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何為中國人的飲食養生之道
古人雲,「民以食為天」。的確,在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中,飲食是最為重要、最令人關注的了。
從本質上說,人類對飲食美的追求是一種價值追求。反之,對這種價值追求的差異,也就導致不同的飲食文化。中國傳統飲食養生,就是一種由於獨特的價值追求而產生的飲食文化現象。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所追求的,並不僅僅是口腹之樂,諸如對玉盤珍饈、色香味全的感官快感,而是更注重其實實在在的養生健身和延年益壽價值。這種文化的內涵在於,通過調養飲食來補益人體之精氣神,調整人體內部的陰陽五行關系,協調平衡人體內部系統和器官功能,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明代著名養生家高濂說過一段道盡飲食養生之道的話:「飲食,活人之本也。是以一身之中,陰陽運用,五行相生,莫不由於飲食。故飲食進則谷氣充,谷氣充則血氣盛,血氣盛則筋力強。脾胃者,五臟之宗。四臟之氣皆稟於脾,四時以胃氣為本。由飲食以資氣,生氣以益精,生精以養氣。氣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相需以為用者也,入於日用養生,務尚淡薄,勿令生我者害我,脾五味得為五內賊,是得養生之道矣。」(《遵生八箋》)追究歷史淵源,飲食養生堪稱眾多養生之道中最古老的一種。「神龍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淮南子·修務訓》)這表明古代先民在飲食上依靠主觀能動性來注意避害趨利,這種意識和行為顯然已經超越了動物的擇食本能,並包含了人類飲食養生文化的基本內涵。傳說商代宰相伊尹曾著《湯液經》,以論飲食調配烹飪養生之道。西周時,飲食養生已經上升為一種以五行學說為構架的理論。《黃帝內經》作為中國古代養生學和醫學理論思想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的,更將飲食文化推倒一個極為重要的高度,總結並提出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謹和五味」與「食飲有節」。先秦時期所奠定的飲食養生文化,在漢唐時期得到了更深的補充和完善。張仲景、孫思邈以及崔浩、劉休等人,更加註意探究各種食物的養生價值,並特別講究飲食衛生。宋元時期,陳直、鄒鉉、忽思慧等人,著重強調食養食補食調之道。元代宮廷飲膳太醫忽思慧,撰寫了中國第一部飲食養生學和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選取歷代朝野食養食療之精粹,重視飲食禁忌問題,實乃古代飲食養生文化著作上的里程碑。明清時期,飲食養生更發展到了極為成熟的階段,飲食養生名家迭出,如明代李梃、龔廷賢和清代的曹庭棟、顧仲則等。
總之,中國古代飲食養生文化源遠流長,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內容和方法,堪稱世界飲食文化中的瑰寶奇葩。探求其價值取向,中國飲食養生文化惟養生利生為務的目標追求,是獨特的。探求其飲食文化結構,食養與食療,葯養與葯療是相互依賴、密切相關的兩個層次,而食與葯在很多情況下又緊密相連。從中國飲食養生的主要原則來看,主要有兩點:一是食飲有方,二是食飲有節。前者包括對飲食配伍、滋味、烹調等方面的方法要求和原則,是對食物要求而言;後者則是對進食方法和要求而言。食飲有方,包括合理配伍、五味調和、烹調得法、食宜清淡等原則。食飲有節,包括飲食有節制和節度,如因時以食、因時調節、飲食避忌、飲食所宜以及食後保養等。這些都是幾千年來聰慧的炎黃祖先對生活經驗的總結。
B. 飲食文化的定義
餐飲文化
餐飲文化是一個廣泛的社會概念,人類為了生存,首先要滿足吃喝的需要。
餐飲文化
人們吃喝什麼,怎麼吃喝,吃喝的目的、吃喝的效果、吃喝的觀念、吃喝的情趣,吃喝的禮儀等飲食現象,都屬於餐飲文化范疇,它貫穿於人類的整個發展歷程,滲透企業經營和飲食活動的全過程,體現在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之中。
C. 飲食文化與食療養生主要講哪些內容
全世界的飲食文化異彩紛呈,中國的飲食文化深厚廣博。我國的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諸方面。
食療養生,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慣。在我國各個民族和地域,食療文化源遠流長,經過食療這種長遠的養生行為,人們達到調理身體,強壯體魄的目的。
D. 飲食文化是指什麼
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中國飲食不但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養、補」的特點。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菜式越來越豐富,吃法也是越來越多樣。吃還是人們聯系感情、社交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交際應酬活動多在餐桌上完成。俗話說就是填飽肚子,就是一個「吃」字。
