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解決跨文化交流的障礙
認知:對不同文化有個global 的idea,有積極的態度去了解,潛意識想要去溝通
行動:不同文化的行為准則,verbal 和nonverbal 溝通交流
感情:不同文化的表達有情緒化、非情緒化的區別
② on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e in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英語文化內涵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我覺得還是你自己寫吧~
分也太少~
1、時代背景
現代化的進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質產品的流通,將各個民族納入到一個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際成為每個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異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克服文化差異造成的交際障礙已經成為整個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不同國家與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而文化上的差異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相互理解與和睦相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同一事物和事件的不同理解導致的。如果能夠跨越文化障礙,不同種族的人們之間多一些了解,就多一些諒解,也就可能多一份和平。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華民族又迎來了一次偉大復興。隨著國人與世界的交流日益廣泛深入,東西方文化差異問題凸現出來。一個企業若想讓自己的產品暢銷國際市場,不僅需要高超的經濟和技術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使該產品在包裝設計和實用性方面符合對方國家民眾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國,「龍(dragon)」是神聖的,是吉祥和權力的象徵,中國人也以作為龍的傳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裡,對「龍」就沒有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將「龍」理解為一種張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業家對此不甚了解,將印有「龍」圖案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試想這種產品能刺激西方人的購買欲?能給企業創造高效益?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將來的生活必將經常與國際緊密聯系,而文化交流在國際交流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無論是報刊,電視還是網路往往都把文化理解放在一個顯著的地位。文化討論經常會激起社會熱點話題。英語語言的國際性已被世人接受。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熱潮正在全國興起。
語言學習的基本目的是進行人與人的交際。但具備了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並不就能夠進行交際,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是進行順利交流的必要前提。
2、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中學英語教學接受和實踐了以結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結構主義理論認為語言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在教學法上強調的是語言內部結構的認知;而近十幾年來,在我國開始流行的交際法教學強調的則是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和使用功能,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思想和實踐上都進行相應的轉變。從這個意義上講,強調語用能力培養、明確語言與文化關系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但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再加上受到高考的束縛,人們對交際教學法,語言與文化關系往往有兩種誤解。一是認為中學階段外語教學主要目的應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語音的准確性、詞彙的擴充、語法與句型知識等);另一點是認為目前中學教學內容相對簡單,文化教學無從進行。
可喜的是近幾年國內英語教學的觀念有了很大的突破。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教材的編寫與各級考試中,文化輸入與文化理解也顯然成了重點項目。考試中,閱讀文章絕大部分來源於英語國家的報刊雜志,為英語國家人士所作,具有濃厚的英美文化底蘊,反映的是關注英語國家的人與事。考生如果能在這方面有足夠的了解,做題時就會有一種親切感,理解的障礙也會大大減少。再者,英語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就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思維。學習者要盡量把自己放在英語文化背景之中,否則對於英語的理解或表達都會產生錯誤和不當。
尤其值得慶幸的是,國家教育部在世紀之初制定了《英語課程標准》。「標准」在課程目標提出並強調了文化意識,涉及文化知識,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等內容。在「內容標准」中專門列出「文化意識」一塊要求,規定了基礎教育各個級別的文化與交際的具體要求。在目標結構的「情感態度」 和其他項目中,對「文化意識」也有相關的要求。 「標准」指出: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於英語的理解與使用,有益於培養世界意識,有益於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識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在英語學習的較高階段,應擴大接觸英語國家文化的范圍,使學生提高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聯繫到我們平時的教學實踐,我們也感到英語的學習只看語言本身是遠遠不夠的。比如,對於英美人的幽默,同學們往往感到無所適從。對於某些文章雖然語言上沒有什麼困難,但是理解卻有著很大的問題。問題就在於文化的差異,每當我們的學生與外國人交際時,往往會產生語用失誤,難以達到交際的目的。
