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知識什麼是文化二者有何區別
我認識知識是一種學識,而文化是一種精神,兩者主要有以下區別:
1、定義不同
兩者的定義存在明顯的不同,知識不等於文化,而文化也不等於知識,就相當於兩個人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文化的定義非常廣泛,而知識的定義可以用我們上學所學的書本內容來定義知識,不要認為自己讀了書本內容就是有文化了,這是代表你擁有了知識,文化是你吸收知識所延伸的內容。
雖然文化和知識有很大的區別,但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知識就是基礎。這些區別看似毫無關系,實際上深入研究就會發現兩者的共同點,這說明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兩者都是缺一不可的,不過有知識不一定有文化,而沒有知識你也很難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最後希望大家可以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人。
B. 為什麼中國文化是一種實用文化
任何一種文化都是理想與實用相結合的文化,中國文化也是,這樣的文化才有發展下去,才能存在。
C. 現在什麼文化最實用
現在社會最重要的,一、是文憑;二、是經驗。有這兩樣你就好找工作了,不管你學什麼都可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有能力的人到哪裡都不愁找不到。
D. 文始道文化概述
文始道文化體系,起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關尹子。因其在老子西出函谷關時,得到了老子的《道德經》,並流傳後世,被世人視作是老子思想的嫡傳繼承人。而老子思想又最為古老,堪稱文化的源頭,故而後人稱關尹子流傳下來的文化體系,為文始道。但文始道,作為先秦時代形成的一個文化體系,歷史以來一直以神秘面紗示人。歷朝歷代都奉文始道為正道嫡傳,包括明代張三豐也說「文始最高」,都知其文化體系的純正和高度,但是卻都不能具體描述其到底高在何處、純正在何處。我們下面從思想傳承、文字傳承、易學傳承、養生修身中醫經絡傳承等,四個方面簡單來介紹一下,希望大家能夠見其大略。
(一)思想傳承
文始道對於先秦諸子思想的解讀,很多方面也是與眾不同的。我們下面從《道德經》、《陰符經》兩部經典來舉例說明。
大家都知道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那麼,到底怎麼才算是「道法自然」呢?我們平常接觸到的傳統道家思想是清靜無為、退讓不爭、無私無欲、功成身退等等。但文始道給出的解讀卻不是這樣的。老子在《道德經》里講「無為」一詞的後面,跟著的是「無不治」;在講「不爭」時,後面跟著的是「莫能與之爭」;在講「退讓」時,後面跟著的是「天下樂進」;在講「無私」時,後面跟著的是「能成其私」;即便老子說的「功成身退」,那也是為了達到「長保」子孫「祭祀不忒」的目的;當老子說不要「殺人」時,後面告訴我們其目的是為了「得志於天下」;當老子說「吾將得而殺之」時,他的目的是「夫孰復敢矣?」——我殺雞駭猴,看看誰還敢不順服,也是為了實現天下大治的目的。無為、不爭、退讓、無私、不殺人或殺人、功成身退等等,那都只是手段,而目的是「無不治」、「莫能與之爭」、「天下樂進」、「成其私」、「得志於天下」、「長保」子孫「祭祀不忒」等等。老子說「言有君、事有宗」,你必須先弄清楚自己說話、行事的目的何在後,才能找到最為妥善的方式、方法、以達到和實現此目的。否則,那就成了沒頭的蒼蠅、只能是瞎沖亂撞、即便成功那隻能歸結於幸運,而不能算是智慧。
那麼,什麼才叫智慧。《道德經》在講道德。只有當我們弄明白了什麼道、什麼又是德,這才算開啟了智慧之門。道是自然規律、是辯證法。德,與獲得的得本是同源字,但多了一個目和一個心。這就告訴我們,道德的「德」與普通獲得那是不一樣的,那是眼睛仔細觀察、心中仔細想好後的一種獲得,是講究方式方法的一種獲得,是對人對己有交代的獲得,是自己受益、別人還說你好的一種獲得。別人認同你的獲得,你才叫有德;別人反對你的獲得,就會說你缺德。能夠實現德的方式方法,稱之為術。
道,講的是自然規律、是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法,講的是原理性的東西;而術呢,是方法論、是行事的方法、手段和策略;德呢,是你的最終目的、目標,是最為妥善的獲取結果。術,是道與德之間不可或缺的橋梁。只有明澈了「道」,才能夠找到行為處事最好的「術」,也才能實現最為妥善的「德」。中國古文化之所以被稱之為實用性文化,就是因為很多經典都是在講術用的方法論。所以古人稱道家思想為黃老道德之術,就是黃老思想指導下為人處事的行為策略方法論。
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讀懂老子思想的真諦,錯把手段當目的了。為了無為而無為、為了不爭而不爭、為了無私而無私,這就迂腐了。很少有人去思考,我為何要無為、我為何要不爭、我為何要無私,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和收獲。當「無為」不能達到「無不治」這一目的時,那怎麼辦?那就要「有為」。所以老子又說「無為而無不為」。當不爭手段,達不到誰與爭鋒目的時,那就要去爭。
