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李承乾喜歡什麼文化

李承乾喜歡什麼文化

發布時間:2022-11-21 10:56:50

⑴ 歷史上李承乾的真實性格

李承乾
史書記載: 承乾,字高明,太宗長子。武德三年封恆山王,七年徙封中山。太宗即位,為皇太子。甫八歲,特敏惠,太宗使裁決庶政,有大體,每行幸,令監國。及長,好聲色慢游,過惡寢聞。時魏王泰有美名,謀奪嫡。崦承乾病足,不良行,懼廢,與泰交惡。陰召左衛副率封師進及刺客張師政紇干承基謀殺泰,不克。前與漢王元昌及侯君集等歃臂血盟,謀以兵入西宮。貞觀十七年,齊王佑反,事連承基,系獄當死,因上變。治之,事皆明驗。廢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開元中贈還爵土。

相關歷史:
唐太宗必須面對現實。李泰當太子,皇子李承乾和李治都會送命;李治當太子,李承乾和李泰都可平安。太宗在太子李承乾被廢以後沒有選立魏王李泰,是不希望讓後世子孫看到儲君之位可以依靠所謂經營而得。

李治,小名「雉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唐太宗一共有14個兒子,在李治前面,不僅有太宗的長子李承乾,而且有四子李泰,均是一母(長孫皇後)所生的同胞兄長。在古代皇位繼承製度的傳統當中,嫡長子具有特殊的優越。李治以皇九子的身份能夠最終被立為皇太子且能繼承大統,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明君無肖子