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進行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的研究已經迫在眉睫,也是勢在必行。正是這樣,我們設計了《擴大英語國家文化接觸范圍,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這一課題。
二、理論界定與研究目標
跨文化交際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信息的編、解碼是由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進行的交際就是跨文化交際(1997,賈玉新)。跨文化交際既涉及文化,又涉及交際。
1、語言與文化
語言是什麼?一方面,它指人們在交際中所用的一種符號系統;另一方面,它指的人們在交際中說出的話,寫出的文章。文化這一概念內涵豐富,是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與精神財富的統稱,包括飲食、器具、舟車、房屋、社會組織、政治制度、經濟制度、風俗習慣、學術思想等等,語言也在其中(王宗炎)。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語言的底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就像一面鏡子,反映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揭示該民族文化的內容。文化語言學研究表明,語言中儲存了一個民族所有的社會生活經驗,反映了該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徵。
湯莫林認為文化由三塊內容構成:
產物:文學、藝術、音樂、民間故事、建築、工藝美術品等等
思想:信仰、價值、觀念等
行為:習俗、飲食、衣著、休閑方式等
這其中「思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行為」是思想的反映,而「產物」可以認為是思想的物化體現,行為的創造結果。這對於我們理解文化這一復雜的概念是有益處的。
2、交際能力。
1967年海姆斯便提出了「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這一概念。也就是學習者運用語言進行社會交往的能力。他認為,交際能力包括說話者語言的語法性、可行性、得體性和現實性。其中後三點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尤顯重要。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對什麼人說,如何說,這都與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習俗密切相關。一般認為交際能力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內容:1.語言——指掌握語法知識;2.功能——指運用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3.語境——選擇與所處語境相適宜的話語;4.交際者之間的關系——根據對方的身分、地位、社會場合,說出合乎自己身分的話語;5.社會文化知識——語言首先是一種「社會實踐」。這其中後三個方面綜合起來就是一點——語言得體性。
3、交際能力與文化理解
交際能力的培養也就是使學習者在與對方交流中,根據話題、語境、文化背景講出得體、恰當的話。這種能力反映出學習者對所學語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語言得體性離不開社會文化知識。由於語言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表現與承載形式,不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也就無法真正學好該民族的語言。學生在習得一種民族語言的同時,也在習得該民族的文化。所以,語言和語言的應用不可能脫離文化而單獨存在。著名的語言學家拉多六十年代在他的《語言教學的科學的方法》中指出:「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語言。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
通過對交際中錯誤現象的分析也可以證明語言教學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交際錯誤可以分為兩種:語法錯誤與語用錯誤。現代外語教學觀點認為後者更為嚴重。沃爾夫森(M.Wolfson)指出:「在與外族人交談時,本族人對於他們在語音和語法方面的錯誤比較寬容。與此相反,違反說話規則,則被認為是不夠禮貌的。因為本族人不大可能認識到社會語言學的相對性。」這後一種情況又被稱之為社交——語用失誤,它主要指由於文化背景不同在交際中出現的語用錯誤。在這種情況下,語法形式掌握得越規范,就越容易引起誤解。語言知識只能指導人們表達出形式上正確的句子,而語用能力則指導人們表達出恰當、得體的話語。
可見,外語教學目的最終應是培養語言應用能力,交際能力離不開對所學語言國家文化的了解,學習一種語言必然要學習這種語言所代表的文化。因而學習英語,在全過程中都需要尊重該語言的民族文化。這樣在使用英語時,就可以順利進行跨文化交際,不妨礙溝通。在國家《英語課程標准》中提出文化意識也正是體現了這一思想。
③ 商務英語學習中要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無論是在校園里或是在外事活動場合,只要我們稍一留心就會發現,有些學生或翻譯盡管英語語音,語法學得不錯,但是往往表達不是很得體,主要表現在語言表達錯誤或運用場合不恰當,詢問過多對方文化中禁忌的話題,比如說在和美國人交往時問對方Are you married?之類的問題。這些失誤都會導致交際的障礙和不和諧,甚至交際沖突和失敗。究其原因,長期以來我們在教學上對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不夠重視,強調了語言形式而忽視語言形式的社會意義,忽視語言在實際場合的運用(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2004)。而這些失誤從語用學的角度看可歸為語用失誤要避免這些失誤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就必須讓學生了解所學語言的語用規則,結合目的語國家的價值觀和文化,更准確地運用所學語言
④ 怎樣克服跨文化交際的三大障礙
1,摒棄傳統的思維方式,提高思維創造性;
2,摒棄傳統的價值取向,把個人競爭和關心集體相結合;
3,摒棄傳統的倫理道德,把創新精神和謙虛謹慎結合起來。
順便提一句,沒懸賞分是沒什麼人搭理你的,哈哈,英子~~~~~
⑤ 用英文分點概括 產生跨文化交流障礙的原因 (reasons of the barriers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ow many points?
