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沈陽民俗風尚是什麼
常言道,「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說的正是具有十分普遍意義的民俗的地域性。民俗志的一個最基本的特點,便是其鮮明的地方性。地域民俗特點,是當地民俗運動過程軌跡存在於時間和空間上的主要特徵。需要注意,地域主要是個空間概念,但一個地域的民俗特點並非只存在和體現在空間層面。因為,地域空間意義上的民俗,無不有其自身發生、發展以及流變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個時間的過程。也就是說,地域民俗的特點,在時間與空間上是縱橫交錯的,構成其基本特點的各種因素是立體存在、運動著的,而非單一平面的運動和存在。
了解一個地方的社會,主要是了解它的文化,首要的則是了解其風俗。真正深刻地認識一個地方的社會和文化,民俗是最重要的入門證和鑰匙。因為,歷史常識告訴人們,民俗文化處於社會文化的深層結構層面,包括地域民俗在內。若要在其間生活或工作,了解其風俗更是「入鄉隨俗」之首要了。這一點,也足以說明地方風俗志和風俗史類的著作的主要功能和價值。
《沈陽歷史文化叢書》,就其性質而言,當屬於地方史志類著作。
單就個中這本《民俗風尚》卷,則當屬地方風俗志類性質的著作。那麼,地方風俗志或風俗史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地方基於當地鄉土社會記憶的基本民眾知識。
有人根據我國的自然環境中地形、氣候、物產的各異,把全國的風俗文化大致劃分為七個風俗文化圈。即:在地理上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北部及內蒙古東部在內的東北風俗文化圈,特點是滿漢民族風俗的大融合。包括內蒙古大部,遼寧、河北、陝西三省的北部邊緣,遼西一角、寧夏北部及新疆在內的游牧風俗文化圈,特點是強悍勇武的民風。此外,大致北起長城,南界秦嶺、淮河,西抵青海湖東,東及黃海的黃河流域風俗文化圈,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發祥地,其特點是重鄉土情誼,崇尚平淡,注重實際,但比較守成趨穩。長江流域風俗文化圈,大致位於秦嶺、淮河以南,西到青海高原東側,東、南均迄於海,具有發展快速突兀起伏的特點,民風朴實而又喜歡溫情、浪漫、靈活和玄想,尚鬼神。青海風俗文化圈特點是藏族風俗同藏傳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富於宗教色彩。雲貴風俗文化圈,這個地區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風俗文化千姿百態。再即閩台風俗文化圈,這里一海之隔,方言相同,習俗相仿,特點是保留了許多中原古代風俗文化現象,為中國風俗文化的活標本。
按此劃分的話,沈陽自在所謂的「東北風俗文化圈」之中。在撰寫《沈陽市志·社會卷·風俗篇》時,我們曾在無題序言中談到,「沈陽的民俗,是沈陽地區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遷移、經濟發展以及政治、歷史等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積淀的結果」。個中,我們寫道:
七千二百年前的沈陽新樂文化遺址和五千年前的新民縣偏堡子文化遺址,均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沈陽地區居民的農耕、採集、捕魚、狩獵等原始生產民俗,以及與當時生產水平相適應的居住、飲食、服飾、喪葬等民俗和圖騰崇拜、信仰等民俗。於洪區鄭家窪子青銅時代文化遺址及墓葬群表明,二千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沈陽居民的生產、生活和喪葬等民俗文化受到階級分化的制約。其中大小墓藏中隨葬物品精粗豐簡不一,反映了墓主的政治、經濟地位及習俗的差別。迨之遼金,尤其是清代、民國以後,沈陽地區民俗遷徙頻繁,移民大量增加,近代工業的生產使沈陽成為遼沈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民俗的傳承與變異,亦相應活躍,一如《奉天通志》所稱,「近年風尚,日異月新」。城鄉風俗發生明顯改觀,但未失傳統風俗,仍然保持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兼容以及淳樸、豁達、粗獷的文化性格等基本特點。
綜合沈陽民俗文化運動過程存在於時間和空間上的基本軌跡加以考察,顯示了與遼寧地域文化相一致的主要特點。之所以如此,則是從古至今沈陽在遼寧地區所處的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城市這一歷史地位所決定的。此亦正是前面說到的「地區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遷移、經濟發展以及政治、歷史等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積淀的結果」。具體說,沈陽民俗文化大致有三個主要特點。
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多民族文化聚合在東北地方史上,秦漢時期已經發展起來的遼寧經濟,由於各族統治者的割據戰爭而遭到了相當程度的破壞。於是,各族人民便通過頻繁的遷徙來尋求相對穩定的生息環境。這樣,也促使並增加了各族人民相互接觸的機會。特別是歷史上因一些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高句麗族創造的「高句麗文化」,扶余族創造的「扶余文化」,契丹族創造的「遼文化」,女真族創造的「金文化」,滿族人創造的「滿族文化」等,以及由於宗教傳播的關系而形成的「東藏文化」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作為中心城市的沈陽地區,影響著以滿漢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聚合結構的形成。
