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送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由於時間的推移,月餅已經異化成中秋節食品和禮品。中秋節月餅的習俗於唐朝出現。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
㈡ 從古至今 春節文化習俗有哪些
春節的由來
中國過春節歷史淵源,相傳春節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臘祭」,當時每逢臘盡春來,先民便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
在我國歷史上,新年開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民國以來實行公元紀年後,元旦一詞專用於公歷新年,而傳統的元旦則稱春節。然而,幾千年的傳統印痕再現了古代國人過春節的喜悅心情和當時的狂歡場面。據史籍記載,春節在唐虞時叫「載」,夏代叫「歲」,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義指穀物生長周期,穀子一年一熱,所以春節一年一次,含有慶豐的寓意。至於互相拜年宴請,則起自漢初。
春節即將來臨,又到了送禮的高峰期,今天就讓我們從春節習俗的變遷來看「春節送禮的那些事兒」~~
古代人春節送禮
? 古代百姓之間送禮
古代的人,沒有今天的人那麼精明,預備禮品也無非是合理搭配的點心匣子,裡面各種點心都有,年節老百姓拎著到處送,有時候,一個匣子轉了一圈,又回來了。
據三國時的記載,大年初一,南方家家戶戶用大蒜、小蒜、韭菜等味道辛辣之物製作「五辛盤」,互相饋贈親友,一來發五臟之氣,二來歡迎新春到來,萬物復甦,後來逐漸演化為春卷。
送黃歷的習俗古已有之,因為黃歷是大家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指導手冊。清朝過年送荷包,因為當時荷包是必需品,類似現在的手提包,用來放散碎銀錢、熏香、零食等。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這是世俗的送禮至高境界。宋代,一進臘月,路上便可見挑擔者送酒肉,稱為「送年盤」,不計數量多少,價格高低,主要在於祝賀新春之意。
? 古代官員之間送禮
自唐朝開始,正月初一才開始享受假期,據唐六典記載,過年有7天假期。宋代的時候則延續了這個天數,但到了元明清3個朝代則縮減成了3天,官員新年休假是可以不上朝不辦公的走親訪友、旅遊宴請。
在古代,無論你是幾品的官員,春節前大多要忙著送禮和收禮。春節官員之間相互送禮,幾乎成了古代官場的一種潛規則。而且這種送禮的潛規則,不是你想送就能送得到的。在古代,下屬給上司送禮打通關系,首先要打通的人際關系是:看門的人。
㈢ 關於禮儀的起源與發展
禮儀起源於原始社會,在原始社會中、晚期(約舊石器時代)出現了早期禮儀的萌芽。下面一起隨我來看看關於禮儀的起源與發展吧!
一、中國禮儀的起源與發展
(一)中國禮儀的起源
關於禮的起源,說法不一。歸納起來有五種起源說:一是天神生禮儀;二是禮為天地人的統一體;三是禮產生於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禮為人性和環境矛盾的產物;五是禮生於理,起源於俗。
1、從理論上說,禮的產生,是人類為了協調主客觀矛盾的需要。
首先,禮的產生是為了維護自然的“人倫秩序”的需要。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與大自然抗爭,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相互依存,人類的群居性使得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在群體生活中,男女有別,老少有異,既是一種天然的人倫秩序,又是一種需要被所有成員共同認定、保證和維護的社會秩序。人類面臨著的內部關系必須妥善處理,因此,人們逐步積累和自然約定出一系列“人倫秩序”,這就是最初的禮。
其次,起源於人類尋求滿足自身慾望與實現慾望的條件之間動態平衡的需要。人對慾望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們在追尋實現慾望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生矛盾和,為了避免這些矛盾和沖突,就需要為 “止欲制亂”而制禮。禮
2、從具體的儀式上看,禮產生於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動。
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動都是最早也是最簡單的以祭天、敬神為主要內容的“禮”。這些祭祀活動在歷史發展中逐步完善了相應的規范和制度,正式形成為祭祀禮儀。隨著人類對自然與社會各種關系認識的逐步深入,僅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為禮,已經不能滿足人類日益發展的精神需要和調節日益復雜的現實關系。於是,人們將事神致福活動中的一系列行為,從內容和形式擴展到了各種人際交往活動,從最初的祭祀之禮擴展到社會各個領域的各種各樣的禮儀。
(二)中國禮儀的發展
禮儀在其傳承沿襲的過程中不斷發生著變革。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其演變過程可以分四個階段。
1.禮儀的起源時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紀前)
禮儀起源於原始社會,在原始社會中、晚期(約舊石器時代)出現了早期禮儀的萌芽。整個原始社會是禮儀的萌芽時期,禮儀較為簡單和虔誠,還不具有階級性。內容包括:制定了明確血緣關系的婚嫁禮儀;區別部族內部尊卑等級的禮制;為祭天敬神而確定的一些祭典儀式;制定一些在人們的相互交往中表示禮節和表示恭敬的動作。
2.禮儀的形成時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紀~前771年)
人類進入奴隸社會,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禮儀發展成符合奴隸社會政治需要的禮制,禮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在這個階段,中國第一次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家禮儀與制度。如“五禮”就是一整套涉及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禮儀規范和行為標准。古代的禮制典籍亦多撰修於這一時期,如周代的《周禮》《儀禮》《禮記》就是我國最早的禮儀學專著。在漢以後2 000多年的歷史中,它們一直是國家制定禮儀制度的經典著作,被稱為禮經。
3.禮儀的變革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1~前221年)
