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武術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武術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發布時間:2022-12-07 08:14:24

⑴ 武術對培育和弘揚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有哪些作用和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多種方面,而剛健有為的精神尤為重要,它是中華民族的心理要素,表現出剛健有為的精神氣息,包括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兩個方面。由於武術一種人體運動,且是一種技擊術,必然崇尚勇武,追求制勝。所以武術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剛健有為和自強不息。這樣武術就可以激發人們窮則思變、發奮圖強的精神,具有提高民族意識、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作用。
武術有五大價值(技擊、健身、教育、觀賞、經濟),這也就是它的教育價值。
由於武術是一種武技,所以武術是一把雙刃劍。品德好、懂禮節的人能夠用它防身、行善、行俠仗義,品德不好的人可以用它做壞事。學武術可以使人更好地幫助別人,也可以使人做壞事更方便。因此,作為中國武術的精神和靈魂,武德是非常重要的,從古到今各武術門派都非常重視武德修養的培養。所以說未曾習武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
武德可以理解為掌握武技的人所應具備的道德,是習武者為把握社會、實現社會價值而建立的自我約束與精神自律體系。在學習武術時注重武德,可以增強人的社會責任感,為自我修養的提高、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起到積極的作用。從某個層面來看,這也就是「俠」的精神境界和崇高本質。

⑵ 武術與傳統文化論文

武術是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武術起源於原始社會,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發展經歷了多個朝代,興盛於明清時期。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武術與傳統文化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武術與傳統文化論文篇1

試論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傳統武術是指在農耕文明的歷史時空背景下形成發展的至今仍在傳播的以套路、功法練習和實用技擊為主要內容並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體精神的身體活動方式,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底蘊中並不斷積累起來的具有文化“珍品”的民族文化精髓〔1〕。民族傳統武術正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使傳統武術發生了轉型,向著競技武術方面發展。橫向與縱向的逐漸遞進提高,使傳統武術的研究建立在一個更為廣闊的理論視野高度上,提升及開闊傳統武術文化研究的整體價值與發展前景。傳統武術價值的多元文化形態和作用功能,使我們對擴散於民間的武術拳種獨特價值和廣泛的社會基礎應引起關注,它是整個中國武術拳派體系中最為重要的內容。

1武術傳承由秘密狀態轉向公開將會日益發展

西學東漸的文化改良,使中國傳統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沖擊的同時,傳統武術文化也同樣受到西方體育思想的強烈沖擊。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發生了劇烈沖突,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武術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奧林匹克運動雖然是近代國際體育運動的最高代表,但並非真正容納了世界各民族的體育文化,它在推動世界各國開展民族的體育運動時,也充當了向全球傳播和普及西方體育文化的角色。

中國傳統文化受中國傳統哲學、政治理論、軍事思想、文化藝術、醫學原理、社會習俗等影響,因而它具有封閉性,而且在長期的封建中央集許可權制下,比較重視整體的東西、宏觀的東西、共性的東西,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的關系〔2〕。西方文化是在希臘城邦制中發展起來的,它看重平等,重視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分別對立的關系。中國文化側重於內心修為、自然、繼承傳統、安逸。西方文化復興的是個性、自我超越、創新、奮斗、反傳統等。

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我國民族傳統武術呈現出:(一)民族傳統武術中的部分民族傳統項目已經開始消亡或逐漸走向消亡;(二)“西學東漸”使我國各民族文化被外來民族文化所同化,一些傳統武術項目已經逐漸消失;(三)因西方競爭體育的傳入,籃球、足球等項目已搶走民族傳統體育的觀眾和參與者,使民族傳統武術文化的繼承者減少;(四)民族傳統武術從側重於強身健體、武力保家、原始祈福、娛性怡情的作用,已成為人們休閑之中的生活點綴。

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由於工作時間的限制,他們的選擇有了更快的節奏,人們的目光瞄準了NBA的飛人和足球世界盃的綠茵,他們的興趣逐漸離開了武術。人類社會的社會行為存在著一定的遺傳性,即人們的社會意識和行為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著與一代人或前輩的相對一致。社會行為遺傳實質上是在一種社會環境的熏陶下,使人們在特定環境中將某種技能有機會表現和發揮。處於不同區域的民族體育是在相對封閉的條件下獨立成長的,在封閉的環境中,社會結構是以血緣為主體,血緣維系的人際關系重點是敬祖,存在著強烈“輩份主義”色彩,人們行事嚴格講究輩份,因為在他們心目中權利是嚴格按照輩份的高低排列的。