一代明君唐太宗十分重視培養太子,然而事與願違,他初立的太子並非理想的儲君。到貞觀晚年,廢立太子成了唐太宗政治生涯中最煩心的一件事。
荒唐太子 李承乾是唐太宗的嫡長子,武德二年生於長安承乾殿,因而命名。武德九年(626)十月,太宗剛剛即位,便將年僅8歲的李承乾立為太子。幼年的李承乾聰明伶俐,太宗對他很是喜歡,並選擇德高望重的大臣做他的老師,嚴格教導。一開始,李承乾積極上進,能識大體,頗得太宗和朝廷大臣的好評。太宗不在京城時,常常讓他代理政事。但李承乾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自幼養尊處優,喜好聲色,慢慢地,沾染了不少壞習慣,生活日益荒唐頹廢。
據史書記載,太子李承乾曾讓人鑄造了一個近兩米高的銅爐和一口巨大無比的鍋,僱用逃亡的政府奴隸偷盜老百姓的牲畜。李承乾親自把那些偷來的牲畜放在大鍋里煮,然後跟他的手下分著吃。李承乾喜歡說突厥語、穿突厥衣服,他還特別挑選面貌像突厥的侍從,每五人組成一個部落,把頭發梳成小辮,身穿羊皮,到草地上牧羊。有時還玩「假死」的游戲。他對自已的手下說:「假設我是可汗,現在死了,你們仿效突厥的風俗,來辦喪事。」然後像死人一樣躺到地上,大家一起放聲大哭,騎到馬上,環繞著「屍體」奔走,並依照突厥風俗,用刀割破自己的臉。李承乾對這種游戲樂此不疲,還說:「有朝一日我統治帝國,一定要率數萬騎兵,到金城(甘肅省蘭州市)以西打獵,然後把頭發解開(漢人束發),去當突厥人,投靠阿史那思摩,如果他給我一個將軍當,我一定不會比別人幹得差。」
李承乾所說的阿史那思摩,是突厥阿史那部的酋長。李承乾身為大唐王朝儲君,竟然公開表示要在得天下之後去做突厥酋長的部下。即使這番話純屬戲言,也可以說講得過於離譜,至少不合儲君的特殊身份,不能不引起太宗的惱怒。
李承乾跟叔父李元昌關系很好,常常一起出去遊玩。有時李承乾把左右侍從官員及衛士分作兩隊,二人各率一隊,大家身披毛氈縫制的鎧甲,手拿竹槍竹刀,扎營列陣,沖鋒廝殺,槍刺刀砍,把流血受傷當作娛樂。有不聽從命令的,就把他綁在樹上毒打一陣,不少衛士因此而喪命。李承乾常常叫囂:「要是我當了皇帝,就在御花園設一個萬人營,跟漢王(李元昌)分別指揮,觀賞士兵肉搏戰斗,豈不快樂!」又說:「我當皇帝,一定要盡情享受所有樂趣,有人規勸,立即誅殺,殺了數百人之後,那些進諫的人就不敢再說話了。」
李承乾的言行,不僅荒謬,而且與太宗的想法與期望背道而馳。李氏家族雖然以武力得天下,但是,逆取而以順守之,以馬上得天下,不能以馬上治之。此中道理,太宗自然十分清楚。所以,執政以來,他偃武修文、制禮作樂、尊賢重士、修養百姓。而李承乾對太宗的舉措似乎並沒有什麼了解,他對此不感興趣,喜好的依然是胡人風俗與戰陣斯殺。
很有意思的是,李承乾還養成了製造假象愚弄朝臣的壞習慣。他常常在太子宮官屬面前談論忠孝道理,談到深刻之處,甚至淚流滿面;可是一回到宮里,就跟一群卑劣的小人物混在一起,淫亂猥褻,無所不為。如果有大臣打算規勸,李承乾知道他的來意,總是表示非常感激,親自迎接叩頭,非常誠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勸諫者自然無話可說。寢宮之內的秘密,外人都不知道,所以當時的大臣相當看好李承乾,一致認為他是一位賢能的儲君。李承乾的「飾非」習慣,最終坑害了他的政治前途。與父失和 李承乾偽造的假象,沒有逃出太宗的眼睛。太宗發現李承乾的劣習後,最初並沒有打算放棄他,認為李承乾年輕,可塑性較大,只要有名師指點,應該能把他培養成一個好的皇太子。 貞觀七年,唐太宗為李承乾物色了一位名師——以向皇帝直言而聞名朝野的中書侍郎杜正倫,與協助太子的另一位老師於志寧共同教導輔佐太子。在杜正倫走馬上任時,太宗千叮萬囑:「太子生長深宮,百姓艱難,耳目所未涉,能無驕逸乎!卿等不可不極諫!」設身處地為李承乾著想的用心可謂良苦矣。
這時,李承乾患了腳疾,不能上朝覲見太宗,失去了太宗對他教誡、監督的機會,卑劣小人更是乘虛而入,引誘這個「好聲色」的太子走上「侈縱日甚」的浪盪歪道。於志寧、杜正倫的直諫都不能使他回心轉意。