這一時期,學術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諸子百家對禮教給予了研究和發展,對禮儀的起源、本質和功能進行了系統闡述,第一次在理論上全面而深刻地論述了社會等級秩序劃分及其意義。
孔子對禮儀非常重視,把“禮”看成是治國、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礎。他認為“不學禮,無以立”“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他要求人們用禮的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要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倡導“仁者愛人”,強調人與人之間要有同情心,要相互關心,彼此尊重。
孟子把禮解釋為對尊長和賓客嚴肅而有禮貌,即“恭敬之心,禮也”,並把 “禮”看做是人的善性的發端之一。
荀子把“禮”作為人生哲學思想的核心,把“禮”看做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禮者,人道之極也”。他認為“禮”既是目標、理想,又是行為過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管仲把“禮”看做是人生的指導思想和維持國家的第一支柱,認為禮關繫到國家的生死存亡。
4.強化時期:秦漢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在我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里,盡管在不同的朝代禮儀文化具有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特徵,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直為統治階級所利用,禮儀是維護封建社會的等級秩序的工具。這一時期的禮儀的重要特點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婦、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它逐漸變成為妨礙人類個性自由發展、阻撓人類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鎖。
縱觀封建社會的禮儀,內容大致有涉及國家政治的禮制和家庭倫理兩類。這一時期的禮儀構成中華傳統禮儀的主體。
5.現代禮儀的發展
辛亥革命以後,受西方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民主、博愛”等思想的影響,中國的傳統禮儀規范、制度,受到強烈沖擊。五四新文化運動對腐朽、落後的禮教進行了清算,符合時代要求的禮儀被繼承、完善、流傳,那些繁文縟節逐漸被拋棄,同時接受了一些國際上通用的禮儀形式。新的禮儀標准、價值觀念得到推廣和傳播。新中國成立後,逐漸確立以平等相處、友好往來、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為主要原則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交往日趨頻繁,西方一些先進的禮儀、禮節陸續傳入我國,同我國的傳統禮儀一道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構成了社會主義禮儀的基本框架。許多禮儀從內容到形式都在不斷變革,現代禮儀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大量的禮儀書籍相繼出版,各行各業的禮儀規范紛紛出台,禮儀講座、禮儀培訓日趨火紅。人們學習禮儀知識的熱情空前高漲。講文明、講禮貌蔚然成風。今後,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和國際交往的增多,禮儀必將得到新的完善和發展。
二、東、西方禮儀的差異
東方禮儀主要指中國、日本、朝鮮、泰國、新加坡等為代表的亞洲國家所代表的具有東方民族特點的禮儀文化。西方禮儀主要指流傳於歐洲、北美各國的禮儀文化。
1.在對待血緣親情方面
東方人非常重視家族和血緣關系,“血濃於水”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人際關系中最穩定的是血緣關系。
西方人獨立意識強,相比較而言,不很重視家庭血緣關系,而更看重利益關系。他們將責任、義務分得很清楚,責任必須盡到,義務則完全取決於實際能力,絕不勉為其難。處處強調個人擁有的自由,追求個人利益。
2.在表達形式方面
西方禮儀強調實用,表達率直、坦誠。東方人以“讓”為禮,凡事都要禮讓三分,與西方人相比,常顯得謙遜和含蓄。
在面對他人誇獎所採取的態度方面,東、西方人不相同。面對他人的誇獎,中國人常常會說“過獎了”、“慚愧”、“我還差得很遠”等字眼,表示自己的謙虛;而西方人面對別人真誠的贊美或贊揚,往往會用“謝謝”來表示接受對方的美意。
3.在禮品饋贈方面
在中國,人際交往特別講究禮數,重視禮尚往來,往往將禮作為人際交往的媒介和橋梁。 東方人送禮的名目繁多,除了重要節日互相拜訪需要送禮外,平時的婚、喪、嫁、娶、生日、提職、加薪都可以作為送禮的理由。
西方禮儀強調交際務實,在講究禮貌的基礎上力求簡潔便利,反對繁文縟節、過分客套造作。西方人一般不輕易送禮給別人,除非相互之間建立了較為穩固的人際關系。在送禮形式上也比東方人簡單得多。一般情況下,他們既不送過於貴重的禮品,也不送廉價的物品,但卻非常重視禮品的包裝,特別講究禮品的文化格調與藝術品位。
同時在送禮和接受禮品時,東西方也存在著差異。西方人送禮時,總是向受禮人直截了當地說明:“這是我精心為你挑選的禮物,希望你喜歡”,或者說“這是最好的禮物”之類的話;西方人一般不推辭別人的禮物,接受禮物時先對送禮者表示感謝,接過禮物後總是當面拆看禮物,並對禮物贊揚一番。而東方人則不同,中國人及日本人在送禮時也費盡心機、精心挑選,但在受禮人面前卻總是謙虛而恭敬地說“微薄之禮不成敬意,請笑納”之類的話。東方人在受禮時,通常會客氣地推辭一番。接過禮品後,一般不當面拆看禮物,惟恐對方因禮物過輕或不盡如人意而難堪,或顯得自己重利輕義,有失禮貌。
4.在對待“老”的態度方面
東西方禮儀在對待人的身份地位和年齡上也有許多觀念和表達上的差異。東方禮儀一般是老者、尊者優先,凡事講究論資排輩。
西方禮儀崇尚自由平等,在禮儀中,等級的強調沒有東方禮儀那麼突出,而且西方人獨立意識強,不願老,不服老,特別忌諱“老”。
5.在時間觀念方面
西方人時間觀念強,做事講究效率。出門常帶記事本,記錄日程和安排,有約必須提前到達,至少要准時,且不應隨意改動。西方人不僅惜時如金,而且常將交往方是否遵守時間當作判斷其工作是否負責、是否值得與其合作的重要依據,在他們看來這直接反映了一個人的形象和素質。
遵守時間秩序,養成了西方人嚴謹的工作作風,辦起事來井井有條。西方人工作時間和業余時間區別分明,休假時間不打電話談論工作,甚至在休假期間斷絕非生活范疇的交往。相對來講,中國人使用時間比較隨意,時間觀念比較淡漠。包括改變原定的時間和先後順序,中國人開會遲到,老師上課拖堂,開會作報告任意延長時間是經常的事。這在西方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他們認為不尊重別人擁有的時間是最大的不敬。
