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傳統文化建築有哪些

傳統文化建築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19 11:50:07

① 中國傳統文化建築有哪些裝飾等級之分

摘要 中國古代建築裝飾不僅樣式多,而且組成部分也有好幾種,主要有屋面、屋脊等部分組成,而且有嚴格的等級制度。

② 中國傳統建築有哪些

中國傳統建築
(一)殿堂

中國古代建築群中的主體建築,包括殿和堂兩類建築形式,其中殿為宮室、禮制和宗教建築所專用。堂、殿之稱均出現於周代。「堂」字出現較早,原意是相對內室而言,指建築物前部對外敞開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夾,室的兩旁有房、有廂。這樣的一組建築又統稱為堂,泛指天子、諸侯、大夫、士的居處建築。「殿」字出現較晚,原意是後部高起的物貌;用於建築物,表示其形體高大,地位顯著。自漢代以後,堂一般是指衙署和第宅中的主要建築,但宮殿、寺觀中的次要建築也可稱堂,如南北朝宮殿中的「東西堂」、佛寺中的講堂、齋堂等。殿和堂都可分為台階、屋身、屋頂三個基本部分。其中台階和屋頂形成了中國建築最明顯的外觀特徵。因受封建等級制度的制約,殿和堂在形式、構造上都有區別。殿和堂在台階做法上的區別出現較早:堂只有階;殿不僅有階,還有陛,即除了本身的台基之外,下面還有一個高大的檯子作為底座,由長長的陛級聯繫上下。殿一般位於宮室、廟宇、皇家園林等建築群的中心或主要軸線上,其平面多為矩形,也有方形、圓形、工字形等。殿的空間和構件的尺度往往較大,裝修做法比較講究。堂一般作為府邸、衙署、宅院、園林中的主體建築,其平面形式多樣,體量比較適中,結構做法和裝飾材料等也比較簡潔,且往往表現出更多的地方特徵。

(二)樓閣

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多層建築物。樓與閣在早期是有區別的。樓是指重屋,閣是指下部架空、底層高懸的建築。閣一般平面近方形,兩層,有平坐,在建築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如佛寺中有以閣為主體的,獨樂寺觀音閣即為一例。樓則多狹而修曲,在建築組群中常居於次要位置,如佛寺中的藏經樓,王府中的後樓、廂樓等,處於建築組群的最後一列或左右廂位置。後世樓閣二字互通,無嚴格區分, 古代樓閣有多種建築形式和用途。城樓在戰國時期即已出現。漢代城樓已高達三層。闕樓、市樓、望樓等都是漢代應用較多的樓閣形式。漢代皇帝崇信神仙方術之說,認為建造高峻樓閣可以會仙人。佛教傳入中國後,大量修建的佛塔建築也是一種樓閣。北魏洛陽永寧寺木塔,高「四十餘丈」,百里之外,即可遙見。建於遼代的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高67.31米,仍是中國現存最高的古代木構建築。可以登高望遠的風景游覽建築往往也用樓閣為名,如黃鶴樓、滕王閣等。中國古代樓閣多為木結構,有多種構架形式。以方木相交疊壘成井欄形狀所構成的高樓,稱井□式;將單層建築逐層重疊而構成整座建築的,稱重屋式。唐宋以來,在層間增設平台結構層,其內檐形成暗層和樓面,其外檐挑出成為挑台,這種形式宋代稱為平坐。各層上下柱之間不相通,構造交接方式較復雜。明清以來的樓閣構架,將各層木柱相續成為通長的柱材,與梁枋交搭成為整體框架,稱之為通柱式。此外,尚有其他變異的樓閣構架形式。

