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貓冬是什麼意思
貓冬的解釋:躲在家裡過冬,泛指躲在家裡不出門。
詞語分解:
冬的解釋:冬,一年中的第四季:冬季(農歷十月至十二月)。冬天。冬眠。 姓。 象聲詞,敲鼓聲:戰鼓冬冬。 夏 筆畫數:; 部首:夂。
列句:去年選擇去北海「貓冬」的李麗芬對記者說,近些年,為吸引北方老人前去「貓冬」,北海市部分酒店紛紛推出便宜的價格,包吃包住,這種方法留住了不少客人。
⑵ 貓冬季節有啥講究
貓冬季節的講究:
1、想禦寒,要先進補
天冷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同時也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所以,立冬後要適當進補對禦寒很有好處。
2、寒傷腎,注意養腎
冬天天氣寒冷,寒與腎相應,最易傷害腎的陽氣。所以說冬天對腎的保養十分重要。
3、睡懶覺,利陽氣生發
俗語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立冬過後,早睡晚起更有利於養生,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早晨最好等太陽升起後再起床,保證充足睡眠,有利於人體陽氣的生發,使頭腦更清醒、靈敏,早睡晚起更適合老年人。
4、多運動,強身健體
運動時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但不要穿著過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汗出為宜。
貓冬的智慧:
貓冬,是中國北方人民應對寒冷冬天的一種智慧。具體做法是在地窖或者院子里提前儲藏上一冬的食糧,大白菜和土豆可提供充足的維生素,而蛋白質的獲取則要寄希望於臘月時節,待宰的年豬足夠肥壯。
傳統的鄂倫春婦女會為家裡的男人製作一頂狍頭皮帽,這種帽子是用整狍子的頭顱,去掉骨肉後,保留狍頭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製而成,與狍子的頭一模一樣。
⑶ 冬天東北人有哪些習俗
時間過得真快,又要過冬了,東北有人叫「貓冬」。
東北的冬天冷,在室內,你一定以為是這樣的情景:
可是別忘了,東北是有暖氣的,現實中可能是這樣的情景:媳婦兒,下次買個冰的雪糕,不要奶油的......
下雪了,你一定想像到電視劇中的浪漫雪景:
實際上,在東北這種浪漫只能出現在影視作品裡,現實往往是這樣:
或者是這樣:
下雪過後的雪地里,你以為是這樣,乾乾凈凈,白白凈凈的,躺在上面打滾??
可是,東北雪後城市的街道上,往往是這樣:想去上班都成問題!
冬天到了,您覺得東北的樹上一定沒有水果了吧。的確沒有了,可是我們卻有――凍梨、凍蘋果??
在外面凍透的白梨、蘋果,放在大大的盆子里放上涼水,解凍。不一會冰碴子就會出來,包裹在水果的表面,敲擊幾下,冰塊碎掉,就可以就烤暖氣享受涼爽可口的美味了,自然凍透的味道是冰箱裡面製造不出來的,來東北沒吃凍梨、凍蘋果就太遺憾了!
農村的集市上,老兩口在賣凍梨
寒冷的冬天,東北人有睡火炕的習慣。火炕多以土坯或磚砌成,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一般炕在裡屋,爐灶在外屋,做飯燒火,煙熱通過炕洞轉一圈到煙囪騰升,一日三餐燒三遍火,炕面上始終是熱乎乎的。
在東北,殺年豬在農家算是一件大事,進了臘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殺豬,為過年包餃子、做菜准備肉料。東北童謠中說"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月就是年"。殺年豬時,充滿節前的歡樂。一戶殺豬,全村人趕來圍觀。
東北農村大鐵鍋做的「殺豬菜」,裡面有酸菜哦,那味道,絕了!
睡過火炕、吃過殺豬菜的人才算真正來過東北,您說呢?
