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古代風景文化與什麼有著密切聯系

古代風景文化與什麼有著密切聯系

發布時間:2022-12-11 19:48:03

㈠ 什麼是文化景觀,什麼是宗教文化景觀,不同地區的文化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特點

中文名稱:文化景觀 英文名稱:cultural landscape 定義1: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體的自然環境基礎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態的地理復合體。 應用學科:地理學(一級學科);社會與文化地理學(二級學科) 定義2:歷史時期以來為人類活動所塑造並具有特殊文化價值的景觀。 應用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景觀生態學(二級學科)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千百年來,宗教幾乎無所不在,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各個方面。作為人類文明的一部分,宗教不僅與哲學、文化、藝術、法律道德等有密切關系,它與地理的關系也極為密切。在建築、聚落、服飾等文化景觀上,它表現出獨特的風格。因此,從地理角度研究宗教極為重要。宗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與旅遊關系極為密切,是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不同區域、不同種類的宗教形成不同特徵的宗教文化景觀。研究我國宗教地理特徵,研究宗教與文化景觀之間的作用與關系,開展宗教旅遊對於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旅遊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 宗教與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是地表文化現象的復合體,它反映了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徵。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留在文化景觀中的印跡十分明顯,構成了具有特色的宗教旅遊資源。
宗教對文化景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建築的影響。宗教建築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的許多常用藝術手法一直影響著千百年來的建築形式,具有特別的表現力。宗教影響宗教建築的形式、朝向和稠密程度及分布狀況。在那些與生態關系聯系緊密的原始宗教中,宗教建築的分布不廣泛,其地位也不突出。民族宗教體系中的宗教建築不僅分布廣泛,而且宏偉壯觀。如看伊拉克戰爭,在阿拉伯人的城鄉,精美華麗,宏偉壯觀的清真寺比比皆是,即使在僻遠的小村落里,穆斯林們也要建造清真寺以便祈禱、奉獻。
宗教與文化景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宗教影響著不同區域文化景觀的形成、演變,在不同宗教影響下形成的文化景觀所具有的特殊宗教氣氛也使得宗教更加有吸引力、神秘感,從而促進了宗教的發展。
天下名山僧佔多。風景優美的名山被佛、道教徒占後經過多年的修建成為宗教名山,正是這些以宗教內容為核心的文化景觀構成了宗教發展與依託的基地。這些基地成為宗教發展之源地,從這里流傳、擴散到各地。
為了促進宗教發展,宗教勢力竭盡全力把精湛的藝術技巧運用到神聖的事業上,使神聖的靈光增添藝術的光輝。雕塑、繪畫為神靈塑造庄嚴慈祥的形象,為教徒提供了頂禮膜拜的對象。音樂、舞蹈和詩歌為神靈注入熱愛、關懷和拯救人類的靈性和情感,這種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文化景觀是通過形象、聲樂、詩歌、造型等感性的情感形式,來強化人們宗教心理和宗教感情,吸引更多的信徒,促進宗教的發展。
二、 加強宗教研究,搞好旅遊開發
旅遊業是當今世界發展得很快的朝陽產業之一。宗教旅遊更是具有發展潛力的旅遊活動。參加宗教旅遊活動的人既包括到宗教聖地朝聖雲游宗教名勝、在宗教場所舉行宗教儀式的宗教徒,也包括受其宗教氣氛的吸引前來的非宗教信徒。我國人文景觀資源十分豐富,而宗教景觀則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就山而論,有佛教四大名山;道教的名山更多,號稱「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此外還有眾多的石窟和數不清的宗教建築物。其中許多已經成為我國各地風景輪廓的標志。
宗教旅遊者大多為非宗教信徒,正所謂「香客多半為遊客」,大多數是借「佛」出門逛風景,看熱鬧,買東西。實際上在我國經過多年的演化,許多宗教活動已失去了原來的意義變為一種影響頗大的民俗活動,因而構成了重要的旅遊內容。流行於全國的廟會就是如此。廟會實際上是一種重大的貿易集會,文化和娛樂集會。每逢斯日,成千上萬的人蜂佣而至,熱鬧非凡。這一切皆因「廟」而成。可以說廟會就是一種宗教旅遊。
三、 試擬茅山道教旅遊開發
項目名稱: 茅山——道教上請派尋蹤文化游。(1)資源背景:A. 茅山為道教名山,上清派,符籙派發源地,對我國及東南亞地區道教的傳播和發展有重大影響。茅山有源遠流長的歷史,盛傳是茅氏三兄弟修仙得道之處。山中石刻和名人題詞石刻立碑處處可見,構成了道教文化為內容的人文景觀。
B. 道教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中國傳統宗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道教文化兼容百家,廣泛融合吸收中國古代燦爛的傳統宗教與學術文化,自成一家。凡古代傳統宗教,秦漢神仙方士,黃老道家,陰陽五行學說,儒家思想,民間醫學,養生學等,均在長生成仙、濟世度人之主旨下,匯合成道教文化體系。魯迅先生說得好,「中國的根底全在道教」。
(2) 項目功能:
A. 中國傳統文化探源,主要針對文化層次較高的遊客。
B. 觀光旅遊,針對普通遊客。
(3)項目開發:
A. 道教朝聖游、尋蹤游,拾級而上,游覽老子神像,觀看碑刻等,感受道教文化。
B. 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開辟道教音樂欣賞之地及道教習武坪,對有觀賞價值的景物要努力開拓和發掘,形成山、水、洞、觀、林、碑結合的風景勝地。
C. 增設道教歷史博物館、道教醫學研究社等。
D. 道教商品: 葯酒、葯水及道教書籍。

