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茶文化怎麼寫
中國茶文化歷史
「茶」字的起源,最早見於我國的《神農本草》一書,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葯物書.據有關專家考證,該書為戰國時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國茶聖一-唐代陸羽於公元758年左右寫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專著《茶經》,系統而全面地論述了栽茶、制茶、飲茶、評茶的方法和經驗.根據陸羽《茶經》推論,我國發現茶樹和利用茶葉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茶葉在我國西周時期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時代茶鮮葉被人們作為菜食,而戰國時期茶葉作為治病葯品,西漢時期茶葉已成為主要商品之一了.從三國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時間內,特別是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瞌睡,於是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普遍種茶.飲茶推廣了佛教,而佛教又促進了茶灶的發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所謂「茶佛一味」的來源.到了唐代,茶葉才正式作為普及民間的大眾飲料.
茶葉自古以來就成為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唐朝時,日本僧人最澄來我國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研究佛學,回國時帶回茶籽種植於日本賀滋縣(即現在的池上茶園),並由此傳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時,日本榮西禪師兩次來到中國,到過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贈他「千光法師」稱號.榮西撣師不僅對佛學造詣頗深,對中國茶葉也很有研究,並寫有《吃茶養生記》一書,被日本人民尊為茶祖.南宋開慶年問,日本佛教高僧禪師來到浙江徑山寺攻研佛學,回國時帶去了徑山寺的「茶道具」、「茶檯子」,井將徑山寺的「茶宴」和「抹茶」製法傳播到日本,啟發和促進了日本茶道的興起.
我國宋代時就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運銷茶葉;明代鄭和下西洋,茶葉也隨著銷售到東南亞和南部非洲各國.明代末期,公元1610年荷蘭商船首先從澳門運茶到歐洲,打開了中國茶葉銷往兩方的大門.
我國關於茶館的最早記載,要算唐代開元年間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了,其中有「自鄒、齊、滄、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煮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唐宋以後,不少地方都開設了以賣茶水為業的茶館.到了清朝,民間曲藝進入茶館,使茶館成為文化娛樂和休息的場所.
相傳我國最大的茶館是四川當年的「華華茶廳」,內有三廳四院.成都茶館設有大靠背椅,飲茶聊天或打盹都極為舒適.
我國人民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習慣,這充分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文明和禮貌.古代的齊世祖、陸納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劉貞亮贊美「茶」有十德,認為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時期,眾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劉禹錫、皮日休、韋應物、溫庭筠、陸游、歐陽修、蘇東坡等,他們不僅酷愛飲茶,而且還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頌和描寫過茶葉.
『貳』 茶文化的手抄報內容
1、 飲茶的好處很多,概括起來有11條:
(1)茶能使人精神振奮,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
(2)茶能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並有維持心臟、血管、胃腸等正常機能的作用。
(3)飲茶對預防齲齒有很大好處。
(4)茶葉含有不少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葉有抑制惡性腫瘤的作用,飲茶能明顯地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6)飲茶能抑制細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壽。
(7)飲茶能興奮中樞神經,增強運動能力。
(8)飲茶有良好的減肥和美容效果。
(9)飲茶可以預防老年性白內障。
(10)飲茶能保護人的造血機能。
(11)飲茶能防暑降溫。 同學們,看了上面的介紹,你們一定要多喝茶,因為茶對人體有好多的好處。
2、茶,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天地,它在我們生活中成了一種不可缺少的飲料。我是一個「茶盲」,對於茶文化,我知道的不是很多。但我聽說,茶能排出體內的毒素,幫助身體健康,有些人對喝茶特別講究,特別是老常客,他們每喝一杯崐茶,都要細細地品味,觀察它的形與色,聞茶葉的香味,來判斷茶的品種和質量。崐有的時候,我覺得,那些人真的很無聊,茶有什麼好品味的,就等於喝一杯白開水似的,只不過是比白開水多了一點味道罷了。可是,我現在知道了,原來,茶也是有學問的,就說這茶的品種吧,什麼「斗山綠茶」,「無錫毫茶」……多得數不勝數。茶,還可崐以根據它的外形特徵來起名字。所以茶的種類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但有的茶,不崐論外形、色澤都特別相似,只有那些懂茶的人才辨別出來。
茶,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情趣,說真的,如果沒有茶,生活可能真的會暗淡無光呢!