滿族是一個曾經入主中原創造了「康乾盛世」的「馬背上的民族」。遼寧這塊熱土,正是清王朝和滿族文化的發祥地。17世紀的中國明代(1368—1644),以女真人為主體結合其他部落或民族形成的滿族,是個歷史可以上溯至三千多年前周代肅慎的東方古老民族。其直系先人,即明代女真人。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以建州、海西兩部女真人為主體,把這些分散於東北地區的女真人統一而成為共同體。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 正式改「諸申」(女真) 為滿洲。1911年辛亥革命後,則簡稱為「滿族」。滿族貴族首領努爾哈赤從遼寧的赫圖阿拉(今新賓縣)興起之後不斷向西南擴張,先後把都城遷到遼陽和沈陽。清軍入關後,仍尊奉沈陽為盛京,把遼寧地區劃屬盛京特別行政區管轄。
滿族在全國各地的分布,以居住在遼沈地區為最多,其他的則散居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省區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廣州、銀川等大中城市。滿族如此分布特點的形成,顯然是同滿族在清代曾經是統治民族有關。
沈陽是漢、滿、朝鮮、回、錫伯、蒙古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區,各民族小聚集,大雜居,和睦相處,友好交往,共建家鄉,形成了多民族習俗風尚相互影響兼容的鄉土文化特色。清朝建立後,滿族文化一度幾乎占據主導地位,對沈陽地區漢、錫伯等族居民的習俗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少數民族大量吸收漢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漢族居民亦兼容和接受了滿、蒙古等少數民族的一些風俗習慣。滿漢文化融合比較突出,成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顯著標志之一。漢族婦女有纏足陋習,滿漢通婚後,由於滿族婦女習慣於天足,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沈陽地區居民改變纏足風習。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旗袍」,不僅為沈陽漢族婦女所喜歡,而且風行於關內廣大漢族地區,流行當代。具有滿族風味的白肉血腸火鍋,其輔料酸菜、粉條則采自漢族居民的食俗。以「滿漢全席」為代表的遼寧菜系,尤其反映了滿漢文化的融合與風俗習慣的兼容。至於出自錫伯族的抓(欻) 嘎拉哈、滿族的「老鷹捉小雞」等游戲,乃是沈陽地區婦女、兒童所喜聞樂見的傳統娛樂。
清末繆潤紱《沈陽百詠》竹枝詞中寫道:「虛籠兩鬢作鬅頭,洗手盆圓上綠油;願得庄農豐稼穡,銀釵多綰萬年收。」說的是當時「龍興之地」的盛京,滿漢婦女皆流行一種名曰「萬年收」的發式。在滿族進入遼沈地區之前,原本是個精於騎射以漁獵為生的「馬背上的民族」。兒童在七歲左右即以木製弓箭練習射鵠,女子策馬揚鞭不亞於男子。滿族男女的發型服飾習俗的形成,均與便利漁獵生產相關。為便於騎射,男子都剃去額上頭發,垂辮於腦後,穿著兩側開衩、腰中束帶的馬蹄袖袍褂。女子,則天足,著高底花鞋,頭頂盤髻,佩戴耳環,穿著寬大的直筒旗袍。清朝進關以後,滿、漢服裝逐漸交融一體,趨於一致。清代以來,各地婦女穿著旗袍成為一時的流行風尚,即直接與滿族服飾的風行相關。滿族信仰多神的薩滿教,早期分宮廷薩滿和民間薩滿兩種。清代歷朝皇帝舉行各種祭神祭天典禮,如宮廷薩滿設「堂子」祭天,都用滿語誦經跳神。舊時遼沈漢族地區民間迷信的「跳大神」,主要是受薩滿教的影響。
清代以來,由於大量滿族遷入中原地區和大量漢族移居山海關外,在經濟、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滿族人民逐漸熟悉漢語文和漢族文化。滿族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幾百年間就為弘揚祖國文化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就在於她是一個既善於學習又善於創造的偉大民族。清代以來,由於滿漢長期雜居共處,尤其是滿族積極學習漢族古老的傳統文化,不僅沈陽,就連關內的滿族也已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與漢族無差異。現在,除了黑龍江等某些比較偏遠的滿族聚居村屯還有少數老年人會說滿語、保持著滿族的一些固有習俗外,遼寧等其他各地的絕大多數滿族居民大都已通用漢語漢字。不過,從包括沈陽方言在內的許多漢語詞彙和漢族習俗中,仍然可以發現一些源自滿語語匯和滿族習俗的內容。
如同高句麗文化、扶余文化、遼金文化,都曾在歷史上成為本地區的主導文化一樣,有清以來,隨著清政權的建立和統治力度的強化,占據了主導地位的滿族文化在推行自身文化影響的同時,積極吸收漢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從而進一步形成了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北方多民族文化聚合。沈陽地區的這種多民族文化聚合結構,同時也是覆蓋東北地區的文化結構的共同特點。
以「闖關東」為代表的移民文化本土化遼寧地域文化的多元結構形態,主要反映在多種經濟文化的並存,本地鄉土文化與內地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 的互動,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並存和兼容。
在歷史上,遼沈地區是漢族在東北地區最早也是最主要的聚居區。然而,後來的遼寧漢族人口,卻主要是關內的移民。遠在夏商時代開始,歷代帝王就已經有意識地通過派員設郡、遷徙移民來治理關東這塊黑土地。早在西晉時期,由於中原地區戰爭連年不斷,許多漢族人口相率逃往遼東避難,與遼寧各族人民雜居。鮮卑族建立前燕之後,又索性把由內地逃來的十萬戶流民,安置在遼西屯種,客觀上促進了本地的經濟開發和漢族與各族文化的交流。大規模地向沈陽等地的關外移民從漢代開始,但由於北宋之後本地少數民族的勢力的發展,來到這里的中原人口開始出現回遷或融入一些少數民族的趨向。
