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威的民俗文化
這個怎麼說呢,和宗教分不開,最能體現的就是死人之後發桑!民俗文化,首先呢就是婚喪嫁娶,完事呢就是過節,最後是飲食,這個東西太多了!就說端午節我們要門口插楊柳,吃油餅子卷糕,糕里有厥麻,花生,紅糖,大棗,核桃仁,葡萄乾……特別好吃!武威人吃飯比較講究,炒菜有特定的搭配,面是面菜是菜湯是湯,麵食種類很多不來武威體會不到,武威還要過許多小節,三月三,四月八,五月十三等等……由於在漢唐時候武威非常繁華是除了長安那就是涼州啦!往來的客商在這兒定居所以文化飲食比較多元!小麥是從河西走廊傳入中原,所以武威的麵食也是比較不錯的!
⑵ 甘肅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甘肅歲時習俗
1、臘八
農歷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武威習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臘八粥。臘八日夜晚,也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2、除夕
俗稱「年關」,臘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農歷一年最後一天。是日午後,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理室內外環境,接著貼春聯、門神、半簾子,掛黃錢,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舊。晚上,家家吃青粉燴菜,叫「裝倉」,表示全家團聚,人壽年豐。全家老幼飽食後,還要剩廠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餘」。是夜,全家人徹底不眠,叫「熬年」或「守歲」。小輩給長輩磕頭辭歲,長輩要給小輩發「福錢」,也叫「壓歲錢」。
3、上元節
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亦稱元宵節(又稱燈會)。據乾隆十四牛張紹美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志》載:「元宵,四市豎坊,懸燈,雜扮花鼓.高蹺.演百戲。」舊時,金塔寺等地有黃河燈會,情景亦十分壯觀。建國後,歷年元宵節的燈會勝似往昔。
節日之前,企事業職工,紛紛結扎彩門,懸掛花燈。有花卉燈、動物燈、八仙過海燈、西遊記故事燈,爭奇斗艷,氣象萬千。有愛好者在燈內裝置微型電動機,勝似走馬燈。最引人注目的是騰雲駕霧的金龍燈,足有lo多米長。是夜,城內和城郊居民,蜂擁而至,萬頭攢動,人流如潮。武威習俗,觀燈時必從龍燈下鑽過,祈求合家平安,萬字如意。又說龍是吉祥物,鑽了龍燈,就會人丁興旺。
農村燈會別有情趣,彩燈古樸典雅,鄉土氣息濃郁。有用玉米芯製做的火炬燈,也有用山葯蛋、蘿卜頭製做的彩燈。牆頭上、馬棚下,處處有燈,燈光通明。據史籍記載:武威燈會之盛況,自唐已有,並聞名於長安。故有唐玄宗與道士葉法善夜遊涼州燈會流連忘返的傳說。 武威元宵燈會,不論新俗、舊俗,都要舉辦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4、二月二
格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據舊志載:是日城鄉居民以牲醴祀土祈豐年,各家炒豆類和麻籽食之,意示殺蚤滅蟲。如今祀土祈年活動已不存在,鄉間仍有炒麥豆之俗。
5、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武威習俗,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門前或街道巷口焚燒紙錢。舊社會在這天,城內有人把城隍廟寢宮的木架城隍爺抬到暑三日,這叫「城蝗出行」。人們在行宮過廟會,搭台演戲。當時行宮設在現東角,地名叫賀家園子。
6、冬至節
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是「交九」的開始,從這天起,白天漸長,夜間漸短各家要吃冬至飯。有的人家吃肉湯面條;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條做飯;也有人家吃「杏皮壇韃子」,也叫「擻耳子」;也有吃羊肉香頭飯或臊子面的民間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7、臘月二十三
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灶爺上了天」的歌謠。是日晚上約八點左右,戶戶提前備灶書(用黃表紙書寫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麥牙糖和豆糖之類)、灶干糧(烙餅)、灶馬(黃表紙上印有備鞍的馬),並備一碟碎麥草,拌幾粒豆,子均供於灶神牌位之前焚燒,意示送灶爺上天庭。
民間傳說灶爺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臘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過了臘月二十三,已接近春節,家家戶戶購置年貨,製作食品菜餚,拆洗衣服,打掃房屋,准備過大年。