3、我國是聞名世界的古國,文化歷史悠久。其中茶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茶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葉是天然養生保健飲料。研究表明,茶葉中的茶多酚能阻斷人體內致癌物亞硝基化合物的形成。其中茶的多種營養物質的綜合作用,可有效防輻射。據證實,茶葉中的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使頭腦清醒,思維敏捷,又能加快血液循環,活躍筋肉,促進新陳代謝,使人解除疲勞。茶中的單寧可控制人體中產生的氧氣脂質,防止老化。茶葉控制人體中產生的氧化作用大大超過了維生素E。所以多飲茶還可以延年益壽哩。茶最大的功效就是生津止渴解暑,由於茶水中的多酚類、糖類、果膠、氨基酸與口中的涎液發生化學變化。使口腔得以滋潤,產生清涼感覺。咖啡喊可生津止渴。
可見茶文化是中國的一絕。茶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起著重要的作用哩。
『叄』 茶文化手抄報內容50字
如何製作一個好的手抄報
先用鉛筆在紙上淡淡的描繪出輪廓和其他裝飾用的圖案。輪廓有很多種,比如在最上面寫好標題,也可以在中間寫(最好是美術字,平常的那種也可以不過一定要畫粗點,不然會沒什麼存在感,還會顯得格格不入)然後在其他空白地方畫出一些大邊框邊框可以按自己喜歡的來,比如書卷,蘑菇,房子,藤蔓圈出來的方框等等(可以在網路里搜索手抄報輪廓)。邊框中也可以加入一些裝飾。而裝飾用的圖案可以根據自己繪畫的主題來決定,比如端午節就可以畫幾個粽子,春節就可以畫燈籠,對聯等
描繪好輪框後,就用黑色勾線筆勾畫(這一步要慢慢畫,但也不能太慢,不然會有黑色的點),大邊框可以用粗的勾線筆,而一些小細節就用細的那一邊3
勾畫完之後就用橡皮擦把鉛筆的印記擦掉不然會影響美觀,盡量擦乾凈4
輪廓畫好以後,當然就是塗色了,顏色盡量選擇一個色系的,例如,朱紅,大紅,橘色。繪畫較好的朋友可以嘗試更高的技巧,如漸變,疊加等,如果是畫畫一般的朋友,就規規矩矩的平塗吧(ง •̀_•́)ง
色也上好了,就差最後一步寫字了,邊框裡面可以畫橫線,然後在裡面寫字。內容可以通過網路書籍和其他途徑獲得,但記住一定要是符合主題的。還是以端午節為例,內容就可以寫端午節的來歷、習俗和關於端午節的歷史故事等。
最後再琢磨一下細節,手抄報就完成了。
『肆』 茶文化手抄報內容 茶文化手抄報文字
1、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都有客來敬茶之禮。隨著茶文化的傳播與普及,茶道、茶禮、茶藝已經通過不同的表現滲透到了尋常百姓家。特別是南方一些省市,很多家庭在家裡不僅開辟了一個別致典雅的茶室,而且功夫茶具、各類名茶、特色茶點也一應俱全,儼然就是一個小茶樓。普通百姓家雖然沒有專用的茶室,也結合自身條件, 配備有茶具和茶葉,隨之而興起的茶具衍生物,極大方便了人們生活。
2、要想泡好一壺功夫茶,須注意水質、水溫、茶量與茶具等要素;「水質」必須選用清新的軟水(含礦物質較少者),切忌用硬水;「水溫」隨不同茶葉的沖泡而有所不同,對大部分的茶種而言,以接近攝氏100度沖泡為宜;但綠茶類及輕發酵茶類則不宜過高,通常不宜超過90度;「茶量」的擺置亦因不同的茶種而異,從茶壺容量的四分之一到四分之叄均有可能。泡後約一分鍾倒出飲用,但因茶而異,再次沖泡時間則須相對延長;至於「茶具」,以紫砂陶壺最佳,茶壺大小配以適宜的茶杯,杯內以白色較佳,以便於判辨湯色。
3、喝茶,在台灣已是一種普遍的休閑活動。愛飲茶的人,也一定喜好把玩茶壺,現今台灣一般家庭中,多流行以小壺泡茶法(功夫茶),這是從十六世紀末明朝神宗時代所流傳下來的一種習慣,已有四百年的歷史。用小茶壺泡茶,茶味特別。甘醇芳香,明清時代以江蘇宜興的紫砂陶壺最有名,凡出於名家的作品,四方爭購,價比黃金,而現在台灣的陶藝家們,不僅製作精美的紫砂陶壺,並且另外發展出許多改良式的創意壺,為各方所喜愛,而「藏壺」或「養壺」在台灣已成為一種高雅的風氣。
4、茶是中國人的國飲,因為茶中含有多種維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腦、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國人相信一個常飲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壽,而現代進步的科學,也已證明茶有醫學上的效用,對人體有益處,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是天然的健康飲料。
5、茶是經濟作物,也是輸出國外賺取外匯的農產品;各地的茶行、為使茶藝普及,推動甚力,而許多內部陳設古典高雅的茶具藝術品館也紛紛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各茶區也定期性舉行評茶比賽活動,吸引茶農、茶商、品茗人士前往,一經入選,茶價倍增,使得茶藝活動,呈現出一股朝氣,因而飲茶的風尚,在台灣已成為一種高層次的精神生活,而這種崇尚自然,無拘無束的茶藝精神,就如同中國傳統的人情味一般——醇厚溫馨。
『伍』 茶文化橫幅經典宣傳標語精選
宣揚茶 文化 是我們的使命和義務。茶文化 標語 橫幅有什麼經典用語?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標語橫幅經典用語,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標語橫幅
1、“香”約茶王賽,我爭第一“茗”。
2、茶道茶藝茶王賽,有你有我有精彩。
3、茶聚武夷,心印閩台,情連天下!
4、茶鄉茶韻茶王賽,品種品質品味高。
5、茶香茶韻茶王賽,星村星品星未來。
6、茶有韻,心無界;你用茶,我用心。
7、恆誠五湖會知己,品醇壺中藏小隱。
8、多喝茶,喝好茶,要喝就喝狗牯腦茶。
9、鵝黃引仙來(子),羊岩留故人。
10、沐雲浴霧羊岩山,飲風汲露鵝黃茶。
11、青山綠水武夷山,精彩絕倫茶王。
12、情醉茶王神韻,相約魅力星村。
13、訪水問山在武夷,以茶會友到星村。
14、狗牯腦茶,來自大自然的問候。
15、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
16、名茶牽線,文化搭台,經貿唱戲。
17、古色古香古星村,品茶品心品天下。
18、若憑一葉競風雅,星村茗出香天下。
19、山青水秀留羊仙,鵝黃茶香飄人間。
20、山青水秀揚臨海,高香醇爽羊岩茶。
21、武夷茶和天下,王者星村爭鋒。
茶文化宣傳標語
山青水秀揚臨海,高香醇爽羊岩茶(品羊茗)。
山青水秀留羊仙,鵝黃茶香飄人間.
