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文化遺傳
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且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
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 ,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以及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
無形遺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及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間文學、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如歌圩、廟會、傳統節日慶典等)。
❷ 影響文化產生、發展、傳承、傳播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文化產生、發展、傳承、傳播的因素首先是經濟基礎。任何文化形式的產生、發展、傳承、傳播都必須符合當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才有生命力。奴隸社會是不可能產生資本主義時代的文化。
再者和統治階級有關特別是統治階級有關,一種文化合乎在統冶地位的階段需求就能得到長足發展,儒家思想,宗教等都是這樣,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要上位。次要的問題我覺得和地緣有關,文化相互影響,有溶合有斗爭。
再次要的因素我認為都可以歸納在經濟基礎里
❸ 影響遺傳的因素有哪些
★化學環境因素。
主要是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一些化學物質,如鋁、鉛、汞、尼古丁、酒精、咖啡因等。這些都是優生的大敵,而且是造成胎兒大腦及神經系統缺陷的禍首。
鋁。環境中的鋁可經多種途徑與人接觸,一般低劑量無毒,高劑量有蓄積作用,動物實驗中給大鼠腹腔注射氧化鋁40-200mg/kg,子代即有畸
形,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的畸形。雖然目前有關鋁對人類生殖影響的閾值尚不清楚,但從優生角度出發,孕婦應盡量減少使用含鋁葯物及鋁制炊具。
鉛。在工業上應用極廣,長期與鉛接觸的女工,在妊娠前後一段時間,應脫離含鉛環境。因為妊娠後,胃腸運動緩慢,鉛吸收更完全。
汞。在動物實驗中表明可引起胎兒畸形,因此婦女妊娠後也要避免接觸汞,尤其是與汞有關行業的女工。
尼古丁。煙草中的尼古丁,CO和多環芳香烴對孕期胎兒最有害。眾所周知,吸煙孕婦的胎兒體重較正常兒低,且可伴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等,動物實驗
還證實吸煙可引起畸形,其影響程度與吸煙數量及吸煙年限有關。酒精則更是人類優生的一大天敵,是肯定的人類致畸物質,能引起多種胎兒畸形。胎兒畸形的發生
率與妊娠期飲酒量呈正比關系,包括丈夫有嗜酒史,也能引起胎兒畸形。
★物理環境因素。
物理因素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存在的氣象條件、輻射、雜訊和振動等。
電離輻射。最嚴重而常見的物理致畸物就是電離輻射。卵巢對放射線極度敏感,婦女在非孕期長期接受放射線,即使是小量,但多次幾類亦可使卵細胞發
生染色體畸變或基因突變,可導致受精後胎兒發生畸形。放射診斷(包括X線片與CT等)、放射治療與核醫學在醫學上的廣泛應用是醫用輻射成為人們接受人工電
離輻射的主要來源。在孕期接觸大量放射線可使胎兒染色體斷裂、畸變,造成胎兒畸形。
強烈雜訊。有研究發現,孕早期接觸雜訊的孕婦,胎兒畸形發生率明顯高於不接觸雜訊的孕婦。女性孕期接觸雜訊聲級超過85~90分貝可導致自然流
產與低體重兒發生率增高。因此,孕婦在職業環境中應當做好孕期防護。妊娠期理想的聲音環境是,不低於10分貝,不高於35分貝。
高溫。不管何種原因引起的母體體溫升高,胚胎都會受到高溫環境的影響。美國曾經進行過一項母親孕期發熱與胎兒先天性心臟病關系的研究。結果表
明,孕早期發熱史的孕婦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比沒發熱史孕婦高80%。所以女性妊娠期不宜用過熱的水淋浴。孕婦體溫若超過38.9℃應當考慮終止妊
