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灣文化很有特點,你有哪些認識與了解
1.飲食習俗。與福建、廣東相似,但隨台灣省特色而變化:沙茶、咖喱、花生醬等。常用作調味料,比較甜,常清湯燉煮。小吃種類繁多,有碧溪潭香魚、基隆豆湯、桃源石門砂鍋魚頭、台中菜根香生牛肉、新竹貢丸、高雄六合夜市貝類等。
2. 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例子
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是指由國台辦認可並指導 [1] ,由四川省梓潼縣承辦的,以文昌文化為紐帶與台灣同胞開展的文化經濟交流交往活動。這項活動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岸交流更加頻繁,幾乎每年都有以台灣文昌宮廟為主的代表團前來祖庭朝聖、參訪。活動的舉辦對於促進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和文化認同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文名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
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 [2] 是指由國台辦認可並指導,由四川省梓潼縣承辦的,以文昌文化為紐帶與台灣同胞開展的文化經濟交流交往活動。這項活動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岸交流更加頻繁,幾乎每年都有以台灣文昌宮廟為主的代表團前來祖庭朝聖、參訪。活動的舉辦對於促進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和文化認同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昌文化 [3]
是以儒、釋、道三教哲學思想和文昌梓潼神神靈崇拜為核心,綜采百家,融合三教,忠孝為綱,扶植斯文,化淑民心為任,慈心濟世,宏仁勸善為核心價值導向和行為規范,在意識形態潛移默化影響人們思想行為,實現天人合一,人天協調的地方民俗文化。它發祥於梓潼,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寶貴的精神遺產,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應用價值,我們應批判地繼承和吸收,用來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文昌文化的形成 [3]
自唐宋朝以來,文昌帝君張亞子受到文人學子的虔誠崇拜和封建朝庭的推崇。凡有學宮的地方皆建有文昌宮,文昌宮便成了學子們終年祭祀的神聖殿堂。文昌祭祀在清朝成為國家祭祀。從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道家劉安勝採用扶鸞手法,撰成了《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至公元1961年台灣呂祖師使用同樣手法撰成了《文昌帝君褻字罪律》止,歷經八百餘年,陸續有道家、佛家諸弟子,使用同一手法,以文昌之名,撰成了《文昌帝君陰騭文》、《清河內傳》等各種版本、注本達八十餘種凡200餘萬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昌文化。
文昌文化內涵
文昌文化的主要內容可概括為「 [4] 崇文、重教、明理、修身、做人、行善」,
涉及倫理道德、科舉教育、文學藝術、民俗民風等諸多領域。其所倡導的思想不僅包含儒家思想的內容,更是道教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形態,是彌足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
文昌文化的影響
古往今來,文昌文化遠播華夏大地,在祖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都有著廣泛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存文昌宮祠440餘座。北京的文昌廟,為五壇八廟之一,也稱文昌帝君廟,又名文昌梓潼廟,有大小殿堂樓屋89間。在四川西昌禮州、湖北恩施、江西興國、青海貴德、河
西、雲南騰沖、台北民生西路,香港九龍等地,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文昌宮廟。台灣除供奉文昌帝君神像的10餘座廟宇外,還有現保存完好的文昌宮40餘座,每逢文昌帝君聖誕,都會舉行盛大的「三獻禮」儀式,表達對文昌帝君的虔誠。隨著歷朝歷代統治者的推動和天下華人的尊奉,其影響力逐漸越過國門,在海外華人圈得到普遍傳播,在歐美以及日本、韓國、朝鮮、越南、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緬甸等地都享有盛譽。
3. 台灣的文化有哪些~~
台灣的歷史至少可上溯至7000年前。 7000年前起,到大約400年前,南島語系原住民的祖先先後陸續的漂流到台灣來,成為目前所知台灣最早的居民。 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西洋人航行到遠東地區進行殖民、貿易活動,台灣由於位於東亞陸域與海域交點,同時也是東北亞海域與東南亞海域交會之處,遂成為當時在東亞海域活動的東、西方各勢力的交集點。 17世紀前期,荷蘭人入侵安平 ( 今台南 ) ,建立據點,開始在台灣進行傳教、貿易及各項殖民活動,並招募大陸沿海地區的漢人來台墾殖,開啟台灣多族群歷史的開端。其後,在短暫的鄭氏政權時期及清朝統治的兩百多年間,漢人移民逐漸增加,在台灣形成漢人社會。所以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19世紀末在帝國主義向外擴張的浪潮下,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殖民統治結束。