聞香識鵝黃, 飲茶 品人生 。
萬年羊岩山,一品鵝黃茶(香)
悠悠羊岩情,濃濃鵝黃香。
鵝黃引仙來(子),羊岩留故人。
一羊一岩一千年(載),好山好水好茶香。
沐雲浴霧羊岩山,飲風汲露鵝黃茶 。
茶文化的歷史
歷史淵源中國茶的發源地在中國中西部山區,唐代陸羽《茶經》雲:“茶者,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現今重慶西和湖北西,正是當今之神農架地區)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故茶的發源地在中國是無可爭議的。在英國,有人說飲茶習慣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事實是這樣的:1823年,一支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所謂的野生的茶樹,有人開始認為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是這些茶樹種其實是印度人從中國偷過去 種植 的——在幾千年的茶歷史中印度從未發現過有野生茶樹,也沒有人在當地制茶。他們都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包括茶樹植物在內的 其它 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類的歷史都要長,不能說哪裡有茶樹,哪裡就是制茶、飲茶的發源地。人類制茶、飲茶的最早記錄都在中國,最早的茶葉成品實物也在中國。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始於唐朝,興於宋代,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我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為代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地區為代表),三級茶區(以華南地區為代表)。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而且年代更為久遠。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古茶樹。現在中國的野生大茶樹集中在雲南等地 ,其中也包含甘肅、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區。
茶的傳播在中國唐朝達到鼎盛,最聞名的日本茶道起源與中國。日本的飲茶風尚,一直可追溯到一千二百年前的奈良時代,由中國唐代的鑒真和尚及日本的 留學 僧最澄法師帶入日本,很快在日本的上層社會流傳。
『陸』 茶文化手抄報的內容
中國茶文化的內容主要是茶在中國精神文化中的體現,這比“茶風俗”、“茶道”的范疇深廣的多,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茶文化手抄報的內容,希望對您有用。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於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古史傳說中認為“神農乃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理由是,“若非玲瓏玉體,嘗葯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說“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兩說雖均不能盡信,但一縷微弱的信息卻值得注意:“茶”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人們越來注重它的某些療病的“葯”用之性。這反映的是一種洪荒時代的傳佚之事。
依照《詩經》等有關文獻記錄,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諸類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從發現了茶的其他價值後才有了獨立的名字“茶”。在食醫合一的歷史時代,茶類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葯用功能是不難為人們所發現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葯用發展為習常的專用飲料,還必須有某種特別的的因素,即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某種特定需要。巴蜀地區,向為疾疫多發的“煙瘴”之地。“番民以茶為生,缺之必病。”(清·周藹聯《竺國游記》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飲食偏辛辣,積習數千年,至今依然。正是這種地域自然條件和由此決定的人們的飲食習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久服成習,葯用之旨逐漸隱沒,茶於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秦人入巴蜀時,見到的可能就是這種作為日常飲料的飲茶習俗。
茶由葯用轉化為習常飲料,嚴格意義的“茶”便隨之產生了,其典型標志便是“茶”(cha)音的出現。郭璞注《爾雅·釋木》“檟”雲:“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見,漢時“荼”字已有特指飲料“茶”的讀音了,“茶”由“荼”分離出來,並走上了“獨立”發展道路。但“茶”字的出現則是伴隨茶事的發展和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直到中唐以後的事,也正符合新符號的產生後於人們的社會生活這樣一種文字變化的規律。
中國從何時開始飲茶,眾說不一,西漢時已有飲茶之事的正式文獻記載,飲茶的起始時間當比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
茶文化從廣義上講,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著重於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由於茶的自然科學已形成獨立的體系,因而,常講的茶文化偏重於人文科學。