Two cultures with four results: A or B or both or neither.
One can only communicate in one culture, A or B.
If one communicates in A with anything from B, that is the barrier.
If one communicates in B with anything from A, that is the barrier.
There is no intercultural anything, but only monocultural anything.
If one from culture A lives in culture B, one has to become a person living in culture B to communicate without barriers.
It all depends whether one wants to be an A-culture person, or a B-culture person.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be both.
Conclusion.
⑥ 為什麼跨文化交際交流困難
因為中間有隔閡,所以交流困難。
「跨文化交際」的英語名稱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 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通俗來說就是如果你和外國人打交道(由於存在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應該注意什麼問題,應該如何得體地去交流。
從對外漢語專業的角度,「跨文化交際」的概念可以這樣界定:在特定的交際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際者使用同一種語言(母語或目的語)進行的口語交際。它包含以下幾個要點:
1.交際雙方必須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的差異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既是指不同文化圈之間的差異,也是指同一文化圈內部亞文化之間的差異。不過立足對外漢語專業,文化差異主要指不同文化圈之間的差異,尤其是中國和歐美國家的文化差異。
因為從跨文化交際的實際情形來看,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導致交際失誤,容易引起沖突的主要是中國和歐美國家的人際交往。中國同亞洲地區國家,如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的人際交往,雖然也有文化差異的一面,但要順利的多,這是因為這些國家與中國同屬東方文化圈,彼此之間在文化取向和交際規范方面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2.交際雙方必須使用同一種語言交際
這是顯而易見的,假如一方使用一種語言,而另一方使用另外一種不同的語言,交際是無法進行的。但是,既然交際的雙方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又要使用同一種語言,那麼用來交際的語言對一方來說是母語,而對另一方來說必然是第二語言(習得的「目的語」)。
比如一個中國人與一個美國人交談,他們可以選擇使用漢語,也可以選擇使用英語,這樣他們就可以用同一種語言直接交際,而不需要通過翻譯這個中間環節。這樣界定的著眼點也是由對外漢語專業的特點決定的。
3.交際雙方進行的是實時的口語交際
跨文化交際的途徑多種多樣。可以是語言符號的交際,也可以是非語言符號的交際,如商品、畫報、實物、影像、演出到其他物化形式符號的交際;可以是現場的雙向交際,也可以是通過媒介的單向交際,如電視、廣播、報刊、廣告等傳播方式的交際。
可以是口語交際,也可以是書面交際,如信函、公文等的來往。從對外漢語專業來看,我們著眼的主要是實時的口語交際,即雙方面對面的交談。此外也包括伴隨口語交際而可能發生的書面語交際,即文字傳播方式的交際。
4.交際雙方進行的是直接的言語交際
當前國內的跨文化交際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語教學界。
跨文化交際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它是在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特定時代產生的新興學科。在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漢語國際推廣戰略決策的需要。跨文化交際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是當代社會科學學科綜合研究的結果,學科背景主要涉及文化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言語交際學。
其中文化語言學凸顯「文化」的側面,社會語言學凸顯「社會」的側面,而言語交際學凸顯「交際」的側面,這三個不同的側面都圍繞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的「語用」這個核心。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了這么一門綜合性的語言學科。通俗解釋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這樣一些問題。
許多人在語言交流當中有很多障礙,最早的時候溝通障礙在於你的英語表達不好而產生誤解,這是傳統的看法。
以上參考來源:網路-跨文化交際
⑦ 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
