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放開吸收多元文化

如何放開吸收多元文化

發布時間:2022-11-24 22:46:58

⑴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文化的多樣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2)正確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首先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3)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4)各國應根據本國、本民族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反對照搬外來文化,也反對全盤否定外來文化、「封閉主義」。

⑵ 目前社會思想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認同多元,在此背景下我們應該如何傳承中國傳

傳統文化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內里包涵的東西也很多,這個題還真不太好答。
先下一個結論:在現在,不懂傳統文化並不會有什麼問題。不展開敘述。
懂傳統文化可以讓你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這個豐富程度並不會就比看美劇看動畫高什麼的,相反,上海白雲觀,國內輩分最高的薛道長,現在的愛好也是看韓劇。
先談談儒釋道三家吧。
在中國,道佛二教多是作為精神寄託而存在。由於中華文化的同化性,血腥暴力猥瑣……的佛教原教旨在中部東部基本絕跡了,但近年隨著藏傳佛教的興起,又有復辟跡象。
這個精神寄託,有其價值,但古往今來都有不少人將此作為騙吃騙喝的手段和加官進爵的捷徑,古有燒丹煉汞獻君王、甚至還有明代青詞道人和一些進獻床笫之術的下作人員,今有凈空和某梁姓之流不要臉的玩意。
更多則在其潛龍勿用的隱逸之上。儒家言「一簞食,一壺漿,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但儒家其實骨子裡確實是一個天行健以求自強不息的學派,更多的人是通過道佛,來做到貧而樂的。
而儒家的價值,則在於其一針見血的人心洞察和完善的社會構架理論,算是比較實用,如果真的能從四書五經里讀出點東西並且篤行,除卻養在胸間的浩然正氣不談,為人處世、為官任職上都會比較游刃有餘。當然對腐儒來說是看不到這層的。
至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這些愛好和別的愛好的地位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誰優越,只有喜不喜歡。
但有一點,傳統文化的東西是需要切磋琢磨的,不但有苦功夫,還有巧功夫,吃不了苦,無非附庸風雅,探不到巧,何談圓轉如意。前者如同當今所謂古風圈,後者猶如孔乙己。

⑶ 在多元文化家庭中,怎樣才能以最好的方式去解決文化沖突中的宗教問題

求同存異,互不幹涉和貶低所信仰的內政,以整個家庭的和諧大局為重

⑷ 如何正確對待多樣的文化

首先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各國應根據本國、本民族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反對照搬外來文化,也反對全盤否定外來文化、「封閉主義」。

因為文化具有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很難將文化給出一個准確地,清晰的分類標准。因此,這些對文化的劃分,只是從某一個角度來分析的,它是一種嘗試。

對文化的結構解剖,有兩分說,即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非物質文化)。

有三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精神三層次;有四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風俗習慣、思想與價值。有六大子系統說,即物質、社會關系、精神、藝術、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等。

⑸ 怎麼樣看待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的沖突!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多元文化。
本土文化儒家,道家,諸子百家。
印度傳過來的佛的教育。
還有伊斯蘭教。

這些文化在中國和諧相處幾千年。
就如同人體有眼耳鼻舌身等等,協調一體。

現代文明沖突一個是現代科學的發展,大大開發了物質,助長了人類的傲慢自大,引起物慾橫流。破壞了世界一切傳統文明。現代的西方文明提倡競爭,弱肉強食。對立又強力統一的思想,人有動物本能等等邪說,這些都是動亂沖突的根源。

美國人用經濟軍事的強勢,向全世界推廣其自由民主,好萊塢香港的影片污染了全世界。這就是大學說的,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⑹ 如何增強文化自信

如何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主要是指我們在文化上的覺悟和覺醒,以及對文化的地位作用、發展規律和建設使命的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

第一,要始終保持對文化意義、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認同。文化是人類基於自覺意識的靈感迸發、情感表達、觀念創新,人類生存的世界處處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記,文化也成為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志。文化始終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深刻地影響著有形的存在,它滋養人類、涵養社會、促進經濟發展,其意義和作用都是永恆的。