歷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其歷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無茶”,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
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 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為主,著重於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為各民族的禮俗,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時代性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內涵和活力,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新時期茶文化溶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 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現代化、社 會化和國際化趨勢。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為世人矚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為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煉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現出飲茶的多樣性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納西族、哈薩克族、錫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諾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與喜慶婚禮,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區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區茶文化。中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 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經濟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和豐富的內涵,也形成獨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連續舉辦四屆國際茶文化 節,顯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點與魅力。
國際性
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 文相結合,中國茶文化是各國茶文化的搖籃。演變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 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為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現紳士風格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
中國茶的歷史及其發展,不僅僅是形成簡單的一種飲食文化的過程,而同樣映射出一個具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質。
『柒』 怎樣製作茶文化的宣傳卡
茶是茶樹芽葉加工而成的一種飲料。但是,對於不少人來說,不一定就都知道它起初並不作飲料,其名其字最早也不叫或書作"茶",對於茶樹的性狀、演化和原產地等等,可能知者更少。因此,為加深大家對於茶葉歷史文化的全面了解,在本書開篇,有必要把茶樹及其原產地和茶的發現、利用等等,首先作些概略的介紹。
(一)茶樹和茶葉
茶樹是一種多年生的常綠木本植物。在我國,如陸羽《茶經》所說:"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早先是生長在南方的一種樹種。
茶樹的學名為Camelliasinensis(L.)O.Kurtze,在植物分類系統中,屬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在現存的文獻中,茶的學名,最早見之於1753年瑞典傑出植物學家林奈的《植物種志》中。在書中,把茶的學名定為"TheasinensisL."。
這里指示性的"sinensis",即是拉丁文"中國"之意。
那麼,這種原先只種於中國的茶樹,長得又怎樣呢?在近代科學出現之前,我國古籍中,千餘年來,都沿用陸羽的這樣描述:"其樹如瓜蘆,葉如---d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揲擔?莖如丁香,根如胡桃。"關於茶樹的這些比擬,這也是我國古代對植物外部形態能夠採用和一般常見的描述方法。按現在植物學和茶學的介紹來說,其外部形態因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和分枝習性的不同,植株有喬木、半喬木和灌木之分;樹冠有直立狀、披張狀、半披張狀等多種類型。茶芽在未萌發前為錐形,有2-3鱗片披護。葉多為橢圓或卵圓,單葉、互生,葉緣呈鋸齒狀,葉面富革質,主脈明顯與側脈末端相連,嫩葉有茸毛。花屬短軸總狀花序,白色少數為粉紅色,兩性花。果為蒴果,果皮綠色,成熟後為暗褐色,種子大小因品種而有不同。根系有主根、支根和細根組成,主根粗大垂直生長,支根與細根呈水平分布在耕作層內。 �
茶樹和其他栽培植物一樣,都是由野生經馴化而演變為作物的。十分明顯,茶樹由野生變為栽培,其直接原因,是由於它用作飲料的飲用價值。唐朝詩人盧仝,在其一首贊美茶的詩歌中吟:"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靈仙;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唐朝時飲茶用碗,歌詞中誇張茶飲七碗,就會羽化成仙。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神仙,茶葉當然也不是什麼仙葯;不過,由於茶葉中含有大量營養和葯用價值較高的成分,所以,它不失是一種有益人體健康的良好飲料。據分析,茶葉中含有3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如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茶多酚、茶素、芳香油、脂多糖等等,就都是人體不可缺少和各具功效的重要營養及葯用物質。這中間的有些成分,實際是一個大類,如茶多酚,就包括有30多種的酚類物質;維生素,又可具體分為維生素A、B1、B2、B3、B5、B6、C、D、E、K、H、P和肌醇等10多種成分。至於茶在防病和治病方面的作用,不只我國古書中有很多記載,也為現在國內外醫葯界所一致肯定。如茶葉對於防治痢疾、腸胃炎、腎炎、肝炎、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癌症、白細胞減少和輻射損傷等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功效。如茶葉特別是綠茶的抗癌作用,據日本靜岡縣的調查,發現茶區特別是綠茶產地,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就明顯比其他地方要低。這一調查,與日本岡山大學葯學部奧田拓男教授對茶單寧(茶多酚)物質抗癌試驗的結果相一致。奧田拓男的研究指出,茶單寧對引起突然變異的變異原,有明顯的抑製作用。現在基本弄清,茶葉中的抗癌成分,主要是兒茶素;這種成分,在綠茶中約含15%-20%。此外,茶葉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E,也具一定的抗癌輔助效用。可能正是因為這樣,茶在國外才有"安全飲料"、"保健飲料"、"健康長壽飲料"等各種各樣的贊譽之稱。在千千萬萬的野生植物中,發現和選擇出用茶葉芽葉來作飲料,這無疑是對人類和世界文化的一大貢獻。而這一重大發現,不是別的正是我們中國和中華民族的豐功和偉績。在古代的一個很長時期里,世界上只有我國飲茶和懂得種茶與制茶;後來,大抵至唐代,我國東鄰的朝鮮和日本,才首先從我國學會飲茶、種茶而漸漸形成為東方乃至全球性的一種獨特文化。
(二)茶樹原產地和原始分布中心
我國是世界上最先飲茶、最早業茶的國家,當然也就是茶樹原產的地方。筆者認為,我們這里所說的"原產地",實際應該就是指人工栽培以前的原始分布區。歷史的事實告訴我們,任何一種作物和栽培植物,特別是在古代條件下,都有一個馴化過程,換句話說,即都是從野生採集而後才發展為人工栽培的。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這樣說,至少在古代,首先利用和栽培某種植物的國家或地區,也就是該種植物原產的區域;這是一種規律和真理。
既然是這樣,那麼為什麼還要談什麼茶樹原產地問題呢?這是因為近一二十年來,在我國茶學家,掀起了一股茶樹原產地討論熱,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不僅討論出了多種看法,甚至爭論出了成見,所以我們在這里也順便談談我們的看法。
關於前一段我國茶樹原產地的討論,我們首先肯定,是有成績的。因為,這場討論的實質,大多數參與者的動機和目的,是在於證明茶是中國原產。這一點,無論是在陳椽先生的論著中,還是在陳彬藩和吳覺農先生的大作中,他們從各種不同角度,利用一切學科的有關成果,從茶樹的演化形成、自然環境的變遷、野生茶樹的分布以及茶的詞源學等等,廣征博引,為這方面的研究,積累了不少材料,提供了大量的論據,這無疑是一種進步和深入。但是,重復一個命題,每一本書上都把這些問題羅列一遍,就顯得重復和多餘。所以,筆者在強調討論要有新意的同時,在這里我們也不準備重復大家已經提出和一致的那些內容。
有人把這場討論說成是和外國某些資產階級學者的論戰和學術爭論。其實在國外並沒有找到多少對立面,我們是自己出題自己做;論而未戰,論而也沒有多少爭。因此,我們所批駁的,除個別人還活著外,都是故人故語。如提出"茶樹原產印度說"的始作俑者--英國駐印度的殖民官員勃爾基兄弟,是上一世紀20-30年代的事情。其後各書提到的1877年,貝爾登在《阿薩姆茶樹》所說的中國和日本的茶樹,是"由印度輸入"的謬說,這與其說他們是"故意歪曲事實,詆毀中國是茶樹原產地的形象";還不如說他們是為了爭取在印度或南亞發展種茶的支持和對中國茶史的無知。
因為,在19世紀20年代,作為英國在印度的主要統治機構--英國東印度公司,他們對維護與中國的茶葉貿易,比在印度和南亞殖民地發展種茶更感興趣。英國東印度公司,從17世紀起,壟斷中國出口茶葉貿易整整有二個世紀。在這一中英茶葉貿易的過程中,如果說前一時期由於倫敦茶葉貿易和轉口的不斷增長,英國長期處於逆差的不利境地的話,那麼,18世紀後期起,英國東印度公司發明用走私鴉片來抵銷貿易逆差後,他們同中國的貿易,便迅速由平衡轉變為順超。有人估計,至上一世紀前期,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在廣州卸下他們捎帶的鴉片,一圓不花,就能裝回滿船的茶葉和巨額的白銀。所以,對於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來說,不但要弄清在印度能不能種茶,而且還要算一算種茶和種鴉片誰更合算的問題。
