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是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它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
非意識形態是指不反映一定社會集團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識形式,在階級社會中不具有階級性,如自然科學、語言學、形式邏輯等。這些非意識形態也是社會觀念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而是源於社會存在。人的意識形態受思維能力、環境、信息(教育、宣傳)、價值取向等因素影響。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出自《意識形態原理》。
(1)意識形態的文化問題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定的社會意識形態是一定的社會存在的反映,並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或遲或早地發生變化。社會意識形態具有相對獨立性:
1、它對社會的發展起巨大的能動作用;
2、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具有歷史繼承性;
3、它的發展同經濟發展並不總是平衡的,有時經濟上相對落後的國家在思想領域會超過當時經濟上先進的國家。
自從階級產生以後,意識形態具有階級性。不同的社會集團和階級由於其利益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意識形態,而不同的意識形態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是由其所代表的階級的地位決定的。
對於中國來說,中國的意識形態就是堅持獨立自主,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而不能一味模仿學習西方的價值觀中國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制度,不必去跟著西方的意識形態走。
2. 什麼是社會意識形態
社會意識形態是指一種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種觀看事物的方法,一種觀念的集合。
意識是世界的內在規定、一般規律和組成部分,是具有客觀實在性同世界和萬物的其它組成部分處在對立統一關系中的「物」或物質。
形態是形式的別名、形態就是形式。形式是認識對象的彰顯和外露部分,是我們認識對象的本質和內在規定必須經過的橋梁。
(2)意識形態的文化問題有哪些擴展閱讀:
社會意識形態表現形式:
1,社會意識形態是指社會意識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和表述形式。社會意識是社會意識形態或形式的本質、內在規定和組成部分。
2,意識的表現形式是世界和萬物的存在、運動、變化、行為等。例如:天體運行、四季變化、社會運動、人體行為。
3,社會意識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形式是人的社會活動和社會行為。例如,人的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和人自身的繁衍生產行為。
4,我們要發現意識,全面了解和掌握意識的特徵,必須通過意識的表現形式這座橋梁,通過觀察世界和萬物的存在、運動、變化、行為等意識的彰顯部分才能夠實現,舍此再無其他道路。
社會意識形態表述形式:
1,,意識的表述形式是人所創造的概念、理論、觀點、知識等。
2,現絕大多數人所說的意識形態,是指狹義、具體的意識形態—社會意識形態。
3,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意識是人關於如何在社會中生活和行為的意識、意念、願望、理想、方案、路線、觀念。
4,我們通過觀察人的社會活動和行為就可以發現社會意識、了解和掌握社會意識的本質和特徵。
5,社會意識的表述和傳播形式是社會個人創造的思想、觀點、理論、主義、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圖畫、法律、規章等。
3. 中國當代文化問題有哪些
文化建設變成文化產業的建設勢不可擋。事實上,這不過是開端而已,遠不是終結。雖然一些文化產業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但整體而言依然具有許多困難。對此姑且不論,就文化產業在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來看,中國和西方如美國相比還存在非常大的距離。但關鍵不是人們是否要堅持走文化產業的道路,而是人們如何走文化產業的道路。
目前的文化產業建設必須面對當前中國文化現狀的種種的問題。這主要表現為文化在不同方面的非均衡性發展。
首先是精英和大眾文化的差異。中國的文化精英在文化的消費方面無疑具有優越性。他們是大學教授、文學家、藝術家和其他文化專業人士,除了閱讀哲學、宗教和藝術等方面的書籍之外,還在各種不同的時間出入美術館、畫廊、劇院等。與此不同,一般大眾也許主要是消磨在電視機前,為各種節目特別是流行的電視劇所吸引,當然也有可能到歌舞廳去唱歌和跳舞。精英和大眾文化的差異無疑是顯著的,正如傳統所說的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差別。但現在的問題是,精英文化缺 少對於大眾文化的引導,相反,大眾文化往往藉助於流行文化構成了對於精英文化的沖擊。