. 中國英語以標准英語為核心為 跨文化交際提供了可能性。汪榕培先生指出 中國英語是「 以標准英語為核心 」 的;李文中先生也提出了 中國英語是以「規范英語為核心 」的。 [ 3 ] 雖然學術界對中國的「標准英語為核心 」 或是「規范英語為核心 」 有過不少遣詞造句方面的爭論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即汪先生和李先生的意圖在於說明 中國英語並非中國人根據自己的意願 ,或願望而進行的胡編亂造 , 中國英語承認標准英語的外部規約[ 4 ],這種外部規約為 跨文化交際的理解和生產提供了規范和約束 ,從而使 中國英語有法可依 ,也為其進行 跨文化交際提供了可能性。 2 . 中國的特色文化是 中國英語進行 跨文化交際的內容。
中國英語最早被提出是源於 80年代葛傳鬶老先生從翻譯方面的解釋 ,他為了用英語描寫「中國的特有事物 」 ,提出了「 中國英語 」 說 ,比如「四書 」( Four Books)、 「五經 」( Five Classics)、 「 秀才 」 ( xiucai)、 「 舉人 」 ( juren)等 ,接著汪榕培、 李文中等也先後論證了 中國英語的中國特點:它不僅反映了中國的特有事物 ,也反映了中國式的思維習慣及價值觀等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換言之 ,中國的特色文化是其內部規約 ,是 中國英語進行 跨文化交際的內容。所以葛老認為「 這種英語一旦經過解釋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 」 。這句話包含了兩層意義: (1)這種英語反映的是中國的特色 ,在母語英語中是不常見的 ,因而是難以理解的。(2)由於標准英語的規范性的約束 ,其理解也是可能的 ,因而是可以進入 跨文化交際的。3 . 中國英語是英語全球化的必然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英語也出現了全球化趨勢。語言接觸論[ 5 ]認為一種語言在進入另一種語言文化時會產生碰撞 ,她必然要受到其他語言的結構及其思維的影響 ,也必然要去反映這一地方的文化特色 ,於是這一語言就會在這個地方生根發芽 ,從而形成一種語言變體。英語在出現全球化趨勢的同時 ,出現了本土化的傾向 ,[ 5 ]也帶來了各種新英語。英語在中國文化環境中長期使用 ,就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 中國英語。 中國英語的形成是對母語英語文化的豐富。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其局限性 ,它不可能全面的 ,客觀的 ,恰如其分的反映世界上的每一種文化 ,即便是詞彙量極其豐富 ,創新能力極強的英語也是如此 ,隨著應用范圍的擴展 ,她需要不斷補充新的內容 ,以反映更豐富多彩的文化。因此 , 中國英語是順應時代的必然的合理的產物。 4在 跨文化交際中必須使用 中國英語。由於中國在聯合國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申奧的成功及經濟、 政治等其他方面的偉大舉措及其輝煌的歷史文化 ,世界人民也有迫切了解東方這條巨龍的希望 , 所以我們必須使用 中國英語 ,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國的特色文化。在跨
文化交際中 ,如果我們能夠堅持表現中國的特色文化 ,以中國的身份為豪 ,不但能樹立自己的形象 ,也能為我們的祖國樹立國際形象;相反 ,如果我們無法堅持中國特色 ,長期以往 ,就容易為英語民族的文化價值觀所同化 ,成為西方語言文化的奴隸。在 跨文化交際中保持民族特色是我們抵禦西方強勢文化入侵的有效辦法。所以中國特色應該成為我們的身份標識。
三、 研究中國式英語有利於掌握 中國英語 ,從而提高 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中國式英語是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 ,通過對這一現象生成的原因以及過程的研究 ,我們可以找到掌握 中國英語的捷徑 ,這對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1把漢語對英語的正遷移加到最大 ,並盡可能的減小負遷移。 我們首先要改變英語學習的觀念 ,英語學習意味著不僅要學習其語言形式 ,還要學習這種語言形式所承載的文化內涵;不僅要學習英語語言形式和文化內涵 ,還要學習漢語言及其文化 ,並且比較這兩種語言的結構和文化內涵 ,找出其異同點 ,利用兩者之間相同的語言習慣 ,加強英語語言的學習;利用兩者之間不同的語言習慣 ,預測潛在的錯誤區域 ,在英語學習中針對這些區域 ,進行有目的的操練 ,這樣就可以避免漢語的負遷移 ,養成正確的英語習慣。 [ 2 ]其次要分析不同文化下同類語言的語用特點 ,以找出造成 跨文化交際障礙的原因 ,比如漢文化中以謙虛為主要准則的禮貌方式 ,英語文化中以一致為原則的禮貌方式;在漢文化中強調群體和親近的集體主義的價值觀 ,而英語文化中注重個人隱私和獨立的自我觀[ 6 ],等等。這樣就不會出現:「Where have you been ?」 、 「 How much do you earn amonth ?」 或「……Your dress is beautiful 」 「……Where ,where . 」 等易引起對方尷尬甚至反感的中國式英語。
2用英語反映中國特色文化時 ,所用語言也要符合英語的語言習慣。
中國英語畢竟還只是一種使用型變體 ,如何反映中國的特點 ,還沒有統一的規范 ,因此在 跨文化交際中 ,有些中國特色文化的翻譯方式已逐漸為人接受;而有些特色文化還沒有固定的 ,統一的英語語言形式 ,這時我們就要利用我們自己已有的英語語言文化知識 ,盡可能地把它翻譯成符合英語語言習慣的語言形式 ,並加上適當合理的解釋 ,以達到交流的目的。 3正確處理民族間的文化差異問題。
文化差異是 跨文化交際的主要問題。對文化移情的正確理解是 跨文化交際中處理文化差異的關鍵:文化移情是以情感相通為前提 ,以相互理解為核心的。 )它包括以下兩層含義: (1)交際雙方承認文化差異 ,設想自己處在對方的位置上 ,並以他的文化背景為理解對方交際語言的參照; (2)文化移情不是一方對另一方一味的同情和順從 ,在理解對方語言以後 ,必須回到自我文化 ,自我狀態中 ,也即:在尊重對方文化的同時 ,要設法表現自我的文化。這就要求交際雙方把自己的和對方的文化看作是一個開放的、 動態的系統 , 不斷進行相互的適應 ,進而創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新文化系統 ,以保證 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 7 ]