(三)亭

中國傳統建築中周圍開敞的小型點式建築,供人停留、觀覽,也用於典儀,俗稱亭子,出現於南北朝的中後期。「亭」又指古代基層行政機構,兼設有旅舍形式 亭一般設置在可供停息、觀眺的形勝之地,如山岡、水邊、城頭、橋上以及園林中。還有專門用途的亭,如碑亭、井亭、宰牲亭、鍾亭等。亭的平面形式除方形、矩形、圓形、多邊形外,還有十字、連環、梅花、扇形等多種形式。亭的屋頂有攢尖、歇山、錐形及其他形式復合體。大型的亭可築重檐,或四面加抱廈。陵墓、宗廟中的碑亭、井亭可做得很莊重,如明長陵的碑亭。大型的亭可以做得雄偉壯觀,如北京景山的萬春亭。小型的亭可以做得輕巧雅緻,如杭州三潭印月的三角亭。亭的不同形式,可以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構造作法,亭的結構以木構為最多,也有用磚石砌造的。亭多做攢尖頂和圓錐形頂。四角攢尖頂在漢代已出現,八角攢尖頂和圓錐形頂在唐代明器中已有發現。宋《營造法式》中所載「亭榭斗尖」,是類似傘架的結構。這種做法可以從清代南方的園林中見到。明清以後,方亭多用抹角梁,多角攢尖亭多用扒梁,逐層疊起。矩形亭的構造則基本與房屋建築相同。

(四)廊

中國古代建築中有頂的通道,包括迴廊和游廊,基本功能為遮陽、防雨和供人小憩。廊是形成中國古代建築外形特點的重要組成部分。殿堂檐下的廊,作為室內外的過渡空間,是構成建築物造型上虛實變化和韻律感的重要手段。圍合庭院的迴廊,對庭院空間的格局、體量的美化起重要作用,並能造成莊重、活潑、開敞、深沉、閉塞、連通等不同效果。園林中的游廊則主要起著劃分景區、造成多種多樣的空間變化、增加景深、引導最佳觀賞路線等作用。在廊的細部常配有幾何紋樣的欄桿、坐凳、鵝項椅(又稱美人靠或吳王靠)、掛落、彩畫;隔牆上常飾以什錦燈窗、漏窗、月洞門、瓶門等各種裝飾性建築構件。

(五)台榭

中國古代將地面上的夯土高墩稱為台,台上的木構房屋稱為榭,兩者合稱為台榭。最早的台榭只是在夯土台上建造的有柱無壁、規模不大的敞廳,供眺望、宴飲、行射之用。有時具有防潮和防禦的功能。台榭的遺址頗多,著名的有春秋晉都新田遺址、戰國燕下都遺址、邯鄲趙國故城遺址、秦咸陽宮遺址等,都保留了巨大的階梯狀夯土台。榭還指四面敞開的較大的房屋。唐以後又將臨水的或建在水中的建築物稱為水榭,但已是完全不同於台榭的另一類型建築。

(六)廟

中國古代的祭祀建築。形制要求嚴肅整齊,大致可分為三類:
1、祭祀祖先的廟。中國古代帝王諸侯等奉祀祖先的建築稱宗廟。帝王的宗廟稱太廟,廟制歷代不同。太廟是等級最高的建築。貴族、顯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築稱家廟或宗祠。仿照太廟方位,設於宅第東側,規模不一。有的宗祠附設義學、義倉、戲樓,功能超出祭祀范圍。
2、奉祀聖賢的廟。最著名的是奉祀孔丘的孔廟,又稱文廟。孔丘被奉為儒家之祖,漢以後歷代帝王多崇奉儒學。山東曲阜孔廟規模最大。奉祀三國時代名將關羽的廟稱關帝廟,又稱武廟。有的地方建三義廟,合祀劉備、關羽、張飛。許多地方還奉祀名臣、先賢、義士、節烈,如四川成都和河南南陽奉祀三國著名政治家諸葛亮的「武侯祠」;浙江杭州和河南湯陰奉祀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岳王廟」和「岳飛廟」。
3、祭祀山川、神靈的廟。中國從古代起就崇拜天、地、山、川等自然物並設廟奉祀,如後土廟。最著名的是奉祀五嶽——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的神廟,其中泰山的岱廟規模最大。還有大量源於各種宗教和民間習俗的祭祀建築,如城隍廟、土地廟、龍王廟、財神廟等。