娠。
微波。微波是一種非電離輻射,近20年來已廣泛應用於工業、醫學、通訊和日常生活中,因此人們每天都接受不同程度的微波輻射。最典型的微波輻射
就是微波爐。微波對胚胎發育是一種有害因素。有研究發現,職業性接觸微波的人群中,男性的子代中先天愚型發病率高,而女性妊娠後容易流產。
❹ 家族文化基因的遺傳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通過觀察孩子的行為就他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遺傳不僅是生理基因的遺傳,還有社會文化的遺傳。比如有的家庭丈夫對妻子實施暴力,那麼他的兒子也容易對他的妻子實施暴力。父母如何管教子女,子女結婚生子後也會以同樣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孩子。這就是家庭文化遺傳,也稱代際遺傳,是孩子從小通過社會學習觀察模仿而來的。
通過社會學習或者心理發展的理論,被稱為社會學習理論,該理論主張兒童是通過觀察和模仿而獲得社會心理的,強調兒童習得社會行為的主要方式是觀察學習和替代性強化。
第一,觀察學習,通過觀察他人所表現的行為及其結果而進行學習。
兒童每天都積極觀察周圍的人和事,並加以模仿,模仿的對象就是榜樣人物。小孩子常常會把父母、老師和大孩子視為榜樣,而有意識地模仿他們的態度和行為。
第二,替代性強化,學習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贊揚的行為,就會增強產生同樣行為的傾向;如果看到失敗或受懲罰的行為,就會削弱或抑制發生這種行為的傾向。這說明兒童不僅通過自己的觀察模仿進行學習,同時還觀察別人行為的後果。如果這種後果是被肯定和贊揚,他就傾向於積極學習和模仿這種行為;反之,他人行為的後果受到懲罰,他就不再模仿。這就是替代性強化的表現。
兒童通過觀察學習和替代性強化學習社會行為的機制是對棒樣的認同,即兒童有意識的模仿榜樣人物的態度和行為方式。
總之,兒童的言語發展、社會行為的習得、道德和價值標準的形成等都是通過社會學習得來的。
通過以上理論看到,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模仿家人、老師以及朋友學來的,他最先模仿的是家長,因此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如果是抱怨指責的模式,孩子從小經常被指責抱怨,也會模仿出抱怨指責的模式。
家長如果有自己的文化理念,這種理念也會傳承下去。比如我小時候經常聽父親說:「靜坐常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他人非。」我就學會了反思,一旦出現了問題,我會想我的失誤在哪裡?以後如何吸取教訓。當對別人有不滿時,一想到不能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自然就盡量不說了。
再比如我坐著時一般不抖動雙腿,這是因為家長經常對我說「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小的時候有一回我站著一邊吃東西一邊不由自主的搖晃身體,被我奶奶一巴掌打了過來,然後我就記住了坐著不能抖腿、站著不能搖晃身體的理念。
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弟弟用筷子亂扒挑好吃的,被我奶奶喝住了,說不能在盤子里亂扒菜,吃飯時只吃眼前的,夾到什麼吃什麼,我就學會了吃飯只從自己這邊夾菜的習慣。
再比如見人要主動和人說話,小時候家裡人無論見到了村裡的什麼人,都和人家打招呼,當我走在路上見到村裡人時,雖然內心不想和他們說話,但也要笑笑或者稱呼一下,這也是從家人的行動中學來的,好像不打招呼就不行。
當然家族中也有一些不好的模式,隨著自己外出學習,認識到有些模式不文明,自己就有意識的改掉了。比如吃剩的飯菜要留著下一頓吃,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盡量做到少而精,吃不了的飯菜就倒掉。比如小時隨地亂吐痰、亂扔垃圾、說話時經常帶著不文明的口頭語,隨著在外邊的學習逐漸改掉了。這些是走出家庭、走向社會時,從別人的行為中反思改變的,當然有時也會一不小心就露出馬腳。
我們要時刻保持覺察的心態,發揚優良傳統,看到家族中落後文化習俗就有意識的扔掉,學習他人的文明習慣,讓家族的文化基因越傳越優秀。
李克富//案例問答:怎樣應對「三不」現象?