現在的台灣,擁有優質的公共建設、便利的運輸系統及完善的通訊服務,為亞太地區首屈一指的先進地區。
初到台灣的你,一定會為這眼前的一切感到驚艷不已,因為豐富多元的歷史背景,造就了多彩多姿的台灣文化。台灣發展的過程中包括了原住民、早期中國大陸閩南、 客家移民、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和近期的中國大陸移民,而此地人民甚為注重傳統文化的保存,也逐漸發展出新的文化,同時,在台灣你可以看到原住民、本土以及中國文化,也可以看到荷蘭、日本殖民者所留下的歷史遺跡。
中華文化
台灣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的中心之一,除了台北故宮博物院完整保存了中國歷代文物之外,也可以從以下各個面向窺探:
寺廟與建築
台灣的傳統建築,是民間藝術的總匯,裝飾特別精美,舉凡彩畫、書法、木雕、石雕、泥塑、陶瓷、剪黏等都是構成建築的要素,從中能深刻的洞悉豐富內涵的台灣文化。此外,除了可在台灣看到由早期中國大陸閩南、客家移民所承襲的中國傳統建築外 ( 如:板橋林家花園 ) ,中國的廟宇建築也是隨處可見,其中鹿港的龍山寺、天後宮以及北港朝天宮等,都是台灣最知名且歷史悠久的寺廟,具有崇高的藝術價值。
民俗文化與藝術
台灣重要的歲時節令包括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中元節……等;而松柏嶺玄天上帝祭典、大甲媽祖進香、北港媽祖出巡、台北迎城隍、東港王船祭、二結王公過火及原住民祭典……等也是台灣本土重要的民俗活動。另外,台灣除了傳承中國傳統的戲曲藝術之外,也發展出屬於台灣本土特有的歌仔戲與布袋戲,歌仔戲是結合台灣各種地方戲曲小調、音樂為一體的表演藝術;布袋戲近來更結合聲光特效,廣受年輕人喜愛。
台灣的電影與表演團體,近年來也逐漸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再次展現出中國傳統與台灣本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原住民文化
豐年祭、祖靈祭、狩獵祭、圖騰、蛇紋…,台灣原住民神秘的文化色彩,為台灣文化加註了不同的生命力。台灣的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是南島語族分布的最北端, 在人種上屬馬來人。台灣原住民目前多定居於山區,計有:賽夏族、泰雅族、阿美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排灣族、雅美族、曹族、邵族 、噶瑪蘭、太魯閣族 12 族 ,有各自的語 言、風俗習慣和部落結構,不過目前正面臨同化與文化保存的問題。其中,台灣外島蘭嶼的雅美族,由於地理上的隔絕,是最晚與漢人接觸的一支,因而保存了最完整的原住民文化。
殖民影響
你可以在台灣的許多角落,看到過去殖民時代的影子。淡水的紅毛城,是荷蘭人與葡萄牙人佔領台灣的遺址;台北人聲鼎沸的迪化街、桃園大溪、台南新化等地,可見日據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巴洛克建築,現在台北的許多日據時代的重要建築,例如:台北西區的總統府、行政院、舊台大醫院…等,都加了夜間照明以展現其古典婉約,成了點綴台北夜空的裝飾,讓台灣少了歷史悲情,多了份藝術人文的浪漫風情。
4. 有沒有關於大陸與台灣的文化交流
根據台灣方面初步統計,過去二十年來,兩岸文化交流共有五千多個項目,交流人員五萬多人。張譽騰對記者說,兩岸的文化交流一直都在進行,但通常是民間之間相互來安排,層次上沒有那麼高,有時民間團體做的交流彼此間容易重疊。「所以從去年到現在,兩岸的文化事務主管部門相互溝通,台灣方面希望協助民間團體做些事情,因為以前的交流有些見樹不見林,現在我們希望從政策方面,確立交流的焦點,以前做過的,可以不重復,更多地做一些創新或從一個領域的其他方面著手。」
他表示,很高興看到一年來兩岸文化交流的層次在不斷提升,「比如這次中國美術館與台灣美術館之間的館際交流,除了兩岸藝術家交流,兩岸的美術館館員也在交流,彼此對對方不同的策展方式、不同的行政管理方式都有體會,將來可加強兩館之間的館際合作。」他並建議互派人員到對方駐館,了解對方的優缺點,互相舉辦論壇和研討會,交換彼此間心得。
在文化政策方面,張譽騰說,政府的角色可以為民間交流提供平台,幫助他們對話。今年三月、五月、七月,兩岸的文化事務主管部門已經以民間身份進行了多次溝通和交流,特別是剛剛閉幕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二十九項共同建議中有二十四項是文化方面的。九月,兩岸的文化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還將在北京舉行文化高峰論壇,相信會簽署一些交流的協議;「十二月底,我們還會邀請蔡武部長到台北,舉行高峰論壇。」
他表示,經過這樣一番交流,可以幫助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建立機制,形成對話平台,避免以往由民間團體各自為政的局面,很多問題可以代為解決。
對於台灣方面是否會比照大陸的中華文化聯誼會,設立相對應的民間組織,張譽騰表示,這次以台灣美術基金會榮譽副董事長的身份來,從事美術方面的交流,此外台灣方面還有博物館類、文化產業方面類似的官方授權民間組織,可以根據交流的項目和領域而使用不同的身份。「至於是否會設立一個綜合性的民間機構,我們還沒有這個機制,但是現在正在建立中。」
