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文化都有些什麼具體介紹一下
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表層看,她是一種地域文化,從深層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源和主幹,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佔有突出地位。具體講,她至少包含以下十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一)神龍文化
神龍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貴的象徵。河南是龍的故鄉。被稱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陽一帶「以龍師而龍名」,首創龍圖騰,實現了上古時期多個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稱為又一人文始祖的黃帝,在統一黃河流域各部落之後,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鄭一帶也用龍作為新部落的圖騰,我們今天的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就是因此而來。從發掘出土的文物來看,河南發現的龍文物不但歷史久遠,而且最為正宗。濮陽蚌龍距今6400年,是中國最早的龍形象,被考古學界譽為「中華第一龍」;在「華夏第一都」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學者命名為「中國龍」,等等。這些龍文化的遺存從夏、商、周到漢唐、明清一脈相承,都是中華民族龍圖騰的源頭,在形態上可以說都是北京故宮里各種龍形象的祖先。從中原大地產生並完善的龍形象,目前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中華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漢字文化
漢字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基本標志,也是中華文明的顯著標志,並對朝鮮、韓國、日本甲骨文等國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連續4000多年的漢字文化史,可以說就是一部中原漢字史,漢字的產生及其每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幾乎都發生在中原大地上。傳說中黃帝時代的倉頡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漢文字系統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幫助秦始皇「書同文」、制定規范書寫「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編寫世界第一部字典、歸納漢字生成規律、統一字義解析的文字學家許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鄉完成了《說文解字》這部漢文字學巨著;至今我們還在使用的規范性字體「宋體」字產生在河南開封,著名的活字印刷術也發明於這里。
(三)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華姓氏的搖籃,中華姓氏無論肇始與大量衍生都與中原關系密切。《中華姓氏大典》中的4820個漢族姓氏中,起源於河南的有1834個,占姓氏總數的38%,其所包含的人口則佔到了今天漢族總人口的84.9%以上;在當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佔57%;在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與部分源頭在河南,無論是李、王、張、劉為代表的中華四大姓,還是林、陳、鄭、黃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來,河南以「萬姓同根,萬宗同源」為主題舉辦姓氏文化節,得到了海內外的廣泛認可與響應,在全球華人中掀起了尋根到河南、朝覲到河南、拜祖到河南的熱潮。姓氏文化是河南獨有的文化現象。
(四)農耕文化
農業最早是在中原地區興起來的。中原農耕文化包含了眾多特色耕作技術、科學發明。裴李崗文化有關遺存中出土了不少農業生產工具,為早期農耕文化的發達提供了實物證據,尤其是琢磨精製的石磨盤棒,成為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獲,開創了農業時代。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推進了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戰國時期,由河南人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極大地改善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隨著民族的融合特別是中原人的南遷,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理念傳播到南方,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均與河南密切相關。
(五)商業文化
中國商人、商業和商業文化的起源在中原,是考古學界、史學界的共識。自古以來,中原地區就有比較自覺的商業意識,產生了中華商業文化的許多第一。商代的王亥「肇牽車牛遠服賈」,也就是第一個用牛車拉著貨物到遠地去做生意,被奉為商業鼻祖。第一個儒商孔老夫子的高足子貢,是河南浚縣人,不僅能做官,而且善於經商致富。第一個熱心公益事業而被後人稱為商聖的范蠡,是南陽人,他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復國之後,悄然引退,把才能用於經商。第一個愛國商人是新鄭人弦高,在經商途中遇到了秦師入侵,以自己的十五頭牛為代價智退秦軍。此外,中原還產生了中國商業的許多第一。比如中國歷史上第一批職業商人誕生於西周時期的洛陽,第一個由政府頒布的保護商人利益的法規《質誓》誕生於春秋時期的新鄭,以「城門之徵」為代表的最早的關稅徵收發生在春秋時期的商丘,第一個有戰略思路的產業商人為東周時洛陽人白圭,第一個商業理論家是今商丘人計然,最早的商家訴訟條例發生在春秋時的鄭國即今鄭州,第一個重商理論的倡導者為西漢洛陽人桑弘羊,唐代洛陽城內的管理市場的「三市之長」是最早的「市長」。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義的人口超百萬的國際化大都市就是北宋時的汴京(今開封),當時人口達到150多萬,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這一盛況的真實寫照,而歐洲最古老、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倫敦當時只有5萬人。清代鞏義的康百萬家族,更是寫下了「富過十二代、歷經400年而不敗」的商業神話。由此可見,中原商業文化在中華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六)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河南淮陽一帶演八卦,後來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在河南安陽羑里城監獄里寫成了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易經》。諸子百家大多是河南人,而且活動區域主要在河南。道家的老子和莊子都是河南人,他們分別在河南寫成了影響深遠的《道德經》和《莊子》。孔子是儒學的開山人物,雖然出生在山東,但太極八卦祖籍河南商丘,而且孔子講學、游說的主要活動地域在中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韓非、商鞅和申不害,都是河南人。此外,墨家的墨子、縱橫家的蘇秦和張儀、兵家的吳起以及雜家的呂不韋,也都是河南人。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原,以河南為中心向全國傳播,並迅速成為有重要影響的思想流派,最終與儒家和道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思想文化的內核。東漢王充在洛陽寫成的《論衡》是一部唯物主義哲學巨著。南北朝時河南人范縝的《神滅論》系統地闡述了無神論的思想,具有重要的進步意義。少林僧人將儒、釋、道三者相融合,創立了影響深遠的禪宗。洛陽人程顥、程頤開創的宋代理學,又把儒學推向一個新的思想高峰,成為宋元明清以來居統治地位的主流意識形態。總的來看,中原思想文化傳達著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學,不僅隱含著「日新」的變革進取精神,而且也體現了友好共處、嚮往和平的精神境界。這些思想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態和性格,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並對世界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
2. 我們為什麼要讀史(二)----地域文化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指的是某一塊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環境;「一方人」,則是長期生活在這一地域的人。不同地域上的人,由於環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氣候不同,導致思想觀念和文化性格特徵也不同。
偉大的華夏文明,絢爛多姿,源遠流長。我們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兼容並蓄。不僅很好地保存和展現了世界人類文明的歷史,也是世界上唯一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
廣闊的中國大地,經過五千年的更迭,形成了所謂的「地域文化」,也就是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它承載著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恰恰是歷史的延續,反映出這塊土地的文明內涵。它們都各具特色,互相吸引,就像我出生江淮,卻被三秦文化和巴蜀文化深深吸引……可以是黃土地上的秦腔,也可以是長江邊的火鍋與熱鬧……
1、荊楚文化-楚的精魂
九頭鳥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湖南的騾子和辣椒。兩湖人作為楚人的後裔,傳承了他們祖先令人尊敬的性格。我曾經多次在以前的文章中介紹過楚文化,包括雲夢澤的相關歷史探討。楚人的發展與中原文化的發展不分先後且彼此影響,而楚人參與了最早的南方絲綢之路的開辟,把楚文化的影響帶到了滇緬一帶,甚至是印度。一些學者也曾經把「支那」一詞的發源歸屬到楚文化上來,可見楚文化在整個亞洲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楚人的性格是倔強不屈,開拓進取。楚蠻雖然聽上去有貶低之意,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這種豪邁拼搏的精神難道不值得人們尊敬嗎?