其次是城市和鄉村文化的距離。因為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的特徵異常突出,所以在文化方面的差距特別觸目驚心。城市的發展日益趨向現代化,但鄉村的建設比較而言是落後的,甚至是停滯不前的。當城裡人藉助各種現代的技術如有線電視、互聯網和各種先進的文化設施享受各種文化產品的時候,鄉下人只能收看電視中的幾個節目。也許鄉土文化更多的是各種傳統的節慶,婚喪嫁娶,還有麻將和賭博等。一個典型的城市和鄉村文化的距離的範例是超級女聲的比賽。當城市為此狂歡和痴迷的時候,鄉村對此卻極其冷淡和毫無興趣。
最後是中國和西方文化的矛盾。當代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對世界封閉的國家,而是面向世界,以主動的姿態捲入了全球化的浪潮。這也導致中國當代的文化不僅保持了中華民族自身的,而且包容了世界的,其中主要是西方的。於是我們看到兩種情形,一方面是儒家文化的復興,如讀經、尊孔和辦國學院,另一方面則是基督教文化和現代西方文化的引進,如最突出的是在青年大學生中基督教神學的介紹和西方生活方式的接受。在一定范圍內,西方文化比中國文化具有一定的強勢。一個極其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面對西方情人節的玫瑰、燭光、美酒和咖啡,中國富有浪漫、想像和詩意的七夕卻被人遺忘,而且即使被冠以中國情人節的美名,也激起不了那些痴男愛女的向望。
除上述所說的問題之外,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它們都是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和必須解決的。但這種文化產業的非均衡性或者是非和諧的發展還不是當代文化建設的根本性問題。最根本性的問題在於文化本性受到了傷害。必須承認,文化的產業化從行政控制中解放出來,甚至從某種狹隘的政策、政治、意識形態中解放出來,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但文化產業的發展自身卻具有一個致命的危險,即文化在產業化、商業化和市場化的時候,逐漸喪失文化自身的本性。在市場經濟的游戲中,對於當代中國文化構成威脅的因素有三個:虛無主義、技術主義和享樂主義。它們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三種文化。
第一,虛無主義的文化。虛無主義主要否認人生和世界意義,也就是基礎、目的和價值等。在當代中國文化中,傳統的價值也就是儒家所主張的價值已經不再具有規定性,它至多隻是一個文化遺產和遺跡。如傳統的春節不僅是家人的團圓,而且也是對於天地的膜拜和對於祖宗的追思,但現在的春節卻完全改變了其本性。在飢餓的歲月里,它是飽餐的時機,但在溫飽的年代裡,它幾乎只是一個例行公式。人們不敬畏天地,但未必就崇拜上帝。如在西方的聖誕節,人們到教堂去贊美上帝,在家裡和親人相聚。但在中國的聖誕節,人們往往和朋友們狂歡。既不是天地,也不是上帝,而是各種體育和娛樂明星成為了我們時代的偶像。他們並不代表某種最高的原則,而是因為他們在某個領域里第一,是名人。但最具時代特徵的是各種類型的造星運動,它將一個非英雄變成英雄,如芙蓉姐姐。這些人物幾乎沒有任何意義,甚至可以說,他們就是虛無主義的明星。
第二、技術主義的文化。當代的各種文化只要它試圖進入市場的話,那麼它們都必須藉助於技術,最主要是傳媒技術、信息技術。例如廣告就是極端情形。一種文化產品已經被技術處理過了,而廣告對於這樣一個技術化的文化產品還要進行再度技術處理。就技術方面而言,當代文化不同於傳統文化最突出的特徵是它的虛擬化。一個虛擬的文化產品所呈現的特性為:假的如同真的。因此人們生活在虛擬的世界裡如同生活在現實世界裡一樣。但這容易混淆現實和虛擬的界限,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的網路依賴症就是如此。正如人們依賴酒精和毒品所製造的麻醉和幻覺一樣,網路依賴症就是對於虛擬世界的依賴。它無非表明,人被技術化了,人被技術所製造的虛擬世界所控制了。
第三,享樂主義的文化。當文化成為產品的時候,它就要提供給人消費。所謂消費就是滿足人的慾望。人有各種慾望,有身體的,有社會的,還有精神的。但身體感官慾望的滿足,亦即享樂,成為了消費最直接的形態。因此一些文化產品便直接或間接地將享樂主義作為自己的原則。於是不僅所謂的娛樂文化,而且一般的文化也奉行這樣的口號:娛樂至上,娛樂至死。更有甚者,有的文化產品為了刺激人們的慾望,誨淫誨盜,宣傳色情和暴力。這種文化就不是一般的享樂主義了,而是假丑惡,是走向犯罪。
當代中國文化的建設必須針對上述三種傾向,開辟新的道路。反對虛無主義,讓古今中外的智慧照亮我們的生活世界;反對技術主義,讓技術不要控制萬物和人;反對享樂主義,讓慾望不要越過其當代歷史所確定的邊界。惟有如此,我們才能建設一個中國的現代的文化。它是中國的,因此是民族的;同時也是現代的,因此是與時俱進的。這種中國的現代的文化便實現了文化自身的本性:陶冶和塑造人性,讓人得到全面的發展。
障 礙 與 認 同
——當代中國文化問題
http://www.lib.shu.e.cn/techang/gehongbing/zhangai.htm
4. 在哲學中,「意識形態」通俗的講是指什麼
哲學中的「意識形態」通常指的就是客觀事物在人類思想中的反映。
具有代表性的定義
馬克思的意識形態定義
G.馬爾庫塞指出,在馬克思那裡,意識形態有三種定義(1)是對歷史唯心主義的否定和揭示.(2)它是一種對社會存在的系統解釋.(3)它在總體上是一類確定的文化.這種文化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個人或集體都要自覺不自覺地受這種文化的影響