⑷ 東北人貓冬的美食,你知道哪些
東北人進入冬季之後,因為天氣嚴寒,所以只能躲在家裡貓冬,等待春天的到來!東北的冬季是非常漫長的,並且晝短夜長,這就導致了東北人冬天能做的事情,除了吃就是睡,在東北一個冬天基本上要胖上三十斤。因為東北天寒地凍,在菜餚上面多為燉菜,主食方面多是麵食。
說起東北人貓冬的美食,那可是多的數不勝數。鐵鍋燉大鵝,是東北人下雪之後必吃的一道美食,吃起來那叫一個鮮美。酸菜是東北家家戶戶必備的食材,在東北吃酸菜燉五花肉、酸菜燉排骨、酸菜燉血腸,那可是太常見了!東北有廣闊的森林,森林裡面可全都是寶,有各種的野生蘑菇,還有很多叫不上名的野菜,東北人在春夏秋這三個季節,非常喜歡進入森林去尋摸“野味”。這些“野味”在冬天會派上大用場,可以小雞燉蘑菇,也可以把猴頭菇和肉類燉一燉,東北人在吃這方面那是一向不遺餘力的,很會吃,吃的很美很開心。
東北人貓冬的美食,你值得擁有!
⑸ 貓冬是什麼意思
指躲在家裡過冬,泛指躲在家裡不出門。
所謂貓冬,是東北土語,很貼近詞意,小貓是最聰明的了,外面冰天雪地的它就不往屋外跑了,天天就老實在屋裡炕頭趴著;貓冬就由來。
貓冬意指躲在家裡過冬,泛指躲在家裡不出門。「貓」在東北方言是「躲藏」的意思,用作這個意思時,「貓」的主語一般是人。有時也用來形容經濟形勢不好時企業所採取的貓冬策略。 「貓」在東北方言是「躲藏」的意思,用作這個意思時,「例如:我貓在門後。意思就是:我躲在門後。
(5)東北貓冬文化是什麼擴展閱讀:
文化特點
「貓冬」多用來形容一些行業面臨經濟形勢不好或低迷狀態時,企業發展進入「冬天」狀態,為了能平穩度過冬,迎來發展的春天,而採取不冒進、穩步發展或停止發展,為贏得更多發展時間的「貓冬」策略。而一般常發生在中小企業。
最典型的就是:暫時關閉企業、企業放長假、企業暫時停工停產、企業大裁員,甚至是倒閉企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貓冬
⑹ 哈爾濱冰燈游園的歷史
46年前的2月7日,是哈爾濱市第一屆冰燈游園會開幕的大日子。
哈爾濱每年冬天舉辦的冰燈游園會,吸引了國內外百萬遊客紛至沓來,是世界上形成最早、持續最長、規模最大、遊人最多、影響最大的大型露天冰燈藝術展,成為哈爾濱乃至中國的一張亮麗耀眼的名片。名揚天下的哈爾濱冰燈游園會是在什麼情況下搞起來的?誰最先倡導創造的?相信許多哈爾濱人都答不上來。
告訴你吧,他就是任仲夷。
哈爾濱的冬天冰天雪地。上世紀60年代初以前,哈爾濱老百姓已習慣長期待在家裡不出門,東北人稱為「貓冬」,公園沒人去,成了「半年閑」。
1962年初冬,時任黑龍江省委書記兼哈爾濱市委第一書記的任仲夷到廣州市參加全國工業工作會議。會議從11月19日開始,重點解決如何振興工業改善人民生活問題。此時,國家仍處於經濟困難時期,群眾精神生活也極其單調,而哈爾濱人的「貓冬」則使得本就一片蕭瑟的市面更顯冷清萎靡。
他想知道廣州人冬天是怎樣參加戶外活動的。只要晚上不開會,他就要到廣州市區轉一轉。他聽說廣州文化公園搞了花卉展,便饒有興趣地橫過珠江邊的西堤二馬路走進廣州文化公園,他立刻被眼前熱鬧的場面吸引住了:花卉展繁花似錦,彩燈璀璨,人如潮湧。
任仲夷忽有所悟:要讓哈爾濱人不「貓冬」,應該有類似廣州文化公園花卉展或花市這樣的文化活動。可是哈爾濱的冬天除了冰封就是雪飄,用什麼方式能在寒冬里搞出個「廣州文化公園」來呢?
