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快餐行業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行業主要企業:百勝中國、麥當勞、真功夫、老鄉雞和老娘舅等。
本文核心數據:消費結構、市場規模、前景預測
中國快餐行業發展歷程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加快,由於時間成本的提高等諸多原因,使得餐飲業迎來了多元化的時代,業態層出不窮,產品細分程度越來越深。為了適應生活節奏的加快及人們飲食觀念與需求的改變,快餐以其快捷、便利等特點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餐飲行業增長較快的餐飲服務類型之一。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快餐業起步相對較晚。20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是美國快餐業創立和飛速發展時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快餐在美國國內發展到頂峰,成為世界上快餐業最發達的國家。而我國於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店在北京開業,才拉開我國現代快餐產業發展的序幕。歷經30多年,我國快餐產業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
中國快餐行業重點政策
經過多年發展,餐飲行業已經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門依法行政、行業協會自律管理、企業自主經營的市場化發展格局。行業主管部門主要有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行業所屬企業由各地的商務主管部門、市場監督管理主管部門實施具體監督管理。2014年至今,商務部及國務院等多部門就餐飲行業頒布了多項發展政策推動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中國餐飲行業市場空間巨大 2021年快餐行業市場規模突破萬億
我國的餐飲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有「民以食為天」的俗語,餐飲是人民最基礎的生活消費需求之一。我國餐飲行業的真正起步開始於改革開放之後,歷經40多年的發展,在消費升級背景下,我國餐飲行業仍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快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㈡ 現在餐飲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我國餐飲行業規模2020年受疫情影響下滑,行業集中度較低
「民以食為天」,改革開發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能力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從七八十年代的「吃飯難」到九十年代的「吃飽」,再到二十一世紀以來的不斷追求吃特色、吃健康、吃營養、吃便捷、吃文化、吃休閑。
中國餐飲行業伴隨經濟發展,不僅成為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提升的見證,也逐步成為擴內需、促銷費、穩增長、惠民生的支柱產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餐飲業市場規模持續壯大,2011年突破2萬億,2015年突破3萬億,2018年更是突破4萬億,達到4.27萬億,占國民經濟產值的4.7%。2019年餐飲行業收入為4.7萬億,同比增長9.4%。
盡管近年來增速有所下滑,但仍遠高於GDP增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10月,中國餐飲業累計收入為2959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1%。
更多數據可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餐飲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㈢ 中式快餐的前景如何應如何操作
連鎖經營將是中式快餐企業迎戰之道
今年夏天,中國的快餐業與炎炎夏日一樣,顯得格外火爆,而導火索就是快餐企業看中的中式快餐市場。8月,肯德基在全國十六個城市同時發出一個聲音:拋棄不健康的「洋快餐」帽子,重新打造「新快餐」品牌,推出更多的中式快餐。而在之前,百勝首家中式快餐「東方既白」在上海徐家匯、浦東正式開業,店面風格與肯德基如出一轍。
「中式快餐市場太大了,而洋快餐近來爭議很大,進軍中式快餐是明智的選擇。」中國烹飪協會一位權威專家指出。中西快餐的這場市場爭奪大戰會有怎樣的結果?中式快餐能不能後來居上,占據更有利的市場地位?為此,早報財經第一調查上周聯合上海零點市場調查有限公司進行了一次專項調查。