以下是幾位哲學家對「意識形態」的觀點:
阿爾圖塞(Louis Althusser)
意識形態是一個諸種觀念和表象(representation)的系統,它支配著一個人或一個社會群體的精神。
意識形態是個體與其真實的生存狀態想像性關系的再現。
為了說明我關於意識形態的結構和功能的中心議題,我將首先提出兩個主題,一個是否定的,另一個是肯定的。第一個主題涉及到用意識形態的想像形式來"再現"的對象;第二個主題涉及的是意識形態的物質性。
主題一:意識形態再現了個體與其存在的真實狀態的想像性關系。
……當我們承認意識形態並不與現實對應時,亦即承認意識形態構成了一種幻覺時,我們就是認可了意識形態構造了一個現實的幻覺,它們只需被"解釋"為發現了隱含在那個世界想像的表象後面的世界之現實(意識形態=幻象/暗示)。
主題二:意識形態有一個物質的存在。
在說到那些看來塑造意識形態的"觀念"或"表象"但卻沒有一個觀念的或精神的存在,有的則是一個物質存在時,我已經觸及到這一主題。我甚至提出,"觀念"的觀念性或精神性存在只出現在"觀念"的意識形態中,或意識形態的某種意識形態中,這里我要補充說,它只出現在自科學涌現以來似乎就奠定了這一概念的意識形態之中,亦即出現在科學實踐者在其自發的意識形態中向他們自己展示(真實或虛假)的"觀念"之中。
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
意識形態特別指涉在表意層面上展開的權力斗爭的方式;盡管這種表意活動捲入了各種霸權過程,但並不是在各種情況下都處於維持統治的支配水平上。
意識形態通常被感受為自然化和普遍化的過程。通過設置一套復雜的話語手段,意識形態把事實上是黨派的、論爭的和特定歷史階段的價值,顯現為任何時代和地點都確乎如此的東西,因而這些價值也就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和不可改變的。
簡言之,意識形態是一個話語問題,一個處於歷史情境中的主體間的實踐交往問題,而不只是一個語言問題(我們所敘說的命題問題)。意識形態也不只是一個偏向性的、偏見性的和黨派性的話語問題,盡管沒什麼人類話語不是這樣。
意識形態是指很大程度上被掩蓋了的貫穿在並奠基於我們實際陳述的那些價值觀結構,我說的是在其中我們言說和信仰的方式,它們和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的權力結構和權力關系有關……亦即情感、評價、感知和信仰的模式,它們與社會權力維系具有某種關系。
吉爾茲(Clifford Geertz)
就研究意識形態的社會決定因素而言,存有兩種主要的路徑:利益論和張力論。在前者看來,意識形態乃是一種面具或武器;而對後者來說,意識形態則是病症和處方。以利益論來看,意識形態的主張要在爭取優越的廣泛斗爭的背景中加以考察;依據張力論,則是在修正社會心理失衡的漫長努力背景中來考察。在前一種背景中,人們是追逐權力,在後一種背景下,人們則是逃離焦慮。
盡管有其他差異,但所謂認知的和表現的符號或符號系統至少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它們都是信息的外在資源,人類生活正是依賴這種資源加以塑型的,所以它們是感知、理解、判斷和運作世界的超個人的機制。文化的種種模式--宗教的、哲學的、美學的、科學的和意識形態的模式都是一些"程序";它們為社會的和心理過程的組織化提供模板或藍圖,就像遺傳機制為有機體過程的組織化提供了這樣的模板一樣……人這種製造工具、會笑和會撒謊的動物,也是未完成的動物,或者更准確地說,是自我完成的動物。人是他自我實現的主體,他從符號模式建構的一般能力中創造出界定自身的特殊能力。或者說,回到我們的主題上來,正是通過意識形態的建構,以及社會秩序的圖式意象的建構,人才使自己無論好歹地成為一種政治動物。
作為文化系統,科學和意識形態的區別應在其分別表徵的總體情境的不同符號策略類型中找尋。科學是以這樣一種方式來命名情境結構,亦即包含其中的對待這些情境的態度是無功利性的,其形式是節制的、簡潔的和絕對分析性的,通過迴避最有效的陳述道德情操的語義學手段,科學尋求最大限度的思想明晰性。而意識形態命名情境結構的方式則是,包蘊其內的對待這些情境的態度乃是一種承諾。其風格乃是華彩的、生動的和有意暗示性的:通過科學所迴避的語義學手段來表達道德情操,它追求喚起人們的行動……科學是文化的診斷性和批判性層面,而意識形態則是文化的辯護性和論辯性層面,它指的是"文化的那一個部分,即主動關心信仰和價值模式的確立與捍衛。
詹姆遜(Fredric Jameson)
從這一較高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看到本質上是認識論意義上的第一種意識形態模式並不能給予我們多大幫助,因為現在起決定作用的並不是某一種思想體系是真理還是謬誤的問題,毋寧說是其在階級斗爭中的功能、作用及有效性問題。現在人們認為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的任務是合法化和領導權(這兩個詞分別來自哈貝馬斯和葛蘭西),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一個統治階級能夠永遠依靠暴力來維護其統治,雖然暴力在社會危機的動亂時刻完全是必須的。恰恰相反,統治階級必須依靠人們某種形式的贊同,起碼是某種形式的被動接受,因此龐大的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基本功能就是去說服人們相信社會生活就應該如此,相信變革是枉費心機,社會關系從來就是這樣,等等。而同時,可想而知,一種相對抗的意識形態的功能就是--例如馬克思主義本身,作為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而不是作為關於社會狀態的"科學"--向佔領導權地位的意識形態提出挑戰,揭穿、削弱這種意識形態,使人們不再相信它,作為更廣闊范圍內奪取政權斗爭的一部分,還必須發展自己與之相對的意識形態。