2、齊魯文化-禮教之鄉
泰山
齊魯文化影響下的山東人,兼具保守與創造兩種看似矛盾的性格,而正是這種性格,現代山東人正創造著中國經濟史上的另外一個奇跡。
3、中州文化-九州之中的河南
龍門石窟
河南,是我們炎黃祖先早期活動最為頻繁的區域,可以好不誇張的說,孕育華夏文明的搖籃就在河南。六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都在河南,這里是3000多年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也是北絲綢之路東端的起點。河南一直就是代表著漢文化的最高成就,是華夏文化的縮影和典型。
4、燕趙文化-俠氣縱橫
古老的戰歌-燕趙
燕趙人由於時常受到北方游牧民的侵擾,經濟文化相對中原顯得相對落後,這培養出了他們卑弱的一面,而正是這種卑弱催生了他們慷慨激烈的奮斗抗爭,燕趙人會為了心中的目標勇於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5、關東文化-東北的剛強
松花江上
與南方人相比,關東人的性格較之更為剛強。友人離別南方人總要灑淚一番,而北方人即使內心難受也要報以歡笑作別。東北有很多發展的十分強大的少數民族,如女真,扶余,高句麗等,而漢民族又一直不斷的向此處遷徙,因此,東北的文化是一種交互包容形成的多元文化,既有少數民族的特質也有漢文化的特質,關東文化善於吸收多種優秀的文化加以應用發揚,她同時有著南方的實用性和北方的雄渾剛強。
6、巴蜀文化-花蕊夫人的嬌媚
天府之國
談四川及巴蜀文化十分的復雜,古巴蜀文化的第一個巔峰期來自三星堆文化,卻被秦朝吞並,土著文化與黃河帶中原文化在這一時期發生了較大程度上的融合與促進。而到了南宋時期,整個巴蜀地區承擔著南宋王朝三分之一的賦稅和供給,經濟實力穩居第一,文化禮教也非常先進,但在南宋滅亡後又持續與蒙古作戰了五十年,整個四川被蒙古人幾乎破壞殆盡,人口銳減,這就導致了後來的兩湖填四川的說法。
兩位花蕊夫人的風華絕代出現在未被蒙古人蹂躪的時代,他也反映了巴蜀人富足閑適的生活情趣。隨著元末明末兩次四川人口的銳減,巴蜀文化的古韻已漸漸消融,取而代之的融合了楚文化的新興四川本土文化。他有著楚文化的倔強,也有著本土文化的樂觀與向上。
7、滇雲文化-大理古國
茶馬古道
古滇文化是中國南方多種民族文化交融並存的一種極具特色文化,他既古老神秘,又有著鮮活的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古「滇」文化,南詔文化。東巴文化,火塘文化和貝葉文化。滇雲區域內二十幾個民族的文化相互交叉影響,滇雲人民古樸、敦厚和務實,他們安貧易滿足,嚮往閑適恬靜的生活方式。
8、兩淮文化-道家的故鄉
老子
在上古中國,淮夷人被南邊的荊楚和北方的中原部族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傳說中的大禹治水也出現在兩淮的文化傳說當中,在今天的安徽蚌埠市依然還有以塗山路命名的城市主幹道,史料記載大禹娶塗山女為妻。在古代,淮河水經常泛濫,此地百姓常常流落各地謀生,在現代中國,兩淮區域的民眾依然習慣於在外地打拚,他們不甘於貧窮,為美好生活不斷奮斗,他們勤勞踏實努力拚搏。
9、西域文化-不可分割的血脈
人間天堂
西域,是一個歷史地理的概念,同樣也是一個有文化內涵的名詞。他有著古老且繁榮的少數民族文化特色,但也有著與漢文化不斷交融互相影響促進的悠久歷史。
大部分生活在東部的中國人很少在真正意義上關心了解那個相對遙遠的區域。但我認為歷史的經驗能最好的說明一個問題,無論是大漢帝國,大唐帝國,還是明帝國,在中國歷史或者說在世界歷史上相對強大的中國王朝都與西域有著緊密的聯系,西域在,中原就強,西域失,中原就弱。我們現代人要珍惜這份共存共榮的情誼。
10、草原文化-戰馬與耕牛的恩怨情仇
草原戰士
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潔白的氈房,成群的牛羊,藍天白雲綠草場。一望無垠的大戈壁,乾裂的大地,尖聳的怪石,黑天烏雲滿黃沙。這里極端美麗也極端荒涼,這里即富饒又貧瘠。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既要面對飢餓疾病死亡的困擾,又要贊頌長生天帶給他們的幸福與滿足。在古代,游牧民與南方農耕民族一直纏鬥了幾千年,有戰爭也有和平,有公平的貿易也有殘酷的掠奪。
草原的肥美培養了草原人善良好客的一面,而無情的隔壁沙漠又把他們訓練成勇敢豪邁的戰士。
11、八閩文化-海洋與山林,客家與媽祖
媽祖
福建的區域文化差異性極大,各種文化極具特色,閩東,閩南,閩西,閩北和莆仙五個大的文化區各有特色,閩東閩南靠近大海,他們更熱衷於與無盡的大海相交流,閩北閩西則與山林和耕地相依為命,為此他們在性格上有著一定的差距,靠海的福建人豪爽熱情,主動大方,靠山林開墾的憫人則保守謹慎,盡管如此,福建人大部分都十分的勤勞,節儉,精打細算和淳樸好客。客家人的移民文化更是閩人的一大特色。
12、豫章故郡-江西文化
一山一世界的江西
江西自古人文薈萃,地饒物豐,景色秀美。這里有文壇偉人陶淵明,有明代科學大師宋應星,有冠絕天下的景德鎮和茶葉。但江西山路崎嶇,各地來往不便,江西人的圈子都很小,幾乎巴掌大一塊地方就有著自己獨特的方言,所以,總結江西人的性格就十分的困難,他好像一個迷你的中國,集聚了各種各樣萎縮斑的區域文化。這算不算是江西的特有文化面貌呢?
13、吳越文化-夢里水鄉
西湖
長江以南及浙江,可以看做是吳越文化的中心地帶。隋唐之後,中國的經濟中心逐漸轉移到了這里。從那個時候起,這里一直是中國最繁華富足的地方,如果說上海大家閨秀,那麼吳越其他地方更像是小家碧玉。吳越人有北方人看不慣的矯情和扭捏,在北方豪邁的男子漢和女漢子面前,吳越人顯得格格不入,牛流不分了呢不分的口音也成為了他們的笑點,不過,吳越文化中婉約瀟灑,才情靈動,如水溫潤細致的人情世故同樣是值得全國人民學習和尊重的。作者本人也是吳越人,不好意思為家鄉說太多的好話,老鄉們可以在評論區補充喔~~!
14、三晉文化-老陳醋的酸喉
晉商情懷
山西最近出名發財的是煤老闆,往前推個幾百年,那些晉商的文化積淀,道德水平和經商智慧則秒殺這些暴發戶了。山西自古就夾雜在農耕文化帶和游牧文化帶的藩籬中不能自拔,是兩種文化的對撞機,這造就了山西人獨特的且看似矛盾的性格,他們一方面安土重遷,另一面又開拓進取。這里山地多,與外界交流不便,但即使如此,依然從大山中走出了財富之神,不得不讓人感嘆山西人的智慧與意志,我想,山西人創造的財富神話與他們的團結和赤忱是分不開的吧。
15、三秦文化-赳赳老秦
大氣秦川
凄涼的秦腔,催人淚下的嗩吶,一直回盪在貧瘠與溝壑縱橫的黃土地上。這里有著最苦難的民眾,也有著最質朴的鄉情,函谷關以西,一直到青海,寧夏,都被老秦人的三秦文化所感染,其實,三秦文化隨著秦始皇的百萬強兵早早的就已輻射到了中原各地,也有人一直爭論黃帝的起源是否來自陝西一帶,帶豪邁的三秦人完全不在乎,因為整個中原文明幾乎可以說都是來自於這里。
3. 長安與洛陽,誰更合適作為都城為何東漢將都城定到了洛陽
西漢都城是長安,劉秀當年打出的旗號是匡扶漢室,為啥事業成功後,定都洛陽了呢?
很多文章就此問題展開過論述,其中有一點大家是公認的,就是:扶持劉秀的大多是來自南陽、潁川以及河北的豪族。
劉秀以洛陽為都城,就是充分考慮到未來的軍事需要,就和後來趙匡胤依舊以開封為京都,是同樣的道理。地處交通要沖、經濟富庶,完全滿足可攻可守的條件。還有一點,就是洛陽的文化氛圍。現今無論是看國家還是城市都強調一個軟實力,就是它的文化。
那麼,洛陽有什麼文化氛圍?
