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伏羲文化如何提升旅遊品質

伏羲文化如何提升旅遊品質

發布時間:2022-11-27 01:37:18

Ⅰ 伏羲給人們帶來了哪些進步

伏羲文化博大精深,幾乎囊括了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政治上,伏羲立九部,設六佐,使原始人類社會由無序、原始的部落形式向國家管理的雛形過渡;經濟上,伏羲發明了網罟,教民佃漁,發展了原始的農、牧、漁業,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伏羲在文化上的貢獻更是燦爛輝煌,他創立的八卦,是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國乃至東方哲學思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制甲骨文,嘗百草,興嫁娶,造書契,制琴瑟,這些都開了中華傳統的天文歷法、診療醫葯、婚俗制度、語言文字、樂器音律的先河,奠定了中華民族古文明的基礎,影響著數千年來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

Ⅱ 人在旅途‖游淮陽太昊陵,逛天下第一廟會

快到農歷二月二的那幾天,婆婆就念叨著要去淮陽人祖廟燒香祈福,嘆惜著自己有多少年沒有祭拜人祖了。婆婆是個虔誠的燒香拜佛之人,每到初一十五必燒香。

我媽沒有燒香的習慣,從小我家沒有燒香的氛圍,我接受這么多年的唯物主義思想的教育,一直覺得燒香這樣的祈求神靈保佑是虛無縹緲的迷信思想,覺得所有理想的實現、美好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奮斗和創造,但隨著年齡和世事閱歷的增長,心中的界限感在慢慢地松動,開始學著包容。

真正走進太昊陵,走進太昊陵二月二廟會,我才感悟到,來,是正確的。在這里,我感受到一場上古遺風,領略到華夏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在這里,我感受到一場民俗的盛宴,這盛宴承載著人們對伏羲先祖的崇敬,對宗族血緣的恪守,對生殖繁衍的期許,對平安喜樂的祈願,攜帶著大量的中華民族文化基因,令人驚嘆!

01 游太昊陵,感受一場上古遺風

鄭州出發,一直向東,高速行進2個小時就到了太昊陵。距離羲皇文化廣場一公里的時候,為避免交通擁堵已經禁止車輛駛入。

太昊陵,位於河南周口淮陽。考古學家說:「中國歷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陽,六千年看淮陽。」淮陽,在河南省東部,現在是周口淮陽區,是人類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古稱宛丘,是《詩經·陳風》里的那個宛丘,唱出優美陳風樂章的宛丘;又稱陳州,是著名的豫劇《包公下陳州》之陳州;淮陽也是古陳國都城所在地,也稱陳。

太昊陵,是太昊伏羲氏長眠之地。相傳,6500年前,伏羲氏作為「三皇五帝」之首,率部從成紀(今甘肅天水)沿黃河東下,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陽),在此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都城,實現了上古多部族在中原大地第一次大融合。伏羲逝於宛丘後,民眾將伏羲「厚衣之薪」即堆柴火化,入土墓葬,伏羲墓誕生、存世。此墓,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自衛來陳,陳靈公陪他拜謁伏羲墓。

漢代曾在這里建祠,三國魏陳思王寫有著名的《伏羲贊》,唐太宗李世民為太昊陵頒詔禁民芻牧,設守陵戶,從宋代開始,太昊陵被皇家列為全國祭祀伏羲專祀地,宋太祖趙匡胤親頒修陵奉祀詔,祀以太牢,大事建築;元代全國通祀三皇;後陵墓漸毀壞,元末,宋之前遺物僅留下一塊墓碑。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駐蹕幸陳,親臨太昊陵祭祀,四年,朱元璋下詔盡數廢止各地三皇廟,太昊陵被確定為祭祀伏羲的唯一合法場所,並御制祝文,派遣大臣前來致祭,這種制度為後代帝王所效仿,明至清末,帝王親祭或遣官致祭達52次之多,祭祀規格非常之高,海內外無出其右。後,明英宗朱祁鎮批准重建了太昊陵,結構與明皇宮相仿。