(七)壇

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動的台型建築。北京城內外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祈谷壇、社稷壇等。壇既是祭祀建築的主體,也是整組建築群的總稱。壇的形式多以陰陽五行等學說為依據。例如天壇、地壇的主體建築分別採用圓形和方形,來源於天圓地方之說。天壇所用石料的件數和尺寸都採用奇數,是採用古人以天為陽性和以奇數代表陽性的說法。祈年殿有三重檐分別覆以三種顏色的琉璃瓦:上檐青色象徵青天,中檐黃色象徵土地,下檐綠色象徵萬物。至乾隆十六年改為三層均藍色,以合專以祭天之意。

(八)塔

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體等的高聳型點式建築,又稱「佛塔」、「寶塔」。塔起源於印度,也常稱為「佛圖」、「浮屠」、「浮圖」等。塔是中國古代建築中數量極大、形式最為多樣的一種建築類型。
塔一般由地宮、塔基、塔身、塔頂和塔剎組成。地宮藏舍利,位於塔基正中地面以下。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塔剎在塔頂之上,通常由須彌座、仰蓮、覆缽、相輪和寶珠組成;也有在相輪之上加寶蓋、圓光、仰月和寶珠的塔剎。
塔的種類眾多,中國現存塔2000多座。按性質分,有供膜拜的藏佛物的佛塔和高僧墓塔;按所用材料可分為木塔、磚塔、石塔、金屬塔、陶塔等;按結構和造型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塔、單層塔、剌嘛塔和其他特殊形制的塔。樓閣式塔著名的有西安慈恩寺塔、興教寺玄奘塔、蘇州雲岩寺塔等。密檐塔著名的有登封嵩岳寺塔、西安薦福寺塔、大理崇聖寺千尋塔等。單層塔著名的有歷城神通寺四門塔、北京雲居寺石塔群、登封會善寺凈藏禪師塔等。剌嘛塔塔身塗白色,俗稱「白塔」。著名的有北京妙應寺白塔、山西五台縣塔院寺白塔等。金剛寶座塔著名的有北京正覺寺金剛寶座塔。

(九)影壁

建在院落的大門內或大門外,與大門相對作屏障用的牆壁,又稱照壁、照牆。影壁能在大門內或大門外形成一個與街巷既連通又有限隔的過渡空間。明清時代影壁從形式上分有一字形、八字形等。北京大型住宅大門外兩側多用八字牆,與街對面的八字形影壁相對,在門前形成一個略寬於街道的空間;門內用一字形影壁,與左右的牆和屏門組成一方形小院,成為從街巷進入住宅的兩個過渡。南方住宅影壁多建在門外。農村住宅影壁還有用夯土或土坯砌築的,上加瓦頂。宮殿、寺廟的影壁多用琉璃鑲砌。明清宮殿、寺廟、衙署和第宅均有影壁,著名的山西省大同九龍壁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桂的代王府前的琉璃影壁。北京北海和紫禁城中的九龍壁也很有名。

(十)坊表

中國古代具有表彰、紀念、導向或標志作用的建築物,包括牌坊、華表等。牌坊 又稱牌樓,是一種只有單排立柱,起劃分或控制空間作用的建築。在單排立柱上加額枋等構件而不加屋頂的稱為牌坊,上施屋頂的稱為牌樓,這種屋頂俗稱為「樓」,立柱上端高出屋頂的稱為「沖天牌樓」。牌樓建立於離宮、苑囿、寺觀、陵墓等大型建築組群的入口處時,形制的級別較高。沖天牌樓則多建立在城鎮街衢的沖要處,如大路起點、十字路口、橋的兩端以及商店的門面。前者成為建築組群的前奏,造成庄嚴、肅穆、深邃的氣氛,對主體建築起陪襯作用;後者則可以起豐富街景、標志位置的作用。江南有些城鎮中有跨街一連建造多座牌坊的,多為「旌表功名」或「表彰節孝」。在山林風景區也多在山道上建牌坊,既是寺觀的前奏,又是山路進程的標志。

