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文化沙漠
文化是什麼?文化是一個涵義廣泛的術語,泛指人類在科學、藝術、教育、精神生活等方面的成就,如中國文化,文化遺產。文化是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被建構出來的,在不同的世代、不同的國家各地、不同的社會團體,文化也是不同。
「文化沙漠」這一詞最先用於深圳,因為深圳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後來又轉嫁到廣東身上,而廣東被認為是文化沙漠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廣東經濟發展快,經濟成就很大程度上掩蓋了文化成就的光芒;二是廣東全國性的文化遺產偏少。
文化是很重要嗎?當然很重要,文化可以啟迪人的思想與精神,可以建設道德和人格,可以開拓眼光與氣度,更重要的是維系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可以說是人類精神的綠洲。
深圳歷史文化底蘊太淺薄,想想二十幾年的城市,跟百多年歷史的國家(美國)一樣,能有什麼文化底蘊呢?多是應用層面的快餐文化,找不到「根」的專家學者認為的淺薄的文化。
從另外一角度來說,深圳又是國內讀書氣氛最為濃厚的地方,但多為現學現用的「術」,並非深奧空虛的「學」。所以學術方面的創見並不多,多的是應用級別的技術,而且處於國內的前沿。如設計,服裝設計,工業設計,動漫等多個方面。
而且,深圳為國內購書上花費最多的城市,深圳的圖書館為國內一流,而且免費對外開放。深圳正以自身經濟上的發展,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逐漸洗刷「文化沙漠」這一印象。
❷ 香港為什麼被稱為「文化沙漠」這一說法最早是由誰提出的
在上個世紀初,不少香港學者不滿於香港文壇荒涼的現象,將其稱之為「荒漠之區」。
再後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繁榮,香港的快餐文化也跟著崛起,又開始有人認為香港這座城市過於商業化,缺乏嚴肅文化,確實是一塊「沙漠」。
而在互聯網的助推下,「文化沙漠」的概念也被帶到了內地,從深圳到廣州,掀起了一場「荒漠化」的風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香港地理坐標為東經114°15′,北緯22°15′,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廣東省深圳市相鄰,南臨廣東省珠海市萬山群島,距廣東省廣州市約200千米。區域范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的262個島嶼。
陸地總面積為1106.66平方千米,其中港島80.7平方千米,九龍46.9平方千米,新界978.7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為1648.7平方千米。
❸ 有文化沙漠之稱的廣東,真的「名副其實」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劃分為32個省區行政區。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獨特之處。像是湖北省,它是我國荊楚文化的發源地,在看山東省,它是我國齊魯文化的發源地。幾乎每個省份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歷史意義,有它獨特的地方文化。而有些人將廣東成為文化的沙漠,從字面上一來講,就是說廣東的文化十分的缺少,這是有一定的依據,但是也不是十分的客觀。廣東由於地理因素的限制,缺少一些文化,但是廣東也有當地的長處。
廣東在我國的邊陲地區,現在來說是我國對外交流的重要港口,在這在他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各個各國家的文化交流,現在的廣東和之前的廣東早已是天翻地覆的差別,廣東一個省貢獻了我國大量的GDP,他有著與其他省份不一樣的作用,不論文化多少,但是他有,而且對於現在的中國,廣東的更重要的意義就是在於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對外交流貿易。
