬戶,但60年後即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湖南的戶數達到125萬余戶,是湖南在兩宋文獻記載中的最高數額。在這幾十年中,湖南戶數大幅度地增長,其中湖濱諸州如潭州增長最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除了由於政局趨於穩定,農業生產得以恢復和發展,使人口自然增殖外,北方人口大量遷入,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就宋代的社會歷史條件看,勞動人口的增長對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這是因為宋初接唐末五代殘破之餘,南宋又接兩宋之際大規模的戰亂,局面依然是地曠人稀、亟待開發。據《宋史·食貨志》記載,宋代墾田數,976年(太宗開寶九年)為295.232萬頃60畝,1021年(真宗天禧五年)達到524.7584萬頃。40多年間,墾田面積增長了近80%。與此同時,人口增長更快,1021年全國人戶為867.7677萬戶,比976年的309.0504萬戶增長了180%。可見,墾田同戶口是一樣不斷增長的,勞動人口的大幅度增長是推動墾田面積擴大的最根本因素。

湖南的情況也是如此。由於人口大量增加,促使荒田的開墾和生產的發展。據記載:宋真宗以前,湖南地區近水良田悉已開墾,而水力不及之處,則大多荒蕪。後來官府提倡種植山田,農民從湖北買回粟米種植,「由是山田悉墾」。999年(咸平二年)李允則知潭州時,「湖湘之地,下田藝稻穀,高因水力不及,一委之榛莽」。允則果斷廢除「潭州三稅」,即馬氏楚國之地稅,潘美之屋稅、牛稅,並作出規定,賦租「並納粟米、桿草」,鼓勵開墾山地種植粟米等旱類作物。自此,「湖南無荒田,粟米妙天下」。

南宋中原人口的到來,對湖南和以潭州為中心的湘中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兩宋交替之際的潭州一帶,十室九空,極目灰燼,「有屋無壁」,經濟亟待恢復。人口的增長正好滿足了這種需要。中原人口南遷對湖南和湘中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是稻、麥兩作制的推廣。麥原來以北方為主要栽培區,唐至北宋逐漸推廣到江南,但真正發展起來則是在南宋。因為北方人口大量南下,帶來了麵食習慣,一時間對小麥的需求量迅速上升,價格上揚,刺激了湖南農村種麥的積極性。加上宋政府歷來倡導南北糧食品種交叉種植以備荒災之年,勸南方各州廣種二麥,也加速了麥的推廣。如 l172年(乾道七年),江西、湖南災傷,百姓缺糧,朝廷詔令「逐路監司守臣勸諭人戶廣種二麥,以備水旱」。史載:「建炎(l127年)以後,江浙、湖湘、閩、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紹興初,麥一斛至萬二干錢,農獲其利,倍於種稻,而細戶輸租,只有秋課,而種麥之利獨歸客戶。於是竟種春稼,極目不減淮北。」

中原人口南遷,勞動力增加,對促進當時湘中經濟的發展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當時就有有識之士指出這一點。紹興五年,屯田郎中樊賓說,荊湖、江南與兩浙有大批良田無人可耕,地有遺利,而中原南渡之人,人有餘力。如果「使流寓失業之人,田荒閑不耕之田,則地無遺利,人無遺力,可以資中興」。

❷ 宋元時期,中國科技發達的原因

原因:

1、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進步提供物質基礎;

2、由經濟決定的政治狀況,為科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社會環境;

3、統治階級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

4、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包括外來宗教),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的正常發展;

5、國家的相對統一和民族融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發展;

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礎。

總之,各族人民辛勤勞動,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宋元時期科技文化領先於世界的根本原因。

