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符合秦朝文化教育狀況的有哪些

符合秦朝文化教育狀況的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08 11:00:26

1. 先秦時期的文化特徵有哪些

先秦時期的文化特徵:

1、群體創作時期

這一時期主要出現在文字產生以前的時期,其特點是群謳唱和。其主要作品,應當是勞動樂歌(含農事祭舞),其基本審美趨向是實用。

墨子一書記載了許多關於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知識,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科學認識水平,反映了戰國初期封建經濟的發展,小生產者隊伍不斷壯大的現實。

這代表了小生產者要求和睦相處,有安定的社會環境以保證生產發展,提高政治地位的思想,墨家學說在當時成為最有實力的派別之一,有「非儒即墨」之說。

2、夏、商時代和西周初期

以原始宗教文化為背景,巫覡作為個體文學創作者開始出現,出於巫術目的而創制的韻文是當時主要的作品。

荀子哲學觀點,自然界的發展是有其規律的,同時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的變化規律而利用它,造福人類。這是唯物主義的思想傾向,反映了戰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利用,改造增強。

3、商、周之際到春秋時期

史官從原始宗教中脫離出來,為新興文化的代表,當時重要的作品主要是記人事,觀天象,述舊典的史家散文。

莊子哲學,發展了老子的唯心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我」的主觀產物,屬主觀唯心論,社會思想,鄙視富貴利祿,反對社會不公平現象,莊子的這種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對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西周春秋時期

貴族成為這一時期文學的主要創作者,他們所獻詩、所采詩是這一時期留存後世最多的作品。老子的思想,「無為」,反對採用嚴刑峻法,哲學思想,含有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世間萬物和人類社會是運行的,事物具有對立面,並且相互依存在,不斷的變化。

老子是大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是進步的,其無為的政治主張對緩和社會矛盾有一定積極作用。

5、春秋戰國之際到戰國末期

在貴族和庶人之間興起的「士」階層,成為文化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盛況,「諸子散文」是這一時期最多最具個性的文學作品。

教育成就及文化貢獻,教育方面,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提出「有教無類」,打破了由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如「因材施教」「溫故知新」。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編訂和整理《詩經》《尚書》《禮》《易》《春秋》,即「五經」。

2. 先秦史實:貴族文化教育涵蓋哪些方面

中國的貴族,到周興起時已經很像樣了,周之封建,又鞏固和強化了貴族階層。貴族封建,立基於宗法。國家即是家族的擴大,宗廟里祭祀輩分的親疏,規定貴族間地位的高下。宗廟里的譜碟,即是政治上的名分。所以我們看春秋、戰國,多是同姓兄弟之國,或者這樣那樣的親戚。

貴族的首要任務,就是習「禮」。「禮」涵蓋的范圍很廣,最早的「三禮」指天、地、人之禮,後來才指儒家的三部經典《周禮》、《儀禮》、《禮記》。禮,規范人的思想和行為,所以說,「人無禮不立。」大到祭祀天地、朝拜天子,邦國盟會,小到省親會友,戴帽穿衣,無一不受「禮」的約束。譬如打仗,多麼慘烈的事情啊?也要講「禮」,其中就有「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等講究,就是說對方沒列好陣時不能進攻,不能對已經受傷的對手再行傷害,不能擒獲有黑白兩種發色的長者。今天看來,這簡直迂腐透頂,可在周時,就是戰爭的禮儀規范,況且對立的雙方多是這樣那樣的親戚。但「禮」的主體人群卻很小,只限於貴族以上,天子和公侯伯子男貴族階層,這叫「禮不下庶人」。

敬天法祖,尊法守禮,是貴族的首要任務,是貴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也是貴族終身習學的重要課程。貴族必須接受教育,也只有貴族才能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學什麼呢?禮、樂、射、御、書、數,此為六藝。所以別輕視駕車的技術,駕車,參乘,都得有貴族地位才行。也別輕松射箭的技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貴族才有資格隨從出征。「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斯,雨雪霏霏。」就是貴族從征寫下的詩句。誦詩賦詩,是貴族傳統,也是高雅藝術。盟會宴享,祭祀朝拜,重大場合都會有,私下感慨也會有。《春秋左氏傳》,記載有眾多誦詩、賦詩的案例。

貴族的核心價值觀,即是尊王攘夷,忠君保民。周天子及諸侯,屬華夏農耕,以文化先進而成統一民族,又始終處於夷狄游牧族群的威脅之中,所以孔子這樣肯定管仲的功績,「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在周代,敬天與法祖是統一的,敬天與保民也是一致的,正所謂「天道遠、人道邇」,「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貴族有忠君的責任,有從征的義務,貴族精神最終體現為「禮」的秩序,「仁」的內核。貴族要習禮,要接受教育,由此誕生出附帶的特點,即是舉止優雅,好學多藝,民間所謂「有樣子」和「識書達禮」是也。

這就是先秦貴族文化教育主要提倡或者說是必須了解的東西!