遠望太昊陵,殿宇巍峨,肅穆庄嚴。在進口處,每個人贈送一炷香。朝祖進香的人們潮水般地湧入。

太昊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

順著人流,我們來到午朝門前,門上方懸有「太昊陵」、「午朝門」、「開天立極」匾額,氣勢磅礴。從午朝門進入陵園內,面前是一條青石鋪就的主甬道,甬道的兩側龍旗飛舞,據說,太昊陵的主體建築均貫穿在這條中軸線上,如果從午朝門開始把所有的大門都打開,可以一直看到伏羲的陵墓,這就是「十門照相」。陵園內古柏森森,老磚斑駁古青,碑碣林立,來這里進香的老百姓手裡拿著香,埋頭只走在中軸線的大路上,很少關注周邊的景物。

過玉帶河,來到道儀門,道,是道德,道學,伏羲創造的先天八卦是導學之源。儀,是義理、禮儀。想了解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必須以一種謙卑的的禮儀著手,才能進入道儀門,這是完成德業的第一步,也提醒參拜的人要整冠束帶,文官要下轎,武官要下馬,要恭恭敬敬地嚴肅前行。

穿過到道儀門,來到一座高台前,高台上面寫著「濫觴」大字,是先天門。兩邊一副對聯「盡宇宙之妙;通天人之際」。在想濫觴的涵義,濫,江河的源頭,殤,動物頭上的角做成的酒杯。濫觴,江河的發源處水小,小的僅可浮起一隻微小的酒杯,這是說伏羲先天八卦創造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這高台是在高度評價伏羲先天八卦的地位。

過先天門、再過太極門,每一道門都構思精巧,內涵豐富,每一道門上都有歷代書法家、聖賢、名士的題字橫副對聯,無不融合著知識性、趣味性和樸素的原始夢想,反映著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對伏羲始祖的崇敬。

來到喧囂的、氣勢更為雄偉的統天殿前,殿前聚集的人流更多,殿內日前不讓進入,進香的人們爭先恐後地虔誠地跪拜在殿前的墊子上磕頭跪拜,拜墊不夠用,有的中年婦女甚至隨便一個地方朝著殿內磕頭跪拜,有的念念有詞,有的痛哭流涕,有的嚎啕大哭。宮殿東西兩側有一副楹聯「炎黃堯舜湯文武周孔老莊無不追蹤人文始祖,帝王將相三教九流諸子百家若非羲皇誰敢統天?」。我站在殿外向內看,殿內塑著伏羲像,頭生雙角,項飾獸牙、蚌殼,手托八卦,肩披樹葉,腰纏獸皮,赤腳袒腹,伏羲像東側侍者為朱襄,號飛龍氏,左手拿龜甲,右手持骨針,作書契;西側為昊英,號潛龍氏,雙手持蓍草,作甲歷,兩者皆為六職之一。

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想像著6000年前,伏羲氏「一畫開天分陰陽,推演萬物定乾坤」,在以陳為中心的黃淮平原上,拉開了華夏文明的序幕。他發明網罟,教百姓漁獵畜牧,開創了原始畜牧業;他自認風姓,教人循規蹈矩;他制嫁娶之禮,使原始生民擺脫了愚味的群婚狀態;他發明了最原始的樂器琴瑟,教人禮樂之大化;他以龍紀官,號曰龍師,分理海內;特別是他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觀萬物,創立八卦,結束了結繩記事,開啟了人類的智慧,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他的一系列的發明創造,猶如永不熄滅的明燈,照亮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伏羲因此成為一個劃時代的人物,被後世推崇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成為中華民族尊崇敬重的人祖、龍祖、中華共祖。