事實也是如此,對於當時在南亞英屬殖民地種茶的阻礙,並不在於中國茶業的悠久歷史和世界茶葉貿易的獨佔地位,而主要的,還在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不夠重視和不予支持。因為不說19世紀20年代,就是到19世紀中期,當時在印度的英人宣傳"印度是茶樹原產地",呼籲在印度發展種茶的整個過程中,並沒有也不需要否定中國些什麼。恰恰相盡,倒是他們一次次組織到中國考察、收購茶籽茶苗和招聘中國的種茶、制茶技工,把他們宣傳發展茶業變成一個大張旗鼓的效法中國的活動。舉例來說,如早在1788年,英國有位叫彭克斯的科學工作者,專門就印度引種茶樹和發展茶業諸問題,編印了一本小冊子。1815年,一位哥特博士對彭克斯的小冊子又進行了修訂、補充,向有關方面,力諫在孟加拉西北大力發展種茶。另外,在這期間還特地組織過科學考察團,深入到中國茶區進行考察和搜集茶種。但是,所有上述這些努力,都因東印度公司取消極的態度,使印度發展茶業的要求和計劃,一直停留在紙上。到上一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於1833年東印度公司壟斷中國茶葉貿易的合同的到期和清朝政府拒絕續訂的因素,英國國內和在印度的一批殖民主義者,更加積極地倡導在印度和南亞發展種茶。如1825年,英國技術協會公開設獎,獎勵在印度或英國其他殖民地種茶最多和茶質最好的業主。1934年1月,英國駐印度總督,正式批准成立"印度茶業委員會",專門負責印度引種中國茶樹的研討。印度茶業委員會成立不久,就開展了兩方面工作:一是廣泛散發通告,宣傳適宜種植茶樹的氣候、土壤和其他環境條件;二是派秘書戈登到中國,專門研究茶的栽培、製造方法,采購茶種以及僱傭茶工等等。自此以後,在英國和印度的文獻中,到中國引種茶樹的記載不斷,其中尤以1850-1851年引種的最為理想。這次從中國采購的茶種,運至加爾各答時色澤仍很鮮艷,後來栽種東北山區成活的12000株,其品質完全表現出不亞於阿薩姆土種的優良性狀,一度成為引種中國茶樹成功的範例。
所以,從上面英國殖民者一方面宣稱"印度是茶樹原產地",一方面又不斷大量從中國引種茶樹的史實來看,當時他們提出"印度是茶樹原產地"的看法,並不是為了否定中國,主要的也只是為他們在印度發展茶業多造一條輿論。因此,如果說"茶樹原產印度"帶有否定中國是茶樹原產地的意味的話,那麼,這最多也只是一種以明顯的謊言來換取社會對發展印度茶業的許可和支持的做法。當然,我們這樣說,並不包括上一世紀後期和本世紀個別借"茶樹原產印度說",蓄意混淆事實、貶低中國茶業功績的偽學者。但是,把話回過頭來說,這樣的人,畢竟是個別又個別,值不值得花這么多時間、精力去批駁?似可重新考慮。這一點,國外學術界的反映,頗可參考。他們的茶學家對過去英國人說的"印度是茶樹原產地"既不盲從,對我國近年有關茶樹原產地的申辯,也沒有表現出多少特別興趣。
因為,和上面所說那樣,我們如果把茶樹原產地作為原始分布來理解,那麼,中國作為飲茶和茶業最早濫觴的國家,不管印度是否也是茶樹原產地,其史實本身就是無須其他證明、無可動搖的當然原產地。道理十分淺顯,不論是栽培植物或者還是馴養動物,它們的引種,特別是古代,總只會也只能是引進那些價值已經顯現或被人類馴化利用的這樣對象。當然,野生動物或植物的分布,在一定的外在因素作用下,也會出現地域上的變更或擴大,但這些都屬於自然傳播的范疇。自然傳播和人工引種的區別,在於後者是一種自覺的行動。這也就是說,在印度和世界上還無人知道茶樹為何物和何用時,我們的先民,是絕不會在古代把茶樹從印度遠帶到中國來培育的。因此,中國最早發現和利用的茶葉,只會也只能是原來就生長在我國的茶樹。這里順便補說一句,可能正是因為上面所說的簡單道理,所以,各國茶學家對於英國人提出的"茶樹原產印度說",沒有和少有應者;對我國前一段茶樹原產地的討論,也無有反對者。這就是說,上一世紀冒出"印度茶樹原產地"問題後,即便有人想利用它來否定中國茶樹原產地的地位,但在國際茶學界,並沒有大亂,實際受此影響不大。在茶樹原產地問題上,國外不怎麼亂,但在我國前一段討論中,倒顯得有點偏激和混亂。
偏激,是把個別當一般,把英國個別學者在茶樹原產問題上的圖謀,當作一種正式的觀點或傾向來批判、對待,把問題看得嚴重化,以至有的文章由學術討論,變成了學術批判。混亂各人討論的基點和角度不一,各持各說。我們的觀點較清楚,茶樹原產地,就是指茶樹人工栽培以前茶樹原來分布的地區。但也有一部分學者,把原產地理解為"茶樹的原始產地",即茶樹起源的地區來看待。如有的文章堅持,我國"雲南和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和原產中心";很明顯,這種意見,就把原產地看作為茶樹"種的發源地",把人工栽培以前的分布中心,看成為茶樹的原生中心(一稱起源中心)。對原產地的這二種理解,"原來"、"原始"只一字之差,但在時間上,則兩者內容,已相去數千萬年。茶樹起源於什麼時候呢?有人據植物學分類的方法,推斷茶樹"發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具體年代,"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歷史"。而人工栽培前的分布,不妨更早一些,從茶的發現、利用算起,說到頂,以"神農時代"起算,也只數千年和上萬年的時間。對茶樹原產地的二種不同理解,不但時間相差甚遠,而且滄海桑田,二者在環境的變化上也很大。如第三紀初期,中國大陸和印度次大陸,還是隔海相望的二塊陸地,現在號稱"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不是連接而正是分隔中國和印度的地槽海域。如果上麵茶樹起源的年代推斷不錯,那麼,原產地作為起源地來理解,其時印度還屬海中孤島,與茶樹的系統演進和最終形成,似乎不大可能;這一意義上的茶樹原產地或原產中心,大致也只會是中國大陸。但是,如果作為人工栽培以前的原來分布來說,那麼,中印之間浸漫海水的地槽,在印度次大陸和亞洲大陸並合的過程中,早已碰撞成隆起的喜馬拉雅山脈,把二塊大陸連成了一體;經過數以千萬年的同體變化、發展,在我國發現和開始利用茶葉之前,在印度鄰近中國的地區,已有茶樹及其亞種分布,這也不是不可能的。對茶樹原產地的理解和概念不同,時間、環境條件和結果也就不可能相同,我們不能要求二個不同角度得出一個和自己一樣的結論。所以,筆者傾向於這樣一種看法,原產地如果作為起源地或起源中心來理解,這完全與印度無涉,說原產我國西南、雲南或我國西南、西雙版納是原產中心,各自作為一家之說,事實沒有多大出入,二種說法應當是都是可以成立的。這也就是說,我們認為在印度次大陸和中國古代大陸之間,茶樹的起源地域或中心,只能是一個。而且,從諸多因素來看,也只會是在今天的中國陸地,而不會是第三紀以前喜馬拉雅山地槽海域彼岸的印度。對於這點,這是憑今天的知識就能作出肯定的。至於具體起源於中國或中國西南什麼地方?現在各人提點自己看法,作為一種預言,我們相互間不作肯定和否定,把幾千萬年以前的事,留待我們後代科學條件許可後去做,應當是可以,也較為合適的。
