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建築文化分析是什麼意思

建築文化分析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11-27 15:11:48

1. 中國傳統建築的主要文化內涵是什麼

「以人為本」的建築

在西方,建築不僅是一個避風雨的地方,也是一個掩蓋靈魂的地方。從早期崇拜高山沙漠到崇拜各種自然神靈。這座建築高大而空曠,擁有神性。在傳統建築中,建造了各種寺廟。

在中國,一開始是崇拜祖先,後來崇拜族長,國王,皇帝等,而在中國古代,神權統治始終依附於皇權。這決定了中國建築是人的居住地,而不是上帝的居所。即使在後來的宗教建築中也是如此。非神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也是其核心之一。

中國人一直非常重視將人和現實生活固定在理想的現實世界中。中國傳統建築在其中考慮「人」的感受,並且比「事物」本身的自我表達更重要。這種人文創造方法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

從宏觀的規劃到單體建築的裝修、裝飾,都可看到對理想美的追求。就像皇家建築中的龍、鳳雕飾,和各個地方建築上以「吉祥如意」為主題的「福、祿、壽、喜」及詩畫裝飾等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建築是以人為中心,都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1)建築文化分析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建築特點

1、大氣

體現在大門、大窗、大進深、大屋檐,給人以舒展的感覺。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閉的空間,既遮陽避雨,起庇護作用,又視野開闊,直通大自然。大氣,最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天人合一」的思想。

2、生氣

體現在四角飛檐翹起,或撲朔欲飛,或者立欲飄,讓建築物(包括塔、樓)的沉重感顯得輕松,讓凝固顯得欲動。若「大氣」產生於理,則「生氣」產生於情。情越濃,藝術性越強。中國傳統建築造型的藝術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擬的。

3、富麗

體現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壽命長,顏色鮮艷,在陽光下耀眼奪目,在各種環境中富麗堂皇。其較高的成本,象徵著財富和地位。

可見,大氣、生氣、富麗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豐碩的內涵,三者結合形成了中國建築的傳統。

4、重山林風水

上述三個特點,僅指建築物本身,未及其環境。若包容環境,中國建築的傳統性還有第四個特點——重山林風水。中國歷代的職業風水先生,去除迷信成分,可稱得上是選址專家。

有山,易取其勢,視野開闊,排水順暢;有林,易取其物,蒼柴豐盛,鳥鳴果香;有風,易得其動,空氣清新,消暑滅病;有水,易得其利,魚蝦戲躍,鵝鴨成群。故此,若靠山面水,側有良田沃土,陽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當然是公認得宜於人類生存得最佳選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傳統建築

