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文化運動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
都不是,那時這兩個黨 派還沒有建立,新文化運動是發生在公元1915年,由陳獨秀,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而共 產 黨 成立時間是公元1921年,國 民 黨成立時間是公元1924年。
2. 新文化運動時期有沒有建立共和政體
新文化運動開始於1915年,當時是中華民國四年。早已是共和政體。
3. 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分別是怎麼回事
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之間存在緊密的關系。它們都是由同一個領導人所發起的。可以說,新文化運動是五四運動的基礎,就是在新文化運動的作用下,才會有如此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求民主和科學,有這么多的知識分子開始關心國家的命運,才會有人參與到五四運動當中去。因此可以說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新文化運動開啟了中國的近代民主之路,而五四運動則將這種民主思想化為行動。
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之間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五四運動是一次流血的革命,而新文化運動是一次思想改革運動,它們都發生在國家存亡之際,它們的目的都是救國。
新文化運動吹響了五四運動的前奏,而五四運動則升華了新文化運動,將新文化運動所宣傳的民主思想帶入了中國,這兩次運動都是中國近代的民主運動。
新文化運動為20世紀早期中國文化界中,由一群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革新運動。1919年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並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濫觴。在這一時期,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這一運動並成為五四運動的先導。
「德先生和賽先生」這一名詞是在新文化運動時期提出一大重要口號。德先生即「Democracy」,德莫克拉西(音譯)——意為:「民主」,所謂「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賽先生即「Science」,賽因斯(音譯)——意為:「科學」,所謂「科學」是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在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熱血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向封建禮教以及封建專制思想猛烈開火,並由此走向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現在北大校園里還有「德先生」和「賽先生」的雕塑。就是當時歷史背景下的產物。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圍繞著「四提倡,四反對」而進行的具體實踐活動。
一、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二、提倡科學,反對愚昧。
三、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四、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新文化運動的前期其實質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斗爭。
有具體一例:就新文化方面,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也提出著名的八大主張:
一曰:需言之有物
二曰:不模仿古人
三曰:需講求文法
四曰:不做無病之呻吟
五曰:務去爛調套語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講對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語
他認為,新文學的語言是白話的,文體是自由的,這樣就可以注入新內容、新思想。關於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四個提倡、四個反對的闡述,真正體現出了新文化運動的「新」之所在。
新文化運動之所以產生,是因為辛亥革命的失敗,使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必須進行思想革命才能真正救國。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經歷長期的物質、思想准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
五四運動是由於中國巴黎外交失敗而產生的,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從1918年11月的「公理戰勝強權」慶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會議,短短兩個月時間,當時的中國充分詮釋了「自古弱國無外交」 的定律,所謂的「公理戰勝強權」不過是一個美麗的童話。面對這樣屈辱的局面,從5月1日開始,北京的學生紛紛罷課,組織演講、宣傳,隨後天津、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武漢、濟南的學生、工人也給予支持。
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黨史一般將其定義為「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注意這里的「封建」一詞是泛化的封建觀),並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4. 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什麼關系
1、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時期,十月革命勝利,大量馬思主義思想開始傳入中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好思想准備。
2、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人才儲備。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時期涌現出像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這樣優秀的知識分子,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好人才准備。
3、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組織准備。這一時期,民族資本的發展,工人階級已經壯大,經過宣傳,已經成立各種共產主義小組,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好組織准備。
(4)新文化運動時期是什麼政黨擴展閱讀:
五四運動後,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10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
接著,在湖南、湖北、山東、廣東等地相繼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同時在法國和日本也由留學生中的先進分子組成了共產黨早期組織。
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以後,開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動。為了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統一建黨思想,把《新青年》雜志改為黨的公開刊物。