到了明清時期,尤其是沈陽城一舉成為清王朝的「龍興之地」,一股強大的「闖關東」移民潮,源源不絕地湧向山海關外。
明代為了加強對遼東的統治和防禦女真族及蒙古族的南侵,採取了修築邊牆和屯田措施。沿著西起山海關東到鴨綠江口修築了長達一千七百餘公里的邊牆,設有州衛以屯兵實邊,致使移墾人日漸增多。
特別是遼南地區,山東移民經海上過旅順登陸大量北上。這些移民屯邊措施,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永樂十七年(1419年) 時,遼東二十五個衛屯田面積已達二點一萬頃,隨後又發展到三點一萬頃。大興移民屯田之舉,豐富了遼東農產品生產,在農業經濟發展繁榮的基礎上,也使得本地以冶鐵、制鹽為主的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當時,遼東的三萬衛與四川的龍州、順天的遵化一道,被稱為三大冶鐵中心而聞名全國。同時,東部山區的人參、貂皮和北部的馬匹也開始與外地交流,繁榮了商品經濟。
清代以來,不斷涌來的闖關東者,大都並非前來朝聖這「龍興之地」的故都、領略這塞外古城景緻的,他們幾乎都是為了生存而來謀求一塊棲身之處。清末民初,在山東等地掀起了闖頭東的狂潮。可以說,如今遼沈地區乃至吉林、黑龍江兩省的漢族居民,大多數屬於當年闖關東者的後代。光緒二年八月二十四日的《申報》報道說,由於山東發生災荒,「山東避荒之人,至此地者紛至沓來,日難數計。前有一日,山東海舶進遼河者,竟有三十七號之多,每船皆有難民二百餘人,是一日之至牛庄者已有八千餘人」。僅民國時期,山東流入東北的闖關東移民,即達一千八百三十六萬人之巨。沈陽市沿用至今的「山東堡」等處,當年正是山東移民的聚居點。據有關歷史文獻顯示,清代宣統年間,東北人口一千八百四十一萬,移民約佔一千萬,在所有移民中,山東人約佔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據此推算,清代東北的山東人即達到八百萬到九百萬之眾。
明末清初,隨著清軍的南下,遼寧地區人口頓減。清王朝平定中原之後,於年頒布了《遼東招民開墾條例》,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所招民每日給糧一斗,每地一垧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並「免交三年錢糧」。在如此優惠政策的激勵之下,處於貧困之中的山東民眾紛至沓來,盡管後來清政府曾一度實行東北禁封政策,但實際上已經阻擋不住山東等地流民闖關東的步伐。而且,他們不再僅限於「棲息於奉天西南部金、復、海、蓋等地」,而是「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北渡渤海,蜂擁蟻聚,而長(春) 而吉(林) 而敖東,以至於圖門江域」,足跡遍及東北各地。鴉片戰爭後,由於國力空虛財政困難,清政府對邊疆的控制日益削弱,便於咸豐十年(1860年) 正式開禁放墾,於是山東移民乃蜂擁北上,致使這一輪闖關東的浪潮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
古代沈陽地廣人稀,土著居民較少。各族人口增長趨勢大都出現在唐代以後,關內的山東、河北、山西等地漢族居民源源不斷地來到沈陽謀生、定居,沈陽鄉土文化同各地移民的風俗習慣相互影響滲透,逐漸融合、積淀,進而形成了兼容多種地域文化的特點。歷史沉重地告訴我們,這里還曾是另種「特別移民」——朝廷罪犯「流人」的流放之地。清代順治年間被清廷流放來沈陽「奉旨焚修慈恩寺」的僧人函可(1612—1660),在一首《初至沈陽》詩中寫道:「開眼見城郭,人言是舊都。牛車仍雜沓,人屋半荒蕪。」真切地記述了當年流人眼裡的沈陽古城。
山東移民入鄉隨俗,在居住上,習慣住南北土炕、一頭開門的「口袋房」以及「馬架子窩棚」;在飲食上,也逐漸喜食高粱米、苞米面、蕎麥面、苞米子及豬肉燉粉條和酸菜餡餃子。沈陽土著居民因受山東移民習俗影響,逐漸改變多輩同居一室、房舍家居簡陋的習慣,接受了山東面條、煎餅等食品,煎餅鋪生意興隆一時,煎餅卷大蔥同蔥花大餅一樣成為沈陽的一種風味小吃。山東的綉花虎枕與土著的搖車、搖籃,往往同見於一戶人家。山東移民的耿直、勤勞,沈陽人的豪爽、樂於助人,合而成為更加淳樸敦厚的民風。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江浙、安徽等地的民工、生意人及打工者大量涌進沈陽城鄉,進一步豐富了沈陽鄉風民俗多域化兼容的特點。黑土地接納了闖關東的移民,闖關東的移民也為本地的經濟文化建設灑下了勤勞的汗水。同時,外來移民及其後代,與本地原住民們共同創造了遼沈地區以山東等地移民風情為基點的,關內外相融合的遼寧鄉土文化。
獨特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就歷年考古發掘所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而言,沈陽歷史文化屬於遼河文化的重要節點。主要表現在於大遼河入海口營口距今28萬年之久的「金牛山人」舊石器文化,朝陽喀左境內距今十萬年之久的「鴿子洞」舊石器遺址,遍布省內營口等各地的「石棚」巨石文化,距今8000多年的「中華第一村」查海前紅山文化遺址,距今7200年的沈陽新樂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存,作為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的牛河梁紅山文化,以及遼陽漢魏古墓、朝陽龍城宮城、葉茂台古墓、建昌於道溝墓地、大連營城子漢墓和北票惠寧寺等一大批分布於遼河流域及其支系的歷史文化遺存。所以,單純談論沈陽文化未免狹隘,更確切地講,應稱之為「遼沈文化」。
南方各地描述遼寧、沈陽人的性格時,往往會用粗獷、豪爽、大氣、仗義之類的形容詞語來加以概括。實質上,這種文化性格正是本地鄉土文化包容性、整合性極強的體現。這種獨特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正是移民文化和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北方多民族文化融合,以及本地特定的歷史地理、自然環境綜合釀就的結果。這種性格,典型地體現本地惡劣自然環境下生存者的堅忍與銳氣,同時又是吸納了北方游獵民族與山東移民鄉土性格混合的結果。