㈡ 景緻與文化之間有什麼聯系

1、景緻一般指自然景觀;
【景緻】<輕>風景:登上寶塔山,就可看到延安全城的~。——《現代漢語詞典》
2、文化是人類精神的外化,有時稱人文景觀。
3、人們一般選擇景緻好的地方修建廟宇等人文建築。

㈢ 什麼是山水文化

一.定義:
以山水為載體的文化形態和以山水為表現對 象的文化形態。從以山水為載體的形態來說,又可分為山文化和水文化。所謂山文化,就是以山為主要載體的風景名勝。所謂水文化,就是以水為主要載體的風景名勝區
二.本質
山水,是人類的安身立之所,構成生態環境的基礎,為人們提供了生活資源,好象母親的乳汁養育著她的兒女;山水,又是人們實踐的主要對象,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過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於山水之中,也就是使自身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從而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積累起豐富的山水文化。自然環境本身不 是山水文化,而是它賴以生成的客觀條件;山水文化作為人類特有的創造,是人與自然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晶。
山水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創造的過程,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各個方面的進步,人對山水的需求和關系自然也在演變。山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注入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體現出人類文明的演進過程
三.形成
1.中國山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優越的客觀自然條件
2.宗教活動和山水的開發有著密切關系,中國山水文化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宗教內容
3.中國歷史上的山林文化,是中國山水文化形成過程中的又一動因

四.中國山水文化的特點
1.中國山水文化作為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結晶,在物態形式上往往以自然景觀與文物古跡和諧統一為基本特徵 ,構成一個個閃耀著獨特神彩的風景名勝區。
2.在中國眾多的名山中,還有一些名山的文化沉積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例如,面對驪山這個歷史悠久的游 覽勝地,不禁想起這里似乎是一個古老的歷史舞台。
3.所謂水文化,就是以水為主要載體的風景名勝區。各種不同的水域有不同的特點,諸如江河、湖泊、海濱 等各有自身的條件,因而也就有不同的文化內涵。
4.江河文化湖泊文化,也是中國山水文化的重要形態,
5.中國山水文化的又一重要形態,是以山水為表現對象的文化現象。這一形態的山水文化,包括山水園林、山水詩文、 山水繪畫等。
6.園林文化,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園林史上,有皇家苑囿和私家園林兩大類。
7.山水詩文,自魏晉南北朝時期興起以後,到了唐代進入了成熟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 」,許多名山勝水都有他留下的詩篇,令人為山川的神奇秀麗而驚嘆,為山水詩創作開拓了廣闊天地。在他們的倡導和影響下,中國歷代山水詩異彩紛呈,許多風 景名勝區都召來了歷代詩人的吟賞,山水詩在中國文學史上蔚為大觀。汗牛充棟的山水詩,從各個方面發掘和 體現了中國山水之美,也擴大了風景名勝的影響。與山水詩並駕齊驅,描摹山水的游記也漸漸發展起來。在各種形態的山水游記中,大致可分為兩 大類:一類重在抒情和議論;一類重在考察和寫實。前者的特點是使山水役於人,將山水視為表情達意的手段 。柳完元開創了以山水游記抒寫人生感懷的優良傳統。到了宋代,這類游記更為人們所普遍重視,時而還將敘 事、寫景、抒情和議論融為一體。後一類的特點是探索山水的「真」、把對大自然的熱愛體現在忠實地描述山 川地貌上。
8.近代以來,吳昌碩、黃賓虹、張大千、 劉海粟等,又把山水畫推向了新高峰,使之具有新的時代特色。中國山水畫,是絢麗的山水孕育出來的,而又 使山水得到審美表現。
總之,中國山水文化以人化的山水的面貌出現,呈現出不同形態的美。它是美麗的景觀和輝煌的文化的結 晶,與哲學、宗教、美學、文學、建築、雕塑、繪畫、書法、音樂以及科學技術等都有密切關系,使多種文化 現象融為一體
參考資料http://wenku..com/view/96f4b14c2b160b4e767fcfa9.html