3. 請問秦朝的教育是什麼樣的

他們的教育大多是受限制的
從秦朝的焚火坑儒可以看出
秦朝這個封建帝國的教育是單面的
因為秦皇不允許其他國的文化出現

4. 秦朝的教育制度

一定的社會政治制度必然影響和制約著教育的發展,而教育也會促進著政治的發展。因此教育本質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所以春秋戰國的私學才會蓬勃發展起來,但是當秦國統一天下以後,需要加強中央集權,同時秦執政理念以法學為主,因此秦朝在文化教育方面,從崇法排儒的基本政策出發,採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其主要點是:頒挾書令和禁私學以吏為師。
作為高度集權一種社會,都會對私學採取一種禁止態度,因為私學容易形成一種與統治階級觀點不一致矛盾,為社會安定埋下禍根。
早在西周時期,古代典章文物,俱掌於官府;禮、樂、射、舞器,都藏於宗廟。民間無書無器,學術專為官有,教育非官莫屬,非官莫能。當時也是學在官府,官師合一。至春秋戰國時期,學術繁榮,官學衰落,私學興起,教育沖破了「以吏為師」的局限。秦統一華夏,理所當然不再容忍私學泛濫。
秦國之所以採用以史為事的教育體制,除了是中央集權需要,也是從崇法排儒的基本政策出發,
首先以吏為師是法學政治主戰
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就有言論:「今修文學,習言談,則無耕之勞而有富之實,無戰之危而有貴之尊,則人孰不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眾,則法敗;用力者寡,則國貧。此世之所以亂也。」做學問搞理論的人不勞動還富有,不用經歷戰爭的危險還有社會地位,這美事誰不願意干呢?人都聰明了就會鑽法律的空子,法律就廢了,勞動的人少了國家就貧窮了,這就是世道混亂的原因。從中不難看出法家對其他偏重理論學派的刻骨仇恨,同時也有著幾分愚民教育思想的影子。在商鞅的基礎上,韓非子進一步提出了以吏為師的構想:「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這便是吏師制度的思想基礎。
第二、以吏為師是當時政治所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生日宴上的一次爭吵。為帝王祝壽自然少不了臣子奉承討巧,但對廢分封行郡縣早有不滿的儒學博士淳於越卻公開唱反調,批評臣子阿諛獻媚,並趁機攻擊郡縣制不合古制,不能長久,於是與力主郡縣的李斯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儒法之爭。李斯帶著傳統法家的觀點大肆批評儒家以學亂整,是社會動亂的隱患,並建議「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皆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葯、卜筮、種樹之書。若欲學法令,以吏為師。」
秦始皇從鞏固統一的封建政權出發,根據李斯的建議,果斷地採取了頒挾書令所謂挾書令,並非是毀掉所有的書籍,所禁者僅限於私藏在儒生或百姓手中的儒家經典和禁私學以吏為師的措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於藏書的限制。二是關於辦學的限制。所謂禁私學以吏為師,也並非是取消教育。規定:有願求學者,可按封建王朝的統一布置,以吏為師和以法為教;所禁者僅限於春秋、戰國以來儒家所辦的二心私學。以杜絕儒生聚徒講學,結黨營私,擴大其勢力。從實行這一措施的原因及措施內容可以清楚地看到,秦始皇並不是要取消教育和毀滅文明,而是要鏟除危害封建集權主義統治的思想影響。
第三、以吏為師本質是復興官學。
秦朝的吏師制度和博士官的設置,秦朝由於實行特殊的文教政策而沒有創建正式的學校。秦朝的教育根據史書上的記載,一是吏師制度。今本《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若有欲學法令,以吏為師。這就是說,秦朝統治者是非常重視法令政策教育的,即以法為教。而法令政策的傳授,主要是靠官吏來擔任的,即以吏為師。二是設置博士官。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及《前漢書郊祀志》所載,秦置博士官,員額數十,其職責為:或議政事,或備咨詢,或掌故籍。另外,他們也可以收徒講學,傳授典章文化