如果說遼沈的鄉土文化人文性格還存在另一側面的話,我想引用作為「東北人寫東北人」的大連女作家素素《獨語東北》這本書自序里的有關看法。她是遼寧人。遼寧文化是東北文化的主幹。她認為:
「東北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王氣和霸氣,但許多時候,你能看見某些東北人將坦盪和無知連在了一起,將豪勇和粗鄙連在了一起。他們大多是高大的,看上去有力氣,卻不能吃苦,看上去有尊嚴,卻過著苟且的日子。……東北給了東北人懶惰與野蠻,東北又給了東北人落後與滯重。走東北,我常常感到舒展,氣暢,有陽光,有時也覺得窒息,厭惡,焦急。在我的文字里,我有時是樂觀的,有時又是相當悲觀。」為何是這樣,我以為,這位遼寧女作家是看到了本地鄉土文化人文性格的劣根性的一面。
同是東北的一位社會學者在《東北人:關東文化》這部專著中分析道,「關東文化在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形成一些獨特的價值觀念,如勇武好鬥的強悍民風,重實輕文的價值取向;求大尚侈的風氣;艱苦創業的開發精神。這些價值觀念已積淀在東北人心理的深層結構中,並通過若干傳承機制獲得綿延,在當代東北人身上仍會看到它的影子」。所講的,也同樣是遼沈鄉土文化的人文性格。
還是那句老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鄉土文化的人文性格,塑造著一方鄉土的一代又一代。弘揚鄉土文化中的優秀人文性格,汰除其中的劣根性,是現代文明對現代遼寧人的最基本要求。在文化日趨多元化的時代,也為本地鄉土文化人文性格的包容性和整合性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用固有的這種鄉土文化的包容性、整合性品格去接受各種現代文明新事物,當是遼寧人與生俱來的一大優勢。揚長避短,利用這種優勢廣交天下友朋,吸納各種外部先進事物,發展各項地方事業,建設現代文明的新家園,這個過程,也是塑造鄉土文化文明向上的新人文性格的新起點。沈陽的自然環境同古老的農牧漁獵文化傳統渾然一體,構成了沈陽地區民風淳樸、豁達、粗獷的豐富文化底蘊。待人熱誠、樂於助人、性格豪爽、吃苦耐勞,既是沈陽各族居民在長期共同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基本道德風尚,也是沈陽人備受海內外贊譽的美好形象。
基於上述,在本書中,我們主要想通過一些內容板塊引導讀者從具體事象上,總括地把握沈陽民俗風尚的主要特點。主要板塊有,人生禮儀——婚喪嫁娶生日壽誕;四時八節——傳統歲時節日;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細節;游藝娛樂——童年記憶留痕;信仰習俗——心靈中的歷史遺緒。民俗語言和語言民俗,是記載、保存地域民俗文化信息最基本的載體,是地域民俗史的最具「復原性能」的「語言化石」。因而,則力求通過本地形式上五彩紛呈的、大量的民俗語言和語言民俗,生動地展示本地區的民俗風尚及其主要特點。或者說,採用了語言民俗志的方式。另外,清末沈陽名士繆潤紱的百首風俗竹枝詞《沈陽百詠》,一向為研究沈陽鄉土民俗文化的人們所看重,被譽為沈陽文化的「清明上河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對於一般讀者來講,它又是了解沈陽這方鄉土民俗文化的通俗讀本。但長期以來閱讀到其全部內容的只是很少一些專業人士,所以,根據筆者此前發表在《文化學刊》上面的點校本加以簡化,作為簡明讀本附於卷末。
㈡ 遼陽有什麼文化遺產啊
遼寧省遼陽市位於遼東半島城市群的中部,是一座有著24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也是新興的現代石化輕紡工業基地,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遼陽是一座有著2400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歷史上先後曾有6個地方割據政權在此建立國號,定都遼陽。唐太宗、清聖祖、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青史留名的帝王文士留下的吟詠遼陽的詩文達百餘篇。旅遊的地方有遼陽漢魏壁畫墓群,白塔公園,東京城、東京陵,遼陽博物館,燕州城,清風寺,曹雪芹紀念館,冷熱地公園,華表山、通明山、鏵子林場、龍峰山、龍頂山、石洞溝。
市人民政府駐地:白塔區民主路38號,
地名由來
遼陽古稱襄平。遼陽名稱始於漢代。據《漢書?地理志》載:「大梁水(太子河)西南至遼陽入遼(指遼河)莽曰遼陽」(小遼)水出遼山西南流經遼陽縣與大梁水會。「小遼水即現在的渾河。「水北曰陽」,漢代的遼陽(今遼中縣茨榆蛇公社偏堡子古城址)因地處小遼水之北,故名曰遼陽。
㈢ 大汶口文化、紅山文化、半坡文化等等在年代上與夏、商或西周是什麼關系
大汶口文化、與紅山文化仍是母系社會,半坡文化時期已經開始向父系社會進化,但仍屬原始社會,而夏、商與西周已經是完全父系社會並已變為奴隸制社會,從年代上講,大汶口文化、與紅山文化半坡文化要比早很久
㈣ 什麼是外來的偏堡子文化
繼新樂下層文化之後,又是什麼人在沈陽這塊土地上生活,他們創造了什麼樣的文化,這是考古工作者在發掘新樂遺址時就在不斷追尋的一個問題。細心的考古工作者在發掘新樂遺址時,意外地發現,在上層文化和下層文化之間,還有一種有別於上下層的新文化,雖然這種文化的堆積層很薄,但文化特色非常明顯。由此可以證明,繼新樂文化之後,是這種文化的人在沈陽居住。因這種文化1956年首先發現於新民市偏堡子,因此定名為「偏堡子文化」。
偏堡子文化的內涵偏堡子遺址位於新民市張家屯鄉偏堡子村西沼澤地中的沙丘上,西距遼河十公里,遺址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00米,文化層厚20厘米~40厘米。由於風雨的剝蝕,文化層暴露出來。