所謂「道法自然」,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天道無親、惟德是輔」,上天是沒有思想感情的,誰能夠認識自然、把握自然規律,誰就能夠從自然之中獲得更多、發展更好。
而《陰符經》講的就是如何看透競爭的本質、以及如何去競爭。比如什麼「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什麼「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等等等等。我們這里重點解釋一下「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一句里的「賊」字。因為對於這個字的解讀、歷朝歷代那麼多人都沒有得其精義。賊字,從則從戈,是靠武力建立起和維護的一種規則。用毛主席的話來說,那就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光靠嘴皮子是不行的。老子也說「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武力,可以保持不用,但不能沒有。必要時,還得靠胳膊粗、拳頭硬說話。五賊,是易學里五行的反生反克理論。而五德是五行的順克理論。我們都知道的金克木,那是順克,大家都不熟悉木又能反克金的理論,這叫反克。「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一句的意思,通俗來說看透正規則的人,你在社會安身立命沒問題;只有看透反規則的人,才能成大事。
道家思想,旨在教人成為通透自然之理的明白人,不是為維護某個階層利益而偏執說教的。誰聽懂了、誰受益。聽不懂的,也只有被「神道設教」愚弄的份兒。這與儒法等家思想不同,他們主張的「君權神授」「命由天定」等思想,那是在維護統治階級既得利益,是愚民思想。而文始道傳承的道家思想主張的是「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誰有本事誰上台、誰得天下;沒本事的、你就得下台讓位。你的天下是你憑本事集聚了眾多力量擁護你、而打拚來的,而不是什麼神賜予的。你繼承的天下,那是你祖輩父輩們提著腦袋換來的,不是神賜給你的。你只有懂得了的艱辛,你才能珍惜已有的成果。否則「崽賣爺田不心疼」、早晚要敗亡。歷朝歷代封建王朝到後期之所以衰敗,其根源就在於統治階級自己都被自己的洗腦思想給洗腦了,天真地以為他們自己真就是「天命註定」的,天生就比下層人高一等。殊不知想當初他們祖輩的成功,恰恰是在那些所謂的下層人的支持和擁護下才取得的。也正是每到一個朝代的末期,總有智者看透這一點,然後利用「賊」的思想,發動底層群眾推翻了現有統治。
所以文始道文化旨在教人「不為人王、亦能自主」,要有獨立思考能力,做一個通達的明白人。進則王侯將相、退則隱士賢人。
(二)文字傳承
文始道傳承的文字解讀,與歷朝歷代字典的註解很多方面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我們上文提到的那個「賊」字的解讀,字典里也是沒有的。我們下面不妨再試舉兩例。
比如簡體字的無和繁體字的無。其實甲骨文里是有簡體字無的,那麼後來為什麼又與表示跳舞的那個繁體無字扯上關系了呢?古往今來的字典也都沒有說明白。文始道傳承的說法是:所謂簡體的那個無字,甲骨文從頭從萬[mò],表示一個人的頭顱已經與身軀分離,失去了頭顱。萬[mò]字,本義是指無頭人,進而又指祭祀無頭人——戰神刑天的一種舞蹈。據說刑天被黃帝砍掉頭顱後,依然以臍為口、以乳為目,手舞干戚戰斗不止。萬[mò]舞是古代戰爭前軍隊誓師的一種祭祀舞蹈,旨在鼓勵將士們不要恐懼死亡、雖死猶生的大無畏的抗爭精神。所以,後來這個無字就和表示跳舞的無字通用了。
再比如繁體的「萬」,歷朝歷代字典的解讀說,甲骨文畫的是一個蠍子形象。文始道文化傳承的解讀是,萬字從廾[pān]從九(不理解這個九字的,可以查看附錄視頻《甲骨文數字之真義》),廾[pān]是兩只手的象形,是用雙手擺弄小木棍兒進行運算的意思,而九呢表示運算達到了一個極致。萬字發的是廾[pān]的音,意思是用雙手擺弄木棍進行運算的最高極限單位,再多就玩不轉了。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如此重視文字的解讀呢?所謂,「文以載道」嘛。你只有真正弄明白了文字的意思,你才能夠真正明白古人在典籍里到底要表達什麼思想。如果連文字的意思都不明白、或者似是而非、甚至完全錯誤,那你理解的思想,可能要與作者想要表達的就南轅北轍了。咱們文始道文化在對古文獻典籍解讀時,非常注重文字表意的研究。他的本義是什麼,衍生義又是什麼,為什麼會衍生出這些個意思等等。後面我們會出一個APP字典,把一些重要的字都整理講解一下。
(三)易學的傳承
大家都知道連山、歸藏、周易三易法。連山、歸藏在歷史上是失傳的一種狀態,而周易即便有傳承,其中很多秘密也都難以破解。但在文始道文化體系裡有相對系統的傳承。