1963年2月1日,農歷正月初八。這一天,任仲夷和市長呂其恩到香坊區檢查工作,視察了一個新辦的自由市場(即農貿市場)。當走出自由市場時,任仲夷驀然發現,路邊一戶居民家門前有一點微弱的亮光,走近一看,原來是個老太太蹲在路邊,面前擺放著個用「喂得羅兒」(上粗下細的水桶)製成的空心冰坨,中間插了根點燃的蠟燭,成了一盞冰燈。這種土製冰燈,歷史上叫「窮棒子燈」,是過去松花江流域一帶農夫或漁民的一種簡易省錢的照明方法。他們在滴水成冰的夜晚喂馬或捕魚時,用木桶盛水凍成冰罩,將油燈或蠟燭放入其間,以防被風吹滅。後來,有些窮人在新春佳節或上元之夜買不起燈籠但又不甘寂寞,就做了這種冰凍燈籠罩擺在自家門前尋樂,而富人則對它不屑一顧。
任仲夷心頭一亮:冰燈,不就是哈爾濱的特產嗎!這正是哈爾濱之所長啊!他把呂其恩叫過來,一起在這盞冰燈面前端詳了半天。
任仲夷回到家,馬上叫他的兒子們一塊兒用家裡的水桶、臉盆盛上自來水,搬到陽台上,放到室外冷凍,當凍成厚冰殼時再拿回屋內,鑿開頂心,倒出中間未凍的清水,就成為中空的冰罩,又在冰罩里點上蠟燭,冰燈就做成功了!他和孩子又在冰燈上倒進黑墨水、藍墨水和紅墨水,冰燈就變成彩色的了。如何擺放他也動了腦筋,有單個擺的,有兩個扣在一起呈磨盤形的,還有四個互相對擺成葫蘆狀的。為做冰燈他家的水桶和臉盆都弄壞了。
任仲夷把住在隔壁的呂其恩和鄰近的市委書記處書記林肖硤叫過來商量這件事。三個哈爾濱市的當家人,像大孩子般和自家的小孩子一起在陽台上大搞冰燈實驗,每家都做了若干盞冰燈,擺放在自家二樓陽台的圍欄上。從馬路上很遠處都能望見這些耀眼奪目的冰燈。此情此景,任仲夷開心地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計劃在他心中醞釀形成。
2月3日,任仲夷在他家裡,召集主管副市長張屏和市建設局副局長劉作田等有關領導,舉行了一個非正式的小型現場工作會。任仲夷提出一個與呂其恩、林肖硤等人商量過的大膽設想:「今天是正月初十,過5天才到元宵節,這個年還沒過完。廣州有花卉展,除夕搞花市,南方各地元宵鬧花燈。我們哈市沒有花市、花燈,可以到正月十五那天,在兆麟公園搞個冰燈展,就叫冰燈游園會,你們看如何?」「什麼,搞冰燈游園會?」現場的幹部一臉茫然。他們沒見過冰燈,更不要說搞冰燈游園會,還要在4天之內完成,簡直難以置信!任仲夷見他們面有難色,便把自己在廣州文化公園的所見所聞,以及與呂其恩在香坊區看見老太太做「窮棒子燈」的事細說一遍,又讓在場的幹部觀看院子里他和呂其恩、林肖硤及孩子們做的一長排點著蠟燭的空心冰坨燈罩,還詳細講解冰燈凍制的方法。最後,任仲夷斬釘截鐵地下達動員令:「我們一定要把冰燈游園會搞成功,叫老百姓不貓冬,把群眾的勁兒鼓起來,讓哈爾濱的冬天不再寂寞!」