出太始門,經八卦台、陵桓門,就是伏羲的墳陵所在,這里同樣擠滿了拜謁的香客。伏羲氏的墳墓是一個大土堡,上圓下方,土包下方被方石圍攏,看上去,有七八米高的樣子,氣魄非凡。民間傳說中用家鄉的土給人祖添墳,可以生兒育女,免除災禍,所以,前來朝祖的善男信女都要從家鄉帶了一袋黃土,撒在墳頭,久而久之,就有了山丘這么大。陵前有宋代青石碑一通,碑上面的字年代久遠,已經依稀難辨。墳墓上長著幾棵樟樹,在伏羲氏墳前祭祀上香的人用摩肩接踵是不夠力度的,人潮一浪一浪地湧向陵前碩大的香爐,香灰已經高出香爐邊,爐前地上,香灰也積了一層,煙霧繚繞,空氣中飛舞著灰白色黑色的紙屑,如翩翩蝴蝶。很多人,圍著伏羲氏的墳轉一圈,抓起地上的土給添在墳上。

在伏羲墳陵的後面,是蓍草園,蓍草是神草,是用來占卜算卦用的,伏羲用蓍草創下了先天的八卦。據說全國只有太昊陵、山東曲阜、湯陰羑里城三處可以生長,歷代帝王每次派官員替自己朝拜伏羲,返回復命時都需要帶回一束蓍草作為信物。

蓍草池邊的欄桿上,系滿密不透風的紅色祈願條,池邊柏樹上,也垂著數百條祈願條。

伏羲陵墓的西側有兩根柏樹共生一體,柏樹樹杈中間又長了一棵檀樹,就叫「柏抱檀」樹,檀樹從柏樹樹心穿心而過,很多人往柏抱檀的中心扔錢幣,祈福。

太昊陵的一草一木,一風一俗,都在彰顯著歷代中國人對伏羲氏的尊崇,伏羲氏傳說中的偉大功績現在已經有人提出了質疑,因為每一項偉大創制的完成,需要數千年的實踐,而在一個壽命很短的先祖那裡,也絕不可以一蹴而就,因此,對於伏羲氏,我覺得是一種精神的,形而上的,他給了我們一條文化上的根,他使所有的華夏子孫,都有了一個共同的名稱——「龍的傳人」,我想對太昊伏羲的崇拜,不僅僅在於廟會期間的跪拜祈禱,更在於民族精神在我們血液里的澎湃流淌。

02 逛廟會,感受一場民俗盛宴。

當時在前往太昊陵的路上,心中有一個疑惑,這參會回來的人,人人手中拎著一袋餅。我從太昊陵出來,走在龍湖前面的羲皇文化廣場,才理解了這些人的舉動。

伏羲逝後,葬於湖邊高地。每逢仲春之月,百姓雲集朝祖進香,是為「二月會」。 

數千年來,每年農歷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一個月的時間,全國各地的百姓,都趕來朝祖進香。在2008年以「單日參拜人數最多(約82.5萬)的廟會」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太昊陵廟會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間廟會,被稱為「天下第一廟會」。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千年古廟會有多火爆?非親眼目睹者,難以置信。

羲皇文化廣場全是人從眾,人山人海、人聲鼎沸。廟會上各種充滿民俗特色的小商品琳琅滿目,商販吆喝聲,高音喇叭聲,各種聲音此起彼伏,人間煙火味在這里混合,在人流中彌漫。

人氣最旺的就是賣餅的攤位,看商鋪上面廣告橫幅才知道,之前看到的人人手提一袋的餅叫「壓縮饃」,在店頭上拉著橫幅「27萬網紅打卡店」「97萬網紅打卡店」的,門前更是人滿為患。跟著潮流,買了一袋壓縮饃,它是一種圓形的小餅,陝西肉夾饃的餅有點像,外面一層都是蘸上的芝麻粒,吃起來不幹不柴,還略許有柔感,入口後,絲絲的甜味非常讓人愉悅,甜味和面香融合,形成又甜又香的口感。孩子一口氣吃了幾個壓縮饃。

太昊陵廟會,還有一個淮陽特色——泥泥狗。廟會上的泥泥狗,大小不等,形態各異,有鳥獸蟲魚,奇禽怪獸等各種圖案,用泥捏制,全塗黑底,然後用紅、黃、綠、白、粉紅五色,艷而不俗,每個泥泥狗都有孔可吹,音韻渾厚。據說,趕太昊陵廟會,一是拜祭人祖爺,二是要買「泥泥狗」。民諺說:「老齋公,慢慢走,給把泥泥狗,您老活到九十九」。泥泥狗俗稱「靈狗」,「陵狗」,為人祖爺守陵、報警和傳播人祖聖德於四方的象徵,泥泥狗不僅是一種圖騰崇拜的標志,更是遠古女媧摶土造人遺風的延續,被海內專家譽之為「真圖騰、活化石」。