我們不妨先從周易里的一個千古之謎談起。秦漢以降,易學界對於河圖洛書與八卦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一直爭論不休。直到宋代爭論已經達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歐陽修主張河圖洛書本身就是偽作、更別提與八卦有什麼關系了。他曾上書給皇帝,建議「順非而澤者、殺無赦」。而蘇軾、王安石等人雖然認定河圖洛書與八卦必然存在聯系,卻又無法證明。後世的邵雍、二程、朱熹,直到清代的江永等易學大家,也都試圖破解二者之間的推演過程,卻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而這個推演過程,文始道文化就完整傳承了下來。因為過程極其復雜,這里就不展示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附錄里的推演視頻,叫做《河圖洛書是如何一步步推演出八卦的?》
我們且說從這個推演過程中得到的八卦所對應的數字是:離1、坎2、震3、巽4、艮6、兌7、坤8、乾9。
這組數字有什麼神奇之處嗎?我們把他們代入先天八卦就會發現,陽儀和陰儀是左右呈現的,且陰陽兩儀是平衡的、數字之和都是20,這反映的是年的立春和立秋歷法思想;我們再把他們代入後天八卦,這時候陰陽兩儀就變成上下了,數字之和也都是20的平衡狀態,這反映的是一天的晨昏晝夜分界線的歷法思想。我們再把他們代入彝族八卦圖,就會發現彝族八卦圖既包含了左右陰陽兩儀的年的立春立秋歷法思想、又包含了上下陰陽兩儀的晨昏晝夜歷法思想。
另外,被稱為八大國寶、十大謎團之一的秦始皇陵文物「石博煢」,自出土以來無人能解其謎。但我們通過河圖洛書推演八卦的一些基本理論,就能輕松破解其設計原理。這個石博煢竟然是一個天地宇宙立體模型,他上半球刻的是先天八卦的六子卦、下半球刻的是後天八卦的六子卦,上下兩個半球共用一個天、一個地,即乾坤二卦,所以他是個十四面體。具體推演過程見視頻《秦始皇陵「石博煢」的秘密》。
(四)養生修身中醫經絡傳承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後,世人養生修身大多都是盤腿坐了。而文始道傳承的依然是秦漢之前、道家原始的跪坐采氣法,並系統保留了上古的道引養形術——熊經鳥申。
下面,我們就來參考幾個小視頻:
通過以上概述,我們不難發現,文始道文化可以說涵蓋了中華文化主體內容,無愧「文始最高」之名。至此中華盛世時代,傳統文化復興之元年,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要復興的傳統文化到底是什麼文化?是儒家君君臣臣的封建奴性思想?還是佛家消極的厭世、棄世思想?還是像文始道文化、這類陰陽對立和合、辯證統一的道學思想?文化復興的號角已經吹響,新時代的百家爭鳴已經拉開序幕,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根、中華民族思想之魂的道學文化,必然會在此盛世、重獲生機、造福天下。
E. 在企業文化中什麼才是道德主義與實用主義呢
在企業文化中一個有效測量和比較不同團體獲取真理的方法差異的途徑是採用英格蘭德的道德主義實用主義量表。在他的管理價值的研究中,他發現管理者在不同的國家要麼傾向於實用主義,試圖在他們的經驗中尋求驗證;要麼傾向於道德主義,在普遍哲學觀、道德系統或傳統中驗證。例如,他發現歐洲更傾向於道德主義,而美國更傾向於實用主義。如果我們將這個維度用到團體的基本假設中,我們就能指明界定真理的不同基礎。道德主義實用主義維度不僅凸顯了真理的決定基礎,而且與不確定性規避及模糊性容忍有關,不確定性規避是霍夫斯泰德基於調查的跨國研究的一個主要維度,模糊性容忍是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究的一個重要維度。不同國家和不同公司的管理者和員工對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的可變程度的接受水平會有所不同。一些研究者認為,在特定的管理領域對模糊性的高忍耐水平與高效能相關,但是這種結果自身可能僅適用於對模糊性有更多包容力,甚至重視模糊性的寬泛文化背景中。關注規劃並適合於不確定和無法控制的未來分析家們,會認為隨著未來環境變得更為動盪,對不確定性的容忍能力對於生存和學習會變得更為必要,並據此提出能夠更加輕松地包容不確定性的組織和國家文化將從本質上更具適應性。為了達到分析的目的,需要確定團體成員所持有的潛在假設是否達成一致。如果小存在這樣的一致性,那麼即使人們集中在一起,也可能不會一開始就致力於團體發展。這種觀點能夠通過闡述兩個組織對它的應用來很好地概括。DEC在兩個方面都具有高一致性:根據實用主義的標准和討論的方法界定真理,對模糊性要有高忍耐力。例如,我在DEC做咨詢時,從來沒有人要求我給過建議。如果我給予一個建議,委託人的各種觀念會立即否認它,然後再把它拿到成員之間討論。汽巴一嘉基公司則通常將我看成權威,將我看成給組織帶來學問的科學家,常常詢問我從研究和其他咨詢經歷中獲得的知識以及我的建議,而且我經常發現他們會精確地按我的建議執行。然而,如果我的建議與基於其他文化成分的過程有沖突,建議就會被當場否定,例如,我曾在建議更多橫向交流的時候遭到否定。汽巴一嘉基公司根本不能容忍模糊性,而在更靠近這個維度的道德主義一端起作用。一個團體在企業文化中如何檢驗現實以及如何做決定與數據由什麼組成、信息是什麼以及知識是什麼相關。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於計算機在提供信息時的作用有爭論,而且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尖銳。信息技術的內行所持的基本一致性假設與齎深管理者不同。例如,很多公司總裁會指出所有電腦屏幕上的是數據,而真正需要的是信息,其暗含的意思是僅僅停留在數據分析水平明顯是不可行的,除非縝密的決策支持系統或專家系統已經被程序化了。一個團體要有能力做現實的決策,必須對即將到來的任務的相關信息達成一定程度的一致。