❸ 概括指出宋元與明清時期我國文化發展的不同特點,並分析這種不同特點的原因形成,據此你有何認識

標准答案:特點:宋元:①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完成了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火 葯的應用;(1分)②教育發達,學校特別完備,興起了書院;(1分)③史學相當繁榮,《資治通鑒》是一部優秀的編年體通史;(1分)④文學繁榮、宋詞、元曲都進入很高的造詣;(1分)⑤繪畫書法也有相當突出的成就,總之,宋元文化達到了高度繁榮的水平,形成了我國古代文化發展的高峰。(1分) 明清:①傳統科技依然走在世界前列,出現了《本草綱目》等科學巨著;(1分)②產生了黃宗羲等為代表的反封建民主思想。(1分)③文學繼續發展,《紅樓夢》等小說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文學性;(1分)④繪畫、戲劇等藝術也有一定發展,總之,明清時期文化繼續發展,並具有反 封 建鮮明的時代特徵,但並未形成古代文化發展高峰。(1分)
原因:宋元時期封建經濟繼續發展,民族融合不斷加強,對外交往頻繁,這是其文化高度繁榮形成古代文化高峰的根源。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封建制度衰落,實行閉關政策,限制中外交流,加強思想控制,實行文化專制,所以其文化出現反 封 建特徵,並不能形成古代文化發展高峰。(4分)認識:一定時期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文化發展在於加強交流,解放思想。(2分)

❹ 宋元時期的文化與其經濟有什麼關系

經濟是基礎,一定的經濟形態決定一定的文化,宋元時商業繁榮,於是逐漸興起市民階層,市民文化也隨之興起;文化也是對經濟的反映,從宋詞元曲的興起上就可以看出宋元時期經濟是十分繁榮的

❺ 宋元文化的歷史地位

宋元文化的最主要特點是:
1.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使中國古代文化達到高度繁榮
3.影響且促進了歐亞等世界文明的發展
4.開始總結傳統科技

宋元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進一步繁榮的時期也是中國封建文化高度繁榮的階段,在科學技術方面有突出發展,對發展文明的進步起了重要作用。

宋元時期政治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各民族各地區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承繼隋唐時期文化和吸收外來文化、各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的勞動等等,都是宋元時期文化燦爛輝煌的原因。文化與政治、經濟密切相關。

另:
宋元文化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啟明清,以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創造了中華文明史上又一個文化高峰.1、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進步提供物質基礎; 2、由經濟決定的政治狀況,為科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社會環境; 3、統治階級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 4、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包括外來宗教),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的正常發展; 5、國家的相對統一和民族融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發展; 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礎。 總之,各族人民辛勤勞動,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宋元時期科技文化領先於世界的根本原因。

❻ 宋元時期的文學藝術作品對中國文學史的發展起了什麼作用宋元文化在歷史中的地位和特色又是怎樣的

宋元時代中國文學史出現了重要的轉折,從最顯眼的體裁變化來看,近代文學的兩種主要體裁——通俗小說和戲劇文學.宋詞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兩大流派,前者以秦觀、晏幾道、李清照、柳永等為代表;後者以蘇軾、辛棄疾等。
從總體上講,宋詞的特徵是:題材走向上注重個人的生活而不是社會現實,表現功能上長於抒情而短於敘事,風格傾向上偏向陰柔和婉而不是陰暗剛雄豪。

元雜劇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它以敘事為主,使文學更貼近人民的生活,更直接表現人民的喜怒衰樂,更廣泛地反映社會現實。它成功地宣告了戲劇、小說等敘事文學開始成為中國文學的主流。其文化意義:一是高揚了反抗精神,抨擊黑暗勢力,落後觀念與醜陋風習,歌頌了不畏強暴,反抗壓迫,爭取自由的判逆形象。二是褒貶分明,體現著多數人意志的價值判斷,具有民主傾向的進步意義;三是體現了中國戲劇文學以浪漫的理想化方式處理現實主義的題材的特徵。
中國古代文學的文化特徵:一是關注現實的理性精神;二是文以載道的教化傳統;三是寫意手法與中和之美。

與西方文學相比,中國古代文學具有特別鮮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

文以載道即著書立說的目的是為了宣揚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會設計,文是手段,道是目的。

文以載道的思想對中國古代文學有正負兩方面的深刻影響,一是這種思想強調了文學的教化功能,為古代文學注入了政治熱情、進取精神和社會使命感,使作家重視國家、人民利益,即使在純屬個人抒情的作品中也時刻不忘積極有為的人生追求;二是這種思想給中國古代文學帶來了負面影響,它使文學在一定程度上淪為政治的附庸,從而削弱了其主體意識和個體自由。