唐太宗陸續聘任朝廷中的重要大臣作為太子李承乾的老師,不僅僅在於向李承乾傳授學識才略,更重要的是希望藉助於股肱大臣們的名望地位,形成一個以李承乾為核心的班底,為皇位繼承打下基礎。
可惜,李承乾並沒有很好地利用這些機會增長自己的才幹,樹立自己在朝廷中的威信。他曾經試圖與這些元老重臣建立親密的關系,例如李綱為太子少師時,患腳疾,不能穿鞋走路,李承乾命衛士將他抬到殿內,「親拜之,訪以得失,大見祟重」。但是,隨著李承乾紈絝習氣的發展,他與老師們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老師們的直言規諫讓他覺得不舒服,老師們的背後告狀更是讓他惱恨不已,發展到後來,李承乾甚至派刺客去暗殺自己的老師。李承乾的老師於志寧如果不是居喪守節,使刺客動了惻隱之心,恐怕早已命歸黃泉。
李承乾平日宴遊無度,甚至嬖愛一個名叫稱心的太常樂童。稱心年十餘歲,姿容美麗,能歌善舞,李承乾和他同起同睡,這件事弄得滿城風雨。唐太宗得到消息,怒不可遏,誅殺了稱心,並狠狠地責罵了李承乾。但李承乾並不悔改,他在太子宮辟出一個房間,供著稱心的塑像,早晚焚香祭奠,還裝著身體不舒服幾個月不上朝,公然與父親對抗。
李承乾因病而致腳跛,已讓唐太宗失去好感,而他君德上的缺陷更加深了唐太宗對其的不滿,以至於對他開始厭惡了。查閱史籍,貞觀初年,唐太宗常常親臨東宮,了解李承乾學業進展;貞觀七年,父子有時還相見。但此後,就沒有唐太宗幸東宮或與之交談的記載了。父子之間隔閡日深,使李承乾在後來的儲位爭奪中勢單力薄,處境不利。
謀反被廢 唐太宗對李承乾從疏到廢有一個發展過程。大體上是,貞觀七年開始疏遠他,然而還沒有廢他之意。貞觀十年開始萌廢立之心。這年正月,他重新調整分封了子弟17人為王;二月,除五人因年幼暫且不赴任外,其餘12人均下詔遷任諸州都督,但只有相州都督魏王李泰「不之官」,由張亮代行都督相州職權。太宗把李泰留在身邊,就含有廢立太子的用意在內。
李承乾清楚地看到父皇對自己的日漸疏遠和對魏王李泰的偏愛,也明白自己已經失寵,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當時的李承乾,不僅惡名遠播、疾病纏身,而且上無太宗的信任,下無朝臣的支援,勢窮運蹙。無計可施之際,他不得不採取極端措施。
李承乾曾經派人偽稱李泰府中官屬,向唐太宗呈遞「親啟密奏」,指控李泰種種罪惡,不料,太宗發現其中有詐,下令捉拿告密之人,要求將事情追查到底。告密計劃落空以後,李承乾又派親信紇干承基等人暗殺李泰,結果又沒有得手。於是,李承乾暗中聯絡政治上失意的叔父李元昌和大臣侯君集等人,歃血盟誓,陰謀發動政變,迫使太宗退位。附馬杜荷對李承乾提供的方案是:「天象發生變化,應立即用行動響應,你只要聲稱忽然得急病,生命垂危,皇上一定親自前來探視,我們的謀略就可以成功。」
貞觀十七年(643)二月,就在李承乾緊鑼密鼓地策劃政變時,太宗第五子齊王李佑反於齊州(今山東歷城)。李承乾聞訊後得意洋洋地對紇干承基說:「太子宮的西牆,距皇宮只不過二十步,跟我共同創造大業,齊王怎能相比?」
齊王佑的叛亂被迅速平定,在審問謀逆案件時,牽連到李承乾的親信紇干承基。四月初一,紇干承基在傳訊中供出了李承乾密謀發動政變的方案。太宗大為震駭,立即指定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特進蕭瑀、兵部尚書李世績,會同大理、中書、門下組成專門法庭進行調查審判。這個專門法庭幾乎匯集了當朝所有的高級官員,可見太宗對調查太子是否謀反一事的重視。專門法庭經過調查,認定謀反證據確鑿。太宗問侍從官員說:「怎麼處置李承乾?」沒有人敢回答,通事舍人來濟建議說:「陛下仍然是慈父,太子得以終其天年,當屬最好的結局。」太宗接受了這個建議。
四月初六,唐太宗下詔罷黜太子李承乾,貶作平民,囚禁於右領軍。又於貞觀十七年九月初七將李承乾流放到黔州。李承乾到了黔州沒多久,便猝然死去。

