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結和春聯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的原因有哪些
因為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和相對穩定性的特徵。
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仍然起著規范人們的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的作用。
所以傳統文化能夠得以傳承。
總結不易,望採納一下。
㈡ 中國傳統文化能延續至今的原因
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的現代價值,首先表現在對其它文化的開放性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並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的一個基本的前提。但傳統文化或儒學的開放性還有它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主張每一個體對於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開放性,強調個人對社會國傢具有參與感。這種參與感的特點是重在參與的實踐過程本身,而不是過分看重當下的功利性的結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們能夠暫時忍受艱難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這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實現的重要文化動力。在科學已經成為群體和社會的取向的氛圍下,在群體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學也就成為了約束自己行為的道德自律的真實內容。修身養性的自我品格鍛煉可以轉化為樹立、培養和堅守對科學文明的嚮往和信念。在某種意義上,當代中國的科學熱情前所未有地高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倫理在促成和助長這一趨勢過程中的積極的作用。而且,中國傳統文化主張求變,《周易》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可以說中國文化的現代價值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它大張旗鼓地宣揚通過變革以求發展的精神。可以說,變革與發展的互動,在當今中國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實踐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如此的"正氣"塑造出了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維系著綿延不絕的文化傳統。但傳統文化並非不重視物質生命的價值。以物質生命承傳為基礎的孝道思想,使承載於生命的道德意識和自然知識的傳播推廣受到重視,不論是為功名、為財富、為名聲,它都鼓勵人的積極努力。盡管這個"為"的有意識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後成為"人慾",但作為一種內在的動力機制,它實際上支配著人的日常生活實踐和價值追求。中國文化的核心范疇和中國人追求的終極的價值理想就是"聞道"。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它既是傳統的,迄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同時又是現代的,甚至與後現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陰一陽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維傳統的產物。無論是陰是陽,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發展,就需要異性的補充,就需要外來之性與自性的親和與轉化。這一點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為中西互補提供的最為重要的理論依據。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價值的觀點來說,中國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簡單地一體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補。天人合一緣起於人與自然的原始親和關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無為基礎上的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儒家的天人合一則主要是作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發生作用,是儒家學者以倫理為本位建構自己的世界圖景的產物。認識人與自然的差別並進行合理的調節,考慮和尊重人的價值,並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發揮,是天人有分思想最為重要的特點。正因為中國哲學是合一與有分的統一,所以並不缺乏作為哲學的基礎的主體性的觀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體能夠把握客體,既是天人之際思辨的最合理的內容,也為今天中國的現代化所必需。
㈢ 中國結春聯等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的原因有哪些
春聯等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幾千年來薪火不斷,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空間地理的隔絕。我國東靠大海,南方、西南和有高原高山沙漠叢林阻隔,使得我們處在半包圍的優勢地緣區內。在交通不便的陸權時代,這樣的地緣優勢易守難攻,只有在北方有游牧民族騷擾。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安全保證,也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的保障。