5. 秦代在問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

我想是文教政策吧

秦朝的文教制度對以後封建社會的影響有如下幾方面:

第一:君主專制政權的建立,首先改「王」為「皇帝」。秦朝做為中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政權。打破了傳統的分封制。實現了以後中國封建社會的君主專制政權。(贏政幻想秦的統治世世代代繼續下去。他自稱始皇帝,他的後代為二世、三世,以至千萬世。秦一朝統治雖然不長,但是從它開始,中國一套比較完整的專制集權制度,建立起來了。)第二: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錢,同時還統一了度量衡,使長度、容量、重量都有統一的標准。這些措施,有利於鞏固秦朝的統一,有利於各地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也有深遠影響。第三:秦朝以法家思想為指導,實行吏師制,取消學校;漢朝則以秦為鑒,在儒家思想指導下,重視學校,推行教化,並首創太學和郡國學,為中國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第四:秦統一後,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以後又在民間流行一種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統一了文字。為以後封建王朝推行政令起到了政令統一的效果。第五:禁私學,為以後封建王朝對國內文化及科舉的實施提供了便利管理。

6. 秦漢時期的文教政策是什麼

一、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秦朝從維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的目標出發,強力推行法治政策,在文化教育所採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如下 方面:
(一)統一文字
目的是為了改變戰國時期形成的「文字異形」局面,同時簡化文字的書寫。李斯最初總結出小篆的字體,並編成名為《倉頡篇》的字書,後來獄吏程邈又將小篆改進成更便於書寫的隸書字體。
文字的統一對維護國家統一、形成中華民族統一的文化心理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二)嚴禁私學,「焚書坑儒」
秦統一後,統治集團內部對實行郡縣制的看法並不一致,丞相李斯認識到學術觀點的不同正是思想統一的障礙,而春秋戰國以來的私人自由講學之風是形成學術爭鳴的條件。於是李斯建議秦始皇厲行禁學、焚書的政策,得到採納。禁學、焚書又進一步引發殘暴的「坑儒」事件。
焚書是毀滅文化的最重要的固化物質載體,禁私學是堵截文化的傳播途徑,「坑儒」則是對人這一活生生的文化載體的毀滅。秦始皇因此將他的文化專制和愚民政策推向極端,從而也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
(三)吏師制度
秦王朝在禁止各種學派的私學的同時,為了培養知法、執法、守法的官吏和馴民,全面實行「吏師制度」。即在官府中設立「學室」,以官吏為教師,以法律為教學內容。
「吏師制度」的施行,導致一種法律之外無學,官吏之外無師的局面,不僅否定了正常的文化消費和創造,也否定了專職教師的存在,重新回到夏、商、周時代「官師合一」的局面。這無疑是教育發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二、漢代的文化教育政策
(一)漢初的文教政策
漢初是指漢高祖至漢景帝在位的一段時間,共60多年。在這段時間內,漢統治者奉道家的「清靜無為」為政 治指導思想,表現在具體政策上,即盡量減少對百姓日常生活、生產事務的干預,任其自然發展。
在「無為」的政治背景下,統治者放鬆了對文化教育的鉗制,為教育的發展、學術的繁榮提供了一種較為寬松的環境。文教政策上的重大舉措有:重新重視各派知識分子在政治中的作用,並詔令政府官員推薦賢良文學之士;允許開辦私學;廢除了秦朝制定的「挾書律」,允許人們自由收藏、攜帶書籍等。
諸子百家之學因此開始復甦。儒家在先秦就很重視講學,此時各地的儒學大師也開始收徒授經(左為唐代王維所作的《伏生授經圖》),儒家學派得到了較為突出的發展,這為漢武帝時期推行「儒學獨尊」政策奠定了基礎。
(二)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
漢初「無為」政治雖然有利於社會的「休養生息」,但也積累下許多沒有解決的社會矛盾,如諸侯 勢力的膨脹、土地兼並嚴重、北方匈奴的騷擾、政務廢弛行政無效等。也導致中央財政匱乏,國家積弱,不能舉行重大事務和工程。公元前140年,時年16歲的漢武帝即位,他有志於變漢初的「無為」政治為有為的進取政治,渴望尋求新的政治指導思想。(右圖為漢武帝像)
漢武帝通過對策 選拔優秀的知識分子來充實官吏隊伍,尋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對策中向漢武帝提出三條