⑵ 李世民為什麼會廢太子

李世民的這位太子,有幾個特殊的嗜好:一是追求享樂,腐化墮落。根據《資治通鑒》的記載,李承乾「治宮室,妨農工;又好鄭、衛之樂」。這幾話的意思是,李承乾修建自己的宮殿,損害了附近的農田;又喜歡春秋戰國時期因追求享樂招致亡國之禍的鄭國、衛國的靡靡之音。按照太子府中的大臣張玄素的勸諫記載,其中有一段頗能說明李承乾的生活腐化:「恩旨未逾六旬,用物已過七萬,驕奢之極,孰雲過此」!這里的恩旨指的是,貞觀16年,李世民專門下的「皇太子出用庫物,所司勿為限制」的詔書。六旬應該就是60天左右的時間,已經花銷了7萬錢,應該說這個開銷還是相當大的。
當然,最能說明李承乾生活腐化墮落的是他和一個太常寺樂童的不正常關系。《資治通鑒》說:「太子私幸太常樂童稱心,與同卧起;道士秦英、韋靈符挾左道,得幸太子」。據說,在李承乾的東宮里有一個名叫稱心的樂童,李承乾非常喜歡,能歌善舞,李承乾和他同起同睡,這件事弄得滿城風雨。李世民聽說後,非常生氣,誅殺了稱心等人。但李承乾並不悔改,他認為是魏王李泰暗中向李世民告發的,所以對李泰舊愁未滅,新恨又生;私下裡在太子宮中辟出房間,供著稱心的塑像,早晚焚香祭奠,還裝著身體不舒服幾個月不上朝,公然與父親對抗。
二是喜歡玩「偷盜」的游戲。《新唐書》記載:「造大銅爐、六熟鼎,招亡奴盜取人牛馬,親視烹燖,召所幸廝養共食之」,這幾句話翻譯出來就是,太子李承乾曾讓人鑄造了一個大銅爐和巨大無比的鍋,僱用逃亡的政府奴隸偷盜老百姓的牛馬。李承乾親自把那些偷來的牲畜放在大鍋里煮,然後跟他喜歡的手下分著吃。
三是崇尚突厥文化。和中國以往的皇族不同,李世民的血液里的確流淌著少數民族的血液。根據可考證的歷史資料證明,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淵的母親,獨孤氏,是隋文帝一後的姐妹,屬於非漢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煬帝之間還有著姨表關系。不過李承乾對突厥文化的推崇還是超出了作為一個皇子應有的界限。據史書記載,他喜歡說突厥語、穿突厥衣服。他還特別挑選面貌像突厥的侍從,每五人組成一個部落,把頭發梳成小辮,身穿羊皮,到草地上牧羊。有時還玩「假死」的游戲。他對自已的手下說:「假設我是可汗,現在死了,你們仿效突厥的風俗,來辦喪事。」然後像死人一樣躺到地上,大家一起放聲大哭,騎到馬上,環繞著「屍體」奔走,並依照突厥風俗,用刀割破自己的臉。李承乾對這種游戲樂此不疲,還說:「有朝一日我統治帝國,一定要率數萬騎兵,到金城(甘肅省蘭州市)以西打獵,然後把頭發解開(漢人束發),去當突厥人,投靠阿史那思摩,如果他給我一個將軍當,我一定不會比別人幹得差。」他還說:「我作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
四是對自己身邊的正直之士,李承乾則暗中派人收拾。隨著李承乾紈絝習氣的養成,他與老師們之間的關系日趨緊張。老師們的直言規諫讓他覺得不舒服,老師們的背後告狀更是讓他惱恨不已,發展到後來,李承乾甚至派刺客去暗殺自己的老師。李承乾的老師於志寧如果不是居喪守節,使刺客動了惻隱之心,恐怕早已命歸黃泉。張玄素就是因為勸諫太子要節儉,在一次早朝的時候,差點被太子派去的人打死。
對於自己這個不爭氣的劣子,李世民並沒有打算放棄,他認為李承乾只要有名師指點,還是能把他培養成一個好的皇太子的。貞觀7年,唐太宗為李承乾物色了一位名師——以向皇帝直言而聞名朝野的中書侍郎杜正倫,與協助太子的另一位老師於志寧共同教導輔佐太子。根據史書記載,在杜正倫走馬上任時,太宗千叮萬囑:「太子生長深宮,百姓艱難,耳目所未涉,能無驕逸乎!卿等不可不極諫!」為了鼓勵太子身邊的大臣對太子直言進諫,李世民不惜重金獎勵:「每規爭承乾,帝必厚賜金帛,欲以厲其心。」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當李世民聽說張玄素好幾次直言勸諫太子後,心裡十分高興,馬上把右庶子張玄素提拔為銀青光祿大夫,行左庶子。可惜李世民的這一片良苦用心,最終還是付之東流。

⑶ 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麼樣呢

中山王承乾,地居嫡長,豐姿峻嶷;仁孝純深,業履昭茂,早聞睿哲,幼觀《詩》、《禮》;允茲守器,養德春宮。

——《立中山王承乾為皇太子詔》

04.角度三:羅輯分析李承乾的荒唐

各位,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麼樣?除了史料和民間傳說,咱還能從他的人生經歷中發現端倪。大唐風氣開放,這是事實,李承乾年僅8歲就當了太子。李世民又對他寵愛有加。這些條件加在一起,就導致了李承乾的荒唐。據史料記載,他放縱又貪玩、聰慧又虛偽,經常做些出格的事兒,逼得李世民最終將其廢為庶民,流放於黔州。堂堂太子被廢為庶人,可見其荒唐!