中國古代文學最重要的性質是抒情。

抒情性質和寫意手法使中國古代文學產生以下文化特徵:一是中國古代文學是古代中國社會的文學圖卷,但更是古代中國人的心靈記錄,是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二是它追求的藝術境界不是真實而是空靈,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種為歷代文學家所憧憬的變代莫測、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藝術化境。

中國古代藝術的整體構成,可分為三個顯著時期:一是遠古到春秋,藝術與中國文化從原始向理性的演化相聯系;二是戰國到兩漢,各門藝術以其自身的功能在尋找自己的定位;三是魏晉以後,各門藝術在文化整體中的位置基本確立。
中國音樂的特色:一是旋律為主。二是理性精神。三是節奏喧泄。

中國古代戲曲的最優秀代表是崑曲和京劇。

戲曲以其本身的綜合性把各門藝術結合在一起並使之精緻化。

戲曲之美表現在它的程式化和虛擬化。

戲劇中的生分為老生、小生、武生;小生分為中生、冠生、窮生。

戲曲程式化的表現:一是角色分行,分生旦凈丑四行;二是穿戴類型;三是唱法分類。

第三節中國古代藝術的整體風貌

中國藝術的根本特色是同中國文化的特色所決定的。

中國藝術的兩大基本類型是陽剛與陰柔。儒家重陽剛,道家主陰柔。

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包括人與人之和,人與社會之和,人與宇宙之和。

宋代茶文化的發展
宋代茶葉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深化,並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與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構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燦爛篇章。 ⑴茶學的深入 宋代茶學與唐代茶學相比,在深度上多有建樹。由於茶業的南移,貢茶以建安北苑為最,所以不少的茶學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傾向於建茶,特別是對北苑貢茶的研究,既深且精,在學術專題上形成了強烈的時代和地域色彩。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傳下來後,為當今宋代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在宋代茶葉著作中,比較著名的有葉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沈括的《本朝茶法》、趙佶的《大觀茶論》等。 在宋代茶學作者中,有作為一國之主的宋徽宗趙佶,有朝廷大臣和文學家丁謂、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沈括,更有鄉儒、進士,乃至至今都不知其真實姓名的隱士"審安老人"。從這些作者的身份來看,宋代茶學研究的人才和研究層次都很豐富。在研究內容上包括茶葉產地的比較、烹茶技藝、茶葉型制、原料與成茶的關系、飲茶器具、鬥茶過程及欣賞、茶葉質量檢評、北苑貢茶名實等等。 宋代茶學由於比較專注於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統性上與唐代相比都有新的發展。 ⑵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 宋代茶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宮廷皇室的影響。無論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一種貴族色彩。於此同時,茶文化在高雅的范疇內,得到了更為豐滿的發展。宮廷皇室的大力倡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封建禮制對貢茶的精益求精,進而引發出各種飲茶用茶方式。宋代貢茶自蔡襄任福建轉運使後,通過精工改制後,在形式和品質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號稱"小龍團餅茶"。歐陽修稱這種茶"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薦這種小龍團,珍惜備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禮祭天地時,中樞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團,而這些大臣往往自己捨不得品飲,專門用來孝敬父母或轉贈好友。這種茶在賜贈大臣前,先由宮女用金箔剪成龍鳳、花草圖案貼在上面,稱為"綉茶"。 ⑶各種茶飲方式活動的興盛 宋代是歷史上茶飲活動最活躍的時代。在以貢茶一路衍生出來的有"綉茶"、"鬥茶";作為文人自娛自樂的有"分茶";作為民間的茶樓、飯館中的飲茶方式更是豐富多彩。 宋代民間飲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時期的臨安(今杭州)。南宋建都臨安之時,由於南北飲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為中心的茶館文化嶄露頭角。現在的茶館在南宋時被稱為茶肆。據吳自牧《夢粱錄》卷16中記載,臨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調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布置,茶肆張掛名人書畫、陳列花架、插上四季鮮花。一年四季"賣奇茶異湯,冬月賣七寶擂茶、饊子、蔥茶……",到晚上,還推出流動的車鋪,作應遊客的點茶之需。當時的臨安城,茶飲買賣晝夜不絕,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後也還有人來提瓶賣茶。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層次,以適應不同的消費者,一般作為飲茶之所的茶樓茶店,顧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習學樂器,上教曲賺之類"。當時稱此為"掛牌兒"。有的茶肆,"本非以茶點茶湯為業,但將此為由,多覓茶金耳"。時稱"人情茶肆",有的"專是五好打聚處,亦有諸行借工賣會人會聚行老",時稱"市買"。再有一些茶肆,專門是士大夫期朋會友的約會場所,著名的如"蹴球茶坊"、"蔣檢閱茶肆"等。還有一種稱為"花茶坊"的茶樓,樓上專門安置妓女誘客,這些茶肆名為茶坊,實為色情場所。 "綉茶"的藝術是宮廷內的秘玩。據南宋周密的《干淳風時記》中記載,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貢的第一綱茶就列到了宮中,這種茶的包裝很精美,共有百誇,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據說一隻可沖泡幾盞。大概是太珍貴的緣故,一般捨不得飲用,於是一種只供觀賞的玩茶藝術就產生了。這種綉茶方法,據周密記載為:"禁中大慶會,則用大鍍金,以五色韻果簇?龍鳳,謂之綉茶,不過悅目。亦有專其工者,外人罕見"。 另一種稱為"漏影春"的玩茶藝術,是先觀賞,後品嘗。"漏影春"的玩法大約出現於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時,已作為一種較為時髦的茶飲方式。宋代陶谷《清異錄》中,比較詳細地記錄了這種做法:"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松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湯點攪"。綉茶"和"漏影春"是以干茶為主的造型藝術,相對於此,"鬥茶"和"分茶"則是一種茶葉沖泡藝術。 "鬥茶"是一種茶葉品質的相互比較方法,有著極強的功利性,它最早是應用於貢茶的選送和市場價格品位的競爭。一個"斗"字,已經概括了這種活動的激烈程度,因而"鬥茶"也被稱為"茗戰"。 如果說"鬥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的話,那麼"分茶"就有一種淡雅的文人氣息。"分茶"亦稱"茶百戲"、"湯戲"。善於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脈,創造許多善於變化的書畫來,從這些碗中圖案里,觀賞者和創作者能得到許多美的享受。