2. 中西建築文化有什麼區別

建築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產物,體現了一種文化類型,建築的文化風格深刻地體現了一個地區或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中西建築文化在建築特色、藝術形式、人文理念,尤其是發展淵源諸方面之明顯不同的根本成因在於其生成的文化土壤不同,即不同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的背景的顯著差異性。
一、 中西建築文化差異的分析比較由於地理環境、民族性格、歷史文化等因素差異之影響,中國傳統建築與西方傳統建築在建築材料與結構、建築布局、裝飾色彩、藝術風格、美學價值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
從建築材料與建築結構上看:中國傳統(古典)建築主要是土木製品,採用框架式結構,榫卯安裝,梁架承重。在造型上重視曲線美,氣韻生動。而西方傳統建築材料主要是石質製品,採用圍柱式、券柱式結構,牆柱承重。在造型上重視塊、面的應用,形態厚重。中國傳統建築的磚木結構適應小家小戶的個體生活,憑借經驗和巧思即可成功,故中國傳統(古典)建築始終沒有上升到近代力學的研究高度。西方傳統(古典)建築多興建大跨度的拱門、穹隆以容納上萬會眾,要有精密的力學知識,由此促進了結構力學的發展。從建築布局上看:中國傳統(古典)建築為群體組合,即由一個個的單位建築組合而成一個大的建築群,空間上橫向擴展,講究中軸對稱,追求縱深效果。城市布局多為矩形或方形。整體風格是內向的、封閉的、嚴謹的,追求內在的含蓄和私密性;而西方傳統(古典)建築多注重單體的建築藝術效果,空間上垂直擴展,講究突兀高聳,追求立面效果。城市布局多為同心放射狀。整體風格是外向的、開放的、活潑的,追求外在的進取和自由性。
從裝飾色彩上看:中國傳統(古典)建築由於是木構件,需要油漆或塗料保護,色彩以紅、黃、綠、藍為主色調,台基多為漢白玉,鮮艷奪目,具有強烈對比的性格特徵。而西方傳統(古典)建築由於多使用石質材料,色彩以白、灰、米黃為主色調,樸素淡雅,具有調和性格特徵,但內部裝飾鮮色彩麗,追求一種光怪陸離、迷亂、朦朧的宗教感應氛圍。從建築理念上看:中國傳統(古典)建築風格具有溫和、實用、平緩、輕捷等特徵,表現的是入世的生活氣息,實踐理性精神(或功能性)較突出,故謂之為「人本主義建築」。西方傳統(古典)建築風格具有冷硬、敦實、突兀、玄妙等特徵,體現的是以神靈為崇拜對象的宗教神靈精神或一種棄絕塵寰的宗教出世觀念,故謂之為「神本主義建築」。
從時空觀念上看:中國傳統(古典)建築文化偏重於建築的時間因素,西方傳統(古典)建築文化則強調建築的空間因素。具體來說,中國建築首先通過營造數重進深、曲折幽深、連綿不盡的群體組合效果體現濃厚的時間精神,中央至尊的文化理念變「空間之中」為「時間之中」的建築表現乃「中軸線」布局。中國建築居室分配的傳統習俗表現為時間意識的長幼有序,而西方建築首先以哥特式為代表將結構上的獨體化和強烈的向上沖刺的空間意識表現得最為充分。此外,新技術新材料的使用導致西方建築內部垂直空間的廣闊度和外部整體造型運動感的空間意識之超常擴張得以進一步誇張。從價值觀念上看:中國傳統(古典)建築表現為「新陳代謝」(認為建築是人為的),突出「善」字,即注重建築的實用性;而西方傳統(古典)建築表現「永恆」(認為建築是神為的),突出「美」,即注重建築的藝術性。
從歷史變化上看:中國傳統(古典)建築從古到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都千篇一律,變化很小。「大一統」、共性特徵突出;而西方傳統(古典)建築則不斷創新,風格不斷變化,具有個性突出、多姿多彩的特點,先後有古希臘、古羅馬、哥特式、拜占庭、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帝國風格等建築。
從美感效應上看:中國傳統(古典)建築旨在縮小主客體的「認同」距離,給人以「親近」的感覺;而西方傳統(古典)建築旨在擴大主客體心理距離,使人產生「崇敬」、「仰慕」的感覺。中國傳統(古典)建築溫柔敦厚,氣韻生動,曲線美突出;西方傳統(古典)建築雄渾厚重,飛揚跋扈,塊、面體積感強。
從游覽鑒賞上看:中國傳統(古典)建築重在動態的「游覽」而不是靜態的「觀望」,人置身建築之中,步移景換,情隨境遷,可仔細玩味各種線條的疏密,色彩的濃淡,體積的變化,體察實與虛的轉換,從而領悟到建築的神韻。而欣賞西方傳統(古典)建築,則像欣賞雕塑作品,它與周圍是明顯分離的,它的外界面就是供人玩味的,它是暴露的,放射的,其欣賞的方式重在可「觀望」而不是可「游覽」。
二、 中西建築文化差異的形成原因分析
地理環境原因 中國傳統(古典)建築是以木構框架為結構主體,帶有繁復屋頂形式的群體建築。中國人選擇木結構建築的原因在於:第一,古代中原林木很多,便於就地取材;第二,中原地區適合建築需要的石材相對較為難覓,且搬運不便;第三,受文化觀念的影響,除陵墓建築外,中國古人並不刻意追求建築的永恆。在傳統(古典)建築結構形式上,西方與我國有顯著的區別:中國傳統(古典)建築多土木結構,梁架承重;西方傳統(古)建築多石質結構,牆柱承重。由於西方(古希臘、古羅馬)自然環境特點(多裸露的山石,缺少樹木)特別是山石地質因素,西方傳統(古典)建築體現出以石為本的風格,即主要採用冷而硬、厚而沉、龐而大的石塊,以追求一種高大、強大、神秘、威嚴、震懾效果和體現一種棄絕塵寰的宗教出世精神。精神現象總是與空間意識緊密聯系的。
大多數學者認為西方文化濃厚的空間意識,與最早發源於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有關。作為西方文化重要發祥地的古希臘,代表了地中海文明的燦爛輝煌。浩瀚的地中海上散布著眾多島嶼,互不連續,互相分立,其農耕混合制經濟與漁業活動使生活在這里的西方民族對地理方位、空間布局的感受較強,極容易產生強烈的空間感受。古希臘眾多的島嶼相對隔離,無形中孕育了古希臘民族的空間觀念,積淀了其「純空間」的潛意識。多變的地形,客觀上在西方人觀念上造成了「空間是可以被限定的、有限的」思維定勢與認識模式。雖然我們還不能說西方文化中的空間觀念就直接地源於地中海沿岸復雜的自然背景,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這種特有的地形,無疑促進了這種空間意識的萌芽,並在以後西方文化形成其空間型特徵的過程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而生活在農耕地理環境的東方人,在平緩綿延的沖積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規律,勞作相當有序,過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循環往復的田園生活。其單一農耕型的經濟結構,對四季變化依賴較大,人們容易產生強烈的時間意識。
這種不同的時空觀自然影響到建築風格的差異,中國傳統(古典)建築文化偏重於建築群體的時間因素,西方傳統(古典)建築文化則強調建築單體的空間因素。由於東方各民族多生息於大河流域,生活環境比較優越且相對穩定,生存環境又處於同外部世界相對隔絕狀態,因此東方民族多養成清靜淡泊、自然無為、溫順好養、追求和諧等文化特點。西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環境較差,且生活方式不穩定,時常要與自然抗爭,與外敵斗爭,故形成拼搏、競爭、重實、求真等文化特點。同時,東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環境屬於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大河沖積平原土壤肥沃疏鬆,灌溉便利,光熱水土諸自然因子組合良好,農耕生活節奏穩定而有序,遂產生「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希臘等地中海地區歐洲民族,氣候屬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式氣候,土地貧瘠,光熱水土自然因子組合不諧調(西歐的自然因子亦欠諧調),加之海上生活常常與狂風惡浪搏鬥,故產生「天人相分」、「人定勝天」等思想。這種文化觀念反映在建築風格上,中國傳統建築比西方傳統建築更加註重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風格上也相對平和、含蓄一些。
文化觀念原因 中西建築文化的差異除了地理環境原因的影響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觀念特別是時空觀念、宗教文化觀念、政治文化觀念的影響。