拉克洛(Ernesto Laclau)
意識形態不是由對肯定的本質的誤認所構成的,確切地說是相反,意識形態是由於沒有認識到以下事物所構成的,即沒有認識到任何可能性不確定的特徵,以及沒有認識到任何最終彌合的不可能性。
.
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
意識形態這個概念最初是一個黑格爾式的概念,後來被用於馬克思主義對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批判,這個概念所擁有的許多令人信服的力量來自尼采和弗洛伊德。它的新穎之處就在於:理性現象可能比起非理性現象晦暗,更難以把握。它的神秘化力量可以如此隱蔽,以至於邏輯的藝術不足以打碎這種神秘。神秘化源於一種無意識的意圖,將神秘之物給神秘化了。
就像康德超驗辯證法中的理性一樣,意識形態可能是幻象的必要來源。這也許是最近的一種看法。假如人們相信阿爾圖塞的話,那麼,意識形態總是表現了某種方式,正是在這種方式中,意識會經驗到它對決定它的那些客觀的和物質的條件的依賴,亦即對科學理性在其客觀性中要加以把握的條件的依賴。然而,一個必然產生的疑惑是,這是否同時在告訴我們以下意識的某種怪異性,這種意識是有關科學所控制的秩序的,確切地說,與科學所屬的東西相關,亦即主體的斷裂,科學與存在之間的巨大鴻溝和"游戲"。
比爾格(Peter Bürger)
應該注意到,在這種模式中,意識形態並不能簡單地理解成是社會現實的拷貝,亦即社會現實的復制,而應看做是社會現實的產物。意識形態是一種活動的結果,這種活動對作為一種不充分事物的所經驗的現實的反應("真正的現實",亦即人在現實中展開的可能性被壓制了,因此人被迫進入在宗教領域中"幻想地實現"他自己)。意識形態並不僅僅是某種社會狀況的反映;它們是整個社會現實的各個部分:"意識形態的要素並不只是掩蓋了經濟利益,它們不只是標語和口號:它們是所進行的現實斗爭的組成部分和要素。"
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意識形態"在社會學分析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術語,但這個術語的困難首先在於:要麼它是用於描述:a)一個階級或其他社會集團系統的或自覺的信仰,恰如"意識形態的"這個詞的通常用法是意指一些普遍原則或理論主張,或通常不那麼中聽的說法,是指一些教條。要麼是用於描述:b)一個階級或社會集團獨特的世界觀或普遍觀念,它既包括一些系統的和自覺的信仰,也包括不那麼自覺的和系統闡發的態度、習慣和情感,甚至包括一些無意識的假定、意旨和承諾。
威廉森(Judith Williamson)
意識形態就是某種意義,它是由社會的狀況必然產生的,並有助於永久維持這些社會狀況。我們會感到有一種歸屬的需要,一種身處某個社會"階層"的需要,盡管這種需要很難察覺。實際上這種需要也許是想像性地被賦予的。我們所有人都真實地需要一種社會存在,一種共同文化。大眾媒介在某種程度上就提供了這一需要,它能在我們的生活中(潛在地)實現一種肯定的功能。
齊澤克(Slavoj Zizek)
作為一種信念,一組觀念、信仰、概念等,意識形態的內在概念被用來使我們確信其"真理",但實際上服務於某種隱含的特定權力利益。與這一概念對應的意識形態批判模式就是徵候式閱讀模式:這一批判的目的在於通過對裂隙、空白和筆誤來揭示官方文本隱含的偏見--以"平等和自由"來揭櫫市場交換中合作者的平等和自由,當然,這種市場賦予生產方式所有者以特權。
意識形態不再被視為一個保證社會再生產同質的機制,不再作為"社會的凝聚力";它變成了一個維特根斯坦式的含混關聯的和異質的過程的"家族",其范圍是嚴格地局部性的。依照這些思路,所謂的統治的意識形態主題批判努力要表明,一種意識形態要麼發揮著決定性的影響,但不限於某一社會階層,要麼揭露意識形態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是邊緣化的。
5. 意識形態與文化的關系
意識形態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有政治的、社會的、知識論的、倫理的等等。
在社會研究中,政治意識形態是一組用來解釋社會應當如何運作的觀念與原則,並且提供了某些社會秩序的藍圖。政治意識形態大量關注如何劃分權力,以及這些權力應該被運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說,20世紀中最具有影響力與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識形態之一就是共產主義,它是以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學說為其基礎。其他的例子有:無政府主義、資本主義、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企業自由主義(corporate 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義(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義、君主主義、民族主義、納粹主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social-democracy)。「系統意識形態」(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將意識型態當作意識形態來進行研究(而非研究個別的意識形態)。(參見條目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型態。)