F. 中國傳統文化現象的特徵
總的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三個特點:
1、「天地者,生之本也」的農耕型文化特點。
千百年來,人們生長作息於「黃土地」,把土地當作自己的命根子,在一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悠悠歲月中,炎黃子孫養成了一種踏實誠懇敦厚篤實的性格。土地觀念是農耕型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我國古代每個村社都有土地廟,都要敬奉土地神,皇帝每年都要到天壇、地壇祭拜天地,象徵性地躬耕,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農業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規律,要求人們事事腳踏實地,不違農時,循序漸進,卻忌好高騖遠,脫離實際,拔苗助長是不行的。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實用文化的特色。如在科技方面,最突出的是兵、農、醫、藝四大實用文化;在人文方面,重視倫常日用,而不企求來世與天國;在思維方式方面,強調「經世致用」、「實事求是」精神。
農耕型文化把人際關系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作為理想目標。孔子高弟有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在民族關繫上,我們的祖先歷來推崇文治教化,主張:「協和萬邦」,形成了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傳統。小農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市場需要而是為了自給自足。為了保證這種簡單再生產的順利進行,需要的是社會秩序的穩定。因此,強調個人必須服從社會、群體的利益,否定個體的獨立意識,將個人融化於群體之中。
農業社會靠天吃飯,在天人關繫上,不強調其對立的一面,而強調其同一的一面。所謂「天人合一」,就是要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
小農生產所追求的是滿足自身需要的使用價值,而不是經商贏利的交換價值。因此,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平均」思想。儒家講「不患貧而患不均」,墨家講「兼相愛」、「交相利」,都符合小農的「平均」思想。另外,小農生產規模小、狹,生產過程簡單,生產秩序穩定,因而人們常常處於自我滿足的狀態,缺乏開拓精神與競爭意識。
2、「先祖者,類之本也」為血緣紐帶的倫理型特點。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會都是在血緣親族的基礎上形成的。敬祖孝親、承宗接代、綿延世澤的「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禮治秩序的核心觀念。
夏、商、周的宗法制度是從氏族社會的血緣關系脫胎而來的。周王自稱天子,即上天的兒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其王位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的兄弟們則受封為諸侯或卿大夫。宗法制度不僅適用於同姓貴族,也適用於周朝分封的異姓貴族。同姓貴族之間是兄弟叔伯的關系,異姓貴族之間為甥舅親戚關系。無論是同姓貴族或異姓貴族,都用血緣紐帶聯結起來,成為一鋪堅韌的巨網。
孔子如此重視孝道,主要是要運用血緣紐帶來維護傳統社會的禮治秩序。漢武帝時,董仲舒根據他的「陰卑陽尊」的神學理論,提出了「三綱」說:「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陽居主導地位,陰居從屬地位。因此,君臣、父子、夫婦都成了統治與服從的關系。「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這樣一來,就把「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統治與服從的關系說成是上天的安排,是神聖不可侵犯和永遠不可改變的了。
「三綱」是一種「身份取向」,「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適在「身份取向」條件下各種人際關系的永恆道德規范。從總體上說,「三綱五常」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學說和「禮治」思想的發展。後人因而統稱之為「綱常名教」。它實質上是中國傳統社會禮治秩序的總綱。