建議: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即鼓勵儒學的發展,對其他各家採取冷淡態度,這樣就可以達到以儒學統一思想的目的,即「獨尊儒術」。
2.興太學以養士。漢初中央政府不辦學,人才主要來自私學。董仲舒認為這一方面不能保障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也不利於統一人才的思想意識。他建議中央建立太學,直接掌控教育大權。
3.重視選舉,任賢使能。
作為對這三項建議的回應,漢武帝先後採取了以下措施:
1.獨立儒家五經博士 ,而對先前設立的傳記、諸子博士則不再續置,讓其自然消亡。

2.開設太學。於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正式由官方為儒家博士置弟子,稱為博士弟子,宣告中央太學的正式建立。
3.完善漢初的察舉辦法,使其成為制度。
董仲舒的三項建議成為漢代的三大基本文教政策,其中「獨尊儒術」是其核心。

7. 先秦時期的文化特徵有哪些

所謂先秦,指的指秦朝以前的歷史時代,起自遠古人類產生時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為止.先秦時期的文化
春秋時期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無為」,反對採用嚴刑峻法.
哲學思想:含有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世間萬物和人類社會是運行的,事物具有對立面,並且相互依存在,不斷的變化.
老子是大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是進步的,其無為的政治主張對緩和社會矛盾有一定積極作用.
孔子的思想:
思想內容:1·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即「愛人」,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的人際關系.
2·維護周朝的禮,主張貴賤有序.
3·主張以德治民,在政治上主張逐步改造.
教育成就及文化貢獻:教育方面;他興辦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提出「有教無類」,打破了由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如「因材施教」「溫故知新」.
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編訂和整理《詩經》《尚書》《禮》《易》《春秋》,即「五經」
對孔子思想及實踐活動的評價: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及教育家,儒學的創始人.其仁的思想,以德治民的思想,反對苛政,包含著維護統治秩序和緩和階級矛盾,使得社會安定,保證生產發展等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抑制統治者的暴政,安定人民生活具有進步意義.其維護周朝的禮,代表奴隸主階級的意志,是維護奴隸制,反映了儒家學派厚古薄今變得歷史觀,所以具有保守性和落後性.同時孔子對推動古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古代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
因此孔子在思想上,學術上,教育上所作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儒家學說經歷代儒學家的發展和改造逐步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文化的主體,同時對東亞一些國家和民族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背景:1·物質條件:戰國時期封建經濟迅速發展,為學術文化繁榮提供物質條件.
2·社會需要:春秋戰國作為社會大變革時代,社會歷史需要重新認識,百家爭鳴是歷史變動在認識上的表現.
3·政治變革需要:各國的政治變革與互相競爭需要理論指導.在尖銳的斗爭中,實力無疑是基礎.然而,沒有適當的謀略,優勢也可能轉換劣勢,所以當時統治者對人才相當重視.
4·環境與氛圍:當時諸侯國紛爭林立,政治空隙比較多,思想環境較為輕松,便於知識分子自由討論問題,施展才華.
5·私學的興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識的思想家.
6·不同的階級對社會變革在上層建築,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必然反映.
主要學派與思想
墨家:代表:墨子
主要思想:1·「兼愛」——不分階級差別
2·「非攻」——反對一切不義戰爭(反映了小生產者渴望安定的願望) 3·「尚賢」——主張任人唯賢,反對王公的任人唯親.
4·墨子一書記載了許多關於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知識,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科學認識水平.
反映了戰國初期封建經濟的發展,小生產者隊伍不斷壯大的現實,這代表了小生產者要求和睦相處,有安定的社會環境以保證生產發展,提高政治地位的思想.墨家學說在當時成為最有實力的派別之一,有「非儒即墨」之說.
儒家:
孟子:
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重民」思想表現:1·「政在得民」,反對苛政;
2·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得侵犯農民的勞動時間,主張寬刑薄稅.
這種思想反映了孟子在社會變革中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其仁政的思想有利於社會安定和生產發展,但其目的是維護統治者的利益與統治.
荀子:
哲學觀點:自然界的發展是有其規律的,同時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的變化規律而利用它,造福人類.
這是唯物主義的思想傾向,反映了戰國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利用,改造增強.
道家:
莊子:
哲學:發展了老子的唯心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我」的主觀產物,屬主觀唯心論;
社會思想:鄙視富貴利祿,反對社會不公平現象.
莊子的這種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對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法家:
韓非子:
1·歷史是向前發展的,當代必然勝過古代,主張按社會現實需要進行政治改革;
2·治國「以法為本」「法不阿貴」利用人趨利避害的本能,以嚴刑酷法統治臣民;
3·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封建國家.
法家思想體現了新興的地主階級要求進行政治變革,建立封建制度的要求,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經濟要求.