㈣ 如何看待當代當代風景與古典園林藝術的關系

看這篇文章
現代園林景觀的營造發展越來越成熟和完善。現代園林景觀是在繼承和發展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幸參觀了北京的恭王府和植物園,恭王府嚴格來說屬於皇家園林的范疇,但也擴展開了,對古典的園林的概括可見一斑,恭王府佔地面積大,納入了真山真水,追求宏大的氣派,建築設計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處處顯示了皇權至上的思想;雕梁畫柱、金碧輝煌、雍容華貴具有濃厚的宮廷色彩,顯示古代帝王的縱情享樂自私心理;植物園就是現代藝術家根據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設計的大作,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建築美、人文美與自然美巧妙結合,處處營造恬靜、安詳、舒適的自然氛圍。因此對當代和古典的園林設計的一些特點和造園手法也有了明確的體會。

1 古典園林的藝術特點

1.1崇尚自然

"中國園林的藝術特點,是兩千年來這個階層的價值觀念、社會理想、道德規范、生活追求和審美品位的結晶。設計主要從自然美和田園生活的兩方面入手,而田園生活和豐富的社會內容和思想內容是決定性的。'師法自然',不但是在園林的形式上模仿自然的景觀,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種自然的生活,主要是通過自然的生活才對自然的美有所會心的。園林是作為自然的生活的場所環境,才被要求自然的風格。"從恭王府的築山、理水、植物配置這些風景園林的構景要素中可以體現出道家"崇尚自然"之一觀點。

1.2追求意境

古典園林在意境中表現了以下幾個方面:

1.2.1用詩詞典故表達意境。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哲學、美學思想以及倫理道德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一些文化典故常常被造園者引用到園林中來,以表達他們的理想和情操。讓觀園者從園景的提名、對額得到的暗示而聯想到有關文字乃至歷史人物、事件、景色等。

1.2.2用比擬、聯想來表達意境。中國園林景觀的詩情畫意,一在園林自身,一在賞園者心中。受儒家"比德"思想的影響,園林中山水泉石以及植物等都被賦予人的品格,也是對園林意境的一種表達。

中國古典園林中,自然景物經過擬人而被賦予某種品格特徵後,不再是孤立的客觀的景物,而是人們托物寄興、借景抒情的審美對象。情景交融,意在景中,深化了園林的意境。

1.2.3用時空意識來表達意境。園林藝術是一種空間的藝術。空間即是"虛",無論用幾何、三角來測算而只能夠靠心靈來體驗。園林的空間是隨著人的心境而改變的。室內與室外,園內與園外,窗內與窗外,亭台樓閣、翠巒疊嶂相互掩映,相互襯托,相互滲透,使得整個園林沒有室內與室外之分,內外融為一體。虛與實、動與靜、遠與近、藏與露相互消長、相輔相成共同演繹著中國園林"虛實相濟"的意境。

1.3詩畫情趣

中國古典園林是一門綜合的藝術,不僅利用自然山水創造某種真實,反映真境,同時還利用詩歌、繪畫、書法等為園林增色,反映虛境,共同創造富於詩情畫意的空間。中國古典園林較多的與文人聯系在一起。文人追求清新、雅緻的精神境界,在賦詩作畫中所提煉出的較高的藝術修養,運用到園林中創造"詩畫"般的情趣。

2當代園林設計的藝術特點

當代園林的功能和內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發展和豐富,在研究當代園林概念和功能內涵發展的基礎上,研究在當代園林規劃設計時如何發揮場地的優勢條件,挖掘場地的文化積淀,利用場地現有的條件,克服場地中的不利因素;在確立適宜的規劃思想,明確定位的基礎下進行規劃設計;探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創造富有地域特色、時代審美和使用功能的當代園林景觀,以滿足當代園林的不同功能和不同時代條件下人們對當代園林的不同功能需求。