中國封建社會的人際關系被概括在兩個「五倫」的公式中:
Ⅰ天、地、君、親、師 Ⅱ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
前者是五倫的本位,後者是五倫在人際關繫上的推廣。《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張飛是政治關系,君臣關系,為什麼要桃國三結義,成為拜把兄弟?因為只有建立這樣一種親族兄弟關系,才能找到一種比他們那種政治關系更可靠的紐帶。
在封建時代,中國有兩個最高的價值准則,一個叫忠,一個叫孝,忠是政治概念,自願的服從和追隨就叫忠。孝又叫肖,即效仿,子女追隨服從父母就叫孝。忠孝的觀念,在今天仍然存在,只是在形式上有些變化。例如,我們常用「聽話」這個詞,評價一個好下屬,一個好孩子。聽話是什麼意思,當它作為一個政治價值時,無非就是「忠」,當它用來評價小孩子時,無非就是「孝」。
3、「君師者,治之本也」的君師合一的內聖外王型文化特點。
中國封建社會里,政治權力的最高代表是君王,倫理權威的最高代表是聖人。君師合一,就是政治與倫理合一。儒家講求的內聖外王之道是君師合一的理論體系,也就是「倫理——政治」型文化範式的基本架構。
孔子的「禮」屬於外部制約,「仁」屬於內心的自覺。「禮」講的是客觀的社會規范,「仁」講的是主觀倫理修養,後者即所謂「仁」學,或「內聖」之學;前者即所謂「禮」學,或「外王」之學。在孔子那裡,兩者是渾然一體的。
孟子講的性善論、養氣論、仁政論等,都是把重點擺在個人修養上,即擺在「內聖」上。《大學》則強調以個人修養為出發點,全面闡發了修齊治平的「內聖外王」之道。到了宋朝,程朱理學以「內」為本,以「外」為末,進一步發展了這種「內聖」路線。這樣,在價值取向上,就特別重視道德的培養。它的積極的一面是尊德性,重氣節,鼓舞人們自覺地維護民族利益和社會正義,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直到「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在這種倫理型文化哺育下的知識分子和人民大眾中,曾經涌現出無數英雄人物,他們在與內外黑暗勢力的搏鬥中,一往無前,堅忍不拔,在國家存亡絕續的歷史關頭,表現為凜然正氣。如,齊有太史簡,晉有董狐筆,秦有張良椎,漢有蘇武節,蜀有出師表,宋有岳飛魂,晉有渡江楫,南宋有狀元宰相文天祥的《正氣歌》等,他們在中國傳統文化孕育出的文化氣質與道德情操,永遠激勵著後世的仁人志士。但是,這種倫理型文化也有其消極的一面,就是片面強調道德的培育,而忽視知識的研討與功利的追求。這種文化觀念發展的結果,在知識分子中蔚為空談心性,輕視實踐的風氣。一味向內心尋覓「天理」、「良知」,而無心於向外探索,終至堵塞了追求知識,發展科學,改造世界的道路。
儒學到漢代定於一尊以後,已具有準宗教的性質,君師合一,實際上起著政教合一的作用。一方面,皇帝被稱為天子,代表上帝。另一方面,皇帝又獨尊儒術,禮拜孔聖人。君師相依相護,有利於封建國家的安定。中國的儒學提倡賢人作風,缺乏智者氣度,跳不出「內聖外王」的窠臼,因而妨礙了科學思維的發展,阻滯了向近現代文化的轉型的過程,其內向性、封閉性的消極作用,未可低估。這種消極作用,也表現在建築文化上。如中國傳統住房的特點是構建一個四合院,採用封閉式的環形結構,從形制上體現了這個家族的排他性。用高厚的圍牆,把住宅與外界屏隔開來。舊式四合院的中心建築是堂屋,這個最大最好的堂屋,通常不住人,而是作為整個家族權力的象徵,中間供奉祖宗牌位,並且是家族會議的議事所。堂屋周圍的側房和廂房,才是住人的房間,輩份較高者住在右側(古人尚右),輩份較低者住在左側,四合院把這個家族作為一個獨立的血緣單位、經濟單位於外部社會隔離開來。北京的故宮盡管是皇宮,在形制和功能上實際恰也是一個富麗堂皇的大型四合院。中國古代的城市是四方城。長城也是一種空間上擴大的四合院,古人建長城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防禦外族,也是為了隔斷華夏與外族的關系。所以在中國,家是四合院,城是四方城,國則有長城。杭州的胡雪岩故居也典型地體現了這一點。這里有一個很令人深思的歷史問題,至今未被歷史學家注意。
以上從「農耕文化、血緣紐帶、君師合一」三個方面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基礎、價值取向及其特殊品質,其中,天地是農業經濟之本,宗親是血緣關系之本,「君師合一」是倫理政治之本。
中華文化本身是多元文化長期融匯而形成為一體的。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於我們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具有堅韌的凝聚作用。它的多元融匯進程對於我們接納和消化異質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這些優良傳統值得我們格外珍惜。但另一方面,以儒學為中心的倫理型文化具有向內追求和自我封閉的傾向,其消極面至今還造成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心理障礙,對此又不可不加以批判和改造。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G. 實用文體與文學體裁相比有什麼特點
什麼是實用文體?