布老虎具有驅邪避災的作用,可當枕頭,可當玩具,所以,買了兩個布老虎回家。

幾百年過去了,古柏依舊在,香煙依舊在,變化的只是焚香的人群,但是中華文明經歷磨難而生生不息,傳承至今,仰仗的正是這種根植於血脈的祖先崇拜,是中華民族凝聚力與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之源。

著名作家邵麗撰文說。 

太昊陵,是我們所有人「慎終追遠」的所在。

Ⅲ 伏羲文化節的發展

經過二十餘年的努力,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十大節慶」活動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甘肅省獨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之一。每年農歷五月十三日舉行,相傳這一天是華夏始祖伏羲的誕辰,而天水就是伏羲的故鄉。

Ⅳ 伏羲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好品質

伏羲文化 五千多年前出現的伏羲文化是中華文化與文明的源頭。傳說伏羲皇發明網罟,教民漁獵,創八卦,別姓氏,倡導彩陶文化、玉石文化、龍文化等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伏羲皇用爻片創作的「日月三爻圖」是中華文字與數字的開端,也是中華易學的開端。因此,伏羲皇被歷代中華兒女尊稱為【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伏羲時代產生的龍文化、玉文化、觀天文化、姓氏文化、漁獵文化、太極八卦文化,原始文字與數字文化的總稱。太昊伏羲皇首創的龍文化是維系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精神紐帶,成為民族傳統、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學習伏羲文化各種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以至於影響人們!

Ⅳ 為什麼說伏羲文化既是一種歷史文化也是一種地域文化

伏羲文化既是一種歷史文化,也是一種地域文化。關於伏羲及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多種史籍都指向同一地方,那便是地處隴右的古成紀,所以是一種地域文化。伏羲的故事和著名的大地灣(天水市秦安縣境)等古文化遺址相對照,可證隴右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就大的地域而言,伏羲的故事及相關遺址遺物遍布祖國各地,這些都是中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最好的見證,所以是歷史文化。

Ⅵ 伏羲最大的功績是什麼這個是從哪個角度堤的

據傳伏羲生日為農歷三月十八日。中原地區有在農歷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風俗。[3] [4]
相傳上古時代,華胥國有個叫「華胥氏」的姑娘,到一個叫雷澤的地方去遊玩,偶爾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腳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於是就有了身孕,懷孕十二年後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有蛇的身體人的腦袋,取名為伏羲。[6] [7]

伏羲
(註:伏羲女媧最早出現於先秦文獻,華胥氏是後世文獻才出現的,因此伏羲女媧是否是華胥氏兒女目前學術界尚存爭議,一般認為華胥氏兒女的「伏羲女媧」人屬性高於神屬性,而楚帛書中的伏羲為創世神,是最早誕生的生靈,與華胥氏和雷神毫無關系。[8] 女媧最早記載在先秦的《楚辭》,也和華胥沒有關系。)
伏羲故里真相:不在天水、淮南,而在山東!且看十一條證據(上)

浩然文史
贊125
閱讀1.5萬
全國多地有伏羲故里之稱,天水伏羲文化有何獨特之處?

浩然文史
贊51
閱讀7230
伏羲故里真相:不在天水、淮南,而在山東!且看十一條證據(下)

浩然文史
贊113
閱讀1.8萬
天水是哪個伏羲的故里?專家說:是不是故里,要回答這七個問題

浩然文史
贊124
閱讀2.6萬
天水還是山東?古史傳說中伏羲誕生的成紀,到底在哪?