特點:
中華文明五千年,飲食文化也隨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呈現出極大特點。其一,風味多樣。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其二,四季有別。
中國人善於根據四季變化搭配食物,夏天多吃清淡爽口食物,冬天多吃味醇濃厚食物。其三,講究美感。
中國人吃食物不僅講求味,還講究欣賞之美,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還講究食材,食具,以及環境的搭配與和諧。
E. 自然食養|五穀為養,健康生活要遵循自然節奏
中國的食養文化 歷史 十分悠久,具體可以追溯至古代時期。盡管物轉星移,時代變遷,可「食療、食養、食補」的 養生 觀念仍然在不斷傳承,留存於每代人的心中。
健康生活要遵循自然節奏" img_height="657" img_width="986" data-src="//imgq8.q578.com/ef/0717/b9987f79926b25b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飲食作為生活中的必需項,非常關鍵。所以我們平時在選擇食物時,通常也會關心它的功效和作用。畢竟一日三餐的選擇、做法、吃法,都與我們身體 健康 的平衡息息相關,很大程度能決定我們的 養生 效果、壽命長短。
健康生活要遵循自然節奏" img_height="616" img_width="944" data-src="//imgq8.q578.com/ef/0717/00cce8075bb58a7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五穀為養—— 健康 生活的能量源泉
中醫學認為,飲食中的水谷能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保證氣血生化之源的充足。
例如飲食必不可少的大米。
《黃帝內經》膳食結構論述提到「五穀為養」,五穀泛指米、谷、麥、豆等多種糧食類食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主食」。主食的營養成分非常重要,能夠為生命活動提供基本需求的能量。
健康生活要遵循自然節奏" img_height="708" img_width="924" data-src="//imgq8.q578.com/ef/0717/8bb36b7e644d73b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除此之外,食物還具有滋補 養生 的作用,不同的食物,能作用於人體不同的臟腑皮毛骨骼。例如夏季餐桌上常見的絲瓜便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作用。
健康生活要遵循自然節奏" img_height="728" img_width="1210" data-src="//imgq8.q578.com/ef/0717/10ba50e18167bdc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在中國的綜合性營養學上,很多食物被食用,很多農作物被栽培,都跟它們的葯用和營養價值有所關聯。
健康生活要遵循自然節奏" img_height="967"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8.q578.com/ef/0717/a78f0d5615fdbffc.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而且食物與葯物一樣,都來源於大自然,也就是中醫界提出的「葯食同源」概念。例如上文提到的絲瓜,它既是可以飽腹的食物,同時也是一種中葯材。
健康生活要遵循自然節奏" img_height="690" img_width="920" data-src="//imgq8.q578.com/ef/0717/3910913c59bdaf2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自然食養——最簡單的 養生 方式
那什麼是自然食養呢?自然食養的概念啟蒙於葯食同源,意思是遵循自然規律,選擇天然非轉基因、少污染、未經精製加工的綠色有機食物,來幫助身體達到 健康 的平衡狀態。
健康生活要遵循自然節奏" img_height="666" img_width="1122" data-src="//imgq8.q578.com/ef/0717/ba62b0a94df26ef4.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自然食養不僅是餐桌上的 養生 文化,同時也是人體保健的一個重要手段。相比營養保健品,自然食養對人體的供給、平衡保護會更加全面和安全,同時也是最簡單的 養生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