2.1體現當代園林的內涵及功能的發展

根據當代園林所建設的社會和時代背景,結合當代園林的內涵和功能特徵,當代園林的規劃設計體現了以下內容:(1)當代園林的作用和功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豐富和發展;(2)科研與游覽相結合;(3)科學的內涵,公園的外貌;(4)因地制宜,結合自身基地條件創造富有特色的景觀空間。

2.2確立適宜的規劃指導思想

科研與觀光游覽相結合,以游覽為主;體現地域特色;生態優先,以特有物品造園造景為主線;規劃要與周邊風景名勝區緊密結合;延續場地人文景觀內涵。

2.3有一定的明確項目性質定位

由此不難看出,古典園林和當代園林都是依據文化、時代背景等諸多因素,都很大方面地體現建築者和設計者的智慧,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古典園林藝術講究自然、意境、又有著詩情畫意般的體會,更帶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意義;而當代園林藝術則是結合現代生活的便利、遊玩、展覽等目的出發,體現當代人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通過這兩個地方的參觀,不由的對這兩種園林藝術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竟有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願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㈤ 中國傳統文化與旅遊關系

法國旅遊學家弗朗索瓦·韋拉曾把亞洲的主要旅遊國分為三類:一類是具有航空和港口交通樞紐以及進入東南亞和中國的得天獨厚的通道的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另一類是工業國家,如日本;第三類是擁有特殊旅遊資源的國家,如泰國。韋拉雖然沒有提及中國,但很顯然,中國屬於其中的第三類。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博大精奧,源遠流長。在長期的發展積淀過程中,中國文化造就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旅遊"文化,"旅遊"在中國自有其生成、發展的土壤和歷史。
如果說,在中國哲學的諸子百家之學中,對中國思想文化影響最大的是儒、道、佛三家,那麼,在中國旅遊的諸子百家之學中,對中國旅遊文化影響最大的也是儒、道、佛三家。正是這三家各執一端的旅遊思想,能糅合各家,以其各自的文化風格影響著中國旅遊文化,組成中國旅遊發展的基本線索,給中國旅遊文化的開拓演進帶來了活力。
一、儒家思想與中國旅遊文化
兩千多年來,儒家的旅遊觀對於中國人民的旅遊活動產生了至巨至深的影響。對儒家的旅遊觀可從近游思想、遠游思想、重民傳統和尚古意識四個方面認識。
就一個民族的普遍心理而言,中國人有著安土重遷,不喜遠游崇尚近游的思想。這可從中國民間的俗語"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看景不如聽景"中反映出來。這是因為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中華民族的內傾民族性格特徵多少地阻抑了中國人旅遊的動機,它發源於儒家。從孔子思想體系的總體來看,"仁"貫穿其中,成為聯結各個范疇的媒介,同時,又是各個范疇和言行的總綱。而從宗族血緣關系來看,孝悌是為仁之本,提倡孝悌,注意培養人們具有孝悌的品德,是孔子仁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孔子曾經要求做兒子的做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禮記>>上也說:"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故君子……一舉足而不敢忘父母……道而不徑,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形殆。"儒家之提倡近游,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非正常死亡和傷殘現象,從而實現其"老者安之,少者懷之"和"斑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的仁政思想。這種近游觀的出現,與春秋時期的黃河流域,在生產水平尚很低下的時代,勞動力很寶貴的社會經濟條件相吻合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近游作為一種旅遊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進步意義的。