武術作為傳統文化,涵蓋內容縱橫交錯,在不同的歷史年代,不同的地域環境,不同的拳種人物等方面千差萬別,研究內容非常寬泛。以血緣為紐帶維系的宗法制度,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穩定的農民生活適合於血緣家族的世代延續,因而在自然經濟的條件下,這種傾向甚為明顯。師徒之間的關系血緣化傾向導致各門派在技藝上的千差萬別,形成獨特的風格和傳統,並在各門派之間相互保密,成為“祖傳秘方”的封閉狀態〔3〕。傳統武術的區域性也非常明顯,改革開放迅猛發展,與世界的交通與信息傳遞日益發達,武術傳承由秘密狀態轉向公開,由師徒授受制改為學校教育制,武術交流更加普遍、武術門派是一個封閉文化環境的產物,武術傳承由秘密狀態轉向公開,那麼這個環境一旦開放,當更有利於傳統武術的繼承。

2 努力構建民族傳統武術文化的體系

中國人很重視自己的武術文化。民族武術文化的自尊,是對民族武術文化的認可,對民族武術文化有著深厚感情的依戀和從容的把握。要樹立武術文化自尊和自信,必須依靠一定的武術文化張力。武術文化張力主要是由精神文化作用於人而產生的觀念形態的張力,這種張力就是靠弘揚武術文化、傳承先進武術文化激發出來的。傳統武術的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存在著相似的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產除包括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大量的科學知識外,還有許多富有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文化內涵,是民間知識的重要來源〔4〕。

近年社會各界有識之士一再呼籲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關注。要使傳統武術在民間更好地發展,當務之急就是如何在民間傳承和發展武術文化,如何在民間創造一個習武氛圍。武術文化的傳播是個耳濡目染的過程,需要適宜的條件和環境。筆者認為,長期浸淫於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氛圍的個人必然會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某種人格結構,並會由於得到社會的鼓勵而不斷得到強化。營造一個好的習練傳統武術的社會氛圍,這需要並非少數的老武術家和更多寂寞的、傳統武術傳承者忍耐住現在生活的清貧,只有這樣,才能守住明天傳統武術文化復甦的希望。

同時更需要我們對傳統武術文化有清醒認識。對於民間武術文化,我們不應也不能只把它囿於練武人的小圈子裡,而應該最大限度地拓展它的范圍,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不同階層,不同行業,不同人群關愛武術文化傳承,因為武術文化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人人都擁有認識武術文化、享受武術文化、創造武術文化的權利。盡管他們對武術文化傳統的詮釋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層次水平也會有所差異,但他們在武術文化的認同感和傳承積極性上卻是一致的。

傳統武術現在和將來的發展大有希望,我們要珍視和立足於這一十分有利時機與基礎。一個古老的文明或文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與經濟條件下發生的。國家首先應該樹立武術文化自尊,在高層,要形成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戰略思考、系統政策。當今時代的中國,廣大青年學生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日趨深入的多元文化環境之下,他們面臨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某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可低估,重要的一條是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條件下培養青年學生的民族文化精神〔5〕。因此,我們要引導青少年正確對待武術傳統文化。如今是信息時代、知識時代,武術要想引起國民的文化自尊,政府決策、媒體宣傳是非常重要的。全面系統地宣傳武術文化教育思想,加強人們對武術文化思想的深刻認識也是十分必要的。

國家應該加大對武術的宣傳力度並出資扶持傳統武術的發展,這個問題我們過去巳經呼籲過多年,問題現在依然嚴峻,並未得到明顯改變。對武術歷史的輕薄態度很容易導致喪失民族自尊和自信,喪失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劍道為什麼在日本發展得這么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日本國家高度重視,日本為了向我們國家灌輸劍道,可以做到路費住宿費等由傳教者出,只要給日本人提供場所和學生就可以把劍道技術免費送人。這種“金錢加技術”的特有傳播方式,使劍道得到了快速發展〔6〕。