浩然文史
贊118
閱讀4.1萬
人文始祖
伏羲有神聖之德,團結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定都在陳地,封禪泰山[9] 。伏羲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須鯨的須,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龍的傳人由此而來。[10]

伏羲仰觀天上的雲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閃,看地上會刮大風、起大霧又觀察飛鳥走獸,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用於捕魚打獵。他還創造了文字替代在繩子上打結的記事方法。
伏羲制定了人類的嫁娶制度,實行男女對偶制,用鹿皮為聘禮。並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以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使中華姓氏自此起源,綿延至今。[11] [12]
歷史上形成的各地伏羲文化,蘊含著怎樣的文化共性?

浩然文史
贊87
閱讀1.3萬
黨雙忍:大秦嶺——伏羲女媧壁合山!

柴廣翰
贊359
閱讀6.2萬
朱大可:文明神伏羲和他的女人

文化先鋒
贊69
閱讀1.5萬
主要成就
從歷代典籍的記載看,伏羲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原點。
二、教民作網用於漁獵,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伏羲教民漁獵圖
三、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四、始造文字,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形式。
五、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
六、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14]

Ⅶ 伏羲文化的文化貢獻

現代學者在解釋「民族」的意義時,越來越多地傾向於從種族血緣和文化傳統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我們在討論民族始祖的確認過程時,要同時看到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歷代典籍對伏羲的文化貢獻所載甚多,這些貢獻歸結起來主要體現在民族血緣和民族文化兩個方面: 首先,從民族文化的形成上來說,傳說伏羲始畫八卦,開啟了我們的民族文化之源。《周易》、《史記》等典籍記載了伏羲「作八卦」的重要貢獻。《論衡·齊世》:「故夫宓犧之前,人民至質朴,卧者居居,坐者於於,群居聚處,知其母不識其父。至宓犧時,人民頗文,智欲詐愚,勇欲恐怯,強欲凌弱,眾欲暴寡,故宓犧作八卦以治之。」描述了伏羲時代的社會狀況。《禮記·禮運篇》注引《中侯握河紀》談到與伏羲關系密切的「河圖洛書」以及八卦:「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於河,遂法之畫八卦。」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我們民族思想方式的基礎。所以,可以說,伏羲開啟了中國傳統文化之先河,是漢族文化的原點。另外,傳說伏羲確立了天文歷法;發明網罟,教民漁獵;養六畜以充庖廚;造琴瑟,作音樂等。這些均反映了伏羲在漢族文明和文化初創時的貢獻。
與中華民族另外兩個重要始祖炎帝和黃帝相比,炎帝是農業文明之初的代表,主要是對農業生產的貢獻;黃帝是農業文明進化時期的代表,主要是華夏各族政治和制度上統一的象徵。而伏羲所代表的是比炎黃二帝更早的漁獵文明時期,是中華文化最早的源頭,是文明初始的象徵。 其次,從民族血緣的凝聚上說,伏羲時代是一個部族融合的時期,史載伏羲「正姓氏,制嫁娶」。《路史》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而民始不瀆。」姓氏的主要作用就是明血緣、別婚姻,純正血統。不同部族的人分別有不同的姓氏,「同姓不婚,懼不殖也」,各個部族相互通婚混血,從而奠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血脈基礎。這是伏羲在民族血緣方面的偉大貢獻。
太昊伏羲氏還賦予了我們民族以總徽號——龍。《左傳·昭公十七年》載:「太昊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大量文獻和考古資料均證明,伏羲「人首蛇軀」。蛇是伏羲氏的圖騰。中華民族的總圖騰「龍」,正是以蛇為基礎,匯合了多民族圖騰而成的。聞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龍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因部落的兼並面產生的混合的圖騰」。龍圖騰的形成,象徵了中華民族主體血脈的匯聚和文化的奠基。從此,普天下的中國人都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龍的傳人」,共同尊奉同一個祖先——伏羲。在伏羲的旗幟下,多民族團結和合,統一為中華一家。太昊伏羲因此而成為中華民族血緣和文化的廣泛代表。