5. 台灣文化受大家歡迎,它有哪些特點
台灣的風土人情確實別具一格,值得去旅遊。但現在海峽兩岸的大氣候不太好,暫時不去台灣旅遊也好,但有關台灣的風土人情還是可以了解一些。
一、台灣的廟宇文化。
幾乎可以說,台灣是我國廟宇最多的一個省級行政區域。據統計,台灣大大小小各種廟宇數量高達10000多座,特別以台南、高雄、屏東居多。
這些廟宇以我國傳統的道教最多,其次是佛教,當然,也有其他各種不知名的教。其供奉的主要有民族英雄鄭成功、武聖財神關公、漁民保護神媽祖,以及道教的玉皇、菩薩、土地等,各方神靈都被台灣民眾供奉著。
在台灣旅行,不會出現人滿為患的場景,你完全可以放慢節奏,仔細的體會當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情懷,台灣這些年經濟發展確實比較緩慢,可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卻保留了很多傳統的東西,而且台灣人整體沒有那麼焦慮,大家都過的相對平和、寧靜,因此你在台灣旅行的過程中,也能感到身心都非常的放鬆。
6. 福建和台灣的兩岸文化包括了哪些
台灣本省人大部分來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廈門閩南金三角。可以說,台灣的文化和福建的閩南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台灣的地方方言也是以閩南話和客家話為主。由於歷史的原因,台灣近代史中,在荷蘭人統治下長達38年,在日本人的統治下也有50年,台灣光復之後,國民黨時期也有50多年,所以,多元文化在台灣和諧共存,從人們的思維、語言諸方面都有了台灣的特色,這一切都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形成的,這也是台灣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最大差異,這是事實,也是絕對不可否認的。
台灣大部分的人信仰佛教,特別是福建媽祖,中國歷史上的關公在台灣信徒甚眾,由於台灣的地理環境,信仰媽祖的是海洋文化的最大特徵,媽祖作為沿海人民的保護神,在台灣大受崇拜,這也是海峽兩岸文化的最大共同點,加強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要充分意識到兩岸文化異性,盡量尋找兩岸文化的共同性,特別是在媽祖文化、關公文化、南音、戲劇、旅遊諸方面加強合作,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海峽兩岸本同根,血脈相連一家親;一衣帶水一線牽,兩岸攜手情更深。姓氏文化,是指與姓氏有關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其內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變、家族播遷、名人事跡與遺跡、家譜、宗祠、世系、家訓、郡望、堂號、堂聯、字輩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報本反始、尋根問祖等族姓與民族文化認同理念。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姓氏是區分人類血緣與族群關系的文化符號,一個個的姓氏把一個個不同的家族群體區分開來。對於任何人類個體,姓氏都與生俱來,並將終生相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姓氏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符號,更是一種代代相傳的文化徽章。無論你身處何地,只要見到同姓之人,即刻就會產生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姓氏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聯系著同一姓氏的人們。在中國人看來,姓氏是祖宗所賜,是一個人尊嚴的表現,尊重姓氏便是尊重祖宗和自己。因此,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姓氏就是凝聚一個族人的最重要力量。尋根溯源,很多姓氏的根都可以上溯到人文始祖黃帝與炎帝,因此中國人都稱自己是炎黃子孫。從這個意義上講,姓氏也是聯系全球華人的重要紐帶。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台灣同胞的先祖絕大多數是各個時代的大陸遷台人員,大陸絕大多數的姓氏在台灣可以找到。1954年,據台灣有關部門調查的結果表明,台灣共有768姓,其中單姓764,復姓4。
在台灣同胞的姓氏中,人口最多的要數陳、林、張、王、黃、李、吳、蔡、劉、郭,被稱為台灣的「十大姓」。這些姓氏均在數萬戶以上,有的多達十萬戶。
尋根認祖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認同。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在中國人的觀念中,特別重視鄉土之情,依戀本源,講究重生報本、尊祖敬宗。而當代世界各地華人華裔紛紛回歸祖國故土尋根祭祖,正是中華文化、民族血緣強大凝聚力的生動體現。中原崛起離不開現代的科學技術,也離不開傳統的文明和文化基礎。