❺ 影響遺傳的因素有哪些
基因有陰性很顯性遺傳,如果是隱形遺傳,可能過兩到三代,就不會在有這樣的基因(當然這要靠運氣的,如果你父親帶有,你就可能有,你孩子也可能有,)如果是X染色體的,那麼生女兒就肯定遺傳,如果代代生女兒,就代代遺傳(如果是生男孩子,父親帶有致病基因,那麼下一代就不會有了,如果是母親代有致病基因,那麼下一代生的孩子是男孩子就肯定不會有了,但是下一代生女孩子,就肯定還有),如果是Y染色體,生男孩子就肯定遺傳,只要下一代生男孩子就肯定代代遺傳(因為Y染色體只有男性才有);如果是顯性遺傳,如果你沒有病發,證明你沒有攜帶基因!遺傳學非常復雜,建議你看看高中生物書,裡面說的很清楚!
❻ 學生文化的成因有哪些
一、生物遺傳因素總結以往研究,遺傳對人格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遺傳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第二,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徵的不同而異。第三,人格的發展過程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影響人格的發展方向及改變。二、社會文化因素每個人都處在特定的社會文化之中,文化對人格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其作用表現在: 第一,社會文化對人格就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後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徵;第二社會文化對個人的影響力因文化的強弱而異,這要看社會對順應的要求是否嚴格,越嚴格,其影響力越大;第三,社會文化因素決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徵,它使同一社會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三、家庭因素強調人格的家庭成因,重點在於探討家庭間的差異和不同的教養方式的影響。家庭教養方式一般分為三類:權威型教養方式,放縱型教養方式和民主型教養方式。四,學校教育因素學校教育在學齡兒童人格的形成與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學生通過課堂教育接收系統的科學知識,同時形成科學的世界觀。通過學習還可以形成與發展學生的堅持性、主動性等優良的人格特徵。校風和班風也是影響學生人格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風和班風能夠促使學生養成積極性、獨立性、和遵守紀律等品質。在學校,老師要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塑造學生的人格特徵、同時教師又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人格同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五,個人主觀因素社會上各種影響因素,首先要為個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轉化為個體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才能推動它去思考與行動。另外,個體已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對人格特徵形成的作用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日益增強。
❼ 中國世界文化遺傳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行列以來,截至2015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世界遺產共有48項(包括自然遺產10項,文化遺產34項,自然與文化遺產4項),含跨國項目1項(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在數量上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義大利(50項)。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與澳大利亞並列,均為4項)。
中國的首都北京是世界上擁有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7項)。而蘇州是中國至今唯一承辦過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城市(2004年,第28屆)
文化遺產
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築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築群;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傑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
自然遺產
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文化景觀
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它紀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系;有機進化的景觀:它產生於最初始的一種社會、經濟、行政以及宗教需要,並通過與周圍自然環境的相聯系或相適應而發展到如今的形式;關聯性文化景觀:這類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與自然因素、強烈的宗教、藝術或文化相聯系為特徵,而不是以文化物證為特徵。廬山、五台山、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和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是我國47處「世界遺產」中僅有的四處文化景觀。
世界農業遺產
從2002年起,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全球環境基金開始啟動設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按照糧農組織的解釋,世界農業遺產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於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農業遺產保護項目將對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脅的傳統農業文化與技術遺產進行保護。世界農業文化遺產不僅是傑出的景觀,對於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義的農業生物多樣性、維持可恢復生態系統和傳承高價值傳統知識和文化活動也具有重要作用。