Ⅷ 中華文明的始祖伏羲對華夏發展作出了哪些貢獻

伏羲(生卒年月不祥),風姓,燧人氏的兒子。又創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也稱犧皇、皇羲、太昊,史記中稱伏犧。又被稱為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在成紀,所在時期大約為舊石器中後期。伏羲是神話傳說中中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書記載的最早王,是中國葯業開山鼻祖之一。流傳伏羲人頭蛇身,與女媧娘娘姐弟相婚,傳宗接代,他依據萬事萬物的改變,創造發明了占卜八卦,創建文本結束「結繩記事」歷史的。又繩結為網,用於捉鳥捕獵,並教給大家捕魚的辦法,創造了瑟,創作了歌曲。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之後過世,留下很多有關伏羲的神話故事。

第六大貢獻:創造發明占筮方法。《管子·輕重戊》說自己作九九之數,創造了乘除法。占筮是中國華夏民族預測吉凶選擇做法秘術,伏羲畫八卦創辦了占筮方法用以決疑,在一些層面上具體指導大眾的生活和生產經營活動。八千年來一直承襲著,演化與發展著。無論普通百姓,王公貴族,朝中做什麼但凡瑣事都需要提早佔一卦,看一下吉凶禍福,再決定,變成中國百姓千百年來的風俗,也是一種獨有的文化藝術。新中國創建至今,破除迷信,列入最原始的唯心論理學類。其實不然,人類的祖先在數千年至今,歸納了一套預測分析星體循環系統,人身安全生理變化,自然地理轉變積累的經驗,而導致應用推廣。尤其是黃河河段,尤其精確(由於人類的祖先最開始繁殖在黃河河段)。

Ⅸ 伏羲文化的文化靈魂

在贊頌伏羲的匾聯上,「一畫開天」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匾聯之一,所謂「一畫開天」就其實質,即伏羲在質朴、簡易、無框框條條局限的原始思維狀態下不斷探索,在凡人俗事背後找到了一個思維的制高點,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深層次考察,從而感悟到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最基本規律,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象出「陰」和「陽」兩個最基本的元素,並用「日月三爻圖」這種特殊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打開人們認識世界的閘門。以「伏羲日月三爻符」為基礎的易學,作為中國人認識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基本模式,深刻影響了漢民族的思維方式,是漢族文化的靈魂。
以上三個方面是從大處著眼的,如果細化論述,則伏羲文化的精神實質還可表述為:①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②兼容並包的團結協作精神;③百折不繞的奮斗精神。伏羲和伏羲時代已成為遙遠的過去,而伏羲的精神仍涌動在中國人的血脈中。歷朝歷代對伏羲的崇拜,其實就是對文明和進步的禮贊,對勞動和創造的肯定,對無私奉獻者的感恩,這與我們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設富強和諧國家的時代精神是相一致的,也無疑會對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激發愛國主義情懷起到積極的作用。