6.在對待隱私權方面
西方禮儀處處強調個人擁有的自由(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將個人的尊嚴看得神聖不可侵犯。在西方,冒犯對方“私人的”所有權利,是非常失禮的行為。因為西方人尊重別人的隱私權,同樣也要求別人尊重他們的隱私權。
東方人非常注重共性擁有,強調群體,強調人際關系的和諧,鄰里間的相互關心,問寒問暖,是一種富於人情味的表現。
三、禮的概念與內涵
(一)禮、禮貌、禮節與禮儀
1.禮
禮的本意為敬神,後引申為表示敬意的通稱。禮的含義比較豐富,它既可以指表示敬意和隆重而舉行的儀式,也可泛指社會交往中的禮貌禮節,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約定俗成、共同認可的行為規范。還特指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的社會規范和道德規范。在《中國禮儀大辭典》中,禮定義為特定的民族、人群或國家基於客觀歷史傳統而形成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典章制度和行為方式。禮的本質是“誠”,有敬重、友好、謙恭、關心、體貼之意。“禮”是人際間乃至國際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親善和友好的行為。
2.禮貌
禮貌: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為准則和精神風貌,是一個人在待人接物時的外在表現。它通過儀表及言談舉止來表示對交往對象的尊重。它反映了時代的風尚與道德水準,體現了人們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
3.禮儀
禮儀包括“禮”和“儀”兩部分。“禮”,即禮貌、禮節;“儀”即“儀表”、 “儀態”、“儀式”、“儀容”,是對禮節、儀式的統稱。
禮儀:人們在各種社會的具體交往中,為了相互尊重,在儀表、儀態、儀式、儀容、言談舉止等方面約定俗成的、共同認可的規范和程序。
從廣義的角度看,它泛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的行為規范和交際藝術。
狹義,通常是指在較大或隆重的正式場合,為表示敬意、尊重、重視等所舉行的合乎社交規范和道德規范的儀式。
4.禮節
禮節: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交際場合中,相互表示問候、致意、祝願、慰問以及給予必要的協助與照料的慣用形式。禮節是禮貌的具體表現,具有形式化的特點,主要指日常生活中的個體禮貌行為。
(二)禮、禮貌、禮節、禮儀之間的關系
禮是一種社會道德規范,是人們社會交際中的行為准則。禮、禮貌、禮節、禮儀都屬於禮的范疇,禮貌時表示尊重的言行規范,禮節時表示尊重的慣用形式和具體要求,禮儀是由一系列具體表示禮貌的禮節所構成的完整過程。“禮貌”、“禮節”、“禮儀”三者盡管名稱不同,但都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敬、友好的行為,其本質都是尊重人、關心人。三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有禮貌而不懂禮節,往往容易失禮;諳熟禮節卻流於形式,充其量只是客套。禮貌是禮儀的基礎,禮節是禮儀的基本組成部分。禮是儀的本質,而儀則是禮的外在表現。禮儀在層次上要高於禮貌禮節,其內涵更深、更廣,它是由一系列具體的禮貌禮節所構成;禮節只是一種具體的做法,而禮儀則是一個表示禮貌的系統、完整的過程。
四、禮儀的功能
1.溝通功能
禮儀行為是一種信息性很強的行為,每一種禮儀行為都表達一種甚至多種信息。在人際交往中,交往雙方只有按照禮儀的要求,才能更有效地向交往對象表達自己的尊敬、敬佩、善意和友好,人際交往才可以順利進行和延續。熱情的問候、友善的目光、親切的微笑、文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等,不僅能喚起人們的溝通慾望,彼此建立起好感和信任,而且可以促成交流的成功和范圍的擴大,進而有助於事業的發展。
2.協調功能
在人際交往中,不論體現的是何種關系,維系人際之間溝通與交往的禮儀,都承擔著十分重要的“潤滑劑”作用。禮儀的原則和規范,約束著人們的動機,指導著人們立身處世的行為方式。如果交往的雙方都能夠按照禮儀的規范約束自己的言行,不僅可以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感情對立與矛盾沖突,還有助於建立和加強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新型關系,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秩序更加有序。
3.教育功能
禮儀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產物,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禮儀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著社會的要求與時代精神。禮儀通過評價、勸阻、示範等教育形式糾正人們不正確的行為習慣,指導人們按禮儀規范的要求去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正常生活。讓國民都來接受禮儀教育,可以從整體上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
4.塑造功能
禮儀講究和諧,重視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統一。禮儀在行為美學方面指導著人們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我並潛移默化地熏陶著人們的心靈。人們的談吐變礙越來越文明,人們的裝飾打扮變得越來越富有個性,舉止儀態越來越優雅,並符合大眾的審美原則,體現出時代的特色和精神風貌。
5.維護功能
禮儀作為社會行為規范,對人們的行為有很強的約束力。在維護社會秩序方面,禮儀起著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社會的發展與穩定,家庭的和諧與安寧,鄰里的和諧,同事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都依賴於人們共同遵守禮儀的規范與要求。社會上講禮儀的人越多,社會便會更加和諧穩定。
㈣ 中秋節吃月餅是哪個朝代才有的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中秋節也稱為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除了吃月餅還有的風俗有: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㈤ 古代把「禮物」叫做什麼「禮物」一詞是什麼朝代出現
古時候 叫做
贄(ZHI)
禮物應該是近代才出現的
㈥ 從詩經木瓜中可以看出西周到春秋時期送禮的風氣是怎樣的