灌溉工程遺產
為了更好地收集古代灌溉工程的相關資料、了解灌溉發展史及其對文明的影響、學習古人可持續性灌溉的智慧、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國際灌溉與排水委員會( ICID)決定從2014年開始,每年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進行評選。按照ICID執委會的解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於世界文化遺產。 申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工程必須具有如下價值:是灌溉農業發展的里程碑或轉折點,為農業發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在工程設計、建設技術、工程規模、引水量、灌溉面積等方面(一方面或多方面)領先於其時代;增加糧食生產、改善農民生計、促進農村繁榮、減少貧困;在其建築年代是一種創新;為當代工程理論和手段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工程設計和建設中注重環保;在其建築年代屬於工程奇跡;獨特且具有建設性意義;具有文化傳統或文明的烙印;是可持續性運營管理的經典範例。
國際濕地遺產
濕地聯盟(WAP)標志
國際濕地是世界遺產的一部分,2009年,濕地國際聯盟組織正式開展了對國際濕地納入世界遺產保護戰略的范疇,已經在中國計劃開展濕地世界遺產評估的項目有青海湖、洞庭湖、瀘沽湖等濕地。
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99年10月29日,中國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中國於1986年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自1987年至2013年6月,中國先後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已達45處。2014年,己達47處。
影響
世界遺產除了是對於一處地方或一個國家的一種光譽,也為當地旅遊業和當地商品帶來了機會,不少中國的名勝因被冠上世界遺產之名而吸引了四方八面而來的大量旅客及商機,但卻由於對遺產的保護和管理加上旅遊的過份開發及人為破壞,造成一些對古跡及自然風貌的不良影響。不過亦有部份不太知名的古跡卻相反地因被列入世界遺產而受到學者、政府,以致各地人民的特別關注和保護。如中國的麗江古城就曾因此而受益。
申遺熱潮
「申遺熱」是「申報世界遺產熱潮」的簡稱。由於中國腹地甚廣,加上歷史悠久,所以遺產數目也較多。自1987年首次成功申報起,差不多每次申報均有復數入選世界遺產的紀錄。由於世界遺產所帶來的龐大經濟利益和榮譽,造成各地爭相推選及申報世界遺產,形成了一股熱潮。直至2001年,基於世界遺產公約的170多個國家中有50多個國家迄今為止仍沒有一處世界遺產,因此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凱恩斯決議》以平衡原則作出了決定,將全世界每年入選項目提名限制為30個,而每個國家每年最多隻可以有一處地方入選世界遺產。這個重大變動使中國的「申遺熱」大大消退,使中國的預備名單上的名字也一直積存著。這個改變的目的是限制一些國家大量增加新的世界遺產而忽略對舊有世界遺產的保護,如中國就曾發生周口店遺址的坍塌。事實上這個變動也對於小國獲選比較有利,卻對中國一類大國申報上不利。雖然世界遺產委員會基於平衡原則作出此決定,但一些中國學者認為這對中國一類資源及文化豐富的國家反而造成不公平現象,他們主張申報項目應該考慮的首要始終是遺產的素質而不是以國家衡量。
2004年7月在中國蘇州舉行的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中決定修正《凱恩斯決議》,由每個國家一年一項的規定,修改為每個國家一年一項自然遺產及一項文化遺產,提名總數方面亦作出增加,由30個改為45個。
世界遺產在中國高清紀錄片
《世界遺產在中國》大型紀錄片集合了中國各個相關領域的專家,以國際化的視角,對中國的自然文化和人類口述非物質遺產進行了一次最具權威性、系統性、科學性的介紹與詮釋。製片方投入了近千萬資金,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國內外紀錄片創作人員,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清(HD)製作技術,運用航空拍攝、水下攝影等多種特殊拍攝手段,將全片製作完成。這部紀錄片的拍攝製作共花去了7年時間,有超過200人的創作人員深入到中國的33處遺產地,包括4處自然遺產、4處文化和自然遺產、3處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22處文化遺產,采訪了300多名專家學者,行程10萬公里,拍攝素材約50000分鍾,成為了中國紀錄片史上製作時間跨度最長、製作規模最宏大的一次創作活動。
國際關系
濕地國際聯盟(WIU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聯合國環境署(UNEP)、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湖泊環境委員會、聯合國基金會、全球環境基金、世界遺產基金會等多個國際組織及公益基金在全球與中國濕地聯盟(WAP公益保護組織)等,開展濕地生態保護、世界遺產保護及環境教育等。濕地聯盟(WAP組織)已經在中國及亞太地區受理和評估所需保護規劃的濕地項目,社會個人及當地濕地都可向濕地聯盟提出「公益保護」,國際組織各方代表們與公益投融資保護專家曾德才先生已對多個區域性濕地保護提供項目評估與國際公益基金的配套保護。該組織正開展區域性及地方「濕地保護申請」的受理中。該保護聯盟正在對多個「受威脅」和「正在消失」的濕地遺產開展公益投融資服務、負責任旅遊、生態人居、環境教育、國際生態經濟圈計劃等等保護與規劃工作。
❽ 關於文化及其要素、特徵
社會學與其他人文科學研究的基本問題之一。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狹義的文化專指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的精神產品。
詞源 「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自15世紀以後,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文化。在中國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禮樂制度教化百姓。漢代劉向在《說苑》中說:「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處「文化」一詞與「武功」相對,含教化之意。南齊王融在《曲水詩序》中說:「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其「文化」一詞也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詞的中西兩個來源,殊途同歸,今人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抑或泛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通常在廣義上使用文化概念。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詞尚無統一的定義。在近代,給文化一詞下明確定義的,首推英國人類學家E.B.泰勒。他於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書。他指出:「據人種志學的觀點來看,文化或文明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倫理道德、法律、風俗和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習慣。」