(1)時空觀念的影響分析:時空觀是對時間和空間的根本觀點。在建築學領域,大多數學者認為,建築時空觀是人們規劃設計、觀覽游歷建築單體和群體組合時對建築設計布局及其周邊環境的整體感悟。時間和空間雖然密不可分,但由於地域和民族傳統文化背景的差異,中西建築文化對二者的取向又各有傾向,西方建築文化強調建築單體的空間觀念,中國建築文化則偏愛建築群體的時間意識。古希臘文明起源於海洋島嶼之間的交往,每座島嶼的孤絕無依,面對空間分割的地理景觀,使希臘人很早就產生了強烈的空間意識感受。這種意識表現在對外在世界的科學認識和描述上,便是世界的存在是物質,物質又由原子組成,原子之間則相互獨立存在,這種存在表現出鮮明的空間特點。海森柏在《嚴密自然科學基礎近年來的變化》一書中指出「:在原子論中,只有物質的最小不可測的組成部分(即原子),被認為是『存在』的東西,它唯一的性質就是占據空間。而各種可感知的事物,其質的差別必須用原子在空間中的不同形狀、運動和排列來說明。」這不僅為我們描述出了一幅古代希臘人空間意識構建的畫圖,而且標志著西方空間意識的漸趨成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意識不斷地得到強化和證明,西方文化也就沿著這一途徑,創立了其科學觀與文化觀。空間的特點是永遠的「多」,而不是「一」;永遠的差異性、有限性,而不是統一性、無限性。西方科學的基石和手段實際上都是建構在這種空間特點上的。
趙軍先生在《文化與時空》中論述到「從原子論,幾何學到牛頓力學,無不實踐著空間思維的原則。相對論真正引入了時間觀念,但它還不是時間型思路。它的空間因時間而改變位置,但不因時間的改變而消失或產生,這就是相對論和中國古代思想依然不同之所在。」西方自然科學的這種認識,深刻地影響了西方哲學及各種文化,使之顯示出其空間思路的思維定勢,並影響到各種具體的文化現象,其中包括西方建築的文化現象。
中華民族有近六千年悠久的歷史,民族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內容豐富。有以陰陽學說為主體,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有以禮儀、中庸為主體的儒家學說;有強調輪回、因果辨證關系的佛教思想;還有生產實踐和地域因素形成的民間文化和民俗文化。這些傳統文化無不一再地渲染中國建築的時間觀念。
正因為有這一種時間觀念,於是在有限的生命形式中追求無限的生命價值,在個體生命的有限過程中追求群體生命的無限延續,從而尊祖、重嗣,形成了以「孝」為中心的宗法家庭觀念,以傳宗接代、群體生命的綿延不斷而在時間上獲得個體生命的不朽。在精神上,則提倡積極「入世」,講究道德文章,以垂訓於後代而萬世流芳,極力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與無限。儒家學說如此執著地苦苦追求人生之無涯,證明了其首先從時間哲學角度思考人生問題的重要傾向。佛家思想具有因果輪回的時間意識。中國佛教認為,宇宙本為時空概念的組合。眾生、萬物都是無始無終的生命大海中的現實。而現實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因緣和合,流遷不息的。過去的積累是因,現在的是果;現在的積累為因,將來的為果,因果重重,相續無盡。上溯過去無始,下推未來無終。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由各種現象相互關聯所造成的,然後經過成、住、異、滅四個階段,又孕育了新生命的開始。佛教這種輪回的時空觀,實際上是將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都納入了循環往復的時間序列之中,可見其所強調的也是時間意識。
中國民間與民俗文化更具有濃厚的時間文化意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通過俗話、俗語、常言等表達方式凝煉了中華民族的時間觀念。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日夫妻百日恩;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又如先入為主、先到為君、長幼有序的民俗習慣和思維方式。這些都是中國人時間觀念的體現。概而言之,中華文化思維對時間充滿了偏愛。盡管在人們的傳統宇宙觀與人生觀中不是沒有深沉的空間意識,其宇宙觀本身就包蘊時空兩個層面及兩者的相互轉化。盡管中華古人在觀念地構建其宇宙觀時不會無視與抹煞空間的存在,但中華民族更偏重於對空間之運動形式即時間而不是對空間存在本身的思考。中華傳統文化的時間觀深刻地體現在中國的建築文化中。
(2)宗教文化觀念的影響分析:中國是一個宗教文化觀念比較淡薄的國家,宗教的入世觀念、功利色彩比較濃厚。宗教文化對建築的影響不大。如最早的佛寺是在官府的基礎上建的,因此與封建社會時期的其他建築在形式上沒有什麼區別。中國的宗教建築或是採用官式建築的尺度模式,或是採用民間建築的特點「,神化」、「出世」特點不突出。中國佛塔也是世俗樓閣的仿造。因此,有人說「:寺廟是世間衙署的翻版」、「紅塵世界的倒影」。中國宗教建築體現了「以人為中心的文化觀念」與「實踐理性精神」。而西方宗教建築則刻意體現「宗教神靈精神」和「出世」思想。中世紀建築哥特風格的基督教堂,以高聳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光怪的裝飾,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嚮往天國的文化觀念,直刺蒼穹的尖頂,也表現了人們崇拜上帝的宗教熱忱(把目光引向天空、嚮往天國、忘卻現實)和對塵世幸福的渴望。建築師們旨在歌頌崇高美、靈魂美、宗教美、最終極的美。
(3)政治文化觀念的影響分析:我國古代城市的布局,各類建築的體量和形式大都方整劃一、主從分明、軸線貫通、秩序井然,而且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千百年保持著統一的風格,基本形式沒有大的變化。這種現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政治文化的基本特點,即國家統一、皇權至上、等級森嚴、典章完備,生產與生活方式變化幅度很小,思想意識的傳統性很強(大一統觀念),突出地刻畫出了封建社會的倫理秩序觀念和人們的生活節奏。中國古代傳統政治思想對古建築的影響極大,這主要表現在我國傳統(古典)建築在文化上具有三大特點:①以大稱威:萬里長城、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阿房宮等無一不以大稱威的傑作。②以中為尊:如周都選址上要「擇天下之中而立國(都)」,在都城規劃上,要「擇國之中而立宮」。建築群的主要建築應建在中軸線上。③禮制至上:即建築具有十分森嚴的等級制度觀念,這從屋頂形式、台基高低、面闊間數等可見而知。
而歐洲的古希臘建築親切明快的風格,城市布局呈同心放射狀並普遍建有面積較大的廣場,反映了西方社會民主的開朗的生活;古羅馬建築雄偉、敦實、豪華的風格,則是奴隸主窮兵黷武、驕奢淫逸的生活寫照(如凱旋門、斗獸場等)。我國建築大師梁思成曾經這樣說「:建築是一面鏡子,它忠實地反映著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無論是欣賞中國傳統(古典)建築,還是西方傳統(古典)建築,都應該注意從傳統政治文化上去仔細體會和把握。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強調統一性,忽視差異性;強調群體,忽視個體。西方則與之相反。這些都在建築文化中有所反映。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古典)建築與西方傳統(古典)建築在建築材料與結構、建築布局、裝飾色彩、藝術風格、美學價值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這些差異可以從地理環境、文化觀念等方面找到一些形成原因,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3. 中國建築文化的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建築的主要文化內涵是什麼?面對中國房地產市場上種種建築文化的變異現象,我們需要增強民族的自信和文化的自省。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精髓是什麼?如何在這個黃金時代整合建築文化、讓中國創造的中國房子能夠走向世界、面向未來? 房地產行業已經取得了壯觀的物質成果,但和***中央最近提出的建立創新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距離尚遠。在建築文化領域出現的種種變異現象,造成了房地產開發不顧民情、建築文化傳統面臨斷裂的嚴重問題。 文化是建築的靈魂。在新的時空和環境下,研討建築文化已經超過了學術的范疇,不僅對個人和企業成長有關,更與房地產產業的發展有關,也關繫到中國建築文化的崛起乃至對世界建築文化應該做出的積極貢獻。 反思是總結的前奏,總結是前進的基礎。在反思中國當代建築文化的變異現象、追根尋源的同時,研討中國建築文化傳統的本質及其發展,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中國建築文化的三大誤區 反思之一,中國建築文化先天不足,後天多難。中國建築文化在世界建築體系中有悠久的歷史,但是由於長期受儒家思想的約束、皇權政治的主宰,中國建築在世界的影響力很低;加上鴉片戰爭以來,伴隨著強權經濟、政治的侵略,薄弱的中國建築文化傳統不斷遭受到外國建築文化的沖擊。在不平等的中外建築文化交流中,盡管產生過有特色的作品,但先天不足的中國建築傳統文化和國家的命運一樣,是多難的、落後的。