俗話說「口說無憑」,現代社會離不開文字交流。文字交流就像人穿衣服似的,什麼樣的年齡、什麼樣的場合、什麼樣的身材就應當穿什麼樣的衣服,寫文章也是這樣,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目的就要用不同的文體,這不是某些人的特殊想法,而是長期磨合而成的社會共識和規范。衣服穿著不合適,還只是看著別扭,還是個人的事。文體使用不當,不僅會損害交流溝通,甚至影響到企業與個人的形象。
如同生產中的操作規范,各種實用文體的規范和格式也是可以學習和「速成」的。學習了它,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文採的人也可以寫出符合規范的文章;反之,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即使高學歷的人也可能鬧笑話。
本課程系統講述了下列常用的實用性文體的寫作原理和寫作方法:公務文書(包括公文、事務文書);生活、學習應用文體(包括書信、讀書筆記);社會活動應用文體(包括演講稿、應用作文);其他應用文寫作簡介(包括新聞寫作、財經寫作、法律文書寫作)。本課程重視寫作實踐訓練(包括作文、討論和講評)。旨在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常用應用文體文章的寫作理論知識和方法,提高學生在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實際應用各種文體文章的寫作能力。
本課程的教學資源除了有配給學員的學習包(文字教材、6學時的授課光碟、形成性考核冊)外,還有網上資源的支持。整個課程的教學量為54學時,面授學時不應少於總學時的1/3,考試由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開卷)組成,形成性考核占總成績的40%,終結性考核占總成績的60%。
什麼是文學體裁?
文學體裁
文學作品特定的樣式,指各種文學作品形式上的類別。它是作品思想內容的外部表現形態,屬於作品的形式范疇。文學體裁是歷史地形成的。各種文學體裁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在表情達意、塑造形象、結構安排、語言運用等方面,逐漸形成各自相對穩定的特點和規律,成為文體分類的依據。 文體分類的沿革 中國歷史上對於文體的分類,早在周秦時代就已萌芽。如在《論語》中就曾出現過"詩"、"書"和"詩"、"文"等名目,但當時文學作品和一般學術性著作還沒有嚴格地區別開來。到了兩漢,隨著辭賦等純文學的發展,出現了"文章"、"文學"等名目。當時所謂"文學",亦稱"博學",一般指經、史等學術著作;而所謂"文章",亦稱"文辭",則指帶有辭章意義的作品,包括詩歌、辭賦、史傳、奏議等。這類名目的出現,意味著文學作品與一般學術著作開始有所區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文學創作的發展、文學體裁的日益多樣化,文學分類理論逐漸形成。曹丕《典論·論文》所謂"夫文本同而末異"之說,可以看作文體分類的濫觴。他根據這個原則把當時認為屬於文學的著作分為奏議、書論、銘誄、詩賦四科。稍後,西晉陸機的《文賦》,提出了根據文學作品所描寫的事物的形態來進行分類的主張。他把文學作品分為詩、賦、碑、誄、銘、箴、頌、論、奏、說十類,並對每一種體裁的特徵作了精要的概括。齊梁時代劉勰的《《文心雕龍》》總結了歷代文體分類的經驗和當時人的看法,提出了以"文"、"筆"歸類的主張,即所謂"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文心雕龍》·總術》)。這 種分類法著眼點主要是作品的語言特點,即把各種作品按其語言之有韻或無韻,分為韻文與散文兩大類。這就是中國傳統文體分類的兩分法。它曾被後世所普遍採用,成為一種占統治地位的分類法。梁代蕭統編纂的文章總集《文選》則更注意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提出了"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的選錄標准。他把"經書"、"子書"與歷史著作劃為非文學的范疇,不予采錄,而把屬於文學的作品分為39目。文學分類的這種繁雜化趨向推動了文論家對眾多的文學品種作綜合的研究和歸類。宋元以後,小說、戲曲文學有很大的發展,但由於被傳統的文學觀念排斥於文學之外,在文學分類上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變化。晚清以來,隨著西方近代文化思潮包括文學思潮的傳入,外國的小說和戲劇作品逐漸被翻譯、介紹進來,本國創作的近代小說和近代戲劇也開始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因而在當時的某些文學雜志和文學論著中出現了把小說和戲劇文學列為獨立的文學體裁的趨向。"五四"運動前後,隨著文學革命運動的興起,新詩歌(自由體詩)、新小說(現代白話小說)、新戲劇(現代話劇)得到迅速的發展,中國傳統的文體分類法已不再能說明日益多樣化和現代化的文學樣式在表情達意、塑造形象方面的不同方式和特點。於是,古代傳統的兩分法便逐漸被吸收了西方分類法長處的現代分類法所代替。 現代文學體裁的分類 "五四"以來流行的現代文學分類法主要是三分法和四分法,而尤以後者為人們所慣用。 "五四"文學革命,也涉及文學的分類理論,當時的一些先驅者,在這方面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為新的文學分類法特別是四分法奠定了基礎。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從提倡白話文學的立場出發,奉施耐庵、曹雪芹、吳研人的白話小說為文學正宗。錢玄同響應其說,認為戲曲、小說"為近代文學之佳者"。