二,文化的統一性和向心力。中華傳統文明發端於夏商周三代,形成於秦漢,興盛於唐宋並綿延至今。秦代的書同文車同軌,漢代的獨尊儒術,使得思想文化高度統一,民眾具有高度的彼此認同感。在國家民族危亡時機,更能團結一致抵抗外侮。正基於此,與四大文明古國其他三國不同,今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和四千年前的華夏先民同文同種。
三,農耕文明的穩定性。游牧民族依賴於牧場,商業民族依賴於海外市場,他們都是不斷遷移流動的民族。中華民族的農耕文明依賴土地,人們靠在土地上播種和收獲為生,世世代代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以此代代相傳。
個人淺見,希望能幫到你。
㈣ 為什麼傳統文化傳承至今
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獵的人可能感嘆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也有人可能會說:在現今時代,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太保守了。 傳統文化究竟是不是過時了?對我們當前社會還有沒有價值?我們通過下列的事實來證明她亘穿古今的強大生命力和日益凸顯的社會利益: 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保留至今。以傳統文化為立國之基的中國在世界上存在了長達五千年,對比在歷史上強盛一千多年的羅馬帝國,卻早已不復存在。 然而我們不能不承認,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制和廢棄。在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的時代,人民身心安穩,過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生活;而當今的人們卻將自己鎖在一道道鐵欄內,社會活動中還會受到頻發惡性事件的威脅,這是多大的反差啊,北京大學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嘆到:「現在人們的行為連道德底線都沒有了」 具體請看:挽救中國的寶貴傳統文化。
㈤ 中國傳統文化長期存在的原因
主要是儒家學說中的天下大同思想的影響導致的,儒家天下大同思想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不斷地吸收其他文化,即使朝代更替,其他民族文化也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匯入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因而保證了中國傳統文化長期存在,而其他文明古國文化幾近消亡。中國傳統的各個朝代的史書編輯也是一個原因。
㈥ 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較強的延續性
中國的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善於融合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
第一次是吸收佛教文化,使儒,佛,道融合
第二次是吸收伊斯蘭文化
第三次是近代學習西方文化(也可以理解為基督文化)
正因為我們在不停的吸收外來的文化,補充我們的不足,才使我們兼容並包,不斷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以我為主的吸收和融合,讓外來文化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打上中國的烙印,決不是全盤接收和學習。如中國的佛教和印度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就是我們吸收的時候把不符合中國人理念的東西刪了,改了(佛教里有幾種罪,其中傳到中國我們把亂倫一條刪了)
㈦ 世界四大文明,為什麼中國可以保存下來
首先要說一句,四大文明古國,或者說文明搖籃,這個概念是成立的,西方歷史學界也有類似概念。
看看現在的埃及、伊拉克,被異族統治,邪教洗腦,完全拋棄祖上的璀璨的文明,真為他們感到羞恥啊。其實中華文化並非沒有滅亡的危機,五胡亂華的時候,中原大地上匈奴、鮮卑、羯、羌、氐、漢等民族相互廝殺,最後剩下來誰呢?第一是鮮卑,這個很好理解,因為北魏和北周成為中國北方的統治者,而他們都是鮮卑人;第二個就是漢族。一向柔弱的漢人,在匈奴、羯、羌、氐等少數民族都被殺光了之後,居然倖存了下來,而且還是主要民族。。以至於孝文帝都要實行漢化改革,向漢人看齊。
另外那幾個文明古國都是四戰之地,被各種外敵洗來洗去,也不光是幾個文明古國,多少強國幾千年下來都洗沒影了。中國東邊南邊有大海,西邊有大山,北邊緯度高,生存條件惡劣,綜合起來說地理屏障決定了亞歐大陸上的其它強大文明難以輕易插足,而中國本身地理規模夠大,人口也多,形成了統一的文化之後,相對於外部文化來說體量優勢巨大,就算政權被政府了,文化也能延續。
就是漢文化很長一段時間是很開放的,能夠吸收外來種族和文化的精髓。看多少外來食物,傢具,樂器就知道了。還有佛教要不是經過漢文化的淬煉,也不會變成現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功不可沒。你看歐洲那麼屁大點地方,語言都那麼多種,英德意西葡法,統一都沒辦法,還怎麼在接下來幾千年延續。
加上漢文化對周邊壓倒性的文化和人口優勢,對於周邊文明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古代中國地理相對封閉,文化先進,人口眾多,所以一次次挺過來了。
1、中國地理環境優越,相對獨立和封閉,在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中很占優勢,所以會有很多人去從事文學及其創作,也就必然會產生很多好的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作品;中國古代一直是農耕文明佔主導地位,中國有黃河,文明的發展必然要有河的參與,比如古印度的恆河,古埃及的尼羅河。
2、物質決定意識,因為中國一直存在,所以其作為物質附屬品的文化也會隨之流傳。
3、中國在古代經理了較多的戰亂,戰亂中,漢族以及許多杉樹民族會相互接觸,文化也會發生碰撞,碰撞的結果必將是優勝劣汰,這也會使中國增加很多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作品。
4、中國古代的文化大多是為統治者服務的,比如儒家文化等等,所以必然會得到統治者的支持。
5、中國有較多的解釋估計的注釋書,比如各種訓詁學,《爾雅》、《說文解字》等等。所以對於現代人對於古籍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主要是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文化傳承!