⑶ 你所不知道的甘肅風俗文化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中,民俗文化始終占據著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的生活習慣、飲食、服飾、節慶、信仰等都會有所不同。甘肅是個歷史悠久的省份,自古以來,人們特殊的風俗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 甘肅文化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甘肅歲時習俗
除夕
俗稱「年關」,臘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農歷一年最後一天。是日午後,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理室內外環境,接著貼春聯、門神、半簾子,掛黃錢,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舊。晚上,家家吃青粉燴菜,叫「裝倉」,表示全家團聚,人壽年豐。全家老幼飽食後,還要剩廠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餘」。是夜,全家人徹底不眠,叫「熬年」或「守歲」。小輩給長輩磕頭辭歲,長輩要給小輩發「福錢」,也叫「壓歲錢」。
清明節
清明是農歷時令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日掃墓祭祖,謂之「春祭」。武威城鄉習俗,凡有墳瑩者,須於清明前一、二天到墳上供祭品、燒紙錢、添土;無墳莖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間,到郊外或於自家門前、街道巷口燒紙錢。禁忌在清明節當日上墳、燒紙。傳說當日燒的紙錢就成鐵錢,死者不能用。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是日清晨,家家戶戶門頭插柳枝,有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線或絲線繩,身佩香囊荷包,並在口、鼻、耳邊塗抹雄黃酒,相傳這樣可以避五毒(即蛇、蠍、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來」的說法,男女青少年身著時興的夏裝,盡情遊玩。青年婦女講究綉香草荷包,綴上流蘇,贈送親友。
舊時,未出嫁的姑娘將荷包帶在衣襟或系在發辮上,誘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會自慚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餅子卷糕,親友間相互饋送。下午,城鄉居民成群結伴,游覽寺廟,舊時游海子,現在海水乾涸,廟宇也毀於地震,改游文廟、古鍾樓、雷台、海藏公園、西郊公園等。小孩到野外攀樹折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是日城鄉居民家家蒸月餅,以示全家團圓。武威人的月餅是發面蒸的,如倒覆的臉盆大,種類繁多,有分層月餅、擰絲月餅、對瓣月餅、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來」的俗語,意思是八月已經秋收,食物豐盛。親友之間,互贈月餅,有攀比之意。
八月十五晚上,蛟潔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內,擺設香案,供上月餅及瓜果等祭品,點蠟燃香,全家圍坐賞月。少許,由主婦切開月餅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餅,談笑風生,頗有情趣。相傳祭月神供的西瓜,須剜成鋸齒形的兩個瓣,如家中有孕婦,可數瓜牙數預測男女,奇數生男,偶數生女。
二、金鎖、銀鎖、拴鎖鎖
張掖民間在過去有拴鎖鎖的習俗。「拴鎖鎖」是給孩子「過滿月」,請干大(即拜乾爹),或給小夥子、姑娘訂婚時舉行的一種儀式。 孩子呱呱墜地的第29天,須要「過滿月」。這天凡是來過滿月的親戚鄰里,一進屋門,首先要給孩子拴個「長命富貴」的鎖,以示祝福。
待「寶貝蛋」能跑會跳後,父母又要請三個不同姓氏、品行端正的人給孩子當干大(即乾爹),說是能鎮邪驅惡、逞凶化吉。父母給孩子尋好「干大」後,擇一良日,備好酒席,親自登門請「干大」們屆時光臨。這一天吃飯之前,三個「干大」須將各自揣在懷里的「鎖鎖」掏將出來,一一掛於干兒脖上。
娃娃長大後,說下了媳婦,完婚前須先訂婚,訂婚又要掛鎖鎖。這天姑娘羞羞答答地在親戚的陪伴下,早早來到小夥子家,萬事就緒,賓主款款落席,一張大紅的八仙桌上,雙方的長輩笑呵呵地給孩子和姑娘互掛鎖鎖,鎖鎖一掛,這小夥子和姑娘就算被拴住在了一起,兩家正式成為親家。 不論是過滿月,請干大,還是訂婚所用鎖鎖,都是同樣的東西,舊時,有錢人家專請銀匠定製金鎖或者銀鎖,窮家不是銅鎖,就是串一串銅錢頂替。
三、隴東皮影
隴東皮影又叫燈影子、牛皮娃娃,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時也是一種民間工藝品。舊時,隴東皮影戲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為燃料的燈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為傀儡的一種民間影子戲。白天有太陽的時候也可演出,稱為熱影子戲。
皮影戲起源很早,按隴東的民間傳說,秦始皇的兒子胡亥生下來的時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離開窗子,他又啼哭起來。於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狀,不斷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戲也由此出現了。