3吸收外來文化與民族武術文化的自強

傳統武術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驛站,用來承載民族的認同感,更是傳承民族文化生命、區別於其他民族的重要標志。在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不少人在追求“武術創新”時,卻忘記了武術繼承傳統的重要性,例如將西洋體操嫁接到武術中來,結果造成了“奢華的滑稽”。由於歷史的原因,武術文化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受民族傳統文化中其他文化的影響與滲透,精華與糟粕並存、先進與落後共進,已是明顯的武術文化現象,它符合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如果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發展傳統武術的過程中,只求與外來文化的接軌,而忽略武術的文化內涵,我們拿什麼復興傳統武術呢?武術文化傳承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用全球化的視角審視自身文化,並尋找揚棄的方法和途徑。武術文化自強也是民族文化的自強,是中華民族對自身文化發展的自強。當前,喚起全民族的武術文化意識,使武術文化上升到理性的層面,成為全民族認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這必將大大推動武術的發展。

提高武術文化層次,需要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武術文化的認識,闡析其內涵,把握其精華,發掘其價值;需要把中華武術文化同火熱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使之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成為造福民族和人民的千秋大計;需要將中華武術文化建設變成大家關心的事情,眾志成城,齊心協力,通過共同的艱苦努力,才能實現中華武術的復興。我們的武術文化自覺,明確主張選優汰劣。

但要淘汰的,應是各國家和民族的技擊文化中的負面劣質,而絕不是淘汰那些目前暫時落後的國家和民族的技擊文化;要選擇的,應是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技擊文化中的優秀部分,而絕不是對著某一個國家的技擊文化頂禮膜拜。“武術文化自強”也是指一種武術文化心態,這種心態的最高層次要求深刻反省舊武術文化的痼疾,適時展望新武術文化的前景,從而清醒地意識到自身的歷史使命,並付諸實踐。

傳統武術文化昭示於世人的是東方特有的文化模式和價值尺度,其中飽含著傳統文化精華。當然,傳統武術文化中也有消極的、糟粕的東西,特別是與現代生活不相適應的內容,如武術文化中傳承的封閉、落後與保守性、故步自封等歷史局限。培養國民的武術文化自強精神,就是要切實做到把中國武術文化里的好東西提煉出來,應用到現實的社會中間去,把我們武術文化中的好東西變成世界性的東西。

2006年6月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批准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518項。但從另一方面講,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保護遺產名錄,也預示著這些寶貴的武術文化拳技的瀕危性。國務院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的精神和有關要求,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它提醒世人,武術保護工作已經到了非常緊迫的地步,反觀現在,從武術價值和文化歷史價值來看,還有相當數量的武術拳種需要重點保護,需要進入國家級受保護的非物質遺產文化名錄。對於一些阻礙我們對武術發展正確認識的歷史問題和現象,我們要大膽探索,精心考證,還武術以本來的歷史面目,在這方面,近年來有了明顯的改進,取得了新的有價值的成果,這主要是得益於許多默默奉獻和對我國武術發展前途擔憂的武術學者的長期艱辛研究考證和探求,這為民族傳統武術文化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4結語

在不少地方傳統武術特別是一些稀有拳種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致使這些拳種面臨著滅絕的危險,亟須盡快扭轉和改變傳統武術的這種生存局面。我們特別應該注重民族武術文化自身能量的發揮,努力提高我們的武術文化自尊與自強,使綿延數千年的武術文化不斷發揚光大。我們要警惕傳統武術的舞蹈化和戲劇化傾向,更要精心守護我們最後寶貴的武術家園。因此我們再也不能麻木不仁,任憑傳統武術的自生自滅,留下無法挽回的損失和遺憾?郾找原因不是我們今天的真正目的,保護才是真正的目的。拯救我們瀕危的傳統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梳理清保護文化遺產的正確思路,保證我們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每一個炎黃子孫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蔡仲林.周之華.武術〔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268.

〔2〕谷世權,林伯原.中國體育史(上下冊)〔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9.

〔3〕顧留馨.太極拳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310-311.

〔4〕田祖國,鍾海平,白晉湘.論西方文化對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沖擊〔J〕.體育文化導刊2002(3).

〔5〕蔡寶忠.少林武術之謎的形成與破譯〔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3.