③ 中國傳統建築有哪些

不同地方不同吧,你看哪個地域

④ 中國傳統建築流派有哪些,如何區分它們

建築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是伴隨著人類的成長、文化的發展而發展的。從原始人的穴居、巢居至發展到今天,建築發展的每一步都是當時自然環境、社會科技、社會組織、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綜合作用的結果。庭院作為中國傳統建築的精華,它的發展過程同樣體現了文化諸要素的作用。門戶在建築學上是指正門、房屋的出入口。宋·劉攽 《新晴》詩:「惟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瓦當是古代中國建築中筒瓦頂端下垂部分,瓦當上刻有文字、圖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做圖案的,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為瓦當,瓦面上帶著有花紋垂掛圓型的擋片。走進各處廳房內也許你會發現,雖然牟家曾經富甲一方,但房間里的布置和裝飾看起來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奢華,反倒處處充滿濃郁的膠東民居風情。

⑤ 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築有哪些

1、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2、蘇州古典園林,簡稱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蘇州古典園林素有「園林之城」之稱,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蘇州古典園林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170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60多處,對外開放的有19處,主要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園林。

3、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4、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王寺街道,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宮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統一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識 。

遺址范圍東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長安區紀陽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區和平村、東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區車張村、後圍寨一帶,總面積15平方公里。

5、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⑥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建築

建築被譽為「石頭的史書」、「凝固的歷史」,是包羅萬象的空間藝術。透過那斑斑駁駁的一磚一石,人們能夠從中解讀出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中國傳統建築是華夏文明的歷史積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傳統文化中的禮制,宗族家庭觀念,「天人合一」的思想精神都影響著建築的布局,建築環境設計和裝飾風格等,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歷史文化意蘊。

建築,是指供人們進行生產、生活或其他活動的房屋或場所,它除了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外,還反映了一定歷史時期的文化,具備很獨特的審美價值。建築的文化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從縱的方面看,建築具有時代性的差異;從橫的方面看,建築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差異。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在歷史淵源以及地理環境的差異,導致了建築風格的多樣性。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與西方古建築的磚石結構體系相比,中國古代建築的最大特點就是採用土木結構體系。這個體系的特點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構架,先從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設橫向的梁枋,再在這些梁枋上鋪設屋頂,所有房屋頂部的重量都由梁枋傳到柱子,經過柱子傳到地面。而用土、磚、石或者其他材料築成的牆,只起到隔斷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

中國的古代建築主要有兩大類,一是表現帝王活動、生活的宮廷建築;二是表現人民生活、活動的民居建築。這兩大類建築與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有著一種直接的、密切的聯系,使得中國古代建築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本文中,筆者從三個方面來探討中國傳統建築中體現的傳統文化。

一、「禮制」與中國傳統建築

君主專制是我國古代社會的政體形式。「禮制」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很重要的。所謂「禮」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秩序,是維護封建倫理道德的等級制度。孔子是「禮制」的忠實維護者,他的「克己復禮」等主張,都反映了禮的重要性。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同樣存在壁壘森嚴的等級,從建築的布局、形體、結構到裝飾設計,處處皆凝結著強烈的政治倫理規范,以顯示上下有序、尊卑有別的禮制。這就是建築中的「禮」。宮殿建築中,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為「殿」,與家人生活起居之處為「宮」。故「殿」的面積與構件都以大為美,以規模宏大、氣勢磅礴來顯示皇權至尊。「宮」的建築規模則據主人的身份而定,皇帝的起居宮最大,其次為皇後及其妃嬪所居之宮。明清故宮中,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整個建築群中最雄偉宏大的部分,居中而立,統攝全局,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徵。後宮中皇帝起居的乾清宮規模最大,其後為皇後起居的坤寧宮,再次為妃嬪所居的東西六宮,皇室家族內部的貴賤尊卑,由此都可見一斑。