意識形態受歡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業家(moral entrepreneur)的影響,他們常常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政治意識形態是指提出某種政治與文化計畫作為參考的社會運動、機構、階級或大團體,他們的整體觀念、原則、教條、迷思或符號。它也可以是通常用來界定某個政黨及其政策的一整個政治思想結構。
通常是某些道德觀形塑了意識形態的基礎。
關於文化的分類 H. H. Stern(1992:208)根據文化的結構和范疇把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文化即大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狹義的文化即小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廣義地說,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為信息文化、行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語者所掌握的關於社會、地理、歷史、等知識;行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實際行為、態度、價值等,它是成功交際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藝術和文學成就,它是傳統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范。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類學家將文化分為三個層次: 高級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 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指習俗、儀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際關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層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價值觀的美醜定義,時間取向、生活節奏、解決問題的方式以及與性別、階層、職業、親屬關系相關的個人角色。 高級文化和大眾文化均植根於深層文化,而深層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種習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眾文化中,以一種藝術形式或文學主題反映在高級文化中。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自20世紀初以來,不少哲學家、 社會學家、 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據統計,有關 「文化」 的各種不同的定義至少有二百多種。人們對「文化」一詞的理解差異之大,足以說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難度。
意識形態與文化的關系(非對稱):(一)文化和意識形態呈二元結構。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觀念文化和行為文化是文化結構四面相,反映 出文化結構的多維性。觀念文化的核心,是社會的特殊文化系統——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只能是占統治地位的 階級、政黨的精神文化體系,對整個社會文化具有支配作用。觀念和思想的體系及功能制約著文化諸體系的發 展,後者可以不及前者,但不能超越前者。文化諸形式的經驗表達,不是純粹的符號行為,而是與觀念和思想 體系的價值規定相關的社會行為。文化反映社會生活,意識形態制約規范著文化的表現形式的內容。因此,文 化和意識形態在社會精神文化體系中是二元結構。
(二)文化和意識形態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作為人類經驗生活的總結,文化符號、文化信息、文化類型 、文化模式和文化交流都是它的一般反映。意識形態符號系統是人類經驗生活的特殊表現形式,具有強烈的集 團意識、集團價值和集團模式成份,因而意識形態常常導致產生與文化相異,甚至相對立的文化形式。阿爾都 塞認為,生產關系決定文化,生產關系是人類經驗生活的一個特殊領域,它產生的特殊的文化,就是意識形態 ,即在這個物質環境里思考的問題,是階級意識的文化,所以文化是一般經驗形態,意識形態是特殊經驗形態 。