建國後產生出不少優秀的作品,特別是1959年通過北京興建十大建築,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對中國建築文化傳統有很大的發揚;但此後對復古主義的批判、受俄羅斯建築文化的影響、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多年緊縮和調整建築標准,以及文革中的「大批判」,都波及到建築文化的發展 。改革開放本來是中國建築文化發展的大好機遇,但卻又受到「歐陸風」的侵襲;嚴重的「青黃不接」使西方建築文化填補了我們發展的空間。由此引發出的建築文化問題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暫時的,而是長遠的。 反思之二,對中國建築文化業內至今定位不清,誤區重重。對於中國的建築文化傳統是什麼、在今天的城市化進程中究竟應該起到什麼作用,存在著很多認識上的誤區。誤區一,認為中國建築文化就是一種形式,主要是大屋頂、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國這些特殊建築形式形成的內涵和人文精神,只會在現代建築的樓體上硬搬某種廊子、亭子。誤區二,認為中國建築文化已經過時了。他們承認中國建築文化很有特色,但認為這些傳統已經與現代的技術和材料不相適應,是過時的文化 ;因此,在是否需要發揚傳統的問題上猶豫不定。其實,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歷史上每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建築,隨著文化而興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築文化,都離不開歷史的沉澱和積累,只是我們怎樣去把握和傳承的問題。第三,就是體系的對立。有人認為中西文化體系各不相同,要搞現代建築就不要講傳統,兩者不可兼得。這種觀念在房地產業界頗有普遍性,在建築師中間也有很多人是這樣看問題的。雖然他們在中國土生土長,但受現代建築教育多於受傳統建築文化的教育,建築傳統的根基很薄,基本上是喜新缺舊,缺乏建築文化修養。新一代的建築師認識上的淺薄必然導致一方面迫於市場激烈競爭的壓力,設法去滿足政府領導和發展商的意願,另一方面又要受到「明星」、「大師」的左右,在我們的建築報刊、書籍、報告中,到處充斥著西方的建築文化,許多建築師難免受其影響,隨波逐流。 有一位著名的外國的建築師曾這樣說,我在中國的看到的建築基本只有兩種:要麼是模仿、要麼是徹底的破壞。外國同行都如此深刻地看到中國建築文化存在的問題,現在,應該是為中國建築文化傳統重新定位、走出重重認識誤區的時候了。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精髓在哪? 反思自身,我們缺乏建築文化的自強意識和保護的政策。21世紀中西建築文化的交流和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有著本質的不同。我們希望直接借鑒西方現成的發展經驗,加快自身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程。盡管我們意識到WTO打開大門以後,西方建築文化的「狼」來了,但是,如何應對,如何與「狼」共舞,我們缺少思想上、組織上以及政策上的准備,沒有適時提出建設方針和行政指導,基本上處於被動狀態。這是造成我們現在許多問題的重要原因。 日本早在30年代就開始眾多的設計大賽,當時提出的口號是「要有日本特色」。戰後復興時,主管部門和建築師取得共識,要求新建築物一定要傳承日本的文化。即使科技和材料已經發生變革了,還要通過混凝土體現日本傳統建築的本質特點。80年代,在技術革新的大背景下,他們轉為全方位地挖掘傳統文化的核心,提升到從空間把握傳統文化,通過內部構造的研究,對日本建築文化做出了積極的傳承。至今,日本眾多新建築開發仍在積極尋求保持深厚的日本建築文化特色。不能不說,在日本現代建築發展過程中,政策指引和保護措施是其建築文化得以傳承的一個關鍵性的因素。 中國和日本的歷史不同,現代化的進程不同,但如果我們在「狼」來了之前對本土的文化有一種文化自覺的意識、文化自強的精神,一旦西方建築文化隨著外資投入與技術引進進入市場,我們也不會喪失文化的競爭力,不會出現崇洋的攀比,也會在新一輪的建築開發中讓中國建築文化得到長足的發展。 究竟哪些是中國建築文化傳統?其精髓在哪裡?傳統中哪些是值得借鑒和發揚的呢?我認為,其中包括:美學原則和建築形態,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環境與建築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繹的悟性共鳴的園林景觀的構成原則。 中國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的傳統文化並不落後,反而與西方文化的追求很相像。比方說我們許多古城的規劃很有文化性和地方性,注意了環境的有效利用,成為了今日的風景名勝。而現在我們一般的城市規劃和開發區大多隻注意道路的寬闊,缺乏個性化。還有,我們的傳統建築、尤其是居住建築,展示了人與自然共生的美德,這種美德就是現代西方建築所探討的生態性和共生論;而現在很多開發項目受政治、經濟利益的驅使,忽視了這些美德,在豪華的小區、宏大的會所中,大多都在延續同一個模式,重復同一個思路,違背了因地制宜、因環境而宜的原則。現在流行的造園藝術也大多停留在公園式的建築上,既沒有發掘中國園林的生態平衡措施,也很少塑造人與自然的精神共鳴,造成了園林與文化的斷裂。假使我們擺脫崇洋的迷信,重新審視我們的傳統,中國建築文化將有不可估量的發展空間。 意在尋根,志在崛起 當然,我們現在不是主張復古、倒退,也不是針對現有建築文化的變異現象提倡大家搞義和團式的行為,而是意在尋根,在廣采博收的基礎上將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發揚光大,從而啟動當代中國建築文化的核心競爭力,積淀民族的自信,提升自己的平台,真正變與「狼」共舞為引「狼」共舞。 創造中國的建築文化一定要引進西方的建築文化。他們沉澱出的建築文化有不少至今還在影響著我們。但西方19世紀、20世紀的文化成就不可能是解決中國今日建築大潮所遇問題的靈丹妙葯,更不可能成為中國新的建築文化。我們要以傳統建築文化為根,用中西建築文化激發我們的創新。上海的金貿大廈因為啟動了中國傳統古塔的神韻而在投標中獲勝。最近一批有膽識的開發商開辟了像「觀唐」、「九間堂」這樣一系列的中式住宅,融合中西文化,創新別墅市場,引領了中國建築文化的潮流。在北京的長安街上也出現了演繹新的中國建築文化的樓群。我自己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後創作過藍海酒店和中國文化中心等項目,也有一個體會:吸引、引進豐富多彩的外國文化,需要民族化、當地化;同時,繼承建築文化傳統,需要結合現代的功能需求和科技發展對其加以現代化;兩者不可偏廢。 當然,繼承和發展中國建築文化傳統是一項跨世紀的工程,有一個由初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不能指望一夜之間就花開遍地,文化的崛起需要有一代代人的努力。另外,創新中國建築文化,只有建築師的努力是不夠的,特別要有發展商和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如果只有一方面的努力是做不到的。 內涵就是四個字等級次序。 我先聲名,我還是一名在校學生,學的專業是城市規劃,但是頭三年學的都是建築。 說實話,直到現在我也沒弄明白什麼是建築,看了那麼多大師的作品,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設計的。老師讓做課程設計的時候也是想到哪做到哪。我們平時學的什麼中外建築史都哪去了,一做實際的東西,那些東西就和沒學一樣。 一說中國古建的文化內涵,都知道是天人合一、崇尚皇權,可是現在呢!現在的建築還有什麼內涵么?建築,本就沒什麼大是大非,這就讓很多有內涵的建築作品埋沒了。如果你沒有名氣,那麼你的作品會被改得面目全非。 真不知這些人在干嗎! 內涵?官大一級壓死人這就是內涵! 中國元素由南而北,可以提取的元素很多 中國建築精髓在於組團和協調,這與中國社會文化分不開,西方則終於個體一優秀,在西方主導人們審美價值觀的時代,比我們東方建築搶眼,可惜中國人很少看到,追求時尚,太躁了 先申明,我是粗人一個,樓上說的那都是不佔邊的話,沒有高瞻遠矚的目光和思想,要學, 要做,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說白了現在的設計師都是受利益的驅使來做每個方案,而不是抱著發場中華民族的文化而做,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團結起來所有的設計師都往一處使勁,相信很快中國有能做出自己的,具有時代文精神的建築出來,這也是推動人類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重要的一步!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怎樣才很做出中國人自己的東西