另外,中國每個朝代的更替都有寫很好的寫史書,為了吸取前朝的經驗教訓,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都由於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獨立,中斷了古代文明。
歷史上的印度飽受外來勢力的侵擾,而且絕大多數侵略者往往是進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紀末,西方列強向東方擴張,荷蘭、葡萄牙、法國、英國都入侵過這個國家。因此印度文化受外族影響過深,不易保存!
古埃及也是如此,從公元前4000多年開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而結束。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倫被赫梯滅亡。
我們祖國不僅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國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文明傳統未曾中斷的國家。長期以來,我們的祖國一直是世界文明的先驅,領先了世界文明發展的潮流。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使我們祖國成為世界上文化發達的最早國家之一,對世界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這充分證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智慧的民族,是一個具有特別旺盛生命力的偉大民族。
㈧ 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在數千年歷史中不曾中斷的連續
首先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包含了許多科學的合理的知識,是中國人早期社會實踐的偉大成果,是中國人的集體智慧結晶,因此她是有生命力的。
第二,中國人重視文化傳承的性格和習慣使然。我們中國人一直都很尊重先賢流傳下來的好東西,視若珍寶,奉為經典,這樣後人才能站在祖先創立的雄厚基礎上向更高更強發展,就是說傳統文化是現代文明的基礎,不可或缺。
第三,就是中國人足夠多,中國在歷史上歷經各種磨難而一脈相承,文化不斷,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人口眾多,這個民族才有強大的生命力,經得起動盪,不會消亡,這樣自己的傳統文化才能不斷連續傳承發展。
㈨ 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在數千年歷史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它的長期發展與演進過程中,由於歷代人民群眾社會實踐的推動和思想家們的概括提煉,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高水平的文化形態,它既具有文明與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質。今天,要成功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就要對中國先進文化的母體一一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把握。從整個世界文明與文化發展的歷史來考察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強處。這些優勢和強處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與深遠的凝聚功能
就世界范圍而論,中國古代文化雖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卻不是起源最早的。但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華文化是從未間斷過的文化類型,它歷經數千年內憂外患,一直保存、延續、發揚光大到今天。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許多優秀的文化形態因為異族的入侵而中斷。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臘、羅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斷沉睡了上千年;埃及文化則因入侵者的變化而不斷改變自己的面貌, 曾一度希臘化,後又羅馬化,再後又伊斯蘭化。惟有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綿延不絕,表現出無與倫比的生命延續力。
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從外部原因上說,這是由於與外界相對隔絕的大陸性地域、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格局、宗法社會組織結構的相互影響和制約,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生存系統。但主要的原因則是源於內部,即中國傳統文化本身所蘊含的多樣性的生機力、統一性的同化力、包容性的融合力、倫理性的親和力、變易性的創造力和民族歷史意識的延續力等,構成了中華文化強大的生命力之源。
中華文化在這強大生命力的延續中,又表現出極強的同化力和凝聚功能。中國傳統文化是倫理類型的文化,倫理性是其基本特徵。這種倫理性固然具有負面的消極影響,但深深地積淀在國人意識中的一些倫理觀念,如尊師孝親、修身自律、務實奮進、勤勞節儉等,無疑在鑄造國人靈魂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並發生著久遠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性所造就的認同感和親和力,至強至深。這種認同感和親和力體現為文化心理的自我認同感和超越地域、國界的文化群體歸屬感。它使海內外華人能夠產生「血濃於水」、「親不親故鄉人」的共同情感。無論漢族還是其他少數民族,都有「同根共祖」的民族觀念。浪跡天涯的華僑華裔,許多人已在異國他鄉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但他們沒有被完全西化,他們的文化臍帶,仍然與中華母親血肉相依。在他們的意識與潛意識之中,未曾忘記自己是中華兒女,仍保持著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有著與國人相似的價值追求。這說明中華文化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及行為准則,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感召力,它代代承傳,無時無刻不在制約和影響著炎黃子孫,在廣袤的土地上展示了精神文化的共同性,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強大的中華民族凝聚力,既是一種熾熱的強烈的民族情感,又是一種自覺意識和冷靜的理性思考。它使本民族的每個成員對自己民族、國家的生存和發展,對其前途和歷史命運有深刻的認識和崇高的責任感,這激勵著人們為民族和國家的強盛努力奮斗、無私奉獻。
