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人為什麼喜歡出對聯、對對聯是為了吸引眼球嗎
古人喜歡出對聯,對對聯並不是為了吸引眼球,它是一種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就好像我們現代社會的說唱一樣,是那個時候的人們,真正的發自內心的愛好這個,而且對聯本身文化底蘊深厚,趣味性強。
最後,對對子的趣味性很高,對聯在中國文化傳統當中,是一種文化氣息非常濃厚的一種游戲,把漢字獨特的對偶表現的一覽無遺,而且對聯常與書法相結合,這樣對聯的文學含金量就更上一層樓,所以它並不只是為了吸引眼球的一種東西,它更像是現代社會中的說唱一樣,是當時那個時代下的一種文化產物,是真正出自人們內心喜愛的一種文化,而且文化底蘊深厚,經得起推敲,因此才能傳承至今,經久不衰。
❷ 對聯是中華民族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
對聯是我國人民普遍喜愛的一種民族文化形式,在人民群眾遇到婚喪喜慶、節假、壽辰等重要事件或時刻,都喜歡用它來表示慶賀或悼念之情。這種對聯在春節時期應用最廣,稱之為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是一種獨特的中國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看到一家家、一戶戶、一副副字體不一、內容豐富的對聯,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鄉風民俗和濃郁的年味,感受萬家團圓、和和美美、喜氣洋洋的歡欣和對美好願景、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
余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 家門口貼上春聯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傳統春聯是由人手以毛筆書寫,現在亦有機器印製的春聯。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每幅春聯都有橫批。
有些地區「春聯」也是各種春貼的統稱,而有些地區又把條狀、不成對的春貼稱為春條、春揮。朝鮮則有立春榜、立春書、立春貼等名稱,簡稱春榜、春貼等。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郁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郁壘」,而且還擴展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這就成了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即今春聯)的盛況。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贊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里,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❸ 對聯屬於哪種類型文化
對聯屬於俗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還有墨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❹ 喜歡春聯的理由
對聯是文字游戲,當然可以娛樂,自娛和娛人,同時對聯也可以是律詩的練習,通過對聯能提升文字能力,因此,很多人都喜歡並參與對聯欣賞和創作。
任何一種文學形式,都必須有足夠的參與人數才能興盛起來,唐詩如此,宋詞如此,當前之對聯也不例外,現在網路對聯已有了人群基礎,假以時日,就能培育出一些優秀作者,也自然會涌現大量的優秀對聯作品。
❺ 對聯的內在文化
我們中國的優良傳統文化,其淵源是博大精深的。就對聯這門既高雅又通俗的學問來說,也是如此。古代的聖賢豪傑、文人墨客,喜歡寫對聯的人為數很多。許多事物都成了他們吟誦的對象,其中對於月亮的寫作更是不少。
對聯是世界上唯中國才有的。這種方塊的表意文字,構成山種整齊莢與對稱美。春節時家家貼春聯,成為不可變易的風俗。而且婚喪與祝壽喬遷,也有賀聯、喜聯、輓聯、壽聯。對聯丈化,是值得語言學與文藝學重視的。
中國人對文字,有一種十分神聖的敬仰,不能隨意糟蹋字紙,成為風習。半世紀前,城鄉都建有焚字紙的塔爐,還留「惜字宮街」的名字。這是一種崇文意識。因此,把字做成對聯贈給別人是一種精神饋贈,應屬中國的文化活動。
對聯要求在那麼簡約的文字中,濃縮豐富情感的思想的內涵,達到文字的精純,以一字勝百字,一句勝千句,這種煉字煉句功夫的提純,使一副對聯達到一篇詩文所能達到的效果,顯出中國文字的包容與張力,堪稱奇妙。留侯祠於右任先生給張良撰的一副楹聯用「送秦一錐,辭漢萬鍾」8個字就將張良的大智慧精闢地概括出來
走筆至此,便聯想到弘揚傳統文化這個口號,許多糟粕都被打扮成傳統文化,這對聯,卻進入不了視野。史學大師陳寅恪當年給清華考生出的試題里,即有「孫行者」的上聯,叫考生作對。今天,,人們只作為閑話,在說對「胡適之」好與不好。而陳寅恪用對聯考學生的用意,不是也在考詞性、詞彙的豐富與想像力嗎?這種對聯,與詞賦相通,與律詩相連,還與煉字煉句相關。由前清李調元年幼作對的·故事,聯想到如今的孩童,全被其他刺激感官的游戲所誘惑,不是與傳統文化疏離嗎?