4. 中國傳統建築的文化特點是什麼

特點:

1、大氣

體現在大門、大窗、大進深、大屋檐,給人以舒展的感覺。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閉的空間,既遮陽避雨,起庇護作用,又視野開闊,直通大自然。大氣,最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天人合一」的思想。

2、生氣

體現在四角飛檐翹起,或撲朔欲飛,或者立欲飄,讓建築物(包括塔、樓)的沉重感顯得輕松,讓凝固顯得欲動。若「大氣」產生於理,則「生氣」產生於情。情越濃,藝術性越強。中國傳統建築造型的藝術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擬的。而西方傳統建築的藝術性不在建築物本身,而在其附著的雕塑或繪畫——觀賞藝術,無法給建築物自身帶來生氣。

3、富麗

體現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壽命長,顏色鮮艷,在陽光下耀眼奪目,在各種環境中富麗堂皇。其較高的成本,象徵著財富和地位。

可見,大氣、生氣、富麗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豐碩的內涵,三者結合形成了中國建築的傳統。

(4)建築文化分析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國的傳統建築是一幅「畫」,以圍牆作畫框,主要的欣賞對象則是圍牆內的空間。欣賞方式不是靜態的「可望」,而是在動態的「可游」畫面之中,步移景換,情隨境遷,玩味各種「畫」的神韻。

中國傳統院落虛實相生:或外實內虛,或內實外虛,或自由布局,勢態流通。這三種基本型又可以不同方法和規模相結合,或嚴整的全局中滲透著自由局部或自由的格局中存在著嚴整的片斷,組成豐富多樣的群體。

中國傳統建築與自然的關系是「軟和諧」,表現出內向、收斂的性格。所以盡管在圍牆內部各建築勢態萬千,院外卻趨於平靜,主動將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盡現圖畫中潑墨揮毫的境界。

中國園林的氣質是繪畫性的,既強調抒發情趣,中得心源,同時也注意狀物寫景。曲折的池岸、彎曲的小徑,用石頭堆成的峰、巒、澗、谷,無不自由隨心。然而它並非純粹摹仿,而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因此,一句話:「中國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富有詩情畫意」。

