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寒食節傳承兩千多年成為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意義是什麼
寒食節的起源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後重耳回國執政,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執政後追封有功人員,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最終被山火焚燒而死。晉文公後悔不已,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的文化傳說。
其實,其淵源是由古人的「禁火節」與「改火節」而來。在遠古時期,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人們保存的火種不僅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里,人們必須准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因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來的火種熄滅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鑽木取火。所以唐代詩人韋庄有詩:「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蘇軾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後詩人煮茶的行為。可知「寒食節」前後綿延數千年,被稱為我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它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唐代詩人韓翃七言絕句《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節。
寒食節是春秋時晉文公為紀念介之推而設的節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歷經各朝代延續至今,從未間斷。雖經東漢周舉、東漢末年曹操、後趙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寒食習俗蔓延全國,深入民心。唐玄宗順應民意,頒詔將寒食節拜掃展墓編入《開元禮》中,並定為全國法定長假,豐富多樣的寒食活動,充實了社會生活,增進了社會人際和諧關系,對緩解社會矛盾,推動社會不斷前進起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北魏、遼、金、元和清代兄弟民族統治者對寒食節俗的認同和參與,通過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對促進民族團結和政權鞏固具有潛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寒食節蘊含的介之推憂國憂民、忠君愛國、清明廉潔的政治抱負和「功不言祿」、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是古代社會倫理准則,是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紐帶,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寒食文化以忠孝為核心的內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來的誠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礎,也是維系民族、家庭團結的道德力量。當今,更是聚民心,凝國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活動方式和精神理念。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願望,對於當代進行民主政治建設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希望採納,謝謝!
2. 洪洞大槐樹:被稱為「根祖」的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根據民國時期的記載,大槐樹的直徑有四米多,周長有13米多。但是現代對於大槐樹的大小沒有明確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從民國到現代這段時期,大槐樹從來沒有停止生長。
洪洞大槐樹生長至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對於我們來說,洪洞大槐樹不僅是現代一顆造型奇特、高大的槐樹,更重要是大槐樹是歷史發展的見證者,是中華人民思鄉之情的寄託,尤其是遠離家鄉,遷離家鄉的人民。所以洪洞大槐樹的文化意義和它的歷史意義一樣,同等重要。
3. 什麼是根祖文化它的含義是什麼
根祖文化:指的是中國人傳統的落葉歸根和認祖歸宗。在中國,老了就要想回到家鄉,即便死了,也可以守望著親人,和保佑著家鄉。家鄉的山水,族裡的老幼,就是自己的根。即為落葉歸根。中國人的家族都是由姓氏開始的,第一個姓什麼的就是祖。這個祖的後人就隨他共一個姓,他的後代也就是一個宗族的歷史。每個姓氏的傳承和延續,就是每一個族人的責任。所以不管走到那裡,都希望能得到宗族的承認和肯定。這就是認祖宗。這就是中國人的根祖文化。
4. 什麼是根祖文化它的含義是什麼
根祖文化:指的是中國人傳統的落葉歸根和認祖歸宗.在中國,老了就要想回到家鄉,即便死了,也可以守望著親人,和保佑著家鄉.家鄉的山水,族裡的老幼,就是自己的根.即為落葉歸根.中國人的家族都是由姓氏開始的,第一個姓什...