尚儒。
自漢武帝開始獨尊儒術,劉秀定都城於洛陽,自然有利於統治。也有學者分析,西漢儒學、讖緯之學大盛,劉秀起兵,就有人藉助讖緯鼓動,劉秀稱帝,亦是如此。這些讖緯之說,大多又和洛陽有關,多出自於《河圖》、《洛書》等,劉秀心裡自然會有掂量。
後來,拓跋宏遷都洛陽,就是因為他也想效仿前朝,但是,他卻忘了,北魏可是起兵於西北,他的根據地可是在那的,那離洛陽很遠,果然,後來北魏的失利就和西北軍隊的離心有極大關系。可見,選都不能隨心所欲,也不能因為前人如此做,就原樣搬來。
4. 河洛文化在中國文化的地位怎麼樣河洛文化包含哪些內容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指發源於河洛地區的地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河洛文化精神」以「河圖」和「洛書」為標志,以夏商周文化為主體,以漢魏唐宋為內容,文化精髓的核心凝聚在古都洛陽,以「河洛郎」為特徵。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民族血脈和精神紐帶,有著明顯的淵源、根源和靈魂。
3.制度文化。封建制度是人類歷史上第二個刺友制度,是比奴隸制更高級的社會制度。從春秋到戰國,雖然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等強大的地方勢力,但洛陽的周王畢竟還是「天下之主」。因此,在復雜激烈的封建制度代替奴隸制的斗爭過程中,他必然與洛陽、河洛有著這樣那樣多方面、多渠道的聯系。
5. 洛陽為何有近三千年的歷史
沿黃河東去,在大河南岸,洛水之陽的平原上有座被稱為十三朝古都的大城,這便是洛陽。四水穿流而過,藍天白雲覆蓋巍巍古城。
殷、商兩代,屢屢遷都,傳說中的都邑於今何在,至今也不能盡數說得明白。遷都的原因一是要化解統治者上層的尖銳矛盾。新王往往借遷都壓抑舊勢力,穩固和張揚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當時經濟水平的低下。一個地方長久做為都邑,使脆弱的農業經不起社會特別是統治者無休止的索取,因此不得不遷新都,以便社會經濟活動的順利展開。然而,當時的條件又不允許大規模長途遷徙,所以,都邑搬來搬去,都是在安陽、洛陽附近游弋,離不開這肥沃的中原。於是,如今的洛陽一帶,處處塵土掩坍殿,夜夜星月照圮城,遺跡遍地,蔚為壯觀。新建的商城博物館更將地下的珍寶陳列在眼前,令人痴迷。那青銅、陶瓷文化的彩光,讓古老的商朝活躍在現代人之前。當然,如何把考古的成就與今人素質的提高和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融為一體而超越經濟的籬笆,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商紂王的朝代為周武王消滅,周原是黃帝的後裔起於陝西咸陽附近的岐山,姬姓。公元前1027年,武王伐紂,建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當時,象徵國家政權的「九鼎」卻在洛陽,使洛陽成為西周王朝的陪都,名為東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為避犬戎之亂遷都洛陽,史稱「東周」。
東周的洛邑,是當時世界的名都,真正是富冠海內,令人永久敬仰的古代哲學家老子曾為商邑國家圖書檔案典籍館館長(守藏室吏、柱下史)孔子千里投學向老子求教於萇弘,至今洛陽老城東關大街還有一道「孔子入周問禮樂至此碑」。一位當時名滿天下的教育家、哲學家,肯於殫精竭力步行千里來問學,不能不令人肅然起敬。這通碑在潑向孔子的污水中兀立,很有點「水落石出」的意味,證實了一位平凡的偉人是經得住歷史的說三道四的。戰國時合縱家蘇秦生於洛陽東南太平庄,這位靠智慧與口才、膽略吃飯的人物,頗可以作為那個時代社會風氣的代表。智識者要依靠權貴的權力,權貴者也靠智識者的知識。智囊團和傑出的謀略幕僚在政治的風雲中從來是不可或缺的。只要這智謀者是為民為國的,他們都可以在時代的浪濤中游泳。當然,也要有權貴者的肚量氣度與魄力,能用人,敢用人,會用人,否則,智者還沒游泳就會被權力的浪濤淹沒。所以唐朝詩人賈島路過蘇秦墓時感慨萬端,寫下一首頗為凄涼的詩,「沙埋古篆拆碑文,六國興亡事系君;今日凄涼無說處,亂山秋盡有寒雲。」
秦始皇統一中原,劃天下為四十郡,洛陽稱三川郡。呂不韋曾被封為文信侯,食十萬戶,他的封地就是洛陽這地方。
洛陽文化的發達,當在東漢以後,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大亂,群雄蜂起。劉秀乘機起兵,統一全國,建都於洛陽,史稱「東漢」。那時,洛陽建立了規模空前的國立最高學府--太學,學生曾達到3萬餘人,很像今天的一座大學。考古發現這座太學的規模令人瞠目。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孫權殺死了關羽,把「關老爺」的頭送給在洛陽的曹操。曹操的氣量要比傳說中的大許多,他以王侯之禮葬關羽首級,明代又修建墓宇,稱之為關林,今天成了旅遊之地。憑弔古跡,你會覺得輿論的力量有時真也大得很,竟將一位俊傑曹操說成白臉的奸雄。而在歷史上並沒什麼了不起作為的關羽卻成了享盡尊榮的「武帝」,這奧妙夠好好研究一番的。「關羽崇拜」這一橫跨中華民族各支系,豎穿歷史千數年的人文現象是中華文明史上一個重要的課題。
曹操死後,魏建都洛陽。晉也在此建都。文學家左思的《三都賦》據說構思十年,一朝問世,競相傳抄,於是留下「洛陽低貴」的美談。西晉陳壽在洛陽寫出《三國志》,張華寫出《博物志》。西晉之後的北魏也建都於此,北魏的龍門石窟也是使洛陽一帶昂首挺胸的文化瑰寶。
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在洛陽另建新都。他的兒子隋煬帝則以洛陽為中心,修了一道南達杭州,北抵涿郡(北京)的大運河,一路煙波浩淼,長達2000餘里,雖有勞民傷財之過,卻也留下了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的世上罕見的大工程。如今,南運河有舟楫之便,灌溉之功;北運河卻未能通航,相信總有一天,人們會從北京登舟,游覽兩岸風光,直抵蘇杭,那時候,我們或許會更全面地理解暴君隋煬帝。
大唐以來,洛陽地位漸次低落。但武則天這位歷史上傑出的女性卻格外看重洛陽。她取得政權後,將洛陽立為「佛都」,常常「臨幸」洛陽,寫詩著文,她曾有詩描寫嵩山,說「刀刃高崖藏日色,千尋幽間浴雲衣」,大約唐朝詩風勁吹,使得這位才女也下筆不凡,絕不像今天的影視劇里描寫的那樣,只是個色迷迷專橫跋扈的女皇帝。武則天死在洛陽上陽宮,時年82歲。她與高宗合葬於陝西乾陵,那無字的石碑讓她永久地招人議論。洛陽自然是唐朝詩人歌詠之地,有西域血統的白居易甚至定居在此,終老一生,留下他的墓與詩一道讓人憑吊與品味。
唐後的幾個小朝廷,也有的建都於此,但都不如宋朝的開國之君趙匡胤,更有影響於洛陽,因為有傳說他是洛陽夾馬營人。(又一說其為涿郡人)北宋許多重臣,如呂蒙正、司馬光、文彥博、富弼、歐陽修等大多終老洛陽,大約是欣賞洛陽的牡丹。
從洛陽到開封,我們進入了黃河文明的又一高峰,黃河文明經歷了關中文明和伊洛文明,在黃河上游、中游孕育、發展,以凝重、粗獷、渾厚,豪放的風格,創造了漢唐文明的高峰。當黃河文明的中心移到中原地帶之後,廣闊無垠的沃野又為黃河文明增添了嫵媚雅逸的色彩,以開封為中心的東京文明成為汪洋恣肆的市民文化的開端,也完成了漢唐以來中外文化交融的過程,使東京文明成為黃河文明的第三個高峰,進入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東京文明的輝煌期是在北宋(公元960-1126)作為中原統一王朝大宋的國都,東京汴梁(開封)是那個時期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城,人口竟達150萬人以上,即使在今天,這也是不小的數字。
開封又名汴梁,還有過啟封、大梁、浚儀、東京、汴京、祥符等名稱。開封有久遠的歷史,它附近也有早期文明的遺址。
開封形成城市大約在西周的時代,傳說是周文王之子畢公高所築。春秋時鄭庄公(前743-701年)命大臣鄭邴築「倉城」位置在今開封城南,定名為啟封。這是開封建城的信史,後來,漢代為避景帝劉啟之諱,將啟封改為開封,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戰國時代,原在山西安邑建都的魏國,為避強秦,於公元前364年遷都大梁(即今之開封)從此開始了開封作為名都的歷史。
大梁時代,開封與齊都臨淄,趙都邯鄲、楚都郢都、秦都咸陽等齊名,梁惠王招賢納士,銳意進取,使大梁城內商賈雲集,東轂相接,經濟相當繁榮。
亞聖孟子曾在大梁對梁惠王宣講仁義王政,「王顧左右而言它」,不願聽亞聖的意見,於是「顧左右而言它」,便成了流行至今的成語,但這並不能減弱孟子的光榮。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 那時的信陵君府是座闊大的宅邸。130多年的魏都大梁,已經有了很像樣子的大梁文化。可惜,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攻魏決河水以灌大梁,使戰國名城毀於洪水,大梁城的遺跡僅有梁惠王的墳冢默默地矗立荒野,這是開封第一次遭黃河滅頂之災。
從那時起,悠悠數千年,開封度過了最沉悶無奈的歲月,公元前168年,西漢文帝封子劉武為梁孝王,開封曾有過一度發展,梁孝王修築的梁國算是那時的一個傑作。漢代大文學家枚乘和風流倜儻的司馬相如曾在這里流連賦詩,也算是開封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魏晉時期,曹操主要在洛陽一帶活動,但他大開汴河以通江淮,使漕運通暢,也給開封地區位置的提升創造了條件。南北朝時期佛教大熾,開封地區寺院眾多,佛事不斷,大相國寺就建於那個時代,至今成為開封城的象徵性建築之一。