從詩經木瓜中可以看出西周到春秋時期送禮的風氣是:相互贈答,禮尚往來。
對於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語句並不復雜的先秦古詩,古往今來解析其主旨的說法居然也有七種之多(據張樹波《國風集說》統計),實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於漢代的《毛詩序》雲:「《木瓜》,美齊桓公也。衛國有狄人之敗,出處於漕,齊桓公救而封之,遺之車馬器物焉。衛人思之,欲厚報之,而作是詩也。」這一說法在宋代有嚴粲(《詩緝》)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詩古微》)等人支持。
與毛說大致同時的三家詩,據陳喬樅《魯詩遺說考》考證,魯詩「以此篇為臣下思報禮而作」,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意見與之相同。
從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贈答說」開始流行,《詩集傳》雲:「言人有贈我以微物,我當報之以重寶,而猶未足以為報也,但欲其長以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贈答之詞,如《靜女》之類。」這體現了宋代《詩》學廢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這一說法受到清代《詩》學獨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際恆的批駁,《詩經通論》雲:「以(之)為朋友相贈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
現代學者一般從朱熹之說,而且更明確指出此詩是愛情詩。平心而論,由於詩的文本語義很簡單,就使得對其主題的探尋反而可以有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個概念的內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輕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說是不甚可取的。
有鑒於此,筆者傾向於在較寬泛的意義上理解此詩,將其視為一首通過贈答表達深厚情意的詩作。
㈦ 份子錢從哪個朝代開始流行的
份子錢指的是中國的一種民間習俗和傳統,就是別人結婚、生孩子、死人、包括單位、個人喬遷之類的,相關的人要去送錢。「份子」也寫作「分子」,是一個老詞,打從明代中葉開始就流行。份子錢這種叫法,本身顯示湊份集資、群策群力的風氣。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十三出《秘議》「便是杜老爺去後,謊了一府州縣士民人等許多份子,起了個生祠」,便是一例,四處募捐修祠堂,頗有古代亂集資、亂攤派的意思。至明末清初之際,份子更加流行,譬如吳敬梓小說《儒林外史》通篇眼花繚亂盡是「湊份子」「派份子」「出份子」。例如第二十七回道「歸姑爺也來行人情,出份子」。全書有十個章回不止一次出現「份子」,有的章回出現四五次。
通常在圈子裡做事,朋友同事一有人結婚,自己心裡就發緊。唉,又要破費了,請柬似罰款單。遇著好友辦喜事還心甘情願,偏偏常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諸如沒見過面的親戚、同學的弟弟、單位管鍋爐的臨時工,不勝其煩。但是,請柬本身具有制度強制力,效力不亞於交通警察開的罰單,收到請柬的無一例外趕緊湊份子錢。這規矩打從明朝就開始了,一直傳到現在。
所謂份子錢,就是在一個熟人圈中,大家集資向某人送賀禮。原本並不局限於婚事,其他大事譬如做壽、滿月、動土、喪葬等等都可以湊份子,但是湊份子以婚喜事最盛。份子現象與東亞文化緊密相關,與儒教泛家族主義以及群體取向的社會組織體系有內在聯系,不光中國人湊份子,日本、韓國也有湊份子風俗。
㈧ 西方的送禮文化的起源
中國是禮儀之邦,傳統上很注重禮尚往來。因此,送禮也就成了表情達意的一種溝通方式。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項目負責人、著名社會評估專家柯蘭君教授(Prof.Bettina Gransow)曾說:「送禮作為社會互換的一種形式,無論是過去和現在,對中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都起著積極和消極的作用。具有正面和負面的功能,送禮同時又是一種文化現象,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中國人所形成的互換方式。」在西方送禮行為也非常普遍,但中西方對送禮的看法不同,處理方式和接收方式也不同。本文從「送禮」這一社會現象入手,具體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進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中國人送禮和西方送禮的差異
1.對送禮的看法不同
中國人送禮比較重視禮品本身的價值。而西方人送的禮物一般都很輕,如向女朋友表達愛情,送上一枝玫瑰花;朋友過生日,送上一張賀卡;參加朋友的周末晚會,帶上一盒巧克力。他們並不在乎禮品的貴賤,認為意思到了就行。有位男士送給他女朋友一枝已不太新鮮的花作為生日禮物,她仍然很高興,認為他沒有忘記自己的生日。中國人送禮重內容,而西方人更重包裝。西方人送別人禮物,包裝精美,包裝的價值往往超過內涵的價值。你有時收到看來很大、很豪華的禮物,而拆開來一看,裡面卻是很小、很普通的物品。
2.對送禮的處理方式不同
中國人送禮講究藏而不露,甚至行若無事,主人在客人走了以後才會發覺查看。而西方人講究當面拆開,當面表示驚喜和感謝,以示對送禮者的尊重。英美人接受禮物時,會立即說:「It』svery nice.」「I really like it.」「That』s what I just wanted.」之類的贊美話,以不辜負送禮人的一片心意。如因某種原因,不想當面拆開,必須予以說明,並致歉意。
3.對送禮的接受方式不同
中國人收受他人禮物時,喜歡再三推辭,以示謙讓和客氣,並且在收到禮物後雖然滿心歡喜,也會將其擱置一旁。但是西方人則不然。他認為你的禮物是經過千挑萬選的,所以送來了,就要毫不客氣地「笑納」,並且還要當著你的面打開看看,除了要驚嘆一聲外還要再盛贊一番。
中西送禮習俗體現的文化差異
1.不同的社會風俗習慣
人們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嚴格地遵守各自社會的風俗習慣。可以講,它們都是某一社會價值觀的真實寫照,而不同社會又具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社會
㈨ 中國禮儀文化的全盛時期是什麼時候
春秋戰國時期達到全盛。
中國是傳承千年的禮儀之邦,聲教播於海外。相傳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制禮作樂,就提出了禮治的綱領。其後經過孔子和七十子後學,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