〔6〕周偉良.中國武術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下頁帶來更多的武術與傳統文化論文

⑶ 河北海興郭橋武術進校園,傳承文化強體魄,鼓勵學生學習武術有何好處

河北海興郭橋武術進校園,傳承文化強體魄,鼓勵學生學習武術有很大的好處,首先,能夠幫助學生去鍛煉身體,其次,能夠幫助他們防身,最後,能夠讓他們增強自身的文化自信。

首先,這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身體

河北海興郭橋武術進校園,傳承文化強體魄,鼓勵學生學習武術能夠幫助學生去鍛煉身體,現在的教育要求就是要讓學生德、知、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也就是說學生學習武術其實也能夠幫助學生增強體魄,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身體,達到了“體”上的發展需求。

總之,河北海興郭橋武術進校園,傳承文化強體魄,鼓勵學生學習武術有很大的好處,比如這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去鍛煉自己的身體,其次就是能夠增強體魄,最後就是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心。

⑷ 為什麼要堅定文化自信

今天,當我們在考慮中國的文化如何能夠走向世界時,必須加強對自己文化的自信。也只有當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自信了,才能夠理性、穩步、踏實地走向世界。講到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自信呢?就是我們的文化在其發展過程當中,善於吸收其他文化的精華。而且以中國的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歷來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那就是它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人口。它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重要標準是什麼呢?不是血統,而是文化!血統是沒有法改變的,除非通婚,但是文化則不同。在文化上,只要你接受我的文化,那麼就等於承認了你是我的一部分。在中國歷史上,除了極個別的例子,民族之間很少絕對根據血統來消滅、清除或者驅逐另一個民族。這個情況和只認血統的地方是不同的。比如,希特勒迫害猶太人,哪怕只有1/6猶太人的血統也不行。但是在中國這兒,只要接受了我的文化,就可以了。