中國的這種庭院式的組群布局所造成的藝術效果,與歐洲建築相比,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一般地說,一座歐洲建築,是比較一目瞭然的。

而中國的古建築,卻象一幅中國畫長卷,必須一段段地逐漸展看,不可能同時全部看到。走進一所中國古建築也只能從一個庭院走進另一個庭院,必須全部走完才能看完。

5. 談談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及其文化內涵800字以上

一、 禮制(倫理規范、實用理性)
體現著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主題
中國古代「淡於宗教」、「濃於倫理」的文化傳統,是與人和自然「親和」、「天人合一」的時空意識相一致的,中國人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神」大多為自然神,因而「『以倫理代宗教』,正是整個中國文化的基本品格之一」。講究上下尊卑的禮制,在傳統文化中是涵蓋面和影響力最大的文化范疇。中國古建築的各個門類無不隱約地體現出一定的倫理文化主題,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中國古代建築文化也就「是一部展開於東方大地的倫理學的『鴻篇巨制』,是倫理的宗教化與審美化」。到封建社會的晚期,這一制度在社會各個方面更是發展到了極致。宋代的《營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作為代表性的建築著作,規定了嚴格甚至是嚴厲的建築工程「做法」,就是以倫理原則為最高文化思維尺度的。
皇家園林建築在對園中建築進行精心布局設計的同時,還著意於建築形象的 造景作用,通過單體建築的外在形象來體現皇家的氣派。皇家園林建築多為宮式,但苑中宮殿建築又與城中有別。除了早期分布於黃河流域的部分皇家園林建築外, 大多用灰瓦卷棚頂, 斗拱尺度和出檐深度較小, 側腳和梁、柱的比例加大,屋頂呈現平緩的曲線,牆體厚重,各種雕飾中圖案嚴謹、體形粗壯、裝飾顏色。所有這些形成了皇家園林建築莊重沉穩的形象特徵。此外,皇家園林中還有眾多的園林建築小品,如牌樓、華表、石獅等,它們對園林建築整體風格的形成起著補充作用。

6. 什麼是中國建築文化

中國建築文化
建築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建築物質財富和建築精神財富的總和。
中國建築藝術是按照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和建築文化,利用創造性的思維或方法,策劃、設計、建造、雕塑、裝飾、布置、製作的;為滿足人們生活、生產或從事其他活動而創造的空間環境,如房屋、洞穴、橋梁、牆垣、道路、水利、傢具等構築物;栽培植物等,具有典型性的形體或社會意識表現形態。
中國建築藝術是中華民族建築藝術現象的起源、演變、結構、構成、本質、功能、傳播及其進化中個性與共性,特殊與一般規律的科學。

7. 建築所具有的文化內含指的是什麼

確實,建築不僅與環境有關系,而且也是一種文化現象。美國建築學家C·亞歷山大指出,我們當中關心建築的人很容易忘記,一個地方的所有生活和靈魂,我們所有在那兒的體驗,不單單依賴於物質環境,還依賴於我們在那裡體驗的事件的模式。這就是說,我們對於建築的體驗,一方面是由於「物質環境」的因素,另一方面則是和「事件的模式」相關。前者是說建築是環境的產物,而後者則是指建築的內在因素,即建築所具有的文化內含。