1956年,東北文物工作隊的考古工作者做了調查和地面採集,採集的陶器有深腹罐、四耳罐、高足缽等,石器有斧、刀和細石器等。1965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沈陽市鐵西區肇工街遺址的試掘中,發現這種文化被疊壓在青銅時代文化層之下,年代確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偏堡子文化在新民市高台山遺址也有發現,它位於新樂文化層之上、高台山文化層之下。除沈陽地區外,偏堡子文化在大連境內還發現多處,對大連瓦房店市長興島三堂村遺址(三堂一期) 進行的發掘,使我們對偏堡子文化的文化內涵有了一定的認識。關於這種文化的年代,經過C14測定和與相關文化的年代比較,估計在距今約五千年至四千五百年左右。
偏堡子遺址出土陶器石器圖
偏堡子文化的陶器以夾砂紅褐陶為主,也有一定數量的夾滑石紅褐陶和灰褐陶。器型有深腹罐、高足缽、短頸長圓腹壺等。深腹罐口沿多外折或附貼疊唇。陶器紋飾主要有幾何劃紋與豎行泥條附加堆紋。幾何劃紋以平行雙線組成三角紋、菱形紋、回字紋、人字紋、弓字紋等,雙線內填以細密的斜線紋。豎行線條堆紋是用細泥條擠壓成繩索狀,等距離地附加在器腹的上半部;在兩種主體紋飾的下部邊緣,往往又裝飾一圈稍粗的泥條弦紋。罐的口沿外側也多飾附加堆紋。此外還有網格紋、蓖劃紋、葉脈紋、刺點紋和窩紋等。
石器主要為磨製,少數為打制,也有一定數量的細石器。器型有刀、鑿、磨盤、磨石、環刃器、砍砸器、矛形器、鏃、網墜、球和石片等。除此之外,偏堡子文化還出土較多的骨、角、蚌、牙器。在長興島三堂遺址還發現有玉璜和玉牙璧。總的來看,偏堡子文化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得比新樂文化進步。
在三堂遺址還發現了三座房址、兩座墓葬和十座灰坑。三堂遺址發現的房址有圓形、圓角方形和橢圓形三種,均為半地穴式,近壁處有分布稀疏的較大柱洞,有的室內有石柱礎。門道為斜坡式。未見明顯的灶,僅在居住面上發現有較大范圍的紅燒土和草木灰堆積。兩座墓葬均為小孩墓,長方形土坑豎穴式,仰身直肢葬,方向315度,有一墓骨骼上壓有石板,未見隨葬器物。
偏堡子遺址出土陶器
偏堡子文化的來源偏堡子文化是繼新樂文化之後,在沈陽出現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這種文化在沈陽地區分布比較廣泛,在市區和新民市、遼中縣已發現近十個地點。但沈陽地區的偏堡子文化的堆積都比較薄,可見這種文化在沈陽地區存續的時間較短。另外,從偏堡子文化的敞口深腹罐、高足缽以及刻劃紋來看,應該與新樂文化有一定的承襲關系,但陶器含滑石、筒形罐有疊唇、出現陶壺和豎條堆紋,卻是新的因素,目前在沈陽原始文化中還找不到它的源頭。陶器含滑石是鴨綠江流域和大連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特點。而泥條附加堆紋在大連、本溪和朝鮮半島都有發現,其施紋方法與偏堡子文化如出一轍,而這些遺址的年代都早於沈陽的偏堡子文化。這說明,偏堡子文化是繼承新樂文化的某些傳統,又吸收了外來的一些新的文化因素而形成的。
還有學者認為,偏堡子文化特有的細泥條堆紋是由山東的北辛文化傳播到大連地區,然後又從大連向沈陽地區逐步發展的。因此可以說,五千年前沈陽的偏堡子文化主要是一種外來文化。
㈤ 新樂文化的新樂遺址博物館
由於在新樂遺址發現的遺物具有獨特的風格、特徵,構成一個新的文化類型,所以被命名為新樂文化。 新樂遺址按地層關系和文化內涵可分為上、中、下三層。 上層被命名為新樂上層文化,距今約3000年。這一層文化堆積厚,出土文物多,以石器和素麵夾砂紅褐陶器為主。石器有石錘、石鏃、石杵等。陶器有鼎、鬲、缽、罐等,多為瘤狀耳、橋形耳,也有少量柱狀耳、三角形耳,質地都比較粗糙,砂粒較大,全部為手工製作。中層為偏堡子類型文化,年代為新石器晚期,距今約5000年,文化層較薄,沒有出土完整的陶器。從已經出土同一文化類型的陶器可以知道,這一時期的器形有深腹罐、深腹缽、高領壺,上面裝飾著堆紋,陶壺上刻著幾何圖案。
下層被命名為新樂下層文化,據今約7000年,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聚居地,已發現多處房址,最大的面積有100平方米,中型的面積有70平方米,小型的面積有20平方米,平面成長方形或圓角方形,中間有火膛,四周有柱子洞。出土文物十分豐富,石器有石鑿、網墜、削刮器、石鏃等。陶器有高足缽、簸箕形斜口器、弦紋筒形罐、之字紋筒形罐。1978年出土的斜線紋高足缽,高12.3厘米,口徑19厘米,底徑6.5厘米,紅陶衣、高足,通身飾以抹壓斜線和網格紋,是新石器時代的盛食器。 同時出土的還有少量玉器、煤精製品、木雕藝術品等。煤精雕刻藝術品有球形、耳當形,晶瑩烏亮,雕工細致,在當時條件下能製成如此精細的藝術品,使人難以置信。 沈陽出土的骨製品種類繁多,時代較全。其中主要是1978年新樂遺址下層房址出土的骨柄、骨錐為新石器時代骨製品。骨柄長11.2厘米,從側面觀察,很象兩片骨板粘合在一起,有一道較明顯的合縫,用以鑲嵌細石片,作復合工具之用。骨錐長10厘米,頂端寬1.4厘米。體扁平,尖部彎曲且鋒利,是鑽孔工具。
㈥ 沈陽除夕哪些景區不開放 2021春節沈陽景點開放時間景區匯總
沈陽故宮博物館 汗王宮遺址陳列館 張氏帥府(金融)博物館 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 沈陽新樂遺址博物館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 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墓陳列館 盛京碑林陳列館春節期間,沈陽的一部分博物館和陳列館都是調整了開放時間,很多除夕以及初一都是不開放的,所以大家還是要做好准備工作,這些地方目前是有調整時間的,順便了解一下博物館活動。
沈陽故宮博物館
除夕、初一(2.11、2.12) 閉館
初二至初六(2.13—2.17)
開放時間9:00-16:30,15:45 停票
展覽·活動:
鏤月裁雲——院藏清代宮廷雕刻精品展
盛世典藏——沈陽故宮博物院藏國寶展
曾在盛京——沈陽故宮南遷文物特展
清前三京——興京 東京 盛京展
乾隆在盛京文物特展
清前歷史陳列
清代宮廷鍾表展
院藏珍寶展
以及原狀陳列大政殿、崇政殿、清寧宮、關雎宮等