第二,要牢固樹立對文化建設、文化發展、文化進步的責任擔當。文化自覺不只是內在意識上的自覺醒悟,還應當是實際行動上的責任擔當。因為,文化是在長期的延綿不斷的建設中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無論是整個人類的文化,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一個點滴積累、長期積淀的過程。所以,我們對文化的責任擔當理所當然要包括對文化建設的參與,對文化發展的推動,對文化進步的引領。

文化自信是我們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對自身文化發展的堅定信心。

第一,要有對歷史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當代中國文化的理性審視。我們所講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確地對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對自己國家和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有應有的禮敬和自豪,對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發展前景有堅定執著的信念。

第二,要有對世界歷史文化、異域民族文化、各國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鑒。對外來文化採取包容、借鑒、吸收的態度,是對自身文化充滿自信的另層表達。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綿延不衰,固然是其內在本質和生命力決定的,但一個重要方面在於它有海納百川的胸襟、有兼收並蓄的傳統,這實質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氣度。

要形成對中華民族自身文化的自覺和自信; 對人類文明成果的自覺和自信;保持高度開放包容的文化心胸;善於養成和保護文化多樣性;堅持以文化創新為動力,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形成人們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⑺ 文化多元化的意義

多元文化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重要資源,它可以造福於子孫後代。在世界范圍內,各民族各地區的傳統文化多姿多彩,構成了獨具魅力的人文風景。因此,文化多元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民族文化帶來一定沖擊,但總的來說,文化多元化有利於世界民族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當然,要實現這一過程,的確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因為「全球一體化」與「文化多元化」首先就是一個悖論。「文化多元化」還是一個前瞻性的遠景,還是一個僅局限在知識分子群體內談論的話題,而「全球一體化」則是一個既成事實。雖然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包括賽義德的「東方主義」理論,都在批評西方中心論,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東西方在全球化進程中的關系問題,但其理論術語、思維空間、批評指向等,仍然是在西方文化語境中進行的,仍然局限於西方知識體系之內。在賽義德那裡,東方主義是西方文化的產物,是西方人自我主觀性的投射、權力的反映,他對西方的解構與批判,仍然是西方話語,而並非是「有關東方的真正話語」。 因此,要真正實現「文化多元化」,或者更確切一點說,在何種意義上實現「文化多元」,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要走,這要取決於全球化的實際進程以及發展方向。
全球化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多方面的。美國學者J·希利斯·米勒在京所作的題為《論全球化對文學研究的影響》的學術報告中,曾談到其中的三個重要影響:第一個是「自18世紀以來作為政治與社會組織的統治形式的單一民族國家完整性與權力的下降。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使得商業全球化,因此,作為傳統的經濟組織所在地的單一民族國家在逐漸失勢」;「全球化的第二個影響是它帶來了許多新型的、建設性的、具有潛在影響力的社會組織以及新的團體」;第三個影響是對人自身的影響,他援引W·本傑明的話說,「新的技術、新的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這些19世紀工業化帶來的變化,使人類產生了一種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全新的感性,隨之而來的是在世界范圍內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如果用我們自己的話概括一點地講,這三個影響分別對應著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層次。全球化當然首先會對國家的政治權力產生制約,會實現「無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過渡。隨之而來的則是政府讓渡出來的直接管理經濟的權力,將越來越被跨國性經濟組織所接替,例如在這次亞洲金融危機中,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所發揮的作用及產生的影響,可以明顯地說明這一點。全球化對人自身的影響涉及到文化問題,因為無論什麼樣的文化,都無不以對人的關懷為自己的主要職責。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新的通訊交通工具、新的娛樂方式、特別是國際互聯網,對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將越來越明顯,對人的主觀感受也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總而言之,民族國家的衰落;新的電子通訊的發展、超空間的團體;可能產生的人類的新的感性、導致感性體驗變異、產生新型的超時空的人」, 這都是全球化所帶來的結果。