北宋時,影戲演出已較為普遍。 《都城紀勝》說:「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鏃,後用彩色裝皮為」。宋仁宗慶歷年間,范仲淹鎮守慶陽,當時藝人以演皮影戲犒勞將士。清末甘肅大將董福祥曾把環縣皮影戲班帶到京城為慈禧慶賀壽誕。
四、康寧塞外農家風情
康寧村隸屬於張掖市小滿鄉,全村地勢比較平坦,由南向北逐漸延伸,水源充足,屬於大滿灌區,耕地肥沃,主產小麥、玉米、少量糜谷、洋芋、豆類,經濟作物有胡麻、蘋果、葵花等。
康寧村由於歷年來重視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種植梨樹,使得全村人均年收入一直處在全區各鄉村之冠,是個名符其實的「小康村」。張掖1992——1993年兩屆梨花節都在這個村舉行,白花的梨花一望無際,令遊客贊嘆不已,流連忘返。
⑷ 甘肅傳統文化有哪些,豐富多採的中華傳統文化
甘肅特色文化
1、河西走廊
這里是甘肅著名的糧倉,也是昔日鐵馬金戈的古戰場和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聞名於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肅南裕固族風情、肅北蒙古族風情、阿克塞風俗、天祝藏區風情交相輝映,民間筵悅、駱駝隊等奇風異俗在這里熠熠生輝。
2、甘肅東南部的天水市和隴南地區
這里是山川錦綉、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稱。
唐玄奘在天水的傳說,使佛公嬌、萬紫山、滲金寺等地,成為民俗旅遊的主要景點。
3、甘南、臨夏
甘南、臨夏兩個自治州是藏、回、東鄉、保安、撒拉等少數民族的集聚地,有獨具一格的民情和風俗。這里的宗教民俗活動,獨特隆重,令人嘆為觀止。
4、甘肅東部的慶陽、平涼地區
這里是具有悠久革命歷史的老區。境內除有眾多的革命遺跡外,還有道家聖地崆峒山、王母宮山以及公劉廟、菩薩山等廟會,都成為民向文化的傳播陣地,特別是嗩吶、剪紙、社火、戲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5.敦煌文化——世界的敦煌,人類的敦煌
敦煌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交匯處,公元前111年設郡,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鎖鑰」和樞紐城市,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享譽全球的世界文化遺產地,被譽為「世界的敦煌」、「人類的敦煌」。敦煌市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等世界四大文化體系的交匯地,是佛教東漸進入中原的第一站,是世界三大宗教的融匯之地。敦煌是世界級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城市,不僅擁有豐厚獨特的世界文化遺產,還擁有以「大漠奇觀」著稱於世的鳴沙山月牙泉等世界級自然奇觀。敦煌莫高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寺遺址,是世界上歷史延續最悠久、保存較為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代表了公元4—14世紀中國佛教藝術的高度成就,是兩項符合世界文化遺產全部六項標準的文化遺存之一。20世紀初以來莫高窟藏經洞的發現,以及懸泉置漢代簡牘的考古發掘,由此發展出國際東方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敦煌學,是世界公認的國際顯學。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旅遊勝地,是中國旅遊的一張標志性名片。
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位於敦煌市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保存著四世紀到十四世紀的700多個洞窟,有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唐宋窟檐木構建築5座,珍貴文物5.6萬件。在我國四大石窟中,莫高窟是開鑿最早、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有「人類文化珍藏」、「形象歷史博物館」、「世界畫廊」之稱,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龐大的「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藝術的特點表現在建築、塑像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每個洞窟裡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飛天、精美絕倫的壁畫、構圖精巧的花磚,構成了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佛國世界。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後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則以壁畫為背景,把泥塑和壁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1987年,敦煌莫高窟作為中國首批候選者獲得「世界文化遺產」認定。在收入《世界遺產名錄》的981項遺產中,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遺產」6條標準的遺存僅有2個,敦煌莫高窟是其中之一。