英國人類學家B.K.馬林諾夫斯基發展了泰勒的文化定義,於20世紀30年代著《文化論》一書,認為「文化是指那一群傳統的器物,貨品,技術,思想,習慣及價值而言的,這概念包容著及調節著一切社會科學。我們亦將見.社會組織除非視作文化的一部分,實是無法了解的。」他還進一步把文化分為物質的和精神的,即所謂「已改造的環境和已變更的人類有機體」兩種主要成分。
用結構功能的觀點來研究文化是英國人類學的一個傳統。英國人類學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認為,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群體或社會階級與他人的接觸交往中習得的思想、感覺和活動的方式。文化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獲得知識、技能、體驗、觀念、信仰和情操的過程。他強調,文化只有在社會結構發揮功能時才能顯現出來,如果離開社會結構體系就觀察不到文化。例如,父與子、買者與賣者、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系,只有在他們交往時才能顯示出一定的文化。法國人類學家C.列維—斯特勞斯從行為規范和模式的角度給文化下定義。他提出:「文化是一組行為模式,在一定時期流行於一群人之中,……並易於與其它人群之行為模式相區別,且顯示出清楚的不連續性」。英國人類學家R.弗思認為,文化就是社會。社會是什麼,文化就是什麼。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會組織要素》一書中指出,如果認為社會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組成的,那麼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美國文化人類學家A.L.克羅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發表的《文化:一個概念定義的考評》中,分析考察了100多種文化定義,然後他們對文化下了一個綜合定義:「文化存在於各種內隱的和外顯的模式之中,藉助符號的運用得以學習與傳播,並構成人類群體的特殊成就,這些成就包括他們製造物品的各種具體式樣,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傳統(通過歷史衍生和由選擇得到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其中尤以價值觀最為重要。」克羅伯和科拉克洪的文化定義為現代西方許多學者所接受。
上述各種文化定義,互有長短,反映了近現代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對文化認識的歷史過程。
文化的要素 主要包括: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學和其他具體科學、宗教、藝術、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念等,其中尤以價值觀念最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類創造活動的動力。沒有精神文化,人類便無法與動物相區別。價值觀念是一個社會的成員評價行為和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合意目標的標准。這個標准存在於人的內心,並通過態度和行為表現出來、它決定人們贊賞什麼,追求什麼.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同時價值觀念還體現在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和非物質產品之中。產品的種類、用途和式樣,無不反映著創造者的價值觀念。
②語言和符號。兩者具有相同的性質即表意性,在人類的交往活動中,二者都起著溝通的作用。語言和符號還是文化積淀和貯存的手段。人類只有藉助語言和符號才能溝通,只有溝通和互動才能創造文化。而文化的各個方面也只有通過語言和符號才能反映和傳授。能夠使用語言和符號從事生產和社會活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是人類特有的屬性。
③規范體系。規范是人們行為的准則,有約定俗成的如風俗等,也有明文規定的如法律條文、群體組織的規章制度等。各種規范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為補充,共同調整著人們的各種社會關系。規范規定了人們活動的方向、方法和式樣.規定語言和符號使用的對象和方法。規范是人類為了滿足需要而設立或自然形成的,是價值觀念的具體化。規范體系具有外顯性,了解一個社會或群體的文化,往往是先從認識規范開始的。
④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社會關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產生的基礎。生產關系是各種社會關系的基礎。在生產關系的基礎上,又發生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創造文化的基礎。社會關系的確定,要有組織保障。社會組織是實現社會關系的實體。一個社會要建立諸多社會組織來保證各種社會關系的實現和運行。家庭、工廠、公司、學校、教會、政府、軍隊等都是保證各種社會關系運行的實體。社會組織包括目標、規章、一定數量的成員和相應物質設備在內,既包括物質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社會關系和社會組織緊密相聯,成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⑤物質產品。經過人類改造的自然環境和由人創造出來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皿、服飾、建築物、水壩、公園等,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在它們上面凝聚著人的觀念、需求和能力。