在任仲夷家召開現場工作會後,市園林處馬上調集了所屬13個部門的800多名職工進駐兆麟公園,劉作田坐鎮指揮,用自來水凍製冰燈。職工們忙到深夜十一二點鍾才吃晚飯,飯後也不休息,困了就打個盹兒再干。經過晝夜苦戰,終於造出了上千盞冰燈。他們將冰燈扣在山坡上,擺在牆垛上或掛在樹枝上,安上電燈泡或點燃蠟燭,有的還用初春柳樹枝生出的「毛毛狗」點綴。市食品公司冷庫用菊花、活魚等凍制出30多朵冰花。一群正在放寒假的哈爾濱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生聞訊趕來,用天然雪塑造出一隻大象。職工們還凍出一條冰道,做了一些小爬犁,供孩子游園玩耍。整個冰燈游園會從提出設想到完成布展,前後只用了4天時間,創造出一個奇跡,後來人們把這種精神稱為「冰燈精神」。
正月十四那天晚上,哈爾濱市第一屆冰燈游園會在兆麟公園拉開了帷幕。消息傳出,全城轟動,群眾扶老攜幼,呼喊著「看冰燈去啊!」一時萬人空巷,盛況空前。第一個晚上就涌進近5萬人,連盲人也進場用手摸「看」冰燈。門票大人5分錢,小孩3分錢,人人買了票就急著入園先睹為快。後來幾天,潮水般的人群險些把兆麟公園的大門擠破,守門人員根本無法收門票,只好打開大門,任人湧入。原定展期3天,遊人太多,又延期3天,6天里共接待遊人25萬之多,占哈爾濱總人口的十分之一,「貓冬」的人們終於走出家門了,冬天的公園也結束了「半年閑」局面。
1963年2月7日這一天,鐵定應該載入中國冰燈發展的史冊,它是我國第一次出現有組織的冰燈游園活動,開創了現代冰雪文化史的先河。
從此,哈爾濱冰燈游園會一發而不可收拾。1964年1月15日開幕的第二屆冰燈游園會首次全部採用電燈光源,首次採用松花江天然冰來製作冰燈,首次解決了用天然冰屋蓋樓和用冰雕鏤出人像和動物,雕成了小姊妹、金馬駒等冰雕,塑出了老壽星、小孩騎象等雪塑,出現了第一座8米高的冰塔,第一座12米長的冰橋,第一件4米高的室外大型冰雕工農兵人物群像,第一個20米高的冰瀑布珠穆朗瑪峰,譜寫下我國現代冰燈藝術新篇章。1965年1月1日開幕的第三屆冰燈游園會首次出現了地方工業產品的彩色浮雕冰屏…… 然而,冰燈發展之路並不平坦。1964年底,正當第三屆冰燈游園會熱火朝天地施工之時,有記者寫了一篇調查報告說這是「勞民傷財」,於是黑龍江省監察廳派來了調查組。任仲夷和呂其恩據理力爭:我們搞冰燈,主要是發動廣大工人和青年義務勞動搞出來的,花錢很少,根本沒賠錢。任仲夷理直氣壯地說:「莫說不賠錢,就是賠幾個錢也應該干!這是我們園林工作的方向。」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知道後說:「哈爾濱搞冰燈,對反映大好的經濟形勢、對人民的身體健康都大有好處。不然,有什麼力量能將200萬人動員出來?哈爾濱冰燈今後要繼續搞下去。」調查組只好撤走,冰燈游園會得以再發光彩。
但是,冰燈游園會只辦了四屆,這朵幼嫩的藝術奇葩就被文革的狂風暴雨摧殘折斷了,一斷就是12年。冰燈游園會成了任仲夷、呂其恩挨批鬥的一大罪狀,是 「 宣揚封、資、修的大雜燴」,什麼大帽子都往他頭上扣,就連「贊任公」那樣的詩句也多了個「樹碑立傳」的罪名。文革中,任仲夷遭到大小批鬥2600多次,他笑稱自己得了個「全國挨批鬥的冠軍」。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哈爾濱冰燈重新點亮,1979年恢復舉辦第五屆冰燈游園會,此後每年一屆,再沒中斷。到今年已是第35屆,改稱冰燈藝術游園會。