❹ 廣東為什麼被稱為文化沙漠,這個評價合理嗎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社會,廣東以蓬勃的經濟發展擠身於全國的前列。這么具有影響力還經常被人說成是“文化沙漠?”因為在古代歷史上大多被貶官員都會被發配到此地,由此廣東在當時還被稱為南蠻。但廣東是不是文化沙漠呢?這句話完全不正確。無論是文化還是文明廣東都領先於很多先進的城市。
三、廣東的人文文化地理環境的不同孕育出不同的文化種類,考古學家在韶關“馬壩人”的發現,證明著嶺南的歷史在13萬年前就已經群居在這片大地上生存著;在古代很多詩人在廣東也留下了大量的詩句和精神財富;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嶺南有很多有志之士,比如孫中山先生用新思維新思潮影響著全中國,讓新思想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由此我們了解到廣東文化並不是文化沙漠。它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族色彩。改善了我國的經濟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嶺南在用它的方式向中國展示著它悠久的歷史和智慧的光芒。
❺ 誰可以告訴我「沙漠文化」的意思謝謝
沙漠文化就是以沙漠為主題開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動,包括展示沙漠獨有的地貌,展示沙漠另一種美。一些地方政府開展沙漠文化節來介紹自己,如第六屆鄯善「沙漠之春」旅遊文化節,寧夏國際沙漠旅遊文化節,首屆奈曼國際沙漠旅遊文化節等
❻ 廣東為何會有「文化沙漠」之稱
廣東被稱為「文化沙漠」其實有點冤枉它了。之所以有這個稱號,主要是因為廣東的地勢,因為廣東的地勢被南嶺阻擋,古時候與內地交通不便,是流放罪人的地方。
除此之外,就是因為我們中國的祖先是從黃河流域發展起來的,所以不論是建築、風俗、墓葬、古籍、遺跡等等也多數集中在北方和中原地區。相較之下,廣東確實匱乏許多。
也正是因為如此,廣東才會被冠上「文化沙漠」的稱號。然而事實上,廣東自古以來就不缺乏名家大師,廣東的飲食文化冠絕天下,八大菜系中的粵菜榜上有名。
其實早在前幾年,香港不是也被冠上了「文化沙漠」的稱號。這些都是好事者懷著「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只想著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畢竟廣東一個省的GDP能比得上俄羅斯一個國家了。說一句扎心的話,你酸人家「文化沙漠」的時候,人家也沒酸你GDP扯了祖國母親的後腿不是?
❼ 國內有哪些被稱為「文化沙漠」的城市為什麼
近年來,隨著我們更加重視文化軟實力的培養,所以我國城市經濟政治發展的同時,對於文化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除了北京,上海這樣不但經濟蓬勃,文化也豐富的城市之外,也存在一些經濟繁榮但文化有所欠缺的城市稱之為文化沙漠城市。在這些城市裡,多半是位於我國南方的一些城市,主要是因為我國改革開放對於南方城市的重視和南方城市在古代社會的偏僻所造成的。
三、小商品市場的溫州說起溫州,我們能想起上世紀改革開放之後溫州人民的勤奮以及雞毛換糖的勵志故事,她如今它也成為了我們眾所周知的小商品市場。甚至在其他省份和城市的人民心中,溫州是一片盛產富人的地方,但是卻很少有人說他是一塊文化底蘊非常豐富的地方,這主要是因為它的經濟魅力大於它的文化魅力。最後無論是深圳,香港還是溫州,他們都不會永遠是一塊文化沙漠,而是會種出綠洲,走向繁榮。
❽ 廣州為何被稱作「文化沙漠」