所謂客家人,是指原籍為河南地區的中原漢族,在西晉滅亡後南遷,開始成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在後來的幾次大的遷徙行動中,逐漸形成今天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華漢民族的一個支系,今天客家人遍及世界各地,人口超過1億,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及港澳台地區;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廣,較集中的是東南亞一帶。客家人根在河洛,不少台灣人和海外華人都稱自己是「河洛郎」,認定「根在河洛」。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大演講時提到:「在台灣,我們有原住民,有客家人,我們大多是『河洛郎』。」而洛陽的洛陽橋,正是客家人普遍認同的最初遷出之地的標志。福建省泉州市也有洛陽橋,位於泉州城東13公里處,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是客家人從中原南遷的遺跡。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無數客家先民就是從這里走向異國他鄉的。所以,無論是洛陽的洛陽橋,還是泉州的洛陽橋,對於客家人而言,其重大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
固始是中原姓氏的一個重要的遷出地,在東南沿海和台灣等省的許多華人的族譜上都寫有「光州固始」的字樣。第一次南遷始於唐總章二年(公元669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先後率兵3600名赴福建地區鎮撫山民騷亂。陳政父子所率入閩將士及眷屬8000餘人,計有80餘姓,落籍閩地。第二次南遷始於唐僖宗光啟元年(公元885年),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鄉民隨農民義軍入閩,後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王審知被封為閩王,所率將士50餘姓,也在閩地落戶。據考證,在固始南遷的中原後裔中,既包括陳水扁的祖輩,也包括連戰的先人。1953年台灣官方的戶籍統計,當時戶數在500戶以上的100個大姓中,有63個姓氏的族譜上均記載其先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這63個姓氏共670512戶,占當年台灣總戶數828804戶的80.9%。這就意味著:每5戶台灣居民中,有4戶先民來自固始。固始成為東南人民眼中的「大槐樹」。
台灣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年前在固始。福建與中原曾有四次人口大交流,許多固始人遷徙閩,繁衍子孫。至今台灣及閩南一帶,陳、林、黃、鄭四大家族的族譜上,也都明確的記載,其先祖為河南光州固始人。
尋根起點是閩南,終點無疑是河南。尋根到中原,河洛是故鄉。
姓氏文化史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里的一支奇葩,以姓氏文化作為切入點,潤物細無聲,能讓廣大的台灣民眾感受到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光輝,增強台灣人民的民族認同感。
7. 台灣有何歷史文化
台灣古稱是「夷洲」、「琉球」、「東番」等。據三國東吳人氏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稱:夷洲在臨海郡(即今浙江寧海往南一帶)東南兩千里,由此可以確知「夷洲」即今日台灣。
「台灣」一名源於台灣南部少數民族「台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開發台灣的福建省移民依閩南語將此名譯寫為「大員」「台員」「大灣」等,後定名為「台灣」。
明朝萬曆年間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灣」名稱,但直到明朝「台灣」指代的都是台灣省台南地區。清朝時官方才將全島正式定名「台灣」,並設隸屬於福建省的「台灣府」,在光緒年代之前是台灣唯一的「府」,1885年設台灣省。台灣省的簡稱取省份名首字「台」。
歷史文化:
台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現代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台灣文化無論從根源還是從其內容、特徵和表現形態上,都與中華文化屬於同一系統,就其本質而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都分。
台灣的人文歷史是地地道道中華民族文明史的擴展。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這一母體文化中重要分支之一,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語言、宗教、文學、戲曲、工藝、建築、風俗習慣、價值取向、行為規范等層面對台灣文化有相當的影響,幾乎滲透生活的各個方面。
台灣世居少數民族高山族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擁有多彩多姿的族群及文化,如阿美人生動活潑的歌舞、布農人古老原始的八部合音、達悟人自然獨特的小島文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台灣
8. 台灣文化是怎樣的有什麼代表性的特色