如果把茶樹原產地作為人工栽培前的原始分布來理解,我們把西南、西雙版納說成唯一的原始分布地和分布中心(原產地和原產中心),就未必一定正確,而且在茶樹的生存、演進過程中,有點否定種的自然傳播了。茶樹人工栽培前的原始分布地和分布中心,較茶樹的起源地和起源中心,范圍無疑要寬闊得多。過去,我們對茶樹原產地持上一種理解的人,一看到人家提及在印度、緬甸發現有野生茶樹,就敏感地認為是對我國茶樹發源地和起源中心的一種否定或設疑,想方設法迴避和否定這一事實。其實迴避不如承認,在我國茶葉界,很多人是心照不宣,都知道印度開始和最初發展種茶,主要是引進我國的茶種和茶葉生產技術,但是後來獲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不是引種中國而是改植印度土生茶樹的結果。關於印度土茶的記載,最早見之於1815年駐印英軍拉第爾上校的報告。其稱在阿薩姆新福山中的土著,習慣採集一種野生茶葉,加工製作成為飲料,也和緬甸人一樣加油、蒜等佐料食用。這報道可以是傳聞,不一定親眼所見。1823年,英軍R.勃魯士少校至新福貿易,在滯留期間至附近山林作植物調查,親自發現了野生茶樹。之後,印度野生茶樹,也引起了其兄C.A.勃魯士的興趣。1836年,C.A.勃魯士在薩地亞建立了一個專門種植野生茶樹的茶園;1837年,他在薩地亞附近的馬坦克又發現幾處野生茶產地;1839年,進一步在那加山、梯旁和古勃倫山一帶,新找到了120處野生茶產地。通過廣泛調查,C.A.勃魯士歸結指出,緬甸和印度的"野生茶產區,自伊洛瓦底江至阿薩姆以東之中國邊境,綿亘不絕"。
除新福和薩地亞外,所謂 "阿薩姆土生茶"的野生茶樹,1855年在錫爾赫特的張卡尼山等地,也有大量發現。應該指出,這種分布范圍很廣的阿薩姆土生茶,不但在品種上自成一統,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然分布,其在印度生長的歷史,肯定早於我國茶的飲用和人工栽培之前;所以,從這些事實來說,稱印度也是茶樹的原始分布區或"原產地",不但完全能夠成立,實際也並不排斥和否定我國是茶樹起源中心和原產地的結論。近年我國關於茶樹原產地的論著很多,眾說角度不一,根據不一,觀點也有不少不相同之處。本文對於大家都提到和一致之處,不作重復,僅就個人粗見,對前一段討論和爭論,作些歸納和分析。
(三)茶的最初利用和茶業的起源 在上一節中,我們從不同角度,論證了我國不但是茶樹的原始分布地區,而且也是唯一的茶樹起源中心。但是,在茶業上,我國對於世界和人類的貢獻,還不在於我國原產了這種植物;主要的,還在於是我們的祖先,首先發現和利用了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一種獨特的世界文化。我國有關飲茶的起源,現存的文獻中,第一個涉及的是唐陸羽《茶經》。陸羽在是書"六之飲"中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隨後在"七之事"中又進一步指出,所謂"神農氏",就是指"炎帝";說明我國茶的飲用,是起源於"三皇"時代。具體根據呢?陸羽引《神農食經》"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為佐證。這里非常明確,陸羽在《茶經》毫不含糊地肯定,稱我國飲茶,是始於悠遠的史前時代。
對於陸羽的"茶之為飲,發乎神農"的觀點,歷來就有贊同、持疑和否定三種不同的態度。如現在持疑和否定者的文中就提出:"神農是我同上古的傳說人物,是由於某些社會需要追塑出來的一種偶像,並非實有其人";二是《神農食經》、《神農本草》等一類的"神農書,是漢以後儒生的偽托,並非真的是神農所寫"。是的,上面所說二點,都是事實。如我國一些古籍中,稱神農或炎帝"七十四"或"十七世有天下",有的說"傳八世,合五百二十歲 這里把"神農氏",就明顯看作為一個時代,而不是看作為一個單個的人。至於在這個時代,如《說文》在序中所講:"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當時還沒有文字,自然也就不會有神農著的書。所以,所有這些,學術界並沒有什麼分歧。這里,我們對神農這位人面龍顏的神人的真實性,不妨再作些補充。神農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呢?如《易·系辭》中載:"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再如《周書》"神農耕而作陶";《史記·補三皇本紀》:"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葯";《春秋·命歷序》:"其教如神,使民粒食";《本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淮南子·修務訓》:"神農祀於明堂,明堂之制,有蓋而無四方";《說文》:"琴,禁也,神農所作"等等。 上面這些引文說明什麼呢?說明傳說中的"神農氏"不但是一位"並耕而王"的氏族或部落領袖,而且也是一位農業、制陶、醫葯、粒食、飲茶、明堂和琴瑟等眾多事物的發明者。神農有這么多發明,是不是說其人的確實存在就更有證據了呢?!不然,這些資料不但不能證明反而有損或否定神農的真實存在。道理很簡單,這許多發明,特別是如農業、醫葯、制陶等重大發明,決不是某一個個人一生而只能是某一人類群體長期的經驗或智慧結晶。所以,傳說愈是把神農的發明創造說得很多,愈是神化,就愈揭示其本身乃是一種對整個神農氏族或時代的擬人化表現。 當然,我們引錄上面這些內容,並不是為了否定神農存在的真實性,主要的,還是為了說明茶的發現、利用也始於史前。這些資料又怎麼能夠證明飲茶也起源史前呢?可以的,現在雖然沒有獲得飲茶起源史前的直接證明,但我們藉助有關考古和民族志材料,多少還是可以為飲茶的起源求得某些根據的。上述有關神農的傳說,最初均見於我國古代文獻,其所反映的內容,都是有文字記載以前有人稱為"古史傳說時代"的內容。說明白些,這些上古的傳說記載,記敘的是史前或原始社會的事情。上面我們提到了,"神農"不但是農業的肇創者,也是制陶、醫葯、原始音樂和祭祀等多種事業和文化的發明"人",這些在古代,在近代考古學和民族學建立以前,一代代的相傳,也一代代的未得到證明。自從考古學和民族學建立、發展起來後,這些傳說時代留下來的傳說,陸陸續續大都為考古發掘所證實了。如上面提到的神農發明農業、陶器、醫葯、粒食、飲茶、音樂和祭祀等傳說,現在除茶以外,都證明為史前即有的內容。