5. 被稱為「根祖」的洪洞大槐樹,究竟有多大呢
圍繞洪洞大槐樹為主題的節日活動越來越多,洪洞大槐樹的歷史價值也在與日俱增……
"柳往槐來,到此應生離國感;水源木本,於今猶動故鄉思。"幾百年來,大槐樹所養育和的華夏子孫遍布世界各地,它慰藉了一代又一代的離鄉遊子內心深深的思鄉之情。
如今,從海外萬里迢迢跑來尋根祭祖的槐鄉後裔源源不斷,只要洪洞大槐樹仍然屹立,這種家國情懷就永遠不會斷。那一張"古槐後裔姓氏表"上整整的450個姓氏,是從古至今都割捨不斷的脈脈深情,是中華民族能夠屹立在世界東方的文化支撐,是一抹思古懷今的歷史烙印……
6. 寒食節地由來
寒食節原發地是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據《辭源》、《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介之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為冬至後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之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陸續載於《後漢書·郡國志·太原郡》、《後漢書·周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勒傳》、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典籍。歷史上,寒食清明兩節相近,久而久之,便合為一個節日。《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歷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載:「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
寒食節歷史悠久,經歷了春秋至西漢的起始、形成期,從晉文公定「寒食節」開始到秦漢時在太原郡一帶形成了隆冬不火食五日,「生病不敢觸犯」的風俗;東漢至兩晉南北朝的禁復期,當時,鑒於隆冬季節過寒食節時間又相當長(魏武帝禁火令中說冬至後一百五日皆絕火寒食),致使老弱不堪,出於對農業社會原始生產力保護的願望,當政者先後有周舉、魏武帝、石勒、後魏孝文帝等曾多次實行禁斷措施,但民間對介之推的崇拜、信仰、節日習俗如故,使寒食節得以延續; 唐、宋為成熟鼎盛期,從唐始,寒食節逐步移到陽春三月,宋、元、明、清各代從皇家、官府到社會各界普遍盛行。《宋書·職官志》載:「元旦、冬至、寒食節放假各七天……」。《宋史·外國傳·高昌國》載:「高昌即西州也。該地開元七年歷,以三月九日為寒食節,餘二社,冬至亦然」。這一時期,過寒食節有賦詩、賞花、饋贈、賜宴、蹴鞠、踏青、插柳、鬥百草、施鉤、拋堶 、鞦韆、斗雞等活動。寒食節假日大致為期七天,稱謂開始使用「清明」,活動內容多,華人皆參與;從遼代至清代為發展傳承期,在這一兄弟少數民族執政時期寒食節同樣受到重視。《金史·章宗本紀》載:「明昌元年二月壬寅諭有司,寒假給假五日」。《大元通判·職制》載:「諸流囚居役者,非遇元旦、寒食、重午等節,並勿給假。(意為囚犯於此三節可享受假日)」。《清通禮》載:「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墳瑩,屆期素服詣墓……故稱掃墓」。在這一時期寒食節對調解民族矛盾、促進民族文化大融合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後「文革」期為延續、瀕危期,這一時期寒食節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世人有所淡漠,其它活動項目也相對減少,寒食節稱謂被清明置代;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出現了弘揚、振興期。綜觀寒食節相沿持續的演變歷史,寒食節堪成為弘揚我國優秀傳統,促進民族文化認同,增進社會和諧穩定,深受人們重視的「聚民心,凝國魂」及體現中華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節日。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寒食節形成了豐富的文化、活動內容:
1、禁煙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2、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3、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麵、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4、寒食插柳: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戶」、「插於檐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游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6、寒食鞦韆:鞦韆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鞦韆掛彩繩。」
7、寒食蹴球:盛行於唐,宋《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龜》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御麒殿之東亭,觀武臣及勛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圖》。
8、寒食詠詩: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張說、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餘首,成為我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節時期還有賜宴、賞花、斗雞、鏤雞子、牽鉤(拔河)、鑽木取火、放風箏、鬥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從寒食節悠久的發展過程和寒食節豐富的文化、活動內容來看,寒食節具有以下特點:
1、節日形成早。源於春秋時,介之推被焚於介休綿山。晉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時已形成全國性法定節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節日。
2、延續歷史長。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間各歷史時期、節日期限不等,先後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後變為一日。
3、文化內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愛國,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負,隱不違親的孝道品德發展為聚民心、凝國魂,體現中華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節日。並形成餳、青精飯等系列養生長壽的寒食食品。
4、節日活動多。拜掃展墓、禁煙、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鞦韆、賞花、斗雞、饋宴、詠詩等。5、流傳地域廣。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如高昌國自唐代起將三月九日定為寒食節)。
回顧歷史的發展,寒食節已經成為我國古代社會文明的脈絡之一。因此,從歷史研究、社會研究和旅遊觀光等多個社會活動層面來看,寒食節所具有的獨特的價值值得人們注意。
1、社會、歷史價值
寒食節是春秋時晉文公為紀念介之推而設的節日,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歷經各朝代延續至今,從未間斷。雖經東漢周舉、三國曹操、後趙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寒食習俗蔓延全國,深入民心。唐玄宗順應民意,頒詔將寒食節拜掃展墓編入《開元禮》中,並定為全國法定長假,豐富多樣的寒食活動,充實了社會生活,增進了社會人際和諧關系,對緩解社會矛盾,推動社會不斷前進起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北魏、遼、金、元和清代兄弟民族統治者對寒食節俗的認同和參與,通過寒食文化的交流、融合,對促進民族團結和政權鞏固具有潛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寒食節蘊含的介之推憂國憂民、忠君愛國、清明廉潔的政治抱負和「功不言祿」、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是古代社會倫理准則,是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紐帶,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寒食文化以忠孝為核心的內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來的誠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礎,也是維系民族、家庭團結的道德力量。當今,更是聚民心,凝國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活動方式和精神理念。
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願望,對於當代進行民主政治建設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此外,從唐代宮中寒食節放假七日踏青春遊,演變為今天的「旅遊黃金周」;由寒食禁火,演變為今天的護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變為今天的全民植樹造林;由蹴鞠,演變為今天風靡全球的足球運動,意義可謂深遠,不可低估。
同時,寒食節2640年的演變,是對我國古代社會多個階層意識形態的反映,是當代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學的重要線索之一。
2、文化價值
歷史上,寒食節活動由紀念介之推禁煙寒食為主,逐步演變為以拜掃祭祖為主,其中蘊含的忠孝廉潔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國古代國家需要忠誠,家庭需要孝道的傳統道德核心,成為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重要載體。發展到現代,寒食節已成為緬懷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時,每逢寒食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人回鄉掃墓祭祖,成為傳承中華民族根祖文化,體現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節日。
古代先民,對寒食節禁煙冷食的執著,表達了對千古先賢介之推忠貞不渝的懷念之情。寒食食品和飲料達數十種,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介休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有企盼國富民強之意;祭食麵燕,介休方言為教育後人「念念」不忘介公高風亮節。寒食節插柳,意為追求政治清明……
在元雜劇及近代京劇、晉劇、現代晉劇、明代小說都有許多介之推暨寒食節的專門曲目和章回。從東漢以來,關於介之推的傳說、故事及碑刻也成為研究三晉民間文學和金石藝術的重要史料。
3、藝術價值