汗王宮遺址陳列館
除夕、初一(2.11 2.12)閉館
初二至初六(2.13—2.17)
開放時間10:00-18:00
張氏帥府(金融)博物館除夕(2.11)初一(2.12)全天閉館
初二至初六(2.13—2.17)
8:30開館,16:30停票
張氏帥府博物館
展覽·活動
帥府3D展館
帥府數字文物展
清風民韻館藏晚清民國瓷器特展
帥府720度全景展
「百年張學良」陳列展覽
張作霖與張氏家族展
復原陳列展
「程潛將軍與新中國」臨展
「永遠的長安」陝西唐代文物精華展等線上、線下主題展
沈陽金融博物館
展覽·活動
金融720度全景展廳
金融館3D展館
金融館基本陳列展覽
金融館4項系列臨展
金融館「紙醉金迷」巡迴展等線上、線下展覽
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除夕、初一(2.11、2.12)全天閉館
初二至初六(2.13-2.17)
開放時間9:00--16:30,16:00停止入場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因展廳升級改造閉館
具體開館時間未定
線上展覽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推出九一八歷史陳列、眾志成城共同抗疫——沈陽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展、中國東北的韓人抗日斗爭展、寶島烽火展、勞工展等5個線上展覽及「金牛迎新歲 年味溢舊年」活動。
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沈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
除夕、初一(2.11、2.12)閉館
初二起正常開館(冬季)
開放時間 9:00-16:30,16:00停止入館
沈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
展覽·活動
線上推出新中國沈陽審判系列故事
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陳列館
展覽·活動
線上推出《抗日戰爭中的國際友人》展和二戰日軍戰俘營紀實秘檔《戰俘存亡錄》
沈陽新樂遺址博物館除夕、初一(2.11、2.12)閉館
初二起正常開館
9:00-16:30,16:00停止售票
展覽·活動
常設展覽《沈陽歷史源頭》《新樂遺址出土偏堡子文化和新樂上層文化文物展》,臨展《重溫紅色經典,感悟愛國情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影海報專題展覽》等。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
除夕——初三(2.11-2.14)閉館
初四至初六(2.15—2.17)
9:00-16:30,16:00停止入場
展覽·活動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推出線上的中共滿洲省委百位英雄人物專題及緬懷英烈三分鍾線上講解和共產黨人的光輝榜樣——劉少奇和中共滿洲省委革命斗爭事跡展。
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墓陳列館除夕——初三(2.11-2.14)閉館
初四至初六(2.15—2.17)
9:00-16:30,16:00停止入場
盛京碑林陳列館春節期間閉館,不對外開放
㈦ 新樂遺址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新樂遺址位於沈陽市皇姑區黃河北大街龍山路北側、新開河以北的高台地上,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聚落遺址。遺址區東西約350米、南北寬約150米,總面積5.25萬平方米,截至目前遺址中心區域田野考古發掘面積已達5,000多平方米,確認這一地區存在著上中下三層文化堆積,下層文化距今約7,000年。在遺址中,現已發掘半地穴式建築房址40座,出土各類文物數千件,有製作精細的打制石器、磨製石器,頗具特點的陶器及煤精製品、炭化穀物,其中以炭化木雕藝術品最為精美,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產水平和生活方式。 新樂遺址按地層關系和文化內涵可分為上、中、下三層。 上層被命名為新樂上層文化,距今約3000年。這一層文化堆積厚,出土文物多,以石器和素麵夾砂紅褐陶器為主。石器有石錘、石鏃、石杵等。陶器有鼎、鬲、缽、罐等,多為瘤狀耳、橋形耳,也有少量柱狀耳、三角形耳,質地都比較粗糙,砂粒較大,全部為手工製作。中層為偏堡子類型文化,年代為新石器晚期,距今約5000年,文化層較薄,沒有出土完整的陶器。從已經出土同一文化類型的陶器可以知道,這一時期的器形有深腹罐、深腹缽、高領壺,上面裝飾著堆紋,陶壺上刻著幾何圖案。
下層被命名為新樂下層文化,據今約7000年,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聚居地,已發現多處房址,最大的面積有100平方米,中型的面積有70平方米,小型的面積有20平方米,平面成長方形或圓角方形,中間有火膛,四周有柱子洞。出土文物十分豐富,石器有石鑿、網墜、削刮器、石鏃等。陶器有高足缽、簸箕形斜口器、弦紋筒形罐、之字紋筒形罐。1978年出土的斜線紋高足缽,高12.3厘米,口徑19厘米,底徑6.5厘米,紅陶衣、高足,通身飾以抹壓斜線和網格紋,是新石器時代的盛食器。 同時出土的還有少量玉器、煤精製品、木雕藝術品等。煤精雕刻藝術品有球形、耳當形,晶瑩烏亮,雕工細致,在當時條件下能製成如此精細的藝術品,使人難以置信。 沈陽出土的骨製品種類繁多,時代較全。其中主要是1978年新樂遺址下層房址出土的骨柄、骨錐為新石器時代骨製品。骨柄長11.2厘米,從側面觀察,很象兩片骨板粘合在一起,有一道較明顯的合縫,用以鑲嵌細石片,作復合工具之用。骨錐長10厘米,頂端寬1.4厘米。體扁平,尖部彎曲且鋒利,是鑽孔工具。 1984年國家為保護新樂文化遺址,在遺址上造起一座現代化展覽館,是沈陽市第一家專題性遺址博物館。館舍建築風格系用窩棚式大屋脊建築結構,外飾紅色雙曲瓦和長方形乳白色釉面磚。展廳設計造型是仿照原始穴居形狀,由兩個梯形建築和兩個三角形建築構成,顯得格外古樸、獨特、美觀。第一期工程建築面積為860平方米,展廳面積為400平方米,分為第一展室、第二展室、二號房址等部分,並從出土文物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物數百件,組成新樂遺址文物展覽。此外,還將頗有典型性的考古發現——「木雕鳥」製成大型雕塑,立在展覽館的前面,做為新樂文化的象徵。其中有一件木雕藝術品尤為珍貴,其樣貌似鵬鳥,稱為太陽鳥,為古代先民的圖騰,刀法精湛,為研究中國藝術發展史提供一份珍貴資料,這在中國考古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金碧輝煌的太陽鳥雕塑,高高聳立在市政府廣場,已成為沈陽市城市的象徵。