⑷ 李承乾為何荒唐,又怎樣荒唐,以至於李世民廢黜了他的儲君之位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那麼他為什麼要立李治為太子呢?我們都知道,李世民是非常厲害的,開創了貞觀之治。但是他的兒子李治連他老爸的十分之一都不如。李治當了皇帝,被武則天迷得暈頭轉向,導致李家的江山被武則天半路截胡,可以說他是歷史上比較懦弱的一個皇帝了。難道是李世民老眼昏花了嗎?主要是李承乾做了荒唐的事情。

這遠遠地超過了一個皇子應有的界限。據說他還不住在自己的寢宮里,而是在外面搭了個帳篷,讓自己在帳篷里睡覺。這就有點過了,即使李世民再喜歡他,也不可能再寵著他了。最後一點,也是最不能忍受的一點。據說李承乾和一個太監的關系不單純。二人甚至過分到同吃同睡,李世民警告他多次,但是他絲毫沒當回事,照樣該怎樣就怎樣。李世民覺得他有傷大雅,因此廢了他的太子之位。

⑸ 因為太子李承乾的什麼愛好,李世民才會忍無可忍,下令廢了他

太子養男人,李世民覺得非常丟臉,廢了算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那是一代英主,為大唐王朝以及中國文化歷史留下了濃厚的一筆,但是再牛的人也逃不過生、離、死、別,在唐太宗嗝快要兒屁之前,他就把大唐王朝留給了,與長孫皇後的第三個baby,也就是李治,在當時傳王位得傳給長子,那才叫名正言順,但是傳給李治很明顯不正常。

本來弄死就完了,但是太子李承乾捨不得私下祭拜,然後就被李世民廢除太子的身份,李世民那叫一個恨吶,大唐的未來要是交給你,那還不沒,老李家的人都快讓你丟盡了,居然養男人。

⑹ 太子李承乾是怎樣的人

說起唐太宗李世民,其文治武功在中國歷史上,應該都是名列前茅的。其子嗣也很多,一共有14個兒子和20多個女兒。但面對如此眾多的子女,李世民的教育卻不盡如人意,尤其是他的兩任太子,都遠不如他雄才大略。前任太子李承乾荒唐任性,胡作非為,沒能等到繼位那天,就被貶黜,最終鬱郁而終。後任太子李治雖然成功上位,但最終大權旁落,被武則天竊取大位,讓李唐江山改朝換代。

二、李承乾弒師殺弟謀反,幾近瘋狂。由於李承乾性格乖戾,行為荒誕,他的老師於志寧免不了苦言勸諫,經常訓斥他。李承乾由此心中記恨,派人行刺於志寧。結果兩個刺客趁夜色潛入於志寧府邸後,看見於志寧身為太子師,竟然居住在氈房裡,睡的是木板床,鋪的是稻草,蓋的是破氈,而且還在昏暗的燈光下,凝神苦讀。兩人被於志寧的品行折服,不忍下手,悄然離去。

貞觀十七年,因李世民過分寵愛魏王李泰,招致李承乾的嫉妒,感覺自己的儲君之位不保。於是他暗中派人刺殺李泰,但計劃失敗。李承乾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勾結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以及侯君集等人起兵逼宮。結果被李世民輕松寫意地平息了。李承乾隨後被貶為庶人,發配黔州,其它參與謀反的大臣統統被殺。貞觀18年,李承乾病逝於黔州。依然愛子心切的李世民詔令廢朝數日,並葬之以國公禮,可見李世民的舐犢情深。

⑺ 李承乾為什麼想要投降阿史那

他認為,自己是鮮卑化的漢人,對突厥文化有歸屬感,所以他要在突厥降酋阿史那.思摩那裡找到懷抱的感覺。

⑻ 李唐統治者到底是漢人還是胡人為什麼專家有截然不同的認識呢

大唐貞觀十三年(639)九月,一起誹謗案在長安城中不脛而走:道士秦世英狀告濟法寺高僧法琳(572~640)“訕謗皇宗”,胡說什麼天子數典忘祖,冒認祖宗。

天下臣民盡人皆知,自唐高祖李淵稱帝以來,為了給統治尋找理論支持,符合“神道說教”的游戲規則,更為了抬高李氏皇族,尊道教始祖老子為其先祖,李世民更是向天下臣民宣稱“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借口“敦本系之化,尊祖宗之風”,確立了崇道的國策,緊接著在貞觀十一年正月十五日頒布了《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詔》。當時,有“護法大師”(杜如晦語)之稱的法琳就上疏表示反對,只是反對無效。時隔兩年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時間朝野側目,都替法琳這個老和尚捏了一把汗。