寒食節,在其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文學作品:《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祿」,被《史記》和《資治通鑒》等歷史名著反復引用,清代被收入古文啟蒙讀本《古文觀止》,《中國散文鑒賞》第一篇就是「介之推不言祿」,成為我國古文的經典作品之一。在歷代詩詞作品中,題詠寒食節的詩詞從戰國屈原、西晉孫楚到現代從未間斷,僅全唐詩就有近三百首,宋代詩詞及元曲也有一百餘首,涉及唐玄宗、張說等歷史名人,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各個流派的代表人物,成為研究我國詩詞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從1995年,山西省介休市綿山風景區開發有限公司修復、開發綿山以來,已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修復承載著介之推精神的介公嶺、介公祠、介公墓、棲賢谷等遺址、遺跡,收集、整理大量有關寒食節文化的文獻、文學作品,甚為有效的保護了寒食節文化的傳承。截止目前,綿山開發公司為保護寒食節已累計投入18250萬元。
7. 「華夏文明」是怎麼傳承下來的,起源於什麼時候
華夏文明起源於5000年前。 河南是黃河文明的搖籃,是姓氏文化、根祖文化、農耕文明核心發源地。中原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繁衍棲息之地,也是華夏子孫的精神沃土。設計產業的優勢在於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引導和創新生活方式。在當今時代,優秀的設計產品能夠悄悄轉變人們的消費觀念與方式,引導並更新、擴大消費需求、消費領域、消費層次,對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起到推動作用。河南省作為我國中部的人口大省,提升設計產業競爭力,主要在於傳承創新發展華夏歷史文明的基礎上激發全民文化創造力。傳承是基礎,創新是關鍵。在大河之南,源遠流長的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直到今天對中國的民族文化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殷商甲骨文、開封汴河古景、洛陽龍門石窟的造像藝術等厚重的河南文化深深感染著華夏大地,使得華夏文明源遠流長。華夏歷史文明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在保護的前提下有效傳承和創新。來源:藝術大觀
8. 洪洞大槐樹:被稱為「根祖」的大槐樹,到底有多大
鄉愁這一種濃厚的家國情懷深深地聯結著所有中華兒童,是連接遊子和祖國的精神紐帶。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洪洞大的刺槐樹,自古以來就被傳為一種家國情懷的紐帶,擔負著九州下遊子的一天。
大槐樹移民的後裔。
這里的千年槐根,大槐樹也不斷的繁衍生息,至少有1000多年的歷史。 幾百年前,它的高度達到6.2米,皿枝交錯旋轉千腸,是炎黃子孫心中的尋根祭祖之地,。
第一代刺槐是相關史料中記載的古大刺槐的資料,為葉落歸根培蘊厚,根祖文化流傳久。 它的身體周圍有“七廂零一媳婦”。 ,一廂五尺。 按男女身高尺寸計算,這個新的大刺槐身體周圍近40尺,直徑13尺,.
當時的移民告別家鄉的時候,借用古老的刺槐樹來表達自己的鄉愁。 除非那棵刺槐樹倒下,否則故鄉的情似乎永遠存在。
根據史料,將士一逼民旅行,民就抓住院子里的大刺槐樹不放。 無情的官兵們用刀劍砍下了那根刺槐的樹枝,把移民從大刺槐上砍下來,但移民們卻死在手上只留下刺槐的樹枝。 到達新的移民地後,在宋元時期已存在了。
移民們特意把埋在自己的新移民花園里,精心培育灌溉,用奇特的造型令人浮想聯翩,罕見至極。表達家鄉的感情。
直到現在,重新打磨出來的新塑大槐樹隨著改革時代的浪潮,依靠洪洞大刺槐樹的尋找祖先活動似乎空前活躍。 四海華夏的子孫紛紛作出積極反應,回憶自己家鄉的鄉愁之情,七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手連手才能合抱。
因此,洪洞的縣委政府在頗有當年第一代槐樹的風采了,順應時代潮流,配合大家尋找祖先的心情,特意開展了的活動,1994年首次舉辦了洪洞大槐樹的尋祖節之後,這根槐枝就被移民們傾注了所有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洪洞的以大刺槐樹為主題的節日在增加,是將這根被砍下的古槐樹的樹枝。
待它長成新的大槐樹。 “數百年來,在相思樹樹上培育的華夏子孫遍布世界各地,安慰了一代又一代離開故鄉的遊子的內心深處。
現在,只要從海外遠道而來的衍生了尋根祭祖的節日,洪洞大的刺槐樹還聳立著,這樣的國家感情就永遠不會消失。 那個 '古槐的後裔姓氏表'上海外遊子回鄉祭祖祈福逐漸形成了一種潮流。是自古以來就與世隔絕的脈脈深厚的愛情,是中華民族站在世界東方的文化支持,積極響應大家的號召。
9. 寒食節的由來和來歷是什麼 寒食節有什麼特殊意義
1、寒食節的由來和來歷
寒食節源於紀念春秋時晉國介子推(姓介名推,又稱介之推,之為虛詞,子為敬稱)。
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
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藏山裡。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出山,結果介子推和母親抱著一顆大樹被活活燒死。
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2、寒食節意義
寒食文化以忠孝為核心的內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來的誠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礎;
也是維系民族、家庭團結的道德力量。當今,更是聚民心,凝國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活動方式和精神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