二、具有鮮明的主體性和強大的整合功能
中國文化在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較早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體系。考古資料證明,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本土文化源於遠古時代,從那個時候起,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出漢字及其音義系統,而且還以方塊漢字為載體獨創了自己的哲學、道德、宗教、文學藝術等文化思想體系,形成了華夏民族獨有的禮儀典章制度、風俗習慣和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使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了鮮明的特質。但中國傳統文化又不是一個封閉的文化系統,而是一個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融會貫通性的「多樣一體」的文化,既涵化著中國境內各民族的文化,又吸收著多種外來文化,是長期以來在同異質文化的碰撞激盪、選擇融合、吸收借鑒、「和而不同」中發展起來的,是多種文化陶鑄積淀的結晶。
在吸收各種外來文化時,中國傳統文化主體具有自覺的主動意識,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影響、改造對象。從歷史上看,每當一種外來文化進入中國,大都逐步走向中國化而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佛教文化傳入中國並在隋唐時期達到了鼎盛,經過幾百年的改造與吸收,形成了中國化的佛教。中國傳統文化完全消化了外來的印度佛教文化,並吸取其思維方法而形成了嶄新的學說——宋明理學。不僅如此,中國傳統文化對佛教的吸收與改造遠遠超出宗教的范圍,廣泛地滲透到文化的各個領域,如語言文字、哲學思想、文學藝術、天文、醫學、建築乃至民俗等,使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印度佛教如此成功的吸納,顯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充分開放性、高度堅韌性和善於消化的能力,表現了中華民族強大而鮮明的主體意識,即以我為主、兼收並蓄,實現了成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國文化自其發生期始,就呈現出多樣性和區域性的特點。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於地理環境的復雜多樣。中國歷史上的疆域極為廣闊,各地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不同的地理環境和物質條件,使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風俗習慣。正因為如此,中國文化必然會呈現出多元化狀態。其次,緣於中華民族血緣成分的復雜性。作為漢族前身的華夏族,並不是由單一的部族發展而來,而是在許多部族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形成的。民族既非單一,文化也就不會是單元的。民族血緣的復雜,是形成中國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勵性與動態的延續、創新功,能
千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觀念潛移默化,業已積淀為國民的普遍心理因素,規范並支配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這種肇始於過去融透於現在直達未來的意識趨勢的存在,是煥發人民為祖國統一、民族昌盛、國家富強而奮斗的精神源泉,具有激發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能動作用。正是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思想精神,持久地激發著我們民族的活力,形成了可貴的創造力和凝聚力。如「和」的觀念在凝聚中華民族中一直起著偉大的作用,從而使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保持了統一和完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代表著興旺發達、繁榮昌盛,因此中國的士大夫集團大都將建立一個和諧統一的社會作為自己的政治理想。中國古代文化的主要代表儒、佛、道、墨四家都不約而同地以建立一個和諧統一的社會為己任。經過幾千年來歷代思想家們的不斷努力,「和」的觀念已經輻射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深入到每個中國人的心靈深處。治國安邦強調「和睦興邦」、「和平共處」,治理家園講究「家和萬事興」,為人處世恪守「貴和持中」的中庸之道,人生修養要達到心平氣和的境界。正因為這種「和為貴」的思想為全民族所普遍認同,由此鑄就了國民的整體觀念和協同精神。個人服從集體、小我服從大我,早已成為潛藏在人們心中的行為准則。這種整體為上的行為准則。固然曾經被封建統治者利用來為其鞏固既得利益服務,但從整個民族的思維路向和實際社會效果來看,它對於孕育人民群眾的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對於培養以國家民族利益為上的思想風貌,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深深積淀於整個民族心理的民族精神所產生的持久的精神激勵性,必將成為新時代中國人民邁向現代化不竭的動力。