廣州之所以被稱為 「文化沙漠」 也是多方面的原因,然而主要原因突出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廣州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經濟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很快就掩蓋了文化成就的光芒,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廣東地區的地理位置都是緊密銜接,國際貿易,海外貿易,作為沿海城市的代表經濟發展的速度也是意料之中。
❾ 廣東為何會有文化沙漠之稱這個評價是否正確
文化沙漠這種說法,尤其盛行於歷史上與中原王朝關系緊密的地區。而廣東各系文化都無一例外地都自古和中原王朝關系不密切。由於地理和歷史原因,廣東缺少全國性的歷史事件和歷史遺跡,在古代長期作為偏遠地方
❿ 什麼是文化沙漠
一直以來,於有意無意間,許多外省人總喜歡把廣東視為「文化沙漠」,而不少廣東人好像也或多或少地自認了這一評價。廣東是否真的沒文化,真是欠缺文化底蘊呢?答案絕對是否定的,廣東絕不會沒有文化底蘊!從古至今,廣東在文化層面上如果不是比別的省份要好的話,至少也絕不會比誰差。
當然,在這里我們首先必須弄明白:究竟什麼文化?究竟怎麼樣才算有文化?我們都知道,文化不過是人類各種活動承載於各種載體後的一種具體表現罷了。它雖然是一種抽象的東西,但卻絕不是空泛的東西,它有著許多可看、可聽、可感的載體,能使我們親身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我一向認同「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會有文化的存在,分別之在於先進還是落後而己,而無所謂有無文化」的說法。我們廣東的歷史傳統文化比大多數人想像中的要豐富得多,積淀也不比誰差,它曾結合地域特色創造出與其它地方大不相同的「粵派文化」。
嶺南是一個地域概念,中國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特點,嶺南也不例外。嶺南地區和珠江流域長期以來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點和精神面貌,粵劇、客家音樂、潮劇等藝術形式源遠流長。所以說起歷史文化,中原很豐富,而廣東也並不差,廣東的南越王、南華寺等都很有代表性。而漢民族七大民系,廣東三大民系就佔了其中之三,分別是客家、廣府、閩南,此外還有不少亞民系,試問又有哪個省份能有像廣東這般豐富的民系文化呢?
倘自 12 萬年前的「馬壩人」算起,從曲江的「馬壩人」到廣州的「南越王墓」;從韓愈的治潮(潮州)到包龍圖的理端(端州、肇慶);從近代以來,廣東做為革命策源地輸出的種種革命理念,到改革開放後席捲大江南北的廣東風暴;從深圳輸出的時尚文化,再到廣州的飯食文化(現在全國起了多少各式茶樓呢?);從被譽中華民族唯一的茶道傳人的潮汕人的工夫茶文化,到被稱之為能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千年遷移史的客家遷移文化,廣東何曾欠缺過文化?
所以說,做「廣東沒有文化」這一結論的人,本身就是沒文化的體現。這些持「廣東文化虛無論」的人,除極少數是因患「紅熱病」而故做此言外,大多是因為對歷史文化現實的無知,鸚鵡學舌般人雲亦雲,所以才會妄做此無知之斷論。
從張九齡、六祖惠能,到倡詩界革命的黃遵憲,再到近現代的梁任公、康有為等一眾文化大師級人物,一千多年來,廣東幾何曾欠缺過文化名人?另外,從韓愈到蘇軾、包拯,廣東還存在著相當數量被貶到廣東的文化名人,這就如那些在北京、上海創造輝煌的文化名人沒有幾個是真正土生土長的一樣,他們也是完全可以算在廣東或曰與廣東有關的文化名人之內。
不過,就算拋開故往不提,單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廣東的文化名人也一樣是層出不窮。例如:有傑出音樂大師馬思聰;文學大師陳殘雲;被譽為「民俗學之父」的鍾敬文;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高劍父、黎雄才、關山月;著名雕塑家潘鶴;著名作家劉斯奮;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等……就是時至今日,這些名字並不因歲月的流逝而褪色,他(她)依舊響徹雲霄、影響深遠。這些文化土壤還不夠深厚嗎?廣東怎麼可能會缺少文化底蘊呢?