8. 怎樣使人們正確理解建築文化

關鍵詞 建築文化

一、建築的實質
什麼是建築?這對於一班人來講也許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不就是房子嗎!但要是我們接觸建築,並把它當作一門學問來研究的時候,就會來懷疑這個貌似確切的答案。房子是建築,但建築也包括不是房子的一些對象:比如紀念碑,這種則是實體物質包圍虛無空間。
早在原始社會建築的原始含義是"庇護所"。原始人們構築巢穴的目的是為了免受風霜雪雨和野獸侵襲的場所。從而出現了用石塊和樹枝建造的巢穴,也標志著人們運用雙手去生產,有了一定意義上的生產力。這種利用自然材料,按照自己生活活動的需要而構築出來的建築其實是建築的基本屬性。建築是以人為本,以人為出發點,反過來人們也要用人性角度的去理解。有人說建造房屋的本質就是居住去消費,這一點不假,早在六十或七十年代人們只對有沒有或為了得到這個所謂的居住空間而努力,更多是為了滿足自身的物資要求,只是為了找尋冬暖夏涼,擋風避雨的一個場所或一個窩就行了。由於社會的高速發展,以往那些可能只會可能成為一個最低的底線和原則,現在更多的是擁有這些以後怎樣讓人們的精神要求得到最大的放鬆和愉悅,以往是為了有沒有而發愁,現在為了在這個居住空間內最大限度的讓人們的思想進入進來,怎麼樣的裝修格調被自己採用,哪一種傢具適合自己並最大限度去享受它,讓每一平方得面積達到最合理的運用,以上這些成為了現在的主流和精神根本。現在人們的追求可以簡單歸納為怎樣使物質與精神的高度統一。在以後的發展中無非也就是人們對精神層面的挖掘和開發。正確地理解能夠使人們豐富知識,了解各種國家歷史文脈;開闊眼界,使自己的思想能夠和國際形式進行交流;提高品位,做一個有內涵的人。通過閱讀建築,培養一定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心,這一點恐怕是大多數常人無法釋懷和認同的,也是有待於提高的。
二、影響建築風格的因素
建築的時代風格反映著時代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反映著相應的思想文化潮流。例如羅馬式代表著修道院教堂,哥特式代表的城市主教堂,巴洛克代表時十七世紀義大利的天主教堂,洛可可代表十八世紀法國貴族客廳風格,而古典主義代表十七世紀法國大型宮殿風格等等。但建築風格總附麗與建築的可見形象的,因此不可避免的要去適應建築的材料和結構技術。凡建築的材料與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一定會發生建築形式的變化。隨著工業革命以後,大量的鋼鐵出現後,城市的結構方式也悄然改變。巨大的摩天樓和鋼索橋梁標志著建築材料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三、建築風格的獨特性和一貫性
一個成熟的建築風格具有獨特性和一貫性。從尼羅河流域到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的兩河流域,闡述埃及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之深;從古希臘文明到古羅馬文明,開啟純粹的古典主義先河,揭示了古典主義的真正含義上的經典;從黑暗的中世紀崛起的基督教到文藝復興恢復古典人文主義,從法國的哥特到義大利的巴洛克再到法國的洛可可,無不透出對古典文化的尊敬;從美洲殖民地到美國獨立前後,無不透出對西班牙式建築和地中海風情建築的痕跡。綜上所述建築風格的獨有性對人類產生了深遠、巨大、獨一無二的能量。這種獨特就很容易分清建築的外型,布局,立面,細節和局部。這也就是為什麼殖民者喜歡在殖民地建造他們的文化建築,想把自己本國的文化注入到世界各地讓各個國度的人們接受和了解,形成具有特色的獨特性,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來屬於自己的文化產物。鳥巢體育場和龍形體育館在世界范圍內的成功不僅僅是依靠強大的結構作為支撐更是設計者對外形獨特的見解和對宏觀的理解能力。穩定性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其基本結構不會發生改變。而決定其風格包括社會的,歷史的,文化的,技術的,環境的有沒有處於一種和諧狀態,沒有這種和諧也就沒有獨特性和穩定性,通常就成為了歷史的過渡階段。
四、形式和功能的統一
常人看待建築是很直觀的,普遍認為造型美觀的就是好。用人們通常的話叫做洋氣,現代,造型典雅別致!卻不知形式做的再好也要為功能服務。造型固然重要但功能性的條件應是放在第一位的,好的建築師是有效的把功能與形式很好的結合起來,做到魚水相融的關系。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先生則很好的完成了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年輕的一輩學習的。光之教堂把神聖的陽光合適的引入進室內,讓做禮拜的人們通過自然日光對大堂的調節,使教堂通過對功能的合理運用更加神聖化。牆上那巨大鏤空的十字架在造型上別出心裁,使功能和形式運用得恰到好處,堪稱典範。德國地鐵運輸是連接各個地方的樞紐,在功能上不僅僅起到運輸的作用,更多扮演的地是一道亮麗地風景線,使來這旅遊的人們流連不已,不禁的感嘆到工業巨國的細胞滲透在每個城市的每條街道上。
五、學習建築可以改變對人生的態度
大家不要認為學習建築很困難,其實它也和其它藝術一樣沒有國界之分,沒有人種之分,沒有職業之分,沒有年齡之分。建築要用心靈去感受歷史,用深遠的眼光去看待將來,用沉鬱的情感去品嘗過去,用冷靜的頭腦去思考問題。
現在出現一批專門讓人聽不懂的建築理論。簡單說來,這些理論家在哲學領域往往是外行,達不到一般哲學本科生的水平。他們缺乏邏輯思考的能力。缺乏對事物的直觀的認識,只能拘泥於微不足道的細節問題。或者,牽強附會,擅長原因的原因,從虛到虛。滿足於一些意淫的學術。
他們這么做的根源,來自於他們對人生的態度、內心的怯懦和失敗的學術經歷。建築業內的人士總對哲學心存敬畏,一談到建築哲學家,總會想像他們都是一些聰明絕頂的人,出身於名牌大學本科,碩士,博士,一直得到名師指點,一直活躍在學術的最前沿,一直在進行艱深的思考,一直看很多大部頭的書籍。實際情況正好相反,這些人的主要特徵是缺乏理性,不能理性的思考,不能用常識思考。他們看得書並不多。因為不聰明,一直考不上最好的大學,因為不聰明,在一般的本科院校沒有學習到什麼東西。因為不聰明,只能以考研專業戶的身份進入一流大學,因為不聰明,他們學習的每一個階段,一直不能得到最優秀的學者的指導。因為不聰明,只經過幾年的自學,讀了幾本哲學書,根本沒有讀懂,就這樣完成了他們一生的知識體系的建構。
「理論家們」的本科往往是在內地比較閉塞的學校完成的。在大學階段,他們瞧不起周圍的人,不願意不學無術,實際上自己也是不學無術。有點自命不凡。但是自己又確實沒有可以驕傲的資本。他們和他們周圍被他們瞧不起的人沒有太大的不同。所以,他們經歷了一個有些焦慮的時期。他們最終決定改變,但是由於他們自身素質和他們所處的環境的局限,他們所做出的改變不是正常的。帶有胡思亂想性質。在這種挫折感的壓力下,他們往往會更加封閉自己。他們的「哲學」是悲觀厭世的、沒有新鮮活力的。不能看到年輕人的朝氣,倒是一臉老人的暮氣。
極度自卑有時會轉化為盲目自傲。他們經常宣稱自己讀書多,非常驕傲地自稱以前接受的教育都是垃圾,自己已經像嘔吐一樣消除了以前的影響,並「爭取」到重新做人的權利。既然如此,也就沒人知道他的新知識的深淺。就這樣護住了自己的命門。其實這一類不僅僅在建築哲學的領域里存在,基本上各行各業都有這樣的人,因為自備而自負,不跟周圍的人溝通,覺得全世界都不了解他們的想法。安藤大師在他的論建築中提到:無論我們屬於哪一種人,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關鍵是對待自己工作的那份責任心,積極地去面對生活,勇敢地走下去,養成一種良好的人生態度。