(三)文化和意識形態是現象和本質的關系。在文化體系內,文化和意識形態先有因果關系。文化是先於 意識形態的人類經驗的符號表徵。一定歷史階段內,符號表徵圖示發生了質的變化,一種理性的經驗抽象符號 圖示成為社會生活中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觀念形態,在文化體系中居核心地位,多元結構的文化客體受制於一 元結構的意識形態主體,二者的因果關系轉換為現象和本質的關系。文化作為觀念形態的原因,反映著觀念形 態制約的生活現象;意識形態作為文化理性抽象的結果,表現了文化生活和社會觀念生活的本質。意識形態神 聖化過程取代文化經驗的世俗化過程。觀念形態的文化歷史,一般文化成為世界的經驗性表象觀念,意識形態 則成為世界的文化性本質觀念。「重組和再解人類經驗和觀念,不能從舊的框架出發展望世界,而應從新觀念 對現存價值觀念體系挑戰的解釋出發。」(註:黃龍保:《領袖文化》,第44頁。)這即是對文化理解的意識 形態詮釋。關於文化類型的馬克思的三大類型說、斯賓格勒的九大類型說、湯因比的二十六大類型說,都具有 鮮明的意識形態因素(註: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133頁。)。還有貝爾等人的「意識形態終結」( 註:D·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第3頁。)、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註:魏曉鋒、朱月潭:《亨廷 頓『文化沖突論』剖析》,《國外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等觀點,以及後現代主義、後保守主義的理論或 社會主張,都是溶文化研究和意識形態分析為一體,而其中意識形態因素顯然超越單純的文化因素而佔有很大 比重。
(四)文化中心與意識形態中心。在文化模式的評價問題上,文化相對主義認為,各個文化模式賴以生存 的環境決定了該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特殊性,因而是不能評價和比較的。文化中心主義則認為自己的文化模式 是唯一的,其「依據方式、信仰、價值觀、行為規范」優於其它文化模式,是評價衡量的中心和標准,如「西 方中心論」和「東方中心論」就是如此(註: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98頁。)。這兩種觀點均失之 偏頗。文化中心主義的絕對性,不免封閉;文化相對主義的靈活性,又難免缺乏穩定。但實踐中,文化中心主 義仍然是每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生存標准。根本問題不是文化本身決定的。文化中心主義起主要決定作用的價 值評判標準是意識形態。觀念形態中,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申張自己的社會中心價值觀,文化因素對社會的 作用,受到意識形態的篩選,各個文化模式的中心論傾向,是該文化模式中意識形態中心論的折射。例如作為 意識形態的宗教,在文化模式的經驗主義操作中就具有很強大的塑造性,從早期圖騰崇拜到當今世界三大宗教 ,它們對文化、文化模式以及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以致於傑姆遜認為「沒有宗教 ,便沒有文化;今天的文化不成其為文化,就是因為沒有了宗教」(註:F·傑姆遜:《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第30頁。)。根據韋伯的分析,新教倫理對資本主義的形成有重大的促進作用(註:M·韋伯:《新教倫理 與資本主義精神》,第32頁。)。「禁慾苦行主義」的「宗教沖動力」和「貪婪攫取性」的「經濟沖動力」的 矛盾及歷史發展與資本主義歷史是分不開的(註:D·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第13頁。)。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可以說既是一種文化模式,也是一種意識形態模式,後者的中心成份大於 前者。傑姆遜關於意識形態七種模式的分析(註:F·傑姆遜:《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第206頁。)和泰 爾朋關於意識形態的八種命題(註:G·泰爾朋:《政權的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政權》,台灣遠流出版社出版 ,第51頁。),對文化中心與意識形態中心有詳細的解釋。
(五)文化整合與意識形態整合。文化整合即是個人、民族和國家通過各種不同方式,將文化物質、文化 叢賦予一定的結構而展示文化整體意義的行為。「文化與個人互動整合」、「個人選擇整合」和「社會整合」 三種觀點是文化整合中較有代表性的。「文化與個人互動整合」觀認為,文化是非理性的情緒叢結的產物並受 制於情緒叢結。個人與文化和互動關系中,文化得到整合。文化交流及文化傳播和人對文化的經驗體認,使文 化整合得到明確的意義。「個人選擇整合」觀認為,文化整合的始創力量,是個人對文化的選擇、排斥和修正 ,個人也要受到文化客體的制約。文化整合模式是偶然的反復的重新組合發展。文化差異是文化整合的內在根 據。故文化整合是相異的,文化整合過程的完成決定於整體對部分的取捨。「社會整合」觀認為,社會規范著 個人,社會文化的事實的集合,強制性地限制著個人,即社會本身整合著社會,維持著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集 體意識和集體良心是社會整合的力量(註:張翼、陳富強:《再論社會整合和文化整合》,《蘭州商學院學報 》1995年第2期。)。意識形態整合是非個人性的選擇,某種意義上,個人生來就在意識形態的框架內,因此, 意識形態對個人、階層皆有先在的意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和內容是一種理性的肯定,意識形態整合具有強制性 ,其目的是理順並規范個人意識的行為遵從意識形態的範式。文化整合允許個人和社會互動互補,相互選擇。 意識形態整合卻不容個人選擇適合的成份和內容,它是自上而下的層級整合和自下而上的遞從整合相結合的控 制形式和操縱結果。意識形態整合包括觀念整合、制度整合、價值整合和行為整合。其目的是保證社會整體導 向性的合法化——確立文化和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因此,意識形態整合是觀念、信念和價值統一的「上層建築 」,文化整合是觀念、信念和價值統一的「基礎」,意識形態整合最終反映文化整合和意識形態整合的最佳選 擇。