開封真正的勃興是在北宋年間。公元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開封城北40里的陳橋驛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兵不血刃就改朝換代的事變。宋朝定都東京,在開封府下又設祥符縣治,於是一城內一府一縣的格局一直沿襲至民國初年。經宋太祖、太宗兩世皇帝的努力,天下大亂的局面得以結束。中原統一昇平,商品經濟獲得極大發展,東京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名城。稠密的人口使市場愈加繁榮,漢唐以來的都市坊市制被打破,而且戰亂既久民心思和,加上統治者的倡導,北宋的民風為之一變,使活潑恣肆、濃歌艷舞、競富斗奢成為一時之尚。開封城內勾欄瓦舍等游藝場所如春筍遍地,商鋪店號、酒樓飯庄林立於長街短巷,處處羅綺,天天飄香。達官貴人,富商巨賈或流連花衢柳巷,或弦歌在茶坊酒肆,就是一般市民也醉心於安泰與歡樂。這種活潑的市民文化由此開端到明代而漸入高潮,從《水滸》到《金瓶梅》、《紅樓夢》都可窺到這種市民文化的端倪。
開封,水網如織,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四河貫城。橋路遍布城中,舟楫往還市內。不僅使大宋與吳、蜀、晉、齊海內四方交通商賈,而且與海外異邦商人、使節、宗教界人士禮尚往來。北宋的東京是一個開放性的世界商業大都會。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太平盛世東京城內水陸商業生活的真實寫照。那無言的畫面直到今天還彷彿縷縷不絕地傾訴往昔的繁盛。由此,還可知道,北宋的造船、造橋技術在當時執世界之牛耳,《清明上河圖》中的幾座拱橋,是令人瞠目的寫照,而今日被福建省博物館展示的北宋商船更令人叫絕,那時已經盛行隔水密艙技術,而西方學會這一技術則在800年以後。
對世界人類發展起決定作用的中國四大發明,除造紙一項外,其餘三項都在北宋破土而出,那時,中外交通,已由漢唐時代的陸上絲綢之路轉向東南的海路,北宋的船隊開始裝備指南針(羅盤)駛向了廣闊的海洋。火葯的出現,使得中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擁有熱兵器的國度,除了燃放色彩絢麗的禮花之外,宋朝已經有了火炮,《水滸》 中梁山泊義軍攻城拔寨施放火炮,那位能工巧匠「轟天雷」,燃放的絕不會是「二踢腳」。活字印刷使經文、著述得以保存流布,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發展。北宋商人使用的全世界最早的有價證券「交子」,說不定就是活字印刷在紙或帛上的流通貨幣。
北宋執行相對寬容大度的政策,訂立了一整套文官制度體系,又實行科舉考試,施行「優待知識分子」的政策,「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英國將它的考試及文官制度全盤照抄以至於今,而其它國家又從英國轉抄而去。
北宋的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使北宋成為漢唐的以來又一個璀璨的文明高峰。深邃精妙的哲學,風采灼灼的文學,通達厚重的史學,相互促進的宗教,在一種大度寬載的氣氛中得到發揮。有宋一代文化上的雍容博大又婉雅俊逸的特色讓今人猶自稱羨不已。那一顆顆使明星暗淡的名字,同漢唐以來的俊傑一樣是我們民族的驕傲:蘇軾、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范仲淹、曾鞏、周敦頤、晏殊、梅堯臣、柳永、李清照、米芾、張擇端、沈括、程頤、程灝 、包拯、寇準等等各自給中華文明的寶庫刻下自己的印痕,北宋東京文明是一個令人仰視的高峰。
然而,北宋科學、經濟、文化的繁榮無助於它的軍事,由於開封地處平原無險可據,東京城內數十萬大軍的長期駐扎也消耗了王朝的元氣,更重要的是統治階級的腐敗與政治上的無能,使得北宋呈現出某種「假態的繁盛」頗有泡沫化的意味,公元1126年,北方女真族(金人)的鐵騎橫掃中原,在幾乎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渡黃河,占東京,使一代天朝大宋,頃刻間崩潰,宋欽宗,宋徽宗被擄為戰俘,王室還美其名曰,「二王北狩」。名都化為瓦礫,風流付諸黃河,只有北宋的皇陵如今還在山河之間沉思。
黃河曾創造了關中、然而,黃水無辜,那些被盪滌了的文明,是人禍的產物。一個文明的興衰除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因素,還要視人的因素是否適應和促進主流文明的發展。與北宋輝煌的文明相對應的歐洲,當時正捲入狂熱的十字軍團東征之中,從地中海東岸到巴爾干半島和小亞細亞都在顫抖呻吟,無數人類文明的傑作毀於戰火,有的從茲斷落,這正是號稱「文明」者以殘暴和野蠻毀滅文明的例證,而在此之前「神聖羅馬帝國」的崩坍,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統治者無窮無盡的貪婪與腐敗。
今日的開封步入了新的時代,一個可以予見的璀璨的前景正擺在眼前。然而,倘把開封做為尋古鑒今的好課堂,也是當前重要的課題。從那些荒丘古墓上,從那些漫漫黃沙中,我們探索汴京的滄桑和奧秘,我們求得黃河水患與水利的規律,我們求索時代興衰更迭的秘密從而讓我們能對黃河文明由始至今的發展找出清晰的脈絡,得出明確的認識,而為今日與以後的發展樹立參照物,則開封的功績更會卓著。
走過秦川八百里
黃河流域的文明,在古代和中世紀曾經有過三個高峰。依照順序,便是關中文明、伊洛文明和東京文明。分別以咸陽、長安和洛陽以及開封為代表,經歷了自夏商周秦漢唐宋以至明清的數千年歲月。
所謂關中文明是指以咸陽、長安(今西安)為中心的秦川八百里地區的文明發展。這個地區東有幽谷關(東漢後被潼關取代)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居四關之內,故稱關中。不過這是戰國之後的稱謂,因為居四關之首的幽谷關是秦國設置的。關中地區實際是指以長安為中心的渭河平原。
渭河橫貫關中,東流潼關而入黃河,是我們母親河的重要支流,滋潤了八百里沃土。滑水與涇、 、灞、灃、 、 、澇八水環繞長安滋潤了一方膏腴之地。而關中之南的秦嶺又是我國南北氣候地域的分界,嶺南氣候溫和,雨水豐沛,嶺北四季分明。為秦嶺中的一段,名曰華山是五嶽之一,險峻雄奇名貫天下。這樣一片憑山靠水的沃野,自然是古代先民生息的好地方,是中世紀王朝建都據守的寶地,關中文明成為黃河流域的第一個文明高峰就是歷史的必然。
其實,早在約80萬年以前,這里就有藍田人,生息勞作,他們粗糙的石器和木棒做為文化遺存,述說著這塊土地上人類進化的歷史;7000年前,黃河岸邊也活躍著一支母系氏族公社的先民,這就是「半坡人」,他們那規模宏大,布局有序的村落遺址和生活生產勞作的遺存,都證明了他們的智慧與靈巧,他們的文明程度令後人瞠目。而5000年前的黃帝、炎帝與蚩尤的傳說,更讓我們仰視這些英雄的先輩,奉上永恆的虔敬。
黃帝姓姬,號軒轅氏或有熊氏,起於陝西北部,後在關中一帶活動,最後達於今河北涿州。炎帝發祥於關中,後達於山東。而山東地區有東夷部落,其首領之一便是蚩尤。涿鹿之戰,蚩尤戰死,炎黃部落聯盟統一了中原。後來,傳說天降黃龍傳天帝御旨,要已經118歲的黃帝歸天,於是黃帝騎上龍背飛升。行到故鄉一帶,黃帝要向父老鄉親告別,百姓圍住黃帝,哀求他不要走,奈何天命難違,黃帝又重登龍背飛天而去,百姓只拽下了黃帝的衣襟,抖落了他的冠,於是起衣冠冢於黃帝飛天之地橋山,而稱黃帝陵。橋山位於黃陵縣北,距縣城約1公里,令人稱奇的是四周黃土山嶺都是童山,光禿禿的,惟有橋山古樹參天,柏木森森,令人不免神飛遐想,或許真有黃帝,他的生命力真個永葆青春,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祭黃帝陵,有文字記載的信史出於《史記》。漢武帝北巡朔方凱旋長安時曾於橋山祭黃帝之陵,距今已有兩千年了。今天,祭黃帝陵是華夏子孫,地無分南北,人無論何族共同維系同胞之情的象徵性儀式,其庄嚴與神聖的內涵早已越過時空。
關中文明的初始當是周部落的興起。周族是黃帝的後裔,姬姓,起於岐山周原。大約在公元前1136年,周文王姬昌消滅了商的屬國崇國,由此東進,在灃河西岸建立了豐京。這是關中地區的第一個部城。後來,周武王姬發繼承文王未償之宿願,准備大舉滅商。為了能容納四方盟友,又在灃水東岸建立了鎬京與豐京隔岸相望,這是中國第一座雙子城;豐鎬。武王由此出發,在姜尚(姜子牙)等人協助下,攻陷朝歌滅掉商朝,建立了強大的西周。
豐鎬存在了約3000年,大約毀於犬戎的入侵。周武王為求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產生在此時。周平王為逃犬戎而遷都洛陽,名曰東周,周朝已名存實亡,中國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這時關中地區興起的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勵精圖治,國力大增,逐步吞並齊楚燕韓趙魏六國而統一中原。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奴制國家,自稱始皇帝。他建都咸陽, 使關中文明步入了一個輝煌期。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一個雄傑,他生於公元前259年,13歲踐登王位,22歲親理朝政,38歲成為中國歷史上千古一帝。他開創了兩千多年的中世紀封建王朝法統,直至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才推翻帝制,創立共和。他平息朝廷內部叛亂,執掌軍國大權,兵掃六合,威加海內,遠交近攻,統一中原;又統一法律,統一貨幣,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修長城,築馳道、開溝洫,拓疆土,建立中央集權政府,設立三公九卿,而於地方建立郡縣制,這種格局的遺留今天依稀存在。他鞏固民族團結建立中華民族統一國家的功勛是輝煌而卓著的,他的殘暴與專橫也罄竹難書。但是,作為一代英傑,他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是不能抹殺的。秦都咸陽,又稱渭城,唐人王維的詩句:「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將它的美名傳揚至今。秦代,咸陽城裡大修宮殿,原有的咸陽宮(荊軻刺秦王的悲壯故事就發生在此)已不能令秦王滿意,為了顯示兵掃六合的偉業,每消滅一個諸侯國,便仿建該國風格的宮殿。因此有了六國宮殿,六國既滅,始皇又在渭河之南修建信宮,擴大上林苑,更修建了名垂史冊的阿房宮,豪華壯麗。又遷六國貴族及富豪12萬戶入咸陽,使咸陽人口驟增至百萬人之多,於是秦人之名遠達四海,今天還有外國語言以「秦人」稱謂中國人,以秦作為中國的代稱。
