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楚 指的是我國哪個地區的簡稱
我國歷史上哪個地區都沒有「楚」這個簡稱。
「楚」地范圍大致是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區;湖南、江西是春秋中期以後楚文化的中心地區;河南省東南部、江蘇、浙江和安徽的北部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
『貳』 楚文化的發祥地還有哪裡
江陵城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秦滅楚後,成為歷代封王置府的重鎮。江陵城也是著名的三國時期古戰場,歷史上「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都發生在這里。
『叄』 楚文化是湖南還是湖北
現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為早期楚文化中心區域;河南東南部、江蘇、浙江和安徽的北部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湖南、江西也是春秋中期以後楚文化的中心地區;貴州、雲南、廣東等地的部分地區也受到了楚文化影響。
游魚幫助團祝春節快樂!
『肆』 戰國時期楚國的都成楚文化的發祥地是什麼地方
先在郢(今湖北江陵縣北),後秦國大將白起攻下郢都後楚退於陳(今河南淮陽),其後秦楚交戰,楚戰敗,郢一帶大片土地並入秦地,楚國遷都壽春 (今安徽省壽縣)。
楚文化發源地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在漢江上游丹江流域的河南省淅川縣一帶。
『伍』 楚文化起源於河南嗎有什麼依據呢
是的,因為當年出土了很多的文物,有很多當時楚國的文物,還有一些青銅器,都足以證明這里就是楚文化的發源地。
『陸』 戰國時期楚國的都成楚文化的發祥地是什麼地方
由於歷史的原因,楚國的都邑曾幾經遷徒,其所遷的都邑之多、遷都之頻繁,是其他周初諸侯所難以比擬的。
1、丹陽:熊繹始居於此,在今湖北省秭歸或枝江市。
2、郢都:楚文王(一說楚武王)自丹陽遷於此,在湖北省荊沙西北。
3、鄀都:楚昭王自郢遷於此,在今湖北省宜城東南。
4、鄢都:楚惠王曾居於此,在今湖北省宜城。
5、陳都:楚頃襄王二十年自郢遷於此,在今河南淮陽。
6、巨陽:楚考烈王十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北。
7、壽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壽縣。
楚文化是中國春秋時期南方諸侯國楚國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楚國先民最初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河南新鄭),南遷後給楚地帶來了先進的華夏文明因素,並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別是姬周文明為基礎向前發展楚文化。
現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區;河南省東南部、江蘇、浙江和安徽的北部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湖南、江西是春秋中期以後楚文化的中心地區;貴州、雲南、廣東等地的部分地區也受到了楚文化影響。
從文化性質來看,楚文明更多地保留了中原姬周文明的特色,同時也吸收了少量蠻夷文化的特點,時間愈晚,自身的風格突現則相對較多,沿著整個楚文明始則模仿,繼則變異,終則別創的發展路徑前進。
『柒』 什麼是楚文化楚文化的性質和淵源
楚文化為東周時期中國南方的一支高度發達且風格獨特的區域文化。