世界文化遺產玉門關遺址現為敦煌陽關玉門關景區,位於敦煌西南70公里處,始建於漢武帝時期,是絲綢之路上通往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唐代詩人李白的名句「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王維的名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之渙的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的陽關玉門關正是今天的敦煌陽關玉門關景區,也正是因為《陽關三疊》和《涼州詞》的絕世詠唱使陽關玉門關名垂千古。陽關玉門關佔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的險要地勢,現存的城垣完整。登上古關,舉目遠眺,四周沼澤遍布,溝壑縱橫,長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楊挺拔,泉水碧綠。紅柳花紅,蘆葦搖曳,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使您心馳神往,百感交集,懷古之情,悠然而生。
6.長城文化——邊關防衛的古戰場
萬里長城的西起點命先驅孫中山評論長城時說:「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參觀了長城後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在幾百年前,萬里長城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中古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約公元前7世紀楚國最早修築長城,長城修築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已經成為中華民族自立、自強、自信、團結統一精神的象徵。「不到長城非好漢」,萬里長城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旅遊觀光的勝地。
秦、漢、明三代修築的長城都以甘肅為起點,象一條巨龍,穿越戈壁,翻山越嶺,蜿蜒東行。甘肅境內保存的長城總計超過3600公里,佔全國現存總量的60%以上,除陽關玉門關外,主要有「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關城、距嘉峪關關城2.5公里的官園、距嘉峪關關城20公里的橫溝屯庄、金塔縣漢長城、山丹縣漢明長城、民勤縣漢長城、永昌縣漢明長城、景泰縣明長城、臨洮縣秦長城、渭源縣秦長城、通渭縣秦長城、隴西縣秦長城、岷縣秦長城等遺址。舉凡封建社會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歷史事件,北方漢民族與游牧民族的金戈鐵馬、逐鹿戰場方面的軍事斗爭,都會反映在這些作為邊關防衛要地的甘肅長城遺址上。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帝王將相、戍邊士卒、騷人墨客、詩詞名家,為甘肅省長城內外留下了不朽的邊塞詩篇。唐代詩人李白的「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李碩的「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柳中庸的「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等名句,千載傳誦不絕。今天,雖然烽火狼煙不再,但歷史邊關和烽燧墩台仍令人追思,正如王維《隴西行》詩中描繪:「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嘉峪關(部分),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峪關關城景區,包括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黑山峽等。嘉峪關關城兩翼地勢險要,南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是連綿起伏的黑山,被稱作「河西第一隘口」。整個關城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成重疊並守之勢,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軍事防禦體系。現在的「第一雄關」城樓,建於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城牆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14座,關城內建有游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東門外建有關帝廟、牌樓、戲樓等。整個建築布局精良,氣勢雄渾,建築精良,顯示了古代邊關將士的傑出軍事才能和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藝術。