可惜,秦朝暴政,二世而亡,項羽的軍隊攻進咸陽,一把火燒毀了秦都,大火三月才止,壯麗的阿房宮就成了一片歷史的舊夢,永遠無法再現於世上。修建了二十九年的始皇陵也遭焚燒,至今成了難以解開的謎底。不過1974年和1976年發掘的秦始皇兵馬俑坑還是震撼了世界,被稱作世界第八奇跡。兩千多年前掩埋的那威武雄壯的戰陣,不但是研究秦代強大的軍隊和發達的軍事科學的實物,而且每一座陶俑,戰車,戰馬都是極有價值的藝術品,從那些無言而又英武豪邁的兵俑身上,我們看到了秦代那粗獷雄健的風氣,體會到秦始皇那千古一帝的霸氣,越過數千年風雨,這雄渾的陽剛之氣正應當是我們邁進新時代的民族氣魄。
秦都咸陽在大火中崩坍,取得政權的劉邦聽從謀士的意見,選擇了被山帶河、土地肥沃、易守難攻、物產豐富的關中做都城,修建未央宮。於公元前200年,未央宮初成之時,遷都長安。長安先有王宮後建城牆。因為漢初實行「與民休息」的撫恤政策,所以長安城牆修了五年(前194-前190年)才算完工。城牆既成,城市建築也有了格局,以王宮為中心,建立市場、作坊和居住區,雖有東西兩市作為商業活動的場所,但基本上是王都,政治、軍事的中心。
漢代「獨尊儒術,置罷百家」。提出這主張的董仲舒更提出「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於是長安城裡建起最高學府,太學,設置五經博士,教授儒家經典。
董仲舒所獨尊的儒術,是經過他改造的「新儒學」,他一面推崇孔子的「尊王」主張,提出諸侯不得擅權,一切服從朝廷,而皇帝又是天意的體現,他把君權,神權(天)、父權、夫權串在一起,提出「天人感應」說。天意授予皇帝,皇帝體現天意,神聖不可侵犯。他提出「三綱五常」實際上是一切服從皇帝。他宣揚「人性論」主張對百姓不僅要「正法度」,還要行「德教」,使人人德行高尚,心悅誠服地恭順天子。他的這些主張,自然符合漢武帝的需要。漢初,本來實行黃老之術,無為而治與民休息。但要進行開拓性的統治,穩固中央集權,顯然要有另一種政治哲學。董仲舒的新儒學正是這種政治需求的產物。毫無疑問,董仲舒的學說對漢朝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他對孔子學說的改造特別是「三綱五常」說的確立也給孔子學說蒙上了灰塵。太學的設立無疑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漢代也建圖書館,重史學,文化的發展與農業的進步使得漢代有一種浩大宏闊的風度。
漢代同周邊的民族爭戰不已。與匈奴的戰爭持續了多年,著名的將軍霍去病,24歲暴病身亡,漢武帝異常悲痛,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他的墓,後來成為漢武帝茂陵的陪葬墓之一。他墓前的石刻碑像,特別是馬踏匈奴雕像是漢代美學渾朴風格的代表,永遠值得人們參觀。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倒行逆施,激起四方的反抗。劉秀中興,建都洛陽,史稱東漢。長安失去都城的地位。東漢末年,漢獻帝又遷都長安。統治階級內亂不止,長安城遭到空前浩劫。
南北朝時代,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都曾在長安建都。但這些如過眼煙雲般的小王朝並沒給長安帶來興盛,長安的文明經隋代的再造,步入了再次復興的階段。一直到唐朝建都長安,長安才真正進入了它歷史最輝煌的階段。
唐代的長安依隋朝的格局為藍本,建起規模宏大的城市,其郭城面積達84平方公里,幾乎是今天西安城的七倍。
唐朝是封建王朝的鼎盛期,軍事強大,經濟發達,交通四海,連接八方,文化、藝術、工藝無不繁榮,中外文化的融合為世界之冠。僅以宗教而言,東漢時開始傳入中國的天主教、伊斯蘭教、佛教都在大唐立腳。尤其佛教,經隋代六世祖慧能的改造已經徹底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之一。寺廟遍長安、佛塔接白雲,武則天對佛教更情有獨鍾,一生與寺廟結下不解之緣。
1984年4月,因重修法門寺寶塔,而發現法門寺地宮。被掩埋了1100多年的大唐的輝煌重現在人們眼前。地宮里藏的真身佛骨舍利和奇珍異寶讓人們思考許多問題。不僅弄清了佛學東漸的歷史,確定了法門寺佛教密宗中心道場的地位,而且證實了佛學上許多理論於實踐上的問題。此外,許多具體的學科如紡織、瓷器、金、玉工藝、玻璃、茶道等等,在大唐的發展水平都有了可以供研究的實物。同時,也是中唐向晚唐過渡階段歷史最實在的寫照。我們今人很難想像的唐代的輝煌都在地宮里一一展現。無疑使一門新的學科「法門學」的誕生成為現實。
唐文化的光芒因這一活標本的問世而震驚世人。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唐代的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文化交流的中心。
自漢以來開辟的絲綢之路,沿著黃河,經過戈壁,一路駝鈴叮當,在大唐的上空響個不停。
黃河入海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沖積平原,黃河三角洲的名字正愈益響亮。這是一個年年增長土地的地方,黃河平均每年為東營市增加23.6平方公里的肥沃的處女地,海岸線每年平均向外延伸0.15公里。一個有豐富石油資源和現代農業的海口城市,共和國最年輕的新城市東營市正以美麗、繁榮的面貌在黃河三角洲上興起,到東營一游,你會對新的生活充滿無限的信心。
縱觀黃河150萬年和5464公里的時空流動,我們得出如下的結論:
第一、從黃河上游的藍田人--我國最早的直立人,到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存,證明黃河全流域是中華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同其它地域文化,互相影響互相融匯形成統一的中華文明的故鄉。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
第二、從炎黃,蚩尤的傳說到二里頭文化所發掘出的夏文明;從夏商周以至北宋,歷代大小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時間長達3000年以上,說明黃河流域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中華民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第三、黃河乃黃金之河。全流域水土資源豐富,光照充足,雨熱同期(雨季正值植物的生長期),是農業的生產基地,同時又兼漁獵之便,具有多種生態因子,不是只有灌溉農業一種手段。因此中華文明雖歷經風雨卻始終在大河上下生生不息;
第四、黃河兼有水利之便。河水通大海,河岸也是陸上較為便利的通道。同時黃河自古至今都是聯系地域文化的走道,也是通向外部世界的通途。那種認為「黃色文明」,封閉保守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第五、黃河雖歷七次大的改道,黃水泛濫,禍及百姓,但也年年造田,禍福相當,至今經東營入海,或是黃河最佳的選擇,已歷百餘年而無大災。在同黃河泛濫的搏鬥中,我們積累了經驗、教訓,靈魂也受到鑄造。黃河的氣勢正是我們民族的精神,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第六、黃河全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4000餘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水利資源2800萬千瓦,居全國七大河流的第二位。煤炭儲量僅山西、內蒙古就佔全國的60%以上,石油儲量佔全國25.6%,有色金屬產量佔全國的25%左右,這是我們新時代建設事業的物質基礎。
黃河由西向東,流入大海,將中華文明的優秀結晶傳向世界。外部世界和人類的優秀文明結晶,也被我們偉大的胸懷所接受融合,黃河三角洲正是現代經濟由沿海向西推進的過渡帶。
黃河在未來的建設事業和新文明的締造中起著不可替代的紐帶作用。
6. 河南洛陽「漏明崖」,洞穿南北刀削斧鑿,還有唐詩飄過
層石遠接天,絕頂上棲煙。石明如掛鏡,苔分似列錢。四句唐詩概述了洛陽「漏明崖」的險峻奇觀。據史料記載:漏明崖號稱北方「天坑」,又稱「漏明岩」、或「漏明」、「陽岩」,俗稱「龍角岩」,古稱石門。
到過這里的朋友,一定不陌生這首歌謠:「漏明窟窿、響鏜鑼;倒栽和尚,拴馬撅。」它詮釋著這里的四處自然景觀。說了半天,洛陽「漏明崖」到底在哪裡呢?不賣「關址」 了,書歸正傳,我帶你前去看探。
從洛陽西行70公里,就到了新安縣北冶鎮關址村這處北方罕見的喀斯特地貌「漏明崖」
放眼遠眺,峰巒突兀,險峻挺拔,斷崖峭壁,溝壑交縱。 近觀令人叫絕,柏在崖縫生,廟掛雲霧中。
洛陽新安「漏明崖」不同於別的景觀,漏明崖深陷在一個「天坑」里,站在山巔西邊俯瞰,東面山坡延伸進谷壑中的一道岩壁。岩壁薄處厚僅數米,兩側刀削斧斫,恰是一道石屏。崖壁半腰有不規則洞孔,洞穿南北,崖下南望,透出一片天光,光芒萬丈,故稱「漏明」。
拾級前行,面前出現洛陽較罕見的喀斯特溶洞,稱賓王洞。洞後面有一座懸空的寺廟,名為奶奶廟。
順谷而下, 約五公里的幽深險峻大峽谷,分布著測洞探石發出的奇妙敲鑼聲,人稱「響鏜鑼」,憑空而立的拴馬樁,九龍卧水的暖灘雲山,傳奇的倒栽和尚。
回看賓王洞,相傳,睿宗文明公元684年,徐敬業舉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曾為其僚屬,軍中書檄,皆出其之手。後徐敬業兵敗被殺,武則天下令活捉駱賓王。駱賓王已不知下落。輾轉多地,後隱居在漏明崖。
這位被追逐的唐初詩人,在此留下多首漏明崖的唐詩。諸如《漏明吟》「澠邑漏明呈奇景,懸崖萬仞石棱曾;唇山白霧共旋繞,河水波綠縈帶風。」
《過石門》「層石遠接天,絕頂上棲煙。松低輕蓋偃,藤細若鉤懸。石明如掛鏡,苔分似列錢。暫策為龍仗,何處得神仙。」
對於今天的話題,大家對漏明地域文化想說些什麼?歡迎大家一起在下面留言、交流!