❼ 論述宋元文化顯著發展

論述宋元文化顯著發展?第一:民族大融合.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局面,而元則統一了金、西夏、大理、藏和南宋,統一的國家,穩定的社會環境,才會在民族的極大融合中迸發出文化的輝煌火花.第二:國家政策決定.宋朝文化繁榮的原因在於它獨特的偃武論述宋元文化顯著發展?第一:民族大融合.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局面,而元則統一了金、西夏、大理、藏和南宋,統一的國家,穩定的社會環境,才會在民族的極大融合中迸發出文化的輝煌火花.第二:國家政策決定.宋朝文化繁榮的原因在於它獨特的偃武論述宋元文化顯著發展?第一:民族大融合.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局面,而元則統一了金、西夏、大理、藏和南宋,統一的國家,穩定的社會環境,才會在民族的極大融合中迸發出文化的輝煌火花.第二:國家政策決定.宋朝文化繁榮的原因在於它獨特的偃武論述宋元文化顯著發展?第一:民族大融合.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局面,而元則統一了金、西夏、大理、藏和南宋,統一的國家,穩定的社會環境,才會在民族的極大融合中迸發出文化的輝煌火花.第二:國家政策決定.宋朝文化繁榮的原因在於它獨特的偃武論述宋元文化顯著發展?第一:民族大融合.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局面,而元則統一了金、西夏、大理、藏和南宋,統一的國家,穩定的社會環境,才會在民族的極大融合中迸發出文化的輝煌火花.第二:國家政策決定.宋朝文化繁榮的原因在於它獨特的偃武

❽ 使宋元時期文化繁榮的原因是什麼

1、政治:由分裂到局部統一、再到全國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忽必烈在1271年建立元朝,1279年統一了全國。元的統一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元朝實行的行省制度,有效地管轄了全國。