嘉峪關關城是明代長城沿線九鎮所轄千餘個關隘中最雄險的一座,是長城沿線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2座關隘之一,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而得名「天下雄關」。「天下第一雄關」、「天下雄關」分別系陝甘總督左宗棠和肅州總兵李廷臣所書。如今登關樓遠眺,長城似游龍浮動於浩瀚沙海,若斷若續,忽隱忽現。天晴之日,或海市辰樓,或塞上風光,奇特景色,盡收眼底。沿戈壁灘南行,至討賴河北岸陡壁邊,與祁連雪峰隔河相望,就是明代長城西端第一個台墩起點——萬里長城第一墩,由明代甘肅鎮肅州兵備道李涵築於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在古代軍事報警中起過重要作用。今天,遊客參觀茫茫戈壁上的萬里長城第一墩,仍可憑吊蒼涼冷穆的邊關歷史,遙想當年狼煙四起,鳴炮報警的肅殺之氣,還可以欣賞討賴河絕壁天險,尋撿大漠風雨奇石,領略戈壁的浩瀚風姿。懸壁長城是嘉峪關關城的左翼長城,位於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北側的黑山坡上,始建於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順城牆頂拾級而上,平坦處如履平地,陡峻處如攀絕壁,有詩贊雲:「萬里長城萬里長,疊嶂黑山暗壁懸」。黑山峽位於懸壁長城南側150米,是長城文化和絲路文化的真正交匯處。置身黑山峽中,可以領略原始荒蠻的自然風貌,感受黑山岩畫的古老、多樣和神秘。
7.佛教文化——攝人心魄的佛國世界,絢麗多彩的石窟長廊
宗派也開始出現,而且,佛教石窟和寺廟也在甘肅大量建造,佛教藝術初顯其獨特的光輝。唐朝時期,甘肅佛教文化進入鼎盛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佛教藝術從內容到藝術都有新的創造,達到了高峰。五代、宋、元、明、清時期,藏傳佛教在甘肅大發展,不少佛寺改宗為藏傳佛教,重塑佛像或壁畫重繪,加入密宗元素。
在甘肅境內的大量佛教窟龕,自河西向隴東, 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絲綢之路」甘肅黃金段的每一個重要節點上,把當時甘肅境內佛教文化的輝煌,表現得淋漓盡致。 據統計,甘肅境內絲綢之路沿線佛教石窟有70多處,除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外,著名石窟主要有:1、麥積山石窟。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始建於十六國後秦時期(公元384—417年),以精美泥塑藝術著稱於世,被譽為「東方藝術雕塑陳列館」,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2、永靖炳林寺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創建於西秦建宏元年(公元420年),現存窟龕196個,造佛像近800身,壁畫約900平方米,是保存有國內最早墨書紀年題記的石窟寺。3、瓜州榆林窟。被譽為「莫高窟姊妹窟」,開創於隋唐之前,現存完整壁畫的洞窟42個,壁畫5650平方米,塑像272身,壁畫佛神像10826幅。4、肅南馬蹄寺石窟。建於北涼,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現存窟龕70餘個,各類塑(雕)像300餘尊,壁畫約450平方米,寺中有國內僅有的、古樸稚雅的大型浮雕飛天。5、祁豐文殊寺石窟。建於北涼時期(公元401—433年),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現存窟龕100多個,有些壁畫內容可彌補敦煌莫高窟之不足。6、武威天梯山石窟。被譽為「中國石窟鼻祖」,創建於十六國北涼王沮渠蒙遜時(公元401—432年),現存3層,大小洞窟17處,雕像100多尊,壁畫數百平方米,以及北魏、隋、唐、時期的漢、藏寫經、初唐畫像等珍貴文物。7、武山水簾洞石窟。建於十六國時的後秦,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在拉稍寺那陡峭的崖上有一尊釋迦牟尼像結痂趺坐於蓮花台上,高達40餘米,是中國最大的摩崖浮雕。8、甘谷大像山石窟。鑿於北魏,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甘谷大佛釋迦牟尼佛造於盛唐,為石胎泥塑,身高23.3米,腰寬10.4米。9、庄浪雲崖寺石窟。始建於北魏,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因山崖懸空而得名。其他著名石窟還有:瓜州縣東千佛洞、武山縣木梯寺石窟、涇川回山王母宮石窟、涇川南石窟寺、慶陽北石窟寺等。
8.黃河文化——九曲黃河繞隴原,甘肅黃河風情之旅
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全長5494公里,為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第五長流河。黃河之源為卡日曲,出自青海巴顏喀拉山脈各姿各雅山麓,冰封雪覆的高山中湧出的河水,清澈見底,潺潺有聲;東流經四川入甘肅,上游穿行在高山峽谷之間,跌盪起伏,湍急迴旋,水流依舊清冽;及至河口過寧夏入內蒙古,穿行陝西、山西、河南,流經黃土高原,含沙量大增,水色乃呈深黃,由山東北部而入渤海,登高一望無垠的高原千萬條溝壑如同黃土的巨龍,一齊擁入大河的懷抱。 黃河以她柔韌博大的胸懷哺育了黃河文明的先民,吸納、融合了各地區的文明精華,形成了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馬家窯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等代表性文化,成為早期中華文明的主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等膾炙人口的優美詩句,將黃河文明的大氣磅礴,質朴與絕代風華,展現無遺。