對聯的起源與發展
關於對聯的起源,說法不一。但研究者普遍認為,對聯(更確切地說應是春聯)起源刊附。早在戰國時期。中原地區春節時,家家戶戶就懸持「桃梗」,又稱「桃符」。據《淮南子》記載,這種「桃符」是用一寸寬、七八時長的桃木做的。棚e木板上寫上神茶、郁壘(音讀神舒、鬱律)兩位神的名字,或者畫上兩個神像——左神荼、右郁壘,懸掛在門的兩旁。傳說神茶、郁壘是兄弟,都是神人,家住度朔山上的大桃樹下。對那些專門為害的惡鬼,他倆就用葦索將他們捆綁起來,引來老虎將刪1吃掉。後來人們就借這兩個「門神」來鎮邪。
到了五代時期,桃符又有了新的發展。據《蜀禱杌》中記載:五代蜀後主孟昶在歸宋前—年除夕,令學土辛寅遜題詞於寢門,孟昶嫌他的詞不很工整,於是自題一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有人認為,這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對聯形成於五代,廣泛運用於宋代。這個時期,對聯已經不局限題寫在桃木板上,而是推廣到楹柱上,名稱「楹聯」,並且用在祝壽、挽吊,題於書房、寺廟。如孫奕《示兒篇》中提到春耕庾夫人3月14日生,吳叔經為他作了幅壽聯:「天邊將滿一輪月;世上還鍾百歲人。」
北宋時期,對聯也開始用於文學作品中。宋代話本小說,就常在「卻似」、「正是」這樣的詞語後面插一副對聯。如《碾玉觀音》中的「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羔羊。」「平生不做皺眉事;世間應無切齒人。」該書中,每篇都有幾副對聯。元末明初,又發展到章回小說的標題也用對聯。《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等都是如此,只是對仗,平仄在要求上沒有—般對聯那麼嚴格。
明初,由於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對聯得到一次大的普及。某年除夕,朱元璋傳下聖旨,要求官員、百姓各家都要貼上一副春聯。他還親自微服檢查執行情況,他走到城門口,發現有戶人家沒有貼對聯,便上前去問個究竟。原來這家的主人是個宰豬的屠夫,自己不識字,值此年頭歲尾又請不到人,只好坐在屋裡發愁。朱元璋聽了,便馬上給他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此外,朱元璋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皇帝的重視,使寫春聯逐漸形成了一種風俗。當時的對聯蓬勃發展』,出現了一大批如解縉、祝允明、唐寅等對聯高手。
❻ 對聯的文化精神
1、思想文化,對聯要有真知灼見、道德境界;
2、語言文化,對聯要講究對仗,朗朗上口。
❼ 貼春聯的傳統文化是什麼
貼春聯的傳統文化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春聯作為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化和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發展於唐宋,盛行於明清,一直流行到現在。俗稱「門對子」,是極具中國特色的一種文學形式,起源於驅鬼辟邪的「桃符」。
歷史上第一幅春聯誕生於蜀國,孟昶令: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隨後春節貼春聯的風氣在民間也漸漸流傳了開來。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人自古就寄希望於未來,祈盼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好運。所以,在新春即將到來之時,貼春聯恰好是達到這種目的的很好選擇。
人們藉助於春聯表達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每到臘月三十,中國每家每戶家裡便門庭若市,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春聯貼好後,過年就有了最鮮明、最長久的標志。
相關內容
春聯的內容也是有講究的:「春滿乾坤福滿門」貼在大門上;「壽同山嶽永」貼在老人門口;「六畜興旺」則是貼在牲口棚上。春聯融合了書法,可裝飾門戶,其大紅紙也顯出了紅紅火火的年味。不僅是在春聯的張貼上有講究,同時,上下聯字數也應一致,語言生動的同時,語義也不要重復。
春聯在粘貼的時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從內容看,上聯與下聯具有承接關系,貼反了就錯了;從平仄看,通常尾字是三聲、四聲的(仄聲)是上聯,而尾字是一聲、二聲的(平聲)是下聯。
❽ 關於貼對聯的傳統文化是什麼
貼對聯的傳統文化:
1、為了慶祝春節而貼的對聯叫春聯。貼春聯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慣。每年的春節一到,家家戶戶都在門上貼上各種各樣的對聯,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
2、對聯分上下聯,不能隨意貼。每年都有許多人貼錯。那麼怎樣貼才是正確的呢?這里要弄清二個問題,一是分清上下聯,二是上下聯的位置。簡單介紹如下:
3、上聯的末尾的字應該是「仄」聲,既現代漢語的「三聲」或「四聲」。「仄」聲給人的感覺是話還沒有說完。下聯的末尾的字應該是「平」聲,既現代漢語的「一聲」或「二聲」。「平」聲給人的感覺是話已說完。
4、看見許多對聯,有的橫批明明是從右向左書寫,上聯卻貼到左邊,有的橫批是從左向右書寫,上聯又貼到右邊,還有的對聯,沒有平仄。
5、貼對聯不是什麼大事,圖個吉利喜氣,即使貼錯了,也沒有人會提示。不過,既然是民族的文化,我們不能宏揚,也不能離譜。
6、貼錯對聯,反映了對民族文化的輕視,不以為然,也許對聯會隨著西方文化的入侵被淡忘、塵封,但是,今天既然還是喜慶節日的象徵點綴,還是了解一下,別貼錯讓人見笑。
❾ 春聯背後有什麼文化,求解
春聯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春節增加喜慶氣氛。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所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郁壘」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燕京時歲記》上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國時,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 孝春聯之綠春聯 有時過年在農村或者小縣城時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別顏色紙張寫的春聯風俗: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家裡老人去世了,晚輩家一般從當年起三年不帖紅春聯,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故白綠黃三色的對聯俗稱「孝聯」「孝春聯」或「丁憂聯」。也有的地方頭年貼黃對聯,次年貼藍對聯,第三年貼綠對聯。 孝春聯之黃春聯 也有的地方乾脆三年都不貼對聯以寄託哀思,故春節貼對聯是有必要的。 春節普天同慶,故除了各家門口要貼春聯外,豬舍,雞鴨舍等處也要貼對聯,寓意六畜興旺,格式一般為雞鴨滿圈,牛羊成群,六畜興旺等。對了,還有神仙的對聯:「灶王爺」的春聯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為灶神上天後向玉帝匯報時多說好話,下凡回來時多降吉祥,俗稱送灶神。「土地爺」的春聯是:土中生白玉,地內長黃金。意為只要辛勤勞動,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獲。「天地爺」的春聯是:天高覆萬物,地厚載群生。短短10個字,把天地間的一切全都包羅了進去。院子里的大樹需貼上「樹大根深」、院子里的牆面需貼上「春光明媚」、家裡靠炕的牆上需貼上「幸福健康」、廚房裡需貼上「勤儉節約」等,到處是一片紅紅的春聯。 