⑸ 如何使傳統武術文化具體

在當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

如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武術文化

保護武術文化遺產,讓武術文化薪火相傳,建立對武術文化和傳統武術的自信和自覺的繼承性,是當前武術發展必須亟得解決的問題。
一、武術在世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自身價值
武術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直到今天也沒有被歷史淘汰,說明武術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武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其運動形式、技術特徵、價值理念、發展歷史,無不折射出我國社會發展變遷的過程。而在當代社會,隨著西方體育文化的侵入,休閑體育時代的到來,武術的價值更加不容忽視。武術的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修心、健身價值。
近年來,在相關太極拳運動等常見健身項目的對比研究中,得出太極拳運動優於其他項目的結果。武術運動對場地、器材要求較低,較少受氣候與天氣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武術運動追求的「尚武崇德」、「剛柔並濟」等除了可以健身強體外,還可以修心養性調心。
2. 教育、觀賞價值。
武術文化內涵豐富,不僅在練習中培養吃苦耐勞、持之以恆等優良品質,而且可體驗人生哲理,提高個人修養,具有很強的教育價值;同時,武術運動還是一項動作優美,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民族體育運動,有著較強的觀賞價值。
3. 經濟價值。
一方面,武術文化的傳播可以直接為傳播者帶來經濟收入;另一方面,武術運動的職業化、產業化等可以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4. 超越價值。
武術運動被公認為是一項「綠色運動」,它以人體自身的和諧發展為目的,以達到「天人合一」的終極目標為最高追求,突出以人為本的健身理念,體現出很強的人文關懷。
二、武術為融合西方體育文化做出的改變
1.武術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的變遷
明清兩代,是整個世界格局發生巨變的重要時期,當封建王朝封閉國門,陶醉於「十全武功」之時,遠在西方的歐洲諸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工業革命正悄然興起。產業革命催化社會分工,資本以其魔力無窮的巨掌將全世界捲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農業社會的中國在劫難逃成為必然。東西方的經濟沖突、政治沖突、文化沖突勢所必然。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以血與火的形式把中國文化推入了一個蛻變與新生並存的新的歷史階段。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這場沖突中,中國很多文化遭到沖擊,甚至毀滅。中國武術文化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進入現代社會。
現代工業的發展,直接挑戰武術用於軍事的技擊價值,武術言傳身授、坐以論道等傳承方式,以及武術運動注重和諧、注重過程等的文化價值,加之近代以來西方體育的強勢侵入,武術發展戰略的一再失誤,使中國武術的生存方式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生存的根基發生了根本性的動搖。
2. 西方體育文化主流地位的確立與沖擊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自身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性也在不斷地增強。所以,今天我們討論武術的生存危機,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相比較西方體育快速發展而言。
縱觀近代西方體育史,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探索中,逐漸形成的以奧林匹克為核心的競技體育,不論是從運動形式、產業形態還是文化理念上,都迅速地蔓延到世界各地,並為世界各個民族所接受、所推崇。這種由體育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體育文化全球化趨勢,是我們所無法抵制和避免的,在這種西方體育受到普遍認同的全球化環境下,我國的民族武術何去何從,必然會成為困擾國人的嚴峻話題。
3. 武術自身傳承方式的制約
長期以來,「重文輕武」主導著我國「修身」的主要價值趨向,悠閑、平靜的農耕生活形成了武術「坐以論道」、「言傳身授」的師徒式的傳播方式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門派林立、相對保守封閉的狹隘傳承模式。所以,在我國古代社會里,武術的傳承方式較為保守和原始,從而導致得到武術「真傳」的人又不一定有文化知識,並把武術的一切寶貴文獻得以記錄傳承,這種傳統直到近代仍然沒能得到根本的改變。
所以,武術的傳播方式極為不利於武術文化的世代傳承。以武術文字的記載為例,就是一個零散、動盪、不穩定的歷史。具體總結,在中國古代武術文獻的記載方面,大致經歷了先秦和明清兩個黃金發展期、秦漢至宋元期間的低迷期,以及近代中華民國和新中國成立前後的動盪期。縱觀全局,僅僅是一個斷斷續續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古代文獻中,武術文獻資料相當匱乏,正如馬明達先生指出:「在素稱浩瀚的我國古代文獻中,武術書籍寥若星辰,而零星材料散藏在書海之中,研究者不勝翻檢搜求之苦,所得總是很有限。在有限的文獻資料里,當你比較系統地接觸了武術文獻後,你一定會發現,屬於技術性的問題,比如訛傳、錯亂、缺漏、自相矛盾之類;屬於觀念性的問題,比如附會、誇大、怪誕之類,比比皆是,隨處可見。而且種種情形大有越往近代越嚴重的趨勢。」
正是由於武術的這種自身傳承方式的制約,武術在進入近代社會,就顯得多爭議、缺支撐,特別是在全球化快速變換的趨勢面前,日益顯現出自身的力不從心或莫衷一是。
4. 武術與奧運會融合的艱難性
中華武術從20世紀90年代後為進入奧運會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是應該肯定的。奧運會作為西方現代競技體育的代表,其發展機制相當成功,中國武術作為具有重要影響的世界體育大家庭中的一員,渴望通過奧運會的平台展示自己,加強自身的發展,其用意無可厚非。但當我們回過頭來,面對我國傳統武術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統一的競技化模式所造成武術發展前景的撲朔迷離時,往往會有一種得不償失的感覺。當前,我們應該看到中國武術與現代西方競技體育的交融,確實存在相當大的難度。
一方面,中國傳統武術以完整的運動技術系統、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著稱於世。中國武術追求「和諧」,講究人體各部位上下、前後、內外、表裡的緊密配合;講究動作之間的對立制約、互相作用、消長平衡,從而在「精、氣、形、神」等方面達到高度的協調一致,達到身心兼修的鍛煉目的。而現代西方競技體育則是以人體生理學為基礎,把復雜的生命活動簡單歸結為機械運動或物理運動、化學的變化,追求量化、市場化和可操作化。這兩種不同體系的體育文化可以說是區別明顯、各有所長,實現兩者的融合與對接,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尚需商榷。
另一方面,奧運會是現代西方工業化社會發展的產物,在項目的形成過程中,其他民族體育參與的較少,有著非常強烈的西方特色,而且現在正處於鼎盛的發展時期。中國武術要想成功地融入奧運會,就必然對奧運會原有的競賽規則提出挑戰。而現實卻只能是中國武術大幅度的讓步。
所以,中國武術與奧運會運動項目之間,不論在運動技術特點、文化理念,還是在最終的價值追求上,都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異。中國武術與奧運會要想融合在一起,就必須對奧運會的放大,需要兩者都做出讓步。這在目前來說,有著相當大的難度。
因此,中華武術想藉助「奧運快車」實現自身跨越發展的願望,在現實中是很難實現的,一方面是武術自身運動形式的制約,另一方面是世界對中華武術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對「競賽規則」這一杠桿的跨越。
三、對武術文化發展的評價
西方體育思想在不斷地張揚的過程中,摧毀著我們民族體育傳統的思想,改變著從前的傳承方式、訓練方式和方法,甚至武術文化理念的更新。
一個世紀以來,由於西方教育、科學、體育思想的影響,從世紀之初武術就被「改良和創新、異化」所鞭策,就被「游戲化、簡單化、規范化」的西方體育原則所控制。回眸一個世紀的武術發展,「現代武術、競技武術」已經成為中華武術的商標,武術文化中的那些賴以生存「感悟、修身、自娛」的「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被逐漸地舍棄和淘汰,帶之而來的是「錦標和利益」慾望的強化。武術從內容到形式的多樣性,正被整齊劃一的西方體育指導下發展起來的新式武術所掩埋和替代。現代武術發展已經到了必須反思的「脫胎換骨」的時刻。
總之,今天的武術,其本身的存在已基本完成了由完全的民族文化向保持民族特色滿足世界民族需求的改良,成為世界性的現代體育與區域民族傳統體育並存的「新生兒」,具有涵蓋東方體育文化內涵和世界體育文化層面功能的一項全球化的以運動為表現形式的復合型運動項目。如何平衡傳統拳種和競賽套路的關系,如何拉近中西競賽的理念的差距,都是擺在我們武術人面前的新課題。