西漢以後,作為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和上古禮制的淵藪,《儀禮》、《周禮》、《禮記》先後被列入學官,不僅成為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而且成為歷代王朝制禮的基礎,對於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影響之深遠,自不待言。
隨著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禮樂文化自然成為了東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了解中國禮儀文化。
(9)送禮的文化從哪個朝代開始擴展閱讀:
中國的禮儀文化不僅對中華民族有著巨大的作用,而且也帶給世界深遠的影響。比如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在韓國、日本保存頗多,並繼續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而令人汗顏的是,在人們的本土,它的流失速度卻是非常驚人。
在人們的人際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語和舉止的人已經日漸稀少。作為民間最普遍、最隆重的婚禮、生日禮儀等慶典,正越來越失去民族特性、急劇地西化;
而聖誕節、情人節等正日益成為中國年輕人的重大節日。作為民族文化表徵的禮儀、節日一旦全部西化,就表明本位文化已經被國民拋棄,它的消亡也就不會太遠了。炎黃子孫、有識之士,當知憂慮。
㈩ 中國禮儀的起源和發展
關於禮的起源,說法不一。歸納起來有五種起源說:一是天神生禮儀;二是禮為天地人的統一體;三是禮產生於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禮為人性和環境矛盾的產物;五是禮生於理,起源於俗。
1、從理論上說,禮的產生,是人類為了協調主客觀矛盾的需要。
首先,禮的產生是為了維護自然的「人倫秩序」的需要。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與大自然抗爭,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相互依存,人類的群居性使得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在群體生活中,男女有別,老少有異,既是一種天然的人倫秩序,又是一種需要被所有成員共同認定、保證和維護的社會秩序。人類面臨著的內部關系必須妥善處理,因此,人們逐步積累和自然約定出一系列「人倫秩序」,這就是最初的禮。
其次,起源於人類尋求滿足自身慾望與實現慾望的條件之間動態平衡的需要。人對慾望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人們在追尋實現慾望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生矛盾和,為了避免這些矛盾和沖突,就需要為 「止欲制亂」而制禮。禮
2、從具體的儀式上看,禮產生於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動。
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動都是最早也是最簡單的以祭天、敬神為主要內容的「禮」。這些祭祀活動在歷史發展中逐步完善了相應的規范和制度,正式形成為祭祀禮儀。隨著人類對自然與社會各種關系認識的逐步深入,僅以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為禮,已經不能滿足人類日益發展的精神需要和調節日益復雜的現實關系。於是,人們將事神致福活動中的一系列行為,從內容和形式擴展到了各種人際交往活動,從最初的祭祀之禮擴展到社會各個領域的各種各樣的禮儀。
(二)中國禮儀的發展
禮儀在其傳承沿襲的過程中不斷發生著變革。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其演變過程可以分四個階段。
1.禮儀的起源時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紀前)
禮儀起源於原始社會,在原始社會中、晚期(約舊石器時代)出現了早期禮儀的萌芽。整個原始社會是禮儀的萌芽時期,禮儀較為簡單和虔誠,還不具有階級性。內容包括:制定了明確血緣關系的婚嫁禮儀;區別部族內部尊卑等級的禮制;為祭天敬神而確定的一些祭典儀式;制定一些在人們的相互交往中表示禮節和表示恭敬的動作。
2.禮儀的形成時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紀~前771年)
人類進入奴隸社會,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禮儀發展成符合奴隸社會政治需要的禮制,禮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在這個階段,中國第一次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家禮儀與制度。如「五禮」就是一整套涉及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禮儀規范和行為標准。古代的禮制典籍亦多撰修於這一時期,如周代的《周禮》《儀禮》《禮記》就是我國最早的禮儀學專著。在漢以後2 000多年的歷史中,它們一直是國家制定禮儀制度的經典著作,被稱為禮經。
3.禮儀的變革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1~前221年)
這一時期,學術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諸子百家對禮教給予了研究和發展,對禮儀的起源、本質和功能進行了系統闡述,第一次在理論上全面而深刻地論述了社會等級秩序劃分及其意義。
孔子對禮儀非常重視,把「禮」看成是治國、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礎。他認為「不學禮,無以立」「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他要求人們用禮的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要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倡導「仁者愛人」,強調人與人之間要有同情心,要相互關心,彼此尊重。
孟子把禮解釋為對尊長和賓客嚴肅而有禮貌,即「恭敬之心,禮也」,並把 「禮」看做是人的善性的發端之一。
荀子把「禮」作為人生哲學思想的核心,把「禮」看做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禮者,人道之極也」。他認為「禮」既是目標、理想,又是行為過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管仲把「禮」看做是人生的指導思想和維持國家的第一支柱,認為禮關繫到國家的生死存亡。