Ⅹ 關於伏羲

伏羲是傳說中人類文明的始祖,被尊為「三皇」之首。
相傳,他的母親名叫華胥氏,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澤郊遊,在遊玩途中發現了一個大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她將自己的腳踏在大腳印上,當下就覺得有種被蛇纏身的感覺,於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懷孕就懷了十二年。後來就生下了一個人首蛇身的孩子,這就是伏羲。當地的人為了紀念伏羲的誕生,特將地名改為成紀,因為在古代,人們把十二年作為一紀。據史學家考證,古成紀就是今天的天水。《漢書》中說道:「成紀屬漢陽郡,漢陽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歷來被稱為「羲皇故里」。
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作為人類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績是:一、教民作網用於漁獵,大大地提高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二、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三、始造書契,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落後形式。四、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六、創制古代歷法。
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績還是創立八卦。
在天水麥積區(原叫做北道區)渭南鄉西部,有一卦台山,相傳這里就是伏羲畫八卦的地方。傳說在伏羲生活的遠古年代,人們對於大自然一無所知。當下雨刮風、電閃雷鳴時,人們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聰慧的伏羲想把這一切都搞清楚,於是他經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觀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圍的地形方位,有時還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
有一天,他又來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長期以來觀察的現象。突然,他聽到一聲奇怪的吼聲,只見卦台山對面的山洞裡躍出一匹龍馬。說它是龍馬,那是因為這個動物長著龍頭馬身,身上還有非常奇特的花紋。這匹龍馬一躍就躍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塊大石上。這塊石頭形如太極,配合龍馬身上的花紋,頓時讓伏羲有所了悟,於是他畫出了八卦。
後來,那個躍出龍馬的山洞被人們稱為龍馬洞,渭水河中的那塊大石就叫做分心石。現在去卦台山,你還能看到這些地方。而且,龍馬洞里還有石槽和石床的殘跡。
至於八卦的功績,在於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以它為特徵的伏羲文化,到現在仍吸引著國內外無數學者在探索、研究。而且,當代的許多學科也都深受其影響,並從中得到啟示。據說,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茨發明二進制,也是受了八卦的啟發。
有這種可能: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都是出自伏羲氏的部落首領,他們處於不同時代,但地位相同,且都可稱 「伏羲」(因為都出自伏羲氏的部落)。
追溯伏羲傳說的源頭,有兩條路徑,除了上述從古代傳世文獻中找尋其蹤影外,還有一條路徑,即神話學、民俗學的方法。
近人對於伏羲最權威的考論是前輩學者聞一多所著《伏羲考》[1],聞一多此文前半部分從傳世文獻中搜集了大量龍蛇記載,加上當時已發現的漢代畫像磚石,證明伏羲為龍圖騰;後半部採集了近 50則西南少數民族關於伏羲女媧在洪水過後兄妹婚配再造人類的故事和民俗資料,並加以語音訓詁,證明伏羲是南方苗蠻各族的祖先神。此文在以後半個多世紀中被廣泛徵引,已為不易之論。但近來亦有疑議者,林聲認為伏羲的傳說不是由古苗蠻民族的遺裔傳入的,南方少數民族中洪水後兄妹相婚的傳說起於東漢應劭《風俗通義》所記載的盤古;伏羲與女媧也本不相干,兩者合譜歸宗成為「一家人」是在唐開元之後[2]。常金倉認為聞一多是從抗戰時「中華各族團結一致,共御外敵」的政治目的出發立論,以政治代學術,以西方圖騰說和人類學理論附會民間傳說,伏羲女媧創世立據不足[3]。二人均對伏羲是南方民族的創世神和祖先神的身份提出疑問。
《論衡·談天》:「說易者曰:『元氣未分,渾沌為一。」《說文》中釋「一」時說:「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列子·天瑞》:「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以未見氣時為太易,氣初為太初,形之始為太始,質之始為太素,氣形質渾然一體而未分離的狀態稱之為混沌。這個混沌之物即元氣,元氣未分的狀態即太極。