中華文化在台灣生根、保存、發展。相比於歷經蘇聯及文化大革命影響的中國本土,傳統中華文化在台灣保存得更為完整;因為多元開放的精神,融入台灣的中華文化多半以更精緻優良的品質傳世。這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所典藏文物、完整祭孔大典的舉行、繁體中文的使用,以及傳統的思想、民俗、典禮、信仰等等。同時,台灣歷史上經歷過不同政權及民族的統治,受到多元文化的刺激與影響,這些文化包括中華文化、原住民族文化、日本文化、歐美文化等,另加上海峽兩岸社會有逾半個世紀的分隔,因而塑造出帶有自身特色的台灣文化。近年來,文化主體焦點回歸台灣本身,本土化與強調台灣精神的多元並蓄精神,深深影響著當代台灣的民族美學。
台灣文化也影響了華人圈。在與中國大陸本土的文化交流方面,中國人民極熟悉台灣的歌曲。鄧麗君可以說是第一位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台灣歌星。閩南語歌曲也在台灣發揚光大,很多動聽的歌曲在香港,中國和世界其他的華人間傳唱。蔣介石政權遷台後有許多大陸文人也跟隨政府到台灣,而台灣著名小說家,例如三毛、瓊瑤等人的作品在中國頗為流行。台灣的電影,電視節目也深受歡迎,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很多電影、電視都是兩岸三地合作拍攝。
9. 不得不知的台灣文化幾大顯著特點
台灣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個極嚮往的地方,它雖然面積不大,但風景優美,更有著令人深刻的文化。台灣是一個十分熱鬧的地方,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民間技藝等,也就因為如此,旅客們總是享受其中,流連忘返。
那麼,台灣的 城市文化 有哪些顯著的特點呢?現在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古老性
所謂「古老性」,首先是說台灣的史前文化相當久遠,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就已有人類在那裡生存和活動;早在數千年前,台灣的原住民便已有了美術及音樂的創作,他們「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以為飾好也」,並能「歌如犬嗥,以相娛樂」。
雖不會文字,但已懂得「望月虧盈,以紀時節,候草木榮枯,以為年歲」,實際上已有了最簡單古老的「歷法」。台灣原住民雖沒有文字,但他們以極其豐富的想像力編造出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和寓言故事,從遠古流傳至今。所有這些都說明,台灣文化確實源遠流長,十分古老。
遲發性
所謂「遲發性」,是說台灣的開發和步入文明社會的時間遠比大陸晚得多,直到宋元之際才有漢文化的傳入,明代才逐漸進入開發期,明鄭時代才邁入封建制的門檻。當時,中國大陸封建文明至少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時間了。不過,台灣的開發雖遲,然而一旦注入漢文化的先進血液,便很快發展起來,不但跨越了奴隸社會的發展階段,由原始社會直接步入封建文明,而且只用了短短大約二百年的時間,就趕上乃至超過祖國大陸大多數省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奇跡。
多元性
由於歷史的原因,台灣文化還呈現出明顯的「多元性」:它既有原住民的「土著文化」;更具有「閩文化」、「嶺南文化」的顯著特質;同時還有「中原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等大陸其他地區文化的特徵;此外,還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外來文化」(西方和日本文化)的影響。
正由於台灣較之大陸內地更多地受到各種東西方文化的撞擊和影響,從而吸收、融合了各種文化的許多有益成分,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頗具特色的台灣地方文化,不斷地豐富著中華文化的內涵,為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同源性
台灣文化的「同源性」則是不言而喻的:「閩文化」也好、「嶺南文化」、「中原文化」等也好,統統都是以「華夏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地域文化;而「土著文化」也大多屬於遠古時代由大陸南方傳入的古老中華文化的一個支脈;即便是「外來文化」中的日本文化,眾所周知,也曾受到過中華文化的很大影響。因此,我們可以毫不含糊地說: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自然延伸和發展,與祖國大陸同屬於一個不可分割的文化系統。
由此可見,中華文化的傳統在寶島台灣始終綿延不絕,常盛不衰,顯示出它頑強的生命力。近幾年來,隨著海峽兩岸關系的不斷改善,台灣與大陸的各種文化交流正在日益廣泛深入地發展,我們相信,台灣文化必將從祖國大陸中華文化的母體中吮吸到更多更富營養的乳汁,從而愈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10. 歷史上台灣與大陸文化交流的歷史事實
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中國人最早發現並開發了台灣。在浩繁的中國古代典籍中,台灣被稱為夷洲、流求、東鯤等,到明朝時正式的公文便開始出現「台灣」這一名稱。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的情景。