中國傳統文化比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化都具有更大的連續性。這個連續性就是一個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的變化過程。中國傳統文化富有宇宙創化流衍的信念,實際上就是對人的創造能力的肯定。在創造不息的宇宙精神的感召下,人類能夠日新其德、日新其業,創造出富有日新之盛德大業。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內蘊著的變革性所產生出的無窮創造力,才使中國傳統文化高峰迭起,綿延不絕。一部中國文化史,就是一部文化變革與創新的歷史。先秦時代,從周人對前人的文化維新,到孔子對周禮的重新闡釋;從孟子對孔子思想的深化與發展,到荀子對先秦百家爭鳴的學術總結與融合,都體現了連續性與變革、創新性的統一。至於秦漢之後,文化思想的變革與創新更是不勝枚舉。舉其大者,如漢代董仲舒是在儒家之外吸收了陰陽、道、法等思想後更化了儒學;宋代朱熹則通過整合儒佛道而創新了儒學,等等。這些整合中的創造既包含對本土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同時也包括吸收與改造外來文化使之中國化。這說明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不是靜態的存在,它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知識系統,是在不同時代延續、變化和發展的。在與時俱進的變革與創新中,中國文化將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㈩ 傳統文化保留至今的原因是什麼
傳統文化延續至今的原因:
1.傳統文化的價值
(1)特定意義
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的現代價值,首先表現在對其它文化的開放性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並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的一個基本的前提。但傳統文化或儒學的開放性還有它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主張每一個體對於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開放性,強調個人對社會國傢具有參與感。這種參與感的特點是重在參與的實踐過程本身,而不是過分看重當下的功利性的結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們能夠暫時忍受艱難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這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實現的重要文化動力。在科學已經成為群體和社會的取向的氛圍下,在群體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學也就成為了約束自己行為的道德自律的真實內容。修身養性的自我品格鍛煉可以轉化為樹立、培養和堅守對科學文明的嚮往和信念。在某種意義上,當代中國的科學熱情前所未有地高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倫理在促成和助長這一趨勢過程中的積極的作用。而且,中國傳統文化主張求變,《周易》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可以說中國文化的現代價值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它大張旗鼓地宣揚通過變革以求發展的精神。可以說,變革與發展的互動,在當今中國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實踐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如此的"正氣"塑造出了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維系著綿延不絕的文化傳統。但傳統文化並非不重視物質生命的價值。以物質生命承傳為基礎的孝道思想,使承載於生命的道德意識和自然知識的傳播推廣受到重視,不論是為功名、為財富、為名聲,它都鼓勵人的積極努力。盡管這個"為"的有意識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後成為"人慾",但作為一種內在的動力機制,它實際上支配著人的日常生活實踐和價值追求。中國文化的核心范疇和中國人追求的終極的價值理想就是"聞道"。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它既是傳統的,迄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同時又是現代的,甚至與後現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陰一陽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維傳統的產物。無論是陰是陽,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發展,就需要異性的補充,就需要外來之性與自性的親和與轉化。這一點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為中西互補提供的最為重要的理論依據。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價值的觀點來說,中國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簡單地一體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補。天人合一緣起於人與自然的原始親和關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無為基礎上的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儒家的天人合一則主要是作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發生作用,是儒家學者以倫理為本位建構自己的世界圖景的產物。認識人與自然的差別並進行合理的調節,考慮和尊重人的價值,並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發揮,是天人有分思想最為重要的特點。正因為中國哲學是合一與有分的統一,所以並不缺乏作為哲學的基礎的主體性的觀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體能夠把握客體,既是天人之際思辨的最合理的內容,也為今天中國的現代化所必需。