六、文化是建築的靈魂
安藤忠雄以他富有詩意的建築空間贏得世人的喜愛,而他以空間來尋求文脈的做法也應值得大家學習的。很多人喜歡將克布希耶與安藤作比較,克布駕馭大型建築的能力非安藤可比,但安藤對建築空間傳統詩意的營造也是克布不能夠理解的。安藤的確師出克布,作品也是從他那得到啟發,但克布就是克布,安藤和他確實還有一定距離。克布是世界的克布,安藤卻只是東方的安藤。
安藤在巴爾干做的建築是如此的純粹、輕快、艷麗,至少讓我用語言形容它的美麗是如此的困難,拉薩巴里答園純粹到只有一藍一白兩片牆和一池碧水,但點上樹影竟有了夢般的色彩!也許巴拉干並沒有安藤那麼強的表現欲,對於今天的新生代而言無疑是表現的一種形式。所以在色彩之外他還有一股溫情在燃燒。
好的建築作品應該在平靜下燃著一團火,好的反轉片應該在濃濃的色彩下掩著淡淡的平靜。看安藤,慢慢的就會有火從心底燃起。看巴拉干,漸漸的一切色彩都會淡去,喧囂歸於平靜。安藤是用黑白塑造激情的高手,巴拉干是用色彩營造寧靜的專家。但不論是用黑白塑造激情還是用色彩營造寧靜,都在意境上遠遠的高於用色彩塑造激情,用黑白營造寧靜的庸手。
想想中國民族特色建築叫了多少年,又有幾個建築可以說是有著濃濃的中國特色?難道沒有特色的建築才是所謂的中國特色?我一直認為:文脈,是一種傳統。建築是為了能讓人可以更有效的保持這種傳統,而不是用本身來代替這種傳統。這不是用幾個符號就可以表答清楚的。但遺罕的是:安藤的建築也成了讓人大量引用的符號。這種引用符號的思路成了當今的主流。說了這么多庸人自擾的話,但我還是希望建文化築建立在文脈的傳統上。
七、物境與心境的交融
情是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情感之一,情為主,景是客,情景交融,相輔相生,這才是中國傳統的空間本質。蘇州博物館之所以能讓人感受到傳統美學的魅力,就是因為設計師很好地創造出了豐富多樣的空間氣質,而光影就是讓這些景與人們產生互動與共鳴的直接因素。可以這么說,光與影一直是空間設計的第四大造型元素,它能讓室內室外環境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光線的重要意義。而在蘇州博物館,貝老先生再一次讓光影成為了空間的主角。也是最後論述的重點。
「希望從中國古代山水書畫中尋找園林設計的靈感」,這是貝聿銘先生對蘇州博物館的評價。雖然常年生活在海外,受著西方文化的教育,但貝聿銘先生的作品中卻從來不缺少中國元素,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精神的方面,蘇州博物館無疑是成功的,它以自己鮮明的空間特徵和獨樹一幟的結構將現代與傳統完美結合,將中國古典文化發揚到登峰造極。
在紫藤園,可以說光線是空間氣氛的魔術師。來過此地的人無不被投射在白牆上的斑駁陰影所折服,方形的花架與蜿蜒曲折的紫藤枝葉猶如一枝畫筆,在牆上、地面上盡情揮灑。在時刻的同時,光線會令物體產生不同的陰影,空間就這樣產生了。當黃昏的陽光再一次照射進庭院的時候,所有物體都被一層金黃色的光暈所籠罩,這正是自然賦予生命力所在。在展廳與展廳之間,有許多別有樂趣的小空間,這些小空間都是露天的,既保證了展廳走廊的光照要求而且也作為一種借景裝飾讓空間更有傳統味道。同時,每一處小景都有各自的特點,光影給了它們生命。陽光星星點點灑落到地面,這是一種情,靜謐安詳;在牆面上的影子也是一種情,詩情畫意。在此再一次向貝聿銘老先生為中國傳統文化建築做出的不朽的貢獻致敬,他是一面旗幟,樹立在每個華夏炎黃之孫的心中,我輩皆應為此不斷努力使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上永遠閃亮著最奪目的光輝。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便是歷史思維的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一切美好的東西,不僅僅包括建築都會經歷產生發展和消亡,從某個角度上看待建築是鑒定歷史的重要標尺,人類生存就要去勞動,勞動就地去創造,無論是文明史還是屈辱史,展望古今,文明的崇高性就在於深深不息地創造與追求。

9. 建築藝術欣賞文化內涵是什麼

由於建築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巨大的藝術表現力量以及它與人類文化的深刻的同構對應關系,傑出的建築藝術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鮮明、最深刻也是最長久的體現。不同文化圈的人群會有不同的建築觀念,不同的建築藝術手法、趣味,不同地域、民族、階級,不同時代,建築藝術作品都有不同的面貌,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內涵。法國作家雨果在著名的《巴黎聖母院》中說過:「人類沒有任何一種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築藝術寫在石頭上。」雨果稱建築是「石頭的史書」。俄國作家果戈里說過:「建築是歷史的年鑒」。他們都認為建築藝術反映人類深刻的文化。當代藝術家簡森在《世界美術史》中說:「當我們想起任何一種重要的文明的時候,我們有一種習慣,就是用偉大的建築來代表它。」 西方文明對神靈的崇拜、對宗教的敬畏深深影響了他們的建築藝術,突出建築本體、風格多樣變化和直指蒼穹的藝術造型等個性特徵在西方宗教建築上表現得非常充分。從最早的多神教神廟到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教堂和禮拜寺,以及文藝復興以後的宗教建築,幾乎無不如此。 中國傳統建築,從整體到構件,大都採用木質材料。這種不同於陰冷的石頭的材料,具有讓人感覺溫暖、實用、輕捷的特點,傳達出一種入世的生活氣息。 建築的文化內涵表明,建築藝術風格的形成和發展不只是物質因素的作用,同時可能是,甚至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因素促成的結果。欣賞建築藝術時,我們要時刻把產生它們的時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土壤聯系起來,這樣就會產生更深刻的感受,

10. 現代的建築代表了什麼文化

現代建築代表了技術先進的物質文化與需求創新的精神文化,科技發展豐富了建築的機理結構,發展需求與審美創新開拓了建築的精神魅力。現代的建築,是發展的符號,思維的風向標,文化特色的博弈戰。

3.現代建築可以被稱為文化,但更多的是承載著文化。

現代建築是文化的一種存在方式,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的物質、精神、藝術組成,同樣是建築的組成與靈魂。因此,我們要想讓現代建築得到更好的發展,可以適當從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去創新,讓現代建築體現文化魅力的同時,也具有其自身的獨特魅力,不斷地完善現代建築,讓現代建築繼續發光發熱。

閱讀全文

與建築文化分析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