⑺ 東北人愛「貓冬」,那麼冬天一般都貓在家裡幹嘛呢
東北的冬天冰天雪地,地表兩米厚的土地都凍的很堅硬,農業活動完全停止。而且東北的冬天下午四點多就黑的伸手不見五指,早上七點多鍾天還沒見亮呢。
在過去不發達的時候,冬天基本沒有什麼活動。本身外邊的氣溫就很低,所以沒什麼事都不出遠門,都貓在家裡,所以叫貓冬。頂多是左鄰右舍走動走動,聊聊天,喝喝酒。
靠著林區的東北人,冬天主要活動就是進山打獵,整點狍子,梅花鹿,山雞,野兔,野豬,狗熊啥的。或者進山砍伐木材(冬天的木材乾燥適合砍伐,靠著冰雪,木材也方便運輸)。靠近江河的,就把冰封的江面鑿開打魚。平原草原地帶的人就整理農具,用秋天收獲的秸稈喂養牲畜雞鴨,但是由於受冬季取暖困難的影響,養殖的牲畜雞鴨數量不會很多,僅僅夠基本生活。
由於東北過去地廣人稀,物產豐富,向來有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的順口溜。所以這里人雖然生存環境惡劣,但是從來不缺吃的。
所以,冬天東北人也就沒什麼事做,正好利用冬天好好休息,走走親戚,拉拉家常,吃吃喝喝,聽聽二人轉。
現在的東北人沒有貓冬一說了,冬天可以外出打工,甚至冬天也可以在家扣大棚種植蔬菜,大量飼養雞鴨鵝牛羊,或者進行大范圍冬捕,城市裡就更加沒有貓冬的說法了。
酸菜燉粉條,老白乾,熱炕頭。嘮嗑,喝酒。
粘豆包,包穀碴子粥,大火爐。圍坐,談笑。
羊皮襖,毛氈鞋,小雞燉蘑菇。二人,抬杠。
打麻將,做鞋,做衣服,綉十字綉,所謂的貓冬就是外面太冷了,在家裡做些需要的活,互相在一起聊聊天,做點事
串門嗑瓜子,吐地上不掃,誰家地上的瓜子皮厚誰家的人緣就好,因為冷屋子的地面矮下去一大截,不通風不通氣的抽煙嗑瓜子喝大酒,現在也許不這樣了。
貓冬是過去的事了,那時候東北的冬天比現在冷得多,我小時候,冬天零下三十七八度的時間得有三個月,現在達到那樣溫度基本上很少了,做個直觀的比較吧,那時候人出門不戴著狗皮帽子,棉烏拉不敢出門,就那樣還總有凍壞手腳和耳朵的,現在的人哪還有戴棉帽子的了,很多年輕人棉衣棉褲都不用穿了,冬天的鵝毛大雪不斷,淹沒過膝蓋很正常,一層壓著一層,整個世界都是白的了,現在下那點雪,連地面都蓋不住。過去農村就地里那點活,一到數九寒天就不出工了,大家都在家眯著,天天串門子,所以過去農村男人打牌賭博,女人們在一塊聊著家長里短,一直出了正月才算貓過了冬
東北人冬天,也是上班的上班 上學的上學 開店的開店 擺攤的擺攤 農民冬天不能種地了 也有一大部分人會找活兒乾的 不是整天貓在家裡的
那都是哪百年的事了?還貓冬,冬季不能從事農業生產了,但是還是有事情做的,你說的貓冬是古代吧。
那都是以前了,冬天特別冷,不想出門,都想在家裡燒爐子,在炕上坐著暖和,現在都有暖氣了,也沒以前那樣冷了。
閑扯旦.
我家的貓在室溫23度的房間里,在灑滿冬日裡暖暖陽光的窗前,入神的看著呼嘯的北風「這是神馬東東」?很有耐力看了很長時間了!