我們需要考察全球化帶給人自身的另外一個結果,即全球化帶給人們的認同危機。的確, 全球化不僅使人的感性體驗方式發生極大的變異,而且還隨之帶來了人的認同危機,這種認同危機曾發生在工業化之後,大工業化生產產生了人的異化,而信息時代所產生的人的孤獨感一點也不比過去減少,甚至有加大的趨勢。雖然人們可以通過打電話、看電視、在電腦互聯網上搜索來建立與他人更廣泛、更直接的聯系,但毫無疑問,靠這種方式所建立起來的聯系都無不帶有一種欺騙性、虛假性,人們得到的是一大堆言語的、聽覺的、視覺的現實幻影,而失去的則是作為感性與理性統一體的自我的真實體驗。缺失就是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會嚮往一片純凈的私人空間,自然會追尋那個安適的精神家園。近代詩哲們追問的問題是「我們是誰?」而人們可能會對「我們屬於誰」這樣的問題更加敏感。因此,全球化不僅帶來了私人空間、精神家園的喪失,而且也產生了對私人空間、精神家園的迫切需要。這樣,人們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的認同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正像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所說的那樣:「文明是最大的『我們』,在其中我們在文化上感到安適,因為它使我們區別於所有在它之外的『各種他們』。」我認為,文化多元化的可能性與合理性,正是基於全球化所帶來的人的一種精神缺失以及由此產生的需要,正是根置於全球一體化這一現實土壤之中。 文化多元化的含義也是多層次的。它不僅僅是指在全球范圍內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榮,而且它也意味著在某一單一民族國家中的傳統文化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寬容以及必要時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還是一種新思維,它要求人們從傳統的一元式思想方法轉變到多元式思想方法,從絕對論轉變到相對論。
要談文化多元化,自然逃不過「文化是什麼」這個頭疼的老問題。迄今為止,有關文化的定義已經超過150種,在將來,數量肯定還會增加。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情況,是與文化這個概念的多義性有關的;而文化概念的多義性又最有可能與文化本身的多層次性有關,人們很可能分別從不同的層面上來界說文化,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能接受的是那種無所不包、無限泛化的文化概念,因為這是沒有意義的。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認可文化整體性概念,即將文化看成是一個整體性結構,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在這個整體性結構中,一定存在著深層結構與表層結構的區別。構成文化核心的深層結構是那些在全球性范圍內將不同民族文化加以區別的文化的根本性特質,這就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所說的:「文化是通過某個民族的活動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一種使該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模式」 。如果是從這個方面來看待文化的根本性問題的話,那些諸如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居住文化等等自然會被排斥在文化核心之外。在我們看來,即使真有那麼一天,人們吃同樣的飯、穿同樣的衣服、住同樣的房子,也不會使文化導向單一的一種。正像一首被廣大華人所傳唱的歌所說的那樣:「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層結構是流淌在每個民族的心靈中、體現著不同民族特徵的東西,它既是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同時它還包括民族信仰和價值趨向等;而語言、藝術、宗教、哲學等則是它主要的客觀性載體。
作為深層結構的核心文化也不同於那種在政治、經濟基礎之上的、屬於上層建築的文化的概念。這種文化概念,其實質是一種意識形態,它必須與政治、經濟的發展相適應,並由此產生了不同時代的文化形態,諸如封建文化、資本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等。在我們看來,這些文化形態只是文化結構的表層,而在這背後,還隱藏著更深層的東西,它們是封建主義時代的文化、資本主義時代的文化、社會主義時代的文化。個人主義可能是資本主義文化,而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則是資本主義時代的文化。對於前者而言,它與政治、經濟體制密不可分,對於後者而言,它卻具有一種永恆的價值,這種價值並不會隨社會體制的改變而改變。賽義德認為,文化首先「意味著那些所有的慣例,諸如藝術的描寫、傳達和再現等,它相對獨立於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常常存在於審美形式之中,其中一個原則性目標是追求快樂」⑹。 作為「相對獨立於政治、社會和政治領域」的文化,雖然也會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但它同意識形態的關系絕不是線型決定論式的關系,它還具有著一些超意識形態的特質。一位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會致力於反對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制度,但這決不會妨礙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而對傳統文化的認同也決不意味著它對傳統的生產方式、社會制度的擁護。