(2)思想信仰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人本主義色彩。中國最早擺脫了神的權威控制。盡管中國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樣門類繁多的宗教儀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學真正在思想信仰層面對人的控制或曰束縛是極少的。「子不語亂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國傳統文化對鬼神採取的是「敬而遠之」的態度;相反它更關注人,關心凡身肉體所構成的芸芸眾生,子曰:「仁者愛人」,「泛愛眾而親仁」,提倡對人的關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精華。這一點,與我們當代社會提倡的以人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極強的時代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品質,以及燦爛的傳統文化,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稱道。這不僅對於樹立中國的自信心,也對於世界文化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當功利主義、拜金主義日益侵蝕著人們的心靈,當人們面臨「後工業化」、「後現代」的心靈荒原,當人們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再也找不到價值信仰。中國傳統文化「內傾」性品質,以及「內聖外王」原則,給了多少人以心靈慰藉。當人們不再相信正義、善良,不再相信博愛和同情;當人們專注於愛情的肉慾性愛中,當人們只干著「損人利己」、「惟利是圖」時,中國傳統文化道德的純粹性,給了多少人以行事准則,不再讓他們在現代社會中找不到自我。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許多外國人所仰慕和傾倒,故宮、長城總會贏得外國人贊嘆。這種真正屬於中國的東西,具有十分重大世界意義。英國著名歷史學者湯因比曾經說過:如果允許他自由選擇時間和國度的話,他說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公元1世紀的中國人。可見,中國古代文化對外國人的吸引力。如今,好萊塢,頻頻從中國古代歷史故事中取材,拍攝電影,這都證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性。在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在開發和利用資源的過程中,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為其提供了准則。
2.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及其現代意義
(1)仁者的關懷: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本色彩
相對於以宗教為主導的西方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人本主義色彩。中國最早擺脫了神的權威控制。盡管中國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樣門類繁多的宗教儀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學真正在思想信仰層面對人的控制或曰束縛是極少的。「子不語亂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國傳統文化對鬼神採取的是「敬而遠之」的態度;相反它更關注人,關心凡身肉體所構成的芸芸眾生,子曰:「仁者愛人」,「泛愛眾而親仁」,提倡對人的關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精華。這一點,與我們當代社會提倡的以人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極強的時代意義。
(2)道德的教化:構建文明的必然途徑
除了對個體意義上的人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外,中國傳統文化更注重對群體,倫理意義上的人的道德規范與教化。儒家有一整套道德規范體系,概括起來就是忠孝仁義。這種品德規范對於個體來說,內化為個人人格的修養,外化為在人倫關系中實踐道德上的義務:尊老、愛幼、忠君等等。
這一點也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爭議頗大的一點:過去我們在批判傳統文化時,總習慣於把封建文化中的三綱五常等作為首要批判對象,然後不計其餘地把整個傳統文化打入冷宮。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思路,不難發現這一整套道德體系在某種程度上是促進了而非阻礙了當時社會的「和諧」與發展的。只是對於當代社會來說,我們需要的是剔除它(道德教化,或曰德治)在形式上所表現的不合理成分,去偽存真,弘揚一種現代社會正常動作所需的道德規范。而這種注重對人的道德教化,「以德治國」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們今天構建精神文明所繼承和發揚的。
(3)和諧: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大精華所在,便是和諧的思想。「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天人合一」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待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多方面關系的時候,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和諧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強調不偏不倚,及而不過,強調一種中和之美,協調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在中國傳統哲學看來,人的品性與天地合一,四肢對四季,五臟對五行,中國傳統文化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種合諧的境界,更是一種詩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對於當代中國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所強調的和諧,不僅具有極大的社會意義,更具有強烈的美學意義,哲學的況味,它所能涵蓋的不僅僅是我們日常所說的人與環境關系的范疇,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疇,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彌補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遠而廣泛的意義。