2、經濟: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經濟繁榮(打破市坊分區,夜市、瓦子、紙幣出現)海外貿易發展。

3、民族關系:民族融合加強;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加快,少數民族政權與漢族政權並立。

4、文化:三大發展劃時代發展,宋朝文學十足發達,秉詩、詞、散文都有偉大成就。讓宋朝散文走向興盛並承接古文運動的大師是歐陽修。

5、對外關系:以海路為主,元朝對外交流已經到達了東西歐地區之外。


❾ 通過學習,請你談談宋元文化的歷史地位

宋朝文化是中國文化歷史中的豐盛時期,理學、文學、史學、藝術以及科學技術領域碩果累累,為篩選官員而建立的科舉考試推進了教育制度的發展,印刷品的廣泛流創促進了文學的交流與對藝術的鑒賞,景德鎮瓷器的高度繁榮,與唐朝不同,一般的官員都具有學者、詩人、畫家、政治家的特質,喜愛字畫,善於詩詞,收藏古董。一般百姓鍾愛戲曲,酒家林立菜式繁多,市場充斥衣服鞋物

❿ 為什麼宋元時期是我國歷史文明的巔峰

原因:宋元時期政治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各民族、各地區間經濟文化的交流,繼承隋唐時期文化和吸收外來文化,各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等,都是宋元時期文化燦爛輝煌的原因。主要表現:①宋元時期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三大發明取得突破性進展,並被廣泛應用在印刷業、航海業和軍事上。②北宋科學家著有《夢溪筆談》一書,涉及許多學科知識,他創制的「十二氣歷」比英國同類歷法早八百多年。③元朝郭守敬編成《授時歷》,一年的周期與現行公歷相同,但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三百年。
用戶提供的回答2:
宋元時期的科技走在了世界前列,並對世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畢生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了400多年,引起了印刷業的革新,極大地推進了中國和世界文明的進步. 二、寧在司南的基礎上生成的指南針,推動了航海事業的發展,為新航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 三、宋朝改進了火葯製造技術,提高了軍事戰鬥力,傳到西方後,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四、沈括的《夢溪筆談》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是記載宋朝及以前我國很多科技成就內容的唯一史料. 五、元朝郭守敬的《授時歷》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歷法.他測出的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與現行公歷周期相同,但比公歷早了300多年. 六、李誡的《營造法式》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早,內容最豐富的建築學著作,是當時建築科學技術的一部網路全書. 如此等等,所以說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 主要原因 第一,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的繼續發展; 第二,末元時期的政治,經濟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正是這兩個因素,促進了末元時期科技的大發展.我們的祖先是在這樣的"環境氣候"下培育出了科技之樹,並將累累碩果奉獻給世界和人類. 其他原因: 1、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進步提供物質基礎; ... 二.主要原因第一. 總之,引起了印刷業的革新,促進了末元時期科技的大發展,比歐洲早了400多年、前代科技文化成就奠定的基礎; 6,培養了從事科技文化事業的人才,所以說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傳到西方後,提高了軍事戰鬥力; 2,並將累累碩果奉獻給世界和人類,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和發展,推動了航海事業的發展、寧在司南的基礎上生成的指南針.我們的祖先是在這樣的"、國家的統一和民族融合,為新航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 5;下培育出了科技之樹,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的正常發展,是古代科技文化領先於世界的根本原因.正是這兩個因素.四,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4,為科技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社會環境、統治階級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 3、沈括的《夢溪筆談》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是記載宋朝及以前我國很多科技成就內容的唯一史料、由經濟決定的政治狀況:一,為科技文化進步提供物質基礎;第二、李誡的《營造法式》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早.六、經濟發展、宋朝改進了火葯製造技術: 1.其他原因;環境氣候".三,但比公歷早了300多年,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的繼續發展,經濟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末元時期的政治.如此等等,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內容最豐富的建築學著作.他測出的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與現行公歷周期相同、元朝郭守敬的《授時歷》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歷法,各族人民辛勤勞動,極大地推進了中國和世界文明的進步、畢生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並對世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宋元時期的科技走在了世界前列、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包括外來宗教),是當時建築科學技術的一部網路全書。

閱讀全文

與宋元文化為什麼不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