假如我們將這兩種文化都看成是構成文化整體的東西,我們也應該看到二者在文化整體結構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是不一樣的。與意識形態緊密相連的體制文化構成為文化結構的表層,而體現著民族特性的文化則居於文化結構的核心(深層)。當社會的政治經濟發生變革的時候,首當其沖的是引發文化表層結構的變化,並在核心周圍構成一道保護地帶,這個保護地帶起著將沖擊力引向自身的作用,保護著文化的價值核心不受到摧毀。只有在一個民族的價值信仰以及思維、行為模式徹底發生變異的情況下,也就是這個民族的文化價值核心也遭到破壞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說,這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徹底斷裂了,消亡了。
正是基於文化深層結構的穩定性,它才在全球性范圍內為文化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性。當然,在不同的時代,文化核心、文化的深層結構會面臨不同的挑戰以及作出對挑戰的積極回應,但所有這一切,都應該建立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礎之上,在此基礎上,在保證本民族文化核心延續的前提下,可以無顧慮地吸收與融合來自異質文化的對本民族的整體性文化發展有益的東西,從而實現在單一民族國家中文化的多元化。或者還可以走得更遠些,在保證本民族文化主導性地位的前提下,對於異質文化、他者文化的核心價值在本民族國家的存在也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只要它不構成對本民族文化核心價值的侵害。而要做到所有這一切,顯然都有賴於一種多元化的思想方法。 不可否認,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的確開始被迫走上了西方化的進程。與此同時,許多有識之士也已認識到,中國要自強、自立,除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之外,別無其他法門。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一文中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這點子覺悟,一面算是學問進步 的原因,一面也是學問進步的結果。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這種感覺,從片戰爭後漸漸發動,……覺得有舍己從人的必要,於是福建船政學堂、上海製造局等等漸次設立起來。……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所以拿『變法唯新』做一面大旗,在社會上開始運動。……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第二經歷的時間比較的很長,--從甲午戰役到民國六、七年間止。……這二十年間,都覺得把人家的組織形式,一件件搬進來,以為但能夠這樣,萬事都有辦法了。革命成功將近二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全人格的覺悟。……所以最近兩三年間,算是劃出一個新時期來了。」
梁啟超在此所說的中國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經歷的三個階段:經濟、政治和文化,分別與中國近代以來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相對應。這形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循環圈。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沖擊是巨大的,但也不能由此簡單地得出結論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五四已徹底斷裂了。林毓生在《五四式反傳統思想與中國意識的危機》一文中,曾就五四與傳統的辯證關系發表過很好的意見,他用思想「內容」和思想「模式」兩個不同的概念分別指稱五四對傳統的批判性和繼承性。也就是說,五四的反傳統是在「思想內容」這一層面上進行的,而在「思想模式」這一層面上,五四卻繼承了中國的傳統。這種在「思想模式」上的繼承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一是中國傳統中的「實踐理性」仍被五四代表人物所繼承。這種「實踐理性」也就是林毓生所說的「真實(reality)的超越性與內涵性具有有機的關連」,也就是說,中國傳統並不追求超越現象的本質真實,而是在現象中追求本質,在現實的人生中內涵著超越的意義,所以不關心身後之事。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深刻含義。二是五四精神中蘊涵著一種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這種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現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精神的,它與舊俄沙皇時代的讀書人與國家權威與制度發生深切「疏離感」,因而產生的知識分子激進精神,以及與西方社會以「政教分離」為背景而發展出來的近代知識分子的風格,是有本質區別的⑼。由此看來,向西方學習,並不一定會帶來中國文化傳統的斷裂,這是我們在考察了中國近代社會 發展在經歷了經濟、政治與文化的西方化循環之後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