(六)文化沖突與意識形態沖突。基於一定歷史環境而形成的文化構建,內涵著特殊的文化特質、文化叢 ,由此組合成文化模式。但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模式、其結構的形式不一,在文化交流過程中,必然產生沖 突。文化沖突的核心是文化中心主義、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文化價值的信念和它們的主導地位。文化沖突是相 同或不同文化類型或文化模式中,主文化控制、牽引或消蝕亞文化,特別是反文化的矛盾形式。一定時期,亞 文化與主文化並不相左,反而是一定程度上對前者的補充和完善,二者是互動互補的傳遞變化關系。主文化一 般難容反文化,但反文化並非一律是反動文化,一定條件下,反文化卻可能代表著歷史發展和社會的方向(文 藝復興和「五四」新文化運動)。文化沖突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文化批判,即對傳統文化模式的內容、價值和根 基等確定性的文化因素和圖示的辯證理性思考與批判。正因為如此,文化批判的鋒芒和結果、甚至導致激烈地 社會沖突,乃至社會革命。這種狀況已明顯地超出了單純的文化沖突范圍,集中地表現了意識形態的意義。現 時代,文化沖突的實質大都是意識形態幽靈作祟。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生活方式、現代 價值觀念與傳統價值觀念、現代社會發展目標與傳統社會發展目標、現代的與傳統的民主觀、法制觀、經濟體 制與經濟增長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等重大時代課題,無不具有深深的意識形態烙印,反射出意識形態沖突的社會 影響。「前喻文化」和「後喻文化」的沖突是值得研究的問題(註:李森洋、張華全:《當代西方思潮辭典》 ,第190、345頁。)。當前發展中國家在宏觀層面致力社會現代化,在微觀層面致力經濟增長,比較恰當的有 效方式,是找到一條既不脫離意識形態又不拘泥於意識形態的理論和實踐途徑,超越舊意識形態局限,求得意 識形態協調平衡。發達工業化國家的文化批判、意識形態批判、大眾文化批判諸社會批判理論和實踐,對遲發 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的文化沖突與意識形態沖突有警示意義,敵對意識形態間的沖突,不僅是不同觀念形態的理 論學說、價值觀念間的矛盾,而且也反映出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間的斗爭,這是意識形態沖突的根本利 害所在。
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關系,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是文化問題也是意識形態問題。概言之,文化是基 礎和前提,意識形態是核心和樞紐,文化研究是發現社會發展的經驗機制,意識形態研究是發現社會發展的政 治觀念和社會心理機制。從傳統文化到現代文化的流變,符合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自身規律,從舊意識形態到新 意識形態的超越和確立,既符合意識形態的本質要求,也反映出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意識形態化因素。這兩種研 究對處於社會轉型、體制轉軌的現代化過程中的中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6. 有關國家意識形態的問題
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是少數有錢人控制國家,就像美國一樣,即使在這個號稱最自由的國家裡,利益集團作為公民與國家權力的紐帶,本來應該代表公民的利益的,但是這個中間環節都被上層掐斷了。簡單來說,這是個有錢人玩的游戲。
社會主義呢,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老百姓說了算,權力都在人民那裡。
所以有錢人要維護自己的利益,老百姓也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兩者就一定存在差異了。
不同意識形態國家存在矛盾是有必然性的。我國的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而西方的一些國家就像美國,奉行的是霸權主義,從它侵略伊拉克就知道了。美國想擴張,想侵略,而我國想和平共處,所以兩者之間就有了矛盾歸根到底都是國家利益的問題。
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滲透,將它的價值觀推廣出去,是為了要大家都認可它的游戲規則,少一些人來反抗,要大家都以為資本主義好,去維護它,繼續讓有錢人剝削自己的剩餘價值。所以有錢人就維護了自己統治權力!