楚族源於中原,與中原華夏集團有著密切的關系。楚文明的主源應是中原文明。從地理位置而言,楚的先民長期與華夏先民居住、交往,楚先民吸收了華夏先民所創造的先進文化因素,並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別是姬周文明為基礎緩慢向前發展。從統屬而言,楚於西周初年被周成王所封,自然而然接受的是姬周文明的統治。而且實物資料也表明,西周時期,楚文明的個性特徵尚不明確,它還保留著相當大的中原文明特點,到春秋以後才逐漸形成既別於中原姬周文明又別於其它區域性文明的有自身特點的成熟的獨特文化。 楚文明的初步興起與其它文明一樣,也應具備相應的文明諸要素,我們可以此來考察楚文明興起的大致時間。 楚自鬻熊至熊繹受封的階段,文獻均記其「居丹陽」,而非「都丹陽」,加上又無相應的考古學資料相印證,當時丹陽只是一個地名,而非都城,也無城邑的建制,大型禮儀建築也尚未發現。就是懷疑為楚國製作或斷為楚國所有的青銅器,不僅未見於考古發掘,即使是傳世品中也一無所見,文字就更不用說了。此時,楚「辟在荊山,篳路藍縷」,可見生產力之低下,其生產關系也只能是以較單純的血緣關系為基礎形成的。楚的社會形態自然也比較原始。
熊繹受封
楚文化
熊繹受封是楚立國之始,他五傳至熊渠之間的事實史載不詳,也無明確的考古資料面世。看來,楚即使立國,也未必真正進入了嚴格意義上的文明時代。但到熊渠時,楚有了第一次擴張,它應是楚經濟、軍事實力有較大增長的反映,青銅兵器應該得到了比較普遍的應用。湖北當陽趙家湖西周晚期楚墓[49]中出有少量銅器,並有極少量的傳世銅器遺存,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楚青銅冶鑄業的興起。這一時期已有少量疑為楚城邑的遺址發現。而且楚的社會形態已發生了根本變化,完成了由部落聯盟集團的氏族社會到階級社會的過渡。
文化面貌
由於在西周早中期,楚國局限於一個狹小的地域,且主要是在中原姬周文明的影響下發展,因而,楚人統治區內的文化面貌接近於中原姬周文明的風格,是時,楚文明雖處於襁褓中,但其個性特徵開始孕育。西周早期,隨著楚人第一次擴張軍事行動的開始,楚人有了進一步與外圍蠻夷文化接觸的機會,華夏文明與蠻夷文化的交融使楚人在繼承華夏文明即姬周文明的同時,也按已逐步形成的自我意識對其進行改造。楚文明就在這種既堅持主源又兼收並蓄的過程中初步興起了,這一過程可持續到春秋初年。也正是在一種特殊的多民族環境和共存意識中奠定了後期楚文明多元的特徵和鮮明的個性。
迅速發展
楚文化
楚武王熊通即位後開始謀求向外發展,「辟在荊山」這一狹小的區域也不能滿足楚人的發展要求,楚文王遷都位於今荊州紀南城的郢,自此至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吳師攻陷郢都止,是為楚文明的成熟定型期。這一時期的楚國在鞏固後方的基礎上逐步吞並了江漢地區、南陽盆地及淮河上中游地區的數十個文化因素各有特點的國家,其地入楚境,民為楚人。在這一系列並國擴境的過程中,楚人根據形式的變化和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及實力條件的不同,採取了不同的策略和處理方式,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滅其國,絕其祀,縣其土而有其民,在這一過程中,楚人採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將其逐步納入楚民族的共同體,民族融合進程加快。同時,這一范圍內各種經濟、文化因素相繼融入楚系,從而為楚文明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大量新的因素和有利基礎。
洗禮融合
實物資料表明,獨具特色的楚文明是在西周以來已有的姬周文明的基礎上,歷經這一時期特殊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機遇的洗禮,通過融合、吸收被吞並的眾多周王室同姓、異姓封國及其它諸侯國的先進文化因素加以綜合、提煉並經過創造而成,正是在此時,楚文明以非凡的氣勢率先突破了中原姬周文明的樊籬,取得了質的飛躍,從而完成了自己由幼年期到成熟期的重大轉折,進而使楚文明在各方面的發展逐步定型。 楚文化