儒家主張和看重近游,是因為這種短途旅遊既可達到健康身心和陶冶性情的目的,又可和家人同享天倫之樂。然而儒家並不是無條件反對遠游。按孔子的表述分析,父母去世後,兒子遠游自然不在限制之列。因為儒家學說以重人倫為核心。父母在世之日,兒子久游不歸,一則令父母擔憂;二則兒子也不能對父母盡關心贍養的義務。孔子只是要求做兒子的出門之前必須制訂好游覽計劃,把游覽路線、時間、何時歸來這類情況告訴父母,使父母心中有數。同時,孔子也十分重視遠游的作用,把它視為擴大閱歷,結交名流,增進學問的重要途徑。《論語》開宗明義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孔子對於為他而紛至沓來的客人的歡迎詞,也是對當時人際交往頻繁,旅遊之興盛的社會現象的一種良性指導。孔子還將游覽視作個體人格發展的理想之路,他認為只有"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所以儒家認為"志在四方"是男子漢應有的抱負和基本的形象特徵。這用意很清楚,他們給所有的人規劃了兩種自我實現的途徑:當孝子或當忠臣。為家庭或為國家。前者的奮斗目標在於使家庭幸福,後者的奮斗目標卻是為國家太平。由於儒家陽剛進取,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是身在廟堂之上,即一心想參政,因此,在儒家學說中,為父母做犧牲和為君國做犧牲,都屬於仁人志士。明乎此,我們就容易理解在中國旅遊史上為什麼近游理論較遠游理論同樣發達,探險旅遊同怡情旅遊一樣受我國人民的重視。
研究儒家思想的人便會發覺,儒家的"與民同樂"、"民貴君輕"的思想也滲透在中國旅遊文化之中。在《孟子.梁惠王》中有一段關於與民同樂的論述。孟子認為,賢者與民同樂,故能樂其樂。而不賢者雖有池沼等游樂對象,因其不能與民同樂,故快樂難以持久。他引用《詩經》中贊美文王的"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的有關句子;和《尚書》中所引夏朝民眾仇恨商紂王獨樂的民諺,從正反面舉例說明"與民偕樂"和"獨樂"的區別。以此來啟發和諷刺梁惠王。
一部中國旅遊文化史,始終貫串著這一重民傳統。這種把發展旅遊和實施仁政結合起來,通過旅遊來體現仁政的觀點,對中國古代旅遊資源的開發、旅遊文化的建設、旅遊文化特色的形成,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在中國歷史上,由於這種"與民同樂"思想的薰陶,產生了一大批將仁政實施與旅遊開發結合進行的地方官,如柳宗元、白居易、歐陽修、蘇東坡、范仲淹等,他們把旅遊看成政治的一部分,他們不肯脫離政治來談旅遊,在借旅遊怡情的同時,又考察民情。重民傳統也表現在歷代帝王不敢肆意遠游上,凡置國家大事和人民疾苦於不顧,而一味遠游的君主,無一不受到民眾的遺責。
珍惜自已民族的歷史,愛護先輩留下的遺跡,在文明的世界裡,這幾乎是盡人皆知的常識。而這傳統尤以中國為突出。在兩千年前,儒家創始人孔子曾多次表白他崇拜古代文化:他認為周代的政治制度和學術文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對堯舜統治時期也嚮往不已。他描述自已的立身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兩千多年來,中國的旅遊文化就是在這種"信而好古"價值取向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在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者欣賞口味方面,這種特點體現得異常鮮明。就旅遊點的建設來看,中國古人對於開辟自然風景游覽點的興趣,遠不如建設有古跡的旅遊點濃烈,他們對於保存古代旅遊文化有著極為強烈的責任感。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自身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能象中國這樣富於歷史責任感,這樣重視旅遊史料的保存,中國人世世代代都在嚴肅地記載著他們開發旅遊資源的歷史以及他們對山水美的認識,這都可以從歷代留下來的各風景名勝的碑刻史料和有關山水名勝的各種山經地誌中感受出來。
克已復禮、興滅繼絕、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可以說這四句話大致概括了孔子的文化觀。在中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討論中,誰也不曾否認孔子在整理和傳授古代文化、保存文化遺產方面的歷史功績。由於大一統的儒家思想自漢武獨尊儒術以來一直占據著統治地位,因此給中國古代旅遊文化帶來了很多獨具的特點,如尚古重文、興滅繼絕的文化意識,就曾對我國的旅遊文化帶來良好的影響。鳥瞰中國的旅遊文化史,重視修志,保存真實的史料,以供來者參考,實在是我國古老而又綿延不斷的傳統。在中國古代,幾乎沒有一處名山大川沒有人為之撰寫志書的,一些不出名的山水名勝也因有旅遊者的游記而傳世。
儒家思想的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的旅遊文化,孔子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開創了儒家人本主義的"比德說"旅遊觀。他將山水與不同思想修養、氣質特點、個性品格緊密聯系起來,使山水人格化、氣質化;凡是人具有的美德,都可以賦予山水;而且人可以通過游覽山水達到娛樂、長壽的目的。與孔子開創的注意道德價值的旅遊觀--"比德說"相左的,是老莊開創的注重個性情感的旅遊觀--"情感說"。與儒家同時代生衍,並深深影響著我們民族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精神面貌的道家思想,以其"清靜無為"的消極出世態度書寫了另一種逍遙自在的去追求順應自然、返樸歸真的旅遊審美文化。
