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竹禪的藝術成就
竹禪的書畫風靡佛門,享譽文壇,杭州靈隱寺,成都文殊院、寧波天童寺、新都寶光寺等處都珍藏有他的大作,浙江普陀山博物館還專門辟有竹禪紀念室對他作全面的介紹。《中國藝術家辭典》稱他「水墨人物,山水竹石,人謂別成一泒。」遺著《畫家三昧》己由中國書店影印出版。《四川佛教文化》介紹他說,雙桂堂「第十代方丈乃著名書畫家竹禪,曾為慈禧太後傳戒,被列為世界著名宗教人物。」
竹禪平生愛竹,又是一位禪僧,故取名竹禪。他常在蜀山竹林中細致觀察竹的各種形態,「必得成竹於胸中,上而尖頂,下而筍根,使全身透露,影現檀欒,庶幾風晨月夕,恍惚遇之。」因此,竹禪畫竹,姿態萬千,頗有神韻。竹禪書法師宗懷素,精於狂草,二十年後練寫一種新的書體「九分禪字」。竹禪所作書畫,每每題詩作跋,並自刻「王子出家」、「破山法嗣」、「竹禪」等印章,並有《印譜》及《刻心經句印》一卷行世。其書畫作品中以水墨人物,山水,墨竹,頑石,羅漢佛像見長。其主要作品現存於新都寶光寺,普陀山白華庵。北京市拍賣行2005年春季書畫精品拍賣會於3月13日。其中他的一幅六尺四條屏靈石圖拍賣價達數百萬元。至今有兩幅佛家羅漢圖流傳於開縣。 竹禪和尚的單獨的書法作品沒有其繪畫多,但是在他所作繪畫中多有其題的草書或行書禪詩、偈語。而他在書法上最為稱道的是創造出「九分禪書」。所謂九分禪書,是就「八分書」基礎上的一個獨特的創意。八分是隸書的一體,也稱「分書」。字體似隸而多波磔。清代劉熙載以為魏晉時因楷書亦稱隸書,為示區別故稱有波磔之隸書為「八分」。相傳八分書為東漢上穀人王次仲創。竹禪在八分書的基礎上,新創九分書,自言「所加一分即禪味矣」。他還說「禪字亦與字禪,不有損益即不足以成其禪也。」這種字體字跡似鐵筆勾勒,自首至尾,剛勁沉著,風格淳厚。體現出篆、隸兼美的藝術風格,然又似篆非篆,似隸非隸,不為法脫,而又不為法縛。竹禪的書法承襲著尚意的創作方式,充分體現了「禪意」,可謂意境深蘊。已故的當代高僧昌明法師曾言自己「五歲開始學書,顏、柳、歐、趙都學過,最後學的是清朝佛門書畫家竹禪的書藝」。即是仿效竹禪和尚的九分書,且「尤宗清人佛門書畫巨匠竹禪技藝,盡得其書法真諦。」昌明大師依此創作出大量禪字佳作流傳於世。
竹禪更是晚清古琴大師。他為一個新的琴派——泛川派的開創奠定了基礎。原中國古琴協會會長吳釗先生認為:早期在巴蜀地區的漢代司馬相如、唐代僧睿等琴家屬於傳統的川派,又稱霸派。「除原在蜀地的霸派外,還有來自江浙的曹稚雲,錢壽占、張孔山、僧竹禪等人。他們在原有琴藝的基礎上融會了蜀地琴派的特點,從而開創了一個新的川派——泛川派。」
同時,竹禪還傳出著名琴曲《憶故人》。《憶故人》相傳為東漢蔡邕所作。曲調委婉纏綿,意在思念故人。中國古琴協會會長、中國音樂學院教授李祥霆先生言:「《憶故人》產生時代不可考,出自清代後期竹禪和尚。」
在竹禪又為著名的《枯木禪琴譜》所作序文中,他明確提出了自己「以琴說法」的宗旨,提出了在中國古典文化中的琴德和禪理互為表裡,都是修身養性之道,潛心琴學的目的在於以琴喻禪。竹禪一生在古琴上有相當高的成就,融其心性於琴藝之中。竹禪和尚卻堪稱僧家中的古琴大師,為中國近代的古琴藝術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竹禪不僅擅長於畫人物,還擅長於畫動物。寶光寺東方丈內的一幅墨獅,更引人入勝,傳為神筆。竹禪畫獅,講求於神似。他巧妙運用墨的濃淡,畫了一頭神采奕奕、昂頭翹尾、腳踏禪雲的獅子。無論你站在任何角度觀看,獅子的眼睛都直盯著你。稍一移步,好象獅子的眼神也跟著轉,尾巴也跟著搖哩!竹禪在畫上題了一首詩:
竹解心虛葉似個,我不成佛也是錯; 維摩台中方丈地,能容八萬獅子座。
竹禪在寶光寺的書畫還有《阿彌陀佛》、《四大菩薩》、《凌雲高節》、《寶貴壽考圖》及楹聯等。《通景竹屏》、《十六羅漢像》、《捧沙獻佛圖》、精品書畫,每幅字畫各具特色,耐人玩味,屬於國家珍貴文物 。 在書畫上,竹禪與「揚州八怪」、破山禪師齊名,是晚清聞名遐邇的畫壇怪傑。人們在他墓前提聯評價:「攜大筆一枝,縱橫天下;與破山齊名,膾炙人間。」是這位「書畫名家」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的繪畫弟子方炳南,擅長花鳥、蔬果,著有種菊軒《畫譜》,木廖精印,廣為流傳;曾主持省、縣「勸工局」,首創竹簾畫,使梁平工藝美術品省內外馳名,成了清末全國著名的民間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