《太一生水》之所謂的「太一」,《老子》之所謂的「道」,《周易》所謂的「太極」,均為宇宙初始時混沌無形的元氣。《淮南子·天文》:「宇宙生元氣。」《淮南子·詮言》:「洞同天地,渾沌為朴。未造而成萬物,謂之太一。」漢高誘註:「太一,元神總萬物者。」這個總萬物的「元神」,應該就是伏羲。
考索於文字訓詁可知,伏羲即為「元氣」,其字本義是「司氣」。《說文解字》釋「伏」為:「伏,司也,從人從犬。臣鉉等曰:司今作伺。」段註:「司者,臣事於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專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申之為俯伏。」「羲」,《說文解字》釋為:「羲,氣也。從兮,義聲」。「羲」的義項可從「兮」字求索,《說文解字》釋:「兮,語所稽也。從八,象氣越虧也。」又釋「虧」為:「虧,於也,象氣之舒虧,從丂從一。一者其氣平之也。」「兮」字的本義是氣息緩慢延長、越來越弱(故常作為語氣詞,用於語末表達語氣)。因而「羲」的字義本源就是「氣」,「羲」字讀音也像吹氣之聲,所以段玉裁從音訓上注「羲」為「謂氣之吹噓也。」至於伏羲又寫為「伏戲」、「伏犠」等,皆為「羲」字的演化。
「太一」、「太極」形為「混沌」,宇宙起源於混沌。同樣,伏羲也源於「混沌」,其原型也是太始之初的混沌之氣。
在上文所述《楚帛書甲篇》所記載的創世神話中,伏羲即是生於混沌之中。而且《淮南子·精神》所描述的宇宙創生過程與《楚帛書甲篇》頗為相似:「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鴻蒙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世界開始於一團混沌之氣,後陰陽剖分,化生萬物。對照《楚帛書甲篇》,這里的「二神」當指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為陰陽二神。從哲學角度上說,是陰陽兩儀;從神話角度上說,是伏羲、女媧二神。在漢墓壁畫、畫像磚石中,伏羲手捧太陽或日規,代表陽;女媧手捧月亮或月矩,代表陰。伏羲、女媧結婚生育四子,才育有萬物,這是陰陽化育萬物的開始。
在原始神話和民間傳說中,創世之前的這個混沌體被形象地表述為葫蘆。從混沌到世界的創生過程,被形象化地敘述為葫蘆從中央剖開。亦即所謂天地剖判,陰陽分離。《詩經·緜》便有「緜緜瓜瓞,民之初生」的記載,這是古文獻所見把人之由來,追溯到葫蘆瓜的最早一例。而後在民間神話中,葫蘆剖判的母題衍生出大量洪水方舟型的故事,葫蘆作為容器成為人類再生的象徵,並進而將葫蘆人格化為是盤古、伏羲。
盤古神話最早的文字記載是三國吳人徐整的《三五歷記》,此書已佚,《太平御覽》卷二引有其中一則文字:「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傳說盤古開天闢地,是一位創世大神。而對於盤古與伏羲的關系,前輩學者多有定論:盤古就是伏羲,二者皆由葫蘆(混沌)而出。1941年常任俠在《沙坪壩出土之石棺畫像研究》一文中說:「伏羲一名,古無定書,或作伏戲、庖犧、宓羲、慮犧,同聲俱可相假。伏羲與盤瓠為雙聲。伏羲、庖犧、盤古、瓠,聲訓可通,殆屬一詞。」他並結合《述異記》有「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之說而論斷:盤古氏夫妻當即是兄妹自相婚配而繁衍人類之伏羲氏夫妻。伏羲女媧在漢畫像石中是人首蛇身交尾,與盤古龍首蛇身雷同,進一步證明盤古即伏羲氏。[6] 聞―多在《伏羲考》第五部分「伏羲與葫蘆」中,以大量古籍和民俗材料論證指出,盤瓠、伏羲乃一聲之轉,「明系出於同源」,伏羲與盤古都是葫蘆所生,或者說伏羲、盤古均為葫蘆的擬人化。伏羲由此而成為人類的始祖。
從音訓上說,「混沌」與「葫蘆」是對音關系,「混沌」猶言「糊塗」,「糊塗」在俗言俚語中轉為「葫蘆」。《紅樓夢》第四回回目《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其意即為「糊塗僧」判斷「糊塗案」。而聞一多考論「葫蘆」即是「盤古(瓠)」,「盤瓠」、「伏羲」同聲之轉,故「盤古」又是「伏羲」。這樣,「混沌——葫蘆——盤瓠——盤古——伏羲」轉化演變的路徑則十分清楚。
由上可知,伏羲的原型本是宇宙本原和起始的意象和觀念。隨著文明的演進,人們對歷史思考和探究越來越深入,這種思考和探究具體說就是對文明事實的一種根源性的說明。對世界起源的探究開始只是一種構想,它首先以神話的形式存在。神話思維是人類思維發展的一個必經的初期階段,它隨著人類思維的發展而消失在哲學和歷史之中。先是追詢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接著想像一個創世之神,再把這個創世之神想像為自己的祖先。伏羲形象的產生即是這樣一個將神話傳說哲學化、觀念化,又將這一傳說和觀念歷史化的過程。
伏羲的四個兒子重、該、修、羲,長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

閱讀全文

與伏羲文化如何提升旅遊品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