在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之後,我們也似乎正在重復著這個循環。不過順序有所變化,經濟體制的改革與接受西方文化幾乎是同步進行的,而政治層面的改革則顯得稍微滯後。我在此所說的政治層面的改革當然不是指政治制度的改變,而主要是指管理制度的改革。對於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擺脫貧窮的問題。所以,現代化將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中國發展的目標。從現實的要求出發,經濟改革要進行得順利一些,管理體制改革已迫在眉睫。相應的,人們的一些法制觀念、公民意識、財產權、工作的敬業精神等具有現代性特徵的意識形態的東西也理應得到加強和改善。如果傳統文化沒有給我們提供這種東西,向西方學習便是必要的。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完全放棄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呢?決不是這個意思。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放棄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核心價值的東西。這又回到了那個老問題,即我們如何看待文化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樣一種關於文化的定義,即把文化看成是一種思維與行為模式,看成是一種信仰和價值趨向,那麼我們可能會對日益發展著的現代化的趨勢寬容一些,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消除我們對於自己文化傳統的焦慮。因為正像我們前面所說的,如果吸收和融合的是那些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政治改善的屬於西方體制文化層面的成分,這並不會導致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中核心價值的改變。而且處理得當的話,反而會加強對核心文化傳統的認同。一個明顯的實事是,極力宣揚中國文化價值的人常常是那些經歷了西方文化熏陶的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生活的國外華人比我們這些生活在國內的人更容易體驗到對中國文化的需求。道理很簡單,一種對自身文化的信念只有靠在與文化「他者」的對比中才更容易確立起來。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即使我們能夠充分享受現代化帶來的各種便利,又不致使我們喪失自己文化的認同,我想在這一問題上大家應該是有共識的。
所以,我們既沒有必要因擔心中國傳統的喪失而反對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及管理制度,也沒有必要因為要進行現代化建設而去反對和放棄我們的文化傳統。因為說到底,文化的根本問題與政治經濟問題是本質不同的兩種系統,兩者不能用誰決定誰的單向思維來看待。我們盡可以參入全球一體化的進程,沒有必要擔心這會妨礙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
思想應該統一,但是,思想的統一隻是個方向,它和兩平行線相交於無限遠一樣,是在有限時間內無法實現的東西。思想是文化的重要范疇,是文化中最活躍的部分,思想的多元化是文化多元化的核心。思想的多元化有的來自世界的一體化,有的來自現實的思維。前者屬於歷史的積沉,後者來自社會的現實發展。
文化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的落後會制約文化的發展,同樣,文化的落後也會制約經濟的發展。但是,也不排除文化的發展在某一方面脫離經濟的制約超常發展的情況。如果這種超常的文化發展與具體的經濟發展不相適應,那麼,這種超常的文化發展同樣也會制約經濟的發展。所以,人類社會只有平衡發展才能持續穩定地發展。
文化的多元化表現在文化的各個方面,但是,不管是文化的整體還是在文化的哪一個具體方面都不能過快走向單一化,都必須與其它方面的多元化相適應,更應該與經濟的發展相適應。
聯系區別,和而不同,和而為一,不同多面,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多元一體,一體多面。
多姿多彩和諧的一個世界。
無量無邊多元自由區別文化生命,平等聯系,和諧共生一體即大自然法身。
我們是一個多元生命和諧共生體,全宇宙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是一個自己即大自然法身(大我高我真我)。
周恩來囑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費孝通:和而不同,多元一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和諧世界,
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多元一體,一體多面,

⑻ 如何看待中國社會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融合

這個問題毋容置疑是肯定的。

以中國音樂與世界音樂的融合為例:

音樂從來都是無國界的,只是要區分欣賞的角度、欣賞的水平不同而已。從古典音樂到流行、搖滾、funk、Hip-Hop等等,世界范圍內的音樂林林總總各自發揮著自己獨到的作用。

以我國的音樂來舉例,上世紀鄧麗君、梅艷芳、張國榮等藝人獨霸國內樂壇多年,但並不局限在國內,在整個亞洲范圍都引起了轟動。

現在的樂壇,周傑倫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演繹方式將中國音樂引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周傑倫的粉絲遍布全球,而且有粉絲發現新的行星,以其名字「周傑倫星」作為命名。足以見到其影響力有多大。

在世界大融合這個過程中,音樂作為很重要的文化,快速超前的完成了融合。許多音樂聽起來,盡管聽不懂語音,不知道是哪個國家的音樂,但是一個個音符響起來,那音樂的旋律、背後的曲風都可以讓人感受到演唱者想要表達的內容。

閱讀全文

與如何放開吸收多元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