公元三世紀,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曾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即現今的台灣,當時吳人沈瑩在《臨海水土志》上就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公元七世紀,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從那時起大陸居民也開始遷居澎湖地區,其後逐漸向台灣本島發展。到17世紀末,從大陸來到台灣的居民超過10萬之眾,他們在當地從事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並定居。至公元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時,自大陸遷徙至台灣的居民總數達到50.7萬余戶,254萬餘人,200年間增長了25倍。遷徙台灣的大陸人民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方式,與台灣先住民共同開發台灣,繁衍生息。可以說,台灣的開拓發展,凝聚了包括當地少數民族在內的中國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至今,台灣社會的發展始終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統。
中國政府最早對台灣實施了有效的統治。在中國人民漫長的開發台灣過程中,中國政府逐漸加強了對台灣的行政管理,並實施了有效管轄。公元12世紀中葉,當時的宋王朝開始將行政管理權擴展至台灣地區,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戍守。元、明兩代在澎湖設置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並兼辦鹽課。1662年,鄭成功在台灣設「承天府」。清朝政府在統一中國後,逐步在台灣擴增行政機構,加強對台灣的治理。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福建省。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派人測繪台灣地圖,丈量土地。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又增設「巡視台灣監察御史」,改「分巡台廈兵備道」為「分巡台廈道」。1727年(清雍正五年),改「分巡台廈道」為「分巡台灣道」(後改為「分巡台灣兵備道」),定「台灣」為官方統一名稱。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清政府正式劃台灣為單一行省。
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繼續對台灣進行有效管轄。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按照國際法上政府繼承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理所當然地繼承和行使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的主權。
海峽兩岸中國人為保衛台灣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斗爭。15世紀後期起,荷蘭、西班牙等西方殖民主義者先後入侵台灣。兩岸同胞為保衛祖國的寶島、反對外國殖民者的入侵進行了各種方式的斗爭。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率軍進軍台灣,並於次年驅逐了荷蘭殖民者。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次年日本侵略者強迫中國政府簽署了《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但是中國人民從來就不承認這一不平等條約。當時在北京會試的18省千餘舉人發起了著名的「公車上書」,反對割台;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和台灣同胞一道展開了反抗日軍佔領的斗爭。在日本對台殖民統治初期,台灣同胞組織義軍,進行武裝游擊戰前後達7年之久。及至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的50年期間,台灣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群眾運動和各種斗爭波瀾壯闊,席捲全島南北,60餘萬台灣同胞為此付出了寶貴生命。
1937年,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中國政府明確昭示中外廢止《馬關條約》,宣布將收復台灣、澎湖。1945年中國人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台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同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接受日本投降,並宣布: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
1949年以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台灣和祖國大陸處於暫時的分離狀態,但這並未改變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實。所有中國人都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聯合國承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