民居建築的等級限制也是極為嚴密的,各朝統治者甚至以律法的形式來加以規范。各級官員的府邸建築,都是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定的。建築裝飾的倫序等級十分明顯。例如:基座是中國傳統建築常用的裝飾手法,一般的民居只能用普通台基,官品較高的府邸可用較高級台基,惟有皇家建築和佛寺廟宇,才可以用「須彌座」。這種座式原為佛像底座,寓意以須彌山之高顯示來佛的崇高和偉大。皇家建築借用「須彌座」寓意皇權的至高無上。屋頂式樣的不同也代表民居的不同等級,四面坡頂多為皇室和廟宇專用,歇山頂多是達官貴人的宅院,普通百姓的居室多為硬山頂。此外室內裝飾中常用的天花、彩畫等也分不同等級,嚴禁違禮僭用。

二、「宗族觀念」與中國傳統建築

宗法家族觀念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尤其是儒家所倡導的宗法倫理在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後,這種觀念的影響更是無處不在。中國傳統建築也時時處處都體現了宗族觀念和思想。

中國傳統的居室建築,是對宗族家庭倫理最形象、最生動的闡述。就平面布局而言,民居的分布多由若干單體建築來組合構成庭院,再由一個個庭院組成村寨。庭院為同祖同宗家庭生活起居之處,村落為同姓同族之人交往活動之處。這種布局,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強調族群而淡化個體,增強了家庭的凝聚力。充分體現了傳統家族的宗法特質。民居庭院內部的布局也內涵豐富。為了體現父尊子卑,長幼有序,一般皆將家長所居的正室安排在正上方,同時也安排有祭祀祖宗或家庭集會之地。在「堂」的兩邊,對稱排列東西兩房,歸子輩居住。相對於「堂」,房為從屬地位,這與居住者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吻合的。同時,由於堂為家庭居室中最尊貴的地方,代表同宗集會之地,故人們習慣上以「堂」稱父系親屬;母系的親屬不是同祖同宗,故而不能算是同「堂」之後,遂以「表」稱之。出於室正房偏的觀念,人們稱結發妻子為「正室」稱妾為「偏房」。同時,為了限制和規范婦女的行動自由,婦女的居室一般被安裝在幽深、封閉的院落後部,故傳統社會習慣稱妻為「內室」。一般情況下,婦女不能擅自步出院外,外人亦不能輕易入內院。古人將婦女之居稱為「閨房。

三、「天人合一」與中國傳統建築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中最重要的思想觀念之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又強調人對現實世界的關注和投入。中國傳統建築紿終講究人工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強調建築與環境的相互影響和映襯,追求虛實相生,情境相映,曲折盡致,意有回境以達天人合一、渾然一體的境界。

分布在祖國各地的民居,其選址、布局、結構、色彩風格皆呈現出濃郁的地域特色,與各地區自然環境相生相融。西南地區陰熱潮濕,蛇蟲出沒,居室虛空而築,幢幢竹樓掩隱在片片竹林叢中,拙樸雅緻;西北黃土高原地區,乾燥少雨,黃土漫漫,其居室掘穴為窯,蒼茫而古樸;江南水鄉地區,湖泊縱橫,星羅棋布,故居室傍水而築,小橋流水,恬靜柔美;東北平原地區,原野遼闊,寒冷乾燥,故居室雕梁畫棟,端莊厚重。在色彩的應用上,北方自然色彩單調,故建築的裝飾色彩濃重熱烈,紅牆朱門,黃瓦綠窗,色彩熱烈鮮明。南方植被豐富,自然色調豐富多彩,故建築物多採用天然原色,粉牆黛瓦,褐柱青磚,幽雅而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園林建築,是對自然山水的再現。所謂「雖為人作,宛自天成」,指的就是園林中的建築設計盡可能排除人工雕琢的痕跡,遵循自然山水風景的規律,效法自然,渲染野趣。為了與周圍環境協調,建築往往不得不改變某些固有的特質。如對線條的處理,建築作為人工創造物,直線是其人力之美的象徵,而自然山水風景卻多為柔和、流暢的曲線。