4.強化時期:秦漢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在我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里,盡管在不同的朝代禮儀文化具有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特徵,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直為統治階級所利用,禮儀是維護封建社會的等級秩序的工具。這一時期的禮儀的重要特點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婦、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它逐漸變成為妨礙人類個性自由發展、阻撓人類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鎖。
縱觀封建社會的禮儀,內容大致有涉及國家政治的禮制和家庭倫理兩類。這一時期的禮儀構成中華傳統禮儀的主體。
5.現代禮儀的發展
辛亥革命以後,受西方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民主、博愛」等思想的影響,中國的傳統禮儀規范、制度,受到強烈沖擊。五四新文化運動對腐朽、落後的禮教進行了清算,符合時代要求的禮儀被繼承、完善、流傳,那些繁文縟節逐漸被拋棄,同時接受了一些國際上通用的禮儀形式。新的禮儀標准、價值觀念得到推廣和傳播。新中國成立後,逐漸確立以平等相處、友好往來、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為主要原則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交往日趨頻繁,西方一些先進的禮儀、禮節陸續傳入我國,同我國的傳統禮儀一道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構成了社會主義禮儀的基本框架。許多禮儀從內容到形式都在不斷變革,現代禮儀的發展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大量的禮儀書籍相繼出版,各行各業的禮儀規范紛紛出台,禮儀講座、禮儀培訓日趨火紅。人們學習禮儀知識的熱情空前高漲。講文明、講禮貌蔚然成風。今後,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和國際交往的增多,禮儀必將得到新的完善和發展。
三、東、西方禮儀的差異
東方禮儀主要指中國、日本、朝鮮、泰國、新加坡等為代表的亞洲國家所代表的具有東方民族特點的禮儀文化。西方禮儀主要指流傳於歐洲、北美各國的禮儀文化。
1.在對待血緣親情方面
東方人非常重視家族和血緣關系,「血濃於水」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人際關系中最穩定的是血緣關系。
西方人獨立意識強,相比較而言,不很重視家庭血緣關系,而更看重利益關系。他們將責任、義務分得很清楚,責任必須盡到,義務則完全取決於實際能力,絕不勉為其難。處處強調個人擁有的自由,追求個人利益。
2.在表達形式方面
西方禮儀強調實用,表達率直、坦誠。東方人以「讓」為禮,凡事都要禮讓三分,與西方人相比,常顯得謙遜和含蓄。
在面對他人誇獎所採取的態度方面,東、西方人不相同。面對他人的誇獎,中國人常常會說「過獎了」、「慚愧」、「我還差得很遠」等字眼,表示自己的謙虛;而西方人面對別人真誠的贊美或贊揚,往往會用「謝謝」來表示接受對方的美意。
3.在禮品饋贈方面
在中國,人際交往特別講究禮數,重視禮尚往來,往往將禮作為人際交往的媒介和橋梁。 東方人送禮的名目繁多,除了重要節日互相拜訪需要送禮外,平時的婚、喪、嫁、娶、生日、提職、加薪都可以作為送禮的理由。
西方禮儀強調交際務實,在講究禮貌的基礎上力求簡潔便利,反對繁文縟節、過分客套造作。西方人一般不輕易送禮給別人,除非相互之間建立了較為穩固的人際關系。在送禮形式上也比東方人簡單得多。一般情況下,他們既不送過於貴重的禮品,也不送廉價的物品,但卻非常重視禮品的包裝,特別講究禮品的文化格調與藝術品位。
同時在送禮和接受禮品時,東西方也存在著差異。西方人送禮時,總是向受禮人直截了當地說明:「這是我精心為你挑選的禮物,希望你喜歡」,或者說「這是最好的禮物」之類的話;西方人一般不推辭別人的禮物,接受禮物時先對送禮者表示感謝,接過禮物後總是當面拆看禮物,並對禮物贊揚一番。而東方人則不同,中國人及日本人在送禮時也費盡心機、精心挑選,但在受禮人面前卻總是謙虛而恭敬地說「微薄之禮不成敬意,請笑納」之類的話。東方人在受禮時,通常會客氣地推辭一番。接過禮品後,一般不當面拆看禮物,惟恐對方因禮物過輕或不盡如人意而難堪,或顯得自己重利輕義,有失禮貌。
4.在對待「老」的態度方面
東西方禮儀在對待人的身份地位和年齡上也有許多觀念和表達上的差異。東方禮儀一般是老者、尊者優先,凡事講究論資排輩。
西方禮儀崇尚自由平等,在禮儀中,等級的強調沒有東方禮儀那麼突出,而且西方人獨立意識強,不願老,不服老,特別忌諱「老」。
5.在時間觀念方面
西方人時間觀念強,做事講究效率。出門常帶記事本,記錄日程和安排,有約必須提前到達,至少要准時,且不應隨意改動。西方人不僅惜時如金,而且常將交往方是否遵守時間當作判斷其工作是否負責、是否值得與其合作的重要依據,在他們看來這直接反映了一個人的形象和素質。
遵守時間秩序,養成了西方人嚴謹的工作作風,辦起事來井井有條。西方人工作時間和業余時間區別分明,休假時間不打電話談論工作,甚至在休假期間斷絕非生活范疇的交往。相對來講,中國人使用時間比較隨意,時間觀念比較淡漠。包括改變原定的時間和先後順序,中國人開會遲到,老師上課拖堂,開會作報告任意延長時間是經常的事。這在西方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他們認為不尊重別人擁有的時間是最大的不敬。
6.在對待隱私權方面
西方禮儀處處強調個人擁有的自由(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將個人的尊嚴看得神聖不可侵犯。在西方,冒犯對方「私人的」所有權利,是非常失禮的行為。因為西方人尊重別人的隱私權,同樣也要求別人尊重他們的隱私權。
東方人非常注重共性擁有,強調群體,強調人際關系的和諧,鄰里間的相互關心,問寒問暖,是一種富於人情味的表現。
四、禮的概念與內涵
(一)禮、禮貌、禮節與禮儀
1.禮
禮的本意為敬神,後引申為表示敬意的通稱。禮的含義比較豐富,它既可以指表示敬意和隆重而舉行的儀式,也可泛指社會交往中的禮貌禮節,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約定俗成、共同認可的行為規范。還特指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的社會規范和道德規范。在《中國禮儀大辭典》中,禮定義為特定的民族、人群或國家基於客觀歷史傳統而形成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典章制度和行為方式。禮的本質是「誠」,有敬重、友好、謙恭、關心、體貼之意。「禮」是人際間乃至國際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親善和友好的行為。