劉半農《我的文學改良觀》提出:"凡可視為文學上有永久存在之資格與價值者,只詩歌戲曲、小說雜文二種也。"他把詩歌、戲曲歸入韻文一類,把小說、雜文歸入散文一類,雖然沿用了中國傳統的兩分法,但對傳統的文學觀念無疑是一個突破,這表現在他同當時其他文學革命先驅者一樣,十分重視小說和戲劇在文學中的地位。他還提出,應當"提高戲曲對於文學上之位置",預言"白話之劇"(現代話劇)必將出現"昌明"的前景;並斷言小說是"文學之大主腦"。實際上已把詩歌、戲劇文學、小說、雜文(狹義的散文)看作是四種相對獨立的文學體裁。他的這種文學分類主張,在當時得到了陳獨秀的贊同。"五四"以後,詩歌、小說、散文、戲曲(包括一切戲劇文學)成為文學創作中的主要體裁,並成為人們所習慣的文學分類。30年代編集的《中國新文學大系》,即採取了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的四分法。自此以後,四分法便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刊物和文學理論、文學史著作中普遍採用的文學分類法。 在歐洲歷史上,自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起,到德國的黑格爾、俄國的別林斯基等美學家、文藝理論家,在文學分類上都主張一種三分法,即按文學表情達意、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各種文學體裁分為三大類:敘事類、抒情類和戲劇類。敘事類的作品主要由作者以敘述人的口吻描述客觀世界所發生的一切,尤其注重生活事態的描述和人物性格的刻畫。這類文學體裁包括敘事詩、小說、寓言、神話、童話等等。抒情類的作品主要由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抒寫內心的思想感情和主觀感受,一般不要求完整的情節和人物形象。這類體裁包括抒情詩、抒情散文等。戲劇類作品主要由作品中人物以自己的語言和行動來完成藝術形象的創造。它不同於敘事類和抒情類文學,又兼有兩者的某些特徵,如它既有敘事類文學所具有的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又有抒情類文學所具有的抒情性特點(特別是詩劇和歌劇)。戲劇類文學一般包括悲劇、喜劇、正劇等。這種三分法著眼於文學創作的主要特徵和內部規律,具有較強的概括性和科學性。 在中國傳統分類法和外來分類法基礎上結合中國現代文學體裁的特點而形成的四分法,兼顧了作品在表情達意、塑造形象等表現手法方面的特點和作品體制、結構、語言特點等外部形態方面的差別;不僅注意了文學分類的科學性,而且尊重了中國傳統文體分類的習慣,因此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詩歌和散文這兩種文學體裁出現最早,有著悠久的傳統。其中詩歌一類包括三分法抒情類中的抒情詩和敘事類中的敘事詩,因為兩者在塑造形象、組織結構、語言特點方面的相同點多於相異點。至於把散文列為獨立的一個大類,除了尊重中國傳統的分類習慣外,主要是因為這種文學體裁范圍廣泛,科目繁多,而在反映現家、塑造形象以及體制結構、語言特點等主要方面又有別於詩歌、小說、戲劇文學等類作品。其中有些品種如雜文、小品之類,雖不具文學的全部特徵,卻又確實具有明顯的文學性。小說一類,由於在中國成熟較晚,在傳統的分類法中沒有引起重視,在西方的三分法中,長期以來也沒有列為獨立的體裁。但是,它在反映生活的廣度和深度方面,在描寫和表現生活的容量方面,都長於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而且,由於它是以人物塑造為中心的一種文學樣式,在性格刻畫、環境描寫、情節敘述、結構安排、語言運用等方面都有突出的特點,與詩歌、散文相比有明顯的區別。由於這些原因,小說這一體裁在近代、現代的世界各國都獲得了高度的發展,成為最流行的一種文學體裁。至於戲劇文學,則基本上採用了外來的分類法,不過所包括的品種,比西方更豐富。 在文學的分類上,無論是三分法,還是四分法,都是採取綜合、歸納的方法,把特點、體制相似的各個文學品種歸為一類;而就某一類體裁的作品而言,還可採取分析的方法作更細的分類。如詩歌又可分為抒情詩、敘事詩或格律詩、自由詩等;小說又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或現代小說、歷史小說、科幻小說等;戲劇又可分為詩劇、歌劇、話劇等,其中歌劇還可分為現代歌劇、傳統戲曲等;至於散文,則更是品種繁多。
文學體裁的變化和發展 文學體裁的分類是相對的。有些體裁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往往吸取其他體裁的因素,從而出現不同體裁之間的匯合或交叉。例如散文詩,按其內容的性質來說,它具有詩的因素,但就篇章體制和語言特點來說,又接近於散文。又如詩劇,按其基本特徵而言,屬於戲劇,但其中的韻文對話或台詞,卻又是地道的詩歌,可以獨立出來歸入詩歌一類。再如文學史上的寓言,既可歸入小說類,也可歸入散文類。現代新出現的報告文學,有時帶有小說的某些特點。這一切說明,對文學進行分類,不能絕對化。 從中國傳統的兩分法、歐洲傳統的三分法到中國現在流行的四分法,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隨著時代的遷移、社會生活的發展和文學創作經驗的積累以及人們審美趣味的演變,文學的體裁也必然會發生興盛衰亡的變易。馬克思曾經指出,古代神話是在人類童年時代未成熟的社會條件下產生的,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隨著"自然力之實際上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113頁)。這說明歷史上某一種文學體裁的興起和衰亡,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經濟原因決定的。在階級社會中,文學體裁的興衰,有時還同階級斗爭的形勢有著密切的聯系。中國"五四"以來雜文的興起就是一例。在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類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要求作家迅速而及時地反映瞬息萬變的現實生活,於是,就產生了象報告文學那樣的具有強烈現實性、戰斗性的新的文學體裁,產生了象電影文學、電視文學、微型小說這樣一些新的文學品種。這些新的文學樣式的出現,必將引起文學分類上的 新的變化。因此在文學的分類上,不應該抱凝固不變的觀點