黃河自青海東流,進入甘肅,在長達913公里的黃河幹流甘肅段上,形成了黃河瑪曲第一彎壯美奇觀和劉家峽、八盤峽等高峽平湖。 在甘肅境內的黃河流域,誕生了燦爛輝煌的大地灣、馬家窯等彩陶文化和黃河農耕文明。 遊客沿著黃河甘肅段一路北上,可以欣賞河水清澈、溪流縱橫、草場豐茂的黃河首曲美景; 感受「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情景再現;飽覽高峽平湖、絕壁萬仞的壯觀景色,並體驗獨特的鄉風民俗,探究中華民族文明之源。
9.始祖文化——華夏文明之源,炎黃子孫之根
甘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曾孕育了中國最古老的創世神話。三皇之首、人文始祖伏羲氏誕生在天水,在此演繹八卦、教化眾生,開創中華文明的肇啟時代;黃帝誕生在天水軒轅谷;西王母降凡於涇川回中山;周、秦、唐王朝的先祖由此創業興邦;天下李氏的根在隴西。 木有本而根深葉茂,水有源而源遠流長。追本溯源,華夏民族血脈相連。如今,甘肅東部的天水、平涼、慶陽和隴西已成為海內外華夏子孫探尋血脈淵源,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和考察觀光游覽的尋根朝覲聖地。
10.民俗文化——走進隴原大地,體驗特色風情
甘肅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特色鮮明。目前,甘肅省已有甘肅花兒、甘南藏戲等2項民俗文化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54項民俗文化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有:蘭州市的太平鼓、蘭州鼓子、苦水高高蹺、黃河大水車製作技藝,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的松鳴岩花兒會、臨夏磚雕、保安腰刀鍛制、東鄉擀氈技藝,慶陽市的道情皮影戲、香包刺綉,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佛殿音樂「道德爾」、藏族民歌、史詩《格薩爾王傳》演唱、舟曲多地舞、卓尼巴郎鼓舞,定西市岷縣二郎山的花兒會、洮硯製作技藝,天水市的伏羲祭典、清水道教音樂、武山旋鼓舞、秦安小曲,河西走廊各市、縣的河西寶卷、夜光杯雕、涼州賢孝、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服飾、敦煌曲子戲、永昌萬字燈會,隴南市西和縣與禮縣的七夕節(當地人叫「巧娘娘節」)、武都高山戲、文縣儺舞「池哥晝」,平涼市涇川縣的西王母信仰習俗、庄浪縣抬閣等。這些民俗文化或以民族、地方特色濃郁見長,或以古老風俗本真性的存留而凸顯其價值。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甘肅花兒,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是甘肅臨夏、定西、甘南等地區勞動人民表達對理想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熱愛的一種民族音樂傳唱形式,內容豐富多彩,語言生動形象,曲調高昂優美,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特色。演唱形式多樣,有獨唱、對唱,也有合唱,特別是集體對唱頗具情趣,各由四五位歌手組成的對歌雙方,相互間展開風趣、生動的「花兒」對唱,十分吸引人。集體對唱逐漸演變成有相對固定的時間和地點的、各民族自發舉行的對歌、賽歌集會的「花兒會」,如臨夏州和政縣「松鳴岩花兒會」、永靖縣「炳靈寺花兒會」、康樂縣「蓮花山花兒會」、定西市岷縣「二郎山花兒會」等。在這些「花兒會」中,影響最大、規模最大的是「蓮花山花兒會」,每年農歷六月初一到初六,穿著艷麗服裝的各族人民從四面八方接踵而來,登山會歌,常聚有數萬人,整個花兒會包括攔路、對歌、敬酒、告別等程序,都是在優美的歌聲中進行的,從山腳到山頂,從河邊到樹林,整座蓮花山都回盪著悠揚高亢的花兒,被國內外專家譽為「民歌的海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甘肅臨夏「中國花兒之鄉」的稱號。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甘南藏戲,藏語稱「南木特」,即「傳記」之意。因在拉卜楞寺首次演出,又稱「拉卜楞藏戲」。甘南藏戲的演唱,系說唱形式,具有表演細膩,韻白清晰,繪形繪色,唱腔時而高亢爽朗,時而低緩悲涼等特點,兼具京戲和藏戲之優。將歌舞表演和劇情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最具特色的是「順步」,即同一側的臂和足同時朝著一個方向的動作身段,大量運用到各劇中大臣、儀仗隊等人物步法表演中,其速度緩慢,動作優雅。劇目主要以民間、佛經、歷史故事、古典小說為原本改編而成,具有故事完整、情節曲折、脈絡清晰、聯想豐富、比喻生動、語言朴實等特點,以及較強的浪漫主義色彩和很深的感染力,目前已發展到《達巴旦保》、《智美更登》、《召哇桑姆》、《諾桑王子》、《羅摩衍娜》、《阿德拉茂》、《赤松德贊》、《降魔》、《松贊干布》等9個劇目,形成了豐富完整的藝術表演手法。