7. 河洛的地域文化
河洛文化以洛陽盆地為中心,西至潼關、華陰,東至滎陽、開封,南至汝穎,北跨黃河至晉南、濟 源一帶。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國古代河洛地區的文化。河洛地區指的黃河中游潼關至鄭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圍地區,包括潁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緯34°至35°、東經110°至114°之間的地區,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區。河洛地區南為外方山、伏牛山山脈,北為黃河,西為秦嶺與關中平原,東為豫東大平原,北通幽燕,南達江淮,在古代雄踞於中原,為「天下之中」(《史記·周本記》),即所謂「中國」(西周何尊銘文),是古代中國東西南北的交通中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河洛文化具有極強的發散力,河洛文化輻射到周邊的地域,並派生出諸多文化體系,如客家文化等,所以河洛文化也源遠流長。我們的國家才有今天的發達。
8. 武則天為什麼改洛陽為神都
四、結論
從以上的表述中,武則天之所以改洛陽為神都,是因為其本人對於洛陽有著超乎尋常的情感以及為了維持其即位以後王朝的穩定及皇權的合理性所作的准備和努力。
而河洛文化對華夏文明產生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河洛文化圈中不止有河圖洛書,除了現代挖掘出來的歷朝歷代的遺跡之外,三皇五帝、儒家、道家、佛學、理學和玄學最初都是發源於此。
河洛地區擁有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創造融合了現在的華夏文明。
9. 聞道識天下:中國地域文化有哪些
1、吳越文化
產生於吳越地區的一種地域文化,其形成、發展與吳越地區融入中國文化發展的主序列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在吳文化的早期發展過程中,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兩種文化所走的是不同的發展道路,而到越滅吳之後,吳越文化才逐步融為一體,成就了吳越文化。太湖地區屬於越文化的范圍,寧鎮地區是吳文化的中心。吳、越文化自產生就已經開始互相滲透,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與精神特質,具體表現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聰慧機敏、靈動睿智;經世致用、務實求真;敢為人先、超越自我。
2、三秦文化
產生於三秦大地的一種地域文化。「三秦」之稱始於秦漢之際,雍王、塞王、翟王三分原秦國疆土,號曰三秦,後衍變為陝西的代稱。三秦文化的地域范圍,包括今陝西的中部和北部、甘肅的東部以及寧夏的南部。關中地區作為三秦文化的主要載體,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核心地位,其文化影響時代長久。三秦文化,從時間上來看,應當包括歷史時期不同發展階段的各種文化;從地域上來看,應當是產生在三秦大地的地域文化;從內容上來分析,應當是三秦地區各種文化現象的綜合體現。三秦文化的特點:以人為主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納異進取的開放精神;求真尚禮的厚朴風氣,酷愛傳統文化的懷古趨向。
3、燕趙文化
產生於燕趙地區農耕文化,並在相當長歷史時期發揮作用的一種地域文化,其形成的特點具有歷史的長久性、影響深遠並對周邊地域產生了廣泛影響。其文化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華北地區的農耕文化;其次,因特殊的地理環境,燕趙地區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環境,其交通形勢也非常優越;其三,華北平原特殊的地理環境也形成了燕趙文化中的戰爭文化。燕趙文化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這里的民風民俗獨具特色,也形成了燕趙文化的特點:慷慨悲歌與好氣任俠;民俗古樸厚重,更近於古。
4、三晉文化
產生於三晉地區的地域文化,是三晉地區在歷史上所存在的一切社會現象,是三晉地區社會化的過程和結果。三晉文化的地域范圍,東至太行山,西至黃河,南黃河或者汾水為界,北邊與草原文化接壤。了解三晉文化的本質和它的發展是有意義的,對解決今天的現實問題也會從中找到可能性。儒家推崇三晉根祖文化,形成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內涵,三晉文化在傳承儒家文化的精髓中,樹立了具有山西特色的三晉文化。三晉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地域文化,它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民族融合性、兼容並包性、地域差異性和黜華尚實性,可以概括為開放、包容、務實、求新。
5、嶺南文化
是南方地區文化的代表,它與黃河流域的諸文化是迥然相異的文化發展模式。其地域范圍為五嶺以南的廣東。在嶺南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受中原文化影響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內涵。在嶺南文化的諸多特點中,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嶺南文化與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原文化屬於同一文化總體系。嶺南文化由本根文化與百越族文化融合,進而與文化融合,與西方文化交流而發展起來。嶺南文化以遠儒性和非正統性區別於其他的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總體系中的邊緣性文化。嶺南文化以農業文化和海洋文化為源頭,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和融匯中原文化、海外文化,逐漸形成自身獨有的特點。嶺南文化的特點:內涵豐富;個性鮮明;生命力頑強,適應性廣泛。
6、齊魯文化
產生於齊魯地區的一種地域文化,該文化從產生之日起,就以其文化的強大影響力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齊魯文化雖然是產生於齊、魯兩個不同的地域,但因為兩地近鄰,所以學術界往往將齊、魯文化並稱。而且兩種地域文化的產生與發展,在早期的道路並不相同,兩種古老文化存在差異,相對來說,齊文化尚功利,魯文化重倫理;齊文化講求革新,魯文化尊重傳統。到了秦漢以後,隨著大一統中央集權的建立,在封建統一的政治體制下,齊、魯文化才逐漸融合,成為中國統一的中國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
7、荊楚文化
產生於荊楚地區的一種地域文化,是黃河流域的農業文化與長江流域的原始文化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地域文化。荊楚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其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就表明了這一地域文化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特色。因為其在長江流域形成,所以較多的融入了當地社會的文化內涵,它與黃河流域的農耕文化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是黃河流域的農耕文化在長江流域的衍生,屬於亞文化的范疇。荊楚文化是以湖北地區為主體,包含周邊省份所形成的一種地域文化。荊楚文化的基本特徵為:民族精神層面的特徵是積極進取、開放融合、革新鼎故和至死不屈;民族心理層面的特徵是崇火尚鳳、親鬼好巫、天人合一、力求浪漫;物質方面主要表現為漆器、木器及青銅器,絲織、刺綉及工藝品,郢都、宮殿及台榭建築,帛畫、壁畫及屈騷庄文,編鍾、琴弦及輕歌曼舞,祭祀膜拜等民俗。荊楚文化具有獨特的精神特質,表現在:篳路藍縷即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追新逐奇即銳意進取、不斷開拓的創新精神;兼收並蓄即融匯南北、海納百川的開放精神;崇武愛國即崇尚武裝、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8、巴蜀文化
產生於巴蜀地區的一種地域文化,是巴文化和蜀文化的合稱,巴文化和蜀文化是兩種非常古老的文化,其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狹義的巴蜀文化是指秦統一巴蜀之前的文化,廣義的巴蜀文化是指整個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的文化。巴蜀文化在早期的發展過程中受地理環境的制約,形成了相對獨立發展的歷史格局。早期的巴蜀文化曾經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不為人所知,有賴考古發掘復原早期文化的概貌,使我們在今天能夠根據相關資料確立巴蜀文化的歷史地位。
9、河套文化
產生於河套地區的一種地域文化,其形成、發展與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是中原文化與北方草原文化相互融合而產生的一種新文化。其地域范圍以今天的河套地區為中心,向西可以抵達銀川一帶,向東與山西省接壤,南跨黃河包括今鄂爾多斯,北依陰山山脈。河套文化包括河套地區所產生的一切社會人文現象。河套文化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具體表現在:以農牧業為主的區域經濟特色;共同構建起胡漢交融的文化體系;文化發展具有多層次性,具有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雙重特點。
10、八閩文化
產生於福建地區的一種地域文化,是福建地區所存在的一切社會現象,是福建地區社會化的過程和結果。它的形成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古越文明的遺風;中原文化的傳入;宗教文化的傳播;海外文化的沖擊;台灣文化的交融;領域文化的滲透。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構成閩文化的成分復雜以及中原文化延伸到福建受閩文化影響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八閩文化呈現出多元性的特點,具體表現為:各種區域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差異鮮明;各地方言、民俗極為復雜;各種藝術難以交融,始終保持其鮮明地方色彩。八閩文化的另一個突出特點為延伸性,具體表現為:向海外延伸;向台灣延伸;向省外延伸。此外,八閩文化具有大陸性和海洋性兼有的雙重性的特徵。
11、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指產生在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是中華民族主流文化。河洛文化以洛陽盆地為中心,西至潼關、華陰,東至滎陽、開封,南至汝穎,北跨黃河至晉南、濟源一帶。河洛地區所存在的一切現象,是河洛地區社會化的過程及其結果,它的特點為:具有先導性、正統性、兼容性、奇異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十三朝古都的歷史條件,使河洛文化在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長期處於核心地位。
12、西域文化
產生於西域地區的一種區域文化,其地域范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上是指凡是通過狹義的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等廣大地區。西域文化是一種東西方文化匯聚、綠洲農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與屯墾文化並存、多種宗教文化輝映的多源發生、多元並存、多維發展的復合型地域文化~
10. 河南各地特色介紹
河南位於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稱河南。因古為「豫州」,簡稱「豫」,又因古時豫州位於九州中心,因此又有「中州」、「中原」之稱。
河南地處中國中東部,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處於我國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黃河以北有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黃河以南有秦嶺東延部分的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綿亘。東西聯系的通道是黃河谷地,可以上溯關中,直達大西北和西亞地區,著名的絲綢之路向東延伸正是經過黃河谷地,現代重要的交通動脈第二條歐亞大陸橋(隴海線、蘭新線)也是經過這個通道。南北之間的通道也是在山地與平原交界的地帶開辟的,如古代著名的南襄通道,現代的京廣線、京深高速公路等。從政區和交通地位來看,河南處於居中的位置。以河南為中心,北至黑龍江畔,南到珠江流域,西至天山腳下,東抵東海之濱,大都跨越兩至三個省區。若以省會鄭州為中心,北距京津塘,南下武漢三鎮,西至關中平原,東至滬、寧、杭,其直線距離大都在600——800公里之間。河南承東啟西、通南達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全國經濟社會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從歷史上看,河南是各族人民南來北往、西去東來的必經之地,是各族人民頻繁活動和密切交往的場所,因此,古人稱:「得中原者得天下」、「當取天下之是,河南在所必爭」。今天,河南境內三縱四橫的鐵路網、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和不斷發展的航空運輸,進一步強化了其交通樞紐的地位,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陸續興建,河南仍然是全國經濟社會活動的中心之一。