㈧ 什麼是沈陽北部的新樂上層文化
在商周之際,沈陽地區北部還分布一支青銅文化——新樂上層文化,它因1973年首先發現於新樂遺址的上層而得名。新樂上層文化在沈陽地區的分布要比新樂下層和偏堡子文化廣泛,目前已發現遺址四十餘處,主要分布在沈陽北部,說明這個時期沈陽地區的人口已經增加了。不過,因為對新樂上層文化遺址的發掘工作開展得比較少,缺少成批的材料,所以,現在對這種文化的了解還很有限。目前,新樂上層文化常見的是灰坑和壕溝,房址發現很少;僅2007年在沈北新區道義發現兩座房址,皆為半地穴式,一座為圓形,未發現柱洞,一座圓角方形,發現四個圓形柱洞。兩座房址內皆有灶。新樂上層文化的墓葬,在新樂遺址北部高岡上和遼寧大學家屬宿舍院內都有發現。墓葬絕大多數為單人土坑豎穴墓,有的有二層台。葬式為側身屈肢,頭向有南北向與東西向兩種。墓內隨葬品較少,一般僅有二至三件陶器,有壺、罐、杯、紡輪等,但不見高台山文化那種壺缽相扣的葬俗。在新樂遺址北部墓地,還發現一座兒童瓮棺葬。
新樂上層文化遺址出土陶器
新樂上層文化遺址出土石刀和石斧
新樂上層文化的陶器主要是夾砂紅褐陶,手制,陶質粗糙,砂粒較大,胎厚,火候較低。器物以三足器鼎、鬲、甗、甑為主要特徵,此外有盆、罐、碗、豆、壺、盤、紡輪等。多素麵,只有少量陶器上有手捏紋、指甲紋、錐刺紋和附加堆紋。陶器口沿常有外疊唇,肩腹部多附有橫橋耳、雞冠形鋬耳、柱狀耳和瘤耳。陶器的製法以泥片套接而成,三足器有的器型做得很大。石器已是磨製為主,不見細石器,器形有斧、刀、磨棒、棍棒頭、鏃、杵、錘、紡輪等。石斧有長方柱狀與梯形板狀兩種;石刀有直背弧刃、弧背直刃和長方形幾種,刀背上有二至三個穿孔。
新樂上層文化銅器發現很少,在新樂遺址附近兩個地點分別採集到束腰平刃銅斧和環首刀各一件。這個時期,雖然出現了青銅器,但種類與數量都很少,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仍然主要使用石器。所以,社會性質實質上仍然是金石並用時代。這個時期的生活器皿——陶器,已經一改新石器時代的面貌,開始使用中華民族特有的三足器來作炊具。這雖然是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所致,但也說明此時的生產方式與生活習俗已經有所改變。農業生產已成為經濟生活的主要形式,輔之以狩獵和採集,食物也由肉食、野果為主改為以糧食為主,所以,出現了用於蒸煮的鼎、甗、鬲、甑等陶器炊具。從出土的遺物分析,新樂上層文化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要低於遼西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和遼河以西的高台山文化。新樂上層文化可能要略晚於高台山文化,年代大概相當於它的中晚期,估計在三千年以前。新樂上層文化有些器型和文化特徵與高台山文化相似,受到高台山文化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但新樂上層文化以鼎和甗為主要炊具,鬲較少;而高台山文化以鬲、甗為主要炊具,少見鼎,所以,二者應屬於不同的文化。
㈨ 什麼是影響深遠的高台山文化
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1世紀,中原正值夏商時期,這兩個王朝創造的青銅文化令人嘆為觀止。而在這個時期,遼寧地區大致與中原同時進入了銅器時代,不過銅器的冶煉遠不如中原發達,銅器多是兵器和一些小件飾品,很少有大件禮器;也沒有出現統一的王朝,而處於方國林立時期。考古學界一般將距今四千至三千五百年,大約相當於夏代到早商時期東北地區的人類遺存,稱為早期青銅時代文化。考古發現證明,這個時期,在遼寧從東到西,分布著多支大的考古學文化(方國),主要有:遼西和燕山南北地區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醫巫閭山以東的下遼河平原的高台山文化;在遼東山地的馬城子文化。
高台山遺址墓地發掘現場
進步的高台山文化高台山文化是與沈陽歷史有關的早期青銅文化,因1973年首先發現於沈陽市西六十公里的新民市高台山遺址而得名。高台山由東高台、腰高台和西高台三座小山組成,西有柳河, 北有養息牧河, 東有遼河,南有柳河故道。1973年沈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為配合基建工程,首先在腰高台山清理了七座墓葬和兩個灰坑。翌年,又於同一地點發掘墓葬五座,並對東高台山遺址進行了調查。1976年,沈陽市文物考古短期培訓班配合教學實習,在腰高台山清理墓葬十三座,同時對東高台山遺址進行了小規模試掘。1979年和1980年又在東高台山發掘750平方米,發現灰坑八個、墓葬六十座。五次發掘結果表明,高台山是一處包含上中下三層不同時期文化遺存的古代遺址;下層屬於新樂下層文化,中層屬於偏堡子文化,上層屬於青銅時代文化,而以青銅時代的遺存為主,包括遺址和墓葬。墓葬分布於腰高台山東南山腳下的坡地上和東高台山東南山腳下;遺址主要在東高台山。發掘的墓葬皆為上層墓葬,隨葬品多為一壺一缽,缽皆覆扣於壺上,少數還有罐和碗。獨特的葬俗和文化內涵,表明這是一種新的文化類型。不久,考古學界將其命名為「高台山文化」。1980年以後,考古工作者又先後發現並發掘了屬於高台山文化的彰武縣平安堡,新民市公主屯後山,阜新縣平頂山、勿歡池,法庫縣灣柳等遺址,進一步豐富了對這一文化的認識。