8. 秦朝的政治特點和其歷史文化影響有哪些

秦王朝在政治方面注重實效、功利,質朴而率直,不事虛浮,主動性極強;在教育方面不師古,不崇經,以法為治,以吏為師,同樣具有鮮明的法家特色。

秦文化在古代歷史上影響昀為深遠的,就是它的這種政治文化和教育文化。顯而易見,由於秦代的教育政策及社會教化推行至極致,在大一統國家形態和大一統國家觀念的秦文化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9. 秦朝文化都有哪些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進行極端的集權統治。殘忍的「焚書坑儒」導致中國多元文化發展的倒退。但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貨幣等手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融合和統一,郡縣制的行政模式為以後君主集權的封建社會模式奠定了基礎。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二)經濟——秦統一後,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同時還統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為全國統一的文字,後來使用更為簡單的隸書。
(四)思想——焚書坑儒(P52)
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極大損失,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五)軍事——北築長城、南修靈渠(P53)
(1)秦朝統一後,派將軍蒙恬北伐匈奴,並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城。
(2)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了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

2、秦朝鞏固統一加強統治的措施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10. 秦漢兩朝在思想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比較

我來回答,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漢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論語》,即語錄體散文集及《五經》中。

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代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教育,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就出自此處 。孔子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姜廣輝認為,「面對春秋時期諸侯爭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現實,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樣創造出一個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過天啟和神諭來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而是回首歷史,到上古「聖王」那裡去尋找智慧。孔子自謂 「述而不作」,實際是以「述」為「作」,通過對歷史傳統作當代詮釋,來實現價值的疊加和轉換。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 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准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品格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學說的精華,比較集中地見諸於《論語》一書,共二十篇,一萬一千餘字。《論語》就是孔子的語錄,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追記。此書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論語》一書集中闡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仁。「仁」是一切理論的中心,所有的關於「仁」、「樂」的規范,都不過是手段,是為實現「仁」這一道德的最後完美服務的。《論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入了朝鮮和日本,日本〈大寶令〉還指定它為日本學生的必修課。1594年,傳教士利瑪竇將它譯為拉丁文後,它又被轉譯為意、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在西方各國廣泛傳播。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採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深。

說到治理國家,孔子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希望統治者以仁義之心待民,他說「苛政猛於虎」,他還強調無論什麼法令法規,統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人際交往中,孔子強調的是忠和恕。

「忠」就是以忠實誠信的態度對人,以恪盡職守的態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在為人處世上,孔子提倡自愛和愛人。孔子對天命持謹慎態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切要看個人後天的努力。當然,〈論語〉中也有一些思想是與歷史潮流相背離的,如他政治上的復古傾向,他對等級、秩序的過分強調,他的內斂的人格價值取向等,這一切都不可否認的給中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需要我們用現代意識對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類文明剛剛露出曙光的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人為之驕傲的。

孔子思想在近現代以來的新發展是指近代西方文明輸入中國以後,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條件下產生的新儒學。新興的「大眾儒學」是當代新儒學發展的又一成果。

附:

「知」——孔子思想的精華

孔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從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了許多很有意義、很有啟發性的教育思想和獲得知識的方法。在春秋末期這樣一個社會大變動的時代,保守的奴隸主貴族是無法應付現實生活的變化,從奴隸主貴族本身來說也不可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但從整個社會發展來說,卻需要有一批有才乾的人才,要他們來解決現實社會中發生的種種復雜的問題。孔子適應著當時社會的需要,通過教育,給人們以知識,成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對這句話雖有種種不同解釋,但它包含要擴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僅僅限於奴隸主貴族,應該是無疑問的。孔子自己實踐了他的「有教無類」的主張,所以他說:「只要給我十條干肉作學費,我從沒有不教誨的。」(《論語·述而》)他的這一作法,對當時迫切需要解決的人才問題起著很大的作用。當然孔子的「有教無類」並不是為了所有的階級,更不是為了什麼培養為全民服務的人才,而是為了培養更多的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有才乾的人。雖然如此,但孔子的教育活動,卻是結束了過去貴族壟斷的「官府之學」,開始了學問的私家傳授。所謂「學術下庶人」,正是從孔子開始的。從這一點來說,無論如何是有利於當時社會發展的。

不僅如此,孔子通過他長期的教育實踐,從中總結了不少合於人們認識規律的經驗,但孔子的這方面的思想,還不是認識論本身的問題,主要還是對教育方法、求知方法的概括和總結。

首先,孔子比較強調人們的知識來源於學習。雖然他也講到「生知」「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它表明孔子還受著傳統思想的束縛。但是我們從他的具體教育活動上看,他並不十分重視這點。他所說的「性相近,習相遠」才是他自己的主張,顯然這和「生知」的觀點是不一致的。孔子從來就沒有認為他自己是「上智」的,而且也沒有說過哪一個人是「上智」的,他甚至認為堯舜也會有錯誤。關於他自己,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他非常好學,他自己給自己的評論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他贊美好學的學生顏回說:「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論語·先進》)子貢問:「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孔子回答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可見,孔子非常注重學習,認為人的知識來源於學習,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過學習才能得到,所以他所說的「生知」差不多成了一句空話了,在實際上並沒有重視它。

孔子主張學習的知識大體上有兩個方面:一是從學習古代文獻和典章制度方面得來的知識,這可以說是歷史知識,《論語》中記載孔子從過去的歷史文獻、典章制度中學得知識的地方很多,他自己說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鄉黨》一篇中,除極少數幾節外,大都是講古代的制度,孔子就是學習這些東西。從孔子教學的內容看,大部分是古代文獻、典章制度等,「孔子用四種內容教育學生:歷代文獻,生活行為的准則,對上要講忠義,對朋友要講信實。」(《論語·述而》)這里所說的「歷代文獻」就是《詩》《書》《禮》《樂》等等。二是從現實生活方面得到的知識,這可以說是現實的知識。但孔子主要是注重觀察而不大注重實踐,特別是他非常輕視生產實踐。在《論語》中許多地方記載了孔子主張在生活中要注意學習的話,例如他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不恥下問」等等。但是孔子輕視生產實踐則是非常錯誤的,有一次他的學生樊遲向他請教種莊稼和種菜,他不僅說他不如老農民和老菜民,而且罵樊遲說:「樊遲真是個小人呀!做一個統治者重視禮,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做一個統治者重視義,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做一個統治者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隱瞞真情。要是做到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會背著小孩前來投奔,哪裡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論語·子路》)孔子說這樣的話表明他是一個剝削階級的思想家,而剝削階級從來都是自己不勞動而且輕視勞動。

其次,孔子對某些學習的規律作了概括,得出一些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並以此作為他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

他提出反復的學習可以使人們的認識更加深入,從而獲得新的知識,他說:「溫故而知新」(《論語·為政》),「學而時習之」(《論語·學而》)等,就是這個意思。孔子雖然沒有明確談到通過對過去的經驗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事物發展的規律,但他已經知道可以由學習過去的知識中吸取經驗,這對認識當前的事物是有幫助的。孔子常常向別人請教,從別人那裡學得知識,然後用來教別人,他說:「我有很多知識嗎?沒有呢。有一個普通人問我,我對他的問題本來一點也不知道。但是我從他的問題正反兩面去盤問之後,卻得到很多啟發,然後盡量地告訴他。」(《論語·子罕》)

孔子還從教育實踐中總結出「學」和「思」的關系。他所說的「學」和「思」的關系雖然不等於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但也是別人的經驗如何通過思考變成自己的知識的關系。「學」是學習別人的經驗和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思」是把別人的經驗和從現實生活中學得的東西通過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為自己的知識,所以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只學習前人的知識而自己不思考,只能停留在迷罔之中而不知正確與錯誤;只是憑空思想而不學習和利用前人的知識經驗,那就會一無所成。看來,孔子雖然也重視「思」,但他卻更重視「學」,他認為「學」是「思」的基礎,所以他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大凡人類認識史總是首先重視「學」(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而逐漸才注意到「思」(對經驗加以總結找出規律),孔子通過他親身的教育實踐,開始認識到這兩者的關系,並由注意「學」開始,到注意「思」的認識階段。