⑸ 甘肅有什麼特別風俗
在甘肅,新年舞社火是甘肅各地春節期間的重要活動,同時也是一種載歌載舞、體裁多樣、種類繁多的綜合表演藝術,多在農歷正月進行表演。 民間社火表演中,以歷史上的豪傑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間傳說中的各種人物為角色。為了塑造人物形象,藝人在化妝時,從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出發,以豐富的想像,運用各種色彩,彩繪出各種臉譜,逐漸形成別具一格的臉譜藝術。社火臉譜忠實表達了人民群眾對真善美的審美心理和對歷史人物的好惡褒貶,他們通過社火臉譜,誇張、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在社火表演中獨具特色的有蘭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攻鼓舞,張掖的頂碗舞、隴東的秧歌和天水的扇鼓、臘花等。 正月打鞦韆,進入農歷正月,臨夏山村的大樹間,一架架鞦韆架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打鞦韆游戲。打鞦韆,有兩種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橫板上,由別人在後面送,悠悠晃晃,飛得不太高,這種姿式適合於年幼兒童;二是站立在橫板上,自己用力,使鞦韆快速飛升,這種姿式最受大人青睞。就這樣,歡樂的人們飛在鞦韆上,天天飛、夜夜飛,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⑹ 武威的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大的習俗在中國北方都是一樣的,武威當然也是一樣的。
包粽子、炸油餅,武威人還做油餅子卷糕,在門口插柳條或者沙棗花,給小孩買或者做荷包。
荷包也叫香包或香袋,是用中葯艾草、白芷、菖蒲、冰片、蒼術、雄黃、樟腦等研成細末,裝入錦囊中,利用中葯的芬芳氣味來達到驅除病菌和增加體香的作用。是一種精緻美麗的工藝品,上面有綉出來的花鳥蟲魚等圖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油餅子卷糕是武威很有特色的小吃,也是最誘人的風味小吃。過去在武威有一句教育孩子注意節儉的常用話叫做:「有福不可重受,油餅子不可卷肉」。
油餅子卷糕的做法是,在用笈笈草編成的小笸籮裡面先襯上艾葉,然後放一層用水泡軟了的糯米,再放一層紅棗,並灑上紅糖。如此反復,滿了以後,把兩邊的艾葉拉到中間蓋住,然後用粗棉線象編制魚網一樣把筐包住,在上面壓塊干凈的石塊,擱鍋里煮,等煮得又香又粘軟的時候。炸出薄軟的油餅,把粘糕卷至油餅當中享用。糯米糕白中透紅,而油餅金黃金黃,那麼一夾,再咬一口,那個香啊,那個甜啊,真是讓你再別說這世上還有那種好吃的味了。是日,家家戶戶還要把自己做的油餅子卷糕饋贈給親朋好友,相互品嘗。
在武威的風俗中,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的門頭還要插上柳枝,以為屈原招魂和躲避瘟疫。在那日,也有人喜歡在中午用水煎了艾葉擦洗全身,據說中午艾水性陽,專克一切陰毒,洗了不會招蟲叮咬。而小孩子的口、鼻、耳邊,則被大人們塗抹上了雄黃酒,據說雄黃性溫,味苦辛,可治蟲蛇螫咬、癬疥瘡毒等症。相傳這樣可以躲避蛇、蠍、壁虎、蟾蜍、蜈蚣「五毒」。城鄉居民則成群結伴,到雷台湖、海藏寺、文廟等處游覽,小孩子則到這些地方的攀樹折枝,用柳樹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涼州包粽子用的是葦葉、先將葦葉擱在開水鍋里煮燙一下,並把糯米、紅棗清水泡透,然後將葦葉折成三角兜裝進糯米,放幾顆紅棗,裹嚴,包實,再放進芨芨笸籮里隔水煮。兩個小時後,粽子就煮熟了。剝開來看,粽子白里透青,又綴著幾顆紅棗,像是一塊羊脂玉上嵌著紅瑪瑙。
涼州人端午節還興游大雲寺、海藏寺。大雲寺就是鍾鼓樓,有大雲鍾,遊人登鍾樓,繞鍾一周,從鍾下鑽過,據說可以祛災免祟。
⑺ 民俗文化的定義是什麼
民俗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相對於官方)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現象。它具有普遍性和傳承性和變異性。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體遵從的、反復演示的、不斷實行的,所以具有增強民族的認同,強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主要包括民俗工藝文化、民俗裝飾文化、民俗飲食文化、民俗節日文化、民俗戲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繪畫文化、民俗音樂文化、民俗製作文化等等。現代社會在民俗文化領域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概念。
民俗涉及的內容很多,直至今日它所研究的疆域仍在不斷的拓展,就今日民俗學界公認的范疇而言,民俗包含以下幾大部分: 生產勞動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會組織民俗 歲時節日民俗 人生禮儀 游藝民俗民間觀念 民間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