4尊重情景交際這一原則
跨文化交際是情景中的交際 ,在某種情景下行得通的語言 (包括 中國英語 )在另一種情境中未必行得通;同一種語言 (包括 中國英語 )在不同的情景下 ,其語用效果是不一樣的 ,交際語言的選擇與交際者的文化心理 ,文化背景及交際場合 ,交際目的都有密切關系 ,因而交際語言的選擇應該因人而宜 ,因時制宜 ,因地制宜。也就是說 ,在 跨文化交際中 ,我們應創造性地、 靈活性地處理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關系 ,切忌紙上談兵。
⑧ 如何有效避免跨文化溝通中的障礙
按照下面步驟做,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和異國同事交流,增進與他們的感情。
1、認識到文化語境的差異
跨文化交流的第一步是認識到文化差異,跨文化交流從認識其他文化開始。
2、尊重文化語境的差異
一旦你意識到了文化語境的差異會影響跨文化交流,你要做的就是尊重這些差異。在你遇到一種不同的交流方式時,學會接受差異,學會積極聽取他人意見。
3、調和文化語境的差異
只是認識和尊重差異還遠遠不夠,你還需要學會如何調和這些差異。互相理解和換位思考可以增進差異的調和,你還要學著用它們去提高同事間的交流效率,推動生產力。
促進不同文化語境間交流的方法互相學習
通過你身邊一兩名外國朋友來學習他們的文化,你可以把從一位同事身上學到的應用於所有來自這個國家的同事。我有幾位南亞和南美的同事,他們幫助我理解他們的文化,而這些也使得我更加專業。
對編程人員來說,我建議請你全世界的同行們檢查你的代碼,這個過程能讓你觀察到其他文化中人們怎樣進行反饋、勸說他人,和最終進行技術決策。
⑨ 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作文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 form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It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wide range of communication problems that naturally appear within an organization made up of indivials from different religious, social, ethnic, and ecational backgroun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sometimes used synonymously wit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is sense it seeks to understand how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ultures act, communicate and perceive the world around them. As a separate notion, it studies situations where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interact. Aside from languag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cuses on social attributes, thought patterns, and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It also involves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cultures, languages and customs of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lays a role in anthropology, cultural studies, linguistics, psychology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bas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There are several cross cultural service providers around who can assi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Research is a major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⑩ 怎樣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如何培養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1、從學習者自身入手。
首先,要培養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激發學習者自身的學習內驅力,激發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使學習者對於提高這種能力有發自內心的需要。
黃希庭(1993)在《普通心理學》一書中明確指出需要是個體和社會生活中必須的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人的需要可以分為自然性需要和社會性需要,社會性需要主要就是指人對勞動、交往等的需要,而社會性需要是後天習得的。例如,交往的需要就是人在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培養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要讓學習者了解,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跨文化交際能力是相當重要的,是學習者在未來的生活和交往中,能否利用英語達到有效交際的關鍵,樹立起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其次,要搞清楚學習者學習英語的動機,有效利用這些動機,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所謂動機,就是一個人發動和維持活動的心理傾向。