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楚借秦力擊敗吳人,後昭王遷都於鄢(今湖北宜城),後又返郢,直至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止,是為楚文明的繁榮鼎盛期。 這一時期楚國歷史雖然有起有伏,但楚國的發展未受到大的打擊,而是連續不斷直至達到最繁盛、最光輝的頂點。其政治體制方面有斷斷續續的改革,舊的縣由大化小,並已在全境范圍內普遍設立,邊境設郡,官職爵秩已經相當完善,經濟快速發展,生產力大大提高。發達的經濟基礎為楚文明的繁盛創造了有利條件。楚文明一如沖出峽谷的江河,以奔騰萬里之勢不斷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飛速發展,表現出更富民族特色的文化內涵,以致盛極一時。 春秋戰國之際,楚國以江漢平原為中心,社會生產蓬勃發展,政治局勢迅速改觀。到戰國早中期,楚國在北面與中原諸國爭雄,時有進退;西北、西南分別防禦秦與巴蜀而主要是來自秦的威脅,以秦嶺、巫山山脈相阻隔,並分別設立了漢中、黔中、巫郡等;東面是楚國發展相對比較順利的方向,其軍隊多次出入齊魯國境,並直至海濱,但戰爭頻繁,建設難以連續持久;南面主要是「蠻夷」之幫,楚人沿洞庭湖兩側南進,直到五嶺,這一區域基本沒有大的戰爭,政局穩定,楚文明也得以持續發展。鼎盛期的楚文化遺存就主要在江漢平原及楚國南部的今湖南境內發現,並向楚全境輻射。 楚文化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因白起拔郢而遷都陳城,習稱陳郢,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又遷都壽春城,習稱壽郢,直至楚負芻五年(公元前223年)為秦所滅,是為楚文明的滯緩衰退期。 這一時期楚國基本處於動盪之中,盡管有相對的穩定,也是十分短暫的。楚國政治腐敗,思想保守,經濟上又因國土的淪喪受到了慘重的打擊,楚文明也丟掉了賴以發展和昌盛的堅實基礎。楚國歷史已成頹勢,楚文明也隨之凋敝,偶有出色成就,也是曇花一現。
融入漢文明
當然,楚文明並未隨著楚國的滅亡而消失,在楚國被秦國滅亡後,楚文明也被秦文明所接受、改造,在楚人亡秦的過程中,楚文明得以部分恢復,隨著西漢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建立,楚文明融入更廣泛、更深入的漢文明之中。 楚文化
而且,楚文明無論是在成熟期,還是在鼎盛期、衰退期,它在接受、包容其它文明為己所用的同時,也在對其它文明產生影響,這在其周邊區域的文化遺存中都可以找到楚文明影響的影子。正是由於各區域文明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中國古文明才在多元、復雜文化因素的融合中發揚光大,並連續發展二千年。 楚文明發展的歷史過程歷經孕育興起期、成熟定型期、繁榮鼎盛期、滯緩衰退期四個階段,其成就也各有反映。
『捌』 湖北省的哪個地方最能代表楚文化
肯定是荊州撒,荊州是楚文化的中心和發祥地。
『玖』 惟楚有材,「楚」指湖北還是湖南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是湖南省長沙市湘江之畔的嶽麓書院門前的一幅對聯,是清嘉慶年間時任嶽麓書院山長的袁名曜所提,上聯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下聯語出《論語·泰伯》,全聯的意思或可理解為: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而嶽麓書院更是英才齊聚的地方。因為嶽麓書院的這個對聯,大家容易誤認為楚國便是現在的湖南。
所以總的來說,楚國主要是指的湖北地區,但是這個“惟楚有才”的“楚”字不能單獨理解為某一個地區。
『拾』 現代社會中最能代表楚文化的地方究竟是湖北還是湖南
湖南湖北為什麼都以江西移民為主?
湖南與湖北的淵源,不只是長時間同屬於一個行政區,還因為,湖南、湖北多江西的後裔,所以湖南人、湖北人都稱江西人為“老表”,三省之間的關系也親密而微妙。
在經歷了元末明初的兵燹之後,兩湖地區人煙稀少,土地荒蕪,江西離亂的人民,大量湧入兩湖地區。湖南、湖北與江西交界,而且兩湖地區的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土地肥沃,當然成為江西最重要也最便捷的遷入地,江西人從鄂東進入湖北,穿過江漢平原到達鄂西北、鄂西南山區;或者穿越羅霄山脈,進入湖南。所以,湖南、湖北多江西人後裔,這多少也增加了湖南、湖北之間的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