自李唐王朝建立以來,佛道之爭就沒有消停過。雖然說所有的宗教都是服務於政治的,但佛道都想爭得新政權對自己的支持。李世民的一道詔書,等於了捅了馬蜂窩,新一輪佛道之爭拉開大幕。

這個事情絕非孤例,當唐王朝勉強維持到唐昭宗時,朱全忠脅持著他離開長安,遷都洛陽,眼見大廈將傾、大勢已去的唐昭宗於途中吟詩一首,其中二句道:“紇干山頭凍殺雀,何不飛去生處樂?”所謂紇干是拓跋部的追隨者當中一個古老部族的名字,而紇干山則位於拓跋舊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那裡既是拓跋部的龍興之地,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兵家必爭之地。

唐昭宗的這兩句詩,不能簡單地認為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當李唐王朝行將就木之際,他的最後一任統治者最先想到的難道不是祖庭嗎?

⑼ 李世民是什麼原因廢除太子李承乾的呢

主要是因為李承乾忌憚同樣深得父親寵愛且懷有謀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試圖暗殺失敗後,遂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事情敗露。唐太宗心痛無奈之下,只得將其幽禁別室,又命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特進蕭瑀、兵部尚書李績、大理卿孫伏伽、中書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馬周、諫議大夫褚遂良等參鞫之,事皆明驗。唐太宗下令,將李承乾廢為庶人,流放黔州。

⑽ 李承乾,作為一代帝王李世民的太子,為何是他的榮耀,也是他的挑戰呢

李承乾,作為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所生的長子,也就是所謂的嫡子,一降生就是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生於承乾殿,取名「承乾」,隱含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李承乾從小就很機敏聰惠,在解決、處理一些事情上,早熟似地顯示出了較高的政治智慧。年齡稍大,就被太宗委以重任,在太宗出巡時代理國政。可見唐太宗對他的賞識與器重。
然而,這位「少敏惠,太宗甚愛之」的皇太子究其一生事跡,卻又多為「過惡」,向來被史學家評為「不識時務」之人。但無論如何這位嫡長子在大唐初年的政治斗爭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被稱為「在渴愛中乾涸的驕子」。

李承乾,作為一代帝王李世民的太子,是他的榮耀,也是他的挑戰。應當說,李承乾已經具備了做太子的所有硬體。李承乾自幼聰明伶俐,深得李世民的賞識。李世民繼位不久,便將年僅8歲的李承乾立為太子,起初,李承乾積極上進識大體、顧大局,頗得太宗和朝廷大臣的好評。以致太宗外出時,皆讓他監國。

但後來,由於養尊處優、喜好聲色的日子過久了,李承乾沾染上不少惡習,且日益荒唐頹廢。這讓太宗相當懊惱,怎麼能將盛世大唐託付給這樣一個人?可是,李世民又不得不念及父子之情。那麼,李承乾有沒有重新建立起太宗的希望,最終又到底是否如初所盼呢?這位嫡長子繼位的內幕就此拉開。

李承乾偽造的假象,能瞞得過眾人,卻哪裡能瞞得過太宗?

沒多久,太宗就發現了李承乾的劣習。最初,太宗也並沒有打算放棄他,認為李承乾畢竟年輕,可塑性較大;只要有名師指點,就應該能把他培養成一個好的皇太子。
貞觀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為李承乾特意物色了一位名師以向皇帝直言而聞名朝野的中書侍郎杜正倫,與協助太子的另一位老師於志寧共同教導輔佐太子。在杜正倫走馬上任時,太宗千叮嚀萬囑咐:「太子生長深宮。百姓艱難,耳目所未涉,能無驕逸乎!卿等不可不極諫!」太宗設身處地為李承乾著想的用心可謂良苦。
這時,李承乾患了腳疾,不能上朝覲見太宗,客觀上便失去了太宗對他教誡、監督的機會。這使那些卑劣小人有了乘虛而入的機會,最終還是把這個「好聲色」的太子引上了「侈縱日甚」的浪盪歪道。於志寧、杜正倫的直諫都不能使他回心轉意。

閱讀全文

與李承乾喜歡什麼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