共有386位市民參加了此次調查。其中男性佔469%,女性佔531%。受訪者年齡分布比較平均,18-25歲、26-30歲、31-40歲、41-50歲、51-65歲各個年齡層次各佔比例23.6%、19.4%、21.2%、14.8%、21.0%。受訪者的個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佔26.2%,1001元到2000元的佔32.1%。另外,本次調查中,30.8%的受訪者學歷為高中,26.4%的受訪者為大專及以上學歷。
本次調查表明,74.6%的受訪者認為中式快餐是極有潛力的市場,並且有36.0%的人認為各企業在中式快餐市場上的競爭高峰期現在已經來臨。68.1%的受訪者表示日常生活中更願意選擇中式快餐店,但與此同時,卻又有將近半數的人平時最常去的快餐店仍是麥當勞、肯德基。對於洋快餐的優勢,51.0%的人認為在於連鎖化經營,而對於中式快餐業的不足之處,46.9%的受訪者認為主要在於經營理念上的薄弱與落後。
競爭提前到來 七成人:中式快餐有潛力
「原本預計還要再過三到五年後,才會有競爭高峰期出現。但現在看來,這場競爭對峙肯定是要提前了。」某本土快餐企業負責人就中式快餐業的現況這樣表示。而在此次調查中,多數市民也認為各企業在中式快餐市場上的競爭高峰期已經提前到來,有36.0%的市民表示現在已經在激烈競爭了,13.7%的市民表示還要1至3年,11.1%的市民表示還要3至5年,甚至有6.7%的市民表示還要更長時間,32.4%的市民表示說不清。
其實自2003年起,為適應中國市場發展的需要,肯德基就開始走本土化道路,從番茄蛋花湯、早餐粥,到烤翅,為適合國人口味,肯德基可謂動足腦筋,並且做一款成一款,顯示出紮根中國市場的雄心和毅力。今年8月起,肯德基更是開始了自進入中國18年以來,第一次針對中國市場進行的全方位戰略調整。資深營養專家頻頻出現在電視廣告中為肯德基代言,貼滿了「為中國而改變打造新快餐」廣告的公交車穿梭於街市,肯德基發起全方位宣傳中式快餐攻勢。
與此同時,一些中式快餐企業也開始加快發展步伐,「永和豆漿」、「馬蘭拉麵」、「新亞大包」等都開始高調尋得海外戰略合作夥伴,一場大戰現已初具規模。本次調查顯示,74.6%的人認為中式快餐將是極有潛力的競爭市場,只有10.6%的人表示否定,還有14.8%的人認為很難說。
營養成競爭法寶 三成市民重視快餐營養
事實上高脂肪、高熱量的洋快餐在國外一直備受指責,加上這半年來「蘇丹紅」、「薯條致癌」、「紙巾治癌」等接二連三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洋快餐形象已經大打折扣了。為此中西快餐大戰的焦點集中到了營養領域。此次調查顯示,33.4%的市民認為目前的快餐競爭主要集中在營養領域,而認為競爭集中在美味和品牌領域的分別佔41.2%和21.8%。
中國百勝餐飲集團總裁蘇敬軾也承認:「消費者對西式快餐的營養疑慮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最大絆腳石。」有11年發展中式快餐經驗的「真功夫」也認為,中式快餐制勝的關鍵在於「營養」。
然而要單靠「營養」制勝,似乎不那麼容易。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餐飲連鎖委員會委員於顯洋認為:「消費者踏進快餐店更多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不是講究營養。」調查表明,47.7%的受訪者表示選擇快餐時的決定性因素在於口味,其次是價格和安全衛生,佔29.3%和27.5%,再次才是營養、便捷等因素,佔25.6%和22.8%。另外,年輕人是快餐的主要消費群體,但青少年自身的營養觀念比較弱,不會主動去加強營養,而寫字樓流行的工作餐講究方便快捷、經濟實惠,雖然在工作之餘也常常去品嘗美食,但他們更多的追求口味而不是營養。
中式快餐受歡迎 本土企業需強調文化
雖然目前中式快餐佔了85%以上的市場份額,但另一個事實是,麥當勞的平均營業額是中式快餐店的160倍,肯德基一年從中國「啃」走20億元。現在,洋巨頭進入中式快餐市場,與本土中式快餐企業搶分這一塊蛋糕會出現怎樣的局面?調查表明,68.1%的市民日常生活中更願意選擇中式快餐,只有15.3%的市民願意主動選擇西式快餐。但事實上,將近半數的人平時最常去的快餐店仍是麥當勞、肯德基。選擇永和豆漿、新亞大包、大娘水餃的都不足二成,分別為16.8%、16.1%和7.0%。
麥當勞和肯德基在中國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兜售「快餐文化」的成功,因此,以麥當勞和肯德基為代表的洋快餐在中國的成功不是產品力的成功,而是品牌力的成功。在此次調查中,關於本土中式快餐企業缺陷的問題,46.9%的人認為是經營理念上的薄弱與落後,31.6%的人認為是味道比較難始終如一,28.5%的人認為連鎖店太少,還有23.1%的人認為缺少有文化內涵的品牌支撐。
由此看出「文化」正是本土快餐急需強化的領域。因為現在一些中式快餐仍然停留在「除了吃沒有別的」的層次上,這就證明了中式快餐品牌的文化內涵有待挖掘。
五成市民認為 洋快餐優勢是連鎖經營
洋快餐的優勢到底在哪裡?調查數據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連鎖化經營(51.0%),科學化管理(41.2%),戰略規劃、經營理念(30.3%),標准化操作(28.2%)。但是關於目前洋巨頭價位的調查顯示,69.5%的人認為偏高,29.5%的人認為價格一般,只有1.0%的人認為價格偏低。而71.0%的人認為目前本土快餐的價位一般,可以承受,另外認為偏高和偏低的分別佔25.6%和3.4%。由此看出,洋快餐在全國快速發展的很大因素是其標准化的連鎖管理,而相對於價格來說市民更願意接受中式快餐。