二、老莊哲學與旅遊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中儒、佛、道三教,儒重治世,佛重治心,道重治身,而"道"是老子和莊子建立的最高哲學概念。由於老子和莊子都推崇"道",所以後人稱之為道家,而真正將老子之道發展到頂峰的以形成道家正統地位的還是莊子。同時,莊子之道與旅遊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莊子之"道"是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特殊形式,隨中華文明而淵源流長,同時它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在中華歷史長河中泛波,與中國傳統文化在許多領域有著血肉親緣的關系,其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兼容並蓄,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社會生活各領域均產生過巨大而復雜的輻射作用,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和保護作用。
莊子是我國先秦時代著名的旅遊大家,他一生酷愛自然,相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念時,莊子認為道即美,無為即美,無為即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人對自然之道的認識,應採取直接體驗的同步方式,即莊子所說的"乘物以游心"的直覺體驗方式,也即我們今天所說的天地自然與人契合的旅遊。
"游"在《莊子》中頻頻出現。據統計,除人名如"子游"外共出現99次,它有四種含義:(1)游泳。如"善游者數能,忘水也"(《天遠》)。(2)游戲。如"問谷奚事,現博塞以游"(《駢拇》)。其中"博塞"就是一種類似於擲骰子的游戲。(3)自如運用。如"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游刃必有餘矣"(《養生主》)。(4)游歷。如"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遙游》),"子貢南遊於楚"(《天地》)等。其中,前三種意義的"游"在《莊子》中只了現了7次,而"游歷"的"游"則有92次之多。可見莊子對旅遊的鍾愛。他抱著"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的人生態度,風塵僕僕於齊、楚、魏等國,行蹤飄忽於山川林間,釣於濮水之濱,游於濠梁之上,與旅遊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對旅遊產生了一種特殊的體悟。《大宗師》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大作,觀於天地之謂也。""觀乎天地之謂",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旅遊。莊子認為,"觀於天地"的旅遊能使人生境界"天人合一",優游自在,無掛無礙,並能領略"天地之美"的無限風光,也是莊子得"道"的重要途徑和最佳選擇。
莊子時代之所以重視游歷活動,是由於當時文化思想交流的媒介極其貧乏,用以記錄個人思想成果的文字大都刻寫在竹簡上,這就給思想交流帶來了很大的因難。因此,除聚徒授學外,周遊列國就成了諸子百家為傳播自己的思想而想到的既方便又快捷的途徑。《莊子》書中記載莊子所游之地就有楚、魯、衛,匡等。總之,社會游歷活動成為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一種風習,這種風習在張揚主體思維成就的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了主體的性情和人格。
在研究老莊哲學的過程中,我們總感覺出在道家學派中,老子是把"至美"和"至樂"作為"游"的最高志趣,莊子則更主張"乘物以游心",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並稱這種人與自然的統一為"天和"。他希望按人的自然本性生活,從仁義禮智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以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在莊子整個光怪陸離的思想中,最能顯現他個性至情的,是他"雲氣空濛,往返紙上,頃刻間,頓成異觀"的"逍遙游"思想。這與他看破紅塵,想遁於世外,以求得自然之性的人生觀相一致。"逍遙游"是莊子提出的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特殊范疇和特殊概念,它既是人類在不自由的社會條件下要求精神解放的抽象概括,又是莊子本人思想性格的抽象體現和莊子旅遊的行為綱領。在本質上體現著旅遊與哲學的高度統一。它的提出標志著我國的旅遊山水美學,已經從具體的審美經驗,開始上升為抽象的科學理論。