動機這種心理傾向具有鼓起干勁和指導方向的作用。有動機的人較之無動機的人,其活動的水平更高。一個人了解了跨文化交際在英語學習當中的重要性,有了培養這種能力的內在需要,會激發他的學習動機,提高他學習活動的效果。我們培養英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無非就是希望他們可以利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際,達到好的活動結果。
活動結果= f (能力×動機)
從以上這個公式中可以看出,活動的結果是能力和動機的函數。用乘法是表明如果能力和動機兩者如果有任何一個為零,則活動的結果也等於零。在培養學習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過程中,能否讓學習者達到有效的交際效果,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再次,要引發學習者在英語學習過程當中,對於文化了解和文化學習的興趣,提高其對跨文化交際現象的敏感度。興趣是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這種認識傾向使人對某種事物給予優先的注意,並具有嚮往的心情。興趣進一步發展成為從事實際活動的傾向時,就變成了愛好。對一定的事物發生愛好時,人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從事有關的實際活動。愛好已經不止是對事物優先注意和嚮往的心情,而且有了實際活動的傾向。
在培養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過程中,這個理論同樣是適用的。有效地培養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習者對於這個方面的興趣和愛好,讓他們自己意識到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英語學習當中的重要性,讓他們自覺主動地去就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把過程又交還給學生自己。最終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2、從教學者的角度入手
從教學者的角度入手,就是要求我們的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具有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讓交際文化貫穿於整個語言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應盡可能的熟知不同文化,注意日常積累和文化背景相關的知識,大量閱讀社會語言文化方面的書籍。備課時,識別教材中的文化知識,時刻保持對文化現象的敏感度。並在教學過程中隨時介紹語言材料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內容,講解其文化意義和使用中的文化規約。要對教師的角色做一個重新的定位和闡釋。在以往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都是充當一個課堂領導者、控制者的角色,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課和接受知識。要在最大程度上培養和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角色必須要有一個轉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控制者和領導者,而是引導者,是環境創造者,把課堂重新交還給學生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能動性。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來傳授知識,培養能力。
3、從整個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過程出發
把培養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看成是一個學習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把學習者放在主要地位,以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為目的。促使他們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與外國人進行交流和交往,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該起一個指導的作用,及時對學習者的交際效果作出正確的評價,要讓交際者感覺到交際失敗給自己帶來的困擾,以激發他們更加積極的尋求有效的交際方式,既要讓學習者體會到交際失誤的挫敗感,也要讓他們體驗到經過老師糾正偏誤之後,交際成功的快樂,親身體驗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在不斷的犯錯和糾正錯誤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http://cache.content.com/c?m=&p=&newp=&user=&fm=sc&query=%D4%F5%D1%F9%CC%E1%B8%DF%D3%A2%D3%EF%D1%A7%CF%B0%D5%DF%B5%C4%BF%E7%CE%C4%BB%AF%BD%BB%BC%CA%C4%DC%C1%A6&qid=8c7ae6600002b4b7&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