孔子認為,知識應該盡量豐富,他自己就是一個博學多能的人。但是,孔子認為淵博的學問,必須有一個中心思想來貫穿,這就是他所說的「一以貫之」。發現了「一」,就是中心思想,或者說是本質,才可以把許多表面上看起來不聯貫的知識貫穿起來。當然根據孔子的整個思想看,這個貫穿一切的「一」,其思想本質就是他說的「仁」。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又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當仁,不讓於師」。照孔子看,一方面是一切要以「仁」去看待,但另一方面的意思又是說任何人都應該對自己有個要求,要把自己看成是個「人」,站在自己應站立的地位來盡力而為,因此他所說的「仁」從階級和個人的關系方面來說,包含著重視人的作用的觀點,這個觀點不僅是貫穿他的教育思想,而且也貫穿他的整個學說。

教育貢獻

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示範為教。是他開了我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將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移植到民間。他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不分貧賤富貴,均可以在他那裡受教。在弟子中,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孟懿子,然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有來自衛、齊、陳、吳……等國的,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教學目的,是傳他的人道學說。即克己復禮為仁,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梁之材。並採用「因材施教」和啟發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風范。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語言: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故能將浩瀚的傳統文化推廣和流傳下來。

孔子名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於利而行,多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賢人。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是可忍,孰不可忍?

家世家譜

當年微子在商末到長治市潞城定居,形成微子鎮 。(《潞安府志》載:「紂都朝歌,亦在畿內,微子曾是食采焉。(潞城有微子嶺、微子村)」微子嶺「在縣北二十里,上有三仁廟,下有微子村,其食邑也。」) 周朝封微子鎮人於宋, 孔子祖上就在這個南遷的隊伍中 。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侯,「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陬邑,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母親叫顏征在。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又娶顏征在。當時叔梁紇已68歲,顏征在還不到20歲。據《史記》記載,孔子並非婚生子。他母親生他時只有18歲,而父親已經70歲了。

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家成為施氏的天下,施氏為人心術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紇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所容,孔母顏征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孔子曾作過各種各樣的工作:牧牛羊、記賬的以及圖書管理員。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征在卒,他服了三年喪。

孔子十九歲時娶宋國人丌官氏之女為妻,一年後丌官氏生子,魯昭公曾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故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魯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宋朝十七追封為鄆國夫人,被儒家後世尊為聖母。如今孔廟中的寢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丌官氏的專祠。孔子夫人在史書上稱為「丌官氏」。

據《論語》記載,魯國當時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榮。但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孔子沒有在魯國或別的國家擔任過重大職務。傳說魯國的鄰國齊國擔心魯國太過強大會威脅到齊國,於是為了破壞魯國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馬和八十位美麗的舞女給魯國諸侯。魯國諸侯遂沉溺於安逸享樂之中,對政務不聞不問,甚至有一次連續三天沒有上朝。孔子極為不滿,踏上了長途之旅(周遊列國),拜訪中國中北部的一些小國,包括衛、宋、陳、蔡。他宣揚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並沒有哪國去實施。 孔子53歲時晉升為大司寇,在魯國服侍兩年後孔子辭去職務,因為他對諸侯的政治極為不滿。孔子68歲回到家鄉教書,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編纂了傳承先哲智慧的結晶——《五經》。由於不能承受失去兒子和自己的心血的雙重悲痛,孔子於72歲(或73歲)與世長辭。

孔子詩選

去魯歌
彼婦之口,可以出走。披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哉游哉,維以卒歲。

蟪蛄歌
違山十里,蟪蛄之聲,猶尚在耳。

龜山操
予慾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註:《琴操》:「季桓子受齊女樂,孔子欲諫不得,退而望魯龜山作歌,喻季之蔽魯也。」《琴操》,古琴曲集,傳為東漢蔡邕輯。

盤操
干澤而漁,蛟龍不游。覆巢毀卵,鳳不翔留。慘予心悲,還原息陬。
註:見《琴操》。 13334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符合秦朝文化教育狀況的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