河南省域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17位,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74%,平原盆地、山區丘陵面積分別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5.7%和44.3%。全省總人口9667萬,是中國第一人口大省。全省有漢、回、蒙古、壯、苗、藏、維吾爾、彝、朝鮮、土家、白等51個民族,以漢族為主,是全國少數民族比較多的省份之一。轄17個省轄市、1個省直管市,21個縣級市、89個縣、48個市轄區,2123個鄉鎮。
全省地形呈西高東低之勢。省境之西聳立著太行山和豫西山脈。豫西山脈是秦嶺的東延部分,秦嶺進入豫西向東呈扇狀展布。伏牛山是豫西山地的主體,山勢雄偉高聳,海拔1000—2000米,被譽為全省的屋瓴。桐柏山脈、大別山脈拱衛於省境之南,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下,為淮河、長江的分水嶺。太行山脈與豫西山脈之間的黃河兩岸分布有黃土丘陵區。豫中屹立著巍峨峻峭的中嶽嵩山。省境東部為遼闊的黃淮平原。
河南橫跨黃河、淮河、海河、長江四大水系,境內1500多條河流縱橫交織,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黃河橫貫中部,境內幹流711公里,流域面積3.62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面積的1/5。省境中南部的淮河,支流眾多,水量豐沛,幹流長340公里,流域面積8.83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面積的1/2。北部的衛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漢水。全省水資源總量413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
河南平原廣袤,地理氣候條件適中,是全國重要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全省有耕地資源8110.3千公頃(實有耕地面積7262.8千公頃,合1.089億畝),佔全國的6.24%,僅次於黑龍江、四川和內蒙古,居全國第4位。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溫為15.5℃~9.5℃,年均降雨量1380.6~526.0毫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無霜期265—332天,適宜於多種農作物生長,是全國小麥、玉米、棉花、油料、煙葉等農產品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糧食產量大體佔全國的1/10,油料產量佔全國的1/7,牛肉產量佔全國的1/7,棉花產量佔全國的1/6,小麥、玉米、煙葉、豆類、芝麻等農產品和肉類、禽蛋、奶類等畜產品產量也都居全國前列。河南還有很多名優特產品,如原陽大米、開封西瓜、杞縣及中牟大蒜、永城辣椒、淮陽黃花菜、信陽毛尖和板栗、西峽獼猴桃、靈寶蘋果、寧陵酥梨、內鄉山茱萸、洛陽牡丹、鄢陵花卉、焦作四大懷葯等,都已成為國內知名品牌。
河南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全省已發現礦產資源157種,探明儲量的81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鉬礦、藍晶石、鑄型用砂岩、天然鹼、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藍晶鑄岩等8種,居前5位的有26種,居前10位的有48種。優勢礦產可歸納為煤、石油、天然氣「三大能源礦產」,鉬、金、鋁、銀「四大金屬礦產」,天然鹼、鹽、耐火粘土、藍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等「七大非金屬礦產」。依託豐富的資源,河南發展起了以輕紡、食品、冶金、建材、機械、電子、石油、化工為主體,門類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全省有大、中型工業企業1200多家。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河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十萬年以前,南召雲陽鎮發現的猿人臼齒化石,年代大致與北京猿人相當。自遠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中原大地上,創造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令世人贊嘆的史前文化。相傳伏羲女媧就是在中原一帶奠定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礎,至今淮陽仍保存著規模龐大的太昊陵。被稱為「中華第一大帝」的軒轅黃帝,據說就誕生在今天鄭州的新鄭市,並在這里建立都城。從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建都於河南偃師,至清王朝覆滅的4000餘年歷史中,河南處於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域長達3000年,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曾幾度達到鼎盛,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此。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就有3個,即:殷商古都安陽、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風流人物燦若群星,如古代哲學家和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程頤、程灝,政治家和軍事家李斯、劉秀、岳飛,科學家和醫學家張衡、張仲景,文學家和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吳道子,以及近現代的李季、馮友蘭、姚雪垠、李准等。河南還是少林武術和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堪稱中國功夫的故鄉。
悠久的歷史給河南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成為河南旅遊業發展得天獨厚的優勢。河南的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國第二位,館藏文物佔全國的八分之一,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4處。安陽殷墟被國家文物部門列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 200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原第一古剎——洛陽白馬寺,開封古樸巍峨、雄偉壯觀的龍亭,造型古樸、宋代風韻的宋都故街,樓閣宏偉、庄嚴絢麗的大相國寺,還有嵩山少林寺,嵩陽書院,登封觀星台、中嶽廟,湯陰岳飛廟,漢三闕、開封鐵塔、包公祠,南陽武侯祠,三門峽函谷關,淮陽太昊陵等一大批名勝古跡。為了使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有效的保護,國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資建設了造型新穎、氣勢恢宏、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河南博物院。目前該院館藏文物達1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4萬多件,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器、金簡等珍貴文物最具特色。
除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外,河南還有很多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奇峰聳峙、峻峭巍峨的太行山,重岩迭嶂、氣勢磅礴的伏牛山,崗巒起伏、溪流蜿蜒的桐柏山,樹木繁茂、鬱郁蔥蔥的大別山組成河南的四大山系,其間不乏許多名山奇觀,如氣魄宏偉、古跡棋布的中嶽嵩山,怪石嶙峋、風景幽奇的雞公山,汕奇澗幽、景色秀麗的雲台山,異峰突起、巍峨挺拔的石人山,都具有獨特的魅力。河南河流如網,水庫棋布,構成了絢麗多彩的游覽勝地。遠眺源遠流長、奔騰不息的黃河,長天無垠、天水一色,給人以「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遠上白雲間」之感。山水樓台交相輝映的百泉湖,煙波浩渺、富有南國旖旎風光的南灣湖,吐珠噴玉、各具特色的珍珠泉、噴玉泉,千姿百態、神奇曼妙的自然溶洞,都獨具特色、情趣各異。目前全省共有風景名勝區31個,總面積達0.17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嶽嵩山、龍門山、雞公山、雲台山和王屋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個,地方級自然保護區22個;森林公園55處。
改革開放以來,河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一系列方針政策,艱苦奮斗,奮發進取,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2003年我省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025.93億元,居中西部18個省市區前列。1998年—2003年年均增長9.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2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2003年全省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251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地方財政總收入達到582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達到337.7億元,比1997年增長75.3%。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一、二、三產從1997年的24.7∶47.1∶28.2逐步調整為2003年的17.6:50.5:31.9,傳統農業大省向工業大省邁進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顯著提高。2003年全省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2235.68元,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26.12元,分別比1997年增長68%和29%,年均分別增長9%和4.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4919.09億元,比1997年增長1.2倍。居民消費水平明顯提升,居民食品消費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城鎮由45%下降到33%、農村由55%下降到48%。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食常年產量穩定在4000萬噸以上。棉花、油料、水果、煙葉、肉類等主要農畜產品產量多年來穩居全國前三位。河南不僅用佔全國1.74%的土地養活了佔全國7.5%的人口,而且還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全省以建設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加工基地和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目前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達到2305萬畝,佔小麥播種總面積的32%,初步形成了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的格局。蔬菜、瓜類、葯材、花卉等經濟作物和特色農作物種植面積穩步擴大。畜牧業快速發展,主要畜牧業生產指標居全國前列,其中牧業產值、增加值等7項指標居全國首位。著力對40家小麥加工龍頭企業和一批畜產品加工骨幹企業進行了重點扶持,促進了農副產品深加工迅速發展,拉長了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鏈條,提高了附加值。2003年全省小麥加工轉化能力達到1800萬噸左右,肉類精深加工能力超過230多萬噸,均居全國前列。培育了蓮花味精、金象麥業、南陽天冠、漯河雙匯、華英肉鴨、鄭州花花牛、思念、三全等一批知名品牌。其中,漯河雙匯集團產品種類已達600多種,市場佔有率達到50%左右,成為全國最大的肉製品加工基地;華英集團肉鴨加工系列產品達200多種,成為亞洲最大的肉鴨加工企業;鄭州花花牛日加工鮮奶能力達到500噸左右,躋身全國乳品加工企業10強。目前全省擁有火腿腸、味精、速凍食品、方便麵等30多類優勢產品,其市場佔有份額分別為70%、44%、46%和25%。