"逍遙游"是莊子對"游"和"旅遊"現象的高度哲學抽象和理論概括。而這種"逍遙游"是指精神與行為的自由,是擺脫當時社會現實所加給人們的各種枷鎖的絕對自由,是在幻想中所追求的自由,也是一種無意志、非理智、超功利的,游於玄境的心靈自由活動和精神邀游。是一種順應自然的思維方式之"游",其哲學的現實土壤便是旅遊。這種精神遨遊是由具體的旅遊活動發展概括,飛躍和升華而來。而莊子"小知不及大知"思想的產生和發展,依賴的主要是旅遊獲得的宇宙天地無限的信息和至高無上的感受,旅遊是莊子得"道"的主要途徑。
古代哲人和文藝家多強調"以我之自然合物之自然",這是達至精神絕對自由和解放的必要條件,是走向精神漫遊的第一步。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莊子之"道"與莊子之"游"是相融的,莊子之"道"即莊子之"游",莊子之"游"即莊子之"道"。他用來論道的游,經歷了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是一種抽象的旅遊思想和旅遊理論之游--即順物自然的思維方式之"游"。在抽象的"游"論"道"中,旅遊的自然天放和暢神自娛的特徵被作為"道"的原則貫穿於莊子"道"論的整個觀念體系中,旅遊在莊子"道"論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為:(一)旅遊把天地萬物作為觀察和研究的對象,客觀上啟迪莊子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去探究萬物的本源,本性和宇宙的根本等哲學問題,從而論證道的本原性;(二)旅遊"自然天放"的特徵為莊子"道"論的自然本性提供思維原型。可以說,"道"的創生得之於旅遊的啟示,"道"也就必然保存著旅遊的特徵和痕跡。它是莊子旅遊的物質載體,旅遊在一定程度上受"道"的支配。
虛靜是莊子之道的特性,是"天地之本","萬物之本",那麼,受莊子之道的熏陶和影響的莊子旅遊自然也以虛靜為綱,用莊子的話來說,叫做"退居而閑游,則江海山林之士服。"莊子以寄意自然達到人與自然的溝通為旅遊最高境界,以產生虛靜的心境和超脫物外的解脫之感為旅遊最終目標,以能聆聽風壑萬籟之聲,體驗四時變化之景,洞穴探幽等為最佳旅遊環境,時時處處都體現了莊子崇尚虛靜的旅遊方式和旅遊思想。
莊子是中國旅遊的積極倡導者和身體力行者。他玄遠淡泊的逍遙旅遊思想,給予後代嘯傲風月,翹首天外的隱士遊客和失意宦場,徜徉山水的士大夫們的極大的心靈慰藉和旅遊模式示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悠然自在的隱居生活,正是陶淵明返樸歸真情趣的抒發;"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度鳴禽"的病癒見生機的描繪,正是謝康樂鬱郁不得志情緒的沉吟。忙於世俗的人如果能象莊子那樣,外觀於物,內省於心,就能跳出塵俗,順應自然,返樸歸真,進入逍遙游的境界。
作為中國古代道家旅遊理論的創始人,莊子的旅遊貢獻不僅在於他身體力行地倡導旅遊,提出一系列的旅遊主張,而且還在於他難能可貴地對旅遊現象本身進行思考,從而建立起了自己的獨特的旅遊理論體系。如果說中國旅遊文化傳統是流,那麼,凝聚於《莊子》中的旅遊思存和旅遊理論就是源。莊子實是開啟了中國旅遊文化傳統中的道家一維,這在中國旅遊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奠意義。
三、佛教與旅遊文化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具有明顯的東方色彩。佛教文化對我國有深刻的影響,中國的佛教旅遊資源歷史之久,數量之多,藝術之精是中外馳名的。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人們通常只看到較低層次的佛教表面現象的某些側面,所以一講佛教,有的人認為就是燒香求神,磕頭拜佛。其實,佛學的嚴密性及其教規教儀的規范化使佛教在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個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一次佛教之旅,應多上些人生的凈化,多一些思辨的認識,而不僅僅是求簽算命,東張西望或前呼後擁。
佛教自西漢傳入我國。魏晉南北朝時社會動亂,兵荒馬亂,苦海無邊。佛教以其大慈大悲、普濟眾生、因果報應、彰善懲惡的教義贏得了各層次人群的信仰。加之上層社會人士出於"家棄章句,人重異術"的文化心態,所以也樂於交遊佛教徒。玄學與佛學共向交融,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既深且廣的影響,對中國旅遊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佛教哲學與道教哲學一樣,都是宣揚出世的哲學,其基本精神是老莊倡導的順應自然,返樸歸真。所以遊方問道在佛教界有著悠久的傳統。佛教有一部流傳極廣的大乘經典《華嚴經》,該經的《入法界品》介紹了廣善財童子從文殊菩薩處發心問道,繼而百城煙火,前後參訪請教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識,終於證明"華嚴法界"的生動事跡。千百年來,中國佛教徒以善財童子為榜樣,通過"西行求法"遊方問道、朝禮山勝跡的活動,促進民間旅遊活動的成長和發展。