編輯本段滿族對聯風俗 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但滿人入關久遠,深受漢文化影響,此風俗在民國後漸漸消失。 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的世界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這幅春聯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卷號為斯坦因0610)上,該遺書記錄十二副在歲日、立春日所寫的春聯。該聯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較後蜀主孟昶的題聯早240年。「三陽始布;四序初開」打破了「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的世界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春聯。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子書寫。 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春聯(14張) 朱元璋大力提倡貼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穿便裝出巡,挨家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 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批、春條、斗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批」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具、影壁中。 同時,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粱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 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准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有出售。 編輯本段發展 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郁壘」,而且還擴展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這就成了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即今春聯)的盛況。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贊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里,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編輯本段習俗傳說 相傳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山海經》里,有一個鬼域的世界,中間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良好心願。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形式 春節,是中華民族「百節之首」。在中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尤其是農村中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帖春聯和貼門神。 貼春聯 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艷。表達一家一戶對新年的美好願望,諸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之類。一些春聯還注意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觀」。因此,認真研究春節時人們張貼的春聯,無疑是觀察民間風情的一個有意義的途徑。 貼春聯的習俗究竟起於何時,至今無准確的材料可資查證。不過,大約可能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可以在史籍中證實的。此外,根據《王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寓意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原春節就戶懸「桃梗」,又稱「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從傳統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詩句「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也看出春聯與桃符的關系。 什麼是桃符呢?據《淮南子》說,這種「桃符是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郁壘二神的名字,懸掛在門兩旁。或者還畫上這兩個神象——左神荼、右郁壘。古人是以桃符上書畫此二神來壓邪的。這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門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後主孟昶親手寫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自孟昶題桃符以後,文人學士便群起效仿,把題春聯視為雅事,於是題春聯之風便逐漸流傳。 貼春聯 但是,到時了宋代,「春聯」還是稱之為「桃符」的。聯語卻不限於題寫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後人名曰「楹聯」。宋代以後,宜春帖多用聯語,且把粉紅箋寫出。有些人集詩經古語,有的集唐宋詩句。相傳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閣立春聯:「北陸凝陰盡,千門淑氣新。」這是春聯中掛人齒頰的。 「桃符」真正稱之為「春聯」,那是明代的事。據明代文人陳雲瞻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出觀。」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遊,觀賞笑樂,他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帝王的提倡,使春聯日盛,終於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風尚。對聯 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輓聯、孝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 追問: 有什麼資料么。我們要寫作文而已。 回答: 親可以在上面的回答摘錄兩句。
❿ 談談對聯所承載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對聯,漢族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漢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根源小編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