中國傳統建築作為華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載體,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那些獨具匠心的建築布局,雅緻唯美的建築裝飾,繽紛絢爛的建築色彩……無不讓人感慨中國傳統建築的極致之美。同時,中國傳統建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又能引發人們對歷史、自然,人生的無限感悟。讓人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⑦ 中國有哪些傳統文化建築

斗拱公元前5世紀出現,到現在用了2500年,世博中國館「東方之冠」是對斗拱的應用。斗拱是一個極具象徵性、並能引發散發性思維的意象,世界上有三大建築體系,只有中國古代建築極其智慧地採用了斗拱。斗拱是我國傳統木構架建築中的一個奇特構件,它懸挑出檐,層層疊加,將檐口的力均勻傳遞到柱子上,其目的是將檐口加大並富有美感。這種形制在北京的天安門、山西應縣的木塔、西安的鍾鼓樓等建築上都有應用。斗拱既是承重構件,又是藝術構件,它的應用使建築形成「如鳥斯革,如翚(hui)斯飛」的態勢。傳統建築中斗拱「榫(sun)卯穿插,層層出挑」的構造方式成為中國館建築形態的文化表達。古代建築斗拱挑出屋檐最多可以探出4米,而現代建築用鋼結構和混凝土,可以發揮更大優勢。

⑧ 中國傳統建築的四種類型分別怎樣體現了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中國傳統建築是由線構成的。柱、梁、額、桁、枋、椽、拱等,在宏觀上都可看作線,這些線的交織組合就構成建築。

中國傳統建築普遍具有可貴的本色美,建築的這些線型構件在滿足結構和功能本身要求的同時,也兼具裝飾的作用。

為支托屋檐出桃而產生的斗拱;為承受轉角屋頂巨大重量的角梁;為結構需要發展的屋角起翹;為滿足透光要求的窗欞等等。

這些線的形式是來自於對構造連接的強調,或是對飄帶、雲紋或蔓草之類形象的抽象。

(8)傳統文化建築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特點:

建築與文化關系密切,西方各種流派的建築莫不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有關,在建築形式和內容上反映了當時的哲學、文學、藝術等文化思
潮,中國古代建築也莫不如是,總體來說,有三個特點:

1、具有很強禮制規范的特點。中國古代建築體現了禮制規范的特點,發揮著維系、加強社會政治倫理制度和思想意識的作用,具有嚴格
的禮制要求和官方規范,尤以宮廷建築、祭祀建築和官式建築體現的最重。

2、具有濃郁中華文化的特點。中國以木構建築為主的古代建築大量吸收了以「儒、道、佛」為主的傳統中華文化,構建了與眾不同的具
有中國獨有魅力的東方建築文明,這幾乎在大部分古代建築中都有體現。

現在任然存在的一些古書院、道觀、寺廟、園林、貴族宅院,只要大
家認真仔細去看,去研究,都會發現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印跡。

3、注重和諧、環境、整體觀念的特點。中國古代優秀的建築作品,幾乎都是動員了當時可能構成建築藝術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綜合而成的
一個整體形象,講求整體經營、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是中國古代建築追求的最高目標。

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
與西方建築追求單體建築設計的宏偉壯麗大為不同,這也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和設計理念。

⑨ 中國傳統建築元素有哪些

有很多啊,比如廡殿頂,攢尖頂,硬山頂,影壁,四合院,月亮門,馬頭牆,青磚,粉牆,黛瓦,琉璃瓦,飛檐,斗拱,藻井,門當,戶對,門口的獅子,檐上的走獸,仙人。石雕,木雕,磚雕的人物,獸類,各種故事等等。
中國的傳統建築元素有很多,以上舉例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比如廡殿頂可以分為重檐廡殿頂和單檐廡殿頂,裡面有嚴格的等級劃分。包括門口石獅子的發髻等等,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品階,不同的人,都有些不同的建築元素。

閱讀全文

與傳統文化建築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