中國僧侶的遊方是受佛陀"遊行教化"傳教方式的啟發而形成的。佛教認為:人生是"無常"的,充滿了痛苦,只有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徹底擺脫生死痛苦,進入超脫生死的境界。為了脫離苦海,不少佛教徒不遠千里,到異國他鄉尋找真經。早在東漢中葉,中印佛教徒就開始交往。漢明帝時期"白馬馱經"佛教東來佛經的歷史記載,生動地反映了伴隨著佛教傳播而興起的旅遊活動。自那以後,不斷有古印度和西域的高僧大德來我國譯經傳教。如安世高、安玄、竺佛朔等等。他們博學多識,孤身遠游,在傳播佛法的同時,還帶來了異國他邦豐富多採的文化藝術。他們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崇高的獻身精神,極大地鼓舞了中國僧人尋求佛法,朝禮聖跡的熱情,形成了持續千年的"西行求法"運動。他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或走陸路,或行水道,"輕萬死以涉蔥河(今新疆一帶),重一言而之萘苑(泛指印度)"。其人數之多,路程之遠,行旅之艱,歷時之久在古代旅遊史上都是罕見的。在成百上千的求法高僧中,以法顯、玄奘、義凈等最為著名。他們每到一地,即尋訪名師,學習佛法,並了解當地的山川形勢,風俗民情,學成歸國時帶回大量的經籍圖像,並積極從事翻譯工作。他們撰寫的游記性專著《佛國記》,《大唐西域記》和《南海寄歸內法傳》等,是今日研究古代印度和南亞地區的歷史、地理、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資料,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有四個字,叫"千載一時"就是說歷史雖已過去,但"已作不失",眾業所造積淀不來,成就了我們的今日。佛教自印度傳入我國以後,就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壤上,經過"嫁接",生根、成長、產生了有獨特結構和氣象的中國佛教。
在自然山水中居靜修行,清淡佛理的旅遊一向在僧侶中十分風行。"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出家人雲水一身,無牽無掛,以參訪善知識,弘揚佛法,化導眾生為務。他們崇尚自然,素用山水點綴神形,並將優游山水,品味山水和在山水中切磋玄理,發揮禪理,發展為名僧的一種風度。他們又為深山幽谷,萬仞高崖,大漠石窟,江心孤嶼僻靜海濱,幽深郊野是佛游的理想之處,佛教徒的參方活動雖有其特定的意義,不能與旅遊活動劃等號,但是,如果對參與活動進行客觀評價,卻又不難看出它與旅遊活動的密切聯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佛教徒的旅遊的確是旅遊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不僅如此,他們同時還是佛教旅遊勝地的建設者。環顧我國各地,凡有佛教寺塔之地,無不翠枝如黛,碧草如茵,環境清幽,景色宜人。古聯有雲:"世間好語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高僧大德所作的貢獻及其艱苦的創業精神令人欽佩!
佛教徒通過交遊,佛學與玄學,儒學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佛教旅遊文化--禪宗。它隨緣而安,與世無爭的思想與儒家樂天知命,安貧樂道,順應時勢的思想相聯,又與道家無為不爭,安時處順的態度相通,特別與莊子避世、游世的思想相一致。三種思想的相容相攝,對我國旅遊文化的發展和旅遊活動的開展都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它們都將人與自然的關系從神秘、異已變成為理解、親和,都表明人的山水意識已從神的羈縛中解放出來,都將人性美(或道德,或情感、)和山水美有機地結合起來,而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價值和情感價值。歷代大量旅遊文化作品表明,儒、佛、道這三種旅遊觀念事實上都在影響和促進我國旅遊文化的發展。
中華民族自古便是一個嚮往自然,喜好自由,樂於游歷的民族,從上古時代的聖人舜以其巡遊的方式揭開這一行程的帷幕以來的數千年間,在山川霞麗,風物壯觀的中華在地上,不知多少華夏英傑,以其艱苦卓絕的旅遊生活向世界展示過他們奮進勃發的英姿,也不知有多少炎黃子孫以他們無數的旅遊活動為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增添了瑰麗的一筆。是他們,孔子,老子,莊子,法顯及許多旅遊家,譜寫出中國旅遊文化史上絢麗燦爛的篇章!

㈥ 中國古代風景文化和()有著緊密關系

中國古代風景文化和文學藝術有著緊密關系

中國古建築的等級製表現為:屋頂式樣、開間數、建築色彩和彩畫式樣。

中國古建築,涵蓋天文、地理、五行、五色、禮制、等級、風水等等……很多人徹底了解了這些方面的內容後,不由感慨地悟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呀!

閱讀全文

與古代風景文化與什麼有著密切聯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