2.禮貌
禮貌: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為准則和精神風貌,是一個人在待人接物時的外在表現。它通過儀表及言談舉止來表示對交往對象的尊重。它反映了時代的風尚與道德水準,體現了人們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
3.禮節
禮節: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交際場合中,相互表示問候、致意、祝願、慰問以及給予必要的協助與照料的慣用形式。禮節是禮貌的具體表現,具有形式化的特點,主要指日常生活中的個體禮貌行為。
4.禮儀
禮儀包括「禮」和「儀」兩部分。「禮」,即禮貌、禮節;「儀」即「儀表」、 「儀態」、「儀式」、「儀容」,是對禮節、儀式的統稱。
禮儀:人們在各種社會的具體交往中,為了相互尊重,在儀表、儀態、儀式、儀容、言談舉止等方面約定俗成的、共同認可的規范和程序。
從廣義的角度看,它泛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的行為規范和交際藝術。
狹義,通常是指在較大或隆重的正式場合,為表示敬意、尊重、重視等所舉行的合乎社交規范和道德規范的儀式。
(二)禮、禮貌、禮節、禮儀之間的關系
禮是一種社會道德規范,是人們社會交際中的行為准則。禮、禮貌、禮節、禮儀都屬於禮的范疇,禮貌時表示尊重的言行規范,禮節時表示尊重的慣用形式和具體要求,禮儀是由一系列具體表示禮貌的禮節所構成的完整過程。「禮貌」、「禮節」、「禮儀」三者盡管名稱不同,但都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敬、友好的行為,其本質都是尊重人、關心人。三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有禮貌而不懂禮節,往往容易失禮;諳熟禮節卻流於形式,充其量只是客套。禮貌是禮儀的基礎,禮節是禮儀的基本組成部分。禮是儀的本質,而儀則是禮的外在表現。禮儀在層次上要高於禮貌禮節,其內涵更深、更廣,它是由一系列具體的禮貌禮節所構成;禮節只是一種具體的做法,而禮儀則是一個表示禮貌的系統、完整的過程。
五、禮儀的功能
1.教育功能
禮儀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產物,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禮儀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著社會的要求與時代精神。禮儀通過評價、勸阻、示範等教育形式糾正人們不正確的行為習慣,指導人們按禮儀規范的要求去協調人際關系,維護社會正常生活。讓國民都來接受禮儀教育,可以從整體上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
2.溝通功能
禮儀行為是一種信息性很強的行為,每一種禮儀行為都表達一種甚至多種信息。在人際交往中,交往雙方只有按照禮儀的要求,才能更有效地向交往對象表達自己的尊敬、敬佩、善意和友好,人際交往才可以順利進行和延續。熱情的問候、友善的目光、親切的微笑、文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等,不僅能喚起人們的溝通慾望,彼此建立起好感和信任,而且可以促成交流的成功和范圍的擴大,進而有助於事業的發展。
3.協調功能
在人際交往中,不論體現的是何種關系,維系人際之間溝通與交往的禮儀,都承擔著十分重要的「潤滑劑」作用。禮儀的原則和規范,約束著人們的動機,指導著人們立身處世的行為方式。如果交往的雙方都能夠按照禮儀的規范約束自己的言行,不僅可以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感情對立與矛盾沖突,還有助於建立和加強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新型關系,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秩序更加有序。
4.塑造功能
禮儀講究和諧,重視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統一。禮儀在行為美學方面指導著人們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我並潛移默化地熏陶著人們的心靈。人們的談吐變礙越來越文明,人們的裝飾打扮變得越來越富有個性,舉止儀態越來越優雅,並符合大眾的審美原則,體現出時代的特色和精神風貌。
5.維護功能
禮儀作為社會行為規范,對人們的行為有很強的約束力。在維護社會秩序方面,禮儀起著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社會的發展與穩定,家庭的和諧與安寧,鄰里的和諧,同事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都依賴於人們共同遵守禮儀的規范與要求。社會上講禮儀的人越多,社會便會更加和諧穩定。
第二節 旅遊禮儀的特徵與原則
旅遊禮儀:是在旅遊接待服務過程中,對旅遊者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一系列行為規范,是禮儀在旅遊接待服務過程中的具體運用。旅遊禮儀以禮儀為基礎和內容,它與禮儀有著共同的基本原則:尊重、友好、真誠。
一、旅遊禮儀的特徵
1.廣泛性
現代旅遊包含行、吃、住、游、購、娛六大環節,是綜合性強、跨度大的服於務性行業,其接待與服務工作涵蓋面廣。旅遊的六大環節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禮儀規范做好服務與接待工作,旅遊禮儀貫穿整個旅遊活動的全過程,任何一個環節工作出現差錯,都會影響旅遊業的整體形象。因此只有提高全行業的禮儀素養,每個環節都嚴格按照旅遊禮儀的各種規范接待賓客,並注意各行業(部門)間的協調與銜接,才能適應旅遊者的消費需求。
2.實用性
旅遊禮儀直接服務於旅遊行業,是禮儀在旅遊活動中的具體應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不同的旅遊服務門類,各有其特點,接待程序、操作規范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的服務門類、不同的部門,甚至不同的崗位,都有自己針對性很強的禮儀規范。如酒店、旅行社都有自己一整套禮儀規范;在交通服務方面,飛機、火車、輪船和汽車的接待服務禮儀也各有區別。
3.共同性
旅遊禮儀的共同性是指它的一些規范要求,是人們在旅遊接待過程中應該共同遵守的。盡管旅遊業涉及的「六大要素」有接待程序和接待規范上的差異,但都是在旅遊接待活動中調節客人與業者相互之間最一般關系的行為規范,禮儀基本內涵是一致的。「賓客至上」、把「尊貴讓給客人」應該是旅遊行業各個部門共同的行為准則,是旅遊行業全體成員應該共同遵守的人際和社交的准則。
4.靈活性
旅遊禮儀的規范是具體的,但不是死板的教條,它是靈活的、可變的。旅遊工作者應該在不同的場合下,根據交往對象的不同特點,靈活地處理各種情況。同時旅遊工作者要特別注意了解來自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旅遊者在文化背景、風俗習慣上的差異,充分尊重他們的禮俗禁忌,更加體貼周到地接待好每一位客人。