高台山文化在各方面都表現出進步性。平安堡遺址發現的房址已為地面建築,圓形房址的中央有兩個主柱洞對稱分布,四周有溝槽,起邊柱洞的作用。由於在清理過程中發現了長方形土坯,推測已用土坯砌牆。根據柱洞的排列位置推測,房屋可能是木構架圓錐形。發現的青銅器雖然不多,而且都為耳環、小刀、斧、戚等,但平安堡發現小型石鑄范表明,這些青銅器大都是在當地鑄造的,說明高台山人已經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
高台山遺址出土陶器
在阜新勿歡池遺址還發現一處高台山文化時期人工挖修的原始農田灌溉系統,可分為乾渠、支渠和毛渠,還有控制水流的閘門設施。根據這一發現推測,當時可能已有水稻田的存在。高台山文化的農具雖然仍然是石器和骨器,但已經比較進步。石器有扁平長身石斧、穿孔半月形石刀和拱背石鐮。
骨器不但數量多而且選料加工都很精細,其中有用動物下頜骨和肩胛骨製作的骨鏟、骨耒等,這在其他相鄰的文化中很少見。各類陶制紡輪出土的數量也很大,且形式多樣。
高台山文化已有相對獨立的墓葬區。墓葬多為南北向東西排列,布局緊湊。墓葬均為圓角長方形土坑豎穴式,大型墓發現有二層台和木棺痕跡;全部為單人側身屈肢葬,頭向不一。隨葬陶器放置於下肢附近,多為一壺一缽,且多施紅陶衣,不見三足器,下葬時缽覆扣在壺上。這種特有的喪葬習俗是高台山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
高台山文化的陶器幾乎全部為夾砂紅褐陶或灰褐陶,泥條盤築,火候稍低。大多數陶器為素麵並經磨光處理,只在居住址有少量陶器上有劃紋、錐刺紋、繩紋和附加堆紋。陶器口沿多採用內側抹斜、外側疊唇的做法。遺址出土的器類有鬲、甗、鼎、罐、盆、豆、缽、壺等,鬲和甗是主要炊器,出土的數量較多。其中鬲主要有直腹鋬耳鬲和弧腹橋耳鬲兩種器型。器耳較發達,種類有橋狀耳、銴耳、盲耳等,豎橋狀耳有時與鋬耳相配合使用。在高台山遺址發現一座陶窯址,略作方形,窯底南高北低,有四條十字形放射狀火道,中部有一個圓形箅孔,已是比較進步的形式了。
彰武平安堡遺址還出有骨笄、骨玦和各種穿孔骨牌飾,反映了高台山文化的精神生活。在法庫灣柳遺址的一個灰坑內,發現四塊獸骨,其中三塊有刻劃符號,有的頗像文字;另外在平安堡還發現蚌仿貝,這些都說明了社會的進步性。
高台山遺址出土石器
高台山文化的影響從目前的資料看,高台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以遼河支流柳河兩岸為中心的下遼河平原,西到醫巫閭山,東北至法庫、康平,東不過遼河,目前在沈陽市區還沒有發現高台山文化的典型遺址。根據C14測定的數據分析,高台山文化的年代大體在距今三千八百至三千三百年之間,證明高台山文化是下遼河地區一支早期青銅時代文化。它的起始年代可能略晚於醫巫閭山以西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大約在夏代晚期和商代早中期,二者有一個同時平行發展的階段。從考古發現的資料看,兩種文化曾有過密切的接觸和相互影響。而在晚期,高台山人可能向北、向西遷移。對於遼西地區魏營子文化和夏家店上層文化的形成,高台山文化都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可能是它們的主要來源之一。而高台山文化對遼河以東地區青銅文化的影響,可以從渾河流域的新樂上層文化和遼東山地的馬城子文化的某些文化因素中得到反映。
高台山文化的來源,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高台山文化陶器多素麵少紋飾,表面磨光;陶器形制又以壺為主,壺上多附耳,耳除常見的豎環耳外,大量使用橫耳,還配以盲耳和貼耳,這些特徵恰恰都是龍山文化的固有特徵。據此,高台山文化可能是山東龍山文化的孑遺,東夷的一支,或即古史記載的肅慎。當然,這些問題都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㈩ 到2007年為止,我國共發現了那些新石器時期遺址。
偏堡子遺址 張家屯鄉偏堡子村 李家套菜園遺址 法哈牛鄉李家寺菜園 含遼金遺物
公主屯後山遺址 公主屯鎮公主屯村 含戰國、遼金遺物、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車家屯遺址 含遼金遺物
南山裡遺址 張家屯鄉南山裡村 長山子遺址 大喇嘛鄉長山子村 含金遺物,並出地動物化石
郎家山遺址 公主屯鎮下窪子村 西高檯子山遺址 高檯子鄉西高檯子村 含遼金遺物,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家崗遺址 梁山鎮北荒村 高檯子東山遺址 高檯子鄉腰高檯子村東 含遼金遺物,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梁山遺址 梁山鎮北荒村 腰高檯子山遺址 高檯子鄉腰高檯子村 含遼金遺物,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團結北崗遺址 梁山鎮團結村 含金元遺物 狼尾泡遺址 興隆鎮狼尾泡村
建設遺址 梁山鎮建設村小學 含戰國遺物 周家崗遺址 興隆鎮孤家子村
大劉屯遺址 梁山鎮大劉屯 沙崗子遺址 大紅旗鎮大北台村 含金元遺物
林場遺址 梁山鎮林場 團山遺址 東蛇山子鄉前蓮村
高家崗遺址 梁同鎮獾子洞村 龍頭山遺址 東蛇山子鄉大同村
毓寶台遺址 大民屯鎮毓寶台村 半拉山遺址 東蛇山子鄉房申村
金五台遺址 金五檯子鄉三台村 周坨子遺址 周坨子鄉大崗子村 含遼金遺物
牛營子遺址 三道崗子鄉牛營子村 潘家崗遺址 柳河鄉潘家崗村 出土有動物化石
紅花崗子遺址 三道崗子鄉紅花崗子村 含遼金遺物 魏家屯遺址 紅旗鄉魏家屯村 含遼金遺物
沙坨子遺址 三道崗子鄉茨榆崗子村 雙山子遺址 姚堡鄉南王崗村
巴圖營子遺址 法哈牛鄉巴圖營子村 杜板牛遺址 胡台鄉杜板牛村
窯地遺址 法哈牛鄉巴圖營子村 含遼金遺物 馬圈子遺址 新農村鄉馬圈子村 含遼金遺物
場院遺址 法哈牛鄉巴圖營子村 含遼金遺物 小四檯子遺址 於家窩堡鄉小四台村
東南崗遺址 法哈牛鄉巴圖營子村供銷社 含遼金遺物 後長崗遺址 大紅旗鎮後長崗子 戰國時期
大北台遺址 大紅旗鎮大北台村 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