文化的一般特徵 主要有:①文化是由人類進化過程中衍生出來或創造出來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經過人類有意無意加工製作出來的東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庫才是文化;石頭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後天習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遺傳本能,而是後天習得的經驗和知識。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親」或男女戀愛才是文化;前者是遺傳的,後者是習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從語言、習慣、風俗、道德一直到科學知識、技術等都是後天學習得到的。
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類共同創造的社會性產物,它必須為一個社會或群體的全體成員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為文化。純屬個人私有的東西.如個人的怪癖等,不為社會成員所理解和接受,則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動態過程。文化既是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的產物,是一份社會遺產,又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積累過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之中,並且自然地從上一代人那裡繼承了傳統文化。同時,每一代人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需要對傳統文化加以改造,在傳統文化中注入新的內容,拋棄那些過時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階級性。一般文化是從抽象意義上講的.現實社會只有具體的文化,如古希臘文化、羅馬文化、中國古代文化、中國現代文化等。具體文化受到諸多條件的制約,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如有石頭,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樹,才有飲茶文化;有客廳和閑暇時間、才會有歐洲貴族的沙龍文化。文化具有時代性、地區性、民族性和階級性。自從民族形成以後,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現的。一個民族使用共同的語言,遵守共同的風俗習慣,養成共同的心理素質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現。在分裂為階級的社會中,由於各階級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因而他們的價值觀、信仰、習慣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現了各階級之間的文化差異。
文化是由各種元素組成的一個復雜的體系。這個體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在結構上互相連結,共同發揮社會整合和社會導向的功能。然而特定的文化有時也成為社會變遷和人類自身發展的阻力。
《中國大網路全書——社會學》
❾ 影響人格形成及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人格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的關系與作用。心理學家們認為,人格是在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漸形成並發展的。
1、生物遺傳因素:由於人格具有較強的穩定性特徵,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遺傳因素的作用。
2、社會文化因素:每個人都處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文化對人格的影響極為重要。社會文化塑造了社會成員的人格特徵,使其成員的人格結構朝著相似性的方向發展,這種相似性具有維系社會穩定的功能,又使得每個人能穩固的「嵌入」在整個文化形態里。
3、家庭環境因素: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點在於探討家庭的差異(包括家庭結構、經濟條件、居住環境、家庭氛圍等)和不同的教養方式對人格發展和人格差異具有不同的影響。
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而是人生成敗的根源之一。當面對挫折與失敗時,堅強者能發憤拼搏,懦弱者會一蹶不振,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現。
據此根據其特徵我們可以在心理學上將人格定義為:是個人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的獨特的反應方式,它由個人在其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並具有很大的穩定性。
(9)文化遺傳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人格是個體在行為上的內部傾向,它表現為個體適應環境時在能力、情緒、需要、動機、興趣、態度、價值觀、氣質、性格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自我,使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給人以特色的心身組織。
個體在行為中偶然表現出來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特徵並不能表徵他的人格。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格。
強調人格的穩定性並不意味著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生理的成熟和環境的變化,人格也有可能產生或多或少的變化,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養和發展人格。人格是穩定性與可塑性的統一。
人格的獨特性並不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個性毫無相同之處。在人格形成與發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約作用,也有社會因素的作用。人格作為一個人的整體特質,既包括每個人與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點,也包括人與人之間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個民族、階級和集團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點。
❿ 文化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社會結構,宗教,語言,教育,政治與經濟哲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