二、旅遊禮儀的基本原則
1.尊重原則
現代旅遊業強調「賓客至上」,要求把賓客放在首位,一切為賓客著想,主動熱情地去滿足賓客的各種合理需求和願望。而在賓客所有的需求和願望中,求尊重的需求,是最強烈和最敏感的,同時也是正常的、合理的和起碼的要求,是賓客的權利。只
2.「一視同仁」原則
服務工作中的「一視同仁」指所有的客人都應該受到尊重,在這一點上決不能厚此薄彼。具體運用禮儀時,可以因人而異,根據不同的交往對象,採取不同的禮儀形式,但是在對客人表示恭敬和尊重態度上一定要一視同仁。
3.熱情原則
能否積極主動解決客人的各種要求、滿足客人的各種心理需求,是衡量旅遊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准,因此旅遊活動中的禮儀行為應該是積極主動的。
4.合宜原則
現代禮儀強調人際之間的交往與溝通一定要把握適度性,注意社交距離,控制感情尺度,應牢記過猶不及的道理。因此禮儀行為要特別注意在不同情況下,禮儀程度、禮儀方式的區別,堅持因時、因地、因人的合宜原則。
5.寬容原則
禮儀的寬容原則,指不過分計較對方禮儀上的差錯過失。在旅遊服務運用禮儀時,既要嚴於律己,更要寬以待人,要多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切不可求全責備、斤斤計較,甚至咄咄逼人。面對賓客提出的過分的甚至是失禮的要求,我們工作人員應冷靜而耐心地解釋,決不要窮追不放,把賓客逼至窘境,否則會使賓客產生逆反心理形成對抗,引起糾紛。當客人有過錯時,我們要「得理也讓人」,學會寬容對方,讓賓客體面地下台階,保全客人的面子。在客人對我們提出批評意見時,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態度,認真傾聽。
6.自律原則
禮儀的最高境界是自律,即在沒有任何監督的情況下,仍能自覺地按照禮儀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旅遊工作者不僅要了解和掌握具體的禮儀規范,而且要在內心樹立起一種道德信念和行為修養,從而獲得內在的力量。在對客服務中從自我約束入手,時時檢查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禮儀規范,在工作中嚴格按照禮儀規范接待和服務賓客,而且做到有沒有上級主管在場一個樣,客前客後一個樣,把禮儀的規范變成自覺的行為、內在的素質。
第三節 旅遊工作者禮儀修養的意義、准則及培養途徑
修養:指一個人在道德、學識、技藝等方面通過刻苦學習、自我磨練和不斷熏陶,從而逐漸使自己具有某些素質和能力或者達到一定的境界。
禮儀修養:指人們按照一定的禮儀規范要求自己,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禮儀品質、意識等方面進行的自我鍛煉和自我修養。
一、旅遊工作者禮儀修養的意義
1.禮儀修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形象
來自五湖四海的旅遊者,不可能有較長時間來了解某一地區或者國家,他們往往通過與其接觸的旅遊工作者來判斷、評價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風貌。旅遊工作者良好的禮儀修養會產生積極的宣傳效果,能為其所在的企業、城市、國家樹立良好的形象,贏得榮譽。
2.禮儀修養是旅遊優質服務的關鍵
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除了物質需求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滿足。研究表明,在旅遊企業硬體設施相同的情況下,影響旅遊服務質量的主要因素是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旅遊工作者「賓客至上」的服務意識,熱情友好、真誠和藹的服務態度,優雅的舉止,得體的言談,會對旅遊者的心理滿意程度產生十分積極的效果,直接使客人在感官上、精神上產生尊重感和親切感,給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3.禮儀修養是解決旅遊服務糾紛的潤滑劑
旅遊服務接待工作接觸面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個人的信仰與生活習慣都不相同,在旅遊服務過程中,發生一些糾紛是不可避免的。要處理好糾紛,需要旅遊工作人員有較高的禮儀修養水平。無論糾紛是物質性服務引起的還是精神性的服務引起的,也不管是我方的原因還是旅遊者的問題,處理糾紛的第一原則是有理有節地進行處理。不管發生什麼情況,都要發揚「禮讓」的精神,以平息事態,不允許有任何與旅遊者爭吵、打鬥的不禮貌言行。因為旅遊工作人員的不禮貌行為只會激化矛盾,使事態進一步惡化
4.禮儀修養可以改善企業內部的經營環境
一個旅遊企業往往由多個分工不同的部門組成,每個部門之間都存在著相互協作、相互支持的關系。要想建立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環境,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就需要企業人員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都能夠相互支援、相互體諒,遇事能夠都從對方的角度著想,在溝通方面注意禮儀和分寸。這樣不僅可以調節旅遊職工之間、部門之間的關系,形成相互尊重、團結協作的風氣,而且可以減少工作內耗,提高工作效率。
5.禮儀修養利於員工的個人發展
禮儀修養反映出一個人的學識、修養、品格、風度,是一個人人格的外在體現。人格是人類社會地位和作用的統一,是一個人做人的價值和品格的總和,因而禮儀修養是個體人生發展的重要內容,不僅能夠促進個體人生的發展,而且能夠提升個體的人生價值。
禮儀也是現代社會的通行證。我們要順利地步入社會、走向世界,求得個人發展,就必須有良好的禮儀修養,做一個有教養、有禮貌、受歡迎的現代人。
二、禮儀修養的基本准則
1.遵守公德
公德:是指一個社會的公民為了維護整個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而共同遵循的最簡單、最起碼的公共生活准則。公德是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是人們普遍應該做到,又不難做到的最低限度的行為要求,是道德體系中的最低層次,是文明公民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品質。其內容包括尊重婦女、尊老愛幼、愛護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救死扶傷等等。社會公德是禮儀的基礎,是形成禮儀的前提,禮儀的內容基本涵蓋了社會公德的全部。遵守公德,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及對社會的責任感。所以遵守公德是文明公民應該具備的品質,也是禮儀修養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