調查表明,42.2%的人認同的快餐行業發展模式是加盟,41.2%的人認為應該是自營和加盟捆綁,只有16.6%的人認同自營方式。為此,連鎖擴張將成為中式快餐快速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是難以做到標准化又是中式快餐大規模擴張的最大阻礙。講究烹飪技巧的中餐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廚師的經驗,即使同一個廚師也不能保證同一道菜的味道始終如一。無法量化,就難以達到快餐所需要的工業化生產。為此如何在加快連鎖的同時保證標准化流程也將是中式快餐發展面臨的考驗。
㈣ 餐飲業的現狀怎麼樣,未來又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餐飲行業已進入成熟階段,增長勢頭不減,整體水平逐年提升,綜合水平和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發展步伐加快。同時經歷多年的發展與市場競爭,中國餐飲業發展已經進入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業態多樣化、經營模式連鎖化和行業發展產業化的新階段,中國餐飲業的發展勢頭持續強勁,發展前景更加看好。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能力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從七八十年代的「吃飯難」到九十年代的「吃飽」,再到二十一世紀以來的不斷追求吃特色、吃健康、吃營養、吃便捷、吃文化、吃休閑。中國餐飲行業伴隨經濟發展,不僅成為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提升的見證,也逐步成為擴內需、促銷費、穩增長、惠民生的支柱產業。
同時隨著互聯網突飛猛進的發展和普及,「互聯網+」已成為一個時代趨勢,餐飲行業成為線上互聯網連接線下的最大入口。整個餐飲行業包括餐飲食材供應領域,互聯網餐飲行業一站式交易平台的進入改變了傳統的餐飲行業的發展,將傳統的線下交易搬到了線上,加快了行業的流通和服務的普及。
餐飲行業飛速發展 行業不斷擴張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餐飲業市場規模持續壯大,2011年突破2萬億,2015年突破3萬億,2018年更是突破4萬億,達到4.27萬億,占國民經濟產值的4.7%。2019年餐飲行業收入為4.7萬億,同比增長9.4%。盡管近年來增速有所下滑,2019年為9.4%,但仍遠高於GDP增速。受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餐飲行業收入有所下降,為3.95萬億元,同比下降16.6%。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餐飲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㈤ 快餐文化的利與弊
快餐式文化的誕生與流行是象徵著一種社會趨勢,它與今天的社會工作生活節奏和現實是對應的。繁忙的工作和學習,巨大的心理壓力,激烈的競爭和艱難的生存發展,加上傳統文化在城市化過程中一點點的流失,人們內心深處的空虛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異化,使得以年輕一代為代表的人群在物質生活豐富多彩、信息娛樂形式多樣的同時卻精神貧乏,沒有太大的興致也沒有時間和耐心去從本質上來品味文學藝術,從而難以真正地欣賞美。而快餐式的文化則正好迎合了社會心理的需求,使人們內心的情感與壓抑得以最大限度地宣洩,從中體會到了快樂和舒暢。盡管很快就置之腦後,但由於快餐文化各種形式和內容層出不窮,不斷新陳代謝,消費者可選擇的餘地大,資源信息的豐富程度也足夠大家隨時隨地喜新厭舊、求新求異。
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快餐文化也不例外。就一般看法而言,快餐文化的意義在於「消費與娛樂」,商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內容。但從我們學生角度來看,「快餐文化」是利小於弊的,它分散了我們太多注意力,侵佔了我們太多寶貴時間,讓無數夢想化為空想,讓我們化作了商業的牽線傀儡。
面對快餐文化我們應該
空想不如直接行動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做一件事,卻會顧慮難度、結果等因素,甚至會因為惰性給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找拖延借口。於是曾經想去的地方一直沒去過,曾經想撿起來的愛好變成了記憶里的美好,曾經想增進的技能變成了半吊子……有想法是成功的第一步,但是行動才有成功的可能。
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一個習慣的培養需要至少21天,其他的習慣亦然。每天上下課的路上等空餘時間,可以多背幾個單詞,多了解一些專業知識,不耽誤生活和學習,卻又能培養習慣獲取新知,何樂而不為呢?當然,碎片化的時間其實很多,比如吃飯的時間充裕的情況下總會有結余、睡前半小時、早起十分鍾等等,關鍵在於大家是否願意去實施。
一次專注一件事
習慣的養成尚且需要21天,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自然不容易成功,如果是想做很多改變呢?肯定不能一會兒培養這個習慣,一會兒又培養另一個習慣,這樣到頭來只會一團亂,還浪費時間。可以在固定的時間段重復一個習慣,但是不要一下子太多。一次只專注一件事完成的情況便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