⑹ 現今武術的價值在哪如何提高他的實用性

武術在現階段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素質,健體防身,武術套路運動其動作包含著屈伸、回環、平衡、跳躍、翻騰、跌撲等,人體各部位幾乎都要參與運動。
系統地進行武術訓練,對人體速度、力量、靈巧,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要求較高,人體各部位「一動無有不動」,幾乎都參加運動,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西鍛煉。實踐證明,對外能利關節,強筋骨,壯體魄;對內能理臟腑,通經脈,調精神.武術運動講究調息行氣和意念活動,對調節內環境的平衡,調養氣血,改善人體機能,健體強身十分有益。
武術套路運動和搏鬥運動,都是以技擊作為它的中心內容的,周貢通過武術鍛煉,不僅能夠達到增強體質的作用,而且能夠學會攻防格鬥投術,特別是武術功力訓練,更能發揮技擊的實效性。
武術的搏鬥運動,通過次防技術練習,拳打,腳踢,快摔等動作的運用,井在文字中互相揚長避短,攻彼弱點、避彼鋒芒,講究得機,得時、得勢,從而提高判斷力和應變能力。這無疑能提高人們克敵制勝和防身自衛的能力。尤其對公安武警和邊防指戰員更有實際意義和作用。
(二)鍛煉意志,培養品德,練武對意志品質考驗是多面的。練習基本功,要不斷克服疼痛關,磨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常年有恆,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套路練習,要克服枯燥關,培養刻苦耐勞,砥礪精進,永不自滿的品質。遇到強手克服消極逃避關,鍛煉勇敢無畏、堅韌不屈的戰斗意志。經過長期鍛煉、可以培養人們勤奮、刻苦、果敢、頑強、虛心好學、勇於進取的良好習性和意志品德。
「教武育人」貫徹在武術教習全過程中,「未曾習武先學禮,夫曾習武先習德」,傳統中始終把武德列為習武教武的先決條件。武術在中國幾千年綿延的歷史中,一向重禮儀,件道德,「尚武崇德」。諸如尊師愛友,包含了深刻廣泛的道德內容,互教互學,以武會友,切磋技藝,講禮守信,見義勇為:不凌弱逞強等品德。激烈的攻防技術和人生修行結合起來,是中國武術傳統道德觀念的體現。在社會的發展中,武德的標准和規范也不盡相同,尚武而崇德不僅能很好地陶冶憎操,還會大大有益於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三)競技觀賞,豐富生活武術具有根高的觀賞價值,無論是套路表演,還是散手比賽,歷來為人們喜聞樂見。唐代大詩人李白好友崔宗字贊他」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杜甫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著名詩篇中有「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的描繪。漢代打擂台,「三百里內皆來觀」。都說明無論是顯現武術功力與技巧的競賽表演套路,還是鬥智較勇的對抗性散手比賽,都會引人入勝,給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根高的觀賞價值。通過觀賞,給人以啟迪教育和樂趣。
(四)交流技藝,增進友誼:武術運動蘊涵豐富,技理相通,入門之後會有「藝無止境」之感。群眾性的武術活動,便成為人們切磋技藝,交流思想,增進友誼的良好手段。隨著武術在世界廣泛傳播,還可促進與國外武術愛好者的交流。許多國家武術愛好者喜愛武術套路,也喜愛武術散手,他們通過練武了解認識中國文化,探求東方的文明。武術通過體育競技、文化交流等途徑,在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交往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就如何提高他的實用性問題,就我個人看法,作為一個武術訓練者應該腳踏實地,打好基礎,也就是說練好扎實的基本功,到了散手階段,把踢、打、摔、拿等動作或手法掌握清楚,並能做到熟練到位,在進行一對一的對抗性訓練,這段時間要不怕吃苦,最後階段就要多進行實戰訓練和實戰比賽,這個階段是最能體現自身功力的階段,也是一個習武者長知識、長經驗、長能力,成長最快的階段,所以要認真對待,力求把武術的實用性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⑺ 如何在現代西方強勢的體育文化之下,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發揮中華文化,強我中華體育。我們應該在武術、太極等方面,做到技術標准,以達到競技的目的。