後來又創辦了《共產黨》月刊,在全國主要城市秘密發行,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刊。在此基礎上,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積極深入工人群眾,舉辦工人夜校,建立工會組織。
各地還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展了一批團員,青年團成為黨的有力助手和後備軍。於是,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5. 新文化運動為什麼發生在北洋政府時期
因為自辛亥革命以來,民族意識逐漸覺醒,民主共和成為人心所向。而袁世凱在篡奪辛亥革命勝利果實之後,謀求帝制復辟,大力提倡尊孔讀經。他剛登上總統寶座,就大搞尊孔祭天。1913年6月親自發表「尊孔令」,鼓吹了「孔學博大」。1914年又發布《祭聖告令》,通告全國舉行「祀孔典禮」。為支持袁世凱帝制復辟活動,中外反動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復古逆流,1912年起,他們在全國各地先後成立了「孔教會」、「尊孔會」、「孔道會」等,出版《不忍雜志》和《孔教會雜志》等。康有為還要求定孔教為「國教」,宣揚「有孔教乃有中國,散孔教勢無中國矣」。其後,美國人古德諾發表了《共和與君主論》,楊度發表了《君憲救國論》等文章,散布中國宜於實行君主制,沒有君主便要「滅亡」的言論,為袁世凱的復辟提供輿論基礎。
袁世凱政府的利用尊孔謀求復辟的陰謀與民主共和這一理念完全背離,可以說是勢不兩立。所以在文化界中,一群受過西方教育的人(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為代表)發起了文化革新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經歷長期的物質、思想准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
6. 《建黨偉業》電影其前請問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時期,國民黨在哪裡在做什麼
據史書記載,新文化運動興起於1915年,那個時候還是北洋政府期間,按時間線來看,應該是護國戰爭和兩次護法戰爭期間發生的事情。
要問那時候國民黨在哪,記得不錯的話,孫中山先生當時領導贛寧之役失敗,應該還在日本東京避難,當時成立了中華革命黨(1919年改組中國國民黨),聲討袁世凱(作用很小),雖然期間領導了諸如二次革命(贛寧之役)、第一次、第二次護法戰爭,但結果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其中第二次護法戰爭的失敗也標志了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破產。
而五四運動,其背景是一戰以後,由於當時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激起了全民公憤,學生示威、工人罷工,雖然結果是北洋政府迫於壓力,釋放被捕學生,但同樣也讓我們徹底看清了帝國主義的猙獰面目,至此也為後面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提供了反帝綱領的依據。
話歸正題,讓我們再看一下時間線,五四運動爆發於1919年,而那個時候恰好是第二次護法戰爭前夕,那時候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黨應該還在廣東一帶打仗。
最後說一句,孫先生雖然領導的戰爭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革命過失也多次被人篡奪,但老先生把他自已的一輩子都投入到了民主革命當中,我覺得他是一個特別值得尊敬的偉人。
7. 新文化運動,十月革命,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關系
新文化運動,十月革命,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先進的中國人探索救亡圖存的必然結果。
新文化運動是陳獨秀、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隨後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新文化運動和十月革命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展開了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斗爭,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也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幹部上的准備。
8. 新文化運動時期具體是指什麼時期
新文化運動的年代:1915-1923
我們通常將新文化運動分成前期和後期兩個時期,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分界線。
前期是從1915到1919年, 後期是從1919年開始 ,大概於1923年結束。結束的原因是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新思想潮流,新文化運動宣傳的資本主義思想已經落伍。
關於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四個提倡、四個反對的闡述,真正體現出了新文化運動的「新」之所在。即:
一、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二、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三、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四、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新文化運動的後期進入了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
(8)新文化運動時期是什麼政黨擴展閱讀:
進步性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9. 新文化運動的性質是什麼
新文化運動是指20世紀初反對封建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是由一小部分激進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發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力爭實現名符其實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
新文化運動從內容到形式的深刻變化,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
(9)新文化運動時期是什麼政黨擴展閱讀:
興起背景
1、政治方面:帝國主義加緊侵略;軍閥統治,日趨黑暗,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
2、經濟方面: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登上政治舞台,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辛亥革命後,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北洋軍閥(袁世凱為復辟帝制)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觀念和尊孔復古逆流勢不兩立)。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人們對於辛亥革命失敗的反思。經過辛亥革命,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革命失敗的根源在於國民腦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識,必須從文化思想上沖擊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識,通過普及共和思想來實現真正的共和政體。
4、階級方面: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
5、因此,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經歷長期的物質、思想准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