⑻ 東北人冬天不出去叫什麼貓冬
東北的冬季漫長而寒冷,民間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三九四九棒打不走」之說。伴隨著風雪嚴寒,貓冬習慣應運而生。
貓冬是指北方農民停止勞作、躲避寒冷、休養生息的一種特殊生活方式。
貓冬期間,天黑得早,過去許多人無所事事,天一黑便早早鑽被窩睡懶覺,同時減少就餐次數,由原來的一日三餐改為兩餐,俗稱「兩頓飯」。白天,打牌下棋,或者到影劇院、游戲廳去過把癮。近年來,文化下鄉、科技大集等活動比較頻繁,給農民帶來了喜慶和歡樂。精於算計的莊稼人,往往利用冬閑操辦婚事、走親訪友、進城采購。勤快人家幹些編筐、打繩之類的室內活兒。大雪封山,許多人便足不出戶,呆在家裡看電視,其樂融融。據資料記載:舊時從「關里」到東北謀生的「跑腿子」,入冬前先找好貓冬地方,一般是白幹活,沒工錢,只求食宿。然而天氣轉暖,情況就變了,琿春曾流行「七九六十三,跑腿大爺把眼翻,大姑娘上前拉一把,小媳婦上前裝袋煙」的俚語。
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東北人貓冬風俗由來已久,它與東北的氣候、農事、飲食、文化等方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盡管貓冬可能產生依賴、散懶等不良習慣,但不失為東北人自我生存的一種有效方法。它有利於集中時間學習科學技術、豐富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養。如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貓冬已不再是東北人單純的避寒、休息、娛樂的行為,而是春耕前有計劃地進行精神、物資和體力上的准備。許多農民變冬閑為冬忙,進城打工、下海經商者也大有人在。
⑼ 貓冬季節有啥講究
在中國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冬季冰天雪地氣候寒冷,人們在冬季一般願意呆在家裡不出門,所以有「貓冬」的說法。
如果在「貓冬」的同時不注意健康的生活習慣,每天無憂無慮的吃完睡睡完吃,為了保暖還會攝入很多高熱量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並且沒有合理鍛煉身體的話,就會很容易導致冬季體重的增加,你心愛的緊身牛仔褲可能就無法舒適的穿著了。
最近的一項研究還表明,不經常照射陽光時,身體細胞會主動儲存更多脂肪。
在經常照射陽光時,太陽中的藍光會穿透皮膚表層並到達下面的脂肪細胞,脂肪細胞會收縮,脂滴的大小也會減小並從細胞中釋放出來。
由於冬季氣溫較低,減少了戶外活動和照射陽光的時間,這意味著我們的身體更有可能存儲脂肪,這也是很多人在冬季體重明顯增加的原因。
「貓冬」的季節一定要注意避免體重過度增加,下面隨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來了解下如何避免吧。
注意主食分量:控制主食攝入量,不要過多攝入富含澱粉的大米、麵食等主食。
避免過多攝入富含脂肪的食物:黃油、奶油、肥肉等脂肪含量高或過於油膩的飲食要盡量避免,尤其是晚餐時要注意清淡飲食。
多運動:熱量控制的飲食和正確的運動是減少體內脂肪的最好方法,跑步、跳繩、騎自行車等運動可以有效消耗體內多餘熱量。
選擇合適的零食:合適健康的零食也有助於控制健康體重,低脂餅干、穀物棒、酸奶、尤其是各種堅果都是健康的明智選擇。
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證7-9小時的充足睡眠可以有效保持健康體重,睡眠不足會導致體重增加和相關並發症。
⑽ 貓冬 什麼意思
貓冬:方言。躲在家裡過冬。泛指躲在家裡不出門。
貓:躲藏。
讀音:māo dōng
引證:夏衍《致<羊城晚報>「花訊」副刊編輯的信》:「電影創作會議後,一直在『貓冬』(這是北方土話,即躲在家裡不出門之意),但也不是『閑來無事』,許多事逼著我思考。」
例句:在北方,由於嚴寒連續幾個月窩在屋裡,叫貓冬。
近義詞:
避寒[ bì hán ] 天氣寒冷時移居溫暖之地。
引證: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故夷人冬則避寒入蜀 ,庸賃自食。」
翻譯:所以東邊的人到了冬天就去蜀地溫暖的地方,替人打工養活自己。
反義詞:
避暑[ bì shǔ ] 天氣炎熱時到涼爽的地方去住。
引證:茅盾《曇》:「你是小胖子,所以怕熱,仍舊要到 普陀 去避暑的罷?」
例句:這里氣候涼爽,是個避暑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