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工業在全省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河南以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依託,建立了以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煤炭、電力為主體,門類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全省現有上市公司30家。通過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培育了一批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和企業集團,中國第一拖拉機工程機械公司是中國最大農機製造企業,平頂山神馬簾子布集團是中國最大簾子布生產企業,周口蓮花味精公司產量居亞洲第一位,安陽彩色顯像管玻殼有限公司產量居全國第一位、世界第三位,長城鋁業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氧化鋁生產企業之一。一批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大型拖拉機銷售量佔全國市場銷售量的40%,簾子布佔35%,彩色玻殼佔70%。機制紙及紙板產量居全國第1位,卷煙、化肥、原煤、平板玻璃在全國居第2位,大中型拖拉機居第3位,紗、水泥居第4位,發電量、原油、天然氣、通訊電纜、輪胎、化學纖維、家用電冰箱、飲料酒等產品產量在全國均居前10位。我省是華中電網重要的火電基地之一,全省發電裝機總容量達2007萬千瓦,居全國第6位。隨著工業生產的逐步加快,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按照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有選擇地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思路,近年來,先後實施了對增強工業發展後勁起重大作用的164個標志性工業結構調整項目,新增糧食加工能力1000多萬噸、氧化鋁生產能力100多萬噸、電解鋁能力140萬噸、鋁加工能力30多萬噸,加快了優勢工業品基地建設和優勢資源的深度開發,進一步拉長了產品鏈條,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小麥、畜產品和鋁工業三大產業鏈,提升了傳統產業、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競爭能力。一批知名品牌和骨幹企業相繼成長壯大,「安彩」玻殼、「雙匯」火腿腸、「邦傑」 火腿腸、「蓮花」味精、「新飛」冰箱和冰櫃、「金星」啤酒等相繼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以華中制葯、竹林眾生、羚銳制葯為代表的一批生物制葯企業和以彩色大屏幕為標志的電子電器產品發展勢頭強勁。2003年全省工業增加值達到3034.14億元,居全國第6位。
交通、通訊快速發展,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河南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中國兩大鐵路干線京廣和隴海鐵路、兩大高速公路干線京珠和連霍公路都交匯於此。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鐵路、公路為骨幹,民航、水路運輸為輔助的交通體系。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419公里,居全國第9位,十字型高速公路骨架已初步形成。預計「十五」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可達到2500公里。作為全省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河南省目前已形成了「三縱四橫」的鐵路網,成為全國重要的客貨運輸中心,2002年鐵路營運里程達到6632.1公里,其中地方鐵路1372公里,居全國首位。鄭州北站是亞洲最大的編組站,鄭州東站是全國最大的零擔中轉站,鄭州站是全國最大的客運站之一。航空運輸,目前省內已建成三個民用機場,分別為鄭州機場、洛陽機場、南陽機場,共開辟32條國內航線和不定期國際旅遊包機,通航國內56個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區,每周航班560個,年吞吐量150萬人次。
作為全國重要的通信樞紐之一,全省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364.6萬戶,居全國第5位;城市電話用戶759.9萬戶,居全國第4位;農村電話用戶604.7萬戶,居全國第5位;移動交換機用戶1072.6萬戶,居全國第11位;通訊長途傳輸實現了自動化,長途線路實現了數字化,城鄉電話交換機全部實現了程式控制化和傳輸數據化,全面啟動了用戶接入網工程,光纖、無線、寬頻等技術得到了推廣和應用。全省互聯網用戶達到194.9萬戶,居全國第10位;基本建成覆蓋全省城鄉、連通世界的通信網路。網路技術基本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網路能力及業務種類基本能夠滿足現階段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對外開放水平逐步提高,東引西進取得新成效。積極應對加入世貿組織新形勢,認真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2003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7.16億美元,其中出口29.8億美元,雙雙刷新歷史最高記錄。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得到調整,食用小麥出口填補了國內空白,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正在成為新的出口增長點。建立了鄭州鐵路東站、鄭州機場兩個國家一類口岸。貿易夥伴已遍及五大洲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利用外資領域不斷擴大,質量進一步提高,日立、東芝、菲利浦、普爾斯馬特、里昂水務、德國MAN(曼公司)等24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相繼落戶中原。一批企業已經開始採用戰略協作、貼牌生產等手段,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50多家河南企業走出國門,在境外設立了分支機構或投資辦廠。大力實施「東引西進」戰略,豫粵、豫滬經貿合作逐步深入,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不斷加強。面向西部地區,成功舉辦了河南產品蘭州展銷會、烏魯木齊貿易洽談會、廣西投資洽談會等一系列經貿展銷活動,擴大了河南產品西部市場的佔有率。一些優勢企業開始在西部地區實施企業購並或設點辦廠。
科技、教育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積極實施「科教興豫」戰略,科研能力不斷提高,全省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40餘萬,各類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300多個。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增強,科技成果推廣率達到35%以上,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3%。教育事業得到優先發展。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接近100%,普通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以上,「普九」人口覆蓋率93%以上,基礎教育水平穩居全國前列。普通高中規模發展迅速。高等教育規模成倍擴大,鄭州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普通高校由1997年的50所增加到66所,在校生規模由1997年的13.6萬人增加到55.7萬人,增長3.1倍。普通高校錄取率連續兩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民辦教育發展迅速,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已達4400多所,居全國第5位,在校生達70萬人。實施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廣播、電視人口有效覆蓋率均達94%以上。文化、體育、衛生、新聞出版等社會事業更加繁榮。全省人口自然增長率連續11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成效顯著,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使用效率明顯提高。
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繪制了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9600萬河南人民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帶領下,邁上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
按照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河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是: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堅持「一高一低」,確保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以上,達到3000美元,基本實現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努力實現中原崛起。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治更加完備,人口素質明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途徑,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大力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努力完成基本實現工業化這一歷史性任務。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是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途徑,也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由之路。要堅持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推進農業現代化為基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在發展布局上,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帶動周邊地區特別是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全省形成各展所長、優勢互補、競相發展的格局。以鄭州為中心,包括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在內的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要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建成全省對外開放、東引西進的主要平台和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區域性商貿金融城市和科教文化中心,中西部綜合競爭力較強的開放性經濟區,努力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非農勞動力占勞動力總數的比重達到80%左右,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60%左右,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省的60%以上。豫北地區的安陽、鶴壁、濮陽,要充分發揮工農業基礎較好,油氣、煤炭資源比較豐富的優勢,逐步建成我省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鋼鐵基地、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基地。豫西地區的三門峽,要充分發揮礦產、林果等資源豐富的優勢,搞好精深加工,建成全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黃金生產加工基地、鋁工業基地和林果業生產加工基地。豫西南地區的南陽,要形成中葯生產基地、紡織基地、以非金屬礦產開發利用和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產業帶。黃淮地區的駐馬店、商丘、周口和信陽,要建成全國綠色農產品加工出口基地、生豬和肉牛肉羊生產加工基地、油料生產加工基地和勞務培訓輸出基地。
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新發展機制,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國民經濟發展的市場化運作程度,著力抓好六項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舉措。(一)堅持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產業發展;(二)不斷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強力實施開放帶動,不斷擴大東引西進;(四)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五)堅持科教興豫,發揮人才作用;(六)堅持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