⑻ 堅定文化自信,還要取長不斷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隨著時代的變遷,西方文化沖擊中國,既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又是傳統文化暗淡迷失。

當務之急需要國人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面對外來文化,吸收其優秀文明成果,促進中華文化不斷創新發展。

「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保留下來並一直呈現繁榮狀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傳統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積淀,滲透到人們的社會生活之中,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基礎。中國人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三觀」。因此,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中國在國際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中國的發展,我們的文化也正走向世界。孔子學院豐富其他國家的文化;中華武術在亞洲武壇影響重大;中國琴棋書畫更以其獨特魅力吸引世界的目光;中國飲食給外國人不斷創造驚喜。在文化多樣性的時代,我們更應該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吸收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彌補自身的不足。西方國家對傳統節日較重視,舉行很多慶祝活動。因此,我們要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在的、也是未來的;更是我們這一代的。但是,八成的青年對傳統文化漠視。這一現象更應值得我們深思。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作為「人生之王」的你我,迎著絢麗的「人生之春」,堅定文化自信,取長補短,一定能在時代年輪上刻下「人生之華」。

萬般蹀躞,以此為志,一息尚存,此志不懈。

奔涌吧,後浪!

⑼ 大學生體育武術課心得體會

寫作思路及要點:開頭寫大學武術體育課的學習總結,中間寫詳細收貨成果,結尾升華體育課的主題。

正文:

轉眼之間,進入大學已將近兩年的時間,大學體育課也伴隨著我兩年之久了。大學體育是本著發展豐富的體育活動,娛樂我們的身心,提高我們身體素質的原則。在大二的下學期里,我的體育課學習的項目是武術——太極二十四式的太極拳。

對這門課的學習也已到了一定程度,談不上見解,但感觸頗深。我之所以選擇武術起初的原因就是因為想達到一個強身健體的效果,若能學到防身之術當然最好。但通過近一個學期的學習,我發現這門體育課與想像的並不一樣。

它帶給我的不僅是身體上的鍛煉,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寧靜,在太極的一式一招行雲流水的揮灑時,內心的浮躁和喧囂也暫時平靜下來,體味到一絲超然的味道。我想這也是太極的神奇之處。

大學體育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是學生在接受學校體育系統教育的基礎上,繼續增強和完善大學生的身心素質,使我們具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意志品質以保證順利學習,當今社會企事業單位吸收新人時,既要重視他的德行操守,也要看他的健康水平。

大學體育是衡量大學生是否做到「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大學生經受「磨練」和體驗「成功感覺」的主要方法,對社會生產力和社會風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廣泛號召。

生命在於運動,只有持之以恆的體育鍛煉,才能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而太極的普及也讓古人的養生之道帶給我們更多益處。要讓體育的精神和學風深入人心,真正的做到「終身受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於國家、大家及以後的小家,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俯仰於家國天下的懷抱里大展宏圖。

⑽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對河南有何影響

昨天一個重大的好消息讓河南人民為之興奮,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20:35,“太極拳”申報成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是河南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太極拳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將這些優良文化優良傳承發展壯大,是我們值得高興的事情!希望越拉越多的人去學習了解太極拳。

閱讀全文

與武術如何堅定文化自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