或許有人會說,神農傳說距進入文明的時間不遠,可能要可靠些,更早的內容,就不一定可靠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情況,如《莊子·盜跖篇》記稱:"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拈橡栗,暮棲樹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禮含文嘉》載:"遂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屍子》載:"庖犧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五經異義》中也提及:"太古之時,未有布帛,人食禽獸肉,而衣其皮,知蔽前未知蔽後。"這些傳說,比神農傳說的時代更早,但考古和民族學提供的資料一致證明,這些也正是遠古人類的經歷的不同階段上的一種生活寫照。有些對傳說缺乏研究的人,一聽到"傳說"這個名字,就將之與虛妄和荒誕聯系起來,一律斥之為不可信,這是不對的。事實告訴我們,我國上古的很多傳說,雖然經過千載百代、千嘴百口,內容中摻雜了大量迷信、失實的成分;但是,只要我們透過、剔除這些摻附的雜質以後,我們就不難從中還是多少可以找出一些確鑿的史跡或合理內核來的。因此,基於上面所說這些,我們認為我們有理由提出這樣一種看法:即凡是在我國文獻中沒有記錄而只有傳說時代傳說中涉及其始的事物,大抵基本上都是發生在史前的內容。關於飲茶,除"發乎神農"的傳說以外,我國現存的文獻中,沒有記述其始的記錄;所以,盡管神農諸多發明都獲得唯獨飲茶沒有得到考古的證明,但我們仍然可以也應該肯定,飲茶也是起源於史前。因為從邏輯的角度來看,有關神農發現、利用茶葉的傳說,和神農肇創農業、陶器、醫葯等傳說,在性質和流傳來說,沒有什麼大的區別,所以,考古發現的農業、制陶和醫葯等其他實物材料,不但是他們自身,也是有關神農包括茶葉在內的其他發明傳說的證明。關於飲茶起源史前這點,我們也可從我國民族志的材料中獲得一定旁證。如生活在我國興安嶺一帶的鄂倫春人,他們本世紀前期,社會形態還停留在氏族社會階段,那裡天寒地凍,不產茶葉,可是他們都知道採摘"黃芹、亞格達的葉子"來沖泡作飲料。 簆
生活在北方的鄂倫春人知道用黃芹、亞格達的葉子"當茶喝",為什麼我國南方原始氏族社會的居民,就不能採取茶樹鮮葉來作飲料呢?! 上面我們以考古和民族學證明,我國上古有關神農眾多發明的傳說,基本都是史前即有的內容,所以相信飲茶也當是始於史前。但茶學界有一種相反的觀點,認為既然神農的其他發明已為考古所證實,那麼"在考古學對茶葉、茶器尚無新的發現以前",就還不能確定飲茶開始的年代。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是一種本可以確定現在將之推到永遠也難以證實的偏見。大家都知道,人們最初飲用的茶葉,大都是從茶樹上直接採摘和未經加工的鮮葉,這種鮮葉是很難保存在地層中也難以留下痕跡的。我們從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情況也可獲得一定的說明。在馬王堆墓中出土的登記隨葬物品的竹簡中,有"�"笥的記載;在出土的大量竹笥中,也發現捆有"�笥"木牌的�笥。"�"有學者考證即"~--",系《爾雅》指茶的~--。漢朝茶的飲用和生產在巴蜀和荊楚就已比較發展,這時煮飲的茶葉也已不是鮮葉而是加工的成茶。經過乾燥加工的茶葉在馬王堆這樣密封、防腐良好的墓穴中都未能夠找到它們的殘跡,試問,我們在現在南方山重崗連的蒼茫山間,何處去找最先飲茶者的遺址?找到這樣遺址,又怎麼能發現和分辨最先飲用的茶葉?!第二,歷史的常識告訴我們,茶器或茶具,是在茶葉生產和飲用的一定發展階段上產生的,人們最初烹煮和盛、飲茶葉用的,也就是當時人們日常使用的灶器和食具。史前還沒有形成專門的茶器,要求考古提供茶器來證明史前是否已經飲茶,這能說不是一種故意的作難嗎?所以,我們認為與其等待不可能獲得的證明來證明,還不如接受已經有些能可證明的證明為好。說到底,我們是相信我國飲茶"發乎史前"的。 zH樞`?4e
?>?S{R�
我國有關神農的傳說,不但為我們顯示了飲茶起源史前的線索,而且也為茶葉的發現、利用以至發展為飲用的過程,提供了這樣一個輪廓。 ?8? 粌N!
艚妊勗職鬢
前面我們據陸羽《茶經》,已指出,神農時代的下限,是傳說中的"炎帝"時的原始氏族社會末期。這里,據上面所引的《新語》和《淮南子》內容,我們也不難確定,神農時代的上限,當是前農業的原始採集階段。人們在前農業的採集經濟活動中,通過不同的需要,"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災",發明了農業;為使大家"知所避就","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創建了原始的醫葯。從採集的這二個不同用途和發展來說,茶的發現和利用,顯然不是與農業(食用)而只能是與原始醫葯相聯系的。古籍中所謂"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反映的,也正是這一背景。這就是說,神農的傳說資料還為我們顯示茶的發現和利用,最初不是作為飲料而是作為草葯顯之於世的。
『捌』 茶文化卡的資料
"茶文化"卡,1996年7月25日發行,全套四枚,面值200元,採用中國畫的形式,表現了茶葉的採摘、炒制過程
『玖』 茶文化卡上的字怎麼寫
主要以山茶做背景的詩句以及簡單的字進行來寫,富有詩情畫意,並沒有具體要求。
『拾』 茶文化手抄報內容
大家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文化,主要是指作為一種觀念形態的文化,側重於文化的精神方面。比如說,我們讀的書籍,我們的知識,教養等等,我們把它們稱作文化,但是這種文化和十九世紀以來人類學家所提出的文化概念,是不太一樣的。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見之於流行的教科書裡面很常見的文化定義:認為"文化是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這個定義雖然沒有什麼錯誤,但它與現代人類學家、文化學家所理解的"文化"概念,也是不一樣的。
1、從內容上看,文化是人類征服自然、社會及人類自身的活動、過程、成果等多方面內容的總和,而文明則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華部分。
2、從時間上看,文化存在於人類生存的始終,人類在文明社會之前便已產生原始文化,文明則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定階段。
3、從表現形態上看,文化是動態的漸進的不間斷的發展過程,文明則是相對穩定的靜態的跳躍式發展過程。
4、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義概念。人類征服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動、過程和結果是一種客觀存在,其中既包括優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於人類的內容,也有不利於人類的因素,它們都是文化。文明則和某種價值觀相聯系,它是指文化的積極成果和進步方面,作為一種價值判斷,它是一個褒義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