H. 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怎麼樣
雖還未讀該書,但李老先生在他的《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一書之末《試談中國智慧》一篇中,已經詳細探討了「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這兩個概念。 關於「實用理性」,他提到「中國實用理性主要是與中國的四大實用文化即兵、農、醫、藝有密切聯系。」。這種理性,在哲學上,「是處理人生的辯證法而不是精確概念的辯證法」,「重點在解釋對立項雙方的補充、滲透和運動推移以取得事物或系統的動態平衡和相對穩定,而不在強調概念或事物的斗爭成毀或不可相容」。另外,「歷史意識的發達是中國實用理性的重要內容和特徵「。他最後總結這種實用理性塑造了中國民族的」中庸心理「,或者說民族性格:」不狂暴,不玄想,貴領悟,輕邏輯,重經驗,好歷史,以服務於現實生活,保持現有的有機系統的和諧穩定為目標,珍視人際,講求關系,反對冒險,輕視創新。「 正是在這一理性的基礎上,李老先生定義了相對西方的」罪感文化「的,中國的」樂感文化「。這一文化」要求為生命、生存、生活而積極活動,要求在這活動中保持人際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國哲學正是這樣在感性世界、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中去尋求道德的本體、理性的把握和精神的超越,體用不二、天人合一、情理交融、主客同構,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精神,它即是所謂中國的智慧「,」這種智慧是審美型的「。 然而」樂感文化「或者說」樂「做為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這一提法,並非李老先生首創或獨創。《王守仁全集》之卷十中提到」樂是心之本體。仁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欣合和暢,厚無間隔。來書謂』人之生理,本自和暢,本無不樂,但為客氣物慾攪此和暢之氣,始有間斷不樂『 是也。時習者,求復此心之本體也。」。梁漱溟先生在他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的最後一章《世界未來之文化與我們今日應持有的態度》中提到的」仁的生活,」孔子的生活「是「不外乎養的一種和樂恬靜的心理」,在這種心理下,人不是「統馭抑制沖動」,而是通過「先事的調理,俾沖動發出來就是好的、妥洽的,沒毛病、沒危險的「。江文也寫(楊儒賓譯)的《孔子的樂論》 一書,認為孔子是一位傑出音樂家,並提出」法悅境「的概念。而這一概念的源頭則是《樂記》中的」大樂與天地同和「,」只有生命中具有』法悅境『情愫的人,他們才能進入孔子這位偉大哲人的心靈深處」 (見《孔子的樂論》譯者序)。 梁漱溟先生在他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寫道,「凡是一個倫理學拍或一個倫理思想家,都有他的一種心理學為其基礎;或說他的倫理學,都是從他對於人類心理的一種看法,而建樹起來。」,「如果我們不能尋得出孔子的這套心理學來,則我們去講孔子即是講空話。」。也許,」樂的精神「就是孔子的心理學。而「思的精神」則是柏拉圖的心理學。
I. 誰知道什麼叫實用性
實用性的概念
實用性,是指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申請的主題必須能夠在產業上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必須是能夠解決技術問題,並且能夠應用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換句話說,如果申請的是一種產品(包括發明和實用新型),那麼該產品必須在產業中能夠製造,並且能夠解決技術問題;如果申請的是一種方法(僅限發明),那麼這種方法必須在產業中能夠使用,並且能夠解決技術問題。只有滿足上述條件的產品或者方法專利申請才可能被授予專利權。
所謂產業,它包括工業、農業、林業、水產業、畜牧業、交通運輸業以及文化體育、生活用品和醫療器械等行業。
在產業上能夠製造或者使用的技術方案,是指符合自然規律、具有技術特徵的任何可實施的技術方案。這些方案並不一定意味著使用機器設備,或者製造一種物品,還可以包括例如驅霧的方法,或者將能量由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方法。
能夠產生積極效果,是指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在提出申請之日,其產生的經濟、技術和社會的效果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預料到的。這些效果應當是積極的和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