7. 西方對我國意識形態滲透有哪些方式
實施西化和分化。
在全球范圍內借蘇東劇變和冷戰結束極力宣揚「淡化意識形態」,企圖讓我們淡化政治意識形態,淡化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淡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利用我們執政黨內少數黨員和政府中少數公務員的工作失誤、少數分子的腐敗行為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添枝加葉,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加以醜化,企圖使大眾對共產黨失去信任,對社會主義失去信心。
利用冷戰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這一事實,通過鼓吹「馬克思主義過時了」、「馬克思主義無用了」、「社會主義失敗了」、「社會主義的歷史終結了」等,企圖搞亂人們的思想。
散布所謂「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黃禍論」等論調「妖魔化」中國,攻擊中國的愛國主義為「狹隘民族主義」,視中國的社會主義為「極權主義」,企圖搞亂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削弱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利用經濟手段進行文化「植入」。
通過廣播、電視、電影、報紙、雜志、信息網路等媒體輸出文化產品,公開或隱蔽地推銷其社會政治理論、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
宗教文化傳播。
8. 中國文化建設存在哪些問題,成因如何
存在問題:現在中國在文化簡史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擺脫不了意識形態的束縛,至少在上層建築可以這么說.同時主流文化和民間文化不能很好地融合,造成脫離狀態.市場經濟的發展,西方世俗化的思想傳入中國,拜金主義嚴重,傳統文化的精髓無法與市場文化相抗衡.國民處於物質豐富,精神空虛的狀態,急需相對應的文化建設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現在主流媒體提倡的文化建設並沒有深度考慮國民的需求,而是像以往一樣用趕鴨子上架的方法灌輸給國民,必然會引起反感.
如何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教育是百年大計,什麼都可以丟,唯獨教育不能丟.無論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同時又要超越經濟和政治的束縛,獨立生存,形成自己的教育體系.當前,改革中國的教育制度是最重要的.高考改革,發展素質教育,高校改革,去行政化,注重學前教育,都是當前的任務.
9. 文化意識有哪些方面
意識就是對認識的認識。文化基本上是群體的認識。文化既包括人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是人類通過自身努力所創造出來的勞動成果。生活在此基礎上的人必然會受文化的影響。文化意識就是對群體認識的認識。人認識自己容易,意識自己難。文化也是一樣,認識容易,意識難。難就難在意識是對已有認識的觀照,認識不足或不成熟就無法對它進行觀照。文化是隨著群體不停成長的,文化不會失去自己的認同。文化內的陰陽一直互變著。文化就像一棵樹,樹干是思想體系,枝葉是學術和制度。學有哲學,數學和科學。術有藝術和技術。制度分政治,法律,經濟,宗教和教育等。思想體系,學術和制度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容和形式。中國哲學的內容和形式和西方的就不同。哲學是思想體系的基石,學術的觀念和制度的理念主要都是哲學思想的體現。思想體系就是文化的綱領。掌握思想體系才能掌握整體文化。思想體系自然產生意識。一個人有沒有文化意識要看他對文化的思想體系有多少認識。認識不足就沒有文化意識,文化意識產生於對文化思想體系的獨到和整體的認識。
10. 當代中國存在的文化問題有哪些
當代中國存在的文化問題有很多,例如傳統手藝正在逐漸失傳。文化是國家發展的動力,在這個不斷發展的社會里,文化問題總是無處不在,面對這些問題,加強道德教育是當前的首要准備。
現代中國存在的文化問題是什麼?
目前中國文化簡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擺脫不了意識形態的束縛,至少在上層建築中是這樣說的。 同時主流文化和民間文化不能很好地融合,導致脫離狀態。 市場經濟的發展,西方世俗化的思想傳到了中國,拜金主義變得嚴重,傳統文化的精髓無法與市場文化相抗衡。 國民物質富裕,精神空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急需進行相應的文化建設。
已經失傳的傳統手藝有哪些?
1、糖塑
糖工藝品,是漢族的民間工藝品之一,通常被稱為吹糖、糖工藝品。 做這項工作的人被稱為吹糖人,遍布全國各地。 糖塑以麥芽糖為原料,加熱糖使其變軟,吸收紅、藍、黑等色素,必要時可調出數十種不同的顏色。 之後,用剪刀、梳子、小竹刀等工具和竹片、彈簧、石膏粉等輔料,經過藝人吹、擦、拉、拉、捏、按、切等技術成型。 常見的有連年有魚、二龍戲珠、麒麟送子、穆桂英掛帥、楊宗保點兵等,為傳統工藝品。
2、瑤綉
瑤綉是中華民族傳統手工刺綉的一種,是中國刺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 廣西壯族自治區刺綉歷史悠久,刺綉工藝精巧精巧。 刺綉的圖案、圖案的顏色有一定的規定,即使是布也很講究。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人類文明飛速前進的今天,許多傳統藝術由於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逐漸減少,被人們忽視、遺忘、寂寞地退出歷史舞台。 其實,這些珍貴的傳統技藝值得我們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