所以說,千百年來,廣東從來就未曾欠缺過「文化」,它一直存在在南粵這片熱土上。廣東文化源於本地土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嫁接,故時常從中原大地上汲取養料,不過也不時反哺中原文化,給中原大地帶去一片又一片的清風,注入眾多全新的血液。正是嶺南文化那種海納百川般的包容並舉,既吸收了無數中原文化的養料,亦汲取了不少海外文化的精華,所有這些經嶺南文化所擅長的融會貫通之後,再源源不斷地反哺到中原大地上去,使中華文化能夠不斷地吸取清風、注入新血,而不至徹底僵化老朽。因此也可以說,中華文化之所以能歷萬載而不倒,亦有以廣東為首的嶺南文化的一份功勞。總之與其說廣東沒有文化底蘊,倒不如說廣東未能充分挖掘這厚厚的文化遺產,未能真正打好「文化牌」而來得貼切。廣東欠缺的是對這些「文化」的包裝,缺少的是對這些璀璨文化的宣傳。
這從對冼星海、馬思聰、鍾敬文等這樣的大師級人物的遭遇可以看出,廣東對他們又做了什麼像樣的宣傳了呢?而同是山歌,在一部電影《劉三姐》之後,人們一提起山歌,首先想到的會是廣西桂林,而不是身為山歌之鄉的梅州。(據說《劉三姐》一劇中劉三姐等哼的山歌調調,其就是來自梅縣)為什麼本是廣東的東西,卻在廣東絲毫吃不開,而非要到了別的地方才能發揚光大呢?
所以,廣東之所以會被外人如此誤解,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在於自己。眾所周知,廣東商業文化發達,是一個較注重實利,也即常言所說的較為務實的文化圈。而一般寫小說,都是很難在短期內見到效益的,故這就直接導致了廣東難出高質量的「大部頭」,難出能有巨大影響力宣傳廣東特色文化的小說、電影等文化精品。自然而然,這就使外界在了解廣東的方法上,會出現巨大的偏差,因為他們更多的是來於電視、電台等快餐式文化傳媒的直觀了解(前幾年,省外甚至是中央級電視媒體,不都是喜歡把廣東人塑造成「暴發戶」代言人形象的嗎?)。
記得曾有人總結這一情況而說過這樣一句話:「廣東寫「大部頭」的小說家不易見,而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專欄作家」卻多如牛毛。」這固是因為廣東的商業文化使然,但也從另一個側面道出了廣東文化在傳承中的無奈。
另外,廣東在這些年來,一直都只會跟在香港後面,拍一些毫無個性而十分粗糙的泡沫電視節目,而對張九齡、惠能等一眾真正的大師級人物(惠能還好一點,而同一等級的道教大師羅浮葛洪、明大儒增城湛若水,提到的更是沒幾個),卻極少能夠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來宣傳他們。以至就算是廣東人自己,年輕一點或沒刻意去留意的,也根本不知道誰是「冼夫人」,誰是「宋湘」。
還有,現在一講到古猿人遺址,國人一般都會數出雲南的「元謀人」;北京的「北京人」;浙江的「河坶渡人」;陝西的「藍田人」,可又有幾個人知道廣東曲江的早期智人「馬壩人」?這里邊,就存在著很大的宣傳失策問題了。又如梅州黃公度的「人境廬」,本是一個能很好地提升文化層次的好項目,可卻任其默默於無名中。(「人境廬」是清代廣東名人黃遵憲所有,位於梅州市郊周溪畔, 其意取於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詩句。)
總的說來,相較於其它文化大省、文化強省,廣東在對文學、藝術和民俗的推廣和宣傳力度上還顯得非常的不足,比如富有特色的嶺南建築、嶺南畫派和客家音樂、潮汕工夫茶等,就未能上升到應有的高度去重視開發它。當前,重視本地文化,把鄉土文化傳承下去,已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大課題。廣東,只有讓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歷史、認清本地文化後,才不會再被人誤為「文化沙漠」。
最後,我承認廣東在文化層面上,還有許多工作未做好,還存在著相當大的不足,但卻絕不能認同據此而將廣東文化「虛無化」的論調。廣東絕不是什麼「文化沙漠」,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將來更不會是!廣東文化不僅存在著,而且還無時不刻地影響著我們。我們今天之所以對此感覺不強烈,只是因為我們還遠未能真正去開發這富礦,還有相當多的東西正在默默地等待著我們去認識。
在這里,就讓我們用一句「